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腔演员老生演员穿什么样的袍子

关于秦腔的探究
&&&&&&&&&&&&
&&&&&&&&&&&&&&&&&&&&&
“”“”“”“”“”“”
“”“”“”
“”“”“”“”
[]“‘’……”
1762“”1781
()“”“”“”“””1730“”1781“…………””1771“”“”“”&
“”“”“”“”
1779“”“”“”
“”“”“”“”“”“”
“”“”1803“”“”1“”“”2“”“”“”
3“”“”“”“”“”“” 4““”
&&&&&&&,,,,,
(1790)“”“”(1828)“()”“”“”“”“”“”
“,,”“”①②“”——,,
“”“”“”(1705)(17361795)“”()可分为东西两路,西流露入川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所以说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
&&&&&&&&&&&&&&&&&&&&&&&&&&&&&&&&&&&&&&&&
1912年,在西安成立了以移风易俗为宗旨的陕西易俗社,对泰腔剧目、音乐唱腔、表演艺术、导演、舞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革新,并大量编演反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剧目。在此影响下,山东、河北、天津、甘肃、宁夏、陕西等地,都相继成立了仿陕西易俗社建制的戏曲团体。如山东、河北、天津的易俗社,甘肃的化俗学社、平乐学社,宁夏的觉民学社等。1924年鲁迅在西安曾五次观看易俗社的演出,给予好评,并亲笔题赠“古调独弹”的匾额,又以讲课酬金捐赠,支持易俗社的秦腔改革。易俗社曾先后两次赴北平、武汉和甘肃等地演出。西安先后成立的还有三意学社等秦腔班社。&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秦腔艺术工作者,为戏曲表现革命的现实生活,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进行了大胆的探索。1938年7月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紧密配合革命斗争,创作排演了大批新秦腔剧目如《血泪仇》等,彭德怀在给《血泪仇》作者马健翎的信中说:“为广大贫苦劳动人民、革命战士热烈欢迎,为发动群众组织起来有力的武器。”1944年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还特此授予马健翎“人民艺术家”称号,民众剧团获得了“特等模范”的奖旗

80“”“”“”………………
“”……1958剧目失传
少了招牌戏传统剧目面临失传的严峻现实,已经让传统剧目的保护显得尤为迫切。在最近的秦腔节举行的秦腔论坛上,一个统计数字就证实了这点:在甘肃舞台上能够演出的传统剧目从700本减少到20多本,有着百年历史的天水西秦鸿盛社,原本可以演出的剧目多达700本以上,现在很多戏都失传了。民国时期曾活跃在庆阳、董志塬、泾川、灵台、固原等地的“任兴社”,能演出的剧目就有《捉放曹》《华容道》等400余本。但如今这些剧目很多已经流失了,而甘肃省内专业秦腔剧团,最多的也只能演40本戏左右。这种情况不是甘肃省独有的现象,在秦腔流传的很多省份都是同样的。剧目的失传,引起观众的欣赏兴趣降低,从而导致了恶性循环。现象之六:唱腔太洋
失去原“味道”。
如何在保持秦腔原汁原味的同时有所创新?这是秦腔一直要面对的问题。中国秦腔的很多剧目都在尝试突破,但是一些突破已经让秦腔难以保持本色。中国戏曲学院前院长周育德就认为:“秦腔发展过程中一直不乏创新的脚步,但是无论如何都要让大家明白你唱的是秦腔,这次有些戏又是歌舞,又是杂技,音乐唱腔变洋,怎么能让人知道你唱的是秦腔呢?”中国剧协分党组副书记季国平表示,现代的秦腔艺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问题也很多,他说:“其一是同化,通过新近创排的秦腔剧目来看,秦腔剧种的特性逐渐在丢失,无论是表演还是舞美都能看出这一点,这到底是福是祸呢?其二是自闭,随着舞台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瞧不起自己,刻意克服程式化的表演是否有好处?其三就是自大,艺术工作者不要妄言创新,我担心的不是西方文明和现代文化对戏剧的冲击,而是秦腔艺术的自我迷失。主创人员应尊重戏曲本质,尊重传统艺术,主创切忌急功近利。”
三.改革的呼声
“”“”“
20“”——
“XXX”“”“”
&&&&&&&&&&&&&&&&&&&&&&&&&&&&&&&&&&&&&&&&&&&&&&&&
秦腔自成体系,从脸谱到唱腔、道白、板路、身段、表演程式技巧以至角色都有其特点。据《秦腔记闻》中讲,秦腔的音乐特点是“大锣大鼓,宫商杂糅,冠冕堂皇之中,兼具中正和平之美。此秦腔之故有风格也,亦乱弹所成立之要素也”。
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每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适合表现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欢音腔欢乐、明快、刚健、有力,擅长表现喜悦、欢快、爽朗的感情。唱句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但唱段必须是偶句。奇数句的末字为厌声,偶数句的末字为平声,并要求合韵。腔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过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影响。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带板〕、〔滚板〕等六类基本板式。彩腔,俗称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分慢板腔、二倒板腔、代板腔和垫板腔等四类。凡属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凡属彩腔,均用假嗓。秦腔须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脸均重唱,名曰唱乱弹。民间有“东安安西慢板,西安唱的好乱弹”之说。清末以前的秦腔,又叫西安乱弹,就是因其重唱而得名。其中有些生角的大板乱弹,长达数十句之多,如《白逼宫》中汉献帝的哭音乱弹,要唱五十多句,讲究唱得潇洒自然,优美动听,民间称做“酥板乱弹”。《下河东》的四十八哭,要排唱四十八句;《斩李广》的七十二个再不能,要排唱七十二句。花脸唱腔讲究“将音”和“嗷音”,调高难唱,能者则成名家。秦腔曲牌分弦乐、唢呐、海笛、笙管、昆曲、套曲六类,主要为弦乐和唢呐曲牌。秦腔的音乐伴奏,向称四大件,以二弦为主奏,人称秦腔之“胆”。琴师在秦腔戏班中具有重要地位,常坐于舞台前场后部正中。伴奏音乐擅奏老调,音高为“三眼调”。三十年代后改用出调(即下把拉法)。秦腔唱腔的突出特点是高亢激越,要求用真嗓音演唱,一般不用假音,保持了原始、豪放、粗犷的特点。“唱戏吼起来”为陕西十大怪之一。但这种唱法正是秦腔“大锣大鼓”、“声震林木、响遏行云”的固有风格。它的原始、粗犷、豪放,正说明了它的古老;而在高亢激越中,又不乏柔和细腻、缠绵的唱腔。
二.表演特色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体制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种,统称为“十三头网子”。一般戏班,都要按行当建置以“四梁四柱”为骨干的三路角色制。头路角色包括头道须生、正旦、花脸和小旦,二路角色包括小生、二道须生、二花脸和丑角,其他老旦,老生等角均为三路角色。各路角色的佼佼者,均可挂头牌演出,其他即为配角。条件优越的戏班,常不惜重金邀请名角。各行皆能,文;武、昆、乱不挡的多面手、好把式,又称“戏包袱”,或叫“饱肚子”。秦腔表演技艺十分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扑跌、扫灯花、耍火棍、枪背、顶灯、咬牙、转椅等。神话戏的表演技艺,更为奇特而多姿。如演《黄河阵》,要用五种法宝道具。量天尺,翻天印,可施放长串焰火,金交剪能飞出朵朵蝴蝶。除此,花脸讲究架子功,以显威武豪迈的气概,群众称其为“架架儿”。&&
“”“”“”“”
“”………………
据 《秦腔记闻》中讲,秦腔的音乐特点是
“大锣大鼓,宫商杂糅,冠冕堂皇之中,兼具中正和平之美。此秦腔之故有风格也,亦乱弹所成立之要素也”。 200“”“”“”“散板——慢板——由中板而入于急板——结束”的过程,也即打板节奏从慢到略快、快、极快、结束以前的渐慢、最终结束的过程。秦腔属于板式变化体剧种,有二六板、慢板、带板、垫板、二倒板、滚板等六大板式。二六板就是两个“六板”,一个六板要敲六下梆子,都是强拍。其它各种板式都是将二六板加快、减慢、自由、转板等变化而成的。这样艺术家就可以根据剧情需要,使用不同的节奏来表达情感了。秦腔的伴奏分文场和武场。所用的乐器,文场有板胡、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扬琴、唢呐、海笛、管子、大号(喇叭)等;武场有暴鼓、干鼓、堂鼓、句锣、小锣、马锣、铙钹、铰子、梆子等。秦腔中最主要的乐器当然是板胡,其发音尖细清脆,最能体现秦腔板式变化的特色。
“”“”

“”“”






四.角色特点
秦腔的角色分老旦、老生、须生、小生、正旦、花旦、武旦、媒旦、大净、毛净、丑角等十几种,称“十三头网子”。
演唱时须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脸多角重唱,所以也叫做“唱乱弹”。而且表演时强调感情的真实,要求演员一招一式皆情理真切,喜、笑、怒、骂、悲、哀、&愁、爱、恨、憎、欲要明显强烈,达到“装谁像谁,装谁就是谁”的效果。
1“”“”
2
3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

“”
1
2
3
1
2“”“”“”
3
4
5
6
7
1“”
2“”
3
1
2
3
质底苍莽深沉,浑厚雄壮;风格慷慨豪迈,高亢激越;声腔“调入正宫,音协黄钟,高音大嗓,大起直落”;表演朴实、粗犷、细腻,富于夸张。板式有慢板、二六、代板、二导板、垫板、滚板及花腔,其中彩腔尤富特色。唱腔以欢音表现欢快、喜悦情绪,苦音抒发悲愤、凄凉情感。凡属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凡属彩腔,均用假嗓。以梆子击节,板胡为主奏乐器。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十三门,俗称“十三头网子”。
人赞美秦腔是“繁音激楚,热耳酸心,使人血气为之动荡”
&&&&&&&&&&&&&&&&&&&&&&&
四.未来之路
秦腔的未来并不乐观。我的基本看法是秦腔、包括京剧在内的中国传统戏曲将在未来的几十年至百年内基本消亡,这里的消亡并不是完全的灭绝,而是戏曲会变成完全附属的、极小规模的一种娱乐形式,与现在的自成系统的戏曲艺术相比不能同日而语。举个例子说:百年以后的中国戏曲,就象现在文学范畴中的古体诗,尽管还有人偶尔还吟上几首,但大部分只是荒腔走板、附庸风雅而已,古体诗已经完全不是独立的和主流的文学形式了。
我的理由是这样:
第一,现代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根基—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伦理道德和经济基础是毁灭性的打击,可以说中国近代自“五四运动”以来,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已经被釜底抽薪,失去了土壤和基础,其后之所以还能有所前进,完全是历史车轮的惯性所致。到21世纪的今天,世界文化艺术的交流已经非常频繁和深入了,同时建立在新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文化艺术完全是快节奏的、强刺激性的,与中国传统戏曲格格不入。199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完全不会象我们这些60年代出生的人一样,再被动地接受仅有的中国戏曲了,他们的选项很多,戏曲的影响被大大稀释,到了几乎对他们没有影响的程度。我们今天的学生,不再用写毛笔字、不用再读四书五经,在思想的深处已经完全中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线。想想我们这一代人只不过是通过长辈、老师的言传和影响来只言片语(不是系统的)来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而我们能传给后代的这些文化就更加缺少和不可靠了。事实上现实也证明了这个判断,尽管营造了一些热闹的气氛,但秦腔的状况还是在不可避免地不断恶化:从演员、剧团看,人才匮乏,水平不断降低,大本戏曲基本消失,仅靠快餐式的小段子(不是折子戏)来维持;从观众看,但戏曲观众越来越少,并且普遍老龄化,后继无人。
第二,戏曲在解放后“传奇”般的经历其实是很不正常的,戏曲一度被推上“艺术”的颠峰,被最大限度的普及(秦腔在陕西达到了每县一剧团,有的地方甚至每乡都有剧团),戏曲演员动辄被封为“人民艺术家”。但我认为这恰好是戏曲的悲哀:解放后戏曲团体被全面“收编”和“包养”,成了教育人民的工具和打击敌人的武器,这对戏曲的危害是致命的:一是戏曲的以群众为基础的发展模式被打破,戏曲人的独立创造能力被割掉,现在看看建国后创作的戏曲,基本上没有几部能存活下来,秦腔更是如此。各位看现在创作演出的《迟开的玫瑰》、《郭秀明》、《杜甫》等,完全没有了中国传统戏曲潜移默化的含蓄幽雅的表现形式,而是靠那些赤裸裸的、好不掩饰的舞台“煽情”来表达主题。这种“扼杀”和“异化”无异于从割断了秦腔的“命根子”。二是为了达到立竿见影的宣传教育效果,戏曲长期被强行注射了“激素”(这种激素既有营养的成分,更有麻醉和刺激的成分),并且使戏曲界对这种激素产生了严重的依赖症,从根本上失去了她扎根民间的生存能力,现在的演员,大部分只喜欢在都市大剧场演出,谁能受了苦去深入民间!更可怕的是在政府断了“激素”以后,多年建立起来的戏曲队伍的垮塌之快,令人侧目。那些红极一时的县级剧团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灰飞湮灭,演员纷纷失业或沦落茶社,就可看出原来这种体制的破坏性之巨大。现在的大趋势是政府不断“断奶”,所以秦腔的未来是很不妙的。
第三,几十年后也许秦腔还能顽固地“生存”下去,但与艺术已经毫无联系了。在国外,在广东、香港、台湾地方戏曲的处境大都相同,这些地方也都曾经是戏曲很活跃的地方,但今天在经济浪潮和全球化、现代化的冲刷下戏曲已经基本上荡然无存了。也许有人认为秦腔不会走到这一步,但是我们无法阻碍人们对物质生活的不懈追求,戏曲艺术作为历史发展一个阶段的产物,是抵挡不住这股潮流的冲击的,秦腔概莫能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浅谈“秦腔老生”表演艺术
老生又称须生,正生,或胡子生。胡子在戏曲里的专有名词叫髯口。表示严肃端庄之意。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又叫真嗓或大嗓)。按照传统,老生基本上都戴三绺的黑胡子(术语虽作“黑三”)。另外还有灰色(即花白)的三绺胡子,专门名词叫“黪三”,或“苍三”。还有白色的三绺胡子,叫“白三”。还有一种不分绺、整片遮严满口的胡子,术语为“满”,如黑满、白满、黪满。但按照戏曲原来的传统,不论是戴黑满或黪三、黪满、白三、白满的,都不属于老生扮演的范围(属于“末”行或“外”行应工),只有戴黑三的,才算是真正的老生。现在“末”、“外”都合并到老生行当里,老生扮演角色的范围大为扩大,也就没有这些区别了。
演戏就是表演人物,不同的人物,就要有不同的演法,不能千篇一律,尤其是“做工老生”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就是老生的脚步为例:《清风亭》的张元秀《四进士》的宋世杰,都是白胡子老头。但是因为人物的身份不同,性格不同,穿戴不同,处境不同,所以,他们出场时的脚步就完全不一样了。
《清风亭》的张元秀,是个打草鞋、磨豆腐的劳动人民,在戏里表白他的年龄,是七十三岁,他出场时穿紫花老斗衣。出场的锣鼓是“小锣抽头”打上,走动时两腿要弯,腰要弓,有点驼背。因为,他长年的劳动,生活又不好,所以,才有这样走路的姿态。他的脚步,要给观众一种健康、朴实的感觉。
《四进士》宋士杰,是个开店的老人。仗义疏财,好打抱不平,生活比较悠闲。他出场时间穿褶子。锣鼓是“小锣冒儿头”打上。走动时,两腿微有点弯,腰微有点弓,因为,他从前在衙门里当差,如今是退职在家开店,生活比较稳定。所以,他走路的姿态,就跟劳动人民的张元秀不同。他的脚步要给观众一种悠闲、潇洒的印象。就是同一个人物,在同一出戏里,也不是从始至终都是一样的脚步和姿态。
譬如:《清风亭》的张元秀,他在《清风亭》之前,虽然,也拿着拐棍,因为,他身体和心情都还好,所以,这支拐棍对他来说就不起什么作用。走路的姿势,就比较稳健。但是到了《清风亭》之后,唯一的儿子叫人家认走了。他老婆又天天吵闹跟他要儿子,他自己也因为思念张继宝,忧郁成疾,生活困苦。他的那支拐棍,就有作用了。他要靠它走路,成了这个老头的第三条腿。走路时,腿更弯了,腰更弓了。而且走路起来,头部要有点微微的摆动。使观众感到这个老头儿是贫病交加,走路都有点走不动了。
所以,就是同一个人物,在同一出戏里,也要根据他的处境、年龄、心情的变化,改变他走路的神态,人物才能演活。
老生一般分为文武两种,从表演的侧重点来划分: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唱工老生亦名安工老生,以唱为主,动作性比较次要,动作幅度较小,态度比较安闲从容,唱时比较安稳沉着,故称安工老生。例如《二进宫》的杨波,《捉放曹》的陈宫,《文昭关》的伍子胥,《辕门斩子》的杨延昭,《逍遥津》的汉献帝,《乌盆记》的刘世昌,《卧龙吊孝》的诸葛亮等,都属于唱工老生。还有一种介乎唱工戏和做工戏之间的以念白为主的戏,唱工老生和做工老生都可以兼演,例如《夜审潘洪》的寇准,《十道本》的褚遂良,《审头剌汤》的陆炳等,都属于这一类。做工老生又称“衰派”老生,以表演为主。衰派老生有两种解释,一是说这类老生专门扮演年老体弱、戴白胡子的角色,例如《清风亭》的张元秀,《扫松下书》的张广才,《三娘教子》的薛保,《徐策跑城》的徐策,《铁莲花》的刘子忠,《四进士》的宋士杰等,故名衰派。另一种解释说是因为以做工为主,而一般都是表演精神上受了刺激,情绪紧张,神态粗放,动作激烈的角色,这些角色的精神状态近乎颓唐衰朽,故称“衰派”。例如《坐楼杀惜》的宋江、《打棍出箱》的范仲禹、《春秋笔》的张恩、《九更天》的马义等,都属于这一类。其实衰派老生这个名词并不全面,还是说做工老生,特点是侧重以表演为主,比较科学、准确。唱工和做工老生都属于文老生的范畴。
武老生包括长靠和短打两类。长靠老生又称靠把老生。长靠指铠甲,身穿铠甲,叫作披靠或扎靠。“把”是指兵器。凡是身披铠甲、手持兵器,擅长武功的老生角色,都叫作靠把老生。例如《定军山》的黄忠,《战太平》的花云,《下河东》的呼延寿亭,《镇潭州》的岳飞等,都属于靠把老生应工。至于《打登州》的秦琼,《太平桥》的史敬思等,则属于短打武老生(又称箭衣武老生)戏。
按照表演侧重点来划分行当及其剧目,为的是便于演员掌握所扮演角色的表演特点,同时根据自己的各种条件来选择适合于自己演出的剧目。但是按照表演的侧重和分工来划分行当,判别剧目,并不是绝对的,更不宜于机械呆板地加以分类。有很多戏都是唱做并重,文武兼备的。绝大多数的做工戏,只是唱的少一点。唱工戏也必须表演人物,不能一味傻唱,只是说这出戏主要通过音乐形象来感染人。还有一些文武并重的戏,也不能截然划分清楚。例如《定军山》是很有代表性的靠把老生戏,但这出戏既要有优美的工架和娴熟的武功,又要能够一边跑着圆场,一边唱着速度很快的快板,而且还要唱得节奏铿锵,情绪激昂,字眼清晰准确。所以虽然是靠把老生戏,但比起一般唱工老生能工巧匠,难度还要大。因此说行当的划分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除去按照表演的侧重点来划分老生行当中的细目以外,还有按照角色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所应该穿的服装来划分的方法,其种类有:王帽老生、袍带老生、褶子老生、靠把老生和箭氅老生。王帽老生指的是头上戴着王帽,身上穿着龙袍,扮演、皇帝之类的角色。例如《上天台》、《打金砖》的刘秀,《金水桥》的唐太宗,《逍遥津》的汉献帝,《取成都》的刘璋等。这些王帽老生戏基本上都以唱工为主。袍带老生的范围更广一些,一般扮演各种不同品级的官员,头上戴着乌纱帽,身上穿着蟒袍,如《二进宫》的杨波,《辕门斩子》的杨延昭,《四进士》的毛朋等。还有一种是穿“官衣”、戴纱帽的,如《群英会》的鲁肃,《清官册》的寇准,《打严嵩》的邹应龙,《玉堂春》的红袍潘必正、蓝袍刘秉义等,包括穿八卦衣的诸葛亮,也划入这一类。还有一种是褶子老生,这类角色最多,因为褶子是便服,穿用的范围很广,例如《击鼓骂曹》的祢衡(文人),《捉放曹》的陈宫(卸任官员),《问樵闹府》的范仲禹和《马前泼水》的朱买臣(落魄文人),《春香闹学》的陈最良(教书塾师)等。范仲禹和朱买臣一类角色生活困苦,服装朴素,所以又名贫生或苦条子老生。还有箭氅老生,又名箭衣老生,就是身穿箭衣,有时外面罩着氅或马褂之类的角色,戏里不一定有武打,但扮演的角色大多数是武人出身。如《武家坡》的薛平贵,《汾河湾》的薛仁贵等,都属于这一类等。
红生是指脸上勾着红脸,用红色涂成脸谱的老生。这样的角色不多,主要是扮演关羽和赵匡胤。最早有的由花脸来应工,所以又叫红净。京剧史上有名的红生演员有米喜子、王鸿寿、李洪春、林树森等人。其艺术特点为嗓音比较高亢,既不同于一般老生的唱法的秀气,也不同于花脸的唱法的粗猛,独具一格,要有特殊的工架,特殊的造型。
在老生这一行里,除了文武老生或按照服装划分的一些种类,红生,还有就是末和外行当合并起来的角色,现在叫作里子老生,是扮演比较次要一点的角色。如《搜孤救孤》的公孙杵臼,《捉放曹》的吕伯奢等。另外还这样的情况,人物内心是惊怕而表面又要装出镇静,这就更难掌握。因为,过于镇静了观众就看不出惊怕了,过于惊怕,观众又看不出镇静了,这样的表情是更难掌握的。好的表演既要使观众能看到人物内心的惊怕,又要使观众看到人物表面上的镇静
所以,演员要对人物有深刻的理解,又要掌握熟练的表演技巧。这就需要不乱的勤学苦练,刻苦钻研。要注意继承,多看优秀演员的表演,又要善于创造,根据自己对人物的体会,不断的提高表现人物的能力。
表演艺术没有继承,就没有基础,没有创造就不能发展。所以,我认为:继承和创造对一个演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西北优秀秦腔演员艺术简介(四)
西北优秀秦腔演员艺术简介(四)
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省电视百佳演员”。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省慈善协会常务理事。1975年考入蓝田县剧团训练班,工须生。主演剧目有《三滴血》、《五典坡》等10余部。1984年考入本院,改工丑角。师承名家闫振俗、李兴等人。演出剧目有本戏《十五贯》、《海瑞驯虎》、《忠保国》,折子戏《杨三小》、《拾黄金》、《打砂锅》、《二娃审案》及小品《瓜女了》等。获陕西丑角大赛一等奖;国际小戏小品大赛优秀表演奖;“金狮奖”全国小品大赛二等奖;“中城之星”优秀剧目展演优秀表演奖,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陕西小戏小品大赛优秀表演奖等10余项奖项。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剧协会员,省剧协会员。1972年从艺,先后在靖边、安塞、榆林地区文工团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主工须生。1985年至1999年任榆林地区文工团业务团长。被授予省“新长征突出手标兵”、“德艺双馨”等荣誉称号,被省文化厅、文化部评为尖子演员、秦腔百佳演员。参加了徽班进京200周年纪念演出。演出的保留剧目有《窦娥冤》、《周仁回府》、《三子争父》、《齐王悔宫》、《铡美案》、《赵氏孤儿》等。获西北五省“咸阳杯”比赛一等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清唱一等奖,省第四届艺术节“最高荣誉奖”等省、内外戏曲大赛一等奖、特别奖10余次。曾出访日本演出10余场。随团赴台湾演出。
国家一级演员。工须生。1980年考入潼关县剧团,1983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在《法门寺》、《团圆之后》、《花烛恨》、《留下真情》、《好年好月》、《屠夫状元》等数十部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获全国现代戏交流演出表演奖;省“中城之星”表演奖等10余项奖;1997年被授予“青年表演艺术家”称号。
国家一级演员。主工须生,兼小生、老生。1980年考入省艺术学校。先后在《赵氏孤儿》、《凤鸣岐山》、《大秦将军》、《杀驿》、《泣血无字碑》、《关西夫子》、《二堂舍子》、《凤鸣岐山》、《二娃审案》等30余部剧中扮演主要角色。获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表演奖;第二届国际小戏艺术节表演奖;省新剧目调演优秀表演奖;“易发杯”青年演员调演一等奖;“全国梆子声腔交流演出”表演一等奖;首届中国戏曲“红梅奖”陕西赛区清唱一等奖;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等十多项奖。出版个人秦腔、歌曲专辑各一张,为五部电视剧配唱主题歌。现任秦腔团团长兼党支部副书记,省剧协理事。
女,二级演员。1970年参加陕西定边县秦腔剧团,工闺阁旦,曾任演员、业务副团长兼导演。1990年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先后在华剧《真的;真的》、秦腔《大漠情》,眉户现代戏《陕北婆姨》、古典戏《清风亭》、《法门寺》、《周仁回府》等30余部剧中担任主要角色。获全国梆子戏新剧目交流演出一等奖、“农行杯”大赛一等奖、“西凤杯”精英大赛一等奖、省庆祝建国55周年大赛一等奖等奖项。出版有光碟一套。
二级演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联委员。主演的猴戏《悟空借扇》,获陕西省首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1985年全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表演奖,并于1990年赴香港参加了中国地方戏曲展的演出,受到热烈欢迎。主演的秦腔折子戏《三岔口》,获陕西省“易发杯”青年演员大赛表演一等奖,并于1992年赴芬兰参加库奥皮奥艺术节演出活动,受到欧洲观众的热情赞誉。《蒋平捞印》(饰蒋平)获陕西省文化厅举办的青年演员大奖赛表演一等奖。在改编传统剧《王宝钏》中担任导演,获中国第二届秦腔艺术节导演奖。独创并担任主演的小品《造星工厂》参加陕西省剧协举办的小戏、小品大赛获优秀剧目奖和优秀表演奖。还多次获得“咸阳杯”、“公主杯”、“太阳杯”等西北五省(区)戏曲大赛一等奖以及全国现代舞大赛二等奖、全国曲艺小品大赛银龙奖。多次随团赴欧洲多国和日本以及台湾等地演出,被评为陕西省“十佳演员”。
国家二级演员,主工老生。省剧协会员。1980年考入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主工老生。主演《四进士》、《烙碗计》、《杀庙》、《赵氏孤儿》、《迟开的瑰玫》等20余部。声音浑厚,表演大方。多次随团出访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及香港地区。获首届中国戏剧“红梅奖”金奖、省首届、二届“红梅奖”一等奖、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首届、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奖,“中城之星”优秀剧目展演优秀表演奖等20余项。被评为秦腔“百佳演员”。
女,1962年生于陕西三原。1975年至1984年在三原县剧团任演员。1985年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主演剧目《游西湖》、《窦娥冤》、《回荆州》、《赵氏孤儿》、《凤鸣岐山》、《太尉杨震》、《海瑞驯虎》等十余部。获省青年演员汇演一等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奖,“中诚之星”优秀剧目展演清唱一等奖,“电信杯”第三届艺术节表演奖等奖项。被评为陕西省观众喜爱的电视戏曲百佳演员。
男,1968年生于咸阳。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二级演员。工丑角。曾在《双下山》、《活捉三郎》、《教学》、《窦娥冤》、《周仁回府》等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尤以主演《滚灯碗》深受观众喜爱。多次随团出访法国、德国、荷兰、芬兰、比利时、伊朗、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荣获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陕西省丑角大赛表演一等奖;陕西省折子戏大赛表演一等奖等奖项。被评为秦腔“百佳演员”。
男,1967年生于陕西省三原县。青年团二级演员。工须生。先后在传统剧《杨七娘》、《放饭》、《十五贯》、《窦娥冤》、《仇荐》、《卷席筒》、《赵氏孤儿》、《辕门斩子》与现代剧《梁秋燕》、《十二把镰刀》中塑造了众多性格不同的舞台形象。其中主演的《放饭》荣获陕西省文化厅表演一等奖。《辕门斩子》获陕西省文化厅表演二等奖。《蔡伦》获中国文化部“伴唱奖”。《迟开的玫瑰》获中宣部“独唱奖”、中国文化部“独唱奖”、中国艺术节大奖《大漠情》获全国梆子戏剧种新剧目交流“领唱奖”。
国家二级演员,省秦腔研究会理事,陕西电视台特邀演员,省第八届青联委员。曾在《梁秋燕》、《陕北婆姨》、《酒醉杏花村》等剧中担任主演。获中国首届秦腔节优秀主演奖;西北五省(区)“太阳杯”戏曲邀请赛优秀表演奖;省首届艺术节优秀表演奖;连续两届全国“红梅奖”陕西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等奖项。被誉为陕西秦腔“百佳演员”。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戏曲节目的录制演出,2005年赴澳门参加“澳门回归五周年”大型文艺活动。
女,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二级演员。
1979年考入永寿县戏曲学校,1982年毕业分配到永寿县剧团,任演员、副团长。1992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工作至今。她扮相端庄俊美,体态匀称大方,表演声情并茂,形神兼备,做工念白扎实,尤以唱工见长。主演《三娘教子》之王春娥,是多年反复实践的精品佳作,能准确把握王春娥感情变化和性格发展,达到了形与神、情与理的和谐统一,念唱清晰,哀婉悱恻,犹如杜鹃啼血般催人泪下。荣获1984年举办的陕西省青年演员汇演二等奖;1987年陕西省“西凤杯”大赛一等奖;1988年西北五省区“公主杯”、“咸阳杯”电视大赛一等奖。扮演《丹青泪》中的赵五娘,个性鲜明,吞吐自如,凄婉而悲怆,深切幽远,给人无限回味。荣获1987年陕西省首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常演剧目还有传统剧《铡美案》(秦香莲)、《五典坡》(王宝钏)等。1993年获陕西省“金延安杯”十佳青年演员称号。
二级演员。主工文武小生,兼须生。先后在《周仁回府》、《长城歌》、《赵氏孤儿》、《杨七娘》、《拷寇》、《鬼怨·杀生》、《打柴劝弟》、《杀狗劝妻》等传统本戏与折子戏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他表演功底扎实,唱腔圆润,深受观众喜爱。荣获陕西省青年演员折子戏大赛表演一等奖和陕西省百名秦腔演员优秀唱腔一等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和陕西省艺术节优秀表演奖;陕西省优秀剧节目展演优秀表演奖;陕西省建国50周年优秀剧(节)目展演表演二等奖;首届中国戏曲红梅大赛演唱金奖,被授予陕西省“百佳演员”称号。此外,多次参加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中央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曾赴德国、荷兰、法国、比利时、芬兰、伊朗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1970年考入本院,国家二级演员。工正旦、老旦。主演剧目眉户现代戏《红灯记》饰李奶奶、《杏花村》饰文英、《儿女传奇》饰唐秀云、《二虎守长安》饰罗培兰、《酒醉杏花村》饰文英、《屠夫状元》饰朱氏、《金碗钗》饰崔艳娘、《清风亭》饰贺氏、《李逵探母》饰李母等。其中,在眉户现代戏《陕北婆姨》(饰拴牢妈)荣获首届秦腔节配角奖;在眉户现代戏《好年好月》(饰大庆妈)在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陕西省优秀剧(节)目展演月活动中,荣获表演奖;并在《音乐天地》发表论文《节奏和韵律、戏曲情感表现的重要层面》,获得好评。
1980年考入本院,主工老生,国家二级演员。现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团长。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先后在传统戏《清风亭》、《卷席筒》、《赵氏孤儿》、《隔门贤》、《八仙过海》与现代戏《迟开的玫瑰》、《留下真情》中担任主演,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嗓音洪亮,表演大方,能文能武,善于刻画人物,尤其在现代戏《迟开的玫瑰》中塑造的温欣这一艺术形象,以其精堪的演技,得到专家和观众的赞誉,在建国五十周年的优秀剧目展演中获得表演一等奖。曾多次随团参加了国内外众多大型艺术赛事,出访香港、伊朗及欧洲诸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女,二级演员。主工小旦、武旦。1974年从艺。主演剧目《金琬钗》、《狸猫换太子》、《杨贵妃》、《屠夫状元》、《陕北婆姨》等数十出。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奖,“中城之星”省优秀剧目展演演唱一等奖,省庆祝建国55周年暨纪念振兴秦腔2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优秀表演奖等奖项。多次应邀参加陕西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演出。在我院“优秀中青年演员个人专长演出月”中获优秀奖。
女,1959年生于西安。1971年考入我院,毕业后分配至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工作至今。二级演员。工小旦。先后成功地塑造了《血泪仇》中的“王桂花”、《司马迁》中的“司马云”、《断桥》中的“青蛇”、《酒醉杏花村》中的“凤妹”等舞台艺术形象,曾在《赵氏孤儿》、《周仁回府》、《恩仇记》、《打焦赞》等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并在《迟开玫瑰》、《杜甫》、《凤鸣岐山》等多部重点剧目中担任独唱、领唱。曾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个人“伴唱奖”,西北五省“太阳杯”清唱二等奖,陕西省优秀剧目展演清唱一等奖,第四届陕西省艺术节“领唱奖”等奖项。同时,对演唱中的发音颇有研究,发表有《科学发声字音吐清》等论文。
男,1956年生于西安市。1971年在安康红卫文工团从艺,二级演员。主演剧目有京剧《沙家浜》(饰郭建光)、《智取威虎山》(饰少剑波),歌剧《江姐》(饰华伟)、《蝶恋花》(饰铁芽子),话剧《万水千山》(饰王连长)《枫叶红了的时候》(饰王秘书)等。1984年入本院。主演剧目有《楼台会》、《千古一帝》、《十五贯》、《凤鸣岐山》等,并在《西部风景》、《迟开的玫瑰》等剧目中担任主要领唱及伴唱。获全国戏剧观摩调演配演一等奖,西北五省区“太阳杯”民族戏曲邀请赛配演一等奖,秦腔清唱一等奖,“中城之星”红五月演唱一等奖等。
主工铜锤、架子花脸。国家二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陕西秦腔协会常务理事。二十年来他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先后在《雀台歌女》中饰曹操、《铡美案》中饰包拯、《柳书传奇》中饰柳公权、《赵氏孤儿》中饰屠岸贾、《劝将》中饰廉颇、《西湖遗恨》中饰贾似道,《杨七娘》中饰演耶律休等。曾荣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获优秀表演奖、首届中国“金三角”戏曲调演获表演奖、陕西省第四届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第二届陕西红梅戏曲大奖赛演唱一等奖等多项大奖。曾多次随团出访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芬兰、伊朗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演出,广受好评。
女,生于陕西长武。二级演员。1984年考入省艺校,毕业后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青衣、老旦。先后在《窦娥冤》、《铡美案》、《五典坡》、《冼夫人》、《三上轿》、《目莲救母》等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嗓音洪亮,音域广阔,唱腔优美、韵味浓厚,深得观众的欢迎和厚爱。曾在省“西凤杯”、“公主杯”、“尖庄杯”电视大赛表演一等奖,“易发杯”青年演员表演一等奖和陕西省青年演员调演中连续三次获表演一等奖;在陕西省艺术节和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荣获演唱一等奖等10余项奖,并被评为“省电视百佳演员”。随团赴台湾演出。2006年被评为中国陕西百位中青年文化名人;2008年举办了个人专场。
女,眉碗团二级演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980年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训班,工小旦。主演剧目有《好年好月》、《杜甫》、《花香时节》、《臂塔圆舞曲》、《芙蓉树下》、《窦娥冤》等十数出。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进步奖最佳表演奖,
首届国际小戏艺术节表演奖,省优秀剧(节)目展演优秀表演奖,省第三届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等。
国家二级演员。1980年考入本院,省剧协会员。主工正旦。先后在《赵五娘》、《铡美案》、《周仁回府》、《赵氏孤儿》、《卷席筒》、《杨七娘》、《合钵》等剧中任主要角色。获中国首届“红梅大赛”红梅大奖、第二届“金三角”表演奖、省易发杯一等奖等10余项奖。被评为“秦腔百佳演员”。1995年在德国举办了个人专场,被誉为“水袖仙子”。唱腔浑厚纯美、字正腔圆,是传承至今的“敏腔弟子”。
国家二级演员。优秀青年演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主工小生,先后在《留下真情》、《迟开的玫瑰》、《西部风景》、《隔门贤》、《借水》、《断桥》等剧担任主要角色。被评为秦腔“百佳演员”。
女,陕西富平人。二级演员,1987年毕业于省艺校,后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主工花旦。现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优秀青年演员。主演剧目有《窦娥冤》、《赵氏孤儿》、《游西湖》以及戏曲小品《瓜女子》等十余部。
1998以来,在省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上主演的秦腔戏曲小品《瓜女子》及其系列剧《瓜女子考剧团》、《瓜女子相亲》、《瓜女子夸富》、《瓜女子学戏》等,开创了陕西地方戏曲小品参加
“金狮奖”
全国小品大赛、全国“文华奖”评比的先河,并荣获5项国家级大奖。戏曲小品《瓜女子》获陕西省首届戏曲小品大赛一等奖,同时,个人荣获最佳女主角奖;1999年荣获“金狮奖”个人表演奖;2001年荣获“文华奖”个人表演奖;2005年荣获全国都市戏曲邀请赛“最佳表演奖”。主演的戏曲小品《瓜女子》系列作为陕西省“文化三下乡”重点优秀节目,上矿山、下农村、进校园,入军营,共演出200多场,深受专家肯定和观众好评。
女,1971年生于宝鸡。1982年入宝鸡戏校,工正小旦。毕业后入宝鸡人民剧团。1997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师从著名表演艺术家郝彩凤。先后在秦腔传统戏《游龟山》(饰胡凤莲)、《银屏挂帅》(饰银屏)、《回荆州》(饰孙尚春)、《赵氏孤儿》(饰公主)、《游西湖》(饰李慧娘)、《长城歌》(饰仲玉)、《太尉杨震》(饰太后)等剧中担任主要角色。荣获“希望杯”中青年演员折子戏调演一等奖;1992年陕西省秦腔艺术风格流派演唱选拔赛一等奖;1996年陕西省乡镇企业之光戏曲演唱会一等奖;1998年陕西省新百名秦腔演员优秀唱腔选拔赛一等奖;2000年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2002年“中城之星”陕西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首届及第二届陕西省戏曲红梅大赛一等奖及电视戏曲“百佳演员”称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腔演员李梅丈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