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厂里用玻璃隔起来的单独岗位是什么实习工种是什么

查看: 748|回复: 0
2013年军转关注:大火熊熊,是谁锁上了逃生的大门
签到天数: 35 天连续签到: 1 天[LV.5]日久生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陈玉芬幸运地从火场中捡回一命,但她忍不住又回到这里,想看看这个她曾经喜欢的工厂,如今是什么样。49岁的陈玉芬在这里工作4年了。宝源丰禽业公司(以下简称“宝源丰”)于2009年建成投产,总投资约2.5亿元,是一家从事肉鸡屠宰、深加工、销售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陈玉芬是宝源丰招工时的第一批工人之一。对她和很多工友来说,这里上下班有班车接送,工资能按时发,有公寓住,还管一日三餐,是一份不错的工作——直到6月3日的一场大火,夺去了120名工人的性命。为什么一场火灾的死伤情况这么严重,这家禽业公司的生产流程和车间环境是怎样的?目前,宝源丰事故现场已被封闭,但记者从山东省一家同类型公司了解到这类企业的生产线状况。据上述企业负责人老郭介绍,这种企业一般是加工白羽肉鸡,以占地100亩的企业为例,一条流水线上一小时约加工1万只鸡,一天运转8小时,可以完成八九万只的屠宰量。流水线分屠宰、分割、速冻三个流程,速冻完毕入库房。一般屠宰车间约200人,分割车间约500人,速冻车间约150人,整条线上约需要850人,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宝源丰也是如此。第一车间下料班的国华告诉记者,不同的岗位底薪不同,她每天的工资65.39元,每请一次假就没钱拿,还扣50元全勤奖,所以工人一般不请假。老郭说,这类企业的工人大多愿意加班,有些工厂每天干9~10个小时也是常见的。这里的工人忙得忽略了很多问题。第二车间脖架班的案长车允武告诉记者,他们车间对外的门常锁着,“可能是怕工人出入影响工作。”但他从没问过为什么锁门。同在第二车间工作的刘云波也说,门常常锁着,“但觉得没必要问”。据几名逃生的工人介绍,白天作业时,两个车间都开灯,有的车间内部班组周围没有窗户,有窗户的车间内光线也有限。据车允武和刘云波描述,平常由第二车间链条班的一名工人负责本车间的大门关锁,而这名工人至今生死未卜。为何爆炸发生时,没有人让负责人去开车间的门?事故幸存者的回答是:顾不上找人开门只顾逃生,或并不知情。车允武和其他几名工人告诉记者,每天要先到门卫打卡签到,然后从更衣室的大门进入生产车间。更衣室的门大多在工人吃午饭时开着,其他时候也多是紧锁的。车允武还说,平时路过第一车间时,看到第一车间有一扇门常开着,但他不知道事发当时门是否开着。而在第一车间工作的陈玉芬告诉记者,她所在车间也像第二车间有两扇门,一扇紧闭的“防火通道门”,和另一扇白色的门。而对于这一扇白色的门平日里是否是开着的,从工厂经营起初就入职的陈玉芬模棱两可。她只是记得去卫生间时能看到这一扇门,而她看到时,多数是关闭的,上锁与否也不清楚。直到火灾发生后,不少亲历者才发现这是个必要的问题:门锁上了,没什么窗,车间里的几百人怎么逃生?老郭告诉记者,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在这种加工车间上班的员工都得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更不能随便进出车间以免污染食物。但是,这种要求应该落实在管理制度上,而不是以锁门的方式解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安全防范工作尤为重要。在老郭的公司,安全通道、应急灯都是按消防的要求设置的,每年还要进行两次消防演习,让员工知道遇到紧急情况该怎么撤离。然而,在记者采访的宝源丰多名工人中,从工作三年到刚入职七天的工人均表示,这里的管理“比较简单”,他们进厂后以“老人带新人”的方式学习操作技术,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有关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消防演习。火灾发生后,很多亲历者在现场闻到了刺鼻的氨味。老郭告诉记者,这类企业一般要在低温下操作,一般用液氨作冷冻剂,这些设施一般安在一个单独的厂房内,为尽可能地缩短距离,较少输送消耗,会比较靠近第三车间。液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的冷冻剂。氨水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体。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则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人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血氨浓度过高从而危及生命。“这种设备到了一定的时间必须检修,我们厂的设备每运行700小时一小修,1400小时一中修,1万小时一大修。每年设备检修这块耗资8万元左右。”老郭说,消防设施和演习等投入约1万元,两者加起来不到10万元。“但是,我们这类企业的毛利率很低,也就5%左右。现在工人工资要求高,很多企业就在别的方面想着怎么省一点。”记者采访了多名宝源丰禽业公司的员工,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知道工厂里的冷冻设备具体是怎么运转、如何检修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发生火灾造成群死群伤的状况并非首次发生。1993年,深圳致丽工艺玩具厂发生特大火灾 ,造成87人死亡;1996年,深圳胜利圣诞饰品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火灾 ,造成20人死亡,1997年,晋江裕华鞋厂发生特大火灾,造成32人死亡。这些惨剧成为消防中的案例,背后常常是相似的问题:消防意识淡薄,管理简单粗放,消防制度不完善,小城镇消防设施不足等。而今,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沿海向内陆迁移,更多行业的产业化程度提高,这些案例仍不应被忘记。中国兽药协会信息中心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像宝源丰这样的肉禽加工公司,在山东、河南、河北和东三省等地较多,“因为这里是传统的农牧业地区,人力和土地成本也不高”。宝源丰落户吉林,曾被看作是当地招商引资的好榜样。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宝源丰已建有两条日可屠宰加工10万只肉食鸡的自动生产线,年可生产肉鸡产品67000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同时,直接带动养户1500余户,农民增收2300万元,解决3000多人次就业。”该企业曾先后获得吉林省“百强农产品加工企业”、长春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长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在分析火灾事故时说,这起火灾暴露出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的问题,这家企业的消防通道、消防措施不到位,检查整改也不到位。更为严重的是,整个厂房的材料全部是可燃材料,火灾隐患非常大。长春市要求,必须从这次事故中吸取教训,对学校、医院、娱乐场所、商场等人员密集区域,一定要进行安全隐患的地毯式排查。经过此劫后,车允武说,等康复后再找工作,首先要看厂房的消防设施是否齐备,安全出口能否打开。(中国青年报,记者 王培莲 白雪,实习生 刘伟)吉林6·3大火再次逼问生命门6月3日的一场大火,让我们失去了至少120名同胞。大火发生在吉林省德惠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位幸存女工回忆,听到班长“着火了”的呼喊后,车间的灯就迅速灭了。在火光中,300多名工人慌乱而又盲目地寻找逃生出口。可惜,偌大的车间只有一侧门打开,上下班的通道和两条消防通道都封闭了。短短几分钟,这场大火就吞噬了上百条生命。很多生命就倒在紧闭的大门里。一位幸存者说,唯一的逃生通道里大家都摔倒了,“你压我我压你的,乱成一片,全是爬出来的,强撑着爬出来的”。门!生命门!又是一起火灾逃生门阻塞造成的重大伤亡事故。克拉玛依友谊馆大火:8个安全门,只有1个卷闸门是开着,325人遇难;洛阳东都商厦12·25大火:4个疏散通道3个被铁栅栏封堵,309人丧生;焦作3·29大火:影视厅唯一的出口大门紧锁,74人死于非命;北京蓝极速网吧大火:楼梯、走廊狭长且呈反“L”型,唯一的通道被封闭,25人死亡……长长的死亡名单,厚厚的死亡薄,这些悲剧,不分年份,不分场所,不分地域,不定期地发作。它们唯一的相似是:每场大火都有打不开的门。为什么开启一扇门那么难?据说,失事公司平时为方便日常管理,在规定的上班时间内,会将大部分车间门关闭,以防止随意走动扰乱工作秩序。一位生还者叙述:“平时大家就走更衣室那个通道,见过消防通道,但从来没走过。”即便这扇门关闭了,也该有其他“门”打开:如果这里有紧急事故手触式火警报警设备,或许消防部门可以更加快速抵达事故现场;如果这里有突发事件供电系统,或许工人们不会在烟熏火燎中寻找逃生标示;如果工人的工位不那么密集,或许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疏散;如果这家有着1200多人的企业对工人进行消防演习;如果这里安装有自动喷水设备,或许消防部门的灭火工作会更有效;如果相关部门对工人工作环境监管更严厉、更到位;如果负责安全环节的每个人都较真执拗……这些“如果”就是一扇扇有形无形的“生命门”,一条条突发事件中的绿色生命通道。可惜,没有如果,只有无情的事实。门!生命门!事实上,类似的火灾悲剧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过,也有不少经验和教训。1996年,香港嘉利大厦突发大火,造成41人死亡。事后调查显示,大厦内楼梯间和电梯间的防烟门没有正确关闭,否则那些被困的人们至少可以获得30分钟的逃生时间。大火过后,经过两年的蹉商和辩论,香港出台了《消防安全(商业处所)条例》,香港政府还分两期对旧式商业楼宇进行消防安全改造。1911年发生在美国纽约的一场火灾,也让这个国家打开了一扇“反思门”。当时,一家名叫三角女式衬衣公司的工厂发生火灾。有500名车衣女工,因为工位紧密,很多人来不及逃生就烧死在缝纫机上。更为悲惨的是,很多人逃到步行的楼梯时,楼梯被紧锁着,这是那个年代的普遍做法——防止女工偷窃工厂产品。事故中,146个生命葬身火海。事后,美国人把这个被锁的出口称作“死亡陷阱”。后来通过的《劳动法》规定,工厂每层楼都必须有两个出口;每层楼的建筑面积每超过5000英尺,就必须再增加1个出口;限定工作场所每平方面积的工作人数,这个限定,以安全撤离的可能性为标准;工作场所每3个月就必须进行一次防火训练。146个生命换来一部法律。一百多年来,纽约每年都有活动纪念这146个生命。当年的照片,如今被保留在“罗斯福总统图书馆”里。人们还为这146个生命建了纪念网,希望他们永远“活”下去。门!生命门!如何开启这一扇扇生命门,对于我们来说,首先需要的是反思:企业为什么能漠视安全到如此地步?消防、安监等部门对这家企业的监管是否到位?地方政府重视企业的纳税数字,而忽视工人工作环境的安全细节,是不是“全国病”?我们不希望更新、更抓眼球的“热点新闻”很快覆盖这场大火,人们很快就遗忘掉这120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希望各种负责任的表态,能负责到底。我们希望反思能长久些,再长久些。事故后哪怕形成一条实际的制度改进,也是进步。我们相信,反思这场大火,就是开启下一次的生命门。追问吉林禽业公司火灾“我们村和我在这一起工作的,有一个老婶,还有一个小女孩,也不知她们出来没有……”国燕说。6月3日6时左右,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发生火灾,39岁的国燕是此次火灾的幸存者。4日下午,记者从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火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事故现场已经没有被困人员,截至目前事故已经造成119人死亡,70余人重伤。长春市政府副秘书长赵显说,3日晚宝源丰公司火灾事故指挥部加大了搜救力度,目前共出动800多名消防官兵,成了8个搜救组,进行6次地毯式搜索,目前已确定事故现场无被困人员。质疑事发后,记者立即赶至现场。吉林省紧急启动应急预案,消防、急救等紧急救援。现场搜救工作虽然告一段落,但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目前仍有三个焦点问题受到关注。焦点之一:是否氨气泄漏引起爆炸记者刚到现场时看到冲天的浓烟,偶尔闻到刺鼻的气味,后来记者在监控录像中看到爆炸场面。不过,事故是液氨爆炸引起火灾,还是起火后引发液氨爆炸,目前还没有调查结果。据了解,事故现场生产车间大面积燃烧,而事故现场下风方向的液氨储罐车间内部共有13个液氨储罐,总储量约为110立方米。消防部门介绍说,通过侦查和检测发现:车间泄压窗及玻璃炸裂;抛出物最远距离20米;车间墙体开裂,车间吊顶整体塌落;液氨供气系统中有开裂部位,具备爆炸现场的基本特征。火灾发生后,当地政府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消防、公安、安监、卫生、环保、气象、民政、牧业等相关部门,科学有序实施救援工作。同时,组建了现场救援指挥部,成立了现场搜救、氨罐控制、医疗救治、事故调查、善后处理及新闻信息等六个工作小组。3日下午,现场救援指挥部召开两次新闻发布会,除了通报不断上升的死亡人数,并未对事故原因进行说明。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对于这次事故的原因,目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氨气泄露引起的爆炸,进而引起大火;另一种是先发生火灾,再引发氨气爆炸。由于事故调查还在进行,至今没有确切的调查结果。焦点之二:逃生门为何没发挥作用3日6时许分,厂房发生火灾时,39岁的国燕当时正在工作。她说听到“咔吧”一声,有人大喊“着火了”,眼前通红一片,灯也灭了。“我马上往外跑,但逃生的门被堵死了,只能往别的车间跑,人都往这边涌,越来越多,人挤人,人压人,拼了命才挤出来,靴子都被踩没了。”国燕说。成功逃出大火的于国华说,这次火灾发生非常突然,而且强度很大,车间工人的工位又非常密集,这些都给逃生带来了困难。此外,工人平常缺乏火灾逃生技能和训练,很难有序逃离现场。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逃生门关闭,无法让逃生的人流有效通过。21岁的柴金凤说:“当时全是浓烟,熏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们跑到冷库附近,由于门关着,我们推也推不开,一个大叔很有力气,一下把门弄开,我们七八个人才逃了出来。”据消防部门介绍,经现场进一步侦查,爆炸部位位于厂房南侧,因爆炸冲击波、氨气侵害和火势阻隔,被困人员无法自主逃生。3日晚,记者沿整个厂房走了一圈,观察到爆炸主要集中在厂房的南侧和东侧,墙壁和窗户几乎全部倒塌破碎,爆炸中心区域的钢骨架有明显烧过的痕迹,厂房的北侧,消防人员还在对液氨装置冷却处理,空气中有刺鼻的氨气味道。现场有国家安监总局的人员在指挥和协调专家对隐患和事故原因进行调查。焦点之三:企业漠视消防安全?记者在现场采访了众多劫后余生者。他们称,员工大多来自农村,本身防火意识不足,而公司却忽视消防安全教育。有逃出的员工甚至说,工作几年,没有进行过消防培训。此起惨祸暴露出劳动密集型企业防火意识淡薄,亟待引起关注。柴金凤死里逃生,事发前已经在车间工作3个多月,主要从事“打软骨”操作。柴金凤告诉记者,她是通过一个朋友介绍进厂的,先跟着老工人在车间熟悉了几天,然后就直接上岗了。“我从来没听说什么氨气有毒、会爆炸之类的话,也没有参加过什么安全培训。出事时,我正在车间工作,看到一股浓烟飘来,就拼命朝冷库大门跑,完全凭运气瞎逃,根本没方向。”柴金凤说。5位曾在宝源丰公司工作过的工人告诉记者,按照企业要求,工人每天早上5时30分吃饭,6时开始工作。中午每个车间工人轮流吃饭,时间根本不固定。晚上常常要工作到半夜,每天休息时间很短。一位幸存者丈夫说,妻子是从平日搬运纸箱的小门逃出来的,当时也曾跑向车间入口,但发现那里已经被大火封死。“我们周边村屯的很多人都在宝源丰有限公司工作,从来没听说有什么安全逃生培训,要不是这次出事,大家根本不知道氨气是什么,更别说有没有毒、会不会爆炸了。”救治火灾发生后,吉林省立即抽调全省相关专家组成治疗组,全力救治伤员。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减少死亡”。3日晚,吉林省卫生厅从北京请来的4位专家飞抵长春,参与救治。长春市卫生局局长齐国华介绍,事故发生后,长春120派出43辆救护车和125名急救人员,最先进入现场。救治工作分为两块,一是现场急救,成立了现场紧急移动医院,收治伤员并迅速转往各医院。二是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成立救治指挥部和救治组。由吉林省卫生厅、长春市卫生局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组织的专家进行评估救治。据了解,3日上午,长春市凡是有烧伤治疗功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医院迅速腾出80张病床。第一批伤员不到8时即已经转运到长春市。齐国华表示,截至3日17时,所有伤员都已及时转运,分诊。记者在长春市中心医院烧伤科看到,患者王凤雅正在打吊针。她的脸被烟熏得黑乎乎的,右脸上有一个大泡,脸上涂了厚厚一层烫伤膏。她说,事故发生时没闻着烟,也没看到火,就是听到有人招呼快跑。跑到厂房大门口时,吓得腿都软了,摔在了公司门口的草坪上。“当时我回头看见厂房起火了,我的右脸被火燎出了大泡。家人带我到附近的小诊所简单处置了一下,随后上了公司门口的救护车。不到8点就被送到了长春市中心医院。”隔壁正在治疗的禽业公司员工夏维刚说。事发时,夏维刚在厂房外做搬运工作,听班长说着火了就去厂房门口救人。救出了10个人左右,并抬着伤者去大路边拦车。后来他自己脸部被灼伤,就被120送到长春市中心医院治疗。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是此次救治的主力医院。收治伤员25人。齐国华表示,这样有利于集中优质医疗资源对此进行集中救治。记者发现,大多数伤员住在二楼烧伤科的4个病房,ICU中有两位重症伤员。伤员徐春凤曾经心脏停跳,后经全力抢救暂时脱离生命危险。另一位患者、33岁的单春玲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伤员主要是烧伤和氨气中毒。记者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看到,吉林省卫生厅、长春市卫生局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3日下午召开两次会议商讨病情和救治方案。据了解,吉林省卫生厅已经调集全省最优秀的烧伤科、呼吸科及ICU专家投入救治。齐国华说,下一步,一是成立指挥部,吉林省卫生厅厅长隋殿军担任总指挥;二是成立专家组,由呼吸科、急诊科、重症科和烧伤科等专家组成小组,承担技术指导,还从北京请来4位专家,对伤员进行逐一评估,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由于救治任务较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也从本部调集各类专家支援二部。二部全院上下从临床到医技和后勤人院已经全部调动起来投入救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华树成要求医护人员三人一组,对重症患者彻夜守护,密切关注病情。他表示,还要抽调一些心理专家对症状较轻伤者进行心理疏导。齐国华说,长春市5家医院收治的伤员中,其中15位是重症,8位属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目前伤者伤情多数基本平稳,进入规范治疗过程。当天每个定点医院有一位副局领导全天候领导指挥。长春市卫生局医政处负责人表示,目前长春市无论是床位还是设备均可以满足伤员需要。记者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看到,烧伤科走廊外一直等待着三四十名家属。但是目前由于医院出于治疗和防止感染需要,不允许患者亲属探视。已经等待了四五个小时的家属们十分焦急,迫切希望得到患者病情消息。今年37岁的马中宝,在工厂里负责卸小鸡的工作,他是此次火灾事故中的受伤者之一。“听说他是救火时受伤的,我得知消息后就马上赶来了,现在还没有见到他。”马中宝的妻子含泪说。在走廊里,记者还见到了在伤员名单上焦急寻找亲人名字的三名家属。据家属介绍,失踪女孩名叫冯利利,今年24岁。当得知事故发生的消息后,家属分头在长春市的三家医院以及德惠市的两家接治医院寻找女孩,至今还没有找到女孩的名字。个别家属表现出对院方做法的不理解。一位叫张君国的中年人表示,他有三位亲属在这家公司做工,事故中三人受伤,一人较轻,两人较重。大姨子张德惠已经入院好几个小时,至今没有见上面,看到人。“希望医院对家属能透明一点”。患者单春玲家属张德刚则表示,住院时交了2000元。听说伤员有的交钱有的没交。不知道最后钱怎么算。齐国华表示,治疗费用目前由医院暂时垫付,然后由政府统一处理。回放39岁的国燕是此次火灾的幸存者。她家在德惠市米沙子镇五家子村住,她在这个公司工作已3年多了。她在下料车间,主要负责鸡胗前面部位的处理。事发时,她听有人大喊:“着火了。”就看前面的车间通红一片,灯随即灭了。“我立即往外跑,由于知道起火门被堵死,我就向羽毛粉车间方向跑,人都往这涌,人挤人、人压人,我摔倒了,只能摸着拼命往前爬,靴子被踩丢了,也顾不上了,好不容易,最终从车间东面跑了出来……”出来后,国燕跑到了离公司不远的102国道米沙子收费站附近,她在等她的同伙们,但她一个也没找到。“我的老姐还在里面,不知是死是活,老姐叫刘丽影,是丈夫的继母的女儿,我们处得比亲姐妹还亲。”国燕不时焦急地望向仍在冒起白烟的厂房方向。由于拦起防护栏,记者无法进入工厂院里。透过围栏,记者看到宝源丰公司院内停着许多辆消防车和救护车,发生火灾的厂房的主体已经被烧焦,浓烟滚滚,厂房内一片狼藉。院内工作人员在紧张忙碌着,消防车来来往往。记者在公司对面所在的102国道上看到,路两边停满了车辆。120急救车不时地拉着伤者驰向长春市或德惠市,20余辆消防车紧急备援。经过紧张的扑救,现场明火得到控制,由于人员伤亡惨重,一些警力也陆续赶来增援。3日19时30分,在现场负责搜救的消防官兵告诉记者,他们8时许就赶到了,已经进行了9遍地毯式搜索,救出了两个有生命体征的伤者,希望能再找到活着的人。21岁的柴金凤侥幸逃生。她来自白城大安市,经朋友介绍她来到这个公司工作,工作时间不足3个月。她告诉记者,她在二车间,从事打软骨工种。事发时,班长突然说着火了,快救火。“当时我没听清,看到别人都在跑,前面火光一片,我就忙喊我身边的小妹快跑。”“我们向平时出入的门跑去,但全是大火,我们折返回来,有人说往冷库跑,那里很冷可以控制一下大火。我们又急往那个方面跑去,这时全是浓烟,熏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们跑到冷库附近,由于门关着,我们推也推不开,一个大叔很有力气,一下把门弄开,我们七八个人方才逃了出来。”心有余悸的柴金凤说。“我们真命大,平时消防通道的门总是锁着的,我来了近3个月,只看到开过一次,那还是要放假,打扫卫生的给打开的。如果通道都顺畅,可能就不会死这么多人。”柴金凤说。3日17时许,在现场指挥部召开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长春市政府副秘书长、应急办副主任赵显介绍,火灾发生后,吉林省、长春市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工作,并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消防、公安、安监、卫生、环保、气象、民政、牧业等相关部门,科学有序实施救援工作。同时,组建了六个工作小组:一是现场搜救组,负责事故现场人员搜救、伤亡人数核定;二是氨罐控制组,负责现场氨罐控制,防止次生灾害发生;三是医疗救治组,负责伤员救治;四是事故调查组,负责火灾事故原因调查;五是善后处理组,负责善后处理及家属安抚工作;六是新闻信息组,负责新闻发布和信息报送。每个组指定现场负责人展开工作。现场已出动消防车辆67台,消防人员800余人,120救护车61台,医护人员270余人,搜救面积1.7万平方米,疏散现场及周边群众近3000余人。赵显说,吉林省委、省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全力组织现场搜救,确保3日晚之前全部搜救完毕全力抓好现场控制,特别是现场排险,坚决防止次生事故发生。二是全力救治伤者,努力防止发生伤者死亡情况。准确排查死伤人数,确保不漏一人。三是组织专家深入调查事故原因,确保结果科学、客观、准确。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四是控制相关责任人,依法严肃追究事故责任。来源:半月谈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
Powered by在工厂里不同颜色的工作服分别表示什么工种?_百度知道
在工厂里不同颜色的工作服分别表示什么工种?
红色静电衣代表品质,蓝色静电衣代表员工每个工厂的衣服与颜色不一样!所以它代表的工种也不一样,白衣静电衣代表职员!拿我们公司来说吧,黄色静电衣代表技术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工作服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领导的黄色看帽子能看出来,职工的红色,技术员的白色,衣服我不知道
不同的工厂有不同的规定...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深度的规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深度的规定
国​家​关​于​化​工​中​大​型​工​厂​初​步​设​计​中​的​内​容​及​深​度​等​相​关​规​定​。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厂岗位职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