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程嘉哲亡命精英其人其事事

汕头大学图书馆
《楚辞》研究专题书目
《楚辞》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楚辞》研究在学术领域中自成体
系,构成一项专门之学。为方便楚辞研究者查找文献资料,特编此专题书目,
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1、共收书目98条,依分类号按顺序编排。
2、书目中大多数内容提要为编者自己组织概括,受水平限制,错漏之处,
敬请原谅。&
H319.4:I/9601Q
屈原诗选英译=Selected poems of Chu Yuan/(战国?楚)屈原著;孙大雨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
 15,665页:照片及图;20cm
 中英文本
 孙大雨(1905~ ),原名孙铭传,字守拙,历任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校英国文学教授
 ISBN 7-(精装):RMB38.00
Ⅰ.①屈原诗选英译②Selected poems of Chu yuan Ⅱ.①屈原②孙大雨 Ⅲ.①古典诗歌 - 对照读物 - 中、英 - 中国 - 战国时代 Ⅳ.①H319.4:I②41.687
I206/9712Y/:7
杨义文存?第七卷,楚辞诗学/杨义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
 715页:插图;20cm
 附楚辞图志
本书以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文化――生命“思路与方法论对楚辞诗学进行研究,返回楚辞的本原,从历史――文化的综合角度对之进行本体性的分析,揭示其思维方式、诗学结构、意象形态的具有深刻历史文化内涵的来源,以及创作心理的潜在的历史文化动因。
杨义(1946,8-)广东省电白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ISBN 7-01-002846-X:RMB39.80
Ⅰ.①杨义文存②楚辞诗学 Ⅱ.①杨义 Ⅲ.①楚辞 - 文学评论②文学理论 - 中国③文学评论 - 中国 Ⅳ.①I206②44.235
I206.2/8202Q
屈原论稿/聂石樵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
 164页;19cm
本书用科学的观点对屈原的时代、生平、思想、作品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探索。通过论述使读者能全面地认识屈原、评价屈原。
Ⅰ.①屈原论稿 Ⅱ.①聂石樵 Ⅲ.①屈原--文学研究 - 文集②文学研究 - 文集 Ⅳ.①I206.2
I207.209/9208D
当代楚辞研究论纲/周建忠主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8
 545页;20cm
 周建忠(1955~ ),江苏靖江县人,江苏南通师专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国屈原学会理事
 ISBN 7-:RMB7.55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介绍了楚辞研究发展的概况、史的研究、著述状况等;下编选出16篇论文,解剖了当代楚辞学史上的重点人事。
Ⅰ.①当代楚辞研究论纲②当代 楚辞 研究 Ⅱ.①周建忠 Ⅲ.①楚辞②文学研究 Ⅳ.①I207.209②44.32
I207.22/8011L
离骚纂义/游国恩主编;金开诚补辑;董洪利,高路明参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11
 506页;21cm
此书辑录西汉到晚清的旧注,全书共分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五编。Ⅰ.①离骚纂义 Ⅱ.①游国恩②金开诚③董洪利④高路明 Ⅲ.①离骚 - 研究 - 中国④赠书⑤法国巴黎友丰书店赠书⑥潘惠娥女士赠书 Ⅳ.①I207.22
I207.22/8012T
天问疏证/闻一多著.―北京:三联书店,1980.12
 126页;19cm
Ⅰ.①天问疏证 Ⅱ.①闻一多 Ⅲ.①楚辞 - 考证 Ⅳ.①I207.22
I207.22/8110CH
楚辞今绎讲录/姜亮夫著.―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10
 112页;21cm
Ⅰ.①楚辞今绎讲录 Ⅱ.①姜亮夫 Ⅲ.①文学研究 - 中国②楚辞 - 中国
I207.22/8207CH
楚辞论文集/蒋天枢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7
 227页;21cm
 RMB0.85(精装RMB1.30)
此书为蒋天区历年所撰楚辞论文集结而成。
Ⅰ.①楚辞论文集 Ⅱ.①蒋天枢 Ⅲ.①文学研究 - 文集 - 中国②楚辞 - 文集 - 中国 Ⅳ.①I207.22
I207.22/8210T
天问纂义:楚辞注疏长编第二编/游国恩编;金开诚著.―北京:中华书局,1982.
 486页;19cm
Ⅰ.①天问纂义②楚辞注疏长编 Ⅱ.①游国恩②金开诚 Ⅲ.①楚辞 - 中国②文学研究 - 中国 Ⅳ.①I207.22
I207.22/8306T
天问论笺/林庚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6
 153页;20cm
《天问》的实质是一部古代传说的兴亡史诗,作者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去论证《天问》、注释《天问》的。
Ⅰ.①天问论笺 Ⅱ.①林庚 Ⅲ.①天问-文学研究②文学研究-天问③楚辞 - 中国④文学研究 - 中国 Ⅳ.①I207.22
I207.22/8311CH
楚辞今绎讲录/姜亮夫著.―2版(修订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11
 135页;20cm
 楚辞学五书之一
此书是著名楚辞研究专家姜亮夫的一本讲稿,是面对讲师的一部分讲稿,由于听讲者层次较高,故本书内容相对深奥,可供有志于对楚辞作深层研究的读者使用。
Ⅰ.①楚辞今绎讲录 Ⅱ.①姜亮夫 Ⅲ.①楚辞 - 高等学校 - 讲座②文学研究 - 高等学校 - 讲座 Ⅳ.①I207.22
I207.22/8411CH
楚辞要籍解题/洪湛侯主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11
 480页;21cm.―(楚辞研究集成/马茂元主编)
RMB4.20(精装RMB5.30)
此书择选历代学术价值较高、影响较大的《楚辞》专著,写出提要。选目方面,注意详今略古和实用。主要内容为作者生平、成书经过、基本内容、学术评价、版刻与馆藏情况等。
Ⅰ.①楚辞要籍解题 Ⅱ.①洪湛侯 Ⅲ.①文学研究 - 解题 - 中国②楚辞 - 解题 - 中国 Ⅳ.①I207.22
楚辞学论文集/姜亮夫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2
 544页:照片;21cm.―(成均楼论文辑?第一种)
RMB2.25(精装:RMB3.10)
本书收录姜亮夫楚辞研究论文二十五篇,为作者作于《屈原赋校注》之后的作品。
Ⅰ.①楚辞学论文集 Ⅱ.①姜亮夫 Ⅲ.①文学研究 - 文集 - 中国②楚辞 - 文集 - 中国 Ⅳ.①I207.22
I207.22/8501CH
楚辞研究论文集/余崇生编.―台北:学海出版社,民国74[1985]
 657页;20厘米
 附:近三十年国内外所见楚辞论文目录等
 (精装):HK$104.55
Ⅰ.①楚辞研究论文集 Ⅱ.①余崇生 Ⅲ.①楚辞 - 文学研究②文学研究③楚辞 Ⅳ.①I207.22
I207.22/8505CH
楚辞评论资料选/杨金鼎主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5
 559页;19cm.―(楚辞研究集成)
本书收录五四运动以前的《楚辞》专著和文人别集、读书札记、诗话、词话等书中有关楚辞评论的资料,分以下七类编排:一、屈原、楚辞和屈赋总论,二、离骚,三、九歌,四、天问,五、九章,六、远游、卜居、渔父和二招,七、宋玉。
Ⅰ.①楚辞评论资料选 Ⅱ.①杨金鼎 Ⅲ.①楚辞 - 资料②文学研究 - 资料 Ⅳ.①I207.22
I207.22/8506Q
屈赋新笺:九章篇/杨胤宗笺.―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5.6
 578页;19cm
Ⅰ.①屈赋新笺②九章篇 Ⅱ.①杨胤宗 Ⅲ.①楚辞 - 注释②九章 - 注释③楚辞④赠书⑤法国巴黎友丰书店赠书 Ⅳ.①I207.22
I207.22/8510CH/1-4
楚辞通故/姜亮夫著.―济南:齐鲁书社,1985.10
 4册;26cm
 (精装):RMB65.00
Ⅰ.①楚辞通故 Ⅱ.①姜亮夫 Ⅲ.①楚辞②文学研究 Ⅳ.①I207.22
I207.22/8510CH/1-4
楚辞通故/姜亮夫著.―济南:齐鲁书社,1985.10
 4册;26cm
 (精装):RMB65.00
Ⅰ.①楚辞通故 Ⅱ.①姜亮夫 Ⅲ.①楚辞②文学研究 Ⅳ.①I207.22
I207.22/8512T
天问疏证/闻一多著.―新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2
 126页;20cm
此著为《楚辞》研究专著之一,专门诠释《天问》的词义。
Ⅰ.①天问疏证 Ⅱ.①闻一多 Ⅲ.①天问 - 注释②楚辞 - 注释 Ⅳ.①I222.3
I207.22/8512J
九歌解诂;九章解诂/闻一多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2
 94页;19厘米
此著专门诠释《九歌》《九章》词义。
Ⅰ.①九歌解诂 Ⅱ.①闻一多 Ⅳ.①I207.22
I207.22/8603CH
楚辞资料海外编/尹锡康,周发祥主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3
 474页;20cm.―(楚辞研究集成/马茂元主编;5)
此编选译海外研究楚辞的专著和论文,按内容分类。每篇文章之后,附译后记,简介作者情况、本文的内容及其学术价值。为了使读者对世界各国研究《楚辞》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译者还就上述问题撰有概况综述;最后附以《国外楚辞研究论著目录索引》,以备查阅。
Ⅰ.①楚辞资料海外编 Ⅱ.①尹锡康②周发祥 Ⅲ.①楚辞 - 文学评论 - 文集②文学评论 - 楚辞 - 文集③赠书④法国巴黎友丰书店赠书 Ⅳ.①I207.22
I207.22/8603CH/:8
楚辞汇编?第八册,楚辞解故/杜松柏主编;朱季海撰.―影印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1986]
 550页;21厘米
本书由"楚辞解故与楚辞考异/刘师培撰,离骚正义/(清)方苞撰,离骚补注/(清)朱骏声撰"合订
 书目:第293-296页
 (精装):HK$92.80
Ⅰ.①楚辞汇编 Ⅱ.①杜松柏②刘师培③朱季海 Ⅲ.①楚辞 - 考证②楚辞 - 文学研究③楚辞④文学研究 Ⅳ.①I207.22
I207.22/8603CH/:2
楚辞汇编?第二册,楚辞听直/杜松柏主编;(明)黄文焕撰.―影印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1986]
 567页;21厘米
 (精装):HK$92.82
Ⅰ.①楚辞汇编②楚辞听直 Ⅱ.①杜松柏②黄文焕 Ⅲ.①楚辞 - 文学研究②楚辞③文学研究 Ⅳ.①I207.22
I207.22/8603CH/:9
楚辞汇编?第九册,楚辞离骚辩/杜松柏主编;(清)朱冀撰.―影印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1986]
 606页;21厘米
 本书由"离骚辩与楚辞大义述/(清)陈培寿撰,屈原/郑振铎等撰,读骚大例/郭焯莹撰"合订
 (精装):HK$92.82
Ⅰ.①楚辞汇编 Ⅱ.①杜松柏②陈培寿③朱冀 Ⅲ.①屈原 - 传记②楚辞 - 文学研究③楚辞④文学研究 Ⅳ.①I207.22
I207.22/8603CH/:6
楚辞汇编?第六册,楚辞新注求确?楚辞新注/杜松柏主编;(清)胡[]源著;聂樵注.―影印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1986]
 614页;21厘米
 本书由"楚辞新注求确与楚辞新注/聂樵注"合订
 据清嘉庆二十五年"务本堂藏板"影印
 (精装):HK$92.82
Ⅰ.①楚辞汇编 Ⅱ.①杜松柏②聂樵③胡[]源 Ⅲ.①楚辞 - 文学研究②楚辞 - 注释③楚辞④文学研究 Ⅳ.①I207.22
I207.22/8603CH/:7
楚辞汇编?第七册,楚辞释/杜松柏主编;王[]运著.―影印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1986]
 586页;21厘米
 本书由"楚辞释与屈赋微 二卷/(清)马其昶撰,楚辞拾遗/(清)陈直撰"合订
 (精装):HK$92.82
Ⅰ.①楚辞汇编②楚辞拾遗 Ⅱ.①杜松柏②马其昶③王[]运 Ⅲ.①楚辞 - 注释②楚辞 - 文学研究③楚辞④文学研究 Ⅳ.①I207.22
I207.22/8603CH/:3
楚辞汇编?第三册,楚辞疏/杜松柏主编;(明)陆时雍撰.―影印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1986]
 582页;21厘米
 (精装):HK$92.82
Ⅰ.①楚辞汇编②楚辞疏 Ⅱ.①杜松柏②陆时雍 Ⅲ.①屈原 - 传记②楚辞 - 文学研究③文学研究④楚辞 Ⅳ.①I207.22
I207.22/8603CH/:10
楚辞汇编?第十册,楚辞论文集?楚辞研究/杜松柏主编;郑振铎等著.―影印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1986]
 693页;21厘米
本书由"楚辞论文集与楚辞研究"合订
 (精装):HK$92.52
Ⅰ.①楚辞汇编 Ⅱ.①杜松柏②郑振铎 Ⅲ.①屈原 - 作家研究②楚辞文学研究③作家研究 - 战国时代④文学研究⑤楚辞 Ⅳ.①I207.22
I207.22/8603CH/:4
楚辞汇编?第四册,屈子章句?楚辞札记/杜松柏主编;(清)刘梦鹏撰;徐英撰.―影印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1986]
 588页;21厘米
 本书由"屈子章句与楚辞札记/徐英撰"合订
 (精装):HK$92.82
Ⅰ.①楚辞汇编 Ⅱ.①杜松柏②徐英③刘梦鹏 Ⅲ.①楚辞 - 文学研究②文学研究③楚辞 Ⅳ.①I207.22
I207.22/8603CH/:1
楚辞汇编?第一册,楚辞述注?屈原赋证辨/杜松柏主编;(明)林兆珂撰;沈祖[]著.―影印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1986]
 523页;21厘米
 本书由"楚辞述注与屈赋证辨/沈祖[]著"合订.
 (精装):HK$92.82
Ⅰ.①楚辞汇编 Ⅱ.①杜松柏②沈祖[]③林兆珂 Ⅲ.①屈原 - 楚辞 - 文学研究②楚辞 - 文学研究③文学研究④楚辞 Ⅳ.①I207.22
I207.22/8603CH
楚辞资料海外编/尹锡康,周发祥主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3
 474页;20cm.―(楚辞研究集成/马茂元主编;5)
此编选译海外研究楚辞的专著和论文,按内容分类。每篇文章之后,附译后记,简介作者情况、本文的内容及其学术价值。为了使读者对世界各国研究《楚辞》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译者还就上述问题撰有概况综述;最后附以《国外楚辞研究论著目录索引》,以备查阅。
Ⅰ.①楚辞资料海外编 Ⅱ.①尹锡康②周发祥 Ⅲ.①楚辞 - 文学评论 - 文集②文学评论 - 楚辞 - 文集③赠书④法国巴黎友丰书店赠书 Ⅳ.①I207.22
I207.22/8610CH
楚辞讲读/朱碧莲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0
 224页;20cm
此书是一本较为简明的楚辞读本。在编写过程中,将知识性、通俗性与学术性结合起来。书后并附录有关资料和评论、注解。同时,还向读者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楚辞论著和部分容易查到的论文目录索引,以方便读者进一步研究之用。
Ⅰ.①楚辞讲读 Ⅱ.①朱碧莲 Ⅲ.①楚辞②文学研究③楚辞 - 选集④I207.22 Ⅳ.①I222.3
I207.22/8702S
宋玉辞赋译解/朱碧莲编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2
 151页;19cm
 附: 有关宋玉的传记资料、宋玉及其作品的研究专著和文章索引
本书通过对宋玉全部辞赋的译解,帮助读者比较客观而全面地评价、认识宋玉其人及其作品;同时,也为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宋玉的作品提供一点方便。
Ⅰ.①宋玉辞赋译解 Ⅱ.①朱碧莲 Ⅲ.①赋 - 选集 - 中国 - 战国时代 Ⅳ.①I222.4
I207.22/8706SH
山川寂寞衣冠泪:屈原的悲歌世界/傅锡壬著.―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民国76[1987]
 397页;21厘米.―(文化丛书;70)
 HK$58.31
Ⅰ.①山川寂寞衣冠泪 Ⅱ.①傅锡壬 Ⅲ.①楚辞 - 文学研究②屈原 - 作家研究③楚辞④文学研究 Ⅳ.①I207.22
I207.22/8707Q
屈原问题论争史稿/黄中模著.―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7
 286页;20cm
 ISBN 7-:RMB2.20
本书以不同时代、不同观点的学者和文学家长时期的争论为内容,以探讨屈原的文艺思想为重点,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论述了自汉迄清的有名的学者和文学家对于屈原问题的论争,并就屈原作品的艺术特征,进行了较有系统的研究,是一部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进行论述的屈原研究史。书末还附有引用的各种书目的版本说明。
本书材料丰富,观点鲜明,立论深刻,语言流畅,不但有一定的学术性、理论性,而且有较强的知识性。
Ⅰ.①屈原问题论争史稿 Ⅱ.①黄中模 Ⅲ.①屈原 - 文艺思想 - 研究②文艺思想 - 中国 - 古代 Ⅳ.①I207.22
I207.22/8711Q
屈原赋今译/姜亮夫著.―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11
 220页;20厘米.―(楚辞学五书;二)
ISBN 7-200-00146-5:RMB1.60
 本书收有作者用现代汉语翻译屈原的25篇作品。作者为使屈原赋能作到人人读得懂而尽量使用现代汉语直译之。
Ⅰ.①屈原赋今译②屈原赋今译 Ⅱ.①姜亮夫 Ⅲ.①楚辞 - 注释 - 中国 Ⅳ.①I222.3②44.32
I207.22/8801CH
楚辞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北京:编者,1988.1
 167页;20厘米.―(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丛刊)
ISBN 7-02-:RMB1.25
本书对《楚辞》中作品的意境、结构、技法、修辞、风格等艺术特点,突出重点,深入分析,对加强广大读者提高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Ⅰ.①楚辞鉴赏集 Ⅱ.①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Ⅲ.①屈原 - 著作研究 - 中国 - 战国时代②楚辞 - 作品 - 中国 - 西汉时代③《楚辞》 - 鉴赏④作家研究 - 中国 - 战国时代 Ⅳ.①I207.22
I207.22/8801CH
楚辞研究/中国屈原学会编.―济南:齐鲁书社,1988.1
 461页;20厘米
 ISBN 7-:RMB3.00
次数为老中青三代楚辞研究学人的论文集。内容上包括楚辞研究的各个方面,大体包括不同的观点和流派,尤其着重展示创新之见。
Ⅰ.①楚辞研究 Ⅱ.①中国屈原学会 Ⅲ.①屈原 - 作家研究)②楚辞 - 研究 - 文集 Ⅳ.①I207.22
I207.22/8801CH
楚辞类稿/汤炳正著.―成都:巴蜀书社,1988.1
 473页;照片;20厘米
 ISBN 7-(精装):RMB5.75
次数论据详实,考证周密,在研究方法上既有新颖独到的一面,又有精审严密的传统。
Ⅰ.①楚辞类稿 Ⅱ.①汤炳正 Ⅲ.①屈原 - 著作研究②楚辞 - 文学研究③诗歌史 - 史料 - 中国 - 战国时代④作家研究 - 中国 - 战国时代 Ⅳ.①I207.22
I207.22/8809CH
楚辞评论资料选/司马迁等著.―台北:长安出版社,民国77[1988]
 559页;20厘米
 (精装):RMB58.80
 本书收录五四运动以前的楚辞专著和文人别集、读书札记、诗话、词话等书中有关楚辞评论的资料。
Ⅰ.①楚辞评论资料选 Ⅱ.①司马迁 Ⅲ.①楚辞 - 文学评论 - 资料②楚辞 - 资料 - 中国③文学评论 - 资料 - 中国 Ⅳ.①I207.22
I207.22/8812CH
楚辞新探/萧 兵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12
 889页;20厘米
 ISBN 7-:RMB14.25
此书是作者的系列性论著《楚辞研究》里的第一种,主要内容是通过文化人类学和比较文化学的考察,探索《楚辞》(尤其是屈原赋)里的某些有关民俗神话的疑难。
Ⅰ.①楚辞新探 Ⅱ.①萧兵 Ⅲ.①楚辞 - 文学研究 Ⅳ.①I207.22
I207.22/8911CH
楚辞校释/蒋天枢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
 407页;20cm
ISBN 7-:RMB5.10
本书为作者抒发己见之作,很少引用前人的看法,对屈原个性的流露、政治的抱负都有新注解。
Ⅰ.①楚辞校释 Ⅱ.①蒋天枢 Ⅲ.①楚辞 - 注释 - 中国 Ⅳ.①I207.22
楚辞校释/王泗原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
 510页;21cm
 ISBN 7-107-10367-9(精装):RMB9.70
 本书是全部《楚辞》的校订和解释,从语法、训诂、古音、文字、校勘各方面辩正阐发,决嫌疑,明是非,考证精当。
Ⅰ.①楚辞校释 Ⅱ.①王泗原 Ⅲ.①楚辞 - 校释②楚辞 - 注释 - 中国 Ⅳ.①I207.22
I207.22/9007J
《九歌》与沅湘民俗/林 河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0.7
 277页:肖像;20厘米.―(中华本土文化丛书)
林河(1928~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原名李鸣高。
 ISBN 7-:RMB7.00
本书作者长期深入《九歌》的发源地皖湘之间,详尽地调查了与《九歌》有关的皖湘民俗,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与考古发现对《九歌》进行了全面的重新探讨。立论有创见,观点新颖而富有启发性,行文散发着浓郁的乡土味,实为别具一格之作。
Ⅰ.①《九歌》与沅湘民俗②九歌 沅湘 民俗 Ⅱ.①林河 Ⅲ.①九歌 - 文学研究②楚辞 - 文学研究 Ⅳ.①I207.22②44.32
I207.22/9007ZH
中日学者屈原问题论争集/黄中模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7
 338页;20厘米
 ISBN 7-:RMB3.60
本书为中日学者共同探讨、研究屈原作品的论文集,对“五四”开始提出的屈原及其作品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争论。
Ⅰ.①中日学者屈原问题论争集②中日 学者 屈原 问题 论争 Ⅱ.①黄中模 Ⅲ.①屈原 - 楚辞 - 文学研究 - 文集②楚辞--文学研究 - 文集③文学研究 - 文集 Ⅳ.①I207.22②43.493
I207.22/9101Q
屈原诗歌评赏/吕晴飞著
 ISBN 7-:RMB6.00
此书系作者多年来研究屈原及其作品的一个结集。书中有综论,也有分论。综论从美学、文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角度出发,论证诗人屈原机器作品的强大艺术魅力,从中探讨和总结诗歌艺术和文艺创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分论则对屈原的全部诗歌逐篇、逐段地进行分析研究,有译注,有评赏,也有训诂、校订和对史实的考稽,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屈原诗歌的思想艺术精髓。
Ⅰ.①屈原诗歌评赏 Ⅳ.①I207.22
I207.22/9206Q
屈原辞研究/金开诚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6
 286页;20cm.―(中国古文献研究丛书/金开诚主编)
金开诚(1932- ),江苏无锡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ISBN 7-:RMB6.00
 本书论述了楚辞的特点、流传及汉人对楚辞的研究,叙述了屈原的生平,并对《离骚》、《九歌》、《天问》进行了探讨。
Ⅰ.①屈原辞研究②屈原辞 Ⅱ.①金开诚 Ⅲ.①屈原--楚辞--文学研究②楚辞--屈原--文学研究③文学研究 Ⅳ.①I207.22②43.233
I207.22/9209Q
屈原吟踪漫记/程嘉哲,刘 深著.―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9
 196页:图;19cm.―(中国古典文学旅游知识丛书/周沙尘主编)
ISBN 7-:RMB2.65
 本书以屈原作品反映的思想为轨迹,将楚辞与传说故事揉为一体,叙述了诗人一生游踪的经历。
Ⅰ.①屈原吟踪漫记②屈原 吟踪 Ⅱ.①程嘉哲②刘深 Ⅲ.①楚辞 - 鉴赏 - 中国 Ⅳ.①I207.22②43.493
I207.22/9304Q
屈赋研究论衡/赵沛霖著.―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
 440页;20厘米.―(学术指南研究丛书)
ISBN 7-(精装):RMB7.50
本书除了就古今争论所引出的重要问题系统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外,在综合研究部分还从美学史、诗歌艺术史、政治思想史以及神话思想史的不同角度分别论述屈赋的意义和价值。
Ⅰ.①屈赋研究论衡 Ⅱ.①赵沛霖 Ⅲ.①楚辞 - 中国 - 现代②文学研究 - 中
国 - 现代③赋 - 现代 - 中国④文学研究 - 现代 - 中国 Ⅳ.①I207.22
I207.22/9407CH
楚辞正解/雷庆翼著.―上海:学林,1994
 586页;20cm
 雷庆翼,衡阳师专任教
 ISBN 7-:RMB20
 本书分注释和通论两大部分。注释部分对屈原的作品和〈楚辞〉其他优秀篇章作了精审而又简明、通俗的注解;通论部分对《楚辞》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楚辞研究中一系列有争议的重大问题发表了独特见解。是一部很有创见的书,在楚辞研究上有重大的突破。既是一本好的普及读物,又是一本具有相当高学术水平的专著。
Ⅰ.①楚辞正解 Ⅱ.①雷庆翼 Ⅲ.①楚辞 - 注释②楚辞 - 文学研究③文学研究 Ⅳ.①I207.22
楚辞新诂/何剑熏遗著;吴贤哲整理.―成都:巴[]书社,1994.11
 385页;20厘米
 ISBN 7-:RMB9.35
此书的主要内容是疏通《楚辞》中疑难费解的词句,只有少量较补,只有条目五百余首。作者综合运用古文字学、音训学、训诂学、方言学等学识,并辅以文献考证来解决《楚辞》中的疑难问题,这是此书的一大特色。
Ⅰ.①楚辞新诂 Ⅱ.①何剑熏②吴贤哲 Ⅲ.①楚辞②文学研究 Ⅳ.①I207.22
I207.22/9608W
巫风与九歌[专著]/邱宜文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8
 175p.;21cm.―(东方人文丛书)
ISBN 957-668-396-3:RMB63.77
Ⅰ.①巫风与九歌 Ⅱ.①邱宜文 Ⅲ.①九歌 - 神话 - 文学评论②楚辞 - 神话 - 文学评论 Ⅳ.①I207.22
I207.22/9608Q
屈原与他的时代/赵逵夫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8
 500页;20cm
 赵逵夫(1942~ ),甘肃西和人,西北师大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导师,中国屈原学会、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
 ISBN 7-02-:RMB26.00
本书主要在于研究屈原(包括家世、生平、思想、政治主张、创作、朋好)和他所处的时代(当时的政治情况、军事情况、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文学创作者的继承关系和发展概况等)。作者通过对一个个具体问题作重点深入的探讨,反映其通盘研究屈原和楚辞的成果,从而对屈原及其时代得出全面和可靠的结论。
Ⅰ.①屈原与他的时代②屈原 时代 Ⅱ.①赵逵夫 Ⅲ.①屈原 - 评传 Ⅳ.①I207.22②43.493
I207.22/9611CH
楚辞直解/(战国)屈原著;陈子展撰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1
 767页;20cm
 ISBN 7-309-01774-9(精装):RMB40.00
Ⅰ.①楚辞直解 Ⅱ.①屈原②陈子展 Ⅲ.①楚辞 - 译文②楚辞 - 文学研究③文学研究 - 楚辞 Ⅳ.①I207.22②44.32
I207.22/9611CH
楚辞直解/(战国)屈原著;陈子展撰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1
 767页;20cm
 ISBN 7-309-01774-9(精装):RMB40.00
Ⅰ.①楚辞直解 Ⅱ.①屈原②陈子展 Ⅲ.①楚辞 - 译文②楚辞 - 文学研究③文学研究 - 楚辞 Ⅳ.①I207.22②44.32
I207.22/9706CH
楚辞与原始宗教/过常宝著.―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6
 240页;20cm.―(日晷文库?中国文学史研究系列)
书目:第237-240页
 ISBN 7--X:RMB14.00
本书在充分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和考古材料的基础上,从原宗教的特定角度,系统而全面地对楚辞的生成、文本形态和文化功能作了积极的探索。本书着重揭示了“香草美人”作为文学原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并细致地分析了楚辞的文化特质,以及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Ⅰ.①楚辞与原始宗教 Ⅱ.①过常宝 Ⅲ.①楚辞②文学研究③楚辞 - 关系 - 原始宗教④原始宗教 - 关系 - 楚辞 Ⅳ.①I207.22
I207.22/9807Q
屈赋辨惑稿/张叶芦著.―杭州:钱塘诗社,1998.7
 229页;21cm.―(钱塘诗社丛书;22)
钱塘诗社赠书
 RMB10.00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权衡楚辞研究中的纷纭众说,广征博引,颇有新意。
Ⅰ.①屈赋辨惑稿 Ⅱ.①张叶芦 Ⅲ.①楚辞②文学研究③赠书 Ⅳ.①I207.22
I207.23/9111CH
楚辞的文化破译:一个微宏观互渗的研究/萧 兵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11
 1218页:照片及图;20厘米.―(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1)
萧兵(1933~ ),福建福州人,淮阴师专中文系教授
 ISBN 7-216-00826-X:RMB19.65
 本书作者用超学科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和发现楚辞各篇的深层涵义与文化背景,并破译其有关民俗神话的疑难或秘密。
Ⅰ.①楚辞的文化破译②楚辞 破译 微宏观 互渗 Ⅱ.①萧兵 Ⅲ.①楚辞②文学研究 Ⅳ.①I207.23②44.32&
I209/8803ZH/:2
中国文学讲话?二,周代文学:诗赋部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全国文艺基金管理委员会主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民国77[1988]
 532页;21厘米
 (精装):NT$400.00
Ⅰ.①中国文学讲话②周代文学 Ⅱ.①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台湾]②全国文艺基金管理委员会[台湾] Ⅲ.①诗经 - 文学研究 - 文集②楚辞 - 文学研究 - 文集③古典文学 - 文集 - 中国④文学研究 - 文集 - 中国⑤文学史 - 文集 - 中 - 古代 Ⅳ.①I209.24
I222/9212SH/1-2
诗骚与辞赋/王培元主编.―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
 2册;21厘米.―(中国文化精华文库?文学艺术类)
ISBN 7-:RMB14.1
本书把最为精彩、最为生动的诗骚词赋介绍给读者,使读者既能掌握它们的总体面貌,又能欣赏和领略那些令人心醉、发人深思的具体作品。
Ⅰ.①诗骚与辞赋 Ⅱ.①王培元 Ⅲ.①古体诗 - 选集 - 春秋时代②楚辞 - 选集 - 春秋时代③赋 - 选集 - 中国 - 古代 Ⅳ.①I222
I222/9704ZH/1-10
中国诗苑英华/屈原等著;王培源等选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4
 10册;20cm
 屈原卷?陶渊明卷?李白卷?杜甫卷
 白居易卷?李商隐卷?苏轼卷?李清照卷
 陆游卷?辛弃疾卷
 ISBN 7-:RMB118.00
屈原是一个最有个性、最有创造力的伟大诗人。本书选注了其二十四篇作品,底本选用王逸《楚辞章句》本,在注释中,尽量吸收诸家成果,折衷确定,以求尽量妥贴准确。
Ⅰ.①中国诗苑英华 Ⅱ.①屈原②王培源 Ⅲ.①古典诗歌 - 选集 - 中国 
Ⅳ.①I222②44.3
I222.3/5604CH
楚辞选译/(战国)屈原著;陆侃如等选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4
 120页;19cm
Ⅰ.①楚辞选译 Ⅱ.①屈原②陆侃如 Ⅲ.①楚辞 - 译文 Ⅳ.①I222.3
I222.3/5804CH
楚辞选/马茂元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
 260页;19cm.―(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本书对屈原的作品,除了一般人公认为伪作的篇章和《天问》一篇之外,都保留了下来。此外还选用宋玉、贾谊及淮南小山等的作品。《楚辞》的精华大概都包括进去了。本书就上述各篇做了比较详细的注解。
Ⅰ.①楚辞选 Ⅱ.①马茂元 Ⅳ.①I222.3
I222.3/7800Q
屈骚指掌/(战国)屈原原著;(清)胡文英注.―北京:中国书店,1978
 246页;20cm
Ⅰ.①屈骚指掌 Ⅱ.①屈原②胡文英 Ⅲ.①楚词 - 注释 - 中国 Ⅳ.①I222.3
I222.3/7803CH
楚骚新诂/苏雪林著.―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民国67[1978]
 594页;21厘米.―(中华丛书)
(精装):HK$63.41
Ⅰ.①楚骚新诂 Ⅱ.①苏雪林 Ⅲ.①离骚 - 注释②楚辞 - 注释 Ⅳ.①I222.3
I222.3/8102CH
楚辞选译/(战国)屈原著;陆侃如,龚克昌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
 143页;19cm
本书是一本普及性读物。书中选择了屈原宋玉的大部分重要作品,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楚辞”这种文体的基本面貌。同时,对每篇作品做了简要的说明、解释,并附有译文。
Ⅰ.①楚辞选译 Ⅱ.①屈原②陆侃如③龚克昌 Ⅲ.①楚辞 - 译文 Ⅳ.①I222.3
I222.3/8105L
离骚笺疏/詹安泰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5
 158页;21cm
这是我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詹安泰先生的一部遗作。全书分两部分:前半部汇集从王逸以来历代名家对《离骚》的注释,从中阐明作者的见解,并对《离骚 》文意逐段加以详细串解。后半部对《离骚》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加以阐述。
Ⅰ.①离骚笺疏 Ⅱ.①詹安泰 Ⅲ.①离骚 - 注释 Ⅳ.①I222.3
I222.3/8201Q
屈原赋译释/屈原著;张家英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1
 193页;21cm
本书选录已有定论的屈原作品十篇,内容包括题解、正文、注释、分段小结、今译及简析各项。
Ⅰ.①屈原赋译释 Ⅱ.①屈原②张家英 Ⅲ.①楚辞 - 注释 Ⅳ.①I222.3
I222.3/8205J
九歌新注/(战国)屈原著;程嘉哲注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5
 137页;17cm.―(古典文学研究丛书)
《楚辞九歌》共十一篇,使一组非常优美的祭祀诗,每一篇都有艺术特点。本书既是对《九歌》进行逐篇注释,摈弃了前人注释中错误的东西,从历史的观点出发,做出正确的注释。
Ⅰ.①九歌新注 Ⅱ.①屈原②程嘉哲 Ⅲ.①九歌 - 注释 Ⅳ.①I222.3
I222.3/8303CH
楚辞补注/洪兴祖撰;白化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3
 328页;21cm.―(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次数乃宋朝时洪兴祖为补王逸《楚辞章句》而作的。此书先列王逸原注,而后补注于下,逐条疏通,对名物训诂作了详尽的考证和诠释,不仅对旧注多所驳正,而且广征博引,还保存了汉及六朝隋唐和宋代人的一些遗说。
Ⅰ.①楚辞补注 Ⅱ.①洪兴祖②白化文 Ⅲ.①楚辞 - 注释 Ⅳ.①I222.3
I222.3/8402CH
楚辞全译/黄寿祺,梅桐生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2
 310页;20cm
(精装):RMB2.70
本书注释了王逸《楚辞章句》的全部作品,另外,还增补了贾谊的《鹏鸟赋》和《吊屈原赋》。本书多用简体字,注释尽量选择古今学者的合理解释,译文多采用直译。
Ⅰ.①楚辞全译 Ⅱ.①黄寿祺②梅桐生 Ⅲ.①楚辞 - 注释 Ⅳ.①I222.3
I222.3/8408Q
屈原赋选/(战国)屈原著;王涛选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8
 211页:插图;19cm
本书共收屈原赋二十二篇。每篇都有精当的题解和简要的分析,征引丰富,资料详实,注释力求详尽,并分段做了今译,是一本颇有特色的选注本。
Ⅰ.①屈原赋选 Ⅱ.①屈原②王涛 Ⅲ.①古典诗歌 - 选集 - 中国 Ⅳ.①I222.3
I222.3/8408Q
屈原赋选/(战国)屈原著;王涛选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8
 211页:插图;19cm
本书选注了《九歌》、《九章》、《离骚》《天问》,作为通俗读物介绍给读者,与大家共享屈原这位古代诗人留下的精神和艺术成果,注释力求详尽,并做了今译。
Ⅰ.①屈原赋选 Ⅱ.①屈原②王涛 Ⅲ.①古典诗歌 - 选集 - 中国 Ⅳ.①I222.3
I222.3/8410SH
山带阁注楚辞/(清)蒋骥著.―新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0
 290页;19cm
此书是清代学者蒋骥的一部关于屈原诗篇的重要著作。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此书特别着重于屈原生平事迹的考订,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阐明作品的内涵,颇多精辟之见;第二、书中征引详博,别择甚精,在这方面贡献颇多。
Ⅰ.①山带阁注楚辞 Ⅱ.①蒋骥 Ⅲ.①楚辞 - 注释 Ⅳ.①I222.3
I222.3/8411CH
楚辞选注及考证/胡念贻编著.―长沙:岳麓书社,1984.11
 461页;21cm
屈原的作品两千年来在我国历史上和文学史上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分两部分,“楚辞选注”和“楚辞考证”。注释部分较为简明,便于一般读者阐读。有进而想了解历来解释的重要分歧的大概和作者的主张或采取某种说法的根据、理由着,可以读“楚辞考证”。
Ⅰ.①楚辞选注及考证 Ⅱ.①胡念贻 Ⅲ.①楚词 - 译文②楚辞 - 考证 Ⅳ.①I222.3
I222.3/8506CH
楚辞注释/马茂元编著;杨金鼎等编撰.―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6
 625页;19厘米.―(楚辞研究集成)
(精装):RMB6.35
本书著释的篇目是王逸《楚辞章句》所收楚人的作品。除了扫除语言障碍,还 阐述作品意义与作家思想,分析篇章结构和其他艺术手法。
本书持论力求公允。对历史上有影响的说法,择要予以并存,并提出作者的看法。一般情况下,择善而从,以一说为主。&
Ⅰ.①楚辞注释 Ⅱ.①马茂元②杨金鼎③殷党奎④王从仁⑤刘德重 Ⅲ.①楚辞 - 注释②楚辞 - 文学研究③法国巴黎友丰书店赠书 Ⅳ.①I222.3
I222.3/8508CH
楚辞选注/金开诚选注.―2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8
 195页;19cm
 中国古典文学普及读物
共选注《楚辞》十八篇,注释极少新意,只是选择介绍古今学者已经做过的解释,但本书的注释力求详尽通俗,争取给读者少留难点。
①楚辞选注 Ⅱ.①金开诚 Ⅲ.①楚辞 - 注释 Ⅳ.①I222.3
I222.3/8611CH
楚辞图注/陈洪绶,肖云从作.―2版,影印本.―台北:台湾中华书店,民国75[1986]
122页:图;21厘米.―(中华国学丛书)
本书系自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本影印
 HK$23.40
Ⅰ.①楚辞图注 Ⅱ.①肖云从②陈洪绶 Ⅲ.①楚辞 - 注释②楚辞 - 图集 - 西汉时代 Ⅳ.①I222.3
I222.3/8708L
离骚;九歌/(战国)屈原著;郭沫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8
 115页;19cm.―(中国古典文学小丛书)
本书将《离骚》和《九歌 》合在一起,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原著,书中采用了郭沫若的译文,供读者对照阅读。
Ⅰ.①离骚②九歌 Ⅱ.①屈原②郭沫若 Ⅲ.①离骚 - 注释②九歌 - 注释 Ⅳ.①I222.3
I222.3/8903T
天问研究/孙作云著.―北京:中华书局,1989.3
 244页:照片;20厘米
 ISBN 7-101-00562-4:RMB4.65
此书除了介绍屈原的生平外,还详细地研究屈原的哲理诗《天问》。书中还附有《天问》插图,以助读者对《天问》的理解。
Ⅰ.①天问研究 Ⅱ.①孙作云 Ⅲ.①天问②古典诗歌 - 中国 - 战国时代 Ⅳ.①I222.3
I222.3/9007Q
屈原赋详释/谭安国著.―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7
 179页;19厘米
 ISBN 7-:RMB2.80
本书子词句的注释,广泛采取了古今研究《楚辞》诸名家的正确意见,注释以两句或四、六、八句为一组,先释词义,再译城散文,最后扼要地分析其内容,把全篇贯穿起来,脉络清楚,条理井然。最后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全篇的主题思想,使读者阅后有一个简明的概念。
Ⅰ.①屈原赋详释②屈原赋 详释 Ⅱ.①谭安国 Ⅲ.①楚辞 - 注释 Ⅳ.①I222.3②44.32
I222.3/9105ZH
中国楚辞学史/易重廉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5
 611页;20厘米.―(屈原研究丛书)
ISBN 7-(精装):RMB12
本书从大文化的背景来考察楚辞的研究,包涵了文学理论发展史和学术思想发展史的某些内容。作者始终以对屈原的楚辞的总体认识为准则来总结前人的研究得失,评量求实,材料丰富。
Ⅰ.①中国楚辞学史②中国 楚辞学史 Ⅱ.①易重廉 Ⅲ.①楚辞 - 文学批评史 - 中国②文学批评史 - 中国 - 古代 Ⅳ.①I222.3②44.32
I222.3/9110CH
楚辞选译/徐建华,金舒年译注.―成都:巴蜀书社,1991.10
 184页:图;19厘米.―(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先秦两汉/章培恒等主编)
ISBN 7-:RMB2.80
本书共译注《楚辞》十六篇,书中既有译文,又有详细的注释,以便读者即在当页读懂原文。本书的翻译基本上采用严格的直译。
Ⅰ.①楚辞选译②楚辞 Ⅱ.①徐建华②金舒年 Ⅲ.①楚辞 - 译文 Ⅳ.①I222.3②44.32 
I222.3/9206CH
楚辞选:注译本/翁银陶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6
 172页:冠图;19cm.―(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丛书)
ISBN 7-:RMB3.50
 本书共选楚辞17篇,其中屈原15篇,宋玉、贾谊各1篇。此书的注译有几个特点:1.楚辞在流传的过程中产生较多的异文,本书择其善者而从之。2.不论是正文,还是注文、译诗,一般都采用简化字,个别沿用已久的异体字则予以保留。3.译诗以直译为主,兼用意译。4.较难读的字,本书都注出拼音。
Ⅰ.①楚辞选②楚辞 Ⅱ.①翁银陶 Ⅲ.①楚辞 - 译文 Ⅳ.①I222.3②44.32
I222.3/9212H
绘图屈原离骚/(战国?楚)屈原著;郭沫若译;杨永青绘.―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2.12
 193页;20cm
 ISBN 7-:RMB4.50
 全诗93节,配图93幅;成连续性画卷。本书除附有原诗外,还附有著名诗人郭沫若的白话译文和注释。
Ⅰ.①绘图屈原离骚②离骚③绘图 离骚 Ⅱ.①屈原②郭沫若③杨永青 Ⅲ.①连环画 - 中国 - 现代②楚辞 - 注释 Ⅳ.①J228.4②48.379
I222.3/9312CH
楚辞文化探微/张崇琛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12
 215页;20cm
 张崇琛,兰州大学任教
 ISBN 7-:RMB6.30
 本书突破了单由文学的角度研究《楚辞》的局限,用综合的方法对《楚辞》进行全面审视。全书围绕楚辞文化这一中心,分别从哲学、政治、美学、历史等多方面对《楚辞》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少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成果。
Ⅰ.①楚辞文化探微②楚辞 文化 Ⅱ.①张崇琛 Ⅲ.①楚辞-文学研究②文学研究 Ⅳ.①I222.3②44.32
I222.3/9401CH
楚辞集解/(明)汪瑗撰;董洪利点校.―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456页;20cm
 ISBN 7-(精装):RMB17.00
本书是明代《楚辞》研究中质量最高、最有特色的注本。作者眼界较为开阔,在全面分析屈原思想的基础上,敢于驳正旧说,提出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和观点。注释详尽,语言流畅,务尽其说,不留难点,解决了不少悬而未决的屈学疑难问题。
Ⅰ.①楚辞集解 Ⅱ.①汪瑗②董洪利 Ⅲ.①楚辞 - 注释 Ⅳ.①I222.3
I222.3/9605B
白话楚辞/屈 原等著;吴广平注译.―长沙:岳麓书社,1996.5
 490页;20cm.―(古典名著全译读本)
书目:第486-490页
 ISBN 7-(精装):RMB16.30
本书以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楚辞补注》点校本为底本,同时参考了历代其他重要注本。本书的注释力求详尽通俗,争取给读者少留难点。注释尽量选择古今学者的合理解释,特别是充分吸收了现、当代楚辞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便于读者理解原文,本文译文尽量采用直译。
Ⅰ.①白话楚辞 Ⅱ.①屈原②吴广平 Ⅲ.①楚辞 - 译文 - 选集 - 中国 - 古代②楚辞 - 注释 - 选集 - 中国 - 古代 Ⅳ.①I222.3
I222.3/9605B
白话楚辞/屈 原等著;吴广平注译.―长沙:岳麓书社,1996.5
 490页;20cm.―(古典名著全译读本)
书目:第486-490页
 ISBN 7-(精装):RMB16.30
Ⅰ.①白话楚辞 Ⅱ.①屈原②吴广平 Ⅲ.①楚辞 - 译文 - 选集 - 中国 - 古代②楚辞 - 注释 - 选集 - 中国 - 古代 Ⅳ.①I222.3
屈原集校注/金开诚等著.―北京:中华书局,1996.8
 2册;20cm.―(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ISBN 7-101-01316-3:RMB37.00
该书所注屈原辞二十五篇,分上下两册。于正文之前都有题解,说明各篇的篇题命意、创作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对某些疑问或有争议的问题加以考辩。本书的注释包括词语的解释、典故用事的说明和史事的考证等内容。
Ⅰ.①屈原集校注 Ⅱ.①金开诚 Ⅲ.①楚辞 - 注释 - 选集 - 中国 - 战国时代 Ⅳ.①I222.3
I222.3/9810Q
屈原选集/(战国)屈原著;金开诚,高路明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0
 290页;20cm.―(世界文学名著文库=World's literature treasury:珍藏本)
ISBN 7-02-(精装):RMB23.00
本书以《楚辞章句》为据,选译屈原作品二十五篇。题解说明各篇的篇题命意、创作背景、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等,并对某些疑问或有争议的问题作简要的述介。本书注释包括词语的解释、典故用事的说明等,力求准确、简明。
Ⅰ.①屈原选集 Ⅱ.①屈原②金开诚③高路明 Ⅲ.①楚辞 - 注释 Ⅳ.①I222.3②44.32
I222.3/9810Q
屈原选集/(战国)屈原著;金开诚,高路明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0
 290页;20cm.―(世界文学名著文库=World's literature treasury:珍藏本)
ISBN 7-02-(精装):RMB23.00
本书以王逸《楚辞章句》所标明的屈原作品二十五篇为据,注释翻译了楚辞外,还就各篇的篇题命意、创作背景、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等作了简要的述介。
Ⅰ.①屈原选集 Ⅱ.①屈原②金开诚③高路明 Ⅲ.①楚辞 - 注释 Ⅳ.①I222.3②44.32
I222.3/9912Q
屈原赋注[专著]/(清)戴震著;褚斌杰,吴贤哲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99.12
274页:图;19cm
 附通释、音义、初稿本
 ISBN 7-101-01635-9:RMB13.00
该书是清代著名学者戴震的一部力作,他将其在训诂学方面取得的成就运用到楚辞研究上,审核较清,多发前人所未见,因此,该书堪称我国研究楚辞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还附有《通释》、《音义》和《屈原赋注初稿本》,对屈赋中出现的地理、风物详加考订,特别是《初稿本》可与《屈原赋注》参见异同,从中发现戴震研究楚辞的发展轨迹。
 Ⅰ.①屈原赋注 Ⅱ.①戴震②褚斌杰③吴贤哲 Ⅲ.①楚辞 - 注释 Ⅳ.①I222.3
I222.3-53/8507CH
楚辞研究论文选/杨金鼎主编;王从仁, 曹旭编选.―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7
 763页;19cm.―(楚辞研究集成)
这本论文选收辑了“五四”以后,特别是建国以来截至一九八二年年底为止全国各报刊上发表过的研究楚辞的单篇论文。书后附“楚辞研究论文目录索引”。这里收辑的是一些材料比较详实,论文比较严密,可自成一说,足资参考的文章。
Ⅰ.①楚辞研究论文选 Ⅱ.①杨金鼎②王从仁③曹旭 Ⅲ.①楚辞 - 文学研究 - 文集②赠书③法国巴黎友丰书店赠书④潘惠娥女士赠书 Ⅳ.①I222.3-53
I222.722/8610J
九歌新译/(战国)屈原著;程嘉哲译著.―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10
 130页;19cm
本书作者为帮助一般读者对九歌的理解,对《九歌》作了详细的译释外,还在译诗中对诗中的对话进行扼要的说明。
Ⅰ.①九歌新译 Ⅱ.①屈原②程嘉哲 Ⅲ.①九歌 - 译文 Ⅳ.①I222.722
J228.4/9006ZH/:2
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画集=A pictorial series of the ten greatest Chinese literature classics?2,离骚/阮波,张自申主编;(战国)屈原著.―台北:汉光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
 216页;29×21厘米
 ISBN 957-629-040-6(精装):RMB160.00
Ⅰ.①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画集②A pictorial series of the greatest Chinese literature classics Ⅱ.①张自申②阮波③屈原 Ⅲ.①屈原 - 画册②连环画 - 画册 - 中国 - 现代③古典文学 - 选集 - 中国 Ⅳ.①J228.4
Z424.9/9808Q/:3
钱澄之全集?3,庄屈合诂/(清)钱澄之著,殷呈祥校点.―合肥:黄山书社,1998.8
 331页;20cm.―(安徽古籍丛书;3)
ISBN 7-(精装):RMB18.25
Ⅰ.①钱澄之全集②庄屈合诂 Ⅱ.①钱澄之②殷呈祥 Ⅲ.①庄子 - 注释②楚辞 - 注释 Ⅳ.①I207.22
(由文科书厅提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络作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