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贩毒加贩毒起判定标准

解读2011最高法院公布五起吸毒贩毒严重犯罪案例-孙中伟律师-法邦网
解读2011最高法院公布五起吸毒贩毒严重犯罪案例时间: 17:49:02&&&&文章分类:律师文萃
(孙中伟律师解读:最高法院官方网站也没有注明发布会上二名法官的身份,我觉得很有必要对公众介绍一下,左边那位应当是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右边这位应当是最高法院刑五庭庭长高贵君博士,高贵君博士庭长是位难得的专家型学者型法官领导,负责起草或解读了多部关于毒品犯罪的司法解释,在我国毒品犯罪审判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位值得我本人及其他毒品犯罪辩护律师及家属敬重和信任的少有的几位法官之一)“6·26“国际禁毒日临近,最高人民法院于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0年以来人民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并公布4起吸毒诱发的严重犯罪案例及1起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犯罪案例。其中,抢劫罪犯黄国云、故意杀人罪犯李宁罪行极其严重,已被依法核准并执行死刑。 &&&&今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青少年与合成毒品”。(孙中伟律师解读:合成毒品是个新型的问题,所有毒品犯罪辩护律师、特别是死刑辩护律师应当加强对新型合成毒品的辩护技能研究,特别对于没有量刑标准的新型合成毒品,不管毒品数量多大、纯度多高、危害多大,律师都可以大胆、勇敢地提出不应适用死刑的辩护意见,一般都会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为毒犯寻找到生路)据介绍,为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积极参与禁毒综合治理,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大了对新类型合成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通过印发《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制毒物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对新类型合成毒品犯罪的认定、处罚标准等问题予以规范,及时解决了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难题。(孙中伟律师解读:以上司法解释也并没有能完全包括和解决司法实践中所出现的各类新型合成毒品的量刑等法律适用问题,仍存在有法律空白和漏洞,律师加强研究,仍然可以找到毒品死刑辩护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但需要律师的敬业和专业。)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毒品犯罪案件59234件,同比增长14.88%;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犯罪分子66298人,其中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至死刑的18961人,同比增长8.58%,重刑率为28.60%,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12.79个百分点。今年1—5月,全国法院共新收毒品犯罪案件25986件,审结22633件;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犯罪分子24815人,其中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至死刑的6667人,重刑率为26.86%,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12.06个百分点。 (孙中伟律师解读:以上司法统计数字表明,毒品犯罪不仅并没有因为禁毒斗争的开展而减少反而不断高涨,为禁毒斗争和律师提出了更高的压力和更多的空间,同时也为毒品犯罪辩护律师提出更高的打挑战和机会,实践中呼唤有更多的优秀专业毒品犯罪辩护律师出现,从律师角度配合禁毒工作,提供更专业更优秀的毒品辩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还通过公布的5起典型案例形式加强了对此类犯罪审判工作的指导。(孙中伟律师解读: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事务所也应借鉴法院的经验,加强对成功毒品辩护案件的研究,定期公布发布典型成功辩护案例,以提高辩护水平及技能。)&&&&今天公布的5起典型案例中,罪犯黄国云毒瘾发作后,为筹钱购买毒品吸食,进入被害人邓可能家中向邓借钱,遭到拒绝后持刀抢劫,将邓可能及邓妻2人杀死,后劫走现金等财物。罪犯李宁在作案前吸食冰毒和“麻古”,产生精神障碍,驾车时行为异常,无故殴打前来将其接走的朋友唐浩,又持刀砍刺、切割唐浩头部、胸腹部、腰部等处数十刀,将唐杀死,后持刀拦截轿车并驾车逃跑。罪犯黄传辉吞服“麻古”后出现呕吐及神志不清等反应,当日夜间突然用双手猛掐怀孕的妻子何群的颈部,又持匕首割、刺何群颈部、背部等处多刀,将何杀死。罪犯傅程君驾车途中吸食氯胺酮,随后出现严重意识模糊、头晕等反应,并产生幻觉,在人群密集的街道上肆意驾车冲撞,造成包括摊主、行人、三轮车主在内的20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4人轻伤、多人轻微伤,并造成1.6万余元的财产损失。罪犯张某、田某某、赵某、王某某均系未成年人,4人均于初中就读期间辍学务工,因受不良影响而吸食毒品,尔后实施贩卖毒品犯罪。&&&&罪犯黄国云、李宁、黄传辉、傅程君实施的严重犯罪均系吸毒诱发。黄国云为获取吸毒所需资金而持刀抢劫并杀死2人,李宁吸毒后产生精神障碍而杀死1人,犯罪情节恶劣,罪行极其严重。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对黄国云、李宁核准了死刑。黄传辉吸毒后产生精神障碍而将怀有身孕的妻子杀死,论罪应当判处死刑,考虑到本案的具体情节,且黄传辉归案后认罪、悔罪,并取得被害人亲属的谅解,被害方的经济损失依法得到赔偿,故依法对其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孙中伟律师解读:吸毒后杀死孕妇,罪行严重依然死刑改判,作为典型案件值得律师研究)傅程君吸毒后产生幻觉,驾车在人群密集的街道肆意冲撞,致多人受伤,并造成一定财产损失,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鉴于其归案后认罪、悔罪,被害方的经济损失依法得到赔偿,故对其酌情从轻处罚。罪犯张某、田某某、赵某、王某某的行为均构成贩卖毒品罪,鉴于4人均系未成年人且田某某有立功表现,根据4人犯罪的具体情节,从宽判处了相应的刑罚。&&&&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依法严惩严重毒品犯罪,是人民法院参与禁毒综合治理工作的一贯立场和做法,各级人民法院将一如既往地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依法打击和遏制毒品犯罪,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原文链接:
执业机构:北京孙中伟律师事务所
 所在地:北京 东城区
手机号码:
联系电话:010-
擅长领域:
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 量刑 私人律师 常年顾问 合同审查 调解谈判 金融证券
咨询孙中伟律师法律问题
咨询标题:咨询内容:无须注册,点击立即提交!
孙中伟律师文集
您的位置:&&&&&&&&&&&&孙中伟律师文集查看
|||||||Copyright &2007-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76号|客服电话:010-(不解答法律咨询)..::中国法学网::..
 |  |  |  |  |  |  |  |  |  | 
您的位置: >> 民主法治建设 >> 阅读文章
最高法公布五起吸毒贩毒严重犯罪案
阅读次数:&&629
去年至今全国法院判决近十万名涉毒被告人涉毒犯罪重刑率近三成去年全年至今年5月,全国各级法院依法判处了91113名涉毒罪犯,其中重刑率接近三成,新型毒品犯罪、因吸毒而引发的严重暴力犯罪和未成年犯罪呈现上升趋势。昨天,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0年以来人民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并公布5起典型案例,其中两名因毒品而抢劫或故意杀人的罪犯已被依法核准并执行死刑。统计数据显示, 2010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毒品犯罪案件59234件,重刑率为28.60%,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12.79个百分点。今年1至5月,全国法院共新收毒品犯罪案件25986件,重刑率为26.86%,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12.06个百分点。最高院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孙军工表示,近年来,为获取吸毒所需的资金而实施抢劫等犯罪,以及吸毒诱发的故意杀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犯罪频频发生。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未成年人实施的毒品犯罪案件有所上升。典型案件黄国云抢劫案日9时许,黄国云因毒瘾发作无钱购买毒品,以借用卫生间为由进入76岁的邓某家中。黄国云向邓借钱遭拒后,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威胁邓交出钱,邓不从,黄国云即持刀割邓的颈部,致其死亡。72岁的邓妻黄某闻声过来,黄国云也将其杀害。黄国云劫得现金约350元及钱包等物后,逃离现场。未成年人贩毒案4名被告人均是“90后”未成年人,两男两女,其中一人还未满16岁。他们都是初中辍学后外出务工,因不良交往并吸食毒品而实施毒品犯罪。法院依法对4人以贩卖毒品罪判处1年、缓刑一年六个月至9年不等有期徒刑。(记者 颜斐)来源: 北京晨报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
京ICP备号-3【网易新闻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精彩推荐】
给网易提意见诸暨破获一起特大吸毒贩毒案
共抓获吸贩毒成员20人,贩毒带头“大哥”自己不吸毒
  日 10:41:44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就在禁毒日前夕的6月10日,诸暨警方经过侦查,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吸贩毒团伙,先后共抓获吸贩毒成员20人,并当场缴获海洛因、冰毒、底粉共计150余克(100克以上为特大贩毒)。
一个月连续发现8人吸毒 数量增多引起诸暨警方重视
4月14日,诸暨警方在市区某宾馆抓获吸食冰毒的违法嫌疑人吴某、周某等5人。警方发现,这5人此前没有吸毒记录,而这次吸毒也是被一个“朋友”劝说,加上自己的好奇,所以“尝试”了一下。4月26日,警方在该市某出租房内抓获以烫吸的方式吸食毒品海洛因的违法嫌疑人熊某、毛某、田某。而这三人在此前同样没有吸毒记录,属于新增的吸毒人员。
今年以来,怎么突然有如此多新增的吸毒人员?这一情况引起警方高度重视。根据在抓获吸毒人员的现场,警方搜获的毒品及毒品外包装显示,所有的毒品来自同一批卖家,种种迹象显示,有一个贩毒团伙的“毒手”正在逐渐向该市渗透。诸暨市公安局决定,坚决打击这一贩卖毒品的团伙。
“马仔”从上家买货给顾客 后半夜打的到乡镇宾馆交易诸暨警方将今年以来抓获的新增吸毒人员的笔录重新进行梳理分析,同时也和附近几个县市的禁毒部门联络,共同开展协查工作。民警发现,这些新增吸毒人员大多是被一些新认识的“朋友”诱惑开始吸食。办案民警将这些“朋友”的真实身份查清,随后对他们开始了秘密的跟踪调查。
经过一段时间跟踪后,诸暨警方发现这批人只是贩毒团伙的“马仔”,他们从上家拿来毒品,随后引诱他人吸毒。在频繁和这些“马仔”接触的人中,警方发现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来自贵州同一个县城,调查结果显示,拿“货”给这些“马仔”的就是这些贵州籍男子。诸暨警方立即将这批贵州籍男子列为重点怀疑对象,展开跟踪调查。随着掌握的证据越来越多,诸暨警方发现这是一个有着倒金字塔型组织的贩毒团伙,核心人员就是这几名贵州籍男子。他们从外地将毒品运到诸暨,然后一部分毒品销售给“熟客”,而另一部分就交给那些“马仔”发展新的“顾客”。这些人习惯在傍晚至后半夜的时间段内进行毒品交易,而且一般不选择市区,而是事先和“买家”联系后,打车到该市一个乡镇--直埠镇交易。
初步断定,这个贩毒团伙的落脚点就是直埠镇的宾馆和出租房。而且这个团伙成员的数量很大,至少有十余人,且警觉性非常高,是一个有着比较严密组织的贩毒团伙。诸暨警方经过一个半月的调查,成功查清将该贩毒团伙的主要成员以及他们的分工和联络方式。
擒贼先擒头目 用他的手机牵出一大串
案情基本清楚,如何才能将这个团伙的全部成员成功抓获,打掉这一贩毒团伙成为诸暨警方要面临的关键问题。6月9日中午12点多,民警在跟踪贩毒团伙重要成员之一、绰号“毛狗”的姚某时,发现姚某单独一人前往诸暨火车站。时机成熟,警方随即出击在火车站的小广场附近,在不惊动贩毒团伙其他人员的情况下成功将姚某抓获。
抓获姚某后,警方在他的身上搜出一小部分毒品。随后,警方选择了市内某知名宾馆的房间,利用姚某的手机开始了第一轮的诱捕行动。第一个被诱入“法网”的是贵州籍男子彭某。收到“姚某”的短信后,彭某立即动身赶往宾馆。下午3点左右,彭某敲响宾馆房间的门,也为自己“敲”来铮亮的手铐:早已等候多时的民警一个漂亮的小擒拿动作,直接将彭某双手扭至背后。而在彭某的身上,警方搜出了他带来的部分冰毒和白粉。一直到下午5点左右,陆续有4名吸贩毒人员落入警方张好的“口袋”。而其他成员则比较谨慎,直到晚上8点,再也没有人前来。警方决定调整抓捕策略。
经过认真分析,警方断定这个团伙的其他成员应该尚未得到风声,根据跟踪民警的消息,剩余的人基本上分散在该市直埠镇的宾馆和出租房内,目前人员基本集中在三个地方。当晚10点,办案民警兵分三路前往直埠。为了将该团伙成员能够一网打尽,民警在他们落脚的宾馆和出租屋外蹲点守候。11点10分,指挥部传来指令,三路民警一起出击。一路直接冲进宾馆房间,房间内有2名嫌疑人员,一人明显刚刚吸食过毒品正在床上睡觉,另一人正在整理行李。另外两路则冲进他们落脚的出租屋,房间内有三四人正在聊天,两名贵州籍男子也在整理行李。说是迟、那时快,没等这几个人反应过来,手上已经多了一副亮晶晶的手铐。在三处抓捕现场,警方均发现了数量不一的毒品,直接让原本想要狡辩的嫌疑人哑口无言。
贩毒带头“大哥”自己不吸毒
当晚,诸暨警方连夜对抓获人员进行审讯,这14人中,有一部分是负责贩毒的,也有几人是专门到这边吸毒的,他们对自己的犯罪事实均供认不讳。根据嫌疑人的交代,警方陆续又抓获了6名吸贩毒的人员。至此,一个以贩卖冰毒和海洛因为主的团伙被警方成功破获。
让办案民警意外的是,处于这个团伙核心的贵州籍男子姚某、江某等人却根本不吸毒,反倒是那些负责发展“客户”的“马仔”都是“瘾君子”。“毒品不是好东西,一旦沾染一辈子就完了。”在被问起为何自己没有吸毒时,犯罪嫌疑人姚某如此回答。看多了因染上毒瘾而倾家荡产,或被人控制违法犯罪的人,姚某等人尽管在贩卖毒品,但对“吸毒”却是敬而远之的。而那些“马仔”则早就在吸毒,一方面是为了取得“顾客”信任,发展“业务”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染上毒瘾,不得不“以贩养吸”,走上这条不归路。
目前,已有6名成员被警方刑事拘留,另外几名吸食毒品的人员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并强制戒毒,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来源: 绍兴网 作者: 编辑: 季建明
  最新评论
我也来说两句:
留言内容:
*文明上网 理性发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贩毒罪量刑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