宪法与孔子的仁爱思想反应当时什么社会思想潮流

论孔子“四治”思想与和谐社会(下篇),儒家文化
&论孔子“四治”思想与和谐社会(下篇),儒家文化
古今中外之所以颂扬孔子是实现“德治爱民,与时偕进,天下大同”的“东方文明象征,是他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绚丽多彩的光辉。
1、虚怀若谷,博大精神。孔子是一个“见贤思齐”“纳言敏行”、永不停息探求真理的圣人,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即,不凭空臆断猜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然而孔子又是一个胸襟宽阔,海纳百川的圣人,一是“包容万物”。他说“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礼记.中庸》。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厚德品质和高明境界,才能包容世界万物,配对天地;二是“正已宽人”。孔子说:“君子贵人而贱已,先人而后已”《礼记.坊记》;“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意谓既尊敬贤慧的人,又能容纳一般的人;既赞美善良能干的人,也同情能力不高的人。并保持仁爱之心,受之侵犯而不计较.,“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论语.雍也》。为后世留下了“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礼记.大学》“孝悌和新”的伦理道德文化。
2、诚信为本,和睦相处。孔子认为,与人交往,首先要诚实,他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故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孔子又说,“天下之达道五: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第也,朋友之交也”《礼记.中庸》。“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其次是讲信修睦,和谐相处。他说“讲信修睦,谓人之利。争夺相杀,谓人之患”《礼记.礼运》。“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意指执政者只要说话诚实守信,行事笃厚庄重,即使在蛮貊(
蛮,南蛮,貊,北狄)的地方,政令也能行的通;反之,即使在通州大邑也难以行得通。“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意指作为一个人,在与人相处中,要讲信用,如果不守信用,就像大车没安横木的輗,小车没安横木的軏,怎能行走呢?毛泽东曾引用这一典故提醒过蒋介石要遵守承诺的西安条件,《毛泽东选集228页》,而蒋介石却背信弃义,失信于民。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不也是有“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即花言巧语,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吗!同时也有一些商业经营者不守信誉,不讲职业道德,尔虞我诈,这与孔子的“诚信”价值观是格格不入的。正如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的“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因此,“必须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构建社会和谐。
3、相处共事,“和而不同”。孔子说“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即“朋友之间,互相批评,兄弟之间,和睦相处”。但他又说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不是盲目的“和”,而是“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意指一个有道德的人要用自己的正确意见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恰到好处,不要盲从附和。要“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意思是劝告朋友时,要忠心地劝告他,把言语说的委婉一些。如果他仍然不听,就不要再说了,免得自取羞辱。
孔子的“和而不同”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学说,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相处共事的中国,也适用于世界各国之间“友谊、和平、合作、发展”和构建“和谐世界”的需要。
关于人与大自然“天人合一”和谐发展问题
“天人合一”就是说,人与宇宙万物是个整体,包含着人和自然界相互制约、相互利用、相互融洽的和谐发展关系,人不得违背大自然运行的客观规律。在这方面,孔子主张“天人合一”的“天人相与”关系。他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天命”是指事物的本质,“性”是事物的体现。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于是人物之生,所谓性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是则所谓道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所以,孔子又以精彩优美的论语:“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故君子不可以不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礼记中庸》。
以上孔子所论“天、地、人”之间的关系,是指人离不开“天”,天离不开“地”,人要知“天”,也要知“地”,“天地不合,万物不生”《礼记.哀公》。“人心之感于物也,感于物而后动”《礼记.乐记》,所以,要了解天地“洋洋乎发育万物”《礼记.中庸》变化之规律。孔子的这一“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颇有相似之处。马克思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卷38-39》。这就是说,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生存,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不能破坏大自然,搞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如,工业、交通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对城市和农村的污染;对大气层和海洋的污染以及噪音、震动、恶臭特别是放射性物质和有毒有害污染等,已给人类造成直接损害。保护和顺应大自然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天人合一”就是要加强对破坏自然资源的治理,科学利用大自然,确保自然资源不致枯竭,使之人与大自然和谐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万物一体”,保护人民健康,造福于人类。
综上所述,孔子提倡的“仁治”、“德治”、“礼治”、“人治”思想,在历经古代、旧代、近代血脉承继和修改完善后,已对中国的政治、伦理道德、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在时隔2500年后的当代,仍保留着其它文化系统无法替代的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与现代社会相比,当然存在着消极落后的一面。一是对周礼中一些旧习俗予以复古,辟如,“克已复礼”。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意指周代的制度是借鉴夏商两代的制度而建立的,是丰富美好的,因此,拥护周朝的典章制度,这是明显的守旧思想。但后来又做了重大修正,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意思是对夏、殷、周三代的礼仪,不要原封不动的继承,也不要全面推翻,要进行修改,损益是正常的,后代修改前代制度,就是百世之后,也是如此。这显然是孔子对旧的传统制度所进行的批判性(改革)继承。依据改革观点,孔子把周代的“礼仪”大胆的剖析并诤言“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意指周朝的礼仪奢侈浪费,应该朴素节俭。并认为“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主张“敛从其薄”,反对统治者向人民横征暴敛。二是开始“尊天惟命”,后又进化为“远神近人”。孔子先是游说周礼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礼记.中庸》。后又冲破旧俗,将“夏道遵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修正为“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礼记.表记》。意指对“天命鬼神”的态度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近而远之。他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尽管孔子怀疑、否定鬼神的存在,但从政治的角度考虑,仍主张祭祀鬼神,以期达到维护社会和谐与等级制度之目的。三是对“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推崇和修正。如,“礼不下庶人”,就是贵族和大夫享有的礼不适用于庶人。孔子认为,君臣上下,各有礼度,贱不防贵,下不犯上,等级森严,不得逾越。以此维护周礼的“亲亲,尊尊”,“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但当他周游列国看到一些当国者“尽是些好色而不好德之徒”后,又对周礼进行修正,要求“尊贤使能、礼下庶人”,并推出了“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的“举贤人”主张。关于“刑不上大夫”,是指刑罚对大夫以上贵族和对庶民不一样,区别在于定罪科刑“轻重不在刑书”《礼记.曲礼》和刑杀的方法上。如“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有赐死而亡戮辱”、“公族无宫刑”等。但孔子后来也进行了修正,要求对大夫以上贵族犯罪适用同样刑罚。如上所述,凡诸侯卿大夫之狱讼,均以邦典定之,以“官刑”纠职,以国刑纠暴《周礼.秋官》。
关于对孔子“四治”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评价?
孔子创立的人类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上产生了长久而深远影响,但却经受了历代不休的争议,褒贬不一。尊孔者将其奉为金科玉律,反对者视为绳索桎梏,时而捧上云端,时而打入地狱。誉者自誉,毁者自毁,分歧扰攘,史不绝书。他在历史上的美名和骂名是罕见的。在封建制度诞生初期,孔子思想以其保守迂阔之特点,见恶于诸侯,斥逐于新贵,非议于诸子,焚禁于秦皇,其政治厄运,无以复加。然而奇怪的是,秦始皇以残酷暴政由西向东统一了中国的政治,而孔子却以儒教“四治”自东向西统一了中国的思想。试想!一个能让历代中国人极力推崇、顶礼膜拜,让历代帝王不断加封追谥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不会声名狼藉的,是经得起狂风怒号的考验的。不论是秦朝的“焚书坑儒”,还是“十年浩劫”中“批林批孔批大儒”,在历尽沧桑和洗礼之后,更是以永垂不朽的思想继续闪烁着熠熠生辉的光芒。
当然,孔子学说是在伴随着时代的背景发展而出土的,不可能视为解决人类社会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是因为,孔子创立“四治”思想的政治背景,是在诸侯争霸的西周末期,当时面临晋、齐、鲁交恶于北,楚、吴、越争雄于南,秦、晋、楚相逐于西,吴、楚合谋鲁于东的乱世更替社会中,距今2550多年;孔子攻读和整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时的生活环境,单说照明设备,何谈电灯电器,恐怕有否蜡烛油灯,亦不可得知?即使在如此简陋原始条件下“创办儒学”,孔子仍然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论语.雍也》。而用25个世纪后的现代科技文化包括手机、电脑、宇宙飞船探究孔子思想,无异有着落后时代和消极的一面。
解放后,极左思潮特别是“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一概排斥,对孔学更是曲解谬释,以至于一些人用成见定势去看远远没有理解的文化遗产。历史是无情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放在历史的山峦丘壑中看,非但平民学者,就是毛泽东、鲁迅这些思想巨人,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这些文化伟人曾是传统文化的批判者,又是继承者,例如,从小学过“论语”的革命领袖毛泽东,对孔子思想的研究是很透彻的。他在日《关于哲学问题的讲话》中说“我读过孔夫子的《四书五经》,读了六年,背得,还写过文章”。在编著的《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的讲话中,引用历史典故234处,其中孔子论语典故35处。并且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在建国后的日曾带领有关人员参观过孔庙、孔林等文物古迹,并询问了孔子后裔情况。就在一年后制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时说“不论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正确的就信,不正确的就不信,这才是科学的态度”《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31页》。文革中批林批孔,实际是“四人帮”借批孔之“名”,行批林彪之“实”,让孔子为林彪陪绑,因为林彪用孔子“正名”学说提出过设国家主席,引起毛对林不满。批孔并非出自毛泽东本意。尊重儒学,不仅伟人毛泽东,其他中国领导人也同样给予客观评价。如,建国后到过孔府孔庙参观并对孔子思想发表过观点的有刘少奇、朱德、邓颖超、陈云、邓小平、宋庆龄、董必武、陈毅、郭沫若等。“文革期间”,孔子圣像、纪念碑牌等国家文物古迹遭严重破坏。粉碎“四人帮”后,才得以修复开放。继而到孔府孔庙参观和参加纪念孔子思想活动的有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乔石、万里、谷牧、江泽民、李鹏、李瑞环等。
对孔子思想给予客观评价的国家领导主要有:邓颖超(-15)题词“古为今用”。万里()题词:“培养优秀的文化与道德的播种师”。胡乔木()题词:“对孔子的评价,要采取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在科学和民主的基础上向真理前进”。卢加锡()题词:“孔夫子的伟大是永恒的”。李鹏的题词“汲取孔子思想文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评价最多最全面的是江泽民,日,在接见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中外学者时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孔子思想中一切好的东西,都要很好的继承学习,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孔子思想中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总之,对孔子思想,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育我们的后代很好地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在会见中,江泽民还回答了美国、联邦德国、新加坡、瑞士、苏联、澳大利亚、民主德国等地学者提出的如何评价孔子学说、孔子思想与中国现代化问题”。-30日在曲阜视察时题词:“建设文化名城,繁荣曲阜经济”。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孔子故里(济宁、曲阜)规划中华文化标志城已做出重要批示。
日,是孔子诞辰2557周年纪念日,来自日本、朝鲜、法国、美国等近20个国家和港澳台的中外学者与祖国大陸各界代表在山东济宁和曲阜等地分别举行了隆重的国际孔子文化节和祭孔尊儒活动。以不通方式表示孔子“千年儒流、今古汇通、万世师表、大成至圣”。并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大政方针,积极共建“与时偕进、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为实现“和谐中国、和谐世界”而努力。中国孔子基金会还向全球发布了孔子标准纪念像;在北京举行纪念活动的专家提议把孔子诞辰纪念日定为中国圣诞日,每人读“论语”100遍。中外学者一致认为,孔子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世界人类进步的“东方明珠”。美国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中,孔子居首位。
因此,如何看待孔子“四治”思想,我们只有运用科学的历史唯物史观,才能对孔子思想给予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全面地、系统地承继民族文化遗产。只有正确评价孔子“四治”思想,也才能在构建“和谐中国、和谐世界”中显示应有的借鉴意义。
【参考书目】:
1、《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2、《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出版。
3、《中国法制史》,群众出版社出版。
4、《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5、《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出版。
6、《论语》和《孔子名言》中华书局和齐鲁书社出版。
7、《四书五经》、《中庸论语》,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8、《新资治通鉴》1-4卷,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9、《孔府内宅轶事》,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10、《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出版。
1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
随喜恭请&&
本图文转载释中庆个人图书馆
音图框引用网络
一键转帖:
博主释中庆关闭了评论功能杨朝明――《孔子思想与和谐人生》
孔子思想与和谐人生
&&&&&&& 杨朝明,1962年生,山东梁山人。当代著名学者、儒学家、史学家,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在曲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 历任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编辑、孔子文化学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历史学会副会长、山东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孔子研究》执行编委、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理事等。
&&&&&&& 主要从事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研究重点在于中国早期文明和儒家贡献。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中国文化研究》、《孔子研究》、《中国哲学史》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古籍整理与研究规划项目10余项,学术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励。
&&&&&&& 主要著作有:《鲁文化史》、《周公事迹研究》、《儒家文献与早期文学》、《孔子学案》、《孔子弟子学案》、《中国传统文化要论》等。
&&&&&&& 报告内容:
&&&&&& 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稷下大讲堂&,今天应邀莅临&稷下大讲堂&的是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朝明教授。
&&&&&&& 杨朝明,当代著名学者,儒学家、史学家,先后在曲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历任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编辑、孔子文化学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任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历史学会副会长、山东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孔子研究》执行编委、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研究重点在于中国早期文明和儒家文献,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中国文化研究》、《孔子研究》、《中国哲学史》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古籍整理与研究规划项目10余项,学术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励。主要著作有:《鲁文化史》、《周公事迹研究》、《儒家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孔子学案》、《孔子弟子学案》、《中国传统文化要论》等。
&&&&&&&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聆听杨教授的《孔子思想与和谐人生》,欢迎杨教授!
&&&&&&& 杨朝明: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学,大家好,刚才对我的介绍,我想可能是在网络上抄录下来的,什么&儒学家&、&史学家&之类,实不敢当,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学者。
&&&&&&& 今天交流的话题,就是&孔子学说与人生和谐&。大家都知道,前些年我们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个人写过一篇文章:《儒家学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支撑》。孔子文化或儒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主干。我想,如果孔子不是处在春秋末年,如果孔子不是处在&天下无道&、&礼坏乐崩&的时代,那么会不会出现&孔子&呢?我是想说,孔子的学说首先是一个治世的学说。
&&&&&&& 社会要得到治理,前提是什么?不难理解,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的管理问题最终还是&人&的问题。孔子学说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社会的&治&,就是管理。而所谓管理,无非就是关于人的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文化实际上是关于社会和谐的文化,孔子学说是关于和谐的学说。孔子希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所有这些,归根结底还决定于人之自身和内心的和谐。
&&&&&&&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怎么做到和谐?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气不顺、气哼哼的,可以想象,这样的人,其心境如何?可以想象他的人生很难达到和谐境界。所以,将孔子学说与人生和谐联系起来,也许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话题。
一、我们距离孔子有多远
&&&&&&& 只有了解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我们才能借助于传统的资源,聆听先哲的智慧。那么,这就需要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距离孔子有多远?
&&&&&&& 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空间上,我们山东是孔子的故乡。时间呢,孔子的诞辰时间很好记,他比新中国的国庆日早两天,现在一般是按照9月28日纪念孔子,在国庆前夕。更有意思的是:孔子比新中国大整整2500岁。我们与孔子的空间距离、时间距离是这样,那么,在心灵上呢?在心灵上,我们距离孔子有多远?我们距离真实的孔子有多远?
&&&&&&& 2010年,周润发主演的《孔子》马上就要上映时,《光明日报》约我写一篇文章,希望我谈谈历史上&真实的孔子&,以便于人们与电影中的孔子进行对比。我不敢自以为是,不敢说自己写出来的就是历史的&真实&,但我写的文章后来的确被定名为《真实的孔子》。不过,历史研究者总是希望自己的研究更加客观真实。
&&&&&&& 我们在理解孔子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时,有必要了解文化的不同层面以及各个层面之间的关系。我认为,物质的文化(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之类)是表层的文化,制度文化是文化的中层,哲学文化(包括世界观、道德观、方法论之类)是文化的底层。不难理解,底层的文化对于中层和表层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孔子文化是底层的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现在每年要祭祀孔子,其实,从本质上讲,这是尊重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的先圣先哲,是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
&&&&&&&&理解孔子思想时,我们应该首先明白,孔子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他思想的形成有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这就是孔子系统总结了他以前的中国文化。关于孔子以前的文明发展,大家可能不太了解。近年来,随着建设的发展,很多古代文化遗址被发现,考古材料越来越多,使我们更便利、更直观地看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状况。例如,1987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了一批8000多年前的骨笛,这些骨笛是用丹顶鹤的骨头做成。测音结果表明,当时不仅有了完整的七声音阶,而且音孔的精度令人目瞪口呆!在七次考古发掘中,舞阳贾湖遗址共出土骨笛近30枝。30多只!8000多年以前!什么概念啊,距离孔子多少年啊!?在中国学术史上,曾经出现过对中国上古历史的&过头的&怀疑,对中华民族上古文明的发展程度的估价严重偏低。
&&&&&&& 其实,许多有识之士看到了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看到了他的思想与中国文化的血肉联系。比如,柳诒征先生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梁漱溟先生说:&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又差不多都从孔子那里出来。&这是我们中国学者的说法。
&&&&&&& 我们再看外国学者。英国有位作家,他写过一本书,叫《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在他的书中,他写秦汉以前的中国,有个标题,叫《一个伟大民族的伟大导师》。这个民族,当然是中华民族,这个导师是指孔子。其中说到了一些与孔子有直接关系的话,如:&在孔子学说的影响下,伟大的中华民族比世界上别的民族更和睦和平地共同生活了几千年。&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的战争相对较少,有时候,很多矛盾不出家族就解决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两千多年来形成传统,所以说彼此之间战争很少,比世界上别的民族更加和睦,更加和谐。这是一位研究世界史的西方人的比较。
&&&&&&& 这位英国作家还说:&孔子提出的方法是简单的,也许你不会马上就喜欢他,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比人们第一眼所看到的更多的智慧。&同学们,你们喜欢不喜欢孔子?呵呵,如果不喜欢,你可能是只看了&第一眼&。有一个故事说,子贡跟孔子学了第一年以后,子贡觉得超过了老师;子贡学了第二年,却觉得自己与老师差不多;而学到了第三年,反而觉得赶不上老师了。他认为,孔子实在太了不起了,自己永远也达不到孔子的高度。是子贡越学越差吗?当然不是。所以,对于孔子学说,我们要漫漫地&品&。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对于儒家文化,对于孔子思想,认识会越来越深刻。
&&&&&&& 当然,那位英国作家还说了很多。比如他说:&只是因为有了孔子的学说,这个有着众多省份的大国最终也没有瓦解。&这句话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孔子曾经作《春秋》。《春秋》是鲁国的国史,它在隐元年的开头有一句话,叫&元年春,王正月&。咱们这里是齐国的国都,我从曲阜来,从鲁地来。那时候,各个邦国记载历史的时候要记载&王正月&。这是为什么?《春秋》很简单,后来有很多解释《春秋》的书,比如《公羊传》、《谷梁传》,有的解释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大一统&的观念影响很大。&大一统&这一观念在孔子时代就奠定了深刻的基础,于是我们民族团结,中华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一位西方世界史研究者的看法。
&&&&&&& 我们再来看一个说法。联合国教科文卫生组织干事泰勒博士曾说:&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就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两千五百多年里,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他还说:&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缺少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很多价值观念。&他从&价值观念&的角度谈我们的需要。这种价值观念在2500年前需要,在今天仍然需要。那么这种价值观念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最基本的当然是仁、义、礼、智、信。
&&&&&&& 大家都知道,民国时期的辜鸿铭先生是一个奇才。据说,那时的日本首相到中国来,他跟辜鸿铭谈到孔子,那人认为:孔子去世了两千多年了,不应该还抱着孔子不放。辜鸿铭是比较了解西方的,呵呵,显然他比当时的许多人了解西方,因为他&生于南洋,学于西洋,娶于东洋,仕于北洋&,他太了解世界了,他说的话发人深思。可是,他对孔子思想却十分赞赏,他对日本首相说:就像乘法,两千年前,三乘以三等于九,今天三乘以三还是等于九。他是用这个比喻来说孔子。那么,在辜鸿铭心目中,孔子是什么?或许,在辜鸿铭心目中,仁、义、礼、智、信之类的价值观念2000多年前需要,2000多年以后同样还需要&&。所以,泰勒博士认为,孔子所确立的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并照耀与今天和未来。
&&&&&&& 但事实上,现在对于国学,对于传统,还有太多不同的看法。我曾随便在网上找到一段话,请大家看看:所谓&国学&,好坏杂糅,即使儒学,其中也有大量的糟粕。那些&君君臣臣&的纲常,&授受不亲&的礼教,&父为子隐&的维护,&女子与小人难养&的轻慢&&凡此种种,就其本质而言,是缺乏平等意识和自由理念的,也是反现代性的,因此,是需要加以辨析和严加取舍的。对这类说法,大家一定似曾相识。大家有没有同感?我认为,这些看法有许多似是而非。因为如果仔细辨析,可能传统的理解并不一定正确。例如,关于孔子所谓&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我与我的学生曾专门有一篇文章,几年前发表在《理论学刊》上,以后我把该文放在我的个人博客里面了。我就不同意传统的看法。
&&&&&&& 还有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孔子当年在齐国国都就是今天的淄博说的,说不定就在咱们理工大学附近呢!孔子到齐国来了,齐景公问政,孔子就说了这八个字。那么,这八个字怎么理解?传统上认为,这里孔子强调的是君权和父权,君君、臣臣,就是当官的高高在上,人们应当无条件服从;父父、子子,就是子女应当无条件顺从父母。是不是这样?当然不是。在这里,孔子表达的意思是:君一定要像个君,君有君德;臣要像个臣,臣有臣德。父子自然也是一样,父有父德,子有子德。就是说做君主的要加强君德修养,做父亲的一定要像一个父亲,对子女要慈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是偏正结构,是并列关系,这里是强调君、臣、父、子各自的修为。所以《大学》记载孔子的话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里孔子说得很清楚,只是大家没有认真去对照。不难看出,这句话是和主张等级制度是没有关系。当时,齐景公问政于孔子的时候,孔子来到齐国。那是什么背景啊,当时鲁国的国君昭公被赶出鲁国到齐国来了,齐景公当时做的也不怎么好。这时候,齐景公问政,孔子才说了这么一句话。
&&&&&&& 孔子还有一句话,历来存在不同理解,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传统的标点断句。一般将该句子翻译成为:&对于老百姓,可以让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这对老百姓什么态度啊?在座的团委王书记要是让我们大家都去做什么事情,但不让大家问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大家肯定对王书记有意见,对不对?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那是什么样呢?原来大家争论不休,好在地下出土书简发现了,原来是标点有问题。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老百姓如果服从,你就不要胡乱干预他们;老百姓如果都不听你的,你要了解是什么原因。请问:这到底是&愚民&还是&重民&?以前都理解反了。
&&&&&&& 在这里,《孔子家语》一书的重要性就突出出来了。《孔子家语》,大家可能不熟。这本书原来认为是&伪书&,是典型的伪书。其实,这本书价值极高,我认为它的价值超出了《论语》。《光明日报》曾经发表过我的学生王德成的文章,叫《孔子文化第一书》,介绍的是我对《孔子家语》的看法。我认为,《孔子家语》的价值太高了,不但字数多,而且内容十分宝贵!有人或许会问:原来为什么没受到重视啊?原来该书被认为是汉代人伪造的,现在好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被挖出来了,没有人再争了。就是在《孔子家语》此书中,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既知其性,又习其情,然后民乃从其命矣。&其中的&君子&是指&为政者&。孔子是说,为政者必须了解民情、懂得民性,你不了解他们,那你就没办法管理,没有办法管理好!
&&&&&&&&清华大学刚刚公布了一批竹简,其中第一篇是周文王临终时给他儿子的遗言。在这个遗言里,周文王讲了两个故事,在第一个故事里面,他提到&舜久作小人&。什么叫&久作小人&?就说他长期在民间,因此,他了解老百姓,因而才做到了不违背&庶万姓之多欲&,就是遵从老百姓的欲求。不违民性,不违民情,就必须知民、达民,所以孔子说:&知民之性,达民之情,然后民乃从其命矣。&这个地方,实际上就是&不可使,知之&,知什么?就是了解民情,了解民性。
&&&&&&& 还有一句话:&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句话听说过吗?&文革&时批判孔子、批判儒家,就批这句话。为什么呢?这个&大夫&就是指的贵族,从自面上看,他们犯了事以后,对他们不加刑,对老百姓不讲&礼&,这是明显的等级差异啊!但情况没这么简单,这是怎么回事啊?
&&&&&&& 关于这句话的理解,《孔子家语》又出来帮忙了。《孔子家语》记载,当年孔子弟子冉有就与孔子讨论这个问题。冉有问孔子:&先王制法,使刑不上大夫,礼不下于庶人。&大夫犯罪就不给加刑了吗?老百姓就不用礼治了吗?孔子回答说:&不然。凡治君子,以礼御其心,所以属之以廉耻之节也。&对于为政者,重要的是让他有荣辱观念,有是非意识,要用这种礼治,让他们在社会上弘扬正气、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所以孔子说:&是故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闻而谴发&&跪而自裁,君不使人垡躺薄&&五刑&就是五种肉刑,十分残酷。大夫犯罪,如果发现了,对他们不要&垡躺&,不要对他们粗暴,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他们犯了罪怎么办?就让他们&跪而自裁&吧。这叫&刑不上大夫&,这是孔子的解释。下面,&礼不下庶人者,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礼&,老百姓有老百姓的事,比如说华北农村,麦子熟了,一般都要抢收。但如果收麦子的时候赶上了宗庙祭祀,是否就不收麦子了,大家去祭祀吧?这样行不行?如果问孔子,孔子一定说&不行&!孔子认为:&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礼,故不责之以备礼也。&
&&&&&&& 说完这些,对孔子的地位应该有一个总的认识了。中外学者对孔子持那样的态度,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帮助。现在很多人对孔子不大理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与孔子思想之间的&距离&。&不大理解&没有关系,但应该清楚,我们有时候所知道、所认识的,可能还是一个被误解着的孔子。
二、礼:&理万物者也&
&&&&&&& 孔子的思想是什么呢?孔子希望社会有序,希望&天下有道&。这个&序&,这个&道&,其实就是&礼&。
&&&&&&& 孔子很早的时候就参加&礼&的活动,比如说他给人当吹鼓手,参加相关礼仪活动等等。礼,有表面的礼仪,有内在的礼义;礼仪是形式,礼义是内容。孔子参加的这种礼仪活动和深层的礼义之间有联系又有差别。孔子对&礼&有许多思考,有十分系统的论述。他谈到过很多问题,比如,礼仪是礼义的载体,没有了礼之&仪&,礼之&义&怎样体现?没有了礼之&义&,礼之&仪&又有什么意义?
&&&&&&& 说到&礼&,人们常常将它与&封建礼教&联系在一起。大家知道鲁迅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他在《狂人日记》中写到:&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于是,很多人有意无意地把儒家的&礼&等同于&吃人的礼教&。这显然不妥!
&&&&&&& &五四&时期有一个口号叫&打倒孔家店&,其实这是一个人提出来的,也不是当时整个的潮流。当时有影响的是什么呢,有一句叫&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意思是说很多后来的思想出现了偏颇,与原始儒家是不一样的,所以那时有个概念叫&真孔子&和&假孔子&,是说后世打着孔子的招牌&开店&,不能就以为这都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本真,应当分清其间的演变。
&&&&&&& 孔子所说的&礼&其实很执白、很简单。所谓礼,就是&理&。&礼也者,理也&,礼,就是&道理&、&理路&、&应当遵循的法则&。礼,就像我们从房子里面出去都要经过门户那样,所以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 孟子也有类似的说法。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山东邹城的孟庙看看,在孟庙的牌坊上就有&礼门义路&,因为孟子说:&夫义,路也;礼,门也。&他认为,礼就相当于&门&。什么叫&义&啊?&义,事之宜也&,事情应当这样做,你这样做了,这是&义&。所谓&见义勇为&,不一定非得惊天动地,不一定非得付出很大的牺牲。例如,旁边一个水管在不停地流水,你主动关上它,这就做到了&义&。所以,&礼&、&义&的意思不难理解。
&&&&&&& 早期儒家关于礼的论述很多,礼是怎么产生的呢?《礼记&丧服四制》说:&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礼为什么叫&礼&呢?它顺应天地之道,法则四时阴阳,符合人之常情,所以叫它礼。《礼记&丧服四制》还说:&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就是说,为什么有人诋毁&礼&呢?因为他不懂得礼是怎么产生的,所以他才去说三道四。如果真正懂得礼的产生,就不会这样做了。
&&&&&&& 类似的论述还有很多。比如,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也者,理万物者也。&&礼之所尊,尊其义也。&礼就是&理万物&的,比如说,我们在大街上走,遵守&红灯停、绿灯行&之类的规则就是&守礼&,红灯亮了,你非要闯,不是你倒霉就是别人倒霉,或者大家都倒霉。现在很多人不懂得礼,不自觉地遵守规则,是因为他不懂得礼法。
&&&&&&& 礼有形式,有内涵。相比之下,内涵更为根本,更为紧要!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没有内容只要&表演形式&的礼,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与&礼义&相统一的礼仪才是儒家所提倡的礼。因此说&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当年齐国有一个晏婴,齐景公要封孔子的时候,晏婴就劝他不相信孔子的那一套。晏婴认为,孔子讲的礼仪很麻烦、很繁琐。其实,孔子本人也很讨厌繁琐的礼仪,他注重的是礼的内涵、礼的内在意义。
&&&&&&&&人要遵守的礼当然很多,因为我们不仅是一个自然的人,更是一个社会的人。人生中有很多应有的礼仪。比如说冠礼,现在孩子长到18岁,就要承担完全的民事责任。那么在17岁和18岁之间有没有一个仪式之类的东西给他提醒,告知他,或者使他意识到他已经成人了?中国传统社会里,成人礼是很严肃的。
&&&&&&& 成人礼的意义在哪里呢?它的意义就在于&弃尔幼志,顺尔成德&。中国周代的成人礼,男子行冠礼,要&三加冠&。第一个帽子叫缁布冠&,这个帽子是比较简单的,用完以后就扔了。第二个帽子叫&皮弁&,也就是军帽。为什么叫军帽?那个时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打仗是经常的事,所以,这一步的意义是表示人需要努力,需要打拼,需要奋斗,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更完美、更有意义。第三个帽子叫&爵弁&,就是官帽。官帽象征人之&成人&,应当懂得社会。人生,可以从事社会的管理,懂得如何在社会上立足。这就是&三加冠&的本意,意思就是&三加弥尊,谕其志也&。
&&&&&&& 加冠之后,就取字见尊。这个人一旦举行了冠礼,就可以取字了。我们读书,见到古人已经有字,就可以知道他肯定不会太小了,他一定属于成人了。加冠礼之后,要拜见国君、卿大夫和尊长,严格地说,这也是成人礼的一部分。这一步也很重要,在拜见尊长的时候,尊长要对成年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诲、告诫。人这一生中只有这一次成人礼,成人礼之后他就步入成人社会了,就可以参加宗族的一些活动了。礼仪之后,作为&成人&,就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负责了。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在我们从17岁到18岁,懵懵懂懂地过来了,仿佛我昨天还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今天就成人了。我觉得,这个事需要有人告诉他,应当需要一个仪式、过程之类,让他明确地意识到。
&&&&&&& 事实上,在周代,冠礼之后见尊长的时候,尊长对刚刚&成人&的孩子一般要有一些&忠告&或&警语&,告知他,让他意识到要懂得&人之所以为人&的&礼义&。今天的青少年教育很有必要从中得到借鉴。古人明确说:&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应当向善,最关键的在于&始与善&,就是说开始的时候与善的东西结缘,因为&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在刚刚&成人&的这个年龄,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与善的东西结交,不善的东西就进不来了,这很重要。反过来,开始与&不善&的东西结交,善的东西也就进不来了。一个人学坏很容易,学好却不容易。所以说要&戒&,在关键的时候&适时&进行教育,就像加了一道&防火墙&,避免走上邪道,所以《国语》说:&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人举行了冠礼,就像盖一座房子,房子脏了,你打扫它即可,却不至于&栉风沐雨&。人也是一样,他长大了,也许会走弯路甚至错路,但他形成了正确人生观,树立了正确的是非观,你只要提醒他即可,你一提醒他,他就会去纠正。所以,《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说的那句话最关键了,就是&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自曲直&,就是举行成人礼而进行的教育,使之形成正确的荣辱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这之后,他可以随时修正自己的行为,而行为的是非标准就是合&礼&,即合乎道理。懂得了这些,这才叫&成人&。
&&&&&&& 谈到传统的人生礼仪,我想到有人曾这样说过:现在的不少年轻学生都不缺乏&高级的灵性&,却缺乏&高尚的人性&。因此,我们应当适时对年轻人进行&人生&、&人文&和&礼义&的培养。通常人们所说的&童蒙养正&就是这个意思。
三、仁:&修己&与&推己&
&&&&&&& 不难理解,社会上不能没有&礼&,就像人多了、车多了行路也要有一定的规则。但更为重要的是,有了礼我们得去遵守它。如果我们都不去遵守它,那&礼&就没有用了。于是&仁&就具有关键的意义了。
&&&&&&& 我们可以这样想,孔子为什么那么多地谈论&仁&的问题,为什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其实,孔子儒家所说的&仁&,就是遵守礼的那一份自觉。
&&&&&&& 那么,仁爱的&仁&是什么意思?在新出土的战国竹简中,新发现的&仁&字上边是&身&,下边是&心&,从身从心,上下结构。呵呵,如果望文生义,就会想:这个字怎么是心里想着自己呢?其实,它是常常反省自身,就像孔子弟子曾子说过的那句话:&吾日三省吾身&,原来它的意思是&省己&。从竹简中的这个字看,&仁&的本来意思是&成己&、&克己&、&为仁由己&、&君子敦于反己&。一个君子,他是一个常常反省自己的人。
&&&&&&& 如前所说,仁的本义是反省自身。&仁&有本义和引申义区分。那么,&仁&的最基本的表现是什么呢?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具有仁德,最基本的表现就是&亲亲&,&亲亲&就是孝敬双亲,孝敬父母亲。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人之为&人&,就应当仁;一个人具有仁德,他就应当&亲亲&。反过来,一个&人&如果不&仁&,那么,他还是不是人呢?通常说,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亲都不孝敬,这个人基本上也就&废&了。这是孔子的理论,这是孔子的思想。假如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孝亲啊?大家怎么想?在孔子儒家那里,恐怕这个问题没必要讨论。如果有人要和你讨论这个问题,你可以不理他。
&&&&&&& 孝亲是孔子伦理学说的基点、前提。有&亲亲&这个前提,才能&不独亲其亲&。也许,我们做到孝敬父母亲并不难。但是,要我们尊重所有的老人,这个做起来可就难了。所以,儒家所讲的仁德,就是由&亲亲&开始外推,进而&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能够&及&,能够&推&,这是一种修养,只有具有这样的修养,才能关爱所有的老人,关心所有的孩子。现在,有老人倒了我们&扶不扶&,孩子被车轧了&救不救&,居然也成为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 儒家人格的修养逻辑是什么呢?就是四个字:推己及人。在这个前提下不断推演,才能够&泛爱众&,也就是所谓&博爱&。儒家和墨家的区别也许在这一点上更有意义。墨家的&兼爱&是无条件的,而孔子儒家所讲的这种&泛爱&是&外推&的结果,是一种&修养&的结果。将这种&亲&、&爱&再继续外推,就是《孔子家语》中所记载的孔子所说&仁爱至于鸟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大家都知道,就是:&谁道群生性命微,哺雏觅食故飞飞。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鸟儿出去觅食,回来喂食小鸟,结果你把它打下来了,那一窝小鸟的悲惨命运便可以想象了!如果是这样,你还下得了手吗?
&&&&&&& 儒家主张的爱心推演,乃是一个由&修己&开始的过程。&修己&的基本表现是&孝亲&,由&孝亲&向外推演是&仁民&,然后就是&爱物&。自然,这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仁爱之心从修己开始,如果我们从今天开始,大家都尽力去做,想想会是一种什么状况&&。从另外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如果大家都真正做起来,平日里加强修养,并时时提醒自己,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这样做,会有明显的成效。
&&&&&&& 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对&儒学&进行一个概括了。如果有人问你:&什么叫儒学?&你怎么回答?我觉得你不要觉得儒学博大精深,好像不知道怎样作答。你可以告诉他,儒学就是&修己安人&之学。&修己安人&这四个字实际上就是儒学的根本。如果觉得这四个字还有点多,那么请你记两个字:忠恕。
&&&&&&& 儒学可以说就是&忠恕&之学,这其实是孔子本人承认的。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那么什么叫&忠&?什么叫&恕&?后来,宋代大儒朱熹说:&尽己之谓为忠,推己之为恕。&所谓&尽己&,就是&修己&;所谓&推己&,就是将自己的修养外推,就是&推己及人&。实际上,&忠恕&就是&修己安人&,四个字&修己安人&与两个字&忠恕&是一样的。
&&&&&&& 也可能有人问,能不能用一个字进行概括,我觉得一个字也行。子贡就曾经问孔子,他说:老师呀,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孔子说:要一个字的话,大概就是&恕&吧。这不难理解,一个人如果能够考虑他人、朋友、兄弟等人的事情,就像考虑自己的事情一样,那么,所有的问题就不难解决了。&恕&是以&忠&为前提的,一个人能够做到&恕&,他一定能够做到&忠&;&恕&是一种结果,是&忠&的结果,是更重要的东西。因此,有的学者说&孔子之道就是恕道&,就不难理解了。
&&&&&&&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问:什么是&恕&?所谓&恕&,孔子解释说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实在太重要了!当然,这个&己&不仅仅是一个自然人而已,他应该是一个具有道德修养的人,是一个修养的主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人认为是21世纪为人处事的黄金律。
&&&&&&& 中国文化沟通了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孔子曾说:&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就不能指望他有多少爱心去关爱他人;一个人连自己的兄长都不尊重,他就很难做到尊重自己的上级。中国的家庭伦理与社会政治伦理是打通了的,《易传&序卦》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由天地、万物,到男女、夫妇、父子,然后到君臣、上下,这里成了一个自然的系列。
&&&&&&& 由此,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做到&仁&,如何修养自身。这个,关系重大!既然&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那么,我们就可以、就应当从自身&爱亲&、&敬长&开始,做到这些,一切都好办了。这正如《孔子家语&哀公问政》所记载的孔子的话:&民既孝于亲,又顺以听命,措诸天下,无所不可。&
四、中:鲜能久持的&至德&
&&&&&&& 我们要守礼,我们要修身,那么,在具体的行为中如何去做?如何把握?这里就需要一个方法,一个度。比如有人对我们不好了,我们是以德抱怨,还是以直报怨?比如说,儒家特别提倡敬、恭、勇,这些当然都是优良的品质,当然值得提倡,但也不能简单化,不能只要智、仁、勇就一定是好的。所以,孔子说:&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敬,做过了头,就流于粗野;恭,做过了头,就流于奉承或者谄媚;勇,做过了头,就流于忤逆。
&&&&&&& 这里涉及到的是&中&。&中&是一个时时处处都离不开的问题,是儒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以&勇&为例,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勇&的要求就不一样。比如说我和某某人是很好的朋友,这个朋友说他在外面受气了,请我帮他去出气。我怎么办?如果我不问青红皂白,不顾一切地去报复,过去就把那个人给打了。我勇不勇啊?似乎太&勇&了。但是,这个&勇&对不对啊?这里就有一个&中&的问题,我应该区分不同的情况,不能去逞匹夫之勇。
&&&&&&& 你看《荀子》,他就把&勇&进行了区分,在他看来,人之&勇&可以有所不同,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还有,比如说今天我和各位进行交流,我采取这种讲话方式,也许比较适合大家,但换一个场合就未必合适。我们孔子研究院与济宁监狱搞了一个&共建&,叫&学儒家经典,育道德新人&,有一次我给上千的服刑人员演讲儒学,如果像今天这个讲法,效果就可想而知。
&&&&&&& 孔子儒家所讲的&中&是什么呢?这个中其实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庸&。&中庸&是什么意思?历史上,人们对&中庸&做出过很多的解释。其实,&中庸&十分简单,&中庸&就是&用中&。你看,宋代理学大家们的解释,简直让人如入云雾之中。其实,我认为,汉代大经学家郑玄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郑玄说:&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庸,也就是&用&。中庸,就是&用中&。《中庸》这一篇讲的是如何把握中道,如何在实际中使用&中&。
&&&&&&& &中庸&这个概念特别简单,但把握&中&道、做到&用中&却非常难。正因如此,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至德&。所以,《论语&雍也》篇中记载孔子的话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 《六韬》中记载说,周文王晚年&寝疾&,召见姜太公,他希望能够&师至道之言,以明传之子孙&。所谓&至道之言&,肯定是可以作为座右铭的言论。文王其实是要告诫他的儿子、当时还是太子的武王。姜太公认为: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所止也。他说的多好啊!试想:如果机会来了你还在犹豫,见到好的东西你不去学,知道对自己不利还不能放弃坚持去做,后果会是如何?而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好,却&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这种情况恐怕十分普遍!
&&&&&&& 当然,不是任何场合、任何时间的&中&就是一眼就看透的。首先,&中庸&不是简单的&调和&,也不是简单的&折中&。长期以来,人们有意无意把&中庸&理解成&调和&、&折中&,显然不对!所谓&中&,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够一眼就能看到的,它不是数理意义上的&中间&。这个&中&的把握,就好像掌握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稳定、一种和谐。如果不稳定、不和谐,能发展吗?所以《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位&就是和谐,&万物育&就是发展。
&&&&&&& 举一个例子。我认为,&中&就像用一杆秤秤东西,随着秤量物体的多少、增减,秤砣应当进行相应的移动,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着这种平衡,就做到了&中&。举这样的例子,我是想说:把握&中&并不容易,如果秤量的物体变化,而如果要继续保持平衡,秤砣就要进行相对移动。但是,啥时候移动?向哪移动?移动多少?移动的快还是慢?做不好,平衡都可能被打破。所以,这种&中&不是简单的数理概念,这个&中&是变化的。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是&中&,而换个时间就不一定&中&。所以说,中是&时中&。
&&&&&&& 如果你到曲阜,你可以在参观孔子庙时看到里面有一道门,名曰&中和门&。而这道门在宋代的时候叫&大中门&,在当时,这是孔庙的大门。大家想想,宋代孔庙的大门名曰&大中门&,那么,宋代的人们是怎么想的?在宋人心目中,&中&的思想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这个值得细细思量!
&&&&&&& 不言而喻,&中&在孔子儒学中地位极其重要!可是,不少人一提到儒家的时候,马上会有儒雅、重德之类的印象,这当然不错!但事实上,儒家绝非仅此而已!但人们的误解也是客观存在的,就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孔子没啥了不起,他只有一些世俗的、老练的道德说教,这些好像在世界其他民族都能找到,甚至还要更好一些。但是,黑格尔遗憾自己没读懂中国的《周易》。在我看来,黑格尔没有读懂《周易》,他能读懂孔子才怪呢!孔子自己曾经说:&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这句话就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要》篇里面。如果大家知道这句话,并且知道孔子想说什么,黑格尔的议论就可以理解了。我是想说,如果不能读懂《周易》,谁就很难理解中国哲学的深度和高度!
&&&&&&& 孔子思想的精髓也许就在他的&中庸&思想中。据&清华简&《保训》记载,周文王临终的时候特别告诉他儿子要做到&中&。只有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了解&民&(就是&清华简&中所说的&庶万姓&),才能够做到处事以&中&。知道了&中&,就要尽力做到&中&,只有处事以&中&,才能更好地处理矛盾,解决问题。
&&&&&&& 周武王临终时,同样希望自己的继承人周成王做到&中&。所以,武王希望周公辅佐成王,武王对周公说:&先后小子,勤在维政之失。&说:&克中无苗,以保小子于位。&&克中无苗&,就是做到适中无邪,就是做到&中&,以保他在位。武王接着说:&维中是以,以长小子于位,实维永宁。&不但要&保&其在位,而且&长&其于位,使他在王位上要尽快成长起来。怎么成长?要&维中是以&,就是维中是用。
&&&&&&& 无论是周武王还是周成王,小时候,他们的父亲反复强调要他们做到&中&。&中&如此这般地重要,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中?究竟什么是中?这就是认识的问题了。《逸周书&武顺解》有这样的论述:&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天上日月星辰都是自东向西;&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从大趋势讲,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人在天地之间,人道与天道、地道并称为&三才之道&。人道何以需要&耳目役心&?&耳目役心&什么意思?实际上是&耳目役于心&,就是我们都要有心,都要&用心&,要把听到的、看到的东西去用心过滤,不能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听到什么就是什么,要用心去分析得来的信息,认真去判断,这样才能把握住问题的本质。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篇的下面,还说&人道曰礼&。礼,自然就是事物的道理,正如《礼记》中说的:&礼,理也&,&理万物者也&。把握&人道&,就应该了解事物的本质,了解社会和人生的发展规律。不然,要做到中,也只是空想。
&&&&&&& 西周时期有一个职官叫&师氏&。该职官的职责是:&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他负责专门记录国家发生的一些事情,记录下来之后进行评论。这些评论就像我们在一些史籍中看到的&君子曰&那样,用来教育国中的子弟。郑玄注说:&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中,中礼者也;失,失礼者也。&合理与否,就看是否符合中道,这是儒家的&中&。这里说的是&以礼制中&,所以,&夫礼,所以制中也&。
&&&&&&& 大家知道孔子的一名言,叫做:&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是什么意思?所谓&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如果社会没有正气了,如果礼乐不兴,那么刑罚能不能公正呢?很难做到公正。如果&刑罚不中&,社会真正的公平、正义就无从谈起。因此,孔子就特别注意&刑罚之中&的问题。在周代的时候,社会教化手段中有&以刑教中&。就是通过刑罚判决,来告诉大家应当如何为人处事,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以及事情怎样做之类,也就是说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
&&&&&&& 事实上,在当年孔子所在的鲁国,有一种《鲁法》,今天虽然已经看不到全书,但还可以通过其它典籍的记载了解到个别片段。例如,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柳下季断案&引《鲁法》云:&盗一钱到廿,罚金一两;过廿到百,罚金二两;过百到二百,为白徒;过二百到千,完为倡。&又曰:&诸以县官事其上者,以白徒罪论之。有白徒罪二者,加其罪一等。&这是鲁国的律条规定,看得出,他们对于&县官事其上者&处理非常严格、严厉。
&&&&&&&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记载的&柳下季断案&,就是依据这个《鲁法》:&今佐丁盗粟一斗,值三钱,柳下季为鲁君治之,论完丁为倡,奏鲁君。&但柳下季分析说:&吏初捕丁来,冠_冠,臣案其上功牒,署能治礼,儒服。夫儒者,君子之节也;礼者,君子学也;盗者,小人之心也。今丁有小人之心,盗君子节,又盗君子学,以上功,再其上,有白徒罪二,此以完为倡。&鲁国国君听后,说:&当哉!&鲁国国君所说的&当&,其实就是&中&,就是刑法之&中&。
&&&&&&& 鲁国有佐丁盗粟一斗,值三钱,按照鲁法,只应给予&罚金一两&的处罚,可是,柳下季却论处完丁为倡。柳下季认为,捕吏当初捉他来时,他&冠_冠&。据李学勤先生引《说苑》等考定,所谓&_冠&即&鹬冠&,是一种用翠鸟羽毛装饰的冠。查找册簿文书,这属于儒服,应当能够治礼。在柳下季看来,此人为儒能礼,却成为盗!他有小人之心,又既&盗君子节,又盗君子学&。《鲁法》规定:&诸以县官事其上者,以白徒罪论之。&&&有自得、自然的意思,表示欺诈。一次欺诈,有白徒罪一。丁有小人之心,盗君子节,白徒罪一;又盗君子学,两&其上&,故有白徒罪二。最终罪加一等,此以完为倡。柳下季对佐丁的处罚,并没有仅仅将眼光停留在他&盗粟一斗&的表面犯罪上,他对佐丁的论处,重点在于&诛心&,他所惩处的是佐丁的欺世盗名。
&&&&&&& 《鲁法》还规定:&赎人臣妾于诸侯者,皆取金于府。&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从鲁国到齐国来了,我忽然发现,遇见一个鲁国人在这里欠很多钱,还不起了,留下干活还债。我可以拿出钱赎出他来。这个事可以做,做了以后怎么办呢?回去以后可以报销。这是《鲁法》的规定。有一次,子贡就做了这么一件好事,可是他回来没有去报销。孔子听说后,认为一个境界高的人,做事必须考虑社会影响。&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赎人受金则为不廉,则何以相赎乎?&如果不报销,表面看起来是做了好事,但是其影响未必就好!所以,孔子对他做出了批评。《吕氏春秋》里有记载,说&子路拯溺者&,就是一个人掉水里了,子路把他救上来,怎么救的,冒多大危险没有交代。他把人救出来了,&其人拜之以牛&,人家牵来一头牛来表示感谢,结果是&子路受之&。孔子赞同子路的做法,他说:&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认为子路做的对。《吕氏春秋》的作者则夸赞说:&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从这些例证看,刑罚之&中&不能仅仅看表面,要经过认真的去思考,所以&中&实际上包含很深的内容。在执行《鲁法》时,孔子考虑的重点在于社会影响,在于对民众的教化意义。
&&&&&&& 《论语&乡党篇》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我的解释是子路和孔子一起在山间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子路看见前面落了一群野母鸡,子路一举手吓唬它(这个叫&色斯举矣&),结果它盘旋了一下,就落到远处去了。这时,孔子思考什么呢?孔子说:&山梁雌雉,时哉时哉!&他的意思是,山里的野鸡知道把自己置于安全的境地,知道自己处于什么处境。孔子说完,子路觉得打扰人家不应该,子路很抱歉。他往前走,一拱手,这几个野鸡一看,于是&三嗅而作&,打量了他们一番,然后就振翅飞走了。
&&&&&&& 现在,有的同学可以从中得到一点启示。比如,我一次问一位同学:&你最近在看什么书呢?&学生说:&哎,老师啊,学不下去啊!&我说:&为什么学不下去啊?&他说,&现在找工作的压力太大。&不难理解,他本末倒置了。现在社会上需要的是&人才&,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如果有机会,你把握得住吗?
&&&&&&& 《周易》里面有句话,常常引起误解:&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传统上,这句话一般理解为&君子白天一定要不停地努力,到了晚上还保持警惕&。&终日乾乾&,终日戒慎恐惧,自强不息。&夕惕若&,到了晚上,还是心怀忧惕,不敢有一点的松懈。这里是通常所说的有&忧患意识&。实际上:&夕惕若&的&惕&,帛书《易传》作&沂&,沂本来作&析&。衣、析、惕,其义一也。本义为解除,引申有安闲休息义。乾卦九三爻辞强调的是一个&时&字,要求君子要&因时行止&。所以《淮南子》说:&终日乾乾,以阳动也;夕惕若厉,以阴息也。因日以动,因夜以息,唯有道者能行之。&
&&&&&&& 《易&乾&文言》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我非常理解这其中的话:&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一个君子,应当注意提高自己的德行和才干,为什么这样呢?&欲及时也。&及&就是&赶上&,&时&就是&机会&,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着的。这样做到了,就是&中庸&!
&&&&&&& &中庸&的确很难做到,知道&中庸&,而能长期坚持更难。《中庸》记载孔子说:&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护、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避)也。&人们都说自己知道道理,但事情往往是什么呢?一个人的行为实际上很危险,他还不知道自己正一步步进入罟护、陷阱之中。罟护是捉鸟的,陷阱是捉兽的。自己落入罟护、陷阱之中都不知躲避。孔子的话可谓意味深长,他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他可能看到很多人&驱而纳诸罟护、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避)也&。孔子还说:&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人们往往都说我知道,但选择了中庸之后,常常励志,励志后又不能坚持。
五、孔子儒家的人生境界
&&&&&&& 孔子的&中庸&学说给我们的思想启迪便是人生的一种忠告。那么,孔子的理想是什么呢?当然是&大同&。这种理想其实就是&大顺&,就是和谐。
&&&&&&& 《孔子家语&礼运》记载孔子的理想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疾者,皆有所养。&这是社会保障;&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人。&这是不要浪费,人尽其力;&是以奸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谓之大同。&这是孔子的理想。孔子的这种理想有人说是&空想&,从能否实现的角度讲,它的确接近&空想&,因为两千多年了,还没有真正实现。例如,孔子说&外户而不闭&,现在来讲,晚上不光不能不关门,而且住房门窗的防盗网越修越高。
&&&&&&& 有一次,我出去讲座,休息时,有个学员问我&什么是人生的意义&。我认为,能搞明白&人生意义&确实很不容易。十多年前,我在台湾遇到一位山东老乡,这位老乡姓高,很令人尊敬,后来,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上世纪60年代,大陆整天喊要&解放台湾&,吓得很多台湾人纷纷躲避。这位高先生的一个老乡临走时,把他当初离开山东老家时带到台湾的泥土分给他。之后,高先生写了一篇散文,叫《故乡的泥土》。当时他给我们朗诵了前面两句,我们便流出眼泪。他说:&没有彻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只有没有希望回家的人才知道思乡的滋味。&&没有彻夜痛哭&,意思是没有经过真正的人生磨难。现在很多人谈人生,其实他们未必真正知道人生的滋味。
&&&&&&& 但是,有人是有资格谈人生的,比如胡适先生。胡适先生曾告诫人们说,生活的&为什么&就是生活的意义。他说,人与畜生的分别就在这个&为什么&上。畜生的生活只是糊涂,只是胡混,只是不晓得为什么如此做。爱因斯坦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当然,他也有资格谈人生。有个大学生写信给他,问他:&人为什么活着?&爱因斯坦认为,升官发财、博取功名其实都不是人生意义。他说:&人活着什么意义都没有。&仔细想想也是,父母生养我们多么不容易,我们来到世上为什么,谁都不知道。但爱因斯坦说:&一个人活着就应扪心自问,到底应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问题&,他说,&在我看来,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所有人的欲望和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这就需要大量的自觉思考和自我教育。&他还说,&不容否认,在这个非常重要的领域里,开明的古代希腊人和古代东方贤哲们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我们现在的学校和大学。&他看到的是西方大学中存在的问题。他同时看到的是古代的希腊人和古代东方的贤者们给我们带来的关于人生意义的启迪。
&&&&&&& 孔子有一句话众所周知,这就是《论语》开篇的那一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认为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人生境界。我的解释可能与传统有些出入。
&&&&&&& 我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谈论的不是学习问题,这个&学&不是动词,而是名词,是&学说&的意思。它是一种理念,是&道&。&学而时习之&的&而&是假设连词,这在《论语》中有许多例证;&时&不是&常常&的意思,而是&世&,指&时代&。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我的学说被这个时代所实践,不亦说乎?这个&说&是通假字,通&悦&,即&喜悦&,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是孔子一生的理想:假如自己的主张被这个时代所实践,这不是有太令人感到喜悦了吗?孔子奋斗了一生,追求的就是这个。
&&&&&&& 孔子又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朋&,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应该是指志同道合的人。《易传》中说:&君子以朋友讲习&。在这句话中,&有&通&友&。实际上,同志为友,同学曰朋。志同道合的人才是朋友,孔子当然希望自己的理想被这个社会所实践,但没达到这个目的。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就是希望实现自己的抱负,可惜没有实现。在这个情况下,他觉得如果有人理解自己,也非常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已经不是喜悦了,因为喜悦是发自内心的。
&&&&&&&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说在自己理想难以实现,人们都不理解的境况下的态度。所谓&愠&,就是生气、恼怒。这句话意思是:再退一步说,即使所有的人都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烦恼,这不是一个有为的君子吗?孔子坚持自己的信念,执着于真理不放松,由此可见一斑。
&&&&&&& 以往,这句话被人为割裂了。《论语》的首篇首章对于理解整部《论语》是一把钥匙。很多人认为《论语》就是一些材料随便堆砌在那里,几段话拼成一篇。其实,问题没这么简单。就我个人的研究,《论语》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最终领纂而成,子思比我们更了解孔子,现在已经有很多材料证明这种观点。
&&&&&&& 这种观点正确与否当然还可以讨论。当然,这不是我的创造发明,我的一位老师就专门写过文章,似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我写了好几篇文章来证明这个看法。历史研究讲究&孤证不立&,一个证据不能形成证据链条。其实,清朝初年的学者毛奇龄已经说:&学&为&道术之总称&。民国时期的程树德先生也说:&学,名辞也&,见于他的《论语集释》。《论语》里面有&士志于道&,也有&士志于学&以及&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道&和&学&是同位词,也是同义词。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十有五志于学&是&孔子十五岁才立志学习&吗?显然不是。这里体现了孔子的一种人生境界,他自有一种道术、一种理想,这种理想是他一生的追求,所以,我认为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一种人生境界,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
&&&&&&& 现在还有很多的说法和论证,比如说,孔子的追求一种&君子&人格,是&圣人&境界。那么,什么叫君子人格?什么叫&圣人&境界?
&&&&&& 有一次,鲁哀公向孔子问道:&我想选拔鲁国的人才,同他们一起治理国家,请问怎样去选择呢?&孔子说:&人可以分为五等: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能辨别这五种人,那么治国之道就尽在其中了。&在孔子看来,人可以分成为五等,这五等人是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
&&&&&&& 孔子说,庸人就是&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心里没有自始至终谨慎行事的规戒,口中说不出可奉为法度的话语,不选择贤人使自身有所依托,不力行道艺使自身有所归宿。小事明白而大事糊涂,不知道该干什么;凡事随波逐流,不明白应执守什么。这样就称作庸人。
&&&&&&& 所谓&士人&,就是有知识和一定修养的人,心有所定,计有所守。在孔子心目中,士人一定是心里有坚定的信念,制定的计划坚持执行。即使不能完全精通治国原则,也一定有所遵循;即使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也一定有所执守。所以知识不求广博,一定要知道所掌握的是否准确无误;言语不求多说,一定要知道所说的是否有理有据;事情不求多做,一定要知道所作所为是否遵循事理。
&&&&&&& 什么叫做君子呢?孔子认为:所谓君子,出言一定忠诚守信而心里无怨咎,自己施行仁义而面无夸耀之色,思虑通达明智而言辞并不自以为是。笃厚地施行所信守的道义,自强不息,态度舒迟,好象很快就能被超过而最终却无法企及一样。这样的人就是君子。
&&&&&&& 所谓&贤人&,孔子说他们&德不u闲,行中规绳&,就是施德不逾越法度,行事符合准则。他们一定是言论足以为天下表率而又不会招惹灾祸,道艺足以教化百姓而不戕害自己的本性。自己富有了,天下人就可以不积私财;广施德泽,使天下人不担忧贫困。当达到&贤人&的境界时就快要接近&圣人&了。
&&&&&&& 哀公问:&什么叫做圣人呢?&孔子说:&所谓圣人,德行与天地之道相合,统物通变,推究万事的发展规律,协调万物的自然本性,广布道艺从而成就万物的情性。他与日月齐辉,化行天下如同神明,百姓不知道他的德行,见到他的人也识别不出他与一般人的区别。这样的人就是圣人。&圣人做事的时候好像没有规则,但是他虽然看起来没有规则,但他或许是是最有规则的人,他懂得变通,为了达到正义,他采取一切能够想的办法,当然不是指不择手段,只是他不拘泥。他&协庶品之自然&,一个破木头经过艺术家的雕琢能够成为精美的艺术品,他&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它能做到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协调统一。对于&圣人&,一般人不一定了解他的境界,你的邻居也不一定知道他,但说不定他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 我们知道,孔子有很多弟子,他的弟子先后聚集到他的门下,他的魅力在哪里?我们或者这样问:孔子有什么魅力,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他又有什么魅力让他的弟子们这么折服于他?孔子比较优秀的弟子,像颜回、子贡,他们对孔子都是极力赞美,他们对孔子感觉很信服,这种发自内心的口服心服源自哪里?所以,我觉得我们首先要了解我们到底知道孔子儒学多少,进而思考如何走近他?很多人希望与孔子&对话&。我认为,在与孔子对话之前,还是要首先&认真聆听&,采取一种&仰望&的态度比较好一些。
&&&&&&& 不知大家同不同意?今天就讲到这里,若有不对,请各位批评指正!
&&&&&&& 主持人:好的,感谢杨教授的精彩演说,下面进入咱们的提问环节,哪位同学有问题可以站起来问,请我们的工作人员把话筒递给他。
&&&&&&& 同学:杨教授您好,中国古代的文人志士大都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理想和毕生追求,但是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积极的人生理想呢?总不能说一出了社会就苟苟颜颜于政府,谗言妩媚于上级,笑脸藏刀于同事,您认为我们应该树立一种怎样积极的人生理想?
&&&&&&& 杨教授:后面说的几句话我没完全听懂,但我似乎又明白了。我认为中国历代的仁人志士的确有一种担当意识,我提到了&君子&和&小人&的概念。就我们这个群体而言,我们虽然比一定&当官&,但也应该是&君子&,因为我们都受过国家教育,都应有担当意识。但是现实的确出了一些问题。前些天,有个报道说,某个地方当官的领导前后四次改自己的学历、年龄,后来给他一个处分,他换了个职位后继续这么做。刚才我在讲&鲁国之法&,如果那个人在鲁国,会被如何处理呢?我们当前的问题的确有值得深思的地方。
&&&&&&& 现在我们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看到令人不满意的现象,我们的看法是一样的。但作为转型时期的一个大国,我觉得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现在这些状况,可以肯定地说情况会越来越好。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咱们谈孔子,大家知道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在博物馆门口曾经出现过孔子像,孔子像出来后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赞誉者很多,谩骂者似乎更多,结果,不到一百天孔子像就被搬走了,搬到博物馆里面去了。这说明大家对待传统文化有很大分歧。但是,我们想想,这种分歧来源于何处?
&&&&&&& 现在,很多人强烈反对传统,也有很多人又激烈尊重传统;有文化保守主义者,也有文化激进主义者,深刻的原因我认为是近代中国以来的巨大变动。中国是在一种非常被动的情况下,屈辱地融入世界的。在鸦片战争前,我们把国门关上了,关上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把大门打开了。近代以来军事上的惨败,政治上的衰败,这些原因到底在哪里?人们在反思落后原因的时候,转嫁或迁怒于自己的传统文化。
&&&&&&& 我为什么说是&转嫁&或&迁怒&呢?这就好像我们是一家人,坐在房间里面谈天说地,喝茶聊天,我们的道德、世界观是我们自己的,忽然这时候一群强盗破门而入,进来后大杀大砍、乱抢乱打,这时候我们如果再讨论道德如何,价值如何,那就迂腐了。不论在房里的大人和孩子,不论是受过教育的还是没受过教育的,都有一个想法,赶快把强盗打出去。所以,近代中国就是这个样子,近代一百多年的主题是&自强&。我们对民族文化的态度,都是对这种&巨变&、对&强盗式进入&的&恐慌性反应&!这种&恐慌性反应&的结果,就是我们要抛弃自己的传统,今天虽然情况不同了,但大家心目中的&孔子&、&儒学&、&传统&,已经被严重扭曲、变形,甚至被妖魔化,人们对民族的优良传统、对民族文化中最有价值观的东西、对经过两千年筛选的东西要尽快的抛弃,甚至要彻底否定。
&&&&&&& 这种情况影响所及,使今天的许多领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现在学校教育,当然首先要好好地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但实际情况呢?现在,本来是搞素质教育的中学,结果却变成了&社会分层&的地方。大家应该比我了解的多,据说在有的中学里,学校给学生励志的口号竟然是:&如果没有高考,你怎么拼得过富二代?&我想,这太可怕了,学校里培养学生的是一种&恨&的感情,令人惊讶!种种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有深层的原因,所以这方面应借鉴传统的人文教育。有的高校提出要建设&人文校园&,动机很好!那么,仔细思量,请问什么是&人文&啊?人文就是人的行为所出现的一切,在大学校园里面没有&人文&,请问到哪里去找&人文&呢?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服务社会,但我认为我们的高校应该是有独立思想的地方,更应该&引领社会&。如果高校里都没有思想,那太可怕了。
&&&&&&& 我说这些的意思,就像爱因斯坦说到的:&古代东方的先哲们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现在的大学&,现在中国的大学用的是&西方体制&。钱穆先生曾经说:&我们中国之所以有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这样的称呼,其实是西化的第一步。&我们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教育系写的共同研究司马迁的文章,一看就能分清楚这个人属于哪个系、那个学科。研究孔子也是如此。不同的专业研究孔子,都带有本专业的&特色&,我想,即使孔子本人如果活过来,恐怕也看不明白有的人在说什么。
&&&&&&& 所以,中国传统中值得借鉴的东西,应该得到足够重视,就像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所说的,我们要建立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如果真的如此,我想这些情况都会得到很好的改善。我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我的观点?
&&&&&&& 同学:您好!杨教授。在您讲演的一开始就说到中国的文化&&破&得很严重而&立&的很不足&,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您有什么个人见解?谢谢!
&&&&&&& 杨教授:这个问题很大。实际上,现在人们正在研究解决这样的问题。我现在正在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现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主持的一个课题,叫做&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旨在解决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问题。这个课题难度很大,是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一年多了,开了好几次研讨会,还没正式启动。我承担的子课题是&学术界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就是研究我们为什么产生这种看法,这种看法如何理解。认识当前的种种问题,除了必须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变动,还要了解孔子思想与中国社会曾经是什么关系。
&&&&&&& 前几年我曾经组织了一个课题,叫&孔子思想与历代中国&。孔子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代表,孔子看起来仅仅是历史上的一个具体人物,但是他把很多思想,包括孔子以前很多优秀思想家的思想都集中在一起,他的思想影响了历代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面临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孔子,对待传统。今天,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历史上得到借鉴!
&&&&&&&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什么?第一是中国特色,第二是社会主义。说到底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儒学的大众化问题。今天如何对待儒学,自然要借鉴传统中国对儒学的态度。事实上,历代中国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或者可以说,秦始皇思考的结果是&焚书坑儒&,汉武帝思考的结果是&独尊儒术&。不论&独尊儒术&还是&焚书坑儒&,都已经成为历史形态了。我们站在今天,宏观地去看这样的问题的时候,&独尊儒术&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焚书坑儒&又是什么样的结果?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和传统中国之间,其内在的关系是什么?今天思考的问题就可以很好的借鉴。
&&&&&&& 大略说来,中国儒学产生后,外来文化的影响其实就两次:一是佛学传入中国,另一个就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这就是近代中国的情形。
&&&&&&& 佛学传入的过程我们怎么看?佛学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原士人以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来反对佛教。佛教徒意识到,佛学要进入中国,要在中国生根开花,不适合这块土壤肯定立不住,所以,后来出现了大家都知道的&三教合一&主张,出现了佛学向儒学的靠拢。例如华严宗的密宗,曾说&佛且类五常之教,令持五戒&,将佛教的&五戒&比附&五常&,以显示佛徒也拥护儒家的伦常道德。他们还有所谓《父母恩重经》、《孝子报恩经》、等,声称&孝道&乃&儒释皆宗之&。佛徒要避免&非教无亲&的指责,就是这样不得不适应中土的生活习俗,逐渐地靠拢周、孔之教而趋向儒学化。佛教的重要支派禅宗也结合中国社会化的实际,简化了教义和修行方法,吸收儒家的一些思想因素,增添了世俗宗法色彩,逐步从外来宗教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
&&&&&&& 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也是儒佛之间的&双向交流&,这可以视为&文化的再造&过程。学者认为,在所有宗教中,印度佛教最具思想性,甚至还有&过度思想&之嫌。印度佛教思想家的那一套佛教认识论,他们称之为&慧解脱&。但对中国普罗大众来说,这些佛学著作实在难以指导自己的生活,根本无法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来开启智能获得解脱,在他们看来,汉语佛教经典都&意义僵化&。
&&&&&&& 面对&意义僵化&带来的窘迫,有人创立了&行解脱&的修行方式,希望靠实际的修行来证悟佛法,获得解脱。这种&行解脱&后来被禅宗创始人慧能归结为&不立文字&,人们由此不再执着于佛经经文。既然佛教的基本精神是&解脱&,只要有助于&解脱&,就应该&一切法皆是佛法&,哪就没有必要教条主义地去寻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佛教教义。
&&&&&&& 禅宗是佛教,但已经成为中国化的宗教。中国人继承佛教的基本精神,有&不立文字&的勇气,这一点足以令后人感到骄傲,也给我们今天思考思想文化问题以有益的借鉴。
&&&&&&& 今天,我们在建设我们民族新文化的时候,我觉得提的那个口号非常好,就是吸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那么,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实事求是。中国有中国这块特殊的文化土壤,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使儒学大众化,我觉得这都是值得借鉴的角度。我想,这里有三个:一,近代中国的历史变动给中国的影响;二,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三,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 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的时候,我想这位同学刚才提问的这个问题,如果深入下去,会得到一个相对满意的一个答案。
&&&&&&& 主持人:好的,我们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杨教授的精彩演说,我们本期的稷下大讲堂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各位老师及同学们的到来,祝大家晚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的主要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