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大路通北路的下联

【东南商报】条条大路通北仑 港城交通半个甲子的沧桑巨变
&三十年前,这里滩涂茫茫,芦苇苍苍;三十年后,这里依旧潮涨潮落,山岛耸峙,却已成就了世界大港。&10月17日晚,雄浑而悠扬的《东方大港序曲》中,来自各部门、社会各界5000余人齐聚北仑体艺中心,在浓郁的意境中拉开了&蔚蓝色的诉说&&&&北仑开发建设30周年暨第四届中国宁波国际港口文化节主题晚会的序幕。图为晚会文艺演出场景。 记者 王增芳 杨江 通讯员 金旭孟 摄
在10月17日晚举行的北仑开发建设30周年主题晚会上,评选数月的北仑开发建设30周年30件最有影响力的事件在晚会现场公布。30件大事如同一个个脚印记录北仑的成长,其中,宁波至北仑港铁路通车,开启了北仑大交通时代。
30年前,北仑港城是交通不便的荒野滩涂;30年后,这里变成了道路宽敞美丽,城乡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30年前,北仑港城没有一支公交车队,从市区前往北仑只能走两条公路;30年后,这里变成了公共交通网络便捷、清洁新能源车辆拥有量位居全国前列的宜居城市。
荒野滩涂变交通枢纽
当车子行驶在北仑港城最美公路太河路上时,车窗两边的美景更迭不断。一座座山峦缓缓地向东海延伸,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有山脚下偶尔乍现的砖瓦屋顶,行驶其中,令人产生置身于欧洲小路的错觉。
1984年,整个北仑区的路网非常简易。宁波市民进入北仑只能通行329国道和骆霞公路,剩下的便是各个乡镇零散的农村道路。1988年5月,第一条链接北仑与宁波市区的高等级公路江南公路正式开建。从此,甬江隧道、通途路、甬台温高速公路潘火至大碶段、招宝山大桥、沿海中线北仑段及部分农村联网公路也陆续拉开了建设的帷幕。
2009年,北仑新碶太河路至春晓公路正式通车。作为北仑区干线公路网纵向连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段公路的通车不仅标志着北仑&30分钟交通圈&的基本形成,同时也让梅山保税港区离高速口更近。
2010年5月18日,梅山大桥建成通车,梅山与大榭两座岛屿从天堑变为通途。同时,配合白洋线、太河路至春晓公路(二期)、穿山疏港高速公路的建成,北仑区基本形成了&三高四横八纵&的路网骨架。
据北仑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13公里,普通公路网密度已经达到121公里/百平方公里,处于全省领先水平;高速公路网密度达9.54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全国已是名列前茅。北仑交通进入一个从&基本缓解&、&基本适应&,到&全面适应&、&适度超前&的科学发展的历史性新时期。
随着穿山疏港高速公路、329国道改建(北仑段大榭叉口改造)工程、穿山疏港高速公路梅山保税港区连接线、霞浦连接线等重点工程的建成,北仑公路集疏运网络和城区内部交通路网进一步完善,城区&港城不分&、&客货混行&的现状将彻底改变。
便利公交&通达四方
公共交通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然而1984年北仑建区时,并没有专门的公交公司,只有一支十几辆车组成的车队。1990年北仑成立了运输公司,但车辆和线路屈指可数,一共只有11辆客运车辆、7条城乡客运线路。
2002年,北仑公交公司正式运营城市公交线路。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投资力度之大、发展之快均为空前。2008年,北仑区正式启动了客运中巴车公交化改造和公交综合改革,理顺了区域公交运营体制,一系列公交优惠政策得到实施。从此,北仑告别了城乡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城乡公交一体化得到全面实现。尤其是梅山&宁波的790路公交线路的开通,结束了梅山人民出岛无公交的历史,对北仑区公共交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与此同时,北仑区还对原来的票价制度进行了改革,对所有公交车实行IC卡折扣优惠,以降低市民出行成本。据悉,目前刷卡乘车人数占到60%以上,每年优惠额度将近4500万元。
如今,北仑公交已有公交运营车辆647辆,公交线路60条,其中清洁能源公交车达371辆,清洁新能源车辆的拥有率在全国位居前列。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走路不超过5分钟都能坐上公交车,北仑人的公交化出行正在变为现实。
随着明年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的投入运营。一个以轨道交通和中运量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公共自行车为延伸的多模式、一体化的北仑公交服务系统将逐渐成型。
科学精细化管理,实现公路管养水平大跨跃
从2000年以来,北仑大路网的建设快速发展,公路交通量逐年增长,管养公路里程、管养内容也大幅增加。
从2009年开始,北仑区公路部门加大养护设备购置力度,全力推进机械化养护作业,并确立&精细化养护&理念。按照每条路的功能与特点,对大海线、货运第二通道、太河路、骆霞线等实行&一条路一个养护方案&,并率先在全市制定了《规范化养护手册》。与此同时,该部门还每年投入300多万元提升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截至2012年,北仑区已拥有养护机械设备120多台套,养护生产车辆18辆,路政执法车辆11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北仑区在公路管养中走出一条亮点频频的文明生态型之路。
现在,从公路保洁到隧道清洗,从桥梁伸缩缝清理到修剪杂草,机械化的身影在北仑区的公路养护上随处可见。公路养护人员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及时修补路面坑洞,消除安全隐患,及时清理路面垃圾,保持公路畅洁已经成为现实。
此外,针对北仑临港工业集聚、集卡货运车多的特点,北仑还采用流动治超、固定治超、联合治超、源头治超相结合的模式,严厉打击公路超限行为。北仑的治超经验成为宁波市车辆超限治理的典型,&北仑治超模式&已在全市推广。
如今,无论是&连城通海,观山望湖&的北仑新印象之路太河路,还是风景旖旎的宛若小九寨沟的大海线,都深受百姓喜爱。闲暇时,自行车驴友和市民常常成群结队组织骑游活动,享受生态和谐之美。
(东南商报见习记者&余婧婧&通讯员&金旭孟)&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北仑广电中心(包括下属机构、栏目、网站等)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北仑广电在线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请自行鉴别。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武廣之接駁篇︰城里城外,條條大路通北站
廣州火車北站周邊有完善的交通路網,與高速公路、國道餃接暢順,主要通過廣清高速、機場高速、106國道等主干道對外餃接。旅客可通過公交車、出租車、長途客車或自駕車等便捷的出行方式,到達或離開廣州火車北站。
日前,羊城晚報記者對前往廣州北站的各種交通出行方式進行體驗,發現無論是選擇乘坐長途客運班車、公交車、出租車,還是自駕車等,都各有方便之處。
目前廣州各客運站每天約共有400班次車輛直達廣州北站,約15分鐘-1小時一班,高峰時期客滿即走。
記者體驗︰乘坐廣州二汽花都客運站、廣州北站汽車客運站車輛,離北站近,下車即到。
廣州火車北站有1條市內公交、10條區內公交線路途經。旅客在廣州中山八路公交總站乘坐705路公交車可到達廣州二汽花都客運站;票價8元,每隔8分鐘發車一班,全程約2小時。
記者體驗︰中途站多,時間長,有些路段上下班高峰期易塞車,但票價便宜,直通市區。
廣州火車北站在秀全西路展麟大廈路段劃有10個出租車臨時上、下客停靠位,離廣州火車北站約100米左右,旅客步行約2分鐘可到達,也可停在站前路自駕車落客位。
記者體驗︰從東風東路羊城晚報社出發,走廣清高速,道路通暢便捷,全程35公里,費用在110元左右,路橋費15元。
自駕車可通過廣清高速、機場高速、106國道等進入花都區廣州火車北站。
記者體驗︰下高速後,沿途都有指示牌引導進入火車北站出發和到達區。但是從北站東廣場缺乏停車指引,東廣場附近沒有正規的停車場。
旅游包車按不同行駛方向可在火車北站汽車客運站內落客,也可在火車站廣場北面富都臨時客運站落客。
> 相關閱讀  “三十年前,这里滩涂茫茫,芦苇苍苍;三十年后,这里依旧潮涨潮落,山岛耸峙,却已成就了世界大港。”昨晚,雄浑而悠扬的《东方大港序曲》中,来自各部门、社会各界5000余人齐聚北仑体艺中心,在浓郁的意境中拉开了“蔚蓝色的诉说”———北仑开发建设30周年暨第四届中国宁波国际港口文化节主题晚会的序幕。图为晚会文艺演出场景。记者 王增芳 杨江 通讯员 金旭孟 摄   在昨天举行的北仑开发建设30周年主题晚会上,评选数月的北仑开发建设30周年30件最有影响力的事件在晚会现场公布。30件大事如同一个个脚印记录北仑的成长,其中,宁波至北仑港铁路通车,开启了北仑大交通时代。  30年前,北仑港城是交通不便的荒野滩涂;30年后,这里变成了道路宽敞美丽,城乡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30年前,北仑港城没有一支公交车队,从市区前往北仑只能走两条公路;30年后,这里变成了公共交通网络便捷、清洁新能源车辆拥有量位居全国前列的宜居城市。  见习记者&余婧婧&通讯员&金旭孟&  荒野滩涂变交通枢纽  当车子行驶在北仑港城最美公路太河路上时,车窗两边的美景更迭不断。一座座山峦缓缓地向东海延伸,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有山脚下偶尔乍现的砖瓦屋顶,行驶其中,令人产生置身于欧洲小路的错觉。  1984年,整个北仑区的路网非常简易。宁波市民进入北仑只能通行329国道和骆霞公路,剩下的便是各个乡镇零散的农村道路。1988年5月,第一条链接北仑与宁波市区的高等级公路江南公路正式开建。从此,甬江隧道、通途路、甬台温高速公路潘火至大碶段、招宝山大桥、沿海中线北仑段及部分农村联网公路也陆续拉开了建设的帷幕。  2009年,北仑新碶太河路至春晓公路正式通车。作为北仑区干线公路网纵向连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段公路的通车不仅标志着北仑“30分钟交通圈”的基本形成,同时也让梅山保税港区离高速口更近。  2010年5月18日,梅山大桥建成通车,梅山与大榭两座岛屿从天堑变为通途。同时,配合白洋线、太河路至春晓公路(二期)、穿山疏港高速公路的建成,北仑区基本形成了“三高四横八纵”的路网骨架。  据北仑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13公里,普通公路网密度已经达到121公里/百平方公里,处于全省领先水平;高速公路网密度达9.54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全国已是名列前茅。北仑交通进入一个从“基本缓解”、“基本适应”,到“全面适应”、“适度超前”的科学发展的历史性新时期。  随着穿山疏港高速公路、329国道改建(北仑段大榭叉口改造)工程、穿山疏港高速公路梅山保税港区连接线、霞浦连接线等重点工程的建成,北仑公路集疏运网络和城区内部交通路网进一步完善,城区“港城不分”、“客货混行”的现状将彻底改变。  便利公交&通达四方  公共交通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然而1984年北仑建区时,并没有专门的公交公司,只有一支十几辆车组成的车队。1990年北仑成立了运输公司,但车辆和线路屈指可数,一共只有11辆客运车辆、7条城乡客运线路。  2002年,北仑公交公司正式运营城市公交线路。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投资力度之大、发展之快均为空前。2008年,北仑区正式启动了客运中巴车公交化改造和公交综合改革,理顺了区域公交运营体制,一系列公交优惠政策得到实施。从此,北仑告别了城乡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城乡公交一体化得到全面实现。尤其是梅山—宁波的790路公交线路的开通,结束了梅山人民出岛无公交的历史,对北仑区公共交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与此同时,北仑区还对原来的票价制度进行了改革,对所有公交车实行IC卡折扣优惠,以降低市民出行成本。据悉,目前刷卡乘车人数占到60%以上,每年优惠额度将近4500万元。  如今,北仑公交已有公交运营车辆647辆,公交线路60条,其中清洁能源公交车达371辆,清洁新能源车辆的拥有率在全国位居前列。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走路不超过5分钟都能坐上公交车,北仑人的公交化出行正在变为现实。  随着明年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的投入运营。一个以轨道交通和中运量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公共自行车为延伸的多模式、一体化的北仑公交服务系统将逐渐成型。  科学精细化管理,实现公路管养水平大跨跃  从2000年以来,北仑大路网的建设快速发展,公路交通量逐年增长,管养公路里程、管养内容也大幅增加。  从2009年开始,北仑区公路部门加大养护设备购置力度,全力推进机械化养护作业,并确立“精细化养护”理念。按照每条路的功能与特点,对大海线、货运第二通道、太河路、骆霞线等实行“一条路一个养护方案”,并率先在全市制定了《规范化养护手册》。与此同时,该部门还每年投入300多万元提升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截至2012年,北仑区已拥有养护机械设备120多台套,养护生产车辆18辆,路政执法车辆11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北仑区在公路管养中走出一条亮点频频的文明生态型之路。  现在,从公路保洁到隧道清洗,从桥梁伸缩缝清理到修剪杂草,机械化的身影在北仑区的公路养护上随处可见。公路养护人员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及时修补路面坑洞,消除安全隐患,及时清理路面垃圾,保持公路畅洁已经成为现实。  此外,针对北仑临港工业集聚、集卡货运车多的特点,北仑还采用流动治超、固定治超、联合治超、源头治超相结合的模式,严厉打击公路超限行为。北仑的治超经验成为宁波市车辆超限治理的典型,“北仑治超模式”已在全市推广。  如今,无论是“连城通海,观山望湖”的北仑新印象之路太河路,还是风景旖旎的宛若小九寨沟的大海线,都深受百姓喜爱。闲暇时,自行车驴友和市民常常成群结队组织骑游活动,享受生态和谐之美。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条条大路通北国电器总店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图吧地图搜索【】-精准周边信息、公交、驾车线路查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申通北京丰台北区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