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生日日那天我请回来对吗

请问比如到每位佛菩萨生日或诞辰的时候,都需要要拜吗?还是怎么做,我平时持药师佛号金刚经心经。。。
请问比如到每位佛菩萨生日或诞辰的时候,都需要要拜吗?还是怎么做,我平时持药师佛号金刚经心经。。。
还是那天斋戒?
从事相上看,在每位佛菩萨生日诞辰,上上香,拜一拜,是放下自己的慢心的最好办法;一个人在佛菩萨面前放下自己的慢心,佛菩萨当然会喜欢啊。从道理上讲,佛菩萨不像一般普通人,会把别人的鼓掌,看得有那么重要;对那些被智慧充满的修道人,菩萨自会拿鲜花散在您的所在,哪怕您没拜。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宗教领域专家我上海人,信佛,最近要去普陀山拜观音菩萨。据我所知初一十五烧香比较灵验,但我恰好都没空。为此我想问下,除了初一十五,还有什么日子烧香拜菩萨也是相对更灵验的(例如观音菩萨生日、开光日等)?把具体日期告诉我,万分感谢
我上海人,信佛,最近要去普陀山拜观音菩萨。据我所知初一十五烧香比较灵验,但我恰好都没空。为此我想问下,除了初一十五,还有什么日子烧香拜菩萨也是相对更灵验的(例如观音菩萨生日、开光日等)?把具体日期告诉我,万分感谢
补充:我希望的答案不能是“只要心诚,哪天都灵”、“佛在心中”之类的很大众化没多大意义的回答,谢谢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自己有空的日子就可以。
佛教讲的是因果,
&你想怎么灵验呢?
你信佛的,知道佛菩萨怎么教导我们的吗?
放下贪嗔痴。
还告诉我们,一切皆是因果。
还有,佛都不能替别人了因果,
就是不能帮谁改变命运的意思。
这些你都要好好领悟啊。&
师兄信佛,却不是真信,对于佛弟子了来说,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如果这样,不妨十斋日或者六斋日,去也是可以。
你对佛门教诲了解不太多,你这样挑日子也不符合佛教精神,只要你能够抽出时间来去朝圣,就灵验。你这样为了挑日子,挑来挑去,最后就被一句没有时间为借口不去了,这算什么诚心!你若真有诚心,就定在初一或者十五,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放下能够坚持去朝圣,这才是你诚心的体现。
佛法其实完全是教育不是宗教,有求必应的方法不是烧香拜佛求来的,而是明白佛法后按照去做,你看看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时候他就是佛,是不是当时的印度人烧香拜他老人家就什么都可以求到呢,,要知道佛法完全是教育按照佛法去做确实可以有求必应,希望以后了解,学习佛法,多听法师讲经,学习佛法,那是佛菩萨最希望做的,你知道佛法怎么回事按照去做肯定有求必应,多听法师讲经,多学习佛法
建议楼主多去亲近三宝;你下面小问题补充那里的回答;回答了你的提问;是你自己不了知佛教;所以才有所迷惑;阿弥陀佛
何为灵何为验,心成则灵,善哉
我认为不管那天心到自然成。
灵验不在于日子,这是世人的讹传。菩萨无处不现身,又怎会在日子上挑来挑去
其实你是固执,也是偏听了别人的说法,信佛只要是真心,就灵验。人们去找一些日子,那是对自己心里安慰或是被愿望所牵引,使自己觉得这样做,更能使自己信服。其实在菩萨的一些日子,寺庙中大都会有一些活动,比如法会等等,这才是人们觉得这样的日子更符合人们的愿望,所以很多人才这样要求自己在这样特定的时间去拜佛的。对于日子,我想告诉你的是,只要你觉得是自己的日子,这就是随自己的这份缘!而随缘是最好的信佛!
心诚时去应该就是好日子
本来观音菩萨有这三天是最理想的。好像是生日不知道哪个是
。6月19.。9月19.。都可以去的
我也想去 也在看日子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宗教领域专家本周五观音菩萨生日那天我们应该买什么东西供奉?_好搜问答
|注册&您有新任务,
本周五观音菩萨生日那天我们应该买什么东西供奉?
被浏览1048次
除了平时常见的苹果以外,有没有特意针对观音菩萨生日而赢上供的东西呢?
另外当天都有哪些活动或者仪式?我去天津居士林
采纳率:45%
阿弥陀佛 这位居士好 提醒你一下 礼拜五也就是6月19日 是观音菩萨的成道日,2月19是生日 ,9月19是出家日!供果没有特定的,你供任何东西佛菩萨都会接纳的!因为佛菩萨能明白你的心,活动和仪式是不确定的 因为全国每个寺院不一定都那样做,例如我们念佛堂就是诵观世音普门品!有的寺院拜观音忏!阿弥陀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分享到:
下面是答答童鞋给您的小建议,您看靠谱吗?初来乍到,弄错了您不要生气哦(*^__^*)答答小贴士
等您帮助的附近的朋友换一换
大家都在搜好搜APP下载好搜摸字APP 随时随地随心搜索 用好搜, 特顺手!
第9天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生命的彼岸。知道了小时候身体不好。去医院解释不了。我奶奶给我认了一个庙里的菩萨。明天是菩萨的生日。我怀孕了可以去吗?_百度宝宝知道观音菩萨的生日是哪天?
观音菩萨的生日是哪天?
09-05-12 & 发布
每年的农历的:二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六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的成道日,九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等的出家日!届时寺院里都有大型的法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观音菩萨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九日,成道日是六月十九日,出家日是九月十九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观世音菩萨的生日是哪天?答:农历二月十九。好多地方这一天有庙会的。我们那里俗称:“奶奶庙”,早上给他熬好小米粥,还有煎饼。去上供,然后人们抢着吃,那叫个热闹,毫不夸张地说,为了能抢到那一碗米粥,人们真的不怕烫到。观音菩萨的生日是:3月18号是阳历真正的应该是每年的农历2月19日 是观世音菩萨的生日6月19日 是观世音菩萨出家日9月19日 是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观世音男性化的观音目录 【开篇总起】 【圣号释意】 【常念观音】 【六字真言】 【宣公开示】 【佛典记载】 【普门示现】 【观音道场】 【民间信仰】 【祝圣仪规】 【诗词歌赞】 【民间传说】 【影视作品】 【民间信仰】 【祝圣仪规】 【诗词歌赞】 【民间传说】 【影视作品】
[编辑本段]【开篇总起】  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详见《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根据《法华经》,&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南无观世音 师子无畏音 大慈柔软音 大梵清净音  大光普照音 天人丈夫音 能施众生乐 济度生死岸[编辑本段]【圣号释意】  女性化的观音 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佛经中称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 Avalokite?vara),在中文佛典中的译名,有好几种,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的旧译为「观世音」,玄奘的新译为「观自在」,中国通用的则为罗什的旧译。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但照梵文原义,尚可译作「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窥音」、「现音声」、「圣观音」等。  梵文意译,又称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等,意思是“观照世间众生痛苦中称念观音名号的悲苦之声”。全称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观世音的名字蕴含了菩萨大慈大悲济世的功德和思想。据《妙法莲华经》记载,“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一起,被称为四大菩萨。观音菩萨在佛教诸菩萨中,位居各大菩萨之首,是我国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  观世音菩萨的意思,可有两种解释:1.是《楞严经》卷六所说这位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做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不若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致受外境赞叹或诽谤等所动,生起贪、嗔、痴、爱、恶等烦恼,促成杀、盗、淫、妄恶业,再受轮转生死的苦报。若能观察分析世间音声之虚妄不实,而不受一切歪境干扰、影响,就能入于如如不动的大解脱境。2.是《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也就是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过观世音菩萨,并能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即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悲华经》中也说:「宝藏佛授记云:汝观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可见,《楞严经》是依观音法门的自修而言,而《法华经》(普门品)及《悲华经》则是依观音菩萨的度他而言。  至于「观自在菩萨」,是唐玄奘的新译,最有名也最通用是出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头一句,现在流行的《心经》,便是出于玄奘的译笔。但是,《心经》自古以来,共有七种汉文译本,玄奘属于第二译,初译则出于罗什之手,故在玄奘未去印度求法之前,他已学到了《心经》,而且对于观世音菩萨抱有绝对的信仰心。根据玄奘大师传中记述,他至少有多次祈求观音灵感的经验,例如:1. 当他经过八百里流沙河的时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而妖魔鬼火之多,犹如天上的繁星,不知遇到了多少邪魔恶鬼,在他前后缠绕,他都以念《心经》而遣散了这些魔鬼的作祟。2. 当他出了玉门关,晚宿沙漠中,随从他的胡人忽起变心,拔刀指向玄奘三藏,玄奘即时诵经念观世音菩萨,胡人见了顿失杀心,又睡了下去。3. 玄奘正在横度八百里流沙,亦即是莫贺延碛的时候,经过了五天四夜的沙漠旅行,未得滴水润喉,他和所骑之马,均因缺水而倒卧在沙漠之中,此时奘师便在心中默祷观世音菩萨,他说:「玄奘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来耳,仰惟菩萨,慈念群生,以救苦为务,此为苦矣,宁不知耶?」祷告之后,在夜半忽有凉风触身,爽快如沐寒水,全身舒畅,眼得明朗,马也能起来走了,走了十多里,马儿忽然走向岔路,制之不住,又经数里,忽见青草数亩,并有一个水池。奘师与马,始得救济,重保身命,此一水草绝非原有,乃是观音菩萨慈悲变现而来。  为什么观世音又名为观自在?根据梵文「阿缚卢枳帝湿伐逻」的原义,含有「观照纵任」或「君主」的意思,也就是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的意思。现在借用太虚大师的话来作一解释,他说:「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见五蕴皆空,则人我、是非皆能消除。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才能成就大慈大悲,才能成就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作用。」(见《太虚全书·杂藏》五五一页)  若依据自利功德释观世音三字,观是能观智,包括一心三观之智,世音是所观之境,包括一境三谛之理。菩萨以一心三观之智,观于一境三谛之理,圆观圆证,自在无碍,因名观世音自在。  若根据利他功德释,观是教,世音是机,教指菩萨寻声救苦的大悲心,机指九法界众生,称念菩萨圣号或悲哀求救之音声。因菩萨能兴慈运悲,拔苦与乐,普门示现,自在无碍,故名观世音自在。  自利是智,利他是悲,菩萨依智能之体,起慈悲之用,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拔苦与乐,自由自在,无所障碍,因名观世音。亦名观自在。或有人说:旧译名观世音,新译名观自在,征之佛经,并不尽然。或说观自在,另有其人,非即是观世音,更不可信。其实,观世音即是观自在,观自在亦即是观世音,而大悲心陀罗尼经,世尊则名之为观世音自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观世音菩萨(梵文:Avalokite?vara),又译為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汉语音译“啊那婆娄吉低输”、“阿缚卢极低湿伐罗”。观世音菩萨是东亚民间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萨,在各种佛教图像或造像中观世音菩萨像也最為常见,佛教的经典上说观世音菩萨的悲心广大,称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为佛教中知名度最高的大菩萨,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赞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同时也是四大菩萨之一。目录[隐藏] o 名号由来o 历史沿革o 形象与传说o 东方观音o 慈航真人说o 千手千眼观音说o 相关词条o 参考资料观世音菩萨-名号由来观世音菩萨在早期的佛经中,观世音菩萨多直接音译为“啊那婆娄吉低输”、“阿缚卢极低湿伐罗”,竺法护译为光世音,南北朝姚秦鳩摩罗什意译为“观世音菩萨”。唐代玄奘法师则译为“观自在菩萨”。传统上认为,因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当中有个“世”字,为了避讳,故当时将“观世音菩萨”改称为“观音菩萨”。观自在菩萨,梵语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Avalokite?vara)。Avalokita意为观,自在,梵文为伊醯伐罗(i?vara),意为来生所见之主,故玄奘译为观自在菩萨,并认为鳩摩罗什的旧译“观世音菩萨”是不正确的。但清凉澄观法师指出在梵文古本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名称。1927年新疆出土的古抄本中,以Avalokitasvara為观音菩萨的名称,证实了他的说法。娑伐罗(svara),意思为声音,Avalokitasvara可意译为观音,鳩摩罗什出生在西域地区,所见的应该就是这个版本。因此,观音菩萨也并非是因为避讳而出现的名词。根据宋代玄应的说法,这可能是来自于不同地区方言所导致的。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声音”的菩萨,出自《妙法莲华经》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又说:“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另一重意思则出自《楞严经》 。观世音菩萨以听音方法契入法性,证得耳根圆通,修成正果。观世音菩萨-历史沿革观世音菩萨台湾省城隍庙内的观音菩萨金像在中国,对观世音菩萨的崇拜最早於公元前一世纪随著佛教的传入而开始,并於七世纪中叶传入朝鲜和日本。观世音菩萨信仰在七世纪也传入西藏,在藏传佛教中叫做Chenrezig,以四臂观音的法相為主,达赖喇嘛被认為是其化身。宋朝以前,观世音菩萨为男性形象,《华严经》中形容观世音为勇猛丈夫,《悲华经》则称善男子,后来应广大信眾的愿求转化为女性形象,以女性的母爱和慈悲来感化救度眾生。观世音菩萨的起源目前已不可考,在大乘佛教的信仰中,称他是阿弥陀佛西方净土中的大菩萨,如《无量寿经》记载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净土中阿弥陀佛的左右脇侍菩萨。《悲华经》叙述阿弥陀佛於过去生中曾为转轮圣王,他有一千个儿子,长子名不咰,他出家之后,即号“观世音”;在久远的将来,阿弥陀佛涅槃后,他将候补成佛,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不空三藏所译出的密教《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经》中认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另一名称),又名“得自性清净法性如来”、“观自在王如来”,在西方清净佛土中,他即现佛身。但在五浊恶世中,他即以观自在菩萨的形像出现。不空三藏所译《大方广曼殊室利经》又说,观世音菩萨将以“平等光明普照如来”的名号成佛,但在此经中并未提及他与阿弥陀佛的关係。而在其他经典上说此观世音菩萨,於过去无量劫中,早已究竟成佛,名号“正法明如来”,释迦牟尼佛曾经是他的弟子。由于他的大悲愿力及所发菩提心,為了安乐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的道业,故仍然示现为菩萨。因她以救苦救难为己任,故在民间的影响极为深远。《楞严经》则认为过去曾经有佛,名“观世音”,观世音菩萨为其弟子,故也称“观世音”。观世音菩萨-形象与传说观世音菩萨在佛教各种菩萨像中,观世音菩萨像的种类最多,大概与观世音有各种化身的说法有关。《普门品》当中提到,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种化身,因应眾生的需要而现身说法。祂可以化身为佛、辟支佛、声闻、梵王、帝释、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将军、毘沙门、小王、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妇女、童男、童女、天、龙、夜叉、乾闥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人、非人、执金刚神等等。一般来说,作为西方三圣之一,观世音菩萨头戴宝冠,冠上有阿弥陀佛像,其它形象及衣物装饰则与别的菩萨像没有显著差别。观世音在民间的形象变化和歷史时间、地域、风俗有很大关係,是百姓信仰的产物。据《悲华经》卷二记载,观世音本名不煦,是无量劫前转轮圣王无諍念的长子,因為其在宝藏佛前发愿:“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眾生遭受种种苦恼恐怖,退失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堕落到没有光明的大黑暗处,身心不安忧愁孤独贫穷困苦,没有人可去请求保护,没有依靠也没有屋舍。如果他能够忆念我,称念我的名号,那求救的音声被我天耳所闻,被我天眼所见,如是一切苦难眾生,若我不能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则终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果。”宝藏佛即为她授记:“善男子!汝观人天及三恶道一切眾生,发大悲心。欲断眾生诸烦恼故,欲令眾生住安乐故,善男子!我当字汝為观世音。”此说菩萨因地具大悲心,普令眾生离苦得乐,因此宝藏佛为其命名观世音。观世音菩萨-东方观音观世音菩萨唐朝时候以前,佛教观世音菩萨造像全部是男身。此后道、佛二教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共同信仰观音。宋朝之后出现了按中国宋代仕女形象而塑造的鱼篮观音、白衣观音等,并逐渐成为主流。道教则认为祂善於救助妇女儿童,协助孕妇顺利生產,因此又称之为“观音大士”、慈航真人、慈航大士等,民间常尊称她为“送子观音”,甚或送子娘娘。观世音菩萨,在道教和民间的香火都十分旺盛。在一贯道中称为“南海古佛”,可见其在民间信仰的鼎盛。在闽南、台湾民间,观世音菩萨的女性形象非常显著,常被尊称“观音妈”,又因为观世音菩萨过去早已成佛,只是化现为菩萨济世救人,故常尊称为“观音佛祖”,简称“佛祖”。台湾人认为,观世音菩萨以慈悲心著称,大士爷是观世音菩萨的属下(或化身),所以大士爷头顶观世音菩萨像,在中元节时,负责救渡、布施流浪在阳间的亡魂。中国民间的观世音菩萨像,常有善财、龙女两神祇服侍在菩萨左右两旁。根据《度母本源记》所载,观世音菩萨见眾生难以救度,不禁左眼流下了一滴眼泪,化为绿度母,右眼流下了一滴眼泪,则化为白度母。绿度母与白度母均被视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又根据阿底峡尊者发现的书《柱间史》,当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将雪域的眾生都交给观世音菩萨教化;观世音菩萨有一名獼猴弟子受了戒,在雪域西藏修行时,遇上一名作雌猴打扮的罗剎女子以自杀逼婚,结果在观世音菩萨的祝福下成婚,是為藏族人的祖先。西藏国王松赞干布亦被视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传说他一出生则有三十二种相好,头上更有一尊阿弥陀佛像。他所迎娶的尼泊尔妃子则被认為是白度母的化身,文成公主则為绿度母的化身。达赖喇嘛亦被视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观世音菩萨-慈航真人说观世音菩萨其一据《历代神仙通鉴》卷记载:普陀落伽巖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传商朝时修道於此,已得神通至道,发愿欲昔度世间男女。尝以丹药及甘露水济人,南海人称之曰“慈航大士”。其二据李善注引道教《灵宝经》曰:禪黎世界坠王有女,字妙音。年至四岁仍不言,王怪之,乃弃於南浮桑之阿空山之中。女无粮,常日嚥气,引月服精,自然充饱。忽与神人会於丹陵之捨,柏林之下。妙音右手题赤石之上。语妙音:汝虽不能言,可忆此文也。遣朱宫灵童,下教妙音治弟之术,授其采书入字之音。於是能言。於山出,还在国中。国中大枯旱,地下生火,人民焦燎,死者过半。穿地取水,百丈无泉。王却惧。女显其真,为王仰啸,天降洪水,至十丈。於是化形隐影而去。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观音说观世音菩萨根据《观世音菩萨本行经》(后改称《香山宝卷》,作者为宋代的普明禪师),认为她是妙庄王的三女儿,名妙善。至出嫁年龄,出家为尼。妙庄王因此将其赶出王宫。后来妙庄王身患顽疾,危在旦夕,求救於一老僧,老僧诊断后认為只有以亲生女儿的手眼配药才能医治。妙庄王只得求救於自己的大女儿和二女儿,然二女坚决不允。无耐老僧只得告知香山有位仙长,道法高深,兴许能够救愈。妙庄王来到香山,找到香山仙长,却大吃一惊,原来仙长為自己三女儿,但此时已修成至道。女儿知道父亲来意后,二话投说,当即割断手臂挖掉双眼奉给妙庄王。妙庄王心裡十分难过,遂祈求於神明,使女儿再生手眼,结果神灵有眼,女儿果然长出了一千隻眼和一千双手。妙庄王十分感动,令人在香山修建寺庙,专门祀奉妙善,并称之为“观音”。又有相传宋朝时,蔡襄贬为泉州知府,当时,泉州洛阳江,时常有人渡江时溺毙,发愿兴建万安桥(洛阳桥)。於是,观音菩萨化身为一位手提鱼篮的少女,向公眾筹募建桥经费,该化身被称为“鱼篮观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音菩萨生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