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年学徒两年效力艺两年什么

第五届武汉市杰出进城务工青年名单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11:45:48
字体显示:
坚守职业道德的房地产评估师
陈洪涛,男,29岁,中共党员,安徽宿松人,武汉博兴房地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评估师。
10年前,陈洪涛承受着再次高考失利的痛苦和读书改变命运的渴望,背负着家人的希望和嘱托来到武汉工业大学房地产经营管理自学助考班自费求学。每每想到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地支持他求学的情形,就感到格外内疚,决心加倍努力的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最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之梦。
2002年陈洪涛加盟武汉博兴房地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房地产评估工作,这是一家刚脱钩改制的企业,一切都处在开拓和发展阶段。对他而言也是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接触到的是全新的领域,一切从头开始,从零做起。他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房地产估价知识,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在工作中虚心请教,先后通过国家组织的统一考试,取得房地产估价师的注册资格和房地产经纪人的职业资格,并很快适应并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在工作中和同事真诚相处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2003年4月,公司安排他与武昌区建委合作调查司门口地区拆迁成本测算,为武昌区的招商引资提供参考。他认真仔细地查勘现场,详细收集和分析各项数据,力图用缜密的分析和计算向武昌区委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在近一个多月的日夜加班之后拿出了司门口地区的拆迁详细成本数据,为区委、区政府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区领导的高度评价。
同年6月,公司承接了武昌临江大道二、三期改造工程的拆迁评估,陈洪涛负责该项目。为了搞好拆迁评估工作,让老百姓们得到合理公正的房地产补偿价值,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与委托单位和建设方的联系和协调中他一丝不苟,在六月武汉似火的骄阳中,一家家的认真地查勘评估标的,仔细收集评估中的各项数据和资料,耐心细致地与老百姓们沟通、交流、讲政策,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认真评估,最终的结果是政府满意速度和对成本的控制,老百姓对评估的结果也比较满意,令人头疼拆迁的速度也加快了,临江大道的建设工作迅速展开。在开发襄樊市场的业务中,他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博兴工作的几年中,陈洪涛面对市场经济的诱惑,坚守职业道德,坚守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原则做好本职工作。因为他深知他的工作与国家的建设和经济密不可分。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得为国家课税提供价值参考;在房地产抵押中,得为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在拆迁评估中,既要保证拆迁户的利益又不能使国家的财产流失。积玉桥地区的拆迁推进、白沙洲地区住宅小区的建设、武汉中环线的建设等等,都凝聚着他的心血、智慧和人格。
“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的无偿献血公益广告,深深打动了陈洪涛,他想着自己一点点的付出很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无尚光荣。几年下来他先后四次无偿献血累计达1400毫升,并且于今年2月自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人生时光飞逝,回首从前,曾经的懵懂少年如今已在谱写自己的人生华章。陈洪涛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一方面他感恩社会、知足常乐,一方面锐意进取、永不言弃。因为,武汉是他的第二故乡。
磨难之中写丹青
陈晓清,男,31岁,湖北云梦人,梦天湖花桥大酒店员工。
由于幼年丧父,加上弟兄多,家境贫困,陈晓清只读完小学就回家放牛。1990年,他来到汉口红光铸造厂打工,干的是那种灰尘弥漫的清铲工作。对于长得像“豆芽菜”似的陈晓清来说,这种重体力活太艰难了。虽然他竭尽全力,但那不听话的铁锤总是准性不够,不打钢钎专打手,握钎的左手背上经常流出血来。那一刻,他真想打退堂鼓,但一想到那个一贫如洗的穷家,陈晓清擦干眼泪又走进了车间,顽强地干下去。
陈晓清勤奋好学,非常上进,不想虚度光阴。他从附近的废品收购站里买回了一大摞书刊,又到书店里买了字典和词典,买来《怎样写好毛笔字》、《庞中华钢笔字贴》临摹,不论寒暑秋冬,只要有空,他便读书、练字。为节省开支,他将墨汁兑水写。初练毛笔字的时候,横竖撇捺像撬杠,工友们笑着说:“还不快让开,小心歪下来打着人。”可两年过去了,工友们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凡是看过陈晓清书法的人,都说陈晓清的书法甚至有些“家”的味道了。
后来陈晓清又对画画产生了强烈兴趣,他节衣缩食、东挪西借买了大量画册如《四王画集》、《中国历代绘画》等,打工10多年来,光这方面的投资他花了万余元。每逢节假日,陈晓清便背起画夹外出写生,将黄鹤楼、长江、大桥、电视塔等尽情挥洒在画纸上,还有故乡那连绵不绝的小丘陵,那依山而傍的小村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无一不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为锻炼自己的书法和绘画,每逢腊月,小陈便在姑嫂树街头摆摊,为贫穷的打工者和下岗工人现场免费写春联,每年要送出800多幅春联和字画,这些费用都是他承担。而他至今还穿着35元一双的皮鞋和15元一件的衬衣。&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灾后,陈晓清忧心如焚,精选了很多生动的照片和鼓舞人心的特稿,并以“爱的奉献”为题宣传赈灾的意义。工友们看了黑板报深受感动,仅用3天时间就自发捐款1.5万元和大量衣物,送到了灾区。&
有付出就有回报。1999年春天,陈晓清花了半年时间创作了12米长、1米宽的巨画《峡江晨曦图》,献给建国五十周年大庆和澳门回归,被长江日报大篇幅报道。2000年,他的画作《峡江帆影》入选了武汉市职工书画展,得到不少名家的肯定。后来他先后创作了《牧归图》、《惊涛拍岸》、《深山读书图》等作品,获得业内人士一致好评。他越干越来劲,又有了写作的冲动,在省内几家大报上发表了40篇作品(与打工相关)。陈晓清逆境当中自强不息的的精神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长江日报》等媒体多次刊登报道他的先进感人事迹。2004年4月,他荣获“武汉市第四届优秀务工青年”的光荣称号。
2002年,武汉市梦天湖花桥大酒店特意将陈晓清招至麾下,老板知人善用,让他担任酒店的宣传部长、酒店内部刊物的总编和总策划员,发挥自己的特长,拿出更优秀的作品。目前,陈晓清在搞好工作的同时,还打算静心创作一幅巨画,献给2008年北京奥运组委会。
以医德立身& 以医术济世
&&&&&&&&&&&&&&&&&&&&&&
陈智勇,男,30岁,湖北汉川人,东西湖区新沟卫生院门诊部主任。
1992年秋天,陈智勇从汉川的农村来到武汉市东西湖卫校上学,开始独立的生活和学医生涯。他暗暗下定决心,决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和良苦用心,学习非常认真、勤奋,生活上相当简朴节约,学习成绩优异,后就读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毕业后,1996年7月到东西湖新沟卫生院工作,从一个普通的医生逐步成长为门诊部主任。
在患者心中,他是妙手回春的大师,生命再现的恩人。面对病人的痛苦,他满怀同情,而对每一次生命的历难,他都深感救死扶伤的责任。在他心中患者无贵贱贫富的区别,惟有同等的对症施治。在他的人生辞典里,铭刻着“以高尚医德立身,以高超医术济世”的行为准则。正是这样的标准铸就了他纯粹的医道,对患者平易近人,对治疗一丝不苟。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十年如一日,将真情施于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1998年4月的一天深夜十点多钟,是一个雷雨大风天气。六合社区居民朱言益因受雷电的刺激,激发了脑外伤术后继发症——癫痫发作持续状态,在床上抽搐、口吐白沫、神志不清、全身发紫,家人发现后,没有直接送到医院,由家属到医院接医生。当时急诊科只有一名医生值班,走不开,家人在值班医生的指引下,找到陈智勇住处,他知情后,觉得情况危急,再犹豫病人恐怕就死在家里,他毫不迟疑地冲到医院,紧急备好急求所需,随家人一起赶往其家中,他顾不上全身湿透,对病人进行紧急抢救、吸氧、掐人中按合谷、开放静脉通道,病人的呻吟、挣扎时刻牵动着他的心,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病人终于得救了,家属为了表达救命之恩,硬是塞红包、留吃饭,都被他婉言谢绝了,这位病人后来也发病几次,都是他出诊抢救的。在他从医的10年里,他以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使数以万计的患者摆脱病魔的折磨。尤其让人感佩的是他总是坚持着一个明确而坚定的原则:就是让病人得到最合理、最完善的治疗,尽可能提高疗效,减少病人的痛苦,节省费用。
陈智勇勤于学习,刻苦钻研,提高医术。10年来,他花了不少钱到图书馆、新华书店查找资料,购买医学书籍、医学光盘。经常与同事们共同探讨一些复杂的病例,以达到共同学习提高的目的。2003年,他参加了“全国第三届心脑血管疾病学术会”,交流了自己的论文《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高脂血症48例》,获得了论文证书和国家Ⅰ类继教学分10分。同年10月份,参加了中华预防医学会武汉分会举办的“防治非典学习班”,获得结业证书及国家Ⅰ类继教学分5分。
与陈智勇接触过的人,全被他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染,被他那种胸怀宽阔、甘为人梯的厚道所感动。10年来,他为政府、计生办及医院义务主办疾病预防控制、计划生育宣传、法律、法规的宣传期刊300余次,受到了领导及群众的广泛好评。
多年来,作为一名普通的医生,陈智勇精益求精、廉洁行医、认真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作为社会的普通一员,他严于律已、淡泊名利、鄙视和抵制不正之风,坚守一位道德公民的社会良知。2003年被评为新沟农场“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东西湖区“劳动模范”。
江城市政,铭刻打工者奋进轨迹
董杏池,男,30岁,武汉蔡甸人,市市政建设集团路面工程公司设备部副部长。
12年前的董杏池,因几分之差高考落榜。但他从未放弃对自己未来满怀的憧憬,他迈出乡间蜿蜒的小路,双足坚定的踏上城市平坦宽阔的大道,决心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汗水,只身闯荡武汉,在城市打拼出一片就业的天空。
在武汉的最初六年中,董杏池干过很多行当,卖报纸、洗车子、修车子等等。在多种职业的摸爬滚打中,善于学习和积累的他慢慢在机械设备上悟出了诀窍,渐渐与城市建设的行当越走越近,终于走进和汇入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市政大军——武汉市政集团这片创业的沃土。
2000年5月,董杏池参与了市政集团承建的第一条沥青砼路面改造工程即关山路道路工程的改造任务。该工程是集团路面公司在沥青砼路面市场的拓荒之作。董杏池在繁忙的工作中学习施工规范,了解设备技术性能,很快熟练掌握了摊铺机、压路机等相关特种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工作原理,掌握了沥青砼施工工艺,以过硬的本领,保证了产品质量和高效的进度,为该工程一举打开市场作出了设备专业人员的贡献。同时,也为他以后能独立负责大型道路工程的设备服务和技术支持打下了难能可贵的基础。
2002年7月,董杏池参与了长江一桥路面维修改造工程的建设,担任设备负责人和压实工序责任人。该工程是长江大桥建成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整治,工艺新、工期紧、要求高,社会各界关注度高。董杏池刻苦学习沥青马蹄脂混合料SMA这一新型沥青砼结构,针对该结构施工温度高,散热快等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设备供应方案和压实方案,并逐一督促落实到位,圆满完成了该桥机械施工任务,历史性地记下了武汉建设史上重点工程设备优秀管理的辉煌一笔。紧接而来的2003年7月长江二桥改造任务,他针对二桥主桥施工的不同特点,及时合理的组织设备和编写压实方案,并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坚守工作岗位,创下了连续工作72小时的感人纪录,战高温,迎酷暑,给武汉市民提交了一份满意答卷。2005年参建的市政府亲民工程武昌临江大道三期工程中,也伴随着他的甘苦,洒下了他和伙伴们的滴滴汗水。
敢去中流击水,方显英雄本色。青山厂前、华工科技园道路、关山一路道排、建设大道、香港路立交桥、中环线、江汉一桥路面等20多项工程建设的设备管理中,董杏池凭着青年人特有的求知欲和超出常人的进取精神,从3000多名市政打工者中脱颖而出,一跃升为以上工程的设备负责人、压实作业工艺负责人。2005年2月,董杏池被聘为路面公司设备管理部副部长,分管该公司设备具体工作。他所参与承建的多项工程,有的被评为市政工程国家质量最高奖——中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有的获省、市优质工程奖。
工作中,董杏池不断针对各工种的特点和施工工艺进行总结,逐步摸索了市政道路施工的先进工艺,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将所学与实践有机结合,编制了市政工程中具有针对性的设备使用、管理及施工工艺要领。
1999年-2004年,他连年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其中2002年,被公司评为“标兵”,2003年被集团公司评为“优秀设备管理干部”。董杏池,像一杆耀眼的旗帜,展示出优秀打工者的亮丽风采。
执着追求的职业经理人
&&&&&&&&&&&&&&&&&
胡文凯,男,26岁,共青团员,湖北大悟人,亢龙太子酒轩执行总经理。
胡文凯1997年中专毕业后,背起了简单的行囊,怀着一份希望与理想,孤身来到武汉,开始了打工生活。胡文凯学的是市场营销,他也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当时的处境,既无经济来源,又无人际关系,要想有立足之地,就必须选择一个能锻炼自我,有发展空间,最起码能保障基本饮食起居生活的稳定工作。“良禽择木而栖”,1997年亢龙太子酒轩在武汉沿江大道隆重开业,虽然在餐饮酒店打工是一份较艰辛的职业,当时不被打工者看好。但胡文凯坚信“做餐饮也能学到不少社交、业务知识。效益是硬道理,发展看个人”。从此,胡文凯就与亢龙太子这家餐饮企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从事服务员工作。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也没有什么可以不劳而获的好事。要生存、要有前途,必须实实在在地干,踏踏实实地干,不声不响地干、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竞争上岗、考核及平时的工作表现,很快,胡文凯的业务技能与个人素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随着亢龙太子酒轩的不断发展壮大,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勤勉敬业的工作作风,深得老板及公司领导信任。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先后走上了酒店大堂经理、楼面执总的岗位。亢龙太子每一家新店的开业,都留下胡文凯辛勤的汗水。
胡文凯深知职务提高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要当好这个执总,必须具备信心、雄心、热心、诚心、虚心、爱心。信心就是对太子酒轩的发展壮大坚信不移。雄心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把目标定的高、立志高、向上的动力就强劲。热心,热爱自己的工作,以阳光般的笑容迎接每一位顾客,用周到、热情的服务让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留住每一位顾客。诚心,以诚相待不用什么怪招,为顾客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把人性化服务延伸到方方面面,落实到点点滴滴。虚心听取顾客及员工们的意见,把顾客的抱怨当作改进自己工作的方向,为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让酒店事业日益兴旺发展壮大。胡文凯深知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发扬和依靠团队协同作战的团结精神,才是强大的,因此,他常与员工交心谈心、关心爱护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餐饮业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胡文凯告诫自己必须要有一定的职业素质,要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工作需求,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因此,他特别注重礼节、礼貌,总是能给人一种温文尔稚,彬彬有礼的良好印象,他不但自己做好表率,还严格要求属下员工,用真心、诚心主动为顾客营造一个舒心、满意的进餐环境。
2005年1月,胡文凯受公司董事长的委托,在北京亢龙太子酒轩曾先后成功举办过几次高规格的酒会,接待的贵宾有解放军总参谋部梁光烈将军,国际影星章子怡等知名人士,这些贵宾对酒店的出品与服务比较满意,对以胡文凯为首的太子员工的热情服务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市场竞争每一个行业都有潜力,每一种职业都能展示自己的价值,关键是要努力”。胡文凯信奉从不放弃要做一个超越自己的职业经理人的追求。
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家净
蒋红喜,男,30岁,中共党员,湖北随州人,武昌区水果湖环卫所驾驶员。
1996年蒋红喜从部队退伍后到水果湖环卫所工作。作为一名环卫工人,他深知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水果湖的形象和声誉,多年以来,他驾驶环卫车辆驰骋往返于城郊之间,操劳在垃圾运输线上,从不叫苦不叫累,工作不讲条件,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干好本职工作。
环卫工作是个辛苦工作,每天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没有节假日。工作条件也很艰苦,又脏又累,有时还要面对世俗的偏见和各种委屈白眼。而水果湖地区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辖区面积大,人口多,垃圾运输每天240余吨。如今蒋红喜在环卫运输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了九个春秋,每天凌晨三时,当人们还在熟睡时,他已开始垃圾转运工作了,等待着清运工人用板车将从辖区各处收集来的生活垃圾拉到转运台后再装车,将垃圾运往20多公里以外的垃圾填埋场,最后一趟收车进库已是晚上七时,除此之外,遇到建筑垃圾运输量大、工程时间紧的时候,晚上还要进行突击运输,第二天又要照常出车。曾经有人劝过他去开出租车,挣的钱又多,人又体面。但他却说:“干什么都一样,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得有人干吧!环卫工作虽然又脏又累,但它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果湖的形象、声誉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我还是当城市美容师吧!”
爱岗敬业,在蒋红喜身上体现得尤为充分。从1993年学开车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他时刻牢记安全行车,从来不开英雄车、斗气车。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他坚持“一日三检”,即: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都对车辆进行检查保养。多年的职业磨炼,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本领,练就了一手“闻(气味)、听(声音)、看(零件)、摸(温度)”的检车绝活。正是因为他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工作任劳任怨,10多年来,他不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他驾驶汽车从未发生责任事故或车辆责任故障,安全行程达50多万公里。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蒋红喜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处处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遇到脏活、累活,抢在前,干在前,在困难和危险面前尽显共产党员本色。1998年8月的一个深夜,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环卫所地势低,雨水往所里直灌,汽车全停在所内,一旦水积过多,车辆无法启动,将直接影响第二天的垃圾转运工作,垃圾积压将给单位及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为此他不顾大雨磅礴,立刻赶到单位,这时水已漫过膝盖,他拿起车钥匙将汽车一辆辆的开出单位到高处停放,直到车辆全部转移完毕,他全身已被雨水淋得全部透湿。他敬业奉献,不计得失。在转运台等垃圾装车时,若赶上人手不足时,他会主动上到车箱上扒平垃圾,有的人说你是司机,装车与你无关,你就等着,何苦还干那活,搞得一身脏,又不给你一分一厘,他回答说:“见困难不帮,那就失去了做人的本质”。他心中装着他人,唯独把自己的事不放在心上。&舍小家,顾大家,无怨无悔。
蒋红喜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只是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实际行动为清洁城市、为水果湖地区的群众做出应有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在同行中树起了一面旗帜,深得大家钦佩,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消防卫士之歌
金元平,男,27岁,中共党员,河南淮滨人,武钢保卫部消防大队战斗班班长。
1997年,金元平从河南省淮滨县邓湾招工到武钢消防大队做了一名聘用合同制消防战斗员。8年来,通过自身的努力,他从一个阅历稚嫩的农村娃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消防灭火战斗的骨干中坚,为武钢的经济建设和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闪光的消防卫士之歌。
金元平同志是武钢启用聘用工消防战斗员培养出来第一名,也是至今唯一的一名聘用工党员。他从参加消防工作以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由于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好学,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技能过硬,经过几年的消防部队生活锻炼,金元平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消防战斗班班长,成为消防战斗员的“领头雁”。他良好的言行举止和人格魅力也影响着身边的战友,他所在的战斗班乃至整个消防队都形成人人勤学苦练,争当技术能手和先进的良好氛围。在1999年全市第十一届职工技术运动会和2003年第十三届职工技术运动会上,金元平与战友们一起,代表武钢(集团)公司专职消防队都夺得消防专业团体总分第一名,4人进入个人全能前10名的好成绩。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是消防战斗队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真实写照。日下午,武钢能源总厂焦化一回收车间地下电缆隧道发生起火事故。灼热的天气、有毒的电缆燃烧烟气,加之狭窄的电缆沟形成的恶劣的灭火环境,高压电缆燃烧随时都会夺去年轻的生命。在如此危难时刻,金元平手持灭火水枪第一个冲入地下电缆沟,不顾自己的安危,勇敢地与火魔战斗。由于环境实在恶劣,加之战斗时间较长,他劳累中暑,晕倒在火场上。战友们立即将他送往医院抢救,同时被他的精神所感染,都奋不顾身与火魔搏斗,终于将火扑灭,为企业最大限度地挽回了损失。8年来,金元平同志参加过上百场灭火战斗,每一场战斗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
金元平在思想上、行动上时时刻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雷锋为榜样,把困难留给自己,将爱心送给他人。2000年3月,金元平同志在报纸上看到血库急需血液挽救一名重伤病人生命的时候,急忙请假赶到汉口佳丽广场门前采血车上义务献血200ml,2001年又义务献血400ml。
金元平作为中队业务训练和队伍管理骨干,他身先士卒,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为消防队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战斗员。在抢险救灾和灭火作战的战斗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自始至终战斗在第一线。多次荣立战功和荣誉,先后荣获武钢(集团)公司“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4次,先后六次被评为保卫部“双文明”先进个人,五次荣获“武汉市企业专职消防队业务技术能手”,荣获2000年、2003年业务技术比赛状元,一次获得市消防业务技能全能个人第一名,2003年获得武汉市“新长征突击手”、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从挑夫到千人“婚姻设计师”
鞠悦峰,男,28岁,共青团员,湖北随州人,武汉市清心婚姻介绍所负责人。
1995年,鞠悦峰高中毕业,高考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他相信不读大学照样能闯出一番天地。于是,他不顾家人反对,豪情万丈地独自一人来到武汉。在汉正街做了一名“挑夫”,边打工边学习,1996年参加了成人高考,考入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大专班。
1999年大专毕业后,鞠悦峰耳闻目睹了许多优秀青年男女或者因为工作繁忙,或者由于交际范围狭小,亦或是思想认识上的障碍,常常为自己孤单冷清的单身生活而苦恼;此外许多因为种种原因离异的中年人士,迫切渴望重新建立起幸福的家庭。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单身群体正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在个人感情上陷入孤岛。2000年8月,他经过市场调研后反复考虑,最终决定创办武汉市清心婚姻介绍所。
万事开头难。刚开办清心婚介之时,他身边亲友大多对他的这一举动表示不理解。世俗的眼光、父母的反对、资金的匮乏、人地生疏、对婚介行业不是很熟悉、再加上社会阅历有限,创业初期,他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常常感到巨大的精神压力,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凭借大学期间的艰苦磨练,他下定决心朝着自己选择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
清心能够从当年仅租用一间不到40㎡的工作间开始,发展到现在具有一定影响力、专业化、规模化的大型婚介机构。他倾注了无数心血与汗水,跨过了许多艰难坎坷,最终换来了清心婚介在社会上良好的声誉。
开业至今,鞠悦峰始终坚持“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初衷,热诚为大家服务,注重社会效益,坚持诚信, 守法经营。一直以来,他致力于争创武汉婚介品牌,为广大中高级知识分子和各界社会精英提供专业化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帮助包括海外归国学子、国内知名高校教师、党政军机关干部、优秀企业家、科教文卫骨干在内的3000多名单身人士建立起幸福的家庭,让他们找到彼此归属和幸福。清心婚介这些年来的突出业绩,赢得了广大征婚者的良好口碑,也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2002年荣获“桥口区先进示范婚介”荣誉。
多年来,鞠悦峰始终坚持树立清心良好形象,不断完善内外环境,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五年来,清心婚介先后在汉各大报刊媒体上投入广告费用四十五余万元,缴纳房租、各类规费十余万元,坚持对博士免费服务,军人、劳动模范优惠服务的原则。从开业至今,清心婚介一直坚持诚信,守法经营,努力维护行业声誉。不论是普通征婚者,还是亲戚、朋友、熟人介绍来征婚的,他都要求必须提供相关原始证件,倘若个人资料不齐全,坚决不予提供服务,从不做任何违法经营活动。
鞠悦峰在录用员工时优先考虑下岗职工,先后聘用了数十名下岗职工。他宁可自己花时间去从头教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尽可能帮助他们,还曾三次自费组织工作人员到北京、青岛等大城市向同行考察学习。后来其中的四位优秀工作人员在离开清心婚介后开办了自己的婚介机构,走上了各自的创业之路。
鞠悦峰成功了,出名了。媒体纷纷采访。一家媒体称之为“婚姻设计师”。很多征婚者今天也与他个人成为了好朋友。每当他谈起清心走过的五个春秋,回想这些年来众多单身、离异的朋友在清心喜结良缘时,总是会为实现创办清心的初衷倍感鼓舞。
多才多艺的创业楷模
刘成,男,25岁,共青团员,湖北随州人,武汉市江岸区现代书画院业主。
1999年,刘成和成千上万外出打工、谋求生存之路的进城务工青年一样背着棉被,提着旅行包涌入车厢,开始外出打工的生涯。
为了尽快谋得一个就业岗位,他步行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忙于咨询、面试、填表,但每次都是兴奋而去,扫兴而归,刘成并不气馁,他怀着一股不向命运屈服的倔强,不断地调整自己,开始了刻苦学习、不断超越自我的艰辛历程,这也成就了一个从凯威分店保安员一步步成长为管理公司艺术总监、市场部主任兼团委书记,再到一名自主创业者的快速成长过程。
刘成是从凯威啤酒屋一名保安员干起的,为提高理论修养,2000年8月,他参加了湖北省公安厅举办的“消防安全等级培训班”,取得“消防安全人员上岗证”。为了能够早日走上管理的工作岗位,2001年6月,他参加武昌区委党校行政管理专业函授学习,自学了《营销学》、《策划学》、《营销心理学》、《POP设计》等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从一名根本不懂市场营销策划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专业的市场营销能手。为了规范凯威的服务质量,提升顾客对凯威服务水平的满意度,同时也能更好的指导自己带领的员工,2002年4月份,他参加了湖北省劳动厅举办的“餐饮服务行业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取得“中级服务师”职业资格证。由于长期注重积累,多才多艺的刘成被任命为公司艺术总监、市场营销部主任,领导的信任令他信心更足、干劲更大。他先后负责主持或配合策划、筹备了中广店、时尚店、汉口店、香槟会所等四家连锁分店的开业,使凯威得以快速的发展,并为社会新增了近500个就业岗位,为政府分担了就业压力;负责创办了凯威自己的报纸——凯威报,为员工展现才华,交流经验搭建了平台;负责组建了凯威艺术团,使餐饮文化更加丰富,深受顾客好评。
为让员工找到归宿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刘成积极争取在公司成立团组织并以全票当选首届公司团委书记。凭着多年来的团组织工作经验,凭着甘于奉献、积极创新的精神,他成功摸索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团建模式,为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和学习的经验。刘成组织公司团员青年与领导直接对话,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组织迎新春文艺汇演、“知识、技能竞赛”等活动,为员工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为黄陂桥店小学送去现金、桌椅板凳、书籍等物品,共折合人民币2万余元。组建了凯威啤酒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参加社区的公共卫生整治劳动,除草、清扫卫生死角、清理交通护栏及城市公共设施上的“牛皮癣”等公益劳动。
由于他的突出表现,2003年10月,刘成被选为共青团武汉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为了实现自己更大的人生价值,2004年8月刘成毅然放弃了让人羡慕的工作和待遇,投入到艰苦创业新的征程之中,创建并注册了旨在丰富城市文化、美化人们生活的个体工商企业武汉市江岸区现代书画院。
在平凡中闪光
刘原生,男,34岁,湖南衡阳人,武汉晚报发行部汉阳零售分公司经理。
刘原生1993年起就职于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从事报纸发行工作,1997年起担任武汉晚报发行部汉阳零售分公司经理至今。湘江水孕育了他勤劳的品格,衡山竹培养了他坚强的性格。在来汉务工12年间,刘原生同志用辛勤的汗水,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出了一串不平凡的青春足迹。
1993年,满口湘音的他背着简单的行装,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武汉。几经辗转,来到长江日报发行部汉阳站做了一名投递员。黄金口地段较偏僻,订报单位和居民比较分散,为保证每位订户按时收到报纸,个头不高的刘原生每天骑着一辆28型自行车,带着几百份《长江日报》为读者送报。勤奋工作确保了发行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所有投递员中,他的任务是最重的,但完成得是最好的。
1994年12月,因表现出色,刘原生被调至武汉晚报发行部汉阳站任零售发行员兼卡管,后被聘为汉阳零售分公司经理。为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他开动脑筋,摸索出一系列办法,取得了新突破。他建立了摊点档案,将每位摊主地址、联系方式、销售状况等详细资料一一归档,每天分析市场销售状况和走势,经常加班加点,“出门看星星,进门见月亮”。为提高摊点及流动售报人员的积极性和销量,刘原生结合实际情况推出区片促销办法,在一定区域内实行积分制,达到一定销量给予摊主和流动售报人员一定返利。此举极大提高了摊主和售报人员的积极性,达到了较好效果。他建立了补报调摊制度,确保了各摊点有报可售。正是依靠真诚和耐心、勤奋,汉阳区《武汉晚报》零售发行量上升迅猛,多年稳居各分公司前列。
刘原生领导的汉阳零售分公司曾参加过多次大型促销活动。在天河机场,他不顾疲劳,与其他同志一道,共同创造了“法国巡逻兵”飞行表演现场售报6万余份的佳绩;在沌口武汉体育中心国奥队外围赛现场,他率全体员工冒着大雨将晚报送到观众们手中;在新华路体育场,由他率领的售报别动队取得售报量和售报时间的双项第一。
刘原生任汉阳零售分公司经理之前,员工人均收入为500元左右。上任后,他及时召开动员会,激励大家卧薪尝胆,艰苦创业。在着力改变市场格局的同时,想办法为一线员工谋福利,提高员工待遇。现在,员工人均收入已上升到900元。
刘原生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多次主动联系,组织开展以义卖晚报为内容的公益活动——阳光行动,弘扬了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扩大了武汉晚报的影响。
刘原生一直把武汉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一心扑在工作上。2000年,还在湖南老家的妻子面临生产,工作任务繁重的他直到儿子呱呱坠地都未及回乡探望。由于发行工作的特殊性,在汉工作12年来,刘原生回家探亲次数加起来不过6次,为此父母家人也不免唠叨,但他说:“干一行就爱一行,我的事业在武汉,在武汉晚报。我无怨无悔!”
就这样,无怨无悔的他一干就是12年,把无悔的青春献给了平凡的工作岗位,献给了武汉晚报的发行事业。在历年的年终评比颁奖仪式上,当他上台领奖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做得还很不够。”
编织七彩人生
吕素琴,女,32岁,中共党员,湖北鄂州人,武汉一棉前纺车间粗纱值车工。
1989年只有16岁的吕素琴初中毕业,来到一棉集团前纺车间做一名粗纱值车工。在她的身上,看不到浮躁和粉饰,倒是农民工固有的倔劲和朴实,使她成为优质高产,专门生产精梳品种的行家里手。&&&
生活的艰辛,教会吕素琴学会珍惜。由于家境的贫困,尽快挣钱养家是她放弃学业走出家门的一个重要原因。来到大企业,她格外看重自己的岗位。在当学徒的那段日子里,她特别害怕师傅说自己“笨”,没日没夜的练操作,没少吃苦头。在不懈努力下,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值车工。可好日子不长,1994年,吕素琴不幸得了甲亢。这种病给她带来最大的困难就是心慌、怕热、多汗,特别是走进机器轰鸣的车间。医生也反复叮嘱她一定要注意休息。也就在这个时候,车间正好改班次,而且交给吕素琴从未做过的工作就是带徒弟。这件事让吕素琴很兴奋,作为农民工,她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下子忘记了病痛。由于精神的支撑,一年后病基本好了,而且10年前的徒弟现在也能和自己一比高低。1998年成家以后,为了能保证上班不受影响,作为母亲,她将自己5个多月大的孩子送往乡下,用全身心的热情相拥她挚爱着的事业。
前纺车间是一个多工序的车间,十几年来,她一直坚持提前半小时进车间,而且风雨无阻。粗略算一下,十年的时间,义务贡献多达1260个小时。粗纱是整个车间最后一道工序,不仅复杂,而且是质量的重要把关口。为了守住最后一道防线,最基本的操作要领就是清洁操作。清洁工作不仅量大而且繁重,吕素琴在实践中勤巡回、巧安排,使一般人难以到位的清洁要求能够很好地落实到位。如当纱纺满关车落完纱后,利用落纱工夹工号纸的时间,用中长花衣棒把墙板、龙筋扫干净,这样既保证了清洁又不影响产量。又比如,在纺纱过程中纱小的时候尽快把机后的清洁做完,到纱纺大的时候就做机前工作,这样就可避免开花后造成的“参子鱼”疵点。其次在质量把关捉疵上,吕素琴善于观察勤动脑子,在操作运动会上,总能技压群芳。机前接头她创下38秒(标准65秒)的最高记录至今已保持4年无人打破。吕素琴说,“我爱机台,就要让它每时每刻清清爽爽、容光焕发,一下不摸它我就会感到不安。就象驯马师一样,要想马儿跑得快,就要象待朋友一样,精心呵护才是”。
在吕素琴的眼中,党员就是处处干在前,和一般人不一样。对她来说作为工人干好是应该的。她总是时时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干少说,用行动影响身边的人,用朴实无华的作风去影响车间的姐妹们。
吕素琴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从一个百事不懂的农村小女孩,成长为一名业务精,素质高的领军人物全是企业的功劳。虽有酸甜苦辣,但从心底来说是无比快乐的。她连续3年荣获“公司标兵”,2003年被评为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被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章”,一系列的荣誉,如实记录着她不懈的奋斗轨迹。
拼搏进取闯天地
徐俊波,男,29岁,湖北京山人,《现代少年报》社营销主管。
1997年大专毕业后,徐俊波没有离开自己学习了三年的母校所在地武汉,他想在这里开创一片自己的打工天地。
留在武汉之初,徐俊波进入一家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谋得业务员一职。为了做好产品终端宣传及销售服务工作,他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于江城的大街小巷,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他便对武汉市的所有街道及路线了如指掌。对于每月寥寥可数的报酬,他毫无怨言,他认为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应该多吃苦、多付出。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由于业绩突出,他被调到总公司做业务。初闯社会,徐俊波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然而,人生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000年9月,踌躇满志的徐俊波想自己干一番事业,和朋友合开了一家小型超市,半年后不见起色,朋友坚持要求撤资,不得已勉强撑了两个月后,他只得关门。几年的积蓄一赔而空,还背上了几万元的债务,创业的失败对他来说是重重的一击。对此,徐俊波没有气馁,他相信没有比腿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一切困难都会过去,总有拨云见日的时候。
2001年徐俊波竞聘加盟《现代少年报》接受报刊投递工作。报刊投递工作虽然不难,但却是报纸发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报社的信誉,关系到报社的未来。他仔细研究以前投递工作中的失误与不足,决定从“与投递员交流交心,细化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投递网络,加强对投递队伍的规范和管理,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创设了互动投递联络卡,做好报刊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从此,现代少年报的的名字在学生们和家长心中也越来越响亮。
2003年元月,报社推行全员聘用制改革,实行岗位双向选择。徐俊波竞聘上了更具挑战性的岗位——营销主管。他主要负责两个区的联络及发行工作。他始终坚持“多跑动、多交流、多汇报”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做好联络和发行工作。想方设法促进报纸发行。特别是在面临全国报刊整顿和报社报刊扩版增刊等多种困难下,徐俊波与同事顶住压力,丝毫不放松工作,最终取得了极好的销售业绩,为报社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徐俊波时时处处为报社着想,对工作一丝不苟,控制成本,表现突出,先后2次获得报社的总编嘉奖。
在武汉生活了8年的他,已经全身心的投入到这片热土上,并深深地爱上了这充满温情的第二故乡。他主动参加报社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及捐款活动。2003年,“非典”肆虐,徐俊波主动放弃“五一”长假,到新洲区参加全市“防非督导组”工作。不惧危险,勤奋工作,有时为农村的小朋友辅导功课,给他们讲故事,为他们读《现代少年报》,得到了“防非督导组”的表彰。因为他的热情乐观,许多辅导员不仅和他是业务伙伴的关系,有的还和他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
昨天的一切只能成为记忆中的宝贵财富,今天的事业才是徐俊波为之奉献的不懈追求。几年的打工生涯使徐俊波领悟到一个真理——生活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在这片沃土上,只有用智慧的铧犁去耕耘,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才能真正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心系船厂的打工青年
&&&&&&&&&&&&&&
徐连军,男,26岁,江苏如臬人,青山船厂管装车间协力工。
青山船厂是长航集团在汉的大型造船厂。近年来,企业抢抓造船机遇,瞒准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出口船舶基地目标,负重爬坡,奋力拼搏,生产产值迈上新的台阶,200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2亿元,实现出口交货值6000万美元。在三年迈了三大步的进程中,也涌现出一批吃苦耐劳、努力钻研的优秀打工青年,他们用青春和汗水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管装车间工作的上海沿江队的员工徐连军就是其中一员。
&&& 徐连军中学毕业后在家务农了一年多,1997年刚满18岁的他加入到进城务工的行列,在安徽芜湖船厂打工两年后,随上海沿江队来到青山船厂管装车间从事船舶管系安装工作,由于他为人正直,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吃大苦、耐大劳的创业精神,有过硬优良的技术,很快就成为一名领导信任、工友钦佩的管系装配组长。
2002年初,徐连军服从车间安排承担HP18500T不锈钢化学品船的装配任务。该船为TMOⅡ型化学品船,全船设有16个整体重力液货舱和2个污液舱,是我国首次采用双相不锈钢材料建造的船舶。管系安装工作不仅是脏苦累险的工种,也是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自接到任务后,徐连军带领伙伴们可以说从睁眼忙到熄灯,日夜拼搏在船上,在工作中动脑筋、想办法,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攻克了一道道难关,认真圆满完成了任务,为青山厂建造高等级品船作出应有贡献。
2004年青山船厂在协力工队伍中成立骨干队,独立承包了江东12000-3#吨货轮全船管系安装工程。该船能否按期交船是体现船厂造船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完成全年产值也很有分量。徐连军小组接到任务后自觉延长工作时间,实施一班代二班,歇人不歇岗位,吃住都是船上,减少生产中间环接,最大限度发挥生产工人积极性,最后硬是本着一股虎劲,一股实干精神,按期完成了交船任务并受到了船东的嘉奖,为厂争到了荣誉。他们小组爱厂,爱岗精神一致得到了船东、验船师的好评。
&&& 徐连军班组不光是注重生产计划,在施工中特别注重安全生产,每天生产之前都要召开班前安全会议,落实责任人,连续几年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安全警钟必须长鸣,这是他们班组每个员工时刻牢记心中的警示。
&&& 徐连军班组人员近四十多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个人性格,工作方式都要互相了解。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徐连军以身作则,吃苦耐劳,为实现交船目标连续几年节假日都不休息,告别新婚妻子,离开多病父母,为湖北武汉青山造船事业上台阶埋头苦干,自己的腿受伤,在医院治疗,但听说船上因调试需要,他立即拔掉针头坚持到船带领小组成员调试,确保生产顺利推进。他和班组不论什么生产任务从不讲困难,有条件也干,没有条件自己创造条件,也要干好,他们常说船东就是我们的上帝,衣食父母。设备服务商、厂商、接船船东都被他和小组精神所感动,有些工程只要是徐连军小组承担,一般都是免检。
&&& 徐连军同志以他精益求精的精神去搞好每一项工程,以勤恳拼搏的态度面对造船行业,为企业的发展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也多次被船厂评为“优秀协力工”、“先进个人”。&
&&&&&&&&&&&&&&&&&&&&&&&&&&&&&&&&&&&&
销售精英& 忠诚员工
徐文江,男,25岁,共青团员,武汉黄陂人,湖北龙发钢铁公司中南分公司经理。
徐文江1998年从农村到公司来时,只有初中毕业学历,他深知自己的文化水平低,基础知识薄弱,他常常告诫自己:一定要争气,决不能让人瞧不起,决不能掉队。于是,他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在钢材贸易行业摸爬滚打,个人职业道德素质、业务技能、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成为全面精通公司各类品种钢材销售的顶尖人物之一。
徐文江注重积累,善于思索,眼光独到,多次向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公司年利润翻番做出了积极贡献。2003年夏季,公司建材库存量很大,他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及时向公司高层管理领导建议,要迅速按成本平推销售钢材。公司采纳了他的建议,制定了“平推销售,压缩库存”的销售政策,加大了销量,降低了库存积压,回避了风险,减少了公司亏损,加快了公司资金周转,使公司平稳地渡过了风险期。2004年6月份,在钢材价格降到最低点时,又果断地向公司建议,市场机遇已到,要敢于冒风险增大进货量。在他的建议下,公司逐步增加进货量,使公司在钢材行情低谷时,扩大了客户群,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公司利润迅速提高。
徐文江在刚任分公司经理时,对“管理”二字知之甚少,感到压力甚大,但他没有畏缩,而是把压力变为动力。他一方面向书本学、虚心向有管理经验的其他经理学,同时充分发挥团队集体智慧的作用,发挥每个员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他加强对业务员的培训,经过他的传帮带,培养了十多名销售业务好手,输送到公司其他部门,成为公司销售业务的骨干力量。加强与员工的思想沟通,鼓励他们向市场要效益,创造业绩向市场要待遇。他注重细节,向员工们宣传 “客户是上帝”、“服务没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的观念,在员工中开展了“我与客户双赢”的教育活动,增强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互相信任,为提高团队整体经济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分公司当年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为公司创造利润150万元。2004年,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为公司创造利润240万元,为公司、为国家税收作出了贡献。
徐文江深知,作为一名打工者,龙发公司给了他这个这个大舞台,也给了较好的待遇和很高的荣誉。他常说:我不能为进城打工者丢脸,我一定要为城市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他保持了农民的那种朴实、纯洁、实干的优秀品质。进公司以来,他总是吃苦在前,埋头苦干,经常通宵送货到工地,第二天照常上班,毫无怨言。当经理后,更是积极主动关心体贴员工。
在经营过程中,有的客户为压低价格而承诺给回扣他,他总是善意地拒绝和劝阻。他向公司领导说:我是公司的员工,必须要有当家作主的精神,如果接受了社会不良的诱惑,不仅损害公司的利益,还败坏了我们这些进城打工者的名誉。徐文江在职业道德上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他对公司忠诚,对事业的追求容不得半点沙子。为此,2005年在公司全体员工无记名投票中,列在公司“十佳忠诚员工”排行榜的第二名,深受全体员工的尊重和好评。
无私无畏保平安
晏庆平,男,34岁,中共党员,湖北罗田人,长动武汉汽轮发电机厂护卫中队门岗分队长。
1993年晏庆平从罗田县招工进厂工作,他有着极强的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精神,有着高度的以厂为家的主人翁思想,有着见义勇为、遵纪守法的凛然正气,是进城务工青年中表现尤为突出的一位先进典范。
1995年元月18日凌晨3时许,晏庆平带领一名队员执行巡逻任务时,发现一名嫌疑人扛着钢材朝着杂草横生的野外潜逃。他义无反顾地和队员一道向前追去。最后盗窃者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跳进鱼塘,晏庆平也跟着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终于将盗窃者抓获,扭送公安机关处理。他和队友的英勇行为受到了厂部通报表扬,并晋升工资一级。
1997年4月,因历史遗留纠纷,长动公司原属下成员单位退休人员100余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借口,强行冲击行政办公楼和生产区域,他们对待前来执行劝阻任务的晏庆平同志及门岗队员又撕又打。晏庆平保持着冷静头脑和高度的责任感,始终保持有理有节,时刻想着企业的利益和形象,与队员们一道顶着雨点般砸下的拳头,忍着被玻璃划破的伤腿,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耐心解释,以理服人,有效地控制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为企业的安定作出了贡献。
1998年,武汉遭受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晏庆平积极申请参战,加入到厂部组成的抗洪抢险队,累活脏活抢着干,日以继夜的奋战在抗洪第一线。就在他苦战堤上的四十个日日夜夜里,他远在罗田老家的妻子因难产需要剖腹,加上家里无人照料,妻子多么希望他在身旁照顾,而他考虑到抗洪抢险工作正处于关键时刻,在国家与个人利益当中,他毅然选择了前者,向组织上隐瞒了家庭的困难,他的感人事迹被同志们钦佩不已。
日晚9时许,铸钢专业厂发生了建厂以来最大的失火事故。当时,居住在厂外的晏庆平同志已经休息,当他听到消防车的警笛声在工厂周围频繁响起时,强烈的爱厂敬业精神促使他迅速赶到厂区,立即投入到抢险灭火工作中。哪里最危险,他就奋不顾身地扑向哪里。当他发现大火已经迫近堆放大量氧气瓶的库房,情况非常危急,随时都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他就号召带领值班护卫队员快速参与到抢运气瓶的战斗中,将400多瓶易燃易爆的氧气瓶迅速转运到安全地方。需要大量沙袋隔断火源,他就迅速组织部分队员抢运沙袋,迅速筑成了一道防火墙,有效地扼制了火势的发展,与同志们一道续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英雄赞歌,受到了厂部的表彰和嘉奖。
12年以来,他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从未回去过一个春节,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厂休,总是来厂转一转,到各门岗看一看,了解队员们的工作情况,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2003年7月义务献血,一天也没休息坚持战斗在工作岗位上。
晏庆平一步一个脚印地用自己的行动为进城务工青年做出了榜样,用自己的汗水谱写出了动人的篇章。他6年被武汉市公安局评为“先进个人”,4年被长动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9年被长动公司评为“青年岗位能手”,2000年当选为长动公司第一次党代会代表。
打工并快乐着
杨芳,女,25岁,共青团员,湖北松滋人,湖北长城建设实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助理。
2000年4月,杨芳由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在长城建设第四批招聘人员中脱颖而出,被聘请试用。在试用期间,她吃苦耐劳,为人诚恳,努力好学,三个月后,长城建设正式聘用她为总经理秘书。她知道这个工作机会对于现代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来之不易,特别又是外地人,所以在工作中总是要多付出几分努力,由于大学里学的不是房地产专业,为尽快适应工作要求,她刻苦钻研,先后参加了多次房地产业务培训,并经常到同行业的朋友处取经,逐步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在总经理秘书这一职务上,她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和接待工作,通过她的辛苦努力和勤奋工作,业内及公司同事都对她一致赞扬,工作能力及个人品德受到了充分的肯定。
2000年,长城公司开始“水蓝郡”项目的规划建设。杨芳全程都积极参与,为了工作而乐此不疲,基本上没有双休。“水蓝郡”是纯别墅项目,所以销售管理就有一定的难度,要制定特定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范本,吃透合同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万无一失。为充分保证业主及公司的双方利益,她在销售细节控制上不敢有一丝怠慢,与其他相关部门一起做好销售控制,制定相应价目表,房屋面积的多退少补及交房等一系列工作,使全盘销售工作做到无一差错。在售后服务上,积极协调营销、工程及物业间的有关事宜,对客户所提出的问题积极处理,及时回复,树立了企业良好的诚信旗帜,企业也年年被评为“诚信单位”。
2002年底长城建设又开始开发“锦绣良缘”住宅社区,公司继续将该楼盘与营销公司对接的工交到她头上,她利用周一至周五的时间认真处理公司内部的事情及销售合同的审理等工作,周末就深入到销售一线掌握销售动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积极给上级领导汇报相关工作,使该楼盘的销售状况一直保持良好,得到了销售一线人员的拥护和认可,正是因为大家的齐心协力,该楼盘实现了当年开发建设,当年售完的良好业绩。
2003年底,长城建设通过拍卖方式取得了位于青山区冶金大道48亩土地的开发权。有过几个项目开发的经验后,杨芳对于该项目又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为了顺应市场要求,先是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对青山区域的楼盘进行了全面考察,之后对该项目定位及价格方面做了深入研究,于2004年12月正式对外销售,开盘当天实现了8000万元的销售额,创下了青山区销售单价最高的记录,正是因为她几年来不怕吃苦不怕累、认真负责、为人朴实、勇于创新,2005年4月,公司正式成立销售部,任杨芳为销售总监助理。
富而思远,富而思进。长城公司企业发展了,不忘回报社会。2003年,杨芳主动协调,多方联系,促成公司出资在西藏成立了“长城建设希望小学”,同年又组织公司领导人员到十堰陨西救助灾区失学儿童。今年,为增强公司凝聚力,活跃员工文化生活,建设健康向上企业文化,公司成立了团组织,任杨芳为团委书记。
由于工作突出,连续三年经公司全员考核,杨芳被评为“优秀员工”、“先进工作者”,2004年被评选为“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2005年4月被评选为“江夏区新长征突击手”。
平凡中的成就
叶三军,男,30岁,团员,武汉江夏人,醉江月饮食服务有限公司街道口店厨师长。
1991年,16年的叶三军为了减轻家中负担,打点行李离开了难舍的梁子村庄,经人介绍,他投身湖北名厨苏忠高门下,正是从师正门,得到厨道真谛,为他日后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善言辞的他平时话语不多,和他交流时才可以感觉到他身后的“厨艺世界”。
勤奋上进的叶三军有着传统吃苦耐劳的精神与任性,初拜师门,起初从水台做起,基本功的初级阶段就是在漫长而单调中磨砺成长,一年后转为案子配菜工作,为练就一身扎实基本功,他少不了经常琢磨与研究,每日将近工作15小时,在实际切菜过程为练就熟练刀功,手指十余次被切伤,就是伤了手指依然在案子上学习。3年下来左手四个指节被刀背磨平1/5并留下厚茧,所有能够成功的厨师谈到这里时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这一行叶三军度过了职业生涯的第二难关,俗话说“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三年的学艺让他如今记忆忧新,在厨师行业要想有更为深入的造诣,必须广博多学,融会百家之长,叶三军的执着性格是他能够真真步入厨艺殿堂的灵魂,起初他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一些钱订阅了《东方美食》、《四川烹饪》等杂志,了解到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时,心中洋溢着激动,他决心要掌握中国传统美食精髓。通过多年的实践,他继承浓郁荆楚传统饮食文化特点,2003年与同事们一起开发了醉江月“楚才宴”,参加当年在长沙举办的中国美食节活动,被组委会授予“中国金厨奖”的荣誉。2004年开发推出的“蟠龙盛世宴”获得铂金奖。
1997年,叶三军负责厨务的管理工作,他在菜肴出品线上,严把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坚持按规定标准和制作程序下料加工,不偷工减料、降低标准,不加工和出售腐烂变质和过期的食物。一切要对人民群众的健康负责。就是这样带领全体厨务员工实现了百姓美食的理想,醉江月出品的菜肴,味道细腻,可口,并且价格适中,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顿时客满门庭,口碑相传武汉三镇。叶三军非常爱岗敬业,他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有时既是水台工,又是案子配菜师,又是掌勺人。正因为他的以身作则和人格魅力、高超厨艺,赢得酒店员工和客人的一致好评。
从学艺生涯到如今,历经数载,从一个农民家庭走出来的叶三军甚至打工艰辛。他耐心地培养徒弟,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初学者。他对学徒要求严格,不仅传授技艺还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叶三军在醉江月实现了他人生的价值,实现了他的梦想,他每日依然忙于厨务一线,当“轰轰”炉灶燃起火焰时,便是他一天的开始,100多人的厨师团队在他的指挥下,每个厨师技艺的律动演奏着他人生的交响曲。
在青年工作中挥洒激情
于元岭,男,29岁,中共党员,湖北房县人,武汉百步亭花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员工。
&1995年,于元岭参军到武汉,和许许多多军人一样,执勤站岗、抗洪抢险,为保卫武汉立下了汗马功劳。1998年,脱下军装的于元岭,成为武汉市百步亭花园物业管理公司一名员工,兼任百步亭花园社区团委书记。他非常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不辞劳苦,不断地开拓创新,为团的工作全局服务,为青年成长成才服务,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并且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赢得了各级领导与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
百步亭花园社区是全国第一个成立基层人民武装部的社区,在工作实践中,于元岭始终坚持将民兵工作贯穿于社区管理的全过程。利用空闲时间,于元岭连续30多个夜晚,深入社区群众,对社区3000多名适龄青年进行了摸底,合理编组,合理调整训练、学习时间,保证了社区民兵参训率达97%以上,有效解决了当前民兵工作中存在的“三难”问题。在连续两年组织进行的社区人民防空演习中,他充分发挥特长,积极参与演习策划,工作成绩突出。百步亭花园社区的民兵工作得到了解放军总参谋部的充分肯定,被评为“全国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
作为共青团工作者,于元岭积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市场经济要求和青年需求,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新社区共青团思想教育宣传工作,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带领辖区青年团员参加“中华英烈凭吊周”、青年学理论小组、青年“读书俱乐部”等特色宣传教育活动,发挥了教育青年和青年参与的互动作用。加强社区青少年道德建设工作,深化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手拉手和青年文明社区创建等活动,通过成立“小小民兵”、“小小楼栋长”等青少年特色队伍,开展禁毒宣传、青少年健康上网活动等,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聘请华中师范大学著名教授陶宏开、原武警总队总队长陈勇2名老同志作为社区青少年教育顾问,有力推动了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与育才小学一分校联合,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吸引力强、参与面广的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倾心打造了健康向上、愉悦和谐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平台,将学生社区实践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每周六、日、假期都共同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实践。先后开展了“我是社区小导游”、“小区车流量小调查”等活动,使社区青少年更加关注社区的发展,树立主人翁意识。通过成立“百步亭花园社区红领巾管委会”,开展“小小楼栋长”、“小小民兵”、“小小护绿员”、“卫生小卫士”以及“文明小天使”、“童心送温暖”、“小小楼栋长”等活动,增强小学生责任感,培养文明意识,强化社会公德,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为一体。
于元岭四年里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用抓“小事情”来反映社区的“大文明”,社区青少年参与社区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思想不断进步、团的活动日趋活跃,百步亭花园社区团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他本人也获得很多荣誉,先后获得“武汉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市“优秀进城务工青年”、“江岸区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
为交通安全兢兢业业
翟建红,男,24岁,共青团员,湖北武穴人,市交管局洪山大队交通保安协管队队长。
自2002年5月参加交通保安协管工作以来,翟建红由一名普通交通保安协管队员成长为一名交通保安协管队长,他从始至终继承和发扬交通民警“吃大苦、耐大劳”作风,工作中兢兢业业、服从安排、听从指挥、积极向上,坚持奋斗在交通管理工作第一线。
洪山大队毗邻省委、省政府,系湖北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地带,辖区内商贾、高校云集,还有全国知名的东湖,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这里的工作性质的不特殊。交通保安协管员,用别人的话来说是一个费力又不讨好的职业,因为夏天要接受炎炎烈日的“关照”、冬天又要接受到风雪的“吹拂”,还有尾气、灰尘的“侵蚀”。翟建红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勇斗歹徒,协管交通安全。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他解答群众问路近20万余次,扶老弱病残过街1000余次,拾金不昧10余次,拾存折卡5次,送醉酒者到医院抢救1次,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疑人3起,收到人民群众表扬、感谢电话和信件5次。全体协管队员共计纠正行人、非机动车违法行为几十万起。
年之间,翟建红带领其他交通保安协管队员配合民警成功的完成了“魅力东湖”、武汉大学樱花节、“十一”黄金周、“五一”黄金周、2005年全国部分省市交通管理工作座谈会和湖北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等多次大型活动的保卫工作,同时还参与国家领导人和邻国友人访汉等各类交通警卫(保畅)工作累计近万次。在他和其他队员的共同努力及交警的带领下,武珞路中南路口、中北路岳家嘴路口岗分别被评为省、市级青年文明岗。
翟建红担任交通保安协管队长一职时,正处在“新”、“老”队员磨合阶段,他针对不同队员不同性格特点,对编制进行合理调整,充分调动全体协管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他不以队长身份自居,积极主动加班加点,时刻站在第一线,哪里需要就在哪里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勤于动脑,总结出一套叫做“四勤”的执勤标准即眼勤(注意看四周)、口勤(响亮清晰的哨声提醒路口等候的行人)、手勤(以准确有力的手势规范信任、非机动车行走)、脚勤(发现违章行为立即上前劝阻和制止),有效的减少了各路段行人、非机动车违章行为。在平时的队伍管理中,制定详细的《训练学习计划》、《岗位职责》、《队员考核条例》、《内务会方管理条例》,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把“文明执勤、热情服务、让市民满意”的服务理念渗透到每名队员的脑海中。
付出终会有回报。翟建红多次被市交管局及洪山大队评为年度“优秀交通保安协管员”、“协管标兵”、“交通保安先进个人”等,并被洪山区人民政府评为2004年度“洪山区道路交通安全先进个人”。
亮丽的餐饮“服务形象大师”
周进新,女,30岁,湖北罗田人,武汉东鑫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光谷店执行总经理。
1995年,周进新刚从黄冈中专学校毕业,便到武汉打工。在武汉务工从事餐饮业的10年时间里,周进新从服务员做起,先后担任过领班、主管、经理,直至日武汉东鑫酒店光谷店成立,周进新出任执行总经理。正因为周进新吃苦耐劳、富于进取、勇于创新、脚踏实地,她才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了从服务员到总经理的过渡。
东鑫酒店光谷店成立之初,门面位置并不好,路灯也没有,周进新迎难而上,凭借深厚的底蕴,结合酒店的实际,广泛开展调查,开拓市场,寻找客源,使酒店在短短两三个月内迅速火爆起来。她为拓展餐饮经营项目,非常重视家庭宴会市场。在婚宴经营中,她竭力发挥酒店的特色和优势,营造喜庆氛围,拓展延伸项目,增加婚宴的含金量。为解决顾客高档次低价位的要求,她充分利用酒店设施,提供一般餐饮企业难以提供的服务。按照价格标准,合理搭配并辅之以优质服务。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3年多的时间,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酒店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三年向国家上缴利税200多万元,安排下岗人员就业达180人,为员工办理了社保、医保等各种保险,办保率达到100%。
周进新非常注重人性化的管理,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她认为员工是提供服务的保证,有了满意的员工,才会有满意的服务,才会有满意的客人,才会有企业良好的效益。她时时处处在员工中营造一个“人格有人敬,成绩有人颂,困难有人帮,饥苦有人疼”的良好的企业氛围,提出酒店形象从我做起的“八个一”方针,即:“一心一意爱酒店,一言一语讲酒店,一举一动想酒店,一点一滴为酒店”,遵循“乐业者受培训,敬业者受培养,乐业敬业又有专长者提拔重用”的用人原则,同时,启动训导工程,开设“服务之星”、“科技之星”和“委屈奖”,为员工创造了许多工作、学习、发展的环境和机会,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酒店的发展紧密相联,感受到我与企业兴衰的紧密相关,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爱酒店,真诚地对待客人,让员工切实感受到领导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增强员工对酒店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周进新关心员工疾苦,体贴员工生活。大雨天派车送员工回家;员工家属生病,她就派专人到家慰问;非典时期亲自率领抗非典领导小组,讲预防知识,坚持每天消毒,始终让员工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她也非常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结合自己的餐饮业工作实践,利用业余时间到武汉市商业服务学校刻苦学习,深入钻研,于2004年6月取得该校酒店管理专业大专文凭。2005年3月,她又积极报名参加了北京中信公司举办的全国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结业。
正因为周进新的突出表现,她年年被评为公司优秀员工、先进工作者。2000年荣获武汉市餐饮行业“服务形象大使”称号;2001年取得武汉饮食行业颁发的“高级服务师”资格证书。
【已阅读:
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学徒两年效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