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娘子军的中心

  图:团结的娘子军 摄影:张静曦
  民航资源网日消息:班组是部门中最小的组织单位,直接影响部门整体的工作水平,正所谓“部门千条线,班组一针穿”。东航云南公司市场销售部就有这样一个班组——航班管理中心班班组,11个成员全是女性,平均年龄41岁。平日里大家都习惯称这个团队为“娘子军”。
  这个班组承担着市场销售部订座系统中T-CARD航班数据的录入和维护,SITA电报的接收、登记、分发、按照报文内容对订座系统内的航班进行加班、取消、变更等处理;云南公司航班销售配额的核算和设置,公司机务、客舱、飞行、安全员跟机的长期留座工作;担架、轮椅、用氧等特殊旅客的申报和相关航段座位预留工作,病残、小动物运输等的通报工作;协助运行控制中心完成昆明始发到达VIP信息的复核检查工作。
  她们的工作性质很特殊,是行政+业务班。无论周末、节假日均要有人在岗在位值班,而且每天安排晚班值班人员一名,虽然大家都是“妈妈级”的,但由于工作关系,大家都任劳任怨,自己克服,即使有事情也会跟其他同事协调换班,从没因为个人的事情影响工作。
  在常人眼里她们大多年已不惑,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饼干期,家庭、工作担子都不轻。但已为人母的她们让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比年轻人多出的一分从容、淡定,多出的一分责任心、严谨性,丰富的生活、工作经历带来的宽容和细致,工作中大家更好的和睦相处、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严谨周密、温情如家”的理念是这个班组的魂之所在。
敢为人先,塑造内部管理科学化
  班组的工作职责,要求成员们工作态度必须严谨,杜绝一切因人为因素造成的的差错。想方设法改进工作流程,认真仔细查找工作漏洞是摆在班组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公司的航班变更比较频繁,任何一个错误的出现,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杜绝、纠正错误,班组建立了业务学习和交流会制度,这项制度的建立成为了班组的一项常态化管理举措。每当发现业务工作方面出现不足环节,急需改进的情况时,这样的会议就会立即召开。目的就是直面错误,分析差错产生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差错弥补,大家一起总结经验,以避免今后再犯相同错误,最终有效降低差错率。
  过去处理完航班取消,检查过后,系统打印出来的保护记录都不留存,为了更加有效的杜绝差错发生,班组与目前采取的方式是把保护记录和电报一并留存,方便检查。为避免座位控制部门重新设置舱位,班组成为第一个东航使用IMT指令修改航班布局、航班机型变更的部门,该指令简便快捷,省去了座位控制部门反复调整舱位的繁琐。目前股份TCARD也采用了这一方式,并且开始在全东航各分子公司推广。
  拉萨机场,公司执飞的高高原机场,航线业载受温度影响比较大。为了做好该条航线的配额工作,班组针对这条航线,安排专人管理,按照每个月的上、中、下旬来确定配额,并且与拉萨机场和公司运控部门经常保持联系,参考他们的意见及时调整配额。保证座位最大化利用的同时,避免设置不合理给现场保障带来压力。
  SITA电报处理是班组每天一项重要工作。以2013年7月份为例,总共处理5677个航班变更,平均每天处理183个航班。电报处理涵盖了航班的取消、机型变更、时刻变更、加班和包机。大家都知道做得越多,差错发生概率也要增加,为了降低差错率,班组建立了“两级工作制”,每份电报经办人员处理完后,必须要有组员复核并签字,如果因复核不准确而出现差错时,将对电报经办人和复核人进行处罚。
  班组成员的不懈努力,为她们赢得了2011年度优秀班组、东航昆明新机场建设及转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等荣誉。同时,工作效率得到不断提高,差错率不断降低,内部管理日趋科学化。
主动服务,塑造对外服务温情化
  这个班组是市场销售部对外协调的一个窗口,虽然她们的工作不直接面对旅客,但她们用自己的全部热情做好了自己工作范围内的各项服务工作,受到了赞扬。
  滕华芬在今年3月19日接到芒市售票处的电话申请,一名台湾籍旅客腿部烫伤,需回台北进行治疗,要求使用担架承运3月20日MU5735芒市-昆明、MU2027昆明-台北航班。由于该旅客是由芒市到昆明后,再转昆明—台北航班,在昆明中转时间长,在此时间内是否有人接待,是否需救护车送到昆明的医院治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挂在滕华芬的心上。在仔细阅读芒市售票处传真的旅客资料后,并向芒市售票处要来购票人的联系方式,再次和购票人确认该旅客的病情不严重,飞机上不用吸氧,并且到昆明后,昆明台联派人接机,并负责将该旅客送上昆明—台北的航班。同时也详细地向购票人介绍了飞机上担架未配备枕头和被子等情况,如果旅客有需求,可以自己带上述必需品。因为承运担架旅客,须得到公司同意,而该旅客在航班起飞的前一天申请承运担架旅客,所以等公司同意、旅客出票,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但是为确保担架的承运,及时电话通知5个相关保障部门。3月20日,该名旅客顺利到达台北,滕华芬悬的心也踏实了。
  张静曦,班组中负责航班机组的长期跟机座位预留,此项工作涉及公司飞行部、客舱服务部,机务工程部、保卫部等多家单位。在上航的飞机执行昆明—迪拜—昆明航班后,机务的跟机也换成了上航工作人员,她发现了重复留座的情况,为了避免为公司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她多次与上海相关部门联系,最终确定相关部门跟机保障人员的数量,避免了重复留座。在工作中与她接触过的人都喜欢她和蔼的态度,她的良好的形象,在班组中也起到积极带头作用,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郭雪冰,2009年调入班组后,兢兢业业,认真仔细,很快就成长成为部门业务骨干。一天,在做要客登记时,发现电脑订座系统和地面保障系统里的要客信息不符,漏了一个要客信息,经过反复查询,她找到了出票的代理点,并根据PNR里的联系方式,通知对方落实要客的身份以后,及时通知了上海专机办录入要客的名字,职务,航班,时间,确保了公司为该位旅客提供了顺畅的服务。
  微笑一下,多一句话,即使在电话交流中,对方也能感受到她们的热情。只要是乘坐东航航班的旅客,她们都用耐心、细致、周到地态度为其服务。
民主管理,塑造舒心环境家庭化
  作为一个职业女性,除了负担单位上的生产任务外,照顾家庭也是生活中重要的环节,身上担子不轻,但是作为已为人母的她们,责任感更重于一切。
  很多同事经常带病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就算是生病了,也是优先把工作先安排好后,找个相对一天不忙的时间赶到医院门诊输液,结束后立即赶回单位,继续完成手上的工作。运输旺季,任务繁重,她们总是自觉的往自己身上压担子,以替补上生病同事的工作,保证整个部门的工作不滞后。
  每次班组业务学习和交流会上,不光探讨工作漏洞的产生原因、补救措施。同时也传达学习公司及部门的新政策、发展新动向、上级重要文件;在每月的绩效二次分配时,根据个人当月的表现、出勤、考核等情况,将绩效分配情况进行公布,使绩效分配时做到公开化、公平化,减少班组成员间的猜忌,减少不稳定因素的产生和存在。这些班组成员们不光低头忙工作,也能抬头看路,适应公司、适应部门的发展。
  工作是做不完的,压力在更多的时候只能靠自己来舒缓,闲暇时分享一下自己的做菜经验、在假期与家人同聚的快乐经历、生活中的趣闻……,这时的班组里笑声阵阵,压力也随着欢笑声仿佛渐渐淡化。再看她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工作现场文明、清洁、整齐、规范,各内档案分门别类摆放整齐,一尘不染。“和谐、环保”的理念在班组成员心中深深扎根,班组成员在“亲情化”的环境中愉快地工作、学习、生活,产生了一种家的幸福感、温馨感和归属感。(供稿:,
延伸阅读:
相关评论   [] [ ]
严禁发布违者法办!娘子军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_初中文言文
&&& 娘子军
&&& 平阳公主,高祖第三女也,太穆皇后所生。义兵将起,公主与绍并在长安,遣使密召之。绍谓公主曰:&尊公将扫清多灾,绍欲欢迎义旗,同去则不行,独行恐罹后患,为计如何?&公主曰:&君宜速去。我一妇人,姑且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绍即间行赴太原。公主乃归户县庄所,遂散家资,招引山中流亡,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时有胡人何潘仁聚众于司竹园,自称总管,未有所属。公主遣家僮马三宝说以好坏,潘仁攻户县,陷之。三宝又说群盗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各率众数千来会。时京师留守频遣军讨公主,三宝、潘仁屡挫其锋。
&&& 公主掠地至周至、武功、始平,皆下之,每阐明执法,禁战士无得侵掠,故远近奔赴者甚众,得兵七万人。公主令间使以闻,高祖大悦。及义军渡河,遣绍将数百骑趋华阴,傍南山以迎公主。时公主引精兵万余与太宗军会于渭北,与绍各置幕府,俱围首都,营中号曰&娘子军&.首都平,封为平阳公主,以独占战功,每犒赏异于他主。
&&& 六年,甍。及将葬,诏加前后部羽葆、宣扬、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太常奏议:以礼,妇人无宣扬。高祖曰:&宣扬,军乐也。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很是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宣扬!&遂特加之,以旌殊绩。
&&& 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职位低微时嫁给了柴绍。唐高祖率兵叛逆,柴绍和老婆磋商说:&你父亲想逍遥紊乱的全国,我想投奔叛逆军,一路分开不行行,我独自走后又畏惧你有伤害,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老婆说:&你最好赶紧分开。我一个妇女,到当时本身会有步伐的。&柴绍立即奥秘的赶往太原。于是老婆回到酃县,拿出家里的积储,组建一支部队来呼应唐高祖,士兵有七万人之多,和李世民(她的哥哥)一齐困绕了首都,自称是&娘子军&.首都占领后,被封为平阳公主。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最近热门文章
文言文《祭十二郎文》 作者:韩愈 【原文】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
韩琦大度 【原文】 韩魏公①在大名日,有人献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
屈原贾生列传 作者: 司马迁 张连科 译注 【说明】《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贾谊两个...
北人食菱 作者: 江盈科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
截竿入城 作者: 《笑林》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人有亡斧者 作者: 吕不韦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
砚眼 原文 明有陆公庐峰者,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门人往...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剑∥:舾咴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
柳毅传 作者: 李朝威 原文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于...
木兰诗 作者: 郭茂倩编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声,惟闻女叹...
乐羊子妻 作者: 范晔 原文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 孟子 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
地震 作者: 蒲松龄 原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①稷下,方与表兄...
谏逐客书 李斯 【原文】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1)...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支持键盘← →键翻阅图片
高清:最后一位娘子军去世 告别那光荣的最后一抹红(/19)(共19张)
作者:张杰
  日,最后一位红色娘子军老战士卢业香走完人生的旅程,在琼海家乡逝世,享年一百岁。海南历史上一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娘子军革命斗争史从此划下句点。
  83年前,一支名为&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的革命队伍在海南琼海宣告成立,包括卢业香在内的100余名女子拿起枪杆子,与广大男战士般加入革命队伍,开展与旧世界的抗争,为争取自身的解放而不懈奋斗。她们多次随同琼崖红军主力参与反国民党&围剿&的战斗,开启了最富传奇色彩的一段革命战斗,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光辉一页。
  如今,仅剩的最后一位红色娘子军老战士卢业香也走了。历史的车轮碾过匆匆岁月,当年那些威震一时的巾帼英雄,如今一个个逝去,留给人们的只有无尽的追思和感慨。今天,我们满怀敬意,对那光荣的最后一抹红,遥寄哀悼&&
责任编辑:
/pic/0/15/66/12/483.jpg
/pic/120/15/66/12/483.jpg
/pic/0/15/66/12/836.jpg
/pic/120/15/66/12/836.jpg
/pic/0/15/66/12/027.jpg
/pic/120/15/66/12/027.jpg
/pic/0/15/66/12/564.jpg
/pic/120/15/66/12/564.jpg
/pic/0/15/66/12/844.jpg
/pic/120/15/66/12/844.jpg
/pic/0/15/66/12/279.jpg
/pic/120/15/66/12/279.jpg
/pic/0/15/66/12/822.jpg
/pic/120/15/66/12/822.jpg
/pic/0/15/66/12/222.jpg
/pic/120/15/66/12/222.jpg
/pic/0/15/66/12/033.jpg
/pic/120/15/66/12/033.jpg
/pic/0/15/66/12/098.jpg
/pic/120/15/66/12/098.jpg
/pic/0/15/66/12/483.jpg
/pic/120/15/66/12/483.jpg
/pic/0/15/66/12/091.jpg
/pic/120/15/66/12/091.jpg
/pic/0/15/66/12/205.jpg
/pic/120/15/66/12/205.jpg
/pic/0/15/66/12/464.jpg
/pic/120/15/66/12/464.jpg
/pic/0/15/66/12/634.jpg
/pic/120/15/66/12/634.jpg
/pic/0/15/66/12/502.jpg
/pic/120/15/66/12/502.jpg
/pic/0/15/66/12/287.jpg
/pic/120/15/66/12/287.jpg
/pic/0/15/66/12/228.jpg
/pic/120/15/66/12/228.jpg
/pic/0/15/66/12/906.jpg
/pic/120/15/66/12/906.jpg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南海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6 传真: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  |  | 
高清:最后一位娘子军去世 告别那光荣的最后一抹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骂人的文言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