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发的失业金发放时间拿不出手

发些图片,前阵子画的,拿不出手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山东地方发展冲动难抑 GDP增速低于17%拿不出手
04:29:27 来源:  
上半年各地经济运行情况的相继公布,使得人们对一个高过一个的GDP增幅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情况心存疑虑。在此,我们选取GDP增幅、总量连年排名上蹿的山东省,GDP总量稳居“一哥”位置的广东省,以及GDP全国占比持续四年下滑,但民间投资助推经济高速增长的福建省,就其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作不同角度的深入审视。
山东:增幅低于17%“拿不出手”
固定资产投资仍是拉动山东各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不过,有的市已开始忌谈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山东省政府相关部门也称,山东无意刻意追求高速度,更无意和兄弟省区市攀比GDP增幅和总量位次
已知最低也有17.1%
“如果低于17%,那你可能拿不出手。”
这句与影片《大腕》对白相似的话,正成为山东所辖各市上半年经济增长的写照。
截至昨日,山东所辖的17个地级市,绝大部分已公布了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第一财经日报》搜集到了其中14个市的相关数据。无一例外,这些市的GDP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增幅都在17%以上。
上半年排在山东经济总量前三名的是青岛、烟台、济南。其中,青岛和济南“不幸”在上述14个市中并列倒数第一,它们上半年的GDP增幅都是17.1%;而烟台则以17.7%的增幅在14个市中傲视群雄。
上半年,山东的GDP增幅是15.3%。在去年全年全国GDP“万亿俱乐部”的5个省(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中,山东今年上半年的GDP增幅居第二位,仅次于江苏的15.4%。而山东已公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各市GDP增幅均在17%以上,这比山东省的整体增幅高出约2个百分点。由于有的市尚未公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产生2个百分点差距的原因尚不得而知。
但从全国范围看,中央数据低于地方数据的情况也曾出现过。国家统计局前局长李德水就曾指出,2004年度各省区市上报的GDP数据经汇总处理后得出的全国GDP增幅,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GDP增幅高出3.9个百分点,其中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层层加码。
地方发展冲动难抑
1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在山东各市中早已出现。去年全年,山东各市中有一半以上实现了17%以上的GDP增幅。而对今年上半年的情况,大部分市都认为这是“承接了近几年良好的增长态势”。
就整个山东省来说,近几年也是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在29日举行的东亚投资论坛上,山东省省长韩寓群就称:“过去5年是山东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生产总值以每年13%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仍是拉动山东各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不过,有的市已经开始忌谈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如今年上半年勇夺山东经济增长冠军的烟台市,在官方媒体的报道就中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情况忽略未提。而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烟台市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近1000亿元,增长近37%。
不过,对下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山东各市都信心爆棚。在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各市增幅均表示有条件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高速增长之忧隐现
在全国经济形势可能由过快转为过热,以及强调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山东的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了全国的注目。同时,持续高速增长正成为山东人的“负担”。
山东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日前对记者称,山东无意刻意追求高速度,更无意和兄弟省区市攀比GDP增幅和总量位次。今年山东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调整经济结构、节能降耗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6日,在收听、收看了国务院通报全国经济形势的电视电话会议后,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就指出,山东要切实提高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更加注重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后劲的统一,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经济社会民生、人与自然、改革发展的稳定与协调,努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省长韩寓群则强调要进一步加大投资方向调整,适当压缩资源类投资,控制高耗能、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的投资,加大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投入。
山东有的市也开始认识到高速增长中蕴藏的不健康因素。济宁市主要领导近日就表示,虽然该市经济增速很高(上半年为17.4%),但增长方式并不健康,该市居民收入水平居全省倒数第二位尤其令人忧虑。
不过,要山东各市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现在山东各级领导班子都把发展当成了第一要务。如果一个地方发展速度慢了,不用上级说,当地领导就会感到无地自容。这种情况下,恐怕想慢都很难慢下来。”山东省发改委相关人士曾这样对记者说。
山东一位经济专家则告诉记者,山东各级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还扮演着“强势政府”的角色,有着对经济直接介入的强烈冲动。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包括省市级政府在内的整个政府体系的职能,必须由过去的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换。(第一财经日报 李攻)
我也评两句
通行证: 密码: 
网易商业,更多精彩在首页,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查看: 609|回复: 0
火箭都能送上天,为何汽车发动机却拿不出手?
火箭都能送上天,为何汽车发动机却拿不出手?不管是自主开发中国空间站、神舟系列飞船、还是北斗卫星导航等,中国航天相较汽车确实好很多。究其原因,一是资金大量投入,二是需求量小,三是有一股咬牙拼命的劲儿,可以不惜成本的制造或者进口。但是汽车这样的大规模量产的商品不同。汽车虽小五脏俱全,有数万甚至更多零件,其生产制造涉及工业基础的方方面面。就算要把小小的螺丝钉量产到更精准、更耐高温、更耐磨损,也需要更先进的设备、技术、人才。制造更先进的设备又涉及更多的设备、技术、人才,而这只是螺丝钉的量产而已。至于砸钱硬来,纯属异想天开,一是砸出的产品成本过高,根本不具有市场竞争力;二是,就算义无反顾的要砸,也没那么多钱,不要以为航天更耗钱,神舟全家福把计划中的加上也没几个。类似的还有相机、医疗器材等,处处无不如此。工业基础在那里摆着,不是一朝一夕,一笔钱可以搞定,这是症结所在。国外可以造出高水平的汽车发动机,工业革命那100多年国外不是白走的。他们的每一道工艺,每一项配料,每一个细节都是需要一点一点从心里挖出来、从失败中走出来的。对于国内发动机制造的一些瓶颈,比如:1.金属铸造发动机气缸主体和其他简单结构件一般使用金属浇铸成形。如何保证工艺的稳定性?高品质的浇铸原材料从何而来?高精度压铸模具和压铸机国内有么?2.机械加工要有上好的车床,车刀,车工。车床和车刀起码还能高价从德国买到,但是车工这个问题如何解决?3.装配工艺发动机里面的装配可不是单用手就可以,而是专业的装配工具。这些需要经验,需要技术,更需要时间。所以装配环境、工艺、设备、技术要求非常高。4.主要机械零部件凸轮,曲柄连杆,齿轮组,轴承,链条,液压件,能做出来是一回事,能长时间稳定的使用算是另一个概念。归根到底还是两个问题:金属材料,机械加工。制造机器的机器才是最底层、最NB的家伙。5.技术封锁比如上面提到的铸造模具,日、德压铸模具只卖本国企业,其他国家想买都买不到。没有模具、设备,谈何生产?庆幸的是,现在中国自主的汽车品牌也慢慢形成,咬着牙憋着劲儿往上冲,如比亚迪、奇瑞、长城、吉利等。也期待有一天,TopGear榜上能看到来自中国品牌的速度。加油!
)&-业务联系: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拿不出手打一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