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四臂观音烧施供养法菩萨要烧银纸吗

[转载]能供养观音菩萨,需要很大的福报,要珍惜
每到初一十五时,我都会看到一个女的,后来才知道叫刘萍,她常常会很早来观音寺,拿着一束的百合花来供养观音菩萨。后来很神奇的,我在义工表上看到了她的照片,而且一下子就认出了她。她说,她十一要跟着法华团一起去普陀山拜观音菩萨。
今天就讲一讲观音菩萨的表法。很多人来观音寺,我见了,就会说,初一十五要来观音寺拜拜观音菩萨。周六周末也来拜拜观音菩萨,买一些水果供养。或者鲜花来供养。吃了保平安。听起来好像婆婆妈妈的。但是却是真实话。
为什么要记得供养观音菩萨,如果你买了新的衣服,或者是吃的东西。第一个念头,要想到,我要供养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不会穿你的衣服,吃的东西。但是你的供养的心,就可以消除很多业障啊。
不仅仅是人道的众生,在供养观音菩萨。连天道,阿修罗道,神道,仙道,还有罗汉道,辟支佛。尤其是菩萨道的众生都在供养观音菩萨。你看法华经说:
佛陀告诉无尽意菩萨: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
无尽意菩萨即解颈众珠宝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以上,无尽意菩萨把他的珠宝璎珞,价值百千两金,都拿来供养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啊,佛陀告诉无尽意菩萨的,说你要供养观世音菩萨啊。
无尽意菩萨已经福慧具足了,还要供养观世音菩萨。想想我们人,是业障凡夫,更应该供养观世音菩萨了。在普陀山,很多天人都会去供养观世音菩萨。为什么,一来,是为了感恩观音菩萨。二来也为了培养福德资粮。
所以啊,告诉大家啊,学佛的人,要懂得培养福报。第一个,要珍惜我们所用的东西。浪费也是浪费自己的福报。第二个,用之前,都要来供养一切观音菩萨。这样不仅不会损失命中的福报,更会增加福田啊。你看出家人早晚吃饭都要先供养。所以他们个个福报都很大啊。以前有个师兄跟我说,她买了新的衣服啊,或者药物,好吃的东西,都要先供养观音菩萨。然后自己用。这个习惯很好。希望大家都养成这个习惯。
一切的功德,福报来自观世音菩萨。你想想看,天人,福报比我们大,德行比我们好,智慧比我们深。但是他们都懂得供养观音菩萨。我们更应该努力。
做人了,应该要幸运。如果没有观音菩萨,很多人得不到这个人身。观音菩萨发了十二大愿,就是灭除三恶道愿。我们能得到这个人身,能遇到佛法。这就是观音菩萨慈悲的恩德。如果堕落到三恶道中,想要供养观音菩萨,都很难啊。你看看狗啊猪啊,牛啊马啊。他们能供养观音菩萨吗。没有这个福报啊。所以,能供养观音菩萨,本来是一种福报。我们应该珍惜。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供养观音菩萨
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供养观音菩萨
如果住在寺院里了,还要睡到七八点,或者超过六点半才起来,实在很不应该啊。住在寺院,是要有福报的。记得以前有一次,我睡到了六点半,师父在底下大敲门,我吓了一跳,赶紧起来,因为天已经很亮了。所以,我很忏悔啊。住在寺院了,还要损自己的福报,真的实在不应该。后来我就很少超过六点半起来的。一般天蒙蒙亮,就要起来。
很多人看不起学佛的,因为佛弟子没有做好表率,让人感觉佛教是消极的,避世的,无聊的,养老的,送终的,这都是佛弟子没有做好表率的缘故。所以,如果我们学佛了,一定要做好表率,要积极,要告诉别人,佛教是积极的,最乐观的,最有趣的。这样才不失为一个佛弟子的责任啊。
为什么一定要早点起来呢,因为一天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清晨。在农村,鸡叫了,人就起来了,干活了。所以农村人虽然苦,但是到了老年,都是儿孙满堂,富贵绵长。城里人,很喜欢浪费福报,所以到了老年了,就孤苦伶仃,住在养老院,很可怜的。人生最大的福报,是时间,很多人不能体会啊。常常觉得我还年轻,我还有很多时间。但是要明白,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二十岁到四十岁啊。古代的禅师大德,最有成就,最辉煌的时候,也是二十多岁,比如说六祖慧能,开悟是在二十多岁。还有太多的禅师,他们的成就都是在这个黄金年龄形成的。皇帝内经讲,男的过了40岁,身体素质啊,就开始走下坡了,而女的,到了三十五岁,就走下坡了。古人注意饮食,养生,今人常常浪费自己的元气,所以耗费的更快。所以,二十多岁时,我们应该要真正的深入经藏,多多学习佛书,多多培养福报,珍惜时间,到了四五十岁,六十多岁,想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很难啊。因为岁月不饶人。
每天最重要的时间,就是上午,寺院五点就起来做早课,早课完吃饭,到了六点半,然后可以做很多事情。有的人,一睡就到了七点多,等他起来,寺院的人已经做了很多事情了。所以,为什么住在寺院的人,成就很大,因为时间把握的很好,很准。为什么出家人的智慧,福报,修行都是一流的,因为他们不放逸。所以他们培养了很多的福报。古代禅师讲了一句话“睡觉要像死去一样睡去,醒来要像活过来一样醒过来。”这就是当下。
真正能珍惜时间的,是修行人,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成就什么,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每次晚课,出家人念八十八佛忏悔,然后要念普贤警世偈:“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何乐之有,众等,当勤精进,如救头燃,甚勿放逸。”过了一天,命就减少了一天,像鱼缸的水一天天减少,这些鱼儿又有什么好快乐的呢。那么要想很精进的修行,很重要的,就是在早上,早上的心态决定了一天,甚至决定了一生。
很多人都是受命运转,唯有修行人能转变命运,因为世俗人不知道为什么活,也不知道怎么活,每天都是惯性的被驱动的,上班也是惯性,吃饭也是惯性,所以说只好被命运转。而那些转命运的,就是大丈夫之人。因为有转变命运的魄力,要如何看呢,就要看早上。
以前我说,我们学佛了,第一件事情,首先起来都要拜佛要供养三宝。每天起来的第一个念头,一定要供养观音菩萨,这才是对的。哪怕只有五分钟,但是这五分钟是很关键的。决定了一天的运气,也决定了一生的命运。学佛贵在恒心,不是闹着玩的。很多人常常很久了,不去拜佛,偶尔心情激动了就去拜一拜,这样修行的效果很小,很难在意识中种下善根。要每天重复的供养三宝,供养观音菩萨,重要的是重复。会不会忘记要吃饭啊,不会的,为什么,重复的习惯。所以学佛也要有学佛的习惯。要养成学佛的习惯,这样很好。
早起时,会发现一天都很精神,很精进。很多人不能早起,喜欢赖床。告诉自己,生前不必久睡,死后自然长眠。早上要早点起来,中午困了,就可以睡觉。所以,我建议大家,家里用供观音菩萨的,每天要早点起来,给佛菩萨换水,上香,磕头三次,就好了。如果每天都能如此,加上虔诚,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感应很快,成就也很快。
为什么要早起呢,早起的话,会有一种成就感,因为别人都在黑暗的睡眠中,而我们却能早起,迎接一天的阳光,同时还供养了三宝,供养了观音菩萨,也供养了龙天护法。所以说有成就感。天人吃饭是在早上,晚上都是鬼道吃饭的。所以寺院晚上吃饭,叫做药食,就是作为药来治病的,不能叫做吃饭。所以早上起来,就是和天人早起。那么慢慢的,往生了,到不了极乐世界,也容易到天上。那些天天喜欢黑暗为伍的人,到不了极乐世界,很容易到鬼道去。
每天都能迎接阳光,每天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在观音寺,早早的就看到很多老菩萨来拜佛,尤其是初一十五时,更早。他们对佛菩萨心更加虔诚,如果我们住在寺院里,而且离菩萨很近了,却要天天晚起,实在对不起这种住寺院的福报。古人有个话,寺院钟鼓响了,一定要起来的。“闻钟不起身,护法善神嗔,今生灭福慧,来世堕蛇身。”钟鼓是龙天的耳目,一响,护法就光临了,不然今生灭福慧,来世堕蛇身,很可怕的。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已投稿到:供养观音菩萨应该注意的_百度知道
供养观音菩萨应该注意的
最近在网上查了一下关于供养观音菩萨应该注意的事项,说的好的话一定追加分,可有些我看不懂,跟菩萨供水的杯子别人说要用专门的圣水杯,什么叫圣水杯啊,这些我不太懂,是什么意思啊,还有菩萨面前的灯一般什么时候开着啊,念什么口号,我希望明白的人可以把供养菩萨的步骤说详细点说通俗易懂一点,是什么意思啊,说什么上香前要礼拜,,
只是明明自己可以做到却又不去做,我只是希望爱惜佛敬重佛应该从一切小事做起而已,这样算是虔诚吗,,你们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啊,我也并不是在特意迷信什么啊,
提问者采纳
烛台。因为一切善神,这也是属于民间信仰或民间风俗的一种。以入乡随俗的观点而言,灯可以24小时一直开着。不用关第三,单独供奉。例如寺院规模较大者,圣像是否开光并不重要。在释迦世尊住世的时候,,供水。外出之前,土地,但也不必拘泥,至少早晚也须烧香,不必另设香案,通常都先请人为佛菩萨圣像开光,棒香。现代家庭的佛堂,使人进门便可一目了然。佛坛是家庭的中心,即以大殿佛坛的两侧供置长生牌和往生牌。如此,便无可作为礼拜,请看普门品 戒杀放生 尽量吃素 多念菩萨名号,然后以香,要能产生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至于地理师所定的方位可以作为参考,所以举行仪式。至于个人在家庭供养佛菩萨的圣像时,便可把原先的神像视为古物而予以保藏。至于祖牌可以移置于寺院的往生堂,佛堂的空间位置比例相称,家中并不需供奉。如果仍要供奉,炉灶或直接面对自己的卧床就好。在设立佛堂时,太杂,否则会引起家庭的口角。不要由于学佛,以免造成室内空气的混浊。香类以自然的檀香,所以,系念之心。摘自 《学佛群疑》参考资料,表示祈求吉祥。但是从佛教的观点而言,强设佛坛,沈香为佳品,应选择一间静室,换新供品,勘定方位,圣严法师 正信的佛教,不必设置香炉,恭敬,建筑物落成时所举行的开幕剪彩等仪式一般,无处不应,当然有所不便,都会另设有往生堂,太乱,其中也没有见到有关开光的记载。至后世,既能对祖先表示慎终追远的孝思,谈笑,并不需要昭告社会大众,或夫妇共同学佛,猫狗嬉戏出入之处,梢砸环鸫硗蚍,应该选择客厅的正位,而家中尚有裕余的空间或裕余的房间,一切方位有十方诸佛,置于相当的位置,以表示虔诚,水果等供品供养,虔敬心,而只是用于礼诵,一般人大多崇尚举行开光仪式。以佛教的观点而言,以最虔敬的心情和最适当的时间来为佛像安位就好。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阿弥陀佛,恭敬心的感发,则不可由于表现特殊,十方三宝,且应常常清理供桌,不在于圣像本身。所以,同学等共住一室以及同住一栋房子,当然可以设置共同的佛坛或佛堂,使其保持新鲜,可以电灯代替蜡烛,他们也能成为三宝弟子,应该逐步进行。先将佛菩萨圣像安于正位,藉此以引发修行者的道心。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就能显出圣像所在的神圣气氛,以一菩萨代表一切佛菩萨。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观音菩萨,以表示感谢,不作其他用途。如果家中原供有关公,香花供果 不要供荤腥之物。第五,当然没有民间信仰中所想像的那些问题,清香为原则,只要以虔诚心,学佛,因为佛去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药师佛,祖先等神像,清洁,佛菩萨的感应遍在,神主牌时,供水的杯子要纯净的。每天早上可以把前一天的水喝了。在倒上一杯第四,而招惹大众的怨愤。如果全家之中,这要看各人的情况而定。如果住处很小,应该和佛坛,化世。不过隆重的仪式能使更多人起敬生信,各寺院若新塑佛像,至少该保持没有灰尘或枯萎腐烂的花果食物。每天最好应该有定时的早晚课诵,则置佛像在正中或后上方,这是常常被人问起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家学佛需要设置佛堂吗,择定日期和方位,又应如何设置,也当先在佛前礼拜,释迦牟尼佛,公司行号开幕,以精细,诸佛菩萨无处不在,供养和恭敬的对象。通过类此的修行后,最好能够设置佛坛或佛堂。如果设置佛坛,而以圣像作为致敬的对象,以显其尊贵。圣像的大小尺寸,礼拜,乃以经,而此崇高信仰有别于慎终追远的孝思。家庭供奉佛菩萨圣像,宴饮之处,与同事,是为了慎重地向大众宣告,所燃的香,到家之时,烛台,那只有在定时课诵之际,第一,应当面对门窗,法物,专供往生牌,同时要选择日期,任择其一即可。如果已经有了佛与菩萨的圣像,菩萨像在两侧或在前下方,学佛而把他们立即废除,不可太大或太小。如果圣像很小,供设佛菩萨圣像之后,且是以七宝所成,妈祖,也能显出对佛菩萨的崇高信仰,则可置于佛像之下首或另移他处,不宜用化学香料或动物香料调制的线香,不可由于信佛,迄今,人间的弟子们思念佛陀,整齐,仅自己一人学佛,代表著佛的住世,也当比照住于公家宿舍的办法,不要大把地燃烧香烛,塔,设立佛坛,香炉,可保平安在家供佛,务必要使佛突出,禅修,或者你是家长,烛台,花,日日不辍,开光仪式并不一定是必须之举。因为佛菩萨像只是用来当作修行的工具,而开光就是其中的仪式之一。因此,佛像背后不可临窗,寺院规模较小者,护法龙天,改以较佛坛为小的祖坛,若无圣像,如果需要,供花,恭敬心将圣像安置供奉,这无可厚非,所以也不一定需要举行开光仪式,或者住于公家宿舍,上香时称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早晚上香三炷即可。不用多。第二,如果仅是自己一人虔诚学佛,问讯,阳光充足,所以后来渐渐地有了各种各样的供养仪式,也不必供水,但最重要的是在于信心,得到佛法的利益。等到下次迁移佛坛和佛堂之时,便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和佛菩萨的感应,烧香,寺等,家庭佛堂一次以一炷香为宜,也不是会客,为其塑了像来供养,不是小孩,也都集合信众举行开光仪式。这犹如学,迷信。只要不把佛像面对厕所,不需太多,仅于课诵前后,恭敬即可。倘若同住的室友和舍友,大家都信佛,像,其他神像祖牌置于两旁,则可以雕刻多重的佛龛来衬托出佛像的伟大。请购了佛菩萨的圣像之后,嗔嫌。如果全家信佛,而使家人对佛教产生恶感,祖先都会护持三宝且亲近三宝,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开光表示慎重,暂以佛经代表佛像,只要自己认为是最尊贵的位子,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还要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否念观世音类的经,看破放下念佛。你供养观世音菩萨,你心诚吗,是否虔诚的奉上贡品,心诚则灵,主要看是否虔诚,何必计较什么仪式,供养观世音,在于心,落到了下乘。与佛理相,过于追求仪式的修行方法,而不在于形式,甚至净空法师说,佛经说,你执着了,
最近有一些同学提出疑问,来问造像的意义,我想这个问题是许许多多人都有同样的疑惑。尤其是在近一个世纪以来,佛教的弘传衰微了,社会广大群众对于佛教产生疑惑,误以为佛教是个多神教、泛神教,凡是属于这一类的,都是属于低级宗教,高级宗教只崇敬一个真神,好像佛教里面什么都拜,牛鬼蛇神,数量繁多,造成许许多多人的误会。其实佛教里面没有神,也没有仙,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这个我们要懂得,佛教在很久之前,教学的手段就走上艺术化。现在世间许许多多的学术都讲求艺术,生活的艺术,教育的艺术,学习的艺术,甚至商业的艺术,工业的艺术,乃至于打仗,用兵的艺术。实在说最早走向艺术化教学是佛陀教育,造像是艺术里面的一种,在整个佛法里面,不仅是造像,美术、音乐、绘画、雕塑,乃至于建筑,都展现出高度艺术教育,可惜晚近没有人讲解,没有人懂得了。如果你要是了解,你对于释迦牟尼佛的智慧,释迦牟尼佛教学的方式、手法,没有不佩服得五体投地,造像是属于里面的一种,也是重要的一种。
平常我们在许多公共场合里面,常常看到名人的格言,他们的教诲提示大家,写几个字悬挂在那个地方。我也曾经写过,人家来找我,我给他写“清净、平等、慈悲”,或者佛经里面的几句话,或者是世间圣人的几句格言,我们写在那里,悬挂在那个地方,让人家一看提醒自己,我们要向古圣先贤学习。我们写慈悲博爱这四个字,大家看了很欢喜。可是佛家更进一步,把慈悲博爱塑成一个形像,让你更有具体的感觉,比那几个字的用意要深。所以佛家用地藏菩萨,造地藏菩萨这个形像,代表的是什么?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所以地藏代表孝亲尊师,让你看到这个像,你就晓得我要学地藏孝行,学地藏的好学,尊师重道,这个像是表这个意思。这个意思详细的说明,这是一个课程,他代表这个课程,课程有《地藏菩萨本愿经》,有《地藏十轮经》,有《占察善恶业报经》,专门讲这桩事情。经典的课程要学习,至少要半年的时间,让你一看到这个形像,你对这全部课程的内容、教诲,在自己内心油然而生,比我们写几个字给人感触更为深刻,是这么个意思。所以他不是神,他是表法,代表这个法门。
以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慈悲就是仁慈博爱,把我们的真诚爱心推广到虚空法界,爱一切众生就像爱自己一样,自他不二。说明这一个事理的也有三部经,观音菩萨代表的这三部经,都不是独立的,附属在大经之中。第一部《华严经》上,善财童子参访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对善财童子的教诲,这一大段的经文在善财五十三参,这是一个单元。第二个单元在《大佛顶首楞严经》第六卷,《楞严经》有十卷,第六卷观音菩萨向世尊报告,也是向大众说明他自己怎样修行证果的,如何修慈悲心,如何将慈悲心扩大,到爱护一切众生。第三部经在《法华经》里面“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一个单元完全叙说仁慈博爱,落实在各个不同的社会,落实在各个不同的族群,教导我们怎样去爱护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观世音菩萨现千手千眼,我们经验当中知道,我们两只手很方便,如果手一大堆,你说多不方便!所以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是表法的,不要认为观音菩萨真的有一千只手,那你就完全错了。千手是表双手万能,千眼是表观察入微,众生苦难,极其微细的地方,他都看得很清楚,眼到手到,看到之后,没有不帮助,没有不伸手援助的,表这个意思。我们看到这个像就要想到,见到一切众生苦难,我们要勇于协助,这个造像的功德就殊胜,不可思议。
再如文殊菩萨表智慧,表理智,也就是说孝敬、仁慈、博爱,是理性的,不是感情的,感情就有许多流弊产生;他是理智,不是感情的。世间凡人感情做主宰,变化太大了。现在社会的婚姻跟古时候就不一样,古时候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结合,父母考虑的深远,不是感情用事,是考虑到你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幸福,想得很周到,所以离婚率很低,在古时候很少听说有离婚的。为什么?理性的结合,不是感情的。现代人是感情的结合,没有理性,早晨结婚,晚上就离婚,这成什么话!你就晓得感情跟理智差别太大了。所以过去不是感情,是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共同的努力方向,这样结合叫志同道合,不是感情,感情变化就太大太大了。所以佛教给我们,这个爱要基于理性,不是感情冲动,文殊菩萨代表这个意思。普贤菩萨代表落实、实践。所以整个佛法不外乎孝亲、尊师、仁慈、博爱、理智,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在你的工作里面,在你日常应酬、处事待人接物之间,大乘佛法用这四大菩萨来做代表。
这几天还有从大陆来到此地参学的同学,来问我他家里供养的佛像还没有开光,要不要请法师来开光?开光是什么意思?开光真正的意思,就是这一尊造像造好了,我们启用,启用一定要把造像的意义,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开光。然后你见到这尊像,你自己自性的光明就显露了,是佛像替我们开光,不是人给佛像开光。这法师给佛像开光,佛像就灵了;不给他开光,佛像就不灵了。那我问你,你拜那个佛像干什么?你拜法师就好了,法师叫他灵他就灵,叫他不灵就不灵,法师的本事超过那个神像了。怎么会这么愚痴!所以你供养这个佛像,佛像是时时刻刻开启你自性的光明。你家里供地藏菩萨,你见到地藏菩萨,就想到我要孝顺父母,我要尊敬师长,这个念头一生就是光明。见到观音菩萨,我就晓得我要以慈悲、以爱心对一切众生,见到像心里就生起来,这叫做开光。
所以佛菩萨形像有那么多,就是我们自性的性德无量无边,每一个造像代表性德里面的一种,所以它不是多神教,不是泛神教,它是教学的工具。纵然不懂这个意思,见到佛像有没有好处?也有好处,在他内心深处,种下了佛菩萨形像的种子,这个种子是好种子,不是坏种子,以后遇到缘,听到别人一说明,他就会觉悟了,知道造像有这么多的教育意义在其中。所以不是把它当神明看待,那就错了!现在一般人不了解这些道理,所以佛教变成宗教了,佛教它原本不是宗教,它是教育。你说变成宗教多么可悲!把佛菩萨形像当作神明去膜拜,这叫迷信。
在佛门里面有礼拜,有仪式,那些仪式全是教育的意义,都是表法的。佛菩萨形像面前这个供养具,陈设的这些器具,我们一定有香,香表什么?香表信香,表戒定慧,戒香、定香、慧香,香能够悦人身心。佛菩萨教导我们,什么能叫我们身心最快乐?戒定慧,所以这一炷香是代表戒定慧的。我们看到了、闻到了,就要想到我要修戒、修定、修慧,是这么个意思。不是佛菩萨要闻,都搞错了。供一杯水,也不是他要喝。水表什么?水表我们的心,看到水,要像水一样清净没有污染,像水一样平等不起波浪,让我们看到在这里头学习。我们心一天到晚妄念很多,妄念是波浪,心里面贪嗔痴慢,那是染污,所以供养不能供茶,要供水。茶有颜色,被污染了,供茶那就等于供贪嗔痴,所以不能供茶,要供清水。它是表法的,都是让我们自己看的,看到之后立刻觉悟,我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要怎么用心?要用什么样的心态?供花,花代表因,开花之后就结果,花好果就好,花好是种善因,你将来就得善果。没有一样不是提醒你。供灯烛,灯烛表“燃烧自己,照耀别人”,今天一般人讲的牺牲奉献,表这个意思。
所以佛在经典里面,有一部经叫《造像功德经》,造这个佛像有什么功德?功德无量无边,你帮助多少人开智慧,你提醒多少人孝亲、尊师、慈悲、智慧、落实。落实就是真干,普贤菩萨代表真干。所以它是教学的工具,功德之殊胜,没有其他东西能够比。人常存此心,连世间算命看相的人都懂得,相随心转。你常常看佛像,常常看菩萨像,佛像是智慧的相,慈悲的相,所以人说喜欢造佛像的人,将来他得的果报,自己身相庄严,这个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常常看佛像,常常存好心,孝心、敬心、慈悲心、智慧心是好心,他的相怎么会不好!相貌会转,身体体质也会转,这是说造像功德不可思议,造像无比的殊胜,我们要晓得这个意思。
——净空法师
恭敬心足矣。
不用讲究那么多,恭敬就好。
观音菩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音菩萨生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