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甸进寺庙要脱鞋,可以穿穿白袜子初中女生吗

请输入图片中的文字继续访问仰光的面孔
16:15
前几天到了仰光,上次因为旅行,一直都是跟着LP走,所以线路比较老,在唐人街一带和老城区走的比较多。这次往北很多正在大兴土木的区域偶尔走一遭,才发现自己曾经的自以为是。我就像掉进了一个无底洞,有种无力攀缘的感觉。本来修行就是为了打开自己,可一旦速度太快,就有些控制不住。项总的一句话恰到好处:慢慢来,不要急,缅甸这个地方有时候急不来。
仰光这个世界没有来过的人是绝对想像不出,上次回家乡,几乎百分之百的人还停留于“贫穷落后”这观念里。这个也是事实,缅甸存在着一种新的殖民形式,不再像兵器时代的奴役--纯粹的低级控制,现在的奴役工具是金钱。大部分的缅甸人仍然非常贫穷,穷到经常吃野菜,我也吃过几次。可富有的人富到金钱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在仰光,这就形成了两个很奇怪的循环体系,在那个高端的循环体系里,很时尚,赚钱很快,也很容易,消费也高,机会无处不在。而在那个低端的循环体系里,仍然是挣扎,决定的除了本金外,还有胆怯蜷缩懒惰的头脑。我想中国大体也有这个现象,只不过差距不是那么的大。
我仍然喜爱曼德勒这个城市,还保留着很多原汁原味的东西,虽然脏乱。
在仰光仍然混在寺庙里住,这里的僧人比曼可正规多了,在茶馆餐馆基本很少看到他们的身影,就算陪我出去吃东西,他们都非常害羞,生怕民众会说他们。终于有机会在晚上去了次大金塔,碰到了一对男女朋友,男的是美国人,女的是加拿大人,聊了很多。后来在机场又碰到一个澳大利亚人,买了很多他自认为比较艺术的东西。我突然发现,其实人都自以为是,就算是旅行,也很少有人能真正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浮光掠影,但回去和他们的朋友说起来,到像他们很精通似的。一如的还有那本所谓的旅行圣经LP,其实很多都不是那么回事。
仰光的天气温差比较大,这阵子也比曼热多了,水质比曼也差很多,搞的我满脸又开始冒红点。到处都抽地下水,听说矿物质含量很高,太都需要过滤。
这几天脑子用的比较多,很多时候都是处于CLOUDY的状态。等过阵子再写点有条理的东西吧。
15:04
今天是年三十了,即使很遥远,即使曾经对新年很淡漠,可还是难免怀念,特别是老家的美食。也只有遥远的距离会增加思念和珍惜过去的生活。
昨天大半夜到了曼德勒,回来的感觉非常好,待了两个月才发现XUE DING CAR庙的可爱。在仰光的这十几天很难尽述,所有的痛苦来源于不平等的心态,我很羞愧于自己在身份面前的不淡定,也羞愧于情绪的变化。在不同的文化间生存,首先就要具备开放的心胸和包容的心态,也就是能够放的下身段,吃的下路边摊。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我开始挑剔,或者拿两个国家比较,那些国人的傲慢赤裸裸的表现出来,以至于有人昨天愤怒了。
对于有些人需要去认同,而有些人则不必去迁就,前提是必须放下恐惧。那些融于血液的邪恶之气失去了,可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的勇气。坚持自己的想法目标并不容易,合伙人坚持做高端市场,我却看好自助游这个民用市场,同时我更看重渠道建设和后续的增殖服务,可是这个眼光很难得有人欣赏或者认同。一般人注重赚快钱,这个贴合中国人的特质吧,但我觉得这不是做事业的心态,即使这个钱拿到手,我的心也会不安。当然我也并不是放弃高端市场,但我要把文化根植于深处,我才有资格服务那个团体。连禅法只发源于中国和南传佛教有区别都分不清,又怎么能做出所谓的佛教主题游。如果仅仅是送点小礼物,加持加持又何必来缅甸。
牢骚归牢骚,前几天去了缅甸最有名的三处寺庙之一--ZHAN TIAN YOU 塔,又称大金石,其他两处是仰光的雪其贡大金塔和我现在住的马哈木尼。大金石相传有根佛发放在了这块石头里,百年前这块石头是悬空的,和山体错开一道缝,可百年来人们制造的错误太多,渐渐沉堕了。如果不是现成的导游,走马观花的外国人是不知道这些典故的,最多就是惊叹一下,那么大块石头搁的悬崖上,怎么几百年都不掉下来。
大金石的吃住不仅贵,而且糟糕的离谱,一碗炒饭只放了辣椒粉,而且是冷的,两个人只给一碗汤,还要收1500K一碗,折合人民币13元。一个早饭也全是冷的,晚上买点食物,臭的难以下咽,这可是佛教圣地啊,人心太不古了。和国内旅游景点有的一拼,想起上次在普帕山也差不多的遭遇,那些地方都很富裕,却让人极度怨恨。更糟糕的是缅甸人对外国人的歧视,坐车的车费全要DOUBLE一下,我就是摆明了宰你,你敢怎么样,你就干瞪眼吧。我愤恨的说,看着吧,缅甸很贫穷,多少年后还是这么贫穷。他们难以在发展中维持心态的平衡,量不够大。
大金石还留下印象的就是那些野生动物的头,我叫不出名字,看着一个个店铺门口摆着,有点狰狞,有点邪恶。深夜里也能听到野生动物在森林中嚎叫。当然缅甸的日出和日落永远是最美的,色彩的绚丽无法描述,我想那就是佛陀说的天宫吧。大气和壮丽也无与伦比。在山顶上驻足仿佛也成了仙人,到了另一个世界。
说说现在的政局吧
中国人的有钱不算有钱,都藏着掖着,缅人的有钱那才叫一个痛快。有人把一块宝石卖到了国外,我算了下折合十几亿人民币,人家付钱都不用现金,直接付金子。箱子大的金块,敲锣打鼓抬着在各个寺庙间转悠。事后一家五口租的房子每月要付三百万K的房租。我说他就不怕危险?吴卡威回答,这是在缅甸,不怕,你总认为缅甸穷。想想我确实眼光短浅啊,很是害羞。怪不得说起生意什么,吴眼都不眨一下,原来不是没见过钱的人。
又想起吴说过的一句话,其他国家比如印度,虽然富裕,但有很多饿死的人,但在缅甸绝对不会有饿死的人。我想这句话就是缅甸精神的核心吧。吴的民族自尊心特别强,我自愧不如。
又想起王总和项总说过的话,凡来到缅甸的人最后都不想回去了。谈起来总有很多相同的感触。项总都打算将来置地做地主了。
2012年应该是缅甸特别重要的一年吧,2011年缅尝试开放,最显著的是政局开放。选出了第一任总统,年底释放了几百名政治犯,解除了昂山素姬的监禁,同时开始和美国频繁合作,不再把依赖的重心偏向中国。看着放出来的部分政治犯,报纸上的照片颇觉可笑,歪着嘴脸鼓吹自由,人生这场戏他们在历经苦难后还未看透,这是佛教国家,我却丝毫看不出佛陀在他们身上教化的痕迹。我说缅人正在迷失,真正的自由只有佛陀和上帝的教化,政治永远是场骗局。
强权政府也有他的好处,保证了一体性和单纯性。缅人相当害怕他们的政府,某个时期可能经常把人抓进监狱,所以谈政色变,但凡发布的政令无人不敢遵守。这也保证了佛法法脉至今尚未流失。上次佛牙舍利到缅转了一圈,收到的供养有几百万美金,听说中国想在舍利所在地洛阳建塔,政府毫不犹豫把钱全捐给中国。待的时间长了,我也慢慢的开始理解他们的政府,并不是那么的糟糕。我说我担心缅甸的白色污染,郊区特别严重,多少年后缅人怕要生活在垃圾中了。结果听说明年缅甸要出台政策,不得使用塑料袋,谁用就抓谁。
寺庙的K2打算还俗找工作,他只是小沙弥,可与众不同的是他经常会思考人生,迷茫的时候他也在试图寻找出路。南传佛法逐渐式微,发心也容易迷失,非入洪炉炼治,体会总不深刻。很多少年佛子很努力也知道最终为涅盘,但在俗欲面前经常迷失。在仰光碰到一个8岁出家已经20年的僧人,心性和孩童无二,但不是薛兵来那种天真无邪,他的内心充满了无知和傲慢。一个50多岁有四个孩子的妇女供养他,竟然打算恋爱。在缅甸半工半玩的生活经常充满了匪臆所思的各种遭遇。
今天和驴友在网上聊天,我突然有了启发,我深爱这个国家的文化和人民,以及丰富和独特的特产,我希望和所有的人分享。这个可能就是我事业起点的发心和动力,也是我打算留下来的最初本愿。
真是不容易
仔细拜读了LZ的文章。感叹您人生的经历同时觉得真的能放弃很多得到心灵的净化多么不容易。
非常赞同了解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就是要深入和普通民众多接触,用心感受。不是浮光掠影段时间的靠旅游指导书籍的介绍。
二次环游和第一个客户
17:59
这几天有朋友来缅甸玩,我戏说她是我第一个客户,我要从她身上去寻找敏感点。线路会从曼德勒-蒲甘-茵莱湖-仰光,这个线路不用走回头路,而且点点走向高潮。
缅甸对很多人来说会成两个极端,或者很喜欢,或者很讨厌。缅的基础设施相当的差,那是在所谓文明社会不太能想象的,但人心的纯厚也是很少有的。其次是天气很不同,也很容易水土不服。来的人首先要准备的不是攻略,不是装备,而是心态。可以说是一次苦行,也可以说是一次心灵净化之旅,就看怎么去面对了。缅甸就像块还没雕琢的璞玉,原生态便是它的特色。
我严重发现自己对缅甸文化缺乏了解,也缺乏系统的思考。也许是近三个月的缅甸生活,我的脑子太放松了,以至于懒散已经开始烙刻到我的身上。真的要把推广缅甸文化和佛法当成事业来做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积累。
几个项目渐渐都开始有点眉目,真的进入某种状态后,发现其实赚钱并不是那么的难,最难的是做之前大量无意义的思虑和想象。做不做的好,赚不赚钱突然很容易看出来。这个游戏很简单,却不一定适合任何人。
我也发现国内价值观的畸形,以及经济被拉升后,人们虽然富裕,却在泡沫下的压力。我想我是不会再回到那个价值体系,我渴望有更多的人能转变和反思。这个真的和金钱、地位、学历、背景无任何关系。我很幸运,跨出这一步。也看到国内佛法土壤的贫瘠,很难长出好苗子,有也是被拔起来的。即使是”如是“二字,也非理解所的,更无法去描述。多年以后缅甸同样无法幸免于难。
我想和所有人分享很多美丽的风景,看来要等回来以后了。我将换到另一所寺庙,届时就有自己的网络了。
缅甸流行这样一个故事:有个村子从来没有镜子,所以大家都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有对夫妻也从来没照过镜子,有天不知怎么水里飘来面镜子,被丈夫捡回了家。妻子整理家务的时候发现了镜子,不小心一照,发现是个女人,她很生气,丈夫竟然在家里藏了女人的图片,就质问丈夫为什么找其他女人。丈夫拿起镜子一看,里面竟然是个男人,他也很生气,妻子竟然拿着其他男人的图片。夫妻两个就开始打架,谁也不承认,最后没办法,只好找村里德高望重的大法师裁决。大法师拿起镜子一看,呀,这里面是个和尚,不就是已经去世的师父吗。他赶紧把镜子供上桌子,礼拜下去。
不要笑这个故事的愚昧,我们有几个人真的能看出镜子里的真相?
佛法味道如此纯粹,佛陀时代遗风保存还如此完好的国家只有缅甸。从国内来这里禅修时,最大的感受是把佛陀从神坛拉了下来,佛陀教戒的每个细节原来都来自于生活。曾经在国内,法师们爱把佛经深入地诠释,似乎每句话都有着很深刻的意味,都代表了某种意义,可事实上,佛陀的表达完全直接而简单。僧人们清早乞食,回来后洗脚吃饭,讨到什么吃什么。有时候会有家庭请去吃饭,吃完了回答一些问题。佛陀时代僧人的衣服很容易被强盗抢去,于是佛陀教大家把衣服撕破再缝上,就不会有人抢破衣服了,于是僧衣百衲由此而来。最初僧衣有各种颜色,为防止被抢,佛陀又教大家用红色和黄色,因为这两种颜色普通男人是不可能穿出去的。僧人的头发很长,需要花时间打理,喜欢漂亮的人天天照镜子,还把胡子染成其他颜色,花在修行上的时间就少了,于是佛陀就要僧人剃除须发。。。
很多时候不可避免的仍然是物质文明所带来的虚荣,我深恶这种虚荣,所以从现在开始提倡低物质生活。前段时间和男友讨论金钱和所谓的RICH,我们都认为,金钱是power的表现形式,但不能拿这个印刷品来衡量幸福感和富裕程度,当脱离出这个天平的时候,心灵会获得相对更高自由。
经常乘坐缅甸的公交车,最不可思议的是如果车上没有位子,坐着的人会帮站着的人拎东西,包括很私人的手提包,拎得人很自然,被拎得人也很自然,以至于我现在也经常被拎和帮人拎。记得前段之间去茵莱湖,晚上太冷,我在车上找自己的包想拿件衣服,结果错碰到了一个法国人的包,他当时的戒备如临大敌,冲口而出你干什么,慌得我好像小偷一样。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我在其他地方是不可能碰到了。记得刚到缅甸时,华侨老太太问我到了多少钱,如果带得多的话就让她帮我保管,我带着容易丢。当时真是打死我也不相信老太太没有心存不良。直到一个多月后我才相信,缅甸人真是这样的。
电视节目和某些市场
缅甸有些生活习惯极端落后,有些习惯又非常赶超国际潮流,所以如果信息不灵通,很容易适得其反。
缅甸的有线电视就是一例,他们的有线电视频道是需要购买的,不像我们国家交月租费就全部可以收到。他们自己的电视资源有限,所以很多国际频道都可以收看,包括bbc。频道之间就构成了竞争,广告也非常之少,电影频道基本就是电影。
但是所有的节目,大凡kiss的镜头全被剪掉,凡是露沟的地方全打马赛克,胸沟,股沟,腿沟,看的时候哑然失笑,头才挨近,下个镜头已经遥远。本地节目纯情的要命,堪比琼瑶阿姨的剧情,女明星基本都是瞪大眼睛,一脸的深情,就算勾引男明星,眼神也很赤裸裸。
更好笑的是广告,如果你看到一群青年男唱唱跳跳,结果是农用喷雾器或者是电视天线广告,千万不要惊讶。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诠释物质的价值。五六个产品的广告基本是一样的广告,只是拿在手上的东西换了一个。所以我们几个朋友都认为缅甸的广告市场绝对的有空间。当我刚到缅甸看到空荡荡的街道我就认定广告行业大有可为。这也决定于缅甸人非常的害羞,他们羞于去推销东西。
同样的还有网络,虽然速度不快,但无线市场开通,本地速度也不错,电子商务也是一个空白。
和去年9月份不同的是,国外大量人员的涌入。当我们抵达仰光,所有的酒店、GUEST HOUSE都客满,简直不可思议,所有的房价都翻倍,梅县旅馆的老板说因为政府开放,今年房间就没空过,她那个小破旅馆房价将要涨到60美金。碰到很多外国游客,聊天的时候,大多是来考察,顺便旅游的。我原本看好房地产,结果迟了一步,现在已经涨得有一定风险,但因为产权原因,还是有空间。有人说三月后缅甸将对外国人开放土地买卖,如果这样,不知道会抬到多高。缅甸的很多资源是我一直看好的,涨到多高就有多大的市场。
上次有人问我禅修的事,最好找旅行社办商务签证70天,禅修50天,20天旅行。去年开始,缅甸取消了禅修签证,邀请函就别指望了。禅修目前外国人比较多的,仰光马哈希,毛淡棉帕奥,曼得勒实皆山。
普及一些基本知识
今儿个写之前先讲一个比较神奇的事情,缅甸有一个美食--鱼酱,是把鲜鱼洗净后加盐放入坛子,封存一段时间打开,里面的鱼已经全部碎为鱼酱。神奇之处在于坛子里的鱼酱往往随着月圆月缺满或者少,就像海水一样有潮汐。满月的时候,打开坛子拿出一些鱼酱,封上,下次还可以再取。因为这个现象和佛教的某些现象颇为相通,不可言但可感知。
缅甸的很多文化传统似乎历经几百年仍然不会变色,而作为旅行者有些行为很容易碰触到这些底限,必须懂得避免,虽然缅甸人对外国人还是有着一定的包容心。
缅甸人认为脚是最不洁的东西,所以不能用脚指向任何的东西,比如佛像,他人或者被认为神圣的物品。因为普遍的民众都守持五戒或者八戒,大家都知道其中有一戒是不能坐或睡的高广舒适之处,所以去寺庙基本是要坐地上的,除了法师,其他人不允许坐在椅子上。由此女性形成很明显的特征是小腿都很粗,和当年小日本坐踏踏米时间久后身材类似。另外就是屁股特别大,有些妇女就是很夸张的一陀肉,挤公交车时,一甩足以把人弹出一两米外。
在佛经中,女众因为业习过重,常常被贬斥。佛教国家对女性有着很多看似不近人情的潜规则,也是不容易被理解的,比如不能接近很多类似圣坛的地方。即使这个国家的女性都比较长寿,但在生活形态上仍然比较艰难,地位仍然比男性要低,在一些庆典上,不会有女众被允许坐到高贵的位置。不过随着世界潮流的冲击,在不是公众的场合已经有所改善,并不是缅人轻视女性,更多的只是一种像枷锁的传统习惯。这让我想起年幼时母亲的一些教导,比如晒衣服时,男女之间都有先后的次序,比如坐下和大笑时都要的淑女的风范,在我无视之后,这些教导的正确性就被打破了。
中国人有很强的家族观念,传宗接代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事,姓氏的延续便是其标志。缅甸人却没有家族的姓,这非常的奇怪。每个人都只有名字,男子到一定年龄,有一定威望,就会被冠上“吴”姓,僧人也是,叫吴某某。而且很多名字都是根据出生的星期来取。这就涉及到另一个传统--拜佛。
缅甸的某些佛塔有一个特点,根据星期排了七个方位,并且各有代表的动物,就像我们中国的十二生肖。出生在哪一天,星期几,就拜这个位置。所以来缅甸拜佛首先就要弄明白自己是星期几出生的。不知道这些传统习惯是从何年何月何人传入。周一到周日出生的人,都有不同的行为习惯,或者说像星座一样,有一定的特征。不同的星期都有不同代表的字,缅甸人便用这些字来取名字,有时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周几出生的。有位可爱的老法师给我取了个缅甸名字“ding ding moon”,就是周六出生的意思。听说周六出生的人都比较固执,命中率还是比较高的。
中国的佛教徒讲求右绕佛塔,就像是一条坚不可摧的戒律,因为佛经中诠释弟子对佛陀都是右绕三匝,一旦绕错了,还会有热心的的佛徒来纠正,还有一个正规的说法,逆绕了你的信力、愿力、运力都会背转。但在缅甸没有这样的规定,怎么绕都不妨碍。我想佛陀在这个问题上可能是给某些爱纠结的人一个肯定而安心的抉择和答案吧。
这就又让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僧人的偏袒一肩,都是偏袒右肩,乞食时钵都是挂在左肩。有些法师在这个问题上也深入的诠释过,好像代表的是唯一的意思,不禁哑然失笑,事实是天气太热的缘故。佛陀的要求是乞食或者接触众生时最好全身包裹。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佛陀时代某位弟子长的特别漂亮,皮肤是金色的,有天在河里沐浴被王子看到。王子便心生爱慕,产生一念。这位佛弟子有很高的法力,因为这一念,王子回去以后转成了女子身。为了忏悔,王子极力供养,业力消弥后重新转回了男子身。
缅甸人的生活完全是围绕佛教而展开,不管是市区还是郊区,经常是连着一周法师没日没夜的开着广播诵经或讲经,声音响彻十里,初到时我简直被吵的睡不着觉。之所以用吵这个字,是因为和国内诵经有太大的区别,就像一部不带感情的机器。碰到佛日会有人做功德,请各种表演团表演佛教故事或者传统节目。
这里又不得不说到缅甸人对美的取向,那是相当的庸俗,但庸俗的很有特点。他们特别喜欢用闪烁的东西妆点,庆典时,衣服用反光的纸剪成各种图形贴在上面,反正怎么招眼怎么来,完全的直接简单。佛堂和一些地方用七彩的灯闪啊闪,包括佛像脑袋后面的***。我第一次看到时真是相当的不习惯。同样的还有佛塔每年都会被刷新一次,今年是白色的,明年是金色的。他们丝毫不知道历史痕迹烙刻下年轮的灵性价值,深为惋惜。
当你看到市场里堆着小山似的小段的木头在出售时千万不要惊讶,缅甸女人也很爱美,脸上爱涂一种防晒用品-丹乐卡,用这种树磨出浆后涂上黄黄的一层,好像印弟安人的油彩。涂的过程和国内化妆过程有的一拼,精细的人甚至会画出树叶等造型。丹乐卡对皮肤确实很好,用一段时间后皮肤会变的很白很细,所以缅甸女人早晚都使用。
上次有讲过缅甸人用左手擦PP的事,左手是被视为不洁的,所以接或递东西时都是用右手,左手就藏在右手的手肘下或腋下,同时身子往前一躬,颇为有礼。缅甸一般的厕所都只有用水冲洗,然后再用香皂洗手,所以上厕所千万记得带纸。
缅甸人爱穿他们的传统服装,男人穿的叫基隆,女人穿的叫特敏,就是一条宽大的筒裙,面幅接近两米。穿的时候男子抓住两边往腰间一揪一塞,女子抓住一边往另一侧一揪一塞,看似很潇洒的动作,我练习了很多次,却至今还穿不好。这个裙子很显身材,屁股特别翘,但也很容易松开,所以经常可以看到男男女女在大街上快速的整理。缅甸男人很多喜欢蹲着上厕所,中国男人打赌的时候爱说如果我怎么怎么就是蹲着撒尿的主,可人家就是蹲着撒尿的,所以很多人基隆底下是不穿内裤的,图方便。不过现在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都改穿裤子了。但值得尊重的是在重要的场合,缅甸人还是会穿他们的传统服装,对此他们有着自己的民族自傲。
缅甸人洗澡在我看来也是挺麻烦的一件事,女子一般都把特敏升高到胸口以上,男人则腰部围着基隆,然后拿水冲洗,擦香皂时,只擦在特敏外面,然后搓啊搓,这到省去了洗衣服的时间。换衣服时把干净的衣服罩在外面,脱下里面湿的特敏。反正我尝试了一两次后就彻底放弃了。说缅甸人害羞吧,女人都不会穿短衣短裤,但却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样洗澡。
今年打算过了缅甸的新年--4月泼水节,再回国,听说这个新年非常的隆重而且壮观,会持续一周左右,有钱人会开着车泼水和被泼,以示吉祥。
普及一些基本知识2
缅甸的佛教文化中,最显著的是实践。
每个人一生基本都会出家一次,特别是男孩子,如果没有出过家就不能成婚,被视为成人的过程。当孩子出生的时候,父母就要开始准备出家所需要的东西,特别是大笔的钱,如果某一年条件特别好,就会把孩子送进寺庙,短则一周,长则根据因缘可能一直不会还俗。在这里随便的一个年轻僧人,可能已经出家十几二十年了。
出家仪式非常的隆重,甚至还会有各种绘画体现这些场景。所有的亲戚朋友都会来参加,穿着崭新的衣服,端着各种供养的物品。在乡村里,孩子会坐在大象背上,城市则是汽车,穿着类似王子的衣服,一路上敲锣打鼓。到寺庙后孩子要脱下王子的衣服,象征着当年的释迦牟尼佛一样放弃世俗生活,然后剃度,父母展布接发。然后法师布法和讲戒,当晚成为小沙弥就住在寺庙里,第二天就要跟着乞食。经常看到个头还不如扁担长的孩子捧着个大钵,很是可爱。
我和一些父母交流过,和国内不同的是他们对儿女出家有着特别强烈的自傲。国内如果父母知道儿女要出家,不寻死觅活已经相当不错了,面对周围的人,他们会觉得根本抬不起头来。世俗的观点是出家便是逃避,不是情感失败,就是生活不如意。对尼师甚至厌恶和鄙弃。古代和尚被称为金不换,为什么在近现代反而会出现这么古怪的思想。
20岁之前僧人都是沙弥,称为“过银”-音,20岁之后会正式授戒,称为“乌人”-音。授戒有专门的戒房,授戒之前戒房被打扫干净,不能有任何东西接触到戒房,甚至周围的树枝和电线,任何人和动物也不得靠近戒房。七八位法师同时证明和给予戒体。
缅甸僧人的学习主要围绕几项内容,一个是学习巴厘语,可能需要花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背诵。政府每年会对僧人进行考试,区分等级。小提一下完成中等学习坐汽车免费,完成最高等级学习,听说在国内乘飞机是免费的。一个是学习佛教典籍,当然巴厘语成熟后,会看更古老的典籍。再一个就是打座实修。其余时间则可能会学习英语和电脑。如果从知识结构可以说很狭窄,从生活形态来说也很艰苦,随着现代物质生活的丰富,没有多少生活经验的僧人面对诱惑,守持戒律已经很不容易。
缅甸政府非常惧怕僧人,历史上的很多大事件都是僧人和政府的冲突而起,昂山素姬鼓吹自由的那几年相当的不稳定。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平衡关系有利于民众,但同时也有些怪异。
进寺庙一定要脱鞋,这也是缅甸佛教特别恭敬之处,不管你是首相还是总统。在勃固有个有名的寺庙,曾经英国殖民时候,某位英国军官很傲慢,他穿鞋而入,结果引发了民众的暴动。特别能忍辱的缅甸人,不能忍受的是对佛的不恭敬。
记得在蒲甘,有个中国女子受不了抱怨,因为很多塔上都有细小的沙石,很硌脚。所以来缅甸旅游的人一定要有这个心理准备,脚皮很受考验,碰到特别炎热和寒冷的时候也得要有一定的定力。不要担心你会生病,只要够虔诚,佛塔都有佛力加持,不信去仰光大金塔感受一下吧。
缅甸佛塔的建筑风格在不同的时期会有所不同,最早佛教由斯里兰卡传入,所以建筑都有点类似于英国的哥特式教堂-尖顶,这些佛塔在蒲甘比较多。后期则受印度影响比较深远-圆顶,曼德勒比较多。而且佛塔在细节上很讲究,莲花、佛像都有一定的规定,造塔的人从开始到结束必须持五戒或八戒。
缅甸很多法律的原形态来自于英国,比如房子或土地,如果连续居住超过十年,你就拥有了永久产权-包括租房子哦。当年殖民退出后,很多缅甸人住进了那些老房子,于是近几年房子的产权就像一锅烂粥,政府和老百姓可能同样拥有,居住没有问题,但要出售你得找到当年建房子的人,当然这也是政府借口,都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上哪找啊。不过同时也可以看出高度无为而治的缅甸存在太多的法律漏洞,当然最主要军政府的强权之下法律根本不管什么用――让我想起了我们亲爱的祖国。
在缅甸我学会的第一件事是忏悔。记得慈法法师讲过他的师父,曾经别人供养的一块毛巾,都洗烂了还不舍得扔,到实在已经不能洗的时候,就把毛巾剁碎和上泥糊在了墙上。
当时我实在不能理解这种看似迂腐的行为,直到我自己修行到了缅甸。
我曾经花了那么多钱做一个头发,花了那么多钱买衣服,还花了那么多钱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从内心里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忏悔,那是制服欲望之后,满足和心安之后不会再去重蹈覆辙的誓言。
在这里我住寺庙,房间里只有一张席子一床毯子。吃的很普通,打牙祭的方法就是自己做饭。出门基本是坐公交车,那种车顶上也可以坐人的改装皮卡,偶尔的偷懒方式就是打个摩的。这种生活在国内是极难以想像和理解的。
能够从苦中看到光明,并且乐于接受苦,这个可能是极少数人能够领悟的,苦受能让人的双脚更坚实的站在土地上。这个和金钱无关,我想我不会再去过享乐的生活,也不会再去把小资当成高格调,这些行为的反面有时恰恰是恐惧、逃避和傲慢。并且我极力认清楚自己在这些情况下,面对朋友和他人,业习可能造成的面子问题。
我学会的第二件事情是随顺。记得佛陀在成道之前,他拿着钵发了个誓言:如果此生我能够成道,此钵将逆流而上。结果钵放入恒河中真的逆流而上。真实的信愿力会产生强大的力量。没想到我竟然能在缅甸生活这么久,最后竟然开始做起规划,风生水起。缅甸的时间整整比世界时间慢了一倍,比如网络极端让人抓狂,像我这种性格急躁的人很多时间不得不忍耐,而在过程中屡遭挫折的时候,佛陀的这个故事总是给我勇气。成或不成,好或不好并不是取决于我,而是取决于“佛”。这个话很难理解,只有实践了才知道个中好处。
想起了前阵子住某个寺庙,旁边有个收废品的老太太,今年已经五十八了,看上去相当健朗,抽着本地产的卷烟。她生了十个儿子,死了七个,就在几天前她的两个儿子喝酒过量倒下去就没起来。另一个儿子则生了一场大病,花去了一半的家产。她讲这些的时候丝毫看不出悲伤,抱着孙子乐呵呵的,老顽童似的把几包瓜子全打开了,为了看看里面的对奖券。她一个月的流动资金近十万人民币,在缅甸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但住的是两三平米的竹编小茅屋,破旧的不如中国农村的茅坑,好像风一吹就要倒。接纳或者不接纳,他就在那里,人生不外如是。
简单的生活会更珍惜一切,每一样东西都被我用到了极致,甚至说的每句话都是用心力的。事物的价值不仅在于懂得欣赏和使用,更在于能量的交互作用,你给予多少就会获得多少,每一样事物都是具有生命力的,而佛性是一体的。
呵呵,大多数人认为的放下是强行的不要,就像壮士断臂。其实不是这样的,佛法让人认清无明,这时放下的容易了,但受原来的习惯影响,还是会有些疼痛。
我的文字中也还是有很多情绪,惭愧。。。。对中国古老文化的流失,现代人缺乏教化有些心痛。
这半年大量的生意人蜂涌而入,好像抢钱一样。虽然我没有凭籍这个借口,但难以排除的是最初的迷茫,其实很多人都带着盲目性。不过我渐渐的明白,要想在一个地方混,最重要的是了解那块地方,并不急于一时。而另一方面,在我卑微了一阵子后发现,自身能量团是最重要的,金钱也只是这些能量团的体现。所以近期又恢复了打座,接通了和宇宙的天线。
尽管我对缅甸总是充满着溢美之辞,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难以否认的是这里的战争、贫穷、落后。但是更深一层是大多数人看不到的,那就是政治利益。缅甸大多数地方已经不太可能发生大型战争,如果有小型的军火交战,那也是为了争夺某些东西,很多时候缅甸政府是睁只眼闭只眼的,还有一些人则利用战争敛财,一个战争信号,很多人就会抛下一切逃走。
缅甸政府严重缺乏诚信度,大凡在缅甸待了几年的人都知道,他们发布的政令很多时候朝令夕改,他们所谓的改革开放只是换汤不换药。很多人轻描淡写的说看着吧--颇有高僧的淡定。不过大量外国人的涌入还是给缅甸带来了新的气象,至少流通变的快速起来,但不安稳的政府形势,不靠谱的政府,大多数人仍然不会做大型投资,只会做短期贸易。都还在观望阶段。这对短视的缅甸来说并不是好事。
缅甸政府很想提高他们在国际上的口碑,他们在禁素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努力,但仍然是在利益的前提下。美国的制裁一方面让缅甸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又成了缅甸叫穷的理由。如果缅甸政府真的想为人民谋福利,首先就要在公共基础设施上花心力,而不是迁都内比都。也只有缅甸办的到,可以荒凉的地方重新建立一个首都。夜晚的内比都灯火通明,路上却没有一个行人。在那里兴建了野生动物园,大型游乐园,大型机场。缅甸不穷,穷的是他们的思维模式,这里就是一个大型的农村。
猜猜看在缅甸什么店最多?是茶馆。缅甸有雨季、冬季和暑季三个季节,雨季基本上就在茶馆里泡着。开始我觉得缅甸人的懒散是沿袭了英式殖民,后来发现不是的。他们固化的办事风格也存在了两面性,一方面交易变的纯粹简单,另一方面你也甭想得到什么太好的服务。去店里买件衣服,换了两件不合适后,他们的脸色就变了,有种今天你要不买就别想出门的架势。他们的标价都是实价,你要讨价还价,你就变成了一个难缠的人。
缅甸人对外国人,特别是对中国人有种敌意。当然一方面这里的中国人很多比较傲慢,哪怕生活了几代的华侨,仍然还难以融入。另一方面则是嫉妒和自卑。做生意,头脑简单的缅甸人是做不过中国人的,所以他们只有积压仇恨--这里是我们的国家,为什么你们占有最好的资源。这种内心的创伤让他们达到一些平衡。
森林道场 ( 11:42
前阵子暂住到了一个森林道场,之所以说是森林道场,和其他寺庙不同的是,大法师从来不整理和修剪寺庙的一草一木,茂盛的就像森林一样。另一个不同的是大法师禅座功夫很好,不像其他法师忙于众生的讲经,或者建各种学校医院。他每天就只是乐呵呵的坐在院子里的凉棚下面。
神奇的是住在这个寺院,我经常能够知梦,振动频率太高,夜晚经常随着呼吸忽睡忽醒。奈何我的道行实在太浅,跟不上那个极乐的节奏,一晚下来累的要命。而且感知力很强,睡在大殿里,半夜经常可以感知到其他能量体,忽近忽远,明显我的阳气不足,体虚。后来不得不和僧人混住在一起,才勉强撑住。大法师听说后轻描淡写的说,要真的信佛就能够睡的着了。奈何,在大法师面前我经常原型毕露,业习看的清清楚楚。
缅甸的食物太单调,昨天包了顿饺子,头一回和面拌馅,到也挺不错,很多人建议开个饺子馆。话说回来,现在缅甸人生活条件好了,想吃点好的但还是比较缺乏的,有些地方5个饺子卖5块钱。马哈木尼有家店,卖的饺子像沙县小吃,但干巴巴的,还只是打包外卖,但买的人排成了长龙,还贵的离谱。说到吃,大凡从中国泊来的都比较贵,4个烧麦卖1000K,包子一点弹性没有也要卖三块多钱一个。
在缅甸赚钱如果不怕辛苦还是很容易的。我想在缅甸弄个身份证,认识了一个中国妇女,十几岁就到缅甸,丈夫因为贩毒关进监狱四年了,她一个人每天要接送孩子上学,5点去中文学校,8点接了去缅文学校,下午3点又接去中文学校。她只是摆了一个面摊在巷子里,现在条件竟然也不错,孩子上学,租房子,雇工人,有时还给丈夫钱。她很平和,淡然。我经常可以从很多妇女身上感知到这种力量,只要和她相处,你会觉得特别的平静。想想我要历练的,有时会害怕,这得吃多少的苦啊。活在这个世上着实不易。
我确信自己能做好一份事业,但绝对不是一个很好的生意人。卷进业海的时候会迷失,能够及时的知道舍弃很重要。人心的能量很微妙,释放负面的时候得到的也是负面。愿意或者不愿意做个简单的人也不容易,这意味着必须要放下自我保护,同时还要懂得克制嗔恨。
授戒 ( 11:45
昨天有幸观摩了沙弥授戒成僧人的仪式。
现在住在曼德勒繁华的ZOGO市场边上,寺庙正对着戒房,一大早吴卡威就叫快来看快来看,原来一百多个人排在那里,正等着沙弥授戒后供养呢。
在缅甸新年前有很多沙弥会授戒成僧人。这次是两个僧人,但有42位法师见证授戒。戒房大门和窗户都大开,只有男众可以接近大门口,女众则离的稍远一些。他们手上或提着大盒的食品、衣物,或者拿着大把的钱。因为僧人才授戒,还没有任何过失,戒体很清净,这时供养的功德最大。我拿上相机扫了一遍,感受到了庄严,顺便也供养了一点。
僧人在授戒的时候会被问到13个问题,其中有你是否借钱未还,是否有偷盗行为,是否在政府任职,家里是否同意,是否非人,是否变性人等。
为什么需要家人同意呢?相传在佛陀时代,佛陀出家的时候,他的父亲很伤心,他说你和你的兄弟都出家了,你的儿子又出家了,我很痛苦。所以后来佛陀要求出家前必须得到家人同意。以前有人说出家是大福报,出了再说,到时还可以度亲人。事实上佛陀说的是世间法,不离世间的觉受。
关于非人,相传曾经有龙化成人形,要求授戒,僧人不具神通,看不出来。结果授戒后重新还回龙身,把其他人吓死了。所以非人只能授十戒。关于变性人,佛陀时代有变性人,前半月是男身,后半月是女身。授戒后在僧众中会破坏僧人的戒律。
授戒后,僧人的衣钵只有几样东西,三件袈裟(也就是三块大布),一把扇子,一个乞食钵,针线,一个杯子,一个洗澡的水钵,其他就没了。
为什么是三件袈裟呢?相传佛陀入睡的时候身上没盖任何东西,睡到半夜12点有点冷就盖了一块布,1点又有点冷又盖了一块,2点又盖了一块。之后到天亮都没觉得冷。所以他认为三块袈裟足够了。
僧人在喝水的时候,如果是不净水,佛陀要求把袈裟覆在杯子上喝,起到过滤的作用。
逐渐了解了很多细节后,对佛陀肃然起敬。他的教法是如此贴近生活。
有人听了戒律是惧,有人听了戒律是喜。我是属于后者。也许是累世的修行,早已具备出离之心,可惜世间因缘未了,约定三十年后于佛座下弟子。
孩子般的生活 ( 11:12
上次讲到的收废品的老太太,她有一个五岁的小孙子,这孩子是她大儿子的转世。大儿子原来在部队里,后来出意外死了。小孙子经常能回忆起前世经历的种种。
这个孩子非常的聪明可爱,经常坐在花棚底下和他姐姐两个过家家,满地的塑料玩具,他却只爱用沙子当饭,请他姐姐吃饭。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干净和脏的区分,每天都像花脸猫一样,也因为没有这个区分,他是快乐的。
坐在躺椅上看着他玩的不亦乐乎,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从来不挑剔吃穿,酱油拌饭也很香,大人骂了只是左耳进右耳出。从什么时候开始看不惯脏乱的,又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小孩不要玩这个不要玩那个,手指放进嘴里很脏等等。及至到最后在职场讲话也要非常小心,不然会有小鞋穿。
缅甸的朋友们问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开心吗?(阿生比来-are you OK?)他们具有极大的包容心,记得上次和朋友夜晚去蒲甘的路上,一个小子喝了点酒,一路上狂放音乐,朋友很生气,但满车的缅甸人都非常的淡定。朋友奇怪的不得了,怎么就没有正义人士来指责这种行为呢,这要在国内不赶下车才怪。也正因为这样,即使物质生活并不是很好,但我愿意生活在这里,非常的轻松自在,没人管你穿的好或不好,胖或瘦,黑或白,也不用担心因为直接而导致误解,相反他们喜欢你直言不诲。大多数时候他们只要你快乐,你好,我便快乐。但是作为自我保护非常强的中国人,对这份不求回报的关心存在极大的戒心,很多时候这种戒心非常伤害单纯的缅甸人。
经常会和朋友到树林子里采野果子做果酱吃,好像又回到了童年。缅甸满地的芒果树,再过一个月就要成熟了,但青的时候也很好,可以做沙拉酱吃。这里没有径谓分明的四季,柠檬常常青了一茬没熟,又开一茬新花,所以树上挂着几季的果子。缅甸很多果树都有这个特点。
快乐是如此单纯,房顶上停只猫头鹰,大家会瞪着眼睛看好久。一个人赶公交车紧跑几步也会引起大笑。就连缅甸的VCD,都是教育忤逆父母、第三者插足、不忠于家庭等所引起的后果,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故事情节。
修行深入以后,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厌弃。首先每天要去打扫它,要穿的漂漂亮亮的,花很多时间去考虑它。其次体内的血液像是大江大河一样奔腾不息,心脏和呼吸都不能停止下来,非常的疲累,人的能量消耗大多来自于这些地方。这时候只有打座能缓和这些大的动荡。再次身体会产生大量的情绪,觉知力需要很大的能量支撑,很多时候支撑不住就跟着漂走了,大多是负面的情绪,自我怀疑、犹豫、否定等等,没有穿透力的思维方式,不懂得回转自己的想法,痛苦就会相对产生。如何与身体共处也是很大的修行。
也因为觉知力,能够看到他人行为背后的情绪。我发现大多数人仍然还是孩子的天性,但他们极力否认自己这种天性,这种否认多数还是来自于恐惧和虚荣。碰到问题不能决断,缺乏承担力,又或者压抑忍耐情绪,又或者为了认可自己的聪明而极力否认他人、概括他人的业习,又或者害怕被他人否认。这种黑箱子的思维方式佛陀称之为无明,我曾经也被牵扯的团团转。
到缅甸之初我经常会觉得悲伤而没来由的哭泣,那是从国内带过来的抑郁,随着自我造作意识的减轻,心灵的舒展,那些疼痛不再疼痛,同时也认可了自己的毛病。只是我仍然不能够收敛锋芒,不能圆融,穿透业习还是太直接,有时挥出去的剑硬生生的拉回来就变的很生硬。对事物以出世间的态度,但对于未扯脱而没有名言共许的人来说会产生误解和偏见,而很多时候又懒于解释这些误解。
缅甸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这里设施的落后、物质的匮乏很让人生气,但若真的离开又会非常的想念,那个让心灵变的单纯的气场在其他地方很难找到。
买块地做地主 ( 12:45
好久没有云游,昨天去了曼德勒附近的一所乡村寺庙,听了很多有趣的事。
缅甸开始进入夏季,天气逐渐炎热,不过空气到好像干净了很多,有微风吹拂,而且树木似乎也绿了很多。和城区灰扑扑不同的是,曼的郊区很漂亮,有大片的平原,水道交错,树木都非常舒展,间或夹杂着很多小茅屋,农民很多在乡村里都有住宅,田地里的房子只是暂时歇脚用的。
寺庙边上有很多花农,有些在采摘茉莉花,看到我们去,一面跪拜僧人,一面拿到茶水放到树荫底下,一面又拿出针线穿茉莉花盘在我头上,又打包送了一大袋茉莉花。我知道缅甸人不易,说拿去卖钱吧,可他们死活给我装上了。这些茉莉花基本是拜佛用的,一百朵才卖8K,生意好的时候每天到是能卖20000K。
缅甸的农民都非常的单纯质朴,很自然的就问起了地价。曼的郊区一亩地大概四五万左右,距离曼德勒山越近,价格越高,这些地价全是被中国人炒起来的,曼附近很多地都被中国人以缅甸人的名义买了,就荒着什么也不种。说起这些我时常感到气愤,健康的市场应该是人的需求而产生,而不是为了赚钱,在没有信仰的国度,钱成了唯一的寄托,也成了恐慌之中唯一的稻草绳。人心浮躁带动整个能量体的浮躁,市场越来越不稳定。中国人的地沟油都卖到缅甸来了,更别说那些伪劣产品,那些食品,缅甸人自己生产的东西都是凭良心的,质量都很好,可惜贪图便宜,而且产能有限,中国人就钻了空子。
不说这些糟糕的事。
寺院里的戒房在建造的时候非常的讲究,地基被画了小方格,像翻地一样,僧人排成几列队蹲着诵经,诵完一遍再往前行进一格,好像被细细的犁了一遍。先是从左向右,再是从前向后,或者是对角交叉。因为地面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世纪,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亡灵,所以需要僧人不断的净化地面。这样的仪式要进行一整天,最后八个方位有八个僧人,大法师一个个进行询问。僧人站立的地方被打上石桩,以后授戒的时候,除了戒师和被授戒的人,其他东西都不得越过这个石桩。
我曾经去过明更玩,在那里最大的一所禅修中心吃过中饭,建造寺庙的大法师名字忘了。昨天听了他的故事,相传他是阿罗汉转世,很小的时候没有看过什么经典,但马哈希法师对他进行考较,他能回答所有的问题。于是越传越大,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阿罗汉,幽默的法师抽起了卷烟。他建造了大量的医院和学校,其中包括曼德勒和仰光佛学院。照片上法师瘦骨嶙峋,但颇有道风,看着就有正气,可惜九几年就去世了无缘一见。有时候我想这些做大事的人都是有些来历的吧,好像某种使命感一样,就像佛陀一样,有那个需要就会有一个教化的人出现,还有咱中国的老子、孔子。可惜现在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即使出现也不容易被识破,又或者世事太过浊恶无奈隐藏了。
为什么我总是这么消极的看待俗世,唉。。。还是没有慈悲心啊!
这所乡村寺庙里有十几个小沙弥,都是6至10岁之间,非常的可爱,大师兄允许他们那天不用读书,可以和我这个外国人聊天,可以用上他们的英语。孩子们非常开心,我们或躺或靠在建了一半只有一个房顶的大殿里,四周是大片的田野和香蕉林,他们教我缅甸语,看到我念了几遍还不准就着急。我想在这里建一个自助游的客栈或者禅修中心到挺不错,但是不知道到时会不会有人来。
下午风大起来,就像穿过太阳的一只手,一巴掌拍在身上,带走一片水气。晚上回市里睡觉,非常的干燥,感觉就像一条被扔在岸上的鱼。缅甸的气候还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很多并不是我所说的那么完美,只不过持了修行的心态,一切看上去比较美。
当心灵不再被自我意识占据的时候,美才开始打开,我这才咀嚼出一点生活的滋味。写东西不再追求美妙的文字,看书也更追求故事性,而不去赞同那些大道理,更不会轻易去总结。回忆过往,有天做梦竟然梦到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人事。活着真是一件很好的事。
记得慈法师讲过打佛七时候的一个事:有一年大家打佛七打到后来竟然都诵不动佛号了,怎么诵都念不出声音来。后来发现是门帘的问题。佛七的时候要放三道门帘阻隔,那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放了一道,所以有非人便来观听佛号,他们的灵光太强了,以至于盖住了大家。
这个说法对于空间理解力不强的人来说有些玄,对于固执于物质的人来说会斥之迷信,但若对觉性有真实觉受的人来说这个便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住在森林寺庙的时候,晚上我几乎都在睡和醒之间挣扎,这个醒和平常不同,还睡着,但感知力很强。在其他寺庙从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我想这应该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便是空间对灵的束缚。
我住在森林寺庙的大殿里,空间非常大,晚上一睡觉,神魂根本收束不住,到处游荡,特别是半夜的时候,阴气特别重,神光变的很微弱。这让我想起了古代的大宅和聊斋故事。为了安定神识,我观想四周烈焰围绕,总算好受一些。
另一个原因是没有管束。中国人的天地伦常自有其道理,所谓无为并不是放任,而是各行其道。大殿里有很多麻雀筑窝,每天飞进飞出,满地落着草屑。住的第一个晚上就有只老鼠来造访,还很猖狂的从我脸上一掠而过,神识受了这一次惊吓后,便有些杯弓蛇影。到第三次去玩,晚上先是听到有东西在床头巴唧巴唧添食,我以为是狗在窗外吃东西,但过一会蚊帐开始抖动,再一触手,软乎乎的,我吓的一声尖叫。虽然后来证实是一只猫,但无论如何我再也没有去住过,物不行其道是很危险的,对于容易沉入无记业中的人来说无所谓,但对于敏感性很强,又没什么定力的人就容易伤到神识。
之所以讲这么无聊的小故事,是因为道在其中。中国的风水也不离其宗,但对于道行很深的人,便能转风水。我常想自己也没有做过什么恶事,为什么会正气不足,可能还是和这么些年累积的业有关吧,受到的恐惧和伤害太多,若不是得遇佛法,恐怕还在沉堕。
从大环境来说,缅甸的共业不强盛,心容易清净,修小乘确实比在国内容易。加上佛教国家,修行本是平常事,一饮一啄都在里面,不像在国内当成每天的任务或者与众不同的大事情。
看看最初来缅甸写的日志,现在好像火气退了很多。
搬把椅子听故事
一、白嫫法师
缅甸很久以前有个叫白嫫的法师,在他成为僧人以前,有天喜欢上了一个姑娘,可他长的实在太丑了,皮肤很黑,块头很大,很粗的样子,而且很穷,这个姑娘就很讨厌他。于是他求爱不成一气之下出家成了一个沙弥。
当沙弥的时候,因为要考试,其他沙弥都非常的努力,天天都在念书,只有他吃了睡,睡了吃。于是大法师就经常取笑他,他很生气,找根树架在水塘上,脑袋下垫个椰子,就睡在水塘上,谁也不理,也不担心会掉下水去淹死,自顾自的哇啦哇啦念书。
在缅甸每个区域都有小头领,这些小头领每年都会领一些僧人去考试,如果成绩特别好就会得到皇帝的奖赏,钱财、衣服等等。于是头领们到处找聪明的沙弥去考试,好得到奖赏。但有一个头领怎么也找不到沙弥,于是他找大法师,大法师就指指白嫫。可白嫫长的实在太丑,这个头领对他也并不起眼。
考试那天在固都陶佛塔边上,白嫫太穷没有衣服,正好固都陶佛塔上盖了一大块金色的布。他就跑去跪在佛塔前说,佛塔啊佛塔,今天我暂借你的衣服一用,有天我做了大法师一定大加供养。这件袈裟实在太大,白嫫长的又黑又丑,围上后又滑稽又古怪。
考试的时候是由僧人领袖监考,那时候全国只有十个领袖法师。白嫫上去考也不管什么,自顾自的背起来,背的非常快,监考官翻书都跟不上,只好让他慢点。他很生气说,你是领袖法师怎么这么差,如果你要成为领袖就要像我一样。那个监考法师听了,只好由他去。但经过这一次他一下子出名了,后来也成了十位僧人领袖之一。
这位白嫫法师在沙弥的时候有很多笑话,有天出去想上厕所,但是找不到厕所,他也不管,随便找个地方就脱裤子拉。其他人看了说你不害羞吗,你还是和尚呢。他指着自己的脸说它害羞,我不害羞。
有一天有家人家做功德请僧人们去乞食,白嫫那天睡过了头,去晚了,人家食物已经供养完毕。他一看生气了,指着那家妇女说,你把食物留给你丈夫吃了,不给我吃。周围的人听了很生气,问这个小沙弥是哪个寺庙的。他掀起袈裟指着小弟弟说,你问我哪个寺庙的,我是这个寺庙的。其他人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在那个年代其他的僧人都很惧怕皇帝,只有他不怕。皇帝的妃子死了,很多僧人去超度,他就指着这些僧人骂走狗。去拜见皇帝的时候,他去晚了,坐垫已经没有,上面的大座位坐了又不恭敬,坐在地上又脏了衣服。于是他撩起衣服,光屁股坐了下去。他自己到不在乎,其他僧人到替他害羞起来。
佛陀曾要求印度僧人不得穿鞋也不得打伞,但其他国家可以相应更改。这位皇帝有次要求僧人执行佛陀的遗训不得穿鞋也不得打伞。白嫫生气了,指着国王说,你自己到太阳底下光脚走走看。皇帝很愤怒,但也拿他没办法。
为了整束僧人,皇帝有天下了政令,每年要对僧人的戒律进行考试,如果有考不出来的就要还俗。白嫫听了非常生气,因为有很多老年僧人,他们只想打座静修,背不背的出228条戒律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在曼德勒山有一座有名的白色佛像,手指指向山脚,预言未来佛将在此说法,有很多僧人将齐集此处。白嫫就在这个显眼的佛像手指上挂上白旗,上面写着:白佛啊白佛,你背不背的出戒律,你要是背不出来,你就得还俗。
等白嫫年老的时候,他碰到了初恋情人,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姑娘,这位姑娘也已经老了,白嫫就对她说,我真是感谢你啊,当年拒绝我,不然我可能还很穷,看看我现在可富裕的很啊!
二、佛陀故事
佛陀有一个堂兄,就是某世的歌利王将佛陀节节支解的那位,,佛陀为了度他经历了很多世。有一世这位堂兄是一只猴子,佛陀打座的时候他经常来捣乱,一会翻佛陀的眼皮,一会揪耳朵,一会扒开嘴巴。佛陀也不管他,自顾自的修行。猴子自讨没趣便走开去了河边。他碰到一只乌龟,就逗乌龟玩,把乌龟给惹火了,一口咬住猴子的小弟弟不放。猴子疼的呲牙咧嘴,只好抱着乌龟来见佛陀。佛陀就对着乌龟讲法,化解了仇恨,松开了嘴。猴子也不感激,白白眼就走开了。
到了另一世,佛陀是一只猴子,堂兄是一位猎人。猎人有天在森林里迷了路,碰到猴子,求他带出林子。于是猴子爬到猎人的身上,一路跟出去。快走出森林的时候,猎人心想我今天什么都没有捉到,妻子会生气的,如果我抓了这只猴子回去她就会高兴。于是他偷偷的挥起棒子打向猴子的脑袋。猴子受伤逃进了森林,猎人就想猴子受伤跑不远,可以抓回来,于是他追进森林,再次迷了路。猴子慈悲心,就对猎人说,这次我也不靠近你,我受了伤,把血洒在路上引你出去,你可以跟着我的血迹走出森林。
有一世佛陀和堂兄都是猴子,一座山上有五百只猴子,佛陀是头领。他们居住的森林里有条大河,河边长了很多芒果树,非常香甜。聪明的猴王就对属下说,我们把芒果都采下来,不然会掉到河里,一旦随水流到远方会被其他人发现,他们就会一路找到我们住的地方,我们就不安全了。
猴子们纷纷采下果实,但有一朵花开晚了没有成为果实,很久之后结果成熟掉到了河里,被下游一条船上的人捡了,闻闻非常香,就供养给了国王。国王吃了,觉得真是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甜的水果,便要求手下的大臣去寻找果树。猴子们看到外来的人,不得不渡过大河搬家。猴王在猴群中非常强壮,他把树藤拴在身上,一下子跳过河去,但因为这根树藤不够长,他就两手抓住对岸的树木,自己也成了藤桥的一部分。其他猴子就从这座桥渡到了对岸。这个堂兄和佛陀累世有仇,其他猴子心疼猴王,渡河时都轻轻慢慢的过去,只有他又蹦又跳。
猴王最终气力不支不能上岸,国王的大臣亲眼看他们渡河,非常感动,就把猴王救了回去,又用药又让他睡在厚毯子上。大臣们觉得猴王虽然是猴子,但很聪明很慈悲胜于他们的国王,便要求猴王给大家讲法。讲法的时候很多人围绕,猴王一讲完就去世了,人们很悲伤,就把他所说的写成文字,把猴子烧化后的骨殖一起带给了国王。这个国王看了也感动不已,痛恨没有亲耳听到猴子讲法。后来猴子的骨殖就建起了一座塔。
三、减劫预言
读过经典的人都知道,七佛出世初时,人寿八万岁,随着业力加深,寿命越来越短,后来将减至十岁,现代人是不太相信说个神话故事的。释佛出世时,人寿大概是百岁,每一百年减一岁,现经两千五百年,所以人寿大概是七十五岁左右,当然各地区业力不同略有不同。当人寿十岁时,三岁左右就会结婚,这个时期的人非常容易愤怒,随便拿一块木头,瞬间就能转化成枪或刀等武器。后来人开始反思,重新持五戒,人寿又逐渐增加。如此反复六十四大劫后,地球将毁灭。当人在万岁以上时,记忆很差,边修行边遗忘。
其实这个预言很容易理解,只看我自己经历的这十几二十年,年少时,改革开放,人心单纯。但看这些年头,人心多么的浮躁,紧张压力,缺乏包容力,心力非常单薄。物质很丰富,想要什么马上就能实现,但同时也削薄了心力。一切速度都太快,福报太大,人根本没有承受能力,除了跟着那个速度狂奔外,没有力量让自己安静下来。如此发展下去,很难相像人寿十岁时是怎么个样子。
多么多么渴望圣人再出世,能减缓这个速度。没有多少智慧的权力机构,能够反思整个价值体系,不再只为权力割据,而是为了这个生存环境。
本圈最新话题
楼主最新博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夏天穿袜子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