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业厅网站扶贫县扶贫村扶贫疏菜大棚补贴阜城七里铺的村的政策

当前位置:
>>>>>>正文
把握精准扶贫新要求 力求驻村扶贫有作为
来源:县扶贫办
编辑:刘春燕&
&&(点击: )
---在全县选派第一书记培训动员会上的发言
县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巩长青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举措。按照会议安排,借此机会就我县精准扶贫工作讲四个方面内容,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落实。
一、 关于贫困现状与脱贫目标
1、贫困现状:2011年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我县累计投入过各类扶贫资金4.4亿元,重点组织实施了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陕南移民搬迁、农业综合开发、贫困农户增收产业、贫困人口能力建设、社会扶贫等六大工程,全县贫困人口由2010年底的7.58万人减少到现在的4.78万人,年均下降12.5%,2.8万个低收入贫困人口基本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底的53%下降到33.9%。但我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的基本状况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到2014年底,我县建档立卡登记在册的低收入贫困村96个,贫困人口1.38万户、4.78万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1.01万户、3.69万人,扶贫低保户2951户、9934人,五类特殊人群中,因身体残疾致贫2030人、患大病致贫7810人、五保和特困户396人、60岁以上贫困老人9519人、因学或因智力致贫4828人,这五类贫困人口有交叉。
2、脱贫目标:紧紧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目标,从2015年起,每年至少帮扶人实现脱贫(各镇脱贫任务目标和时限详见附表)。到2018年底,全县96个贫困村和1.38万户4.78万贫困人口按照省级标准提前两年全面实现“两不愁、四保障”要求,即:贫困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住房、医疗、教育、养老有保障。到2020年,我县农村要全部实现“一通六有”目标:所有贫困村通水泥路;有房住,每个贫困户有一处宜居住房;有产业,每村都有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户都有1至2个增收项目;有水喝,每个贫困户都能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有学上,所有适龄儿童义务教育有保障;有医保,每村有一个标准化卫生室,贫困群众全面享受医疗保障;有阵地,村(居)委会所在地和社区至少有一处健身小广场。
二、 关于精准扶贫核心内容
1、精准识别。按照镇村贫困现状,对贫困对象建档立卡时已登记在册的五类人进行逐一甄别筛选,分类施策:
第一类,扶贫对象。已建档立卡在册贫困户中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农户甄别确定为扶贫对象,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要求落实财政扶持资金和各项惠农政策,有针对性制定各类帮扶措施,重点通过产业扶持实现自主增收,通过移民搬迁实现住有所居,通过技能培训和扶贫助学提高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干部驻村联户帮扶实现脱贫摘帽。
第二类,贫困老人。对农村50岁以上的失独老人和年满65周岁以上的贫困老年人按月发放基本养老金,并建立死亡人员丧葬补助制度。对年满7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按标准发放生活保健补贴,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实现“老有所养”。
第三类,重度残疾人。对残疾程度为一级、二级的贫困残疾人,优先予以保障扶持,落实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开展贫困残疾人托养服务、住院救助,提供法律援助,实现“残有所帮”。
第四类,低保五保户。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社会保障范围,落实分档救助和分类施保政策。对所有五保对象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实施供养,发放供养金,实现“困有所济”。
第五类,兜底保障户。对已享受各类惠民政策但收入仍低于省级贫困标准的无劳动能力特殊困难群众,经村、镇、县三级评定公示,实行兜底保障。由县扶贫、统计部门和镇村调查摸清贫困人口享受相关政策情况,测算其收入与省级脱贫标准的差额,安排专项财政资金补足缺口,实现“缺有所补”。
2、精准帮扶。围绕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以强化扶贫对象退出机制为抓手,对贫困村、贫困户全面摸底归类,精准帮扶,重点的做到六个到村到户。
一是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对贫困村和农户生产生活有密切关联的机耕路、入户路、护坡挡墙、小广场、垃圾池、公厕等小型基础设施项目,依托扶贫部门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门实施的特色产业园区、财政部门实施的农村“一事一议”项目、移民办实施的陕南移民安置点大小配套项目、水利部门实施的水保治理等项目,按照各镇年度脱贫规划和重点片区进行资金整合,统筹实施,各记其功。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确保到2020年全县农村公路全覆盖、实现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道路全部硬化。致力解决贫困农户饮水难的问题,加大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力度,确保到2020年全县所有村组都能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二是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要求,每年实施20至25个贫困村低收入农户生产发展项目。对于有意愿、有能力自行发展增收产业的贫困户,按照财政资金和农户自筹1:1的比例落实专项扶贫资金,财政资金扶持户均不低于3000元。其它涉农部门用于发展产业的项目资金,要按照各镇年度脱贫规划向重点片区和扶贫对象集中倾斜,重点支持。
三是教育培训到村到户。每年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次,扶助农村贫困家庭大学本科生200名以上,对扶贫移民搬迁户劳动力和贫困两后生实施“雨露计划”免费培训。对贫困家庭的中高职在校学生,除享受教育部门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外,每人再给予3000元扶贫助学补助。对贫困家庭的高中生除享受国家助学政策外,实行免除学费,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生活费,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四是危房改造到村到户。从2015年起,用五年时间对全县农村6685户危旧土坯房实施全面改造。农村土坯房改造执行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建房补助政策,统筹利用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以工代赈搬迁、灾后重建安置、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项目资金,按照各镇年度脱贫规划和全县农村土坯房改造计划统筹实施,形成多元、集中的土坯房改造格局。
五是扶贫移民到村到户。结合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对居住在海拔1400米以上高寒山区的群众,全面实施整村或分散易地搬迁安置,自2015年起,用3年时间完成特困户免费搬迁安置500户。坚持“穷人下山,能人进镇”原则,到2016年底完成受地灾、洪灾威胁的“两灾户”搬迁安置,到2020年全面完成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建设任务,不断提升移民安置社区建设管理水平,增加搬迁群众财产性收入,彻底解决贫困户住有所居的问题。
六是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夯实社会扶贫工作责任,坚持选派扶贫工作队开展驻村联户扶贫工作机制。全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把包村联户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好落实,重点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规划,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和脱贫时限。从2015年起,承担包村扶贫任务的部门单位所有财政供养人员,每人每年至少包扶1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至少包扶2户贫困户实现脱贫),以包扶对象每年人均少至少增收1000元为目标,为贫困户提供项目、资金、技术、信息方面的帮助与支持。参扶单位须在每年9月底前向县考核办报送本年度干部联户扶贫详细资料以备抽查考核,当年任务当年完成,次年压茬轮换,不脱贫不脱钩。
3、精准管理。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扶贫对象信息精准管理。县镇两级必须建立和完善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每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年终根据扶贫对象的发展变化,以村为单位对扶贫对象进行评估甄别,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极少数因灾因病返贫对象及时纳入,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二是项目公示精准管理。县、镇两级都要建立扶贫资金使用公示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三是项目审核精准管理。从今年起,省市将扶贫专项资金切块到县,项目审批下放到县,工作责任落实到县,脱贫任务考核到县,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今年开始,各镇按照年度脱贫任务指标确定和申报扶贫项目,县扶贫领导小组研究审批,贫困村优先,产业项目优先,到户项目优先。
4、精准考核。一是将各镇当年贫困对象脱贫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全年目标责任考核主要指标,并与包抓县级领导、牵头部门单位同考核、同奖罚。对扶贫工作绩效实行“一个考核指标,两套考核系统”,县扶贫、统计部门牵头对各镇扶贫项目完成情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社会扶贫落实情况进行逐项检查考核;县考核办和组织纪检部门牵头对脱贫指标完成情况、贫困对象增收情况、县级领导联镇包扶情况和驻村工作队以及单位干部职工帮扶贫困户情况进行考核。县扶贫领导小组对两种考核结果进行联评审定。二是各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兑现以精准扶贫工作为主拉开差距。对完成年度脱贫任务成绩突出的镇进行重奖,对成绩突出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优先提拔使用,对未完成年度脱贫任务的镇实行“一票否决”。
三、 关于扶贫政策与工作措施
目前,我县围绕农村扶贫开发三大目标(一是改善贫困村基础条件,二是扶持贫困农户增加收入,三是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主要有以下十二项扶贫政策和五条工作措施:
1、政策保障。
改善贫困村基础条件,主要有三项扶贫政策:一是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二是陕南移民搬迁;三是农业综合开发。
扶持贫困农户增加收入,主要有四项扶贫政策:一是低收入农户生产发展补助项目(以种植业、养殖业项目为主,按照财政扶持资金和农户自筹1:1的比例,户均补助不低于3000元);二是扶贫龙头企业补助项目(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扶贫龙头企业不超过200万元贷款,贴息5%;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超过20万元贷款,贴息5%);三是精准扶贫贷款贴息项目(所有扶贫对象每户不超过3万元贷款,无抵押担保、据实贴息);四是村级扶贫互助协会资金支持项目。
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主要有五项扶贫政策:一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项目;二是“雨露计划”免费培训项目;三是贫困大学生扶助项目;四是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项目;五是信息化扶贫项目;
2、工作措施。
一是产业带动。每年确定不少于10个贫困村为农村产权改革适度规模经营试点村,指导村一级发动群众、集体协商,对土地、林地等生产资料进行整体规划,以招标模式打包流转,鼓励以本村为主的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围绕 “三支柱、四区域”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展集约化生产经营。县级财政每年安排的支农资金重点用于扶持试点村发展产业项目。
二是企业引领。每年扶持培育一批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贫困村、贫困户带动能力强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予以贷款贴息和财政补贴扶持,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林地经营权、扶贫到户资金入股分红等方式进入专业化生产。
三是金融扶贫。以扶贫互助协会资本金和省级金融扶贫试点县项目为基础,县财政筹集2000万元专项资金建立精准扶贫贷款担保基金,与商业银行共同建立产业扶贫基金,由银行按基金总量放大5至10倍,对贫困农户投放“无抵押、全贴息”小额贷款,对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贴息贷款支持。每年投放产业扶持贴息贷款不低于1亿元。县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加大财政扶贫项目和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力度,自今年起至2018年,县级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2000万元(每年500万元),用于扶持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和贷款贴息。
四是整合资源。坚持“流域开发、片区推进、重点突破”的扶贫开发思路和“三捆绑、四结合、五到村”的资金整合办法,以扶贫攻坚规划和行业扶贫项目为平台,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县扶贫领导小组按照扶贫规划和各镇年度脱贫目标统筹安排项目资金,每年至少集中打造一条流域,开发一个片区,提升扶贫开发整体效果。结合陕南移民搬迁和农业综合开发规划,集中改善贫困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统筹实施好农村教育、乡村卫计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社保体系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工程。按照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有序推进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环境。
五是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即将出台《关于加强精准扶贫的决定》,县扶贫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研究扶贫问题,部署扶贫工作、推动任务落实。严格落实县级领导联镇包村扶贫工作责任,每名县级领导每年深入包联镇村专题检查调研扶贫工作不少于6次,不脱贫不脱钩。各镇党委书记是精准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各镇扶贫办主任一律由分管副职领导兼任,专职扶贫干部不能少于3人,确保专干专用,专职专责。县级各部门单位要有1名分管扶贫工作的班子成员,牵头主抓包村扶贫工作。
四、 关于驻村扶贫重点任务
驻村扶贫干部要明确三项重点任务,落实五条基本要求。
1、三项重点任务:第一,把惠民政策宣传好,做理解和执行政策的明白人。无论是抓扶贫开发,还是建设美丽乡村,上级党委、政府很大程度只是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真正要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主要靠农村基层干部。因此,第一书记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策水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如果村干部不加强学习,落后于一般群众,就会失去威信,就起不到火车头的带动作用;第二,把增收产业发展好,做脱贫致富的领路人。驻村扶贫干部一定要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确定产业项目,无论是种植业、养殖业项目或旅游三产项目,都要以增加农民货币收入为落脚点,实实在在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第三,把贫困问题解决好,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驻村扶贫干部的首要任务是帮助贫困户脱贫,帮助弱势群体解困,以贫困人口年均至少增收1000元为帮扶目标,不脱贫不脱钩。因此一定要把本村的贫困现状弄清楚,把建档立卡的五类贫困对象分清楚,对症下药制定帮扶措施,使每一个贫困户都能享受到不同的惠民政策,每一个贫困家庭都有干部联系帮扶,才能确保如期实现当年的脱贫目标。
2、五条基本要求:第一,加强学习,提高执行政策的能力。在执行政策上,驻村干部必须做到三点:一是坚持原则,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政策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不分亲疏,不搞内外有别,更不能因人而异。二是严守纪律,不折不扣地执行政策,按时完成各项任务,不能各行其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三以身作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想到自己是上级派来的驻村扶贫干部,是村上的负责人,不要损害自己的威信。第二,多谋善断,提高发展经济的能力。现在大多数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干部驻村扶贫重点要在优势资源开发上做文章,在以乌鸡为主的养殖业和中药材为主的种植业上下功夫,在培养农民营销体系和产品销售上找出路,扶持发展一批种植业、养殖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三,依法办事,提高维护稳定的能力。稳定和发展是农村工作的两大任务,也是驻村干部的第一责任。驻村扶贫干部要始终抓好农村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工作,缓解各种矛盾造成的紧张关系,消除对立情绪,把群众工作做细做好,把问题消化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只有确保农村稳定,才能营造发展环境,实现如期脱贫;第四,以身作则,提高团结共事的能力。驻村干部要注意工作方法,以身作则抓落实,和农民真心实意交朋友,讲团结、讲真话、讲实话,才会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和村两委一班人团结共事,带领群众一道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绝不能争强好胜、各自为政;第五,公正无私,提高廉洁自律的能力。驻村干部要自觉摆正个人与集体,与农民群众,与上级部门的关系,树立全局意识和为群众谋利益的观念。要做到处事公平、公正。关键要做到三点:一是涉及村里的重要事项在班子成员之间及时通报,二是村务政务要及时公开,三是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及时解答百姓疑问。驻村扶贫干部要自爱、自警、自省,不谋私利,不贪不占,干净干事。只有一身正气,才能树立威信;只有行为端正,才能有好的形象;只有多为群众造福,才能受到群众的拥护,才能在任期内有所作为。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略阳扶贫网&& Powered& by:fupin.主办:略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略阳县农业综合开办领导办公室建议采用分辨率浏览您当前的位置:&>>& >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清水村扶贫开发工作
发布时间: 16:31:46 &&发布人: && 阅览次数:次
&&&&&&[] []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清水村扶贫开发工作
广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派驻兴安县严关镇清水村第一书记& 李碧兴
&& &一、案例背景
&&& 兴安县严关镇清水村位于严关镇的西部,距离严关镇10公里,有一条崎岖难行的乡村公路从国道322线呈东西走向连接该村,现因桂林市修建漓江上游补水工程将原省道202线改建通过清水村,在建的兴安至资源高速公路也通过清水村,因这两大在建交通工程还未完工,清水连接外界的交通条件依然困难,村民出行不便。清水村由22个自然村组成,全村474户,总人口1874人,有15个村民小组,有党员51名。全村共有水田900亩,林地山场60000亩,全村主要种水稻、玉米等基本农作物,经济作物以杉树、毛竹为主,养殖业为一家一户的散养,没有规模养殖。村民主要经济收入靠砍伐竹木、外出务工和小规模种养,全村经济条件较差。2014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户111户445人,且多分布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深山区和自然灾害频发区,居住分散,缺乏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短时间内还很难摆脱贫困,改善这部分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其温饱问题需要付出的扶贫开发成本较大。除绝对贫困人口外,尚有一部分群众在温饱线徘徊,生活条件和质量较差。脱离贫困的群众基础不够牢,遇到自然灾害或患重大疾病极易返贫,需要继续扶持进行巩固。
&&近年来,清水村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情况,在国家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根据山区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不便,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实际情况,确立当前以兴修道路,完善生产生活设施为重点,兼顾产业发展的路子,扶贫项目和资金重点向村屯道路、教育文化重点倾斜。这种扶贫模式的特点在于突出路通财通、扶贫先扶智的扶贫理念,完善贫困村庄的基础设施、提升村民的文明意识,使全体村民合理地享受到政府和社会给予的扶贫资源,从而打牢脱贫致富的基础。
&&& &二、主要做法
一是进村入户,访贫问苦。清水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村两委干部带领下,驻村&第一书记&走访了浪江、黄泥湾、黄獭岭、清水江、大竹山等自然村,走访贫困户100多户,有的是先天残疾导致贫困,有的是因病因灾返贫,有的是失去亲人导致贫困,有的是没有劳动力导致没有经济来源,还有不懂生产经营导致贫穷等等。通过走访,对贫困群众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导致贫困的原因有了基本的认识,为开展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借助电视媒体平台,积极向外界推介清水村。适逢广西卫视&第一书记&公益栏目到兴安拍摄采风,清水村驻村&第一书记&积极向电视台的导演介绍清水村自然风貌,风土人情。他们通过实地调查,决定选取清水村拍摄一集专栏节目。摄制组一行拍摄了清水村的村容村貌、村民生产生活、特色产业发展、村公益事业、&第一书记&工作过程、困难励志学生及家庭等等。节目7月份完成后期制作,8月8日在广西卫视播出。节目播出后,反响很大,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关注清水,纷纷扶助清水,资助困难学生。
三是开展开展送温暖和&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及捐书助学活动。慰问驻点村党支部、老党员、贫困党员、贫困户21户,给村党支部送去慰问金1000元,给每个慰问户送去慰问金200元。帮扶单位购买书包、文具盒、水彩笔、作业本等文具和西瓜、糖果、蛋糕等食品,让清水小学35个学生度过了一个愉快、开心的儿童节。同时,驻村&第一书记&还带领工作队到严关镇中心小学调研,为严关镇中心小学捐助价值2100元的&四大名著&、生态环保等书籍114本(册)。
四是想方设法,争取项目和资金。驻村&第一书记&与镇村干部一起,向后盾单位、地方党委、政府、扶贫办等有关部门汇报、请示,多方争取项目和资金。
五是结合山区实际,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植和特色种植业,主要是发展种植灵芝和金槐花。
典型案例一:村民王有生的宝贝&&灵芝
& 清水村浪江屯村名王有生,现年52岁,家庭人口五人,上有老,下有小。几年前,他们一家的生活非常贫困,小孩读书都成问题。现在的村党支部书记周玉发,当时是村委主任,他看到王有生生活困难,就主动找到他,邀请他一起种灵芝,每亩投资大概要4万元。但王有生一来没钱,二来怕担风险,犹豫不决。老周资助他一部分资金,同时帮他协调贷款。在他们的努力下,林下种植灵芝取得了成功,并发展到20亩,&第一书记&栏目将他们的灵芝推向全国各地。如今,王有生靠灵芝收入翻修了房子,送小孩读书,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去年修建高速公路需要征用他们的灵芝地,为了支援国家建设,两人忍痛割爱,重新育种培苗,重新种下灵芝10多亩。可以预见,他们又会迎来丰收的年景。
三、主要成效
1、提高了扶贫工作的社会关注度。依托广西卫视&第一书记&栏目,提高了清水村的知名度,为清水村筹集基础建设资金和产业发展资金98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8万元,社会各界及民营企业资助50万元),为两个困难励志学生筹集善款10万多元(电视节目录制当天筹集4万多元,节目播出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6万元)。利用捐款8万多元建设的清水村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改建工程已经完工,极大方便了全村老年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民营企业捐助的10万元路灯也已选址开始安装。
2、相关部门加大了清水村的扶持力度。清水村2014年争取行业部门资金198.09万元。其中清水3队饮水工程16.5万元(202省道改建工程项目部出资),兴安县交通局、新农办水泥共40吨(折款1.5万元),清水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资金40万元(兴安县文化局拨款),浪江教学点改建工程75万元(兴安县教育局拨款),广电局发放的卫星电视接收器175套(折款1.75万元),危房改造21户,争取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约31.5万元,林业局毛竹低改高补助肥料30吨(折款0.84万元),黄獭岭水毁道路修复资金10万元,自治区发改委修路资金15万元,广西地产集团扶持资金6万元。
3、清水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新进展。一是&扶贫公路&继续延伸。兴安县扶贫办扶持的、总长1.1公里的小河4队进村道路硬化工程已经竣工,极大改善村民出行条件;二是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极大改善。2014年端午&龙舟水&冲毁的黄獭岭进村道路,大竹山、香草江机耕道路全部修复,新修防洪堤1公里;三是浪江屯教学点改建工程动工,2015年底附近的学生将有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
4、群众文化生活得到提升。随着村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改建工程完成,激发了村里老年人、妇女们唱歌跳舞的热情,他们自发购买相关器材、道具、学习、编排节目,闲暇之余一起扭秧歌、跳健身舞蹈,妇女节、重阳节举行文化活动,既锻炼了身体,丰富了精神生活,又化解了诸多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和社会和谐。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党群干群关系更为融洽。
5、产业扶贫工作进展顺利。严关镇政府计划在清水村发展槐花种植1700亩,目前兴安县扶贫办已经免费发放槐花苗木18000多株,种植面积300多亩;灵芝种植项目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种植规模。通过产业扶贫,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党群干群关系更为融洽。
四、模式及特点
&&&& 清水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当前村民群众对拥有良好交通条件的渴望有时甚至超越了产业。俗语说&要想富,先修路&,对于清水村民来说,国家和社会等扶助的项目和资金,首要的是帮他们沟通与外界的联系,以便他们把山里的竹木等农产品运出去,增加他们的收入,才能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清水村民是幸运的,不久的将来,二级公路、高速公路都将穿村而过,通到他们的家门口,我们只要和他们一起,完善村屯道路,进一步绿化美化,山好水好空气好的清水村将迎来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
五、主要启示
&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是贫困村脱贫的基础,与外界通达,卖出去,买回来,有了顺畅的农产品流通,贫困的村民才能走向致富之路;同时,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户脱贫的突破口,是确保贫困户脱贫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的最有效方法。扶贫项目和资金有重点、扶贫才能有的放矢,项目和资金才会真正发挥价值。
启示之一:政府主导是&中流砥柱&。基础设施改善,带来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希望。清水村部分贫困村民,从202省道改建工程、兴安至资源高速公路以及不断完善的村屯道路中看到了商机,他们有的贷款、有的合伙买车,给公路建设装土拉料,不断完善的村屯道路也让他们的货车、轿车、农用车出行便利。2013年以来,清水村新增大货车10多辆,小货车、面包车10多辆,有30多人在这两个重点道路施工工地打工,还有的农户已经在准备建设农家乐。路通了,村民的思想也活了,便捷的交通条件,成为群众增收的康庄大道。
& &启示之二:资金整合是关键。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多方力量,组织多方资金,集中向扶贫村投入,实现扶贫开发的社会化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清水村党支部、村委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新农村建设的大盘子中统筹规划,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在党委、政府和扶贫开发工作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实行统筹安排、综合调度、捆绑使用、集中投放,最大限度的覆盖贫困农户。清水村把财政、扶贫、交通、林业、后盾单位等项目资金集中使用,形成了多部门项目资金整合、捆绑使用的新格局,为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去年以来,清水村总共获得扶持资金近300万元,使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
&& 启示之三:能人带头很重要。农民是很现实的,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才会主动去做。清水村的灵芝种植、槐花种植、交通运输等都是在村委干部带动之下。清水村党支部书记既是村党组织的领头人,也是经济的一把好手,除了发动群众之外,基本都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公益事业、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省农业厅信息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