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有关《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在维也纳酒店官方网联合国中心举办的“中国文字展”的认识

站内搜索:
中奥建交40周年系列活动之——维也纳联合国城《中国文字展》
  作为中奥建交4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国文字展》,于5月10日在维也纳联合国城开幕。该展由中国驻维也纳联合国代表团、中国国家文物局和维也纳联合国新闻司主办,河南省文物局和奥地利奥中文化交流协会承办,中国文字博物馆协办。
国家文物局陈彦堂教授(左)和使团陈佩洁代办(右)在活动中
  中国驻维也纳联合国代表团代办陈佩洁、维也纳联合国总干事代表和行政司司长查特查瓦里、维也纳联合国新闻司负责人温斯特伯格以及中国国家文物局代表陈彦堂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包括各国驻维也纳联合国使节、外交官员和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在内的200余人参加了该活动。
驻奥使馆王顺卿代办(右一)和孔子学院奥方院长(左一)等出席活动
  开幕式上,主办方通过展板和主题展台介绍了中国汉字源远流长的发展进程。与会嘉宾参观了不同的展板和展台,并与中国文字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现场还有中国书法秀、&文房四宝&展示、中国乐器演奏及汉字电脑输入法演示等节目助兴。
观众在欣赏展览
  联合国将4月20日定为&中国语言日&,以纪念中文作为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之一。本次《中国文字展》也是&中国语言日&的庆祝活动之一,为期3周。该展通过介绍中国汉字的产生、发展及演变,增进公众对中文以及与汉字有关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了解和认识。无独有偶,中国电影系列展映活动也将在维也纳联合国城同步举行。
责任编辑:陈春旅2014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小学音乐学科专业知识押题密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14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小学音乐学科专业知识押题密卷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某校高一学生在以“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合作”为主题的研究型学习活动中,收集、整理了大量材料,我们节选其中两则。材料一: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G8会议、APEC会议和联合国大会的重要议题。在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国和欧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就2012年后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等问题交锋激烈。大会最后一刻,受到广泛批评的美国代表做出让步,使得应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相关协议得以通过。材料二:中国政府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态度,确定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到2012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同时,中国主张确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1)假如你代表小组汇报,你会如何阐释各国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从“交锋激烈”到“达成协议”的缘由?(5分)(2)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国际社会如何就“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合作”问题进行合作(8分)-乐乐题库
& 问答题知识点 & “某校高一学生在以“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习题详情
21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1.8%
某校高一学生在以“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合作”为主题的研究型学习活动中,收集、整理了大量材料,我们节选其中两则。材料一: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G8会议、APEC会议和联合国大会的重要议题。在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国和欧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就2012年后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等问题交锋激烈。大会最后一刻,受到广泛批评的美国代表做出让步,使得应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相关协议得以通过。材料二:中国政府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态度,确定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到2012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同时,中国主张确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1)假如你代表小组汇报,你会如何阐释各国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从“交锋激烈”到“达成协议”的缘由?(5分)(2)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国际社会如何就“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合作”问题进行合作(8分)①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3分)②由于各自利益的差别,美国与欧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交锋;但减排符合各国共同利益,因而在最后达成了协议。(2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0-山东聊城四中高一期末考试
分析与解答
习题“某校高一学生在以“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合作”为主题的研究型学习活动中,收集、整理了大量材料,我们节选其中两则。材料一: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G8会议、APEC会议和联合国大会的重要议题。在200...”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某校高一学生在以“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合作”为主题的研究型学习活动中,收集、整理了大量材料,我们节选其中两则。材料一: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G8会议、APEC会议和联合国大会的重要议题...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某校高一学生在以“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合作”为主题的研究型学习活动中,收集、整理了大量材料,我们节选其中两则。材料一: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G8会议、APEC会议和联合国大会的重要议题。在200...”主要考察你对“问答题”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某校高一学生在以“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合作”为主题的研究型学习活动中,收集、整理了大量材料,我们节选其中两则。材料一: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G8会议、APEC会议和联合国大会的重要议题。在200...”相似的题目:
材料一: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中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此次决定,认为中央允许土地流转非常及时,中国第二次伟大而深远的改革大浪潮将再次从农村掀起。材料二:中国的农村问题实质是城市化的问题。见童大焕的评论《三农改革90%功夫应着眼于城市》——“当年,有2.26亿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月均收入大致1000元,平均到7.28亿(中国城市化率约44%)农村人口头上,平均每人每年是3725元。就是说,今天的中国农民,从总体上看,其90%的收入已经来自非农收入。而2.26亿农民工也意味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都在城市打工。 换一个角度说,2007年中国农民人均4140元的年收入中,只有415元来自农村、农业。即使以最好的结果来推论,今后公司+农户、农民自主合作、外向型农业、高附加值农业等形式使农民的农业收入10倍、20倍地增加,也始终无力拉平城乡收入差距。因此,绝大部分农民进入城市,成为新市民,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农民自发、自觉的必然选择。”对二元体制有大的突破,农民的命运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1)结合材料一,从政党知识角度说明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此次决定的原因(10分)(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所学的经济知识分析说明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什么?(10分)&&&&
贪污犯就是侵蚀、破坏社会主义大厦的蛀虫。&&&&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际需求市场的动荡不安,党立足国内经济发展现状,放眼国际大环境的背景下,指导和建议国务院提出了扩大内需,增加4万亿财政支出的经济调控计划,并得到第一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的通过。此方案出台前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多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围绕如何应对金融风险,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制定如何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并分别深入河南、江西、湖北三省的农村、企业、社区,就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并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地方对我国经济调控计划的意见和建议。(1)扩大内需方案的出台体现了政治生活哪些知识? (12分)(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经济调控方案的制定过程,如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9分)&&&&
“某校高一学生在以“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某校高一学生在以“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合作”为主题的研究型学习活动中,收集、整理了大量材料,我们节选其中两则。材料一: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G8会议、APEC会议和联合国大会的重要议题。在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国和欧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就2012年后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等问题交锋激烈。大会最后一刻,受到广泛批评的美国代表做出让步,使得应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相关协议得以通过。材料二:中国政府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态度,确定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到2012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同时,中国主张确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1)假如你代表小组汇报,你会如何阐释各国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从“交锋激烈”到“达成协议”的缘由?(5分)(2)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国际社会如何就“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合作”问题进行合作(8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某校高一学生在以“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合作”为主题的研究型学习活动中,收集、整理了大量材料,我们节选其中两则。材料一: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G8会议、APEC会议和联合国大会的重要议题。在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国和欧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就2012年后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等问题交锋激烈。大会最后一刻,受到广泛批评的美国代表做出让步,使得应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相关协议得以通过。材料二:中国政府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态度,确定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到2012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同时,中国主张确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1)假如你代表小组汇报,你会如何阐释各国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从“交锋激烈”到“达成协议”的缘由?(5分)(2)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国际社会如何就“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合作”问题进行合作(8分)”相似的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什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特性吴炫最近常常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中西方知识分子,除了一些共同特征以外,比如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向社会说话、承担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责任等等,有没有因文化的差异而呈现的不同品格呢?在走向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当代文化进程中,这样的不同品格是应该被特别强调,还是应该尽量去消弭、使得全人类只有一种知识分子呢?我首先想到的是萨伊德和哈维尔。这两个学者近年被中国知识分子热衷谈论,显然与中国学界特别倾向的一种对知识分子的独立理解有关。哈维尔先不去说他,在《知识分子论》一书中,萨伊德特别肯定班达认为的知识分子具有“反对现状的状态”,激赏米尔斯的主要论点是“大众与个人的对立”,均在表明一个观点:知识分子是敢于“对抗现实”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我赞同萨伊德的独立的知识分子是向社会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也赞同他所认为的“专业态度”是“今天对于知识分子的特别威胁”,但在这种“独特见解”是“对抗现实”的,还是也可以以“尊重现实”为前提去“穿越现实”的问题上,我认为涉及到对东西方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文化差异性理解。这种差异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关系到能否形成“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论”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国知识分子能否以现代东方式形象去影响世界的问题。所以,与萨伊德赞赏伏尔泰、萨特、阿多诺这些“辩护者”“冒险者”“流浪者”不同,我更愿意从苏轼、黄永玉身上提炼知识分子独立的“中国品格”。说到独立的知识分子应该有自己对世界的哲学性理解,上述东西方知识分子不同程度都具备,但我发现苏轼、黄永玉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是直接“对抗现实”的。苏轼两次提出“御史监察机构”的建议,均不是为了颠覆现行政治体制,而是一种“修补”或“合理化”倡议,有健全、深化现实政治的作用。在文学观上,苏轼从来没有公开反对“文以载道”,但他的《琴诗》《题西林壁》《大江东去》却不是“文以载道”可以解释的。这样的情况,就是“尊重载道又突破现有的道”的“穿越现实”的独立品格,决然不是“对抗现实”的品格。有了这种品格,一个作家与现实的关系就会变得从容而大气,没有剑拔弩张的对抗心理。有中国式独立品格的知识分子,对世界具有一种宽和理解进而平静的心态。这个问题放到有老顽童心态的黄永玉身上,问题就更饶有意味了。贸然一看,萨伊德恐怕不会承认黄永玉是一个自由独立的知识分子,因为他太不面对政治和现实秩序了,也没有多少自己的理论来使自己站立,不像哈耶克那样发起组成培勒林山学会去讨论国家与自由的关系。然而,他面对“专业画家”那种以“不太讲道理”的心态去画专家们感到震惊、却又很难归类的绘画,不被任何组织和行政收编的自由创作状态,也不遵守儒家“忧患社会”的创作意识,更以自己对生活用品、花鸟虫草的哲理性思考突破道家式的“恬淡人生”和“忘知美学”,给人特别的意味和震撼体验,你又不得不说他身上有一种我们还没有很好挖掘的“中国式独立”品格。黄永玉有句名言,叫“人家跳出红尘,我要往红尘里钻”,表面上看,这似乎与知识分子应批判和超越世俗生活的独立品格大相径庭,但仔细想想,黄永玉式的“独立”奥妙就在一个“钻”字——“钻”表明黄永玉是不“轻视世俗”的,甚至有些“喜欢世俗”;“钻”也表明黄永玉又是“不限于世俗”的,并且可以“钻出去”的。这种“亲和又能穿过”的“穿越精神”,正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知识分子面对世俗的一种观念差别:“对抗现实”必然会有康德式的“超越世俗”道德姿态,也必然会有边沁那样完全“功利主义”之逆反式对抗,而黄永玉的“钻”却提供了一种东方式的“不限于世俗”的“非对抗性”之独立品格。所以我认为,尽管萨伊德、哈维尔、哈耶克等把西方知识分子的自由和独立性质阐述的多么令东方知识分子心向往之,我还是要指出其文化错位而带来的“价值有限性”。中国知识分子在独立与自由问题上如果没有中国原创性理解,就不可能弥补这种有限性。因为自晚清以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一直是以西方的“个体权利”理论为依托进行“文化批判”的。“人人有自主之权”这一晚清以来知识界典型的启蒙话语,并未在“中国问题”视角下进行过深入追问。即独立与自由,对中国个体究竟“主”在哪里? 又如何去“主”,一直是模糊不清的。是随心所欲即算自主?还是一个人必须有自己的意志或独特的对世界的理解才能自主? 如果是后者,存在不存在自主的“中国方法论”问题? 或自主者对世界的东方式态度问题? 这些问题,是否必须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独立与自由的理性建构? 而这样的建构要求,是否必然会推导出我们对萨伊德、哈维尔、哈耶克等西方思想家的独立与自由理论的审视态度与批判实践?【小题1】下列各项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A.中西方知识分子,都具有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向社会说话、承担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责任等共同特征,但也因文化的差异而呈现不同品格。B.能否理解东西方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差异性很重要,这关系到中国知识分子能否以现代东方式形象去影响世界的问题。C.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向伏尔泰、萨特、阿多诺等这些“辩护者”“冒险者”“流浪者”学习,敢于向社会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而不应以“尊重现实”为前提去“穿越现实”。D.苏轼虽然从来没有公开反对“文以载道”,但他的《琴诗》《题西林壁》《大江东去》却又表明他是反对“文以载道”的。E.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一直是以西方的“个体权利”理论武装自己,对现实进行着“文化批判”的。【小题2】作者说黄永玉“身上有一种我们还没有很好挖掘的‘中国式独立’品格”,对其论据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他面对“专业画家”,抱着“不太讲道理”心态,却创作让他们感到震惊和另类的画。B.他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不加入任何组织,不属于任何行政单位,处于完全自由状态。C.他在绘画创作时,不像其他画家那样怀有儒家所提倡的“忧患社会”的创作意识。D.他凭借自己哲理性的思考来描绘生活用品、花鸟虫草,完全摆脱了道家思想的束缚。【小题3】西方知识分子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特性”有什么不同?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特性”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4分)【小题4】针对中西方知识分子不同的独立品格,作者的看法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4分)-乐乐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什么是中国知识...”习题详情
24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7.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什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特性吴&炫最近常常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中西方知识分子,除了一些共同特征以外,比如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向社会说话、承担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责任等等,有没有因文化的差异而呈现的不同品格呢?在走向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当代文化进程中,这样的不同品格是应该被特别强调,还是应该尽量去消弭、使得全人类只有一种知识分子呢?我首先想到的是萨伊德和哈维尔。这两个学者近年被中国知识分子热衷谈论,显然与中国学界特别倾向的一种对知识分子的独立理解有关。哈维尔先不去说他,在《知识分子论》一书中,萨伊德特别肯定班达认为的知识分子具有“反对现状的状态”,激赏米尔斯的主要论点是“大众与个人的对立”,均在表明一个观点:知识分子是敢于“对抗现实”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我赞同萨伊德的独立的知识分子是向社会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也赞同他所认为的“专业态度”是“今天对于知识分子的特别威胁”,但在这种“独特见解”是“对抗现实”的,还是也可以以“尊重现实”为前提去“穿越现实”的问题上,我认为涉及到对东西方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文化差异性理解。这种差异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关系到能否形成“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论”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国知识分子能否以现代东方式形象去影响世界的问题。所以,与萨伊德赞赏伏尔泰、萨特、阿多诺这些“辩护者”“冒险者”“流浪者”不同,我更愿意从苏轼、黄永玉身上提炼知识分子独立的“中国品格”。说到独立的知识分子应该有自己对世界的哲学性理解,上述东西方知识分子不同程度都具备,但我发现苏轼、黄永玉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是直接“对抗现实”的。苏轼两次提出“御史监察机构”的建议,均不是为了颠覆现行政治体制,而是一种“修补”或“合理化”倡议,有健全、深化现实政治的作用。在文学观上,苏轼从来没有公开反对“文以载道”,但他的《琴诗》《题西林壁》《大江东去》却不是“文以载道”可以解释的。这样的情况,就是“尊重载道又突破现有的道”的“穿越现实”的独立品格,决然不是“对抗现实”的品格。有了这种品格,一个作家与现实的关系就会变得从容而大气,没有剑拔弩张的对抗心理。有中国式独立品格的知识分子,对世界具有一种宽和理解进而平静的心态。这个问题放到有老顽童心态的黄永玉身上,问题就更饶有意味了。贸然一看,萨伊德恐怕不会承认黄永玉是一个自由独立的知识分子,因为他太不面对政治和现实秩序了,也没有多少自己的理论来使自己站立,不像哈耶克那样发起组成培勒林山学会去讨论国家与自由的关系。然而,他面对“专业画家”那种以“不太讲道理”的心态去画专家们感到震惊、却又很难归类的绘画,不被任何组织和行政收编的自由创作状态,也不遵守儒家“忧患社会”的创作意识,更以自己对生活用品、花鸟虫草的哲理性思考突破道家式的“恬淡人生”和“忘知美学”,给人特别的意味和震撼体验,你又不得不说他身上有一种我们还没有很好挖掘的“中国式独立”品格。黄永玉有句名言,叫“人家跳出红尘,我要往红尘里钻”,表面上看,这似乎与知识分子应批判和超越世俗生活的独立品格大相径庭,但仔细想想,黄永玉式的“独立”奥妙就在一个“钻”字——“钻”表明黄永玉是不“轻视世俗”的,甚至有些“喜欢世俗”;“钻”也表明黄永玉又是“不限于世俗”的,并且可以“钻出去”的。这种“亲和又能穿过”的“穿越精神”,正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知识分子面对世俗的一种观念差别:“对抗现实”必然会有康德式的“超越世俗”道德姿态,也必然会有边沁那样完全“功利主义”之逆反式对抗,而黄永玉的“钻”却提供了一种东方式的“不限于世俗”的“非对抗性”之独立品格。所以我认为,尽管萨伊德、哈维尔、哈耶克等把西方知识分子的自由和独立性质阐述的多么令东方知识分子心向往之,我还是要指出其文化错位而带来的“价值有限性”。中国知识分子在独立与自由问题上如果没有中国原创性理解,就不可能弥补这种有限性。因为自晚清以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一直是以西方的“个体权利”理论为依托进行“文化批判”的。“人人有自主之权”这一晚清以来知识界典型的启蒙话语,并未在“中国问题”视角下进行过深入追问。即独立与自由,对中国个体究竟“主”在哪里? 又如何去“主”,一直是模糊不清的。是随心所欲即算自主?还是一个人必须有自己的意志或独特的对世界的理解才能自主? 如果是后者,存在不存在自主的“中国方法论”问题? 或自主者对世界的东方式态度问题? 这些问题,是否必须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独立与自由的理性建构? 而这样的建构要求,是否必然会推导出我们对萨伊德、哈维尔、哈耶克等西方思想家的独立与自由理论的审视态度与批判实践?【小题1】下列各项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A.中西方知识分子,都具有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向社会说话、承担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责任等共同特征,但也因文化的差异而呈现不同品格。B.能否理解东西方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差异性很重要,这关系到中国知识分子能否以现代东方式形象去影响世界的问题。C.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向伏尔泰、萨特、阿多诺等这些“辩护者”“冒险者”“流浪者”学习,敢于向社会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而不应以“尊重现实”为前提去“穿越现实”。D.苏轼虽然从来没有公开反对“文以载道”,但他的《琴诗》《题西林壁》《大江东去》却又表明他是反对“文以载道”的。E.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一直是以西方的“个体权利”理论武装自己,对现实进行着“文化批判”的。【小题2】作者说黄永玉“身上有一种我们还没有很好挖掘的‘中国式独立’品格”,对其论据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他面对“专业画家”,抱着“不太讲道理”心态,却创作让他们感到震惊和另类的画。B.他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不加入任何组织,不属于任何行政单位,处于完全自由状态。C.他在绘画创作时,不像其他画家那样怀有儒家所提倡的“忧患社会”的创作意识。D.他凭借自己哲理性的思考来描绘生活用品、花鸟虫草,完全摆脱了道家思想的束缚。【小题3】西方知识分子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特性”有什么不同?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特性”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4分)【小题4】针对中西方知识分子不同的独立品格,作者的看法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4分)CD&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三考前模拟语文试题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什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特性吴炫最近常常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中西方知识分子,除了一些共同特征以外,比如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向社会说话、承担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责任等等,有没有因文化的差异而...”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小题1】C作者认为以“尊重现实”为前提去“穿越现实”是中国知识分子独立的“中国品格”,作者对此持肯定态度。D.原文讲苏轼“尊重载道又突破现有的道”。【小题1】原文只是说突破道家式的“恬淡人生”和“忘知美学”,故说“完全摆脱了道家思想的束缚”有误。【小题1】根据“这样的情况,就是“尊重载道又突破现有的道”的“穿越现实”的独立品格,决然不是“对抗现实”的品格”可找出不同,然后再回答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特性”的积极意义。【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观点2分,依据2分。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什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特性吴炫最近常常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中西方知识分子,除了一些共同特征以外,比如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向社会说话、承担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责任等等,有没有因文...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什么是中国知识...”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什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特性吴炫最近常常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中西方知识分子,除了一些共同特征以外,比如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向社会说话、承担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责任等等,有没有因文化的差异而呈现的不同品格呢?在走向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当代文化进程中,这样的不同品格是应该被特别强调,还是应该尽量去消弭、使得全人类只有一种知识分子呢?我首先想到的是萨伊德和哈维尔。这两个学者近年被中国知识分子热衷谈论,显然与中国学界特别倾向的一种对知识分子的独立理解有关。哈维尔先不去说他,在《知识分子论》一书中,萨伊德特别肯定班达认为的知识分子具有“反对现状的状态”,激赏米尔斯的主要论点是“大众与个人的对立”,均在表明一个观点:知识分子是敢于“对抗现实”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我赞同萨伊德的独立的知识分子是向社会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也赞同他所认为的“专业态度”是“今天对于知识分子的特别威胁”,但在这种“独特见解”是“对抗现实”的,还是也可以以“尊重现实”为前提去“穿越现实”的问题上,我认为涉及到对东西方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文化差异性理解。这种差异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关系到能否形成“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论”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国知识分子能否以现代东方式形象去影响世界的问题。所以,与萨伊德赞赏伏尔泰、萨特、阿多诺这些“辩护者”“冒险者”“流浪者”不同,我更愿意从苏轼、黄永玉身上提炼知识分子独立的“中国品格”。说到独立的知识分子应该有自己对世界的哲学性理解,上述东西方知识分子不同程度都具备,但我发现苏轼、黄永玉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是直接“对抗现实”的。苏轼两次提出“御史监察机构”的建议,均不是为了颠覆现行政治体制,而是一种“修补”或“合理化”倡议,有健全、深化现实政治的作用。在文学观上,苏轼从来没有公开反对“文以载道”,但他的《琴诗》《题西林壁》《大江东去》却不是“文以载道”可以解释的。这样的情况,就是“尊重载道又突破现有的道”的“穿越现实”的独立品格,决然不是“对抗现实”的品格。有了这种品格,一个作家与现实的关系就会变得从容而大气,没有剑拔弩张的对抗心理。有中国式独立品格的知识分子,对世界具有一种宽和理解进而平静的心态。这个问题放到有老顽童心态的黄永玉身上,问题就更饶有意味了。贸然一看,萨伊德恐怕不会承认黄永玉是一个自由独立的知识分子,因为他太不面对政治和现实秩序了,也没有多少自己的理论来使自己站立,不像哈耶克那样发起组成培勒林山学会去讨论国家与自由的关系。然而,他面对“专业画家”那种以“不太讲道理”的心态去画专家们感到震惊、却又很难归类的绘画,不被任何组织和行政收编的自由创作状态,也不遵守儒家“忧患社会”的创作意识,更以自己对生活用品、花鸟虫草的哲理性思考突破道家式的“恬淡人生”和“忘知美学”,给人特别的意味和震撼体验,你又不得不说他身上有一种我们还没有很好挖掘的“中国式独立”品格。黄永玉有句名言,叫“人家跳出红尘,我要往红尘里钻”,表面上看,这似乎与知识分子应批判和超越世俗生活的独立品格大相径庭,但仔细想想,黄永玉式的“独立”奥妙就在一个“钻”字——“钻”表明黄永玉是不“轻视世俗”的,甚至有些“喜欢世俗”;“钻”也表明黄永玉又是“不限于世俗”的,并且可以“钻出去”的。这种“亲和又能穿过”的“穿越精神”,正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知识分子面对世俗的一种观念差别:“对抗现实”必然会有康德式的“超越世俗”道德姿态,也必然会有边沁那样完全“功利主义”之逆反式对抗,而黄永玉的“钻”却提供了一种东方式的“不限于世俗”的“非对抗性”之独立品格。所以我认为,尽管萨伊德、哈维尔、哈耶克等把西方知识分子的自由和独立性质阐述的多么令东方知识分子心向往之,我还是要指出其文化错位而带来的“价值有限性”。中国知识分子在独立与自由问题上如果没有中国原创性理解,就不可能弥补这种有限性。因为自晚清以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一直是以西方的“个体权利”理论为依托进行“文化批判”的。“人人有自主之权”这一晚清以来知识界典型的启蒙话语,并未在“中国问题”视角下进行过深入追问。即独立与自由,对中国个体究竟“主”在哪里? 又如何去“主”,一直是模糊不清的。是随心所欲即算自主?还是一个人必须有自己的意志或独特的对世界的理解才能自主? 如果是后者,存在不存在自主的“中国方法论”问题? 或自主者对世界的东方式态度问题? 这些问题,是否必须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独立与自由的理性建构? 而这样的建构要求,是否必然会推导出我们对萨伊德、哈维尔、哈耶克等西方思想家的独立与自由理论的审视态度与批判实践?【小题1】下列各项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A.中西方知识分子,都具有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向社会说话、承担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责任等共同特征,但也因文化的差异而呈现不同品格。B.能否理解东西方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差异性很重要,这关系到中国知识分子能否以现代东方式形象去影响世界的问题。C.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向伏尔泰、萨特、阿多诺等这些“辩护者”“冒险者”“流浪者”学习,敢于向社会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而不应以“尊重现实”为前提去“穿越现实”。D.苏轼虽然从来没有公开反对“文以载道”,但他的《琴诗》《题西林壁》《大江东去》却又表明他是反对“文以载道”的。E.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一直是以西方的“个体权利”理论武装自己,对现实进行着“文化批判”的。【小题2】作者说黄永玉“身上有一种我们还没有很好挖掘的‘中国式独立’品格”,对其论据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他面对“专业画家”,抱着“不太讲道理”心态,却创作让他们感到震惊和另类的画。B.他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不加入任何组织,不属于任何行政单位,处于完全自由状态。C.他在绘画创作时,不像其他画家那样怀有儒家所提倡的“忧患社会”的创作意识。D.他凭借自己哲理性的思考来描绘生活用品、花鸟虫草,完全摆脱了道家思想的束缚。【小题3】西方知识分子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特性”有什么不同?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特性”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4分)【小题4】针对中西方知识分子不同的独立品格,作者的看法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4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什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特性吴炫最近常常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中西方知识分子,除了一些共同特征以外,比如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向社会说话、承担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责任等等,有没有因文化的差异而呈现的不同品格呢?在走向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当代文化进程中,这样的不同品格是应该被特别强调,还是应该尽量去消弭、使得全人类只有一种知识分子呢?我首先想到的是萨伊德和哈维尔。这两个学者近年被中国知识分子热衷谈论,显然与中国学界特别倾向的一种对知识分子的独立理解有关。哈维尔先不去说他,在《知识分子论》一书中,萨伊德特别肯定班达认为的知识分子具有“反对现状的状态”,激赏米尔斯的主要论点是“大众与个人的对立”,均在表明一个观点:知识分子是敢于“对抗现实”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我赞同萨伊德的独立的知识分子是向社会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也赞同他所认为的“专业态度”是“今天对于知识分子的特别威胁”,但在这种“独特见解”是“对抗现实”的,还是也可以以“尊重现实”为前提去“穿越现实”的问题上,我认为涉及到对东西方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文化差异性理解。这种差异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关系到能否形成“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论”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国知识分子能否以现代东方式形象去影响世界的问题。所以,与萨伊德赞赏伏尔泰、萨特、阿多诺这些“辩护者”“冒险者”“流浪者”不同,我更愿意从苏轼、黄永玉身上提炼知识分子独立的“中国品格”。说到独立的知识分子应该有自己对世界的哲学性理解,上述东西方知识分子不同程度都具备,但我发现苏轼、黄永玉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是直接“对抗现实”的。苏轼两次提出“御史监察机构”的建议,均不是为了颠覆现行政治体制,而是一种“修补”或“合理化”倡议,有健全、深化现实政治的作用。在文学观上,苏轼从来没有公开反对“文以载道”,但他的《琴诗》《题西林壁》《大江东去》却不是“文以载道”可以解释的。这样的情况,就是“尊重载道又突破现有的道”的“穿越现实”的独立品格,决然不是“对抗现实”的品格。有了这种品格,一个作家与现实的关系就会变得从容而大气,没有剑拔弩张的对抗心理。有中国式独立品格的知识分子,对世界具有一种宽和理解进而平静的心态。这个问题放到有老顽童心态的黄永玉身上,问题就更饶有意味了。贸然一看,萨伊德恐怕不会承认黄永玉是一个自由独立的知识分子,因为他太不面对政治和现实秩序了,也没有多少自己的理论来使自己站立,不像哈耶克那样发起组成培勒林山学会去讨论国家与自由的关系。然而,他面对“专业画家”那种以“不太讲道理”的心态去画专家们感到震惊、却又很难归类的绘画,不被任何组织和行政收编的自由创作状态,也不遵守儒家“忧患社会”的创作意识,更以自己对生活用品、花鸟虫草的哲理性思考突破道家式的“恬淡人生”和“忘知美学”,给人特别的意味和震撼体验,你又不得不说他身上有一种我们还没有很好挖掘的“中国式独立”品格。黄永玉有句名言,叫“人家跳出红尘,我要往红尘里钻”,表面上看,这似乎与知识分子应批判和超越世俗生活的独立品格大相径庭,但仔细想想,黄永玉式的“独立”奥妙就在一个“钻”字——“钻”表明黄永玉是不“轻视世俗”的,甚至有些“喜欢世俗”;“钻”也表明黄永玉又是“不限于世俗”的,并且可以“钻出去”的。这种“亲和又能穿过”的“穿越精神”,正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知识分子面对世俗的一种观念差别:“对抗现实”必然会有康德式的“超越世俗”道德姿态,也必然会有边沁那样完全“功利主义”之逆反式对抗,而黄永玉的“钻”却提供了一种东方式的“不限于世俗”的“非对抗性”之独立品格。所以我认为,尽管萨伊德、哈维尔、哈耶克等把西方知识分子的自由和独立性质阐述的多么令东方知识分子心向往之,我还是要指出其文化错位而带来的“价值有限性”。中国知识分子在独立与自由问题上如果没有中国原创性理解,就不可能弥补这种有限性。因为自晚清以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一直是以西方的“个体权利”理论为依托进行“文化批判”的。“人人有自主之权”这一晚清以来知识界典型的启蒙话语,并未在“中国问题”视角下进行过深入追问。即独立与自由,对中国个体究竟“主”在哪里? 又如何去“主”,一直是模糊不清的。是随心所欲即算自主?还是一个人必须有自己的意志或独特的对世界的理解才能自主? 如果是后者,存在不存在自主的“中国方法论”问题? 或自主者对世界的东方式态度问题? 这些问题,是否必须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独立与自由的理性建构? 而这样的建构要求,是否必然会推导出我们对萨伊德、哈维尔、哈耶克等西方思想家的独立与自由理论的审视态度与批判实践?【小题1】下列各项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A.中西方知识分子,都具有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向社会说话、承担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责任等共同特征,但也因文化的差异而呈现不同品格。B.能否理解东西方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差异性很重要,这关系到中国知识分子能否以现代东方式形象去影响世界的问题。C.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向伏尔泰、萨特、阿多诺等这些“辩护者”“冒险者”“流浪者”学习,敢于向社会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而不应以“尊重现实”为前提去“穿越现实”。D.苏轼虽然从来没有公开反对“文以载道”,但他的《琴诗》《题西林壁》《大江东去》却又表明他是反对“文以载道”的。E.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一直是以西方的“个体权利”理论武装自己,对现实进行着“文化批判”的。【小题2】作者说黄永玉“身上有一种我们还没有很好挖掘的‘中国式独立’品格”,对其论据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他面对“专业画家”,抱着“不太讲道理”心态,却创作让他们感到震惊和另类的画。B.他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不加入任何组织,不属于任何行政单位,处于完全自由状态。C.他在绘画创作时,不像其他画家那样怀有儒家所提倡的“忧患社会”的创作意识。D.他凭借自己哲理性的思考来描绘生活用品、花鸟虫草,完全摆脱了道家思想的束缚。【小题3】西方知识分子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特性”有什么不同?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特性”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4分)【小题4】针对中西方知识分子不同的独立品格,作者的看法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4分)”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也纳童声合唱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