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发明一等2014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者 郑志明

作者:刘万生 关佳宁 来源: 发布时间: 11:02:10
选择字号:小 中
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另有三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记者刘万生 通讯员关佳宁 图/戴东旭、新华社 &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张东辉等人完成的态-态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孙公权等人完成的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材料应用基础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金玉奇等人完成的专用项目获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四完成单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我所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获奖代表刘中民研究员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亲切握手,表示祝贺。
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
2010年,我国利用DMTO技术建设完成了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烃工业化装置,也是我国煤制烯烃国家示范项目(神华包头),装置规模为每年180万吨甲醇生产60万吨烯烃。日,该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并稳定运转。2011年1月起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我国率先实现了甲醇制烯烃核心技术及工业应用&零&的突破。
2013年1月,首套以外购甲醇为原料,在沿海地区宁波禾元建设的大型甲醇制烯烃项目投料试车成功,不仅证明了DMTO技术的可靠性和先进性,同时也开创了一条以外购甲醇为原料生产低碳烯烃的新途径。
2014年全年,DMTO有5套工业装置成功开车运行,分别是延长靖边、中煤榆林、宁夏宝丰、山东神达,以及蒲城能化(第二代技术)工业装置,新增烯烃产能280万吨/年,新增经济效益超过60亿元。已投产的7套DMTO装置的烯烃总产能已经达到400万吨烯烃/年,带动了我国甲醇制烯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形成。
截止2014年年底,DMTO技术累计实现技术实施许可20套大型工业装置(含第二代技术),合计烯烃总产能为1126万吨/年,这些装置的建设预计可拉动上下游投资2500亿元,新增产值1200亿元,实现新增就业17000 人。
DMTO技术开发及工业化应用的成功,贯通了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的主要通道,为我国烯烃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重要途径,标志着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对于我国石油替代战略的实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以及烯烃工业结构调整和原料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态-态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
分子反应动力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研究化学反应动态过程及本质机理的一个重要学科,是物理化学研究的基础前沿方向。30多年来,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化学学科、大气化学、材料科学以及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发展。由于原子分子是微观粒子, 它们的运动状态由它们所处的量子态描述。态-态分子反应动力学是在反应物和生成物量子态都分辨水平上的动力学研究,是目前动力学研究的极限。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材料应用基础研究
属于材料、电化学交叉学科领域。项目围绕醇类燃料电池Pt基电催化剂易毒化、氧分子活化、甲醇渗透等国际难题,建立了高负载高分散纳米电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实现了纳米粒子粒径、合金度、晶面等控制制备,解决了长期以来负载型电催化材料贵金属纳米粒子高负载与高分散度的矛盾。该方法先后被近30个国家/地区的研究人员采用或借鉴,推动了纳米电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学的发展;提出了纳米电催化材料Pt-MeOx(Me=Sn, Ru)中Pt与MeOx协同催化乙醇电氧化机理,在国际上引领带动了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的研究热潮。促进了醇类燃料电池的应用研究,有力推进了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
&相关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pan style="color:#15/1/12 12:30:28
祝贺!既有应用研究成果,又有基础研究成果。
目前已有1条评论&&欢迎光临学位网!
当前位置:
勤勉执著攀高峰 无私奉献育英才--记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王华明教授
廖 行 张熙雨
 科研工作中,他是勤恳踏实的领路者;教学工作上,他是严肃负责的良师;日常生活里,他是宽和温厚的知心人。多年来,他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等领域成绩突出,但他谈得更多的是作为教师的责任,是对人才培养的深切关注&&&教师职业是我一生的梦想;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是我一生的追求。&他就是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华明教授。  王华明教授是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基金&获得者、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防&973&项目首席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他入选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及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曾获&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北京教育创新标兵&、&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航空报国金奖&一等奖等奖励及荣誉。  一、勤勉执著攀高峰  王华明1979年考入四川工业学院铸造专业学习,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获硕士及博士学位,1992年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出站后,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1992年,他获得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成为北航第一位&洪堡学者&赴德国深造。谈到出国留学,他说:那时候出国就是为了去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与国内到底有什么区别。一个人的学习之路,贵在自主创新、自我奋斗。只有出去见识了、开阔了眼界,才能取得进步。  诚然国外的某些环境要优于国内,但他一直认为国家培育了自己,在祖国发展需要时,就应该为祖国尽一份自己的力量。1994年,完成了在德国的深造后,德国的师友诚恳地挽留他,但他坚定地按时回国。他认为作为中国人,学成后回去为自己的国家服务是很自然的事。  王华明从事的材料科学研究,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回国后,他便组建研究团队,开始艰难的自主创新和研究工作。初期,团队经费很少,实验室连一张像样的椅子都没有,王华明便积极联系其他科研院校、设计所等联合申请科研项目,一点一点扩充团队的设备和资源。每次下工厂,总有他的身影,他都要亲自过去,看样品、盯进度,很多工厂的师傅或合作老师受王华明的实干作风和钻研精神影响,都愿意与他一起共事,最后加入到他的团队。10年来,王华明累积自筹经费2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其中至少超过20余万元是他本人的劳务费。  今年51岁的王华明在34岁时就被评为博士生导师,自2000年以来,他牵头主持国防&97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19项,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的研究论文130余篇,论文被其他作者引用1800余次。  谈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王华明谦虚地表示一切都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既然选择了一份工作就要负责任,踏实诚恳,尽力做好每一件小事,切忌好高骛远。他说:&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而工作既然是自己选择的,必定与自身存在契合性。我们可以在责任心的驱使下,认真完成工作,慢慢取得成绩,这样就可以培养出自己对工作的兴趣。&道理虽然浅显易懂,但要做好却也不易,王华明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有一次,设计所的同志来到学校和王老师沟通科研项目上的问题,从下午4点一直谈到晚上10点过,等我到办公室给王老师送材料时才看见,放在他桌上的盒饭还没动。&王华明的学生刘栋回忆说,&王老师总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科研上,在项目进度紧急的情况下,虽然办公室离家很近,他也很少回家吃饭,经常就吃一个面包、啃一个玉米填填肚子,然后就接着工作了。&  王华明始终认为所有的创新都是始于对实践和对现有知识的深度认识与灵活应用。要想创新必须脚踏实地,必须详细了解整个学科的发展史及研究现状,必须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创造具有实际价值的成果。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迅速发展,相信将来中国必会站在世界科学前沿。  在这样的信心激励下,王华明带领他的团队长期工作在科研第一线,拼搏奉献,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在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王华明教授主持的&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项目摘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该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全面突破了飞机钛合金等难加工金属大型整体主承力构件激光直接制造工艺、装备和应用关键技术,研发出具有原创核心技术、迄今世界最大的激光直接制造工程成套装备,研制生产出我国飞机装备中迄今尺寸最大、结构最复杂的钛合金等高性能难加工金属关键整体构件,并在我国大型飞机等多型飞机研制和生产中得到实际应用,而我国也因此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突破飞机钛合金大型主承力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并实现装机应用的国家。为表彰王华明教授在航空工业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特授予他&航空报国金奖&一等奖。  二、脚踏实地重教学  教授首先是一名教师,王华明教授把教书视为自己的天职,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倾注于教学工作,20多年来一直活跃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第一线,兢兢业业。  王华明注重建立实践性较强的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教学教育法,将学生的心理需求、人格发展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会根据每一名学生的兴趣和特点,为他们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有的学生对激光熔化沉积制备涂层的工程实践十分感兴趣,王华明就尽可能创造条件让他们多接触科研现场,边动手、边实践、边学习,结合科研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讲解;有的学生对科研基础理论比较关注,他就为学生提供拓展阅读的论文,加深他们对理论在科研中运用的认识。  在教学工作中,他对课堂教学十分认真,从不照本宣科,而力求讲授生动、不拘一格、富有创造性。授课时他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启发式、主线式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地讲授科学知识,激发起学生对研究领域的浓厚兴趣,并生动地向学生传授科研方法、学习方法及做人做事的道理,既教书又育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非常好。  为了将科研的成果贯通到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中,王华明常常把一些小的实验零件带到课堂上,现场进行演示,把一些高深的科研原理比喻成通俗的例子,边示范边讲解,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使学生不止能听到抽象的知识,而且能很快了解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  有一次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增材制造技术时,介绍完国内外研究情况和技术原理后,他把学生带到&先进材料激光制备与成形&实验室,让大家亲眼观看实验过程&&通过计算机控制,用激光将合金粉末熔化,并跟随激光有规则地在金属材料上游走,逐层堆积直接&生长&,直接根据零件CAD模型一步完成复杂高性能金属零部件的&近终成形&制造。同学们都被这种高性能金属零件制造方式所吸引。  他把多年来的科研和工程实践经历融汇在所授课程中,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他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背后都有在科研中运用的实际例子。学生听到的每一堂课都有新鲜的内容,因此,他的课程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出勤率,有的学生还会用录音笔把他的授课内容记录下来,以便课后温习。  王华明讲授的&金属学原理&、&物理冶金原理&、&先进材料制备科学与技术&等课程,一直深受学生喜爱。在学校历年课堂教学问卷调查中,王华明均为材料学院教学效果最好、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多次被学生评为&我爱我师&&学生最爱戴老师&。  &他讲课循循善诱,清楚透彻,语言风趣,态度和蔼,既能在讲课中融会很多课本以外的东西,又能很好地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他授课的一言一行,更像是一种学术的探讨,认真严谨而又不失活泼,我们很喜欢他。&听过他课的学生都感慨&听王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敬佩王老师的讲课如此严谨敬业、敬佩王老师的教案如此细致全面、敬佩王老师的学识如此渊博&。  王华明教授十分关心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他常年担任北航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竞赛&冯如杯&材料及工艺组评审组组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指导学生的科技创新。&王老师治学严谨,为人谦虚,他对我们每个请教他的学生有问必答,为我们耐心分析选题方向,鼓励我们开阔思维,自主创新。在我们遇到困惑时,与我们共同探讨。在他的帮助和指点下,我们很快就有了新颖的创意。&他的学生在讲述王老师指导自己进行&挑战杯&选题时如是说。多年来,王华明发现和推荐了多项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挑战杯&一等奖获奖项目。  王华明的办公室始终向学生敞开,学院的研究生常常会拿着试样来找他咨询,在了解清楚学生们的疑虑和困惑后,他总是现场亲自示范,与学生讨论问题的症结所在,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课堂上下、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王华明对学生们各种方式的咨询都会一一给予解答。  &有好几次,老王晚上加班回来后,都已经睡下了,突然又爬起来说,今天忘记查看邮箱了,可能会有学生给他发邮件。来到电脑前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王华明的妻子笑着说,&他总怕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影响学生的学习。&  高水平的教学质量自然少不了大量时间的付出,学生们敬佩只是一种结果,这个过程则体现了王华明教授教学相长,没有假期、没有节日、没有周末、经常加班备课到深夜的尽职尽责的师者风范。  三、言传身教育英才  王华明为人谦虚、治学严谨,执著于科研,致力于不断的创新,把个人的智慧和才华贡献给了党的高等教育事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着每一位学子踏实学习、努力提高、勇于创新。  他的博士生张述泉是2项国防科技成果一等奖和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第三署名获奖人。从本科生、硕士生,一直到博士生,张述泉都是跟着王华明学习的。在张述泉看来,王老师与其他老师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所讲的东西很实在,&他不仅会告诉你1+1等于2,还会很清楚地告诉你为什么1+1等于2&。  &从刚上硕士起,王老师就安排我进了实验室。当时人比较少,王老师每天都跟我们一起做实验,每一个步骤,他都亲自为我们示范,还要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张述泉认为自己能够快速融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一些成绩,与王老师的言传身教是息息相关的。  &大型整体金属构件激光直接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只是北航校内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子,面积约1000平方米,天天经过门口的学生也对它难有印象。平常院子里偶见研究人员和实验工程技术人员忙碌进出,唯一引人注意的是,这个院子总是彻夜灯火通明。  就在这里,王华明带领的创新团队,十年如一日,&产学研&紧密结合,围绕大飞机等国家重大专项及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需求,致力于飞机、发动机等装备中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高性能难加工大型复杂整体关键构件激光直接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王华明一直追求创新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学生们。  张述泉的儿子出生时,正是技术攻关的关键时期,他只陪了家人两天就匆匆赶回实验室,如今,儿子已经两岁半,他每天跟儿子相处只有早上送他上幼儿园的那段时间。团队核心成员方艳丽直到临产前两天还一直工作在实验室。  &压力最大、操心最多的其实是王老师,他以实际行动让我们感到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在科研攻关当中所经历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能体验和享受,但和王老师在一起搞科研,他们却&乐在其中&。王华明对团队成员的付出总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到假期,他总要让大家多回去休息,陪陪家人,看看孩子,而他自己却更多的是留在实验室值班。  王华明一直主张应当充分利用先进的科研资源为学生教学实验服务,让学生能利用先进的研究设备开展自主综合实验,使学生从中熟悉和掌握研究领域最前沿的东西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认为,对学生而言,如果老师能够在专业方面给予更多指点,那么他们会更好地成长。现在随着研究生扩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研究生教育。王华明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在研究生阶段,一个学生既可以深入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也可以丰富人生阅历。这种经历,对每个人都将大有裨益。同时,他也表示不会因为学生人数增加而降低对学生的要求。  他在指导研究生时,总会设法了解他们的学术基础和兴趣方向,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和点拨。不管是本科生还是博士生,从研究实验方案制订到试验结果分析、研究论文修改的整个培养过程,他都亲自指导,一丝不苟。他提倡学生要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因事小而不为,认真对待,以此把握好自己的研究课题,把握好知识发展动态,最终才能深入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并且,王华明提出了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只有详尽掌握基本知识才能厚积薄发,才可能灵活运用到实际中。  &王老师不追着国际热点走,而是能够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提出既处于国际学科前沿、又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他有自己的判断,对自己要怎么做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思路,所以跟着王老师做科研很有意思。&汤海波说。  2001年,汤海波考上王华明的硕士研究生时,王华明就已经在做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当时王老师提出这个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发展方向的研究领域,以及与我国主要飞机设计所、制造公司合作的这种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对我们研究生是一种很大吸引力。&汤海波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跟随王老师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如今他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留校工作,成为这个团队的骨干力量。  四、宽宥仁爱融真情  &我没有特别爱去的休闲场所,多数日子里,早上会在学校院子里跑跑步,锻炼身体。周末偶尔也会约上朋友打打羽毛球。我喜欢爬山和摄影,但一年也就能去香山一两次。有时候看三个小时电视,脖子会感觉酸疼,而工作三小时,我却浑然不觉。&王华明就这样把工作当作他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和放松方式,除了工作,生活中的其他元素他关注得很少。他把科研当成是自己最大的快乐源泉,科研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对科技事业的热爱、对国防事业的强烈紧迫感与使命感,离不开他及所率领的团队的钻研奋斗。  王华明身边的人,常常能受到他开朗天性的感染,而他的快乐,更多的是来源于对学生、同事、朋友的关爱和支持。在一次访谈中,王华明谈到以前的师长曾给予了自己很多的帮助,并告诫自己,&要乐于助人,对人好就等于对自己好。&这平白却不乏哲理的话,一直影响着他。  &北京的冬天砭人肌骨的干冷。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实验室生产一件复杂大型飞机构件时,外面刮起了刺骨的寒风,大家一直守在机器旁边几个小时,有些女同志嘴里发出了&唆唆&的声音。看到这一场景,王老师迎着冷风,跑回办公室去拿来几件大衣,一件一件分发给我们&&我只记得,王老师将衣服分发给我们时,他的熠熠闪动的目光,给我们带来温暖的感觉。&方艳丽回忆说。  王华明团队研究的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从科研摸索阶段步入初步工程化阶段后,团队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些王华明的博士生先后完成学业,留在了团队发展,但在档案调动、户口迁移等方面会遇到困难,王华明往往是在他们还没有提出要求的情况下,就主动找他们交谈,为他们牵线搭桥,解决了不少成员的后顾之忧。  他的学生刘栋说,&每当过节,王老师总要把我们带到家里去吃饺子,走的时候还要给我们一些过节补助,总能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在生活中,王华明会特别留意经济困难的学生,除了提高他们的经济补助以外,过年过节经常会叫大家到他家里去吃饭,并叮嘱大家,如果团队成员家里有什么困难一定要说出来,让家在外地的团队成员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  在学生心目中,王华明是一位温和的知心人。他的办公室和家里常常会来很多学生,大家或坐或站,济济一堂,听王老师谈人生的追求,交流做学问的方法。学生们每当面临人生选择的重要关头,第一个想到的总是王老师,希望听听老师的意见。  有的学生毕业后打算出国留学,王华明就会认真为他们写一封详细的推荐信,同时传授自己出国留学的经验,并且在学生出国后仍与他们保持联系,为他们做各方面的指导。  王华明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与王老师在一起,大家也总是齐心协力。作为北航研究生纵向支部&&1051党支部的指导教师,王华明带领支部拼搏进取,创先争优,完成了多项科研及国家重大型号和工程任务。2010年,1051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党支部&。  由于对学生高度负责、工作十分投入,王华明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拔尖人才。从教20多年来,他指导博士后5名、博士25名、硕士66名,其中2人的博士生学位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4人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7人次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及&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多人获北京市及国防科工委&优秀毕业生&称号。  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心系祖国国防建设大计,淡泊名利、勇于奉献,敏行务实、锐意进取,王华明教授是高校优秀教师的代表。作为北京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获奖教师代表,他说:&我们深知,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正在党的教育事业中建功立业,他们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正默默无闻地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是真正值得我学习的榜样!&  (责任编辑 周玉清)滁州教育局--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
电子邮件登陆
请选择你的邮箱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cn <OPTION value= 网易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新浪
<OPTION value= 搜狐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net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中华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您现在的位置: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
  & 黄伯云在实验室计算机上与研究人员分析研究图表。 &&&&&&&&&&&&&&&&&&&& 任晓锋 李伦娥 李茂林 胡宏文& &编者按   20年的辛苦磨砺,6000多个日夜的淬火,无数次失败的打磨,终于迎来了扬眉剑出鞘的辉煌。“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承载了太多的泪水和欢笑,承载了太多的酸甜和苦辣,承载了太多的期待和自豪。这一发明的问世,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为我国航空战略安全和国防安全增添了砝码,为中华民族增加了自信。作为一名院士、一名科学家,黄伯云在科学研究上的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科学探究精神,将会极大地鼓舞广大高校科研人员,激发他们为国家、为社会研制出更多的高科技成果。正是像黄伯云这样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科学家,以他们敢于攻克任何难关的勇气,一步步推动着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黄伯云实验炉里那不熄的火焰,点亮的是中国高科技发展的历史。 &  3月2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上午10点多,颁奖仪式开始。“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发明人——中南大学黄伯云及其课题组,获得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当大会宣布这项荣誉时,会场上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伴随着鲜花、掌声和人们敬佩的目光,一个精瘦、儒雅的男子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手中,接过了大红的荣誉证书。他,就是黄伯云。   黄伯云这个名字,在科技界、教育界并不陌生。他是我国高技术新材料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他和他的课题组的这项重大发明,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生产“炭/炭”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的国家,而且在产品性能、质量上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更重要的是,这项发明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实现了该项产品国产化,对于确保我国航空航天战略安全和国防安全,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我干定了这个项目,就是把生命搭进去也要干成!”   蓝天,白云。起飞,降落。谁也数不清,每天,在浩瀚无垠的天空中,有多少架飞机在飞翔着,有多少人以每小时近千公里的速度被载送到达目的地。但是,一般人不知道,这高高飞翔着的进口大型客机中,有一个部件受着卖方的牵制。这个部件,就是用“炭/炭”复合材料制成的飞机起降、滑行需要的刹车副。   什么叫刹车副?通俗点说,就是刹车片。飞机是摩擦刹车,刹车材料要求能耐得住1000多度的高温。过去,所有飞机的刹车副都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其耐高温性、比重以及使用寿命等都不理想。于是,20世纪80年代,英、法、美三国先后研制出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用这一新型材料制成的刹车副,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欧美民航和军用飞机。   我国的飞机中使用“炭/炭”刹车副的,已逐步增至50%左右。这东西好是好,但它是一种易耗品,一般一年就要换一次。一架波音757一次要换72盘,仅民航大型客机,全国每年就要进口1万多盘。而且价格贵,一年下来,要花去国家数亿元的外汇。不仅如此,人家对制造技术和方法还高度保密——每卖一副新盘,要把旧盘先收回去!哪天人家不高兴,对不起,我国大多数飞机就得“停摆”!更重要的是,在航空航天飞行器上,使用“炭/炭”材料做关键部件的越来越多了,“炭/炭”被人家垄断,我国的航空战略安全和国防安全,就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威胁了!   一定要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1986年,湘江之滨,岳麓山下,聚集着一大批材料研究专家的中南大学的前身——原中南工业大学,以该校粉末冶金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主体,成立了“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课题组,开始了艰难的起步。   1988年,黄伯云从美国回来了。回国不久,黄伯云被任命为当时的中南工业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所长,并破格晋升为教授。那几年,他致力于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获得了一个个国家级奖和省部级奖。黄伯云硕果累累,成为了我国粉末冶金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   然而,有谁知道,黄伯云却开心不起来。他从回国的那天起就瞄准了“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这一前沿研究方向。一晃几年,课题组最初的两名成员王汉和、黄尚文相继离开人世,而“炭/炭”,还是没“探”出个眉目来。他这位当所长的坐立不安呀。这期间,为了少走弯路,他也曾出国考察借鉴。那一次到某国一个专门研究“炭/炭”的科学院,接待人员对他说:“很抱歉,你们不能参观我们的生产车间。如果你们购买我们的技术,那至少可以缩短20年的研究时间。”言下之意,是说我们20年也拿不出这个产品来。黄伯云听了,心里很不舒服,但还是花钱买了一个产品。回来一“解剖”,却发现根本就是一个“破玩意儿”!岂有此理!黄伯云气愤了:“他们瞧不起我们,搞技术封锁,我们就要在技术上超越他们!”他发誓:一定要做出咱中国自己的“炭/炭”!   但是,研制“炭/炭”谈何容易?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里的两个“炭”,并不是一回事。第一个“炭”指的是炭纤维,第二个“炭”说的是炭基体。“炭/炭”材料,就是通过高温,让碳原子在炭纤维编成的“炭毛坯”里有序排列。用黄伯云的话来说,如果炭纤维是钢筋的话,碳原子就是水泥,钢筋浇注了水泥,建成的房子才牢固结实。此道理用到“炭/炭”上,就是说,炭纤维必须“增强”进碳原子,才能达到耐高温、耐摩擦等效果。这话听起来好像很简单,钢筋注入水泥,谁不会啊?道理好像是一回事,真正做起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首先,相当于人头发丝十分之一粗细的炭纤维,要像编织毛衣一样编成“炭毛坯”,如何编?横向纵向还是斜向?其次,“炭毛坯”要放进一个特制的炉子里,像传说中的“太上老君”炼丹一样,通过高温将碳原子有序地排列到“毛坯”中,这“太上老君”的炉子如何制?特别是要让碳原子按照人的意志“有序”排列,简直就像在大海里捞针一样不可思议。大家都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根本就看不见,摸不着。我们伸手抓一把空气,手心里就会握着数以亿计的原子。你能让手中的原子按照你的心愿有序排列吗?   果然,在黄伯云和他的课题组的探索中,一系列挫折接踵而来。开始烧制出来的样品,是一堆他们自己都看不懂的黑团团。于是再实验,结果又失败。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黄伯云和他的同事们,就这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那时,课题组只有8个人,十几年来,这8人别无他求,一心一意地围着24小时不间断烧制的实验炉,轮流值班,通宵看守,昼夜检测,分析数据,整理资料。没有双休日,连元旦、春节也是守候在炉膛旁度过的。   这是在用生命燃烧“炭/炭”。在燃烧中,黄伯云伴随着无数个不眠之夜,告别了人生最精彩的中年,也由所长成为副校长、校长。燃烧中,黄伯云手下的一批年轻博士也告别了青春,迈入了中年。这批精英中有“副帅”熊翔,以及易茂中、黄启忠、张红波、邹志强、蒋建纯等。后来,为了加快“炭/炭”这个庞大系统工程的研制进度,黄伯云调兵遣将,将材料、化学、冶金、机械、电子、航空六大学科的工程技术人员共60多人齐聚于麾下,并将这个庞大的项目分解成六大子课题,分兵把守,齐头并进。课题研究终于有了初步成果:1996年,完成了实验室基础研究,掌握了基本制备方法;1997年通过成果鉴定,申请工业性试验;1998年,被原国家计委列为国家重点项目,投资1.5亿元,开始工业性试验。   从实验室到工业性试验,从小样品到大样品,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和放大,而是一个极其艰难曲折的过程,可以说,整个过程基本上要重新来过。   1999年,六大子课题组先后完成任务,一些关键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并自行研制了差热式气相沉淀炉等30多台件关键设备。“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炼制出的大样品,实验室检测也是完全达标。成功的曙光似乎就在黄伯云和同事们面前了。   然而,这只是一丝曙光而已,离朝阳喷薄而出的时候还早着呢。1999年夏天,黄伯云与同事们选出几盘样品,到桂林、襄樊两个基地进行刹车检测实验。可是,非常遗憾,第一次检测实验失败了。在强度、性能等方面,都比国外产品差了许多。“有困难和失败很正常,没有反而不正常。”黄伯云鼓励大家说,并要求大家马上赶回去重新来过。“要抢时间啊。”他说。为什么?因为科研人员们辛辛苦苦编成的“炭纤维”,放到“炼丹炉”里让碳原子“沉积”进去,要“炼”整整7个月!   7个月后,再次到桂林和襄樊试验,再次失败——飞机正常情况下、超载情况下,刹车盘各项指标都能达到要求,可是紧急刹车时,问题就来了。   “我真不愿意相信那个事实,只觉得脑袋里嗡的一声,一片空白。”熊翔说,他是拖着肌腱撕裂的伤腿守在现场的。那是2000年年初,大家春节都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过。前后一个多月,大家在桂林—襄樊之间来回“折腾”,可是最后……那几天,同事们望着黄伯云眼中的血丝、脸上的皱纹、两鬓的白发,一个个悄然落泪。有人说,我们江郎才尽,招数使完了,不如就此罢手,转向别的项目。团队情绪一时低落。   黄伯云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个星期都没睡好觉。此时此刻的他,已将生命的感受置之度外。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他绝不会让“炭/炭”这炉火熄灭!他以遇险不惊的将帅风度,又一次把同事们召集到一起,坚定不移地说:“我们搞科研的,只有踏着失败的阶梯,才能登上成功的高峰。其实,在桂林的两次失败,已经使我们向成功迈进了一步,甚至有可能到了成功的大门边。这个项目关系到国家航天航空战略安全,意义格外重大,我们松不得劲呀!活着就要拼命干,我干定了这个项目,就是把自己这条老命搭进去也要干成!”一番肺腑之言,掷地有声。   天道酬勤,终于,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原来,测试时“炭/炭”不过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碳原子在作怪。想想,原来在小炉子里“炼丹”,炉子体积小,“炭毛坯”也小,碳原子当然就好调控一些。这就好比在一个小房间,七八个人出门,主持者让大家排着队一个跟着一个,当然容易。可换成全校性的大会了,在大礼堂里,散会时你让数千人按高矮或按年龄有序出门,试试?根本不可能,总有些性急者或不听招呼者从旁门左道出去。   弄清了原因所在,解决起来就相对容易多了。一个“逆定向流——径向热梯度沉积热解炭技术”的发明也应运而生,终于能在大炉子里让碳原子听话了。2001年11月,第三次到桂林做试验,计算机屏幕上良好的曲线清晰地显示在人们面前:成功了!这一天盼望了多久啊,终于胜利了!大家激动得热泪盈眶,高兴得欢呼起来。黄伯云和他的课题组顽强拼搏,在理论上发现了原子有序排列的微气氛控制和制动过程摩擦膜形成机理,首创了定向流热梯度式碳原子沉积技术等,获得11项国家发明专利。走出了一条与国外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其使用强度提高30%,耐磨性提高10%,综合成本降低21%。而且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可别小看减轻的这点重量,一架飞机能减轻几百公斤,就意味着能多装好几个人或几百公斤的油料呢。   此后两次实地装机试飞,“炭/炭”再次经受住了严格考验。   至此,整个课题可以说登上了世界级的高峰。令人扬眉吐气的是,如今中国的“炭/炭”已漂洋过海。当年曾拒绝黄伯云参观的某国那家大公司,如今也转换“角色”,成了黄伯云最大的买家。“以前,你们曾派人来我们这里学习。今天,我们不仅要向你们取经,而且还要和你们签订购买合同,使用你们的产品。你们真了不起!”他们投来敬佩的眼光,向黄伯云竖起了大拇指。   “做科研,里面的世界更精彩!”   作为“项目总指挥”的黄伯云,在这近20年里,既跑项目又做科研,并担任一连串职务。最忙的要数担任中南大学校长了,领导着一所有着6万多名师生员工的综合性大学,可是他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和EI分别收录43篇、81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九五”攻关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还出版专著;先后获得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8项。   当领导、搞科研、带学生,难道他是超人?难道他有三头六臂?难道他就不吃饭、不睡觉?当然不是,他也是肉体凡身。甚至因为过度劳累,他比别人更瘦弱:1米72的个子,体重才55公斤!冬天特别怕冷,浑身上下,有毛病的“零件”还不少。   “他是特殊材料,比不得。”“工作狂,除了工作,没有任何业余爱好,甚至身体锻炼也没有。”“从家里到办公室300米,从办公室到实验室500米,从实验室到家是800米。每天这三点一线地走一圈,就是他的体育锻炼。”采访中,同事们这样评说黄伯云。   大凡在科学的世界里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总有异于常人的性格。朝着既定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黄伯云就具有这种执著的秉性,否则,他就拿不到那个1.5亿元的项目。当初,至少有七八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竞争,而黄伯云所在的中南大学,前期工作已做了许多,基本理论、基本思路、基本方法都出来了,关键是需要进行工业性试验。而这种试验,需要的经费简直是天文数字。想想,一座“太上老君炼丹炉”,光炉子的研究和制造就不知要花多少钱,一炉“炭/炭”炼下来,少说也是十几万元!而要“炼”多少炉,才会在无数块“炭/炭”中发现一两块合格的?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向相关部门和专家陈述中南大学“炭/炭”研究的实力以及在研究上所作的努力,成了黄伯云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他上北京的次数,都快到三位数了。一次,他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那位工作人员不知是搪塞还是真不知道:“博士都要不到钱,你是博士后,也想要钱?”——他把“博士后”理解成了“博士后面的人”。好几次眼看就要柳暗花明,大功告成,突然又冒出反对的声音。1998年9月,中南大学乃至湖南省,当时最大的一个纵向课题终于让黄伯云拿到手了。还来不及高兴,就有人在一次全国性的大会上提交报告:这么大一个项目为什么不给我们?我们有著名的航天基地,有一流的研究人员……采访中,黄伯云提到这些事,眼圈发红,瘦瘦的脸颊颤抖着。他说:“我不止一次流过眼泪。”是啊,成大事者,谁不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谁能随随便便就成功?   平常,他每天工作本来就在12个小时以上,每天晚上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实验室。那段时间,这种加班、加点更是“发挥”到极致。2000年初夏,第二次失败后不久的一天,经常感觉腹内不适的黄伯云,好不容易抽空到医院看病。医生给他作了肠内肿瘤切片检查后,他又马上赶回了实验室。没过多久,突然腹部胀痛,低头一看,裤腿已渗出血迹。他再次被同事送到医院治疗,好在切片检查结果出来,原来是较严重的痔疮。黄伯云根本不听医生的叮嘱,很快又返回实验室。   还有一次,他患重感冒正在医院输液,接到紧急通知,项目需要他马上到北京汇报。“换个人吧。”医生和家人都劝道。“不行,项目争取到了关键时刻,这点小病算什么?”他硬撑着从病床上起来,提着输液瓶蹒跚地钻进了汽车,直奔机场。在机场候机室里,刚刚输完液,他就匆匆办理登机手续。在机舱里,面容憔悴的黄伯云苦涩地笑了:“还好,没有误航班!”那个晚上,他的科研秘书刘咏记得最清楚,到北京从当天晚上准备汇报材料,黄伯云忙到第二天凌晨3点。   身边的同事都知道,黄伯云有“三快”:吃饭快、走路快、工作节奏快。比如走路,别看黄伯云身体不算好,年纪也近花甲,但走起路来,一般人还跟不上。“偶尔我也跟他散散步,但他哪是散步,简直是竞走。”30多岁的刘咏说。黄伯云“也有两不急”:开会不急、赶飞机不急。通知8点开会,绝对只提前一两分钟到;如果是9点钟的飞机,总是让人先办好登机手续,在关闸的最后一分钟赶到。或许,这“三快两不急”并不能节约很多时间,但却是黄伯云向时间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   “现在改革开放,大家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整天忙于工作,从来不换一下‘口味’。几十年了,总是三点一线,烦不烦啊?”真的觉得黄伯云都快成“超人”了,工作工作还是工作,就没有别的快乐可言?记者都有些不信地问道。   “唉呀,你们写文章的人不晓得,做科研,里面的世界更精彩啊。”黄伯云说。   “里面的世界更精彩”,其实这句话是黄伯云特殊性格的真实写照。   “把自己的才智献给祖国,才是真正的幸福。”   采访了许多人,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人能准确地回答我们:当年,已在美国生活了8年,并且妻子、女儿都去了美国,女儿的中文水平已跟不上国内教育,黄伯云为什么要携妻带女,卖掉别墅和两部小车,回到祖国?   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让我们看看黄伯云的成长经历吧。   日,黄伯云出生在湖南省南县一个农民家庭。作为农民的儿子,吃苦耐劳成为黄伯云的精神底色,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成才之路走得很顺。196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原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特种冶金系;1969年毕业,留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1978年,他参加出国人员考试,以学校参考人员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为冶金部出国访问学者。1980年,他飞到了遥远的美国。   美国是一个讲究实力的国家,他所在的田纳西爱阿华(IOWA)州立大学也不例外。进校没多久,语言关都还没过,一个名叫McGee的教授就丢给黄伯云一个课题,让他独立完成。McGee并没有指望黄伯云能很快完成,因为这个课题困扰了McGee及他的几名研究生好几年了。他只是想试一试这名中国学生的水平,没想到被倔强的黄伯云做成了。当他把结果给McGee教授看时,McGee震惊了,高兴地说:“这是一个重大的进展。”洋教授对中国小伙子刮目相看了。   三天后,McGee教授郑重其事地找黄伯云谈话,这位美国材料界权威正式提出,希望黄伯云能成为自己的研究生。这无疑是一次绝佳的发展机遇,是许多人所期盼的发展台阶。面对盛情,黄伯云有些心动,但也有顾虑:“按我们国家的制度,访问学者转研究生要经教育部批准才行。”一周后,爱才心切的McGee教授亲自给中国教育部写信,提出:“黄先生有出色的研究才能,IOWA州立大学愿为他提供全部奖学金,为其攻读博士学位。”教育部很快给予了答复,于是他迈上了从研究生到博士,再到博士后的学习之路。   在异国他乡,祖国的概念变得十分具体、感性而可触摸。“在他们眼中,我是外国人。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你会觉得,自己做得好不好,不是一个‘个人’问题,而是关系着‘中国人’的形象。我就常常提醒自己: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言行,我的成功与否代表着中国。”黄伯云用这样一段话解释自己在美国8年“抗战”的所作所为。8年“抗战”,他一直遥遥领先:发表了10多篇有重大影响的学术论文,得到美、法、日等国科学家的高度评价。   科研的成功在给黄伯云带来喜悦之余,又让他陷入了新的困惑之中:科研论文发表再多,自己署名时,却只能与“美利坚合众国”联在一起,而不能在名字前堂而皇之地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感到无助、无奈,甚至深深的歉疚。于是,他越是学出了头,越是产生回国的念头。然而,设身处地站在黄伯云当时的境遇想想,是回是留,又确实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美国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和待遇显然要优越得多。当时,美国好几所大学竞相聘他去当教授,最低年薪也有4万多美元。而当时在国内,像黄伯云这样的知识分子,全年工资加起来也不过是2000多元。细细折算,在国内工作一年,还不及在美国工作一周。当时还有好几家美国大公司向黄伯云摇动橄榄枝,希望他加盟。那薪金更加诱人,同时承诺为他办理绿卡。更何况,黄伯云的妻子和女儿已经到了美国,已经适应了美国的环境。但是,黄伯云还是选择了回国!   “党和国家送我出来是留学,不是‘学留’。把自己的才智献给祖国,才是真正的幸福。”在黄伯云看来,知恩图报,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责任。在黄伯云心中的天平上,物质条件显得那么的轻微。   日,黄伯云携妻带女,飞越太平洋,回到了让他魂牵梦绕的祖国。   然而,当时国内大学的条件毕竟有限。在美国,黄伯云一家住别墅,出门自己驾车。回国后,他住两室一厅的房子,出门骑自行车,车后驮米又驮油。家里没有淋浴设备,洗澡去挤公共澡堂。更为糟糕的是,他没有户口,享受不到“国家粮”的待遇,只能到小商贩那里高价购买“黑市”米。家里第一次开伙,吃的就是“黑市”米,用的是借来的碗筷。真正是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女儿因为中文丢得差不多了,成绩也一度落了下来。   “子不嫌母丑”。这一切困难,黄伯云没有放在心上。他坚信,祖国会越来越好,自己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能为国家作贡献,再苦再累也值得。   留学美国,黄伯云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收获了另外一种十分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的研究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刚去美国的时候,黄伯云的目标是写几篇有分量的论文,拿到学位。然而,有一件事给了他很大的触动。黄伯云有一个名叫Oliver的同班同学,从事显微硬度研究,在写博士论文期间,他把自己的研究变成了一个产品,研制出了一种显微硬度剂。后来,他又办了一个公司,专门生产自己研制的产品并销售到世界各地,赚了数千万美元。Oliver还收购了一个大公司,事业越做越大。这件事让黄伯云深深认识到: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产品,才能真正变成生产力。   可是,当时国内的情形让黄伯云倍感震惊: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5%。这意味着95%的科研成果“老死深闺”。许多搞科研的主要是为了发论文、评职称,更重要的是,大家对这种状况已见怪不怪了。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1998年,国家召开科技创新大会。这犹如春风,唤醒了黄伯云蛰伏已久的创业梦想。2000年,黄伯云创办了湖南刹车材料实业有限公司和湖南英捷新材料公司,他的头上又增添了两顶董事长的帽子。这时,又有好心人劝他,你已经是工程院院士了,何必还要冒险受罪。对此,黄伯云总是付之一笑。   对于专家、院士创业,湖南省长沙市举双手赞成,并在税收、融资、征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今,第二次创业在中南大学已成为热潮,全校14位院士中有9名相继办起了学科性公司。这些公司不仅成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基地,而且还成了“金蛋”孵化器——学校实现了1亿多元的无形资产的资本化,拉动3亿元民间资本投资,形成近5亿元的资本总量推动科技创新,先后办起50多个学科性公司,完成200多个新产品的市场化。黄伯云的湖南刹车材料公司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形成了年产300盘的生产线,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外汇5亿多美元。而他名下正在建设中的湖南博云新材料有限公司将占地150亩,投资1.5亿元,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2亿元。(本文图片由中南大学提供) & &
字号选择〖
〗/双击滚屏&单击停止&&&[]&&& []&&& []
上一篇文章:
版权所有:滁州市教育局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凤凰路371号 邮编:239000&& Email: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广场舞大赛一等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