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Lauge-helly hansenn分型原则

这里是&&juzhou2002&&的丁香客,立即开通并关注,最新动态不容错过!
发帖:40&&&&收藏:33
发帖:17&&&&收藏:11
发表的帖子
回帖:519&nbsp&nbsp&nbsp&nbsp收藏:359&nbsp&nbsp&nbsp&nbsp投票:54
回帖:6&nbsp&nbsp&nbsp&nbsp收藏:0&nbsp&nbsp&nbsp&nbsp投票:0
回帖:12&nbsp&nbsp&nbsp&nbsp收藏:4&nbsp&nbsp&nbsp&nbsp投票:1
发表的回复
自己鼎鲜嘿嘿
&回复了帖子&
&回复了帖子&
答晚了,可惜没有机会加分了。以前在急诊上遇到过几次。有胸腹部剧烈疼痛,也有腰部疼痛,都是疼痛较剧烈的。还遇到过一例孕妇的,患者有家族史,只可惜到死亡的时候才知道。很可怕,在急诊室如果患者心电图和瞳孔及无神经症状时,一定做个胸腹部CT。
一例多发骨折(腰椎压缩骨折,开放性距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
一例值急诊夜班的病例,病人高处坠落伤,约3层楼高,神志清,头部检查阴性,胸腹部阴性,主要是腰部及双下肢外伤。其中距骨为开放性,遗憾的没有图片。病人直接转上级医院了。发片:
&:回复:【小讲座】——Expert解剖型胫骨髓内钉-ETN(Expert Tibial Nail.)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骨折固定图谱(2007高清版)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术图解
&回复了帖子&
第一次手术的钉真密啊!!1
&回复了帖子&
&:我整理的骨折分型
&:回复:看图学技术之13:肱骨近端骨折置钉小技巧
&:一篇病例报道引起国内外专家的热烈讨论(附文献免丁当下载)
&:临床上第一次看见Maisonneuve骨折
&:【进展】最新多发伤柏林标准
&:【资源】急诊科医师电脑里必须有的资料
ASIA脊髓损伤的标准神经学分级
一次参加会议,到会专家的课件,很经典,分享一下,请作者不要追究(⊙o⊙)哦。好东西大家共同学习。
&的帖子被加了1分
&: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图解
股骨远端骨折术后钢板断裂
&:{专题讲座}骨盆X线解剖
&:回复:转:《初学lauge-hansen分型 [精华] 》hangman骨折
本文行家:
Hangman骨折的定义?
Hangman骨折是指第二颈椎(枢椎)椎弓根骨折,又称创伤性枢椎滑脱。由于被绞刑的犯人常常有类似的骨折发生,故有Hangman骨折之称。Hangman骨折
Hangman骨折的解剖学要点及其他
枢椎解剖形态上最大的特异性在于枢椎两对小关节的位置,下关节突在椎管的后外侧并与下颈椎的关节突排成列;枢椎的上关节突在前外侧并与寰椎和枕骨的小关节排成列。关节间的部分被拉长,承担着连接上、下颈椎的功能。上关节突呈两面凹并轻微外倾。C2没有椎弓根,C2关节块前部与椎体融合,融合的区域相当于其他颈椎的椎弓根,C2关节块不像C3~C6那样呈典型的四边形.细长形,C2上关节面较其他颈椎更平坦,在冠状位于同一水平C2下关节面较其他颈椎更靠后,较倾斜,C2上下关节突间的骨质部分称为关节间部,侧位片上位于椎体的后部;
从生物力学观点上看,一个轴向的压力从上到下呈漏斗状,到枢椎平面合为一条力线通过峡部。一个伸展力量作用于齿状突产生一个集中点,迫使它在矢状面上旋转。这个力依靠两个力平衡:一边是张力,作用于前纵韧带、椎间盘和后纵韧带;另一边是压力,作用于C2-3的小关节突关节。这两个相等和相对的力产生了一个平衡点,位于枢椎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这恰好也是解剖上的薄弱处。当应力超出其极限时,将导致骨折。1988年Marshell首先提出hangman骨折的损伤机制是过伸伴牵张力;
寰枢关节是鞍状的,主要功能是旋转,承受了颈椎50%的旋转功能;
上颈椎(枕骨一寰椎-枢椎)也被称为枕颈部是一个完整的复合体,它在功能上与下颈椎不同,是独立的单元;
枢椎的薄弱区是枢椎椎动脉孔穿行处,枢椎上、下关节突连接处主要是一个薄的皮质骨小管和少量的骨松质,在冠状面上,它的直径很细;
枢椎椎管的直径相对较大,椎管和脊髓的比例是上颈椎中最大的;
Hangman骨折是如何分类的?
Hangman骨折是基于解剖学或者影像学描述、损伤机制、残余不稳定的程度;常用的分类有Effendi分类,Levine和Edwards分类,1985年,Levine和Edwards根据骨折的形态和稳定程度,结合损伤机制将创伤性枢椎滑脱分为以下4型。
I型:骨折有轻微的移位,韧带损伤轻微,是稳定的骨折,占28.8%。损伤机制是过伸加轴向载荷造成枢椎椎弓在伸展位上断裂。
Ⅱ型:骨折有超过3mm的前移和不显著的成角,是不稳定骨折,占55.8%。损伤机制是过伸和轴向载荷引起椎弓近乎垂直的骨折,随后突然的屈曲导致椎问盘后部纤维伸展和椎体的前移、成角,c:~,椎间盘可因这种损伤机制中涉及的突然屈曲力量而破裂。
ⅡA型:是Ⅱ型骨折一种变型,C2-3椎间显示严重的成角和轻度的前移,骨折线通常不是垂直的,而是从后上到前下斜形通过枢椎椎弓,占5.8%。损伤机制是屈曲+牵张暴力。
Ⅲ&型:双侧椎弓骨折伴后侧小关节突的损伤,通常伴有椎弓骨折的严重移位和成角及一侧或两侧的小关节突脱位,占9.6%。损伤机制是屈曲暴力加轴向压缩。由&Effendi等提出,后来经Levine和Edwal-ds修改的分类法形成了上颈椎分类的基本框架,并且有利于对损伤机制理解和临床治疗方法选择的指导。
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医学博士,创伤骨科医生,主要治疗各类骨折。骶骨骨折概述
本文行家:
骶骨前面观骶骨后面观
骶骨呈三角形,由5块骶椎与退化的尾骨融合构成;骶骨将两侧骨盆与脊柱相连,通过附着的韧带在维持骨盆环的稳定性上起到重要作用;骶骨的腹侧是真性骨盆的后壁,同直肠相邻;骶骨有两排骶孔,每侧有4&个,S1-S4的前运动神经根由此穿出,S1神经根加入到L4和L5神经根中;S2-S4神经根穿出后在梨状肌前方加入到坐骨神经,盆底还包含骨盆内脏神经;属于混合型副交感神经;S1和S2神经根截面较粗,容易损伤;骶孔通过椎间孔同中央椎管相连,骶前孔比相应的骶后孔要大。骶骨的背侧皮质较薄,表面粗糙,有三个较大的垂直走形的嵴,神经根的背侧支从后方骶神经根孔穿出,骶裂在S1椎体水平接纳硬膜囊;上方3个骶椎的外侧面形成肾形关节面与髂骨翼的关节面形成关节,S1椎体在中线处形成骶岬,在外侧,骶骨翼从后上斜向前下,与髂总血管和腰骶干相关;
骶髂关节前方有骶髂前韧带(薄弱)、骶骨间韧带(强有力)、骶髂后韧带(强壮)、髂腰韧带(连接第5腰椎横突和髂嵴后方)骶棘韧带和骶结节韧带(限制水平面旋转)
髂内血管沿腰骶干走形,骶正中动脉和自主神经的交感成分在骶骨结节区域,同骶骨前面关系密切;
骶孔在骶骨体和骶骨翼交界处,薄弱易骨折,尤其是在S1-S2&水平;
1.受伤机制:交通事故、高处坠落;
2.临床表现:骨盆环不稳定的表现;
3.合并伤,神经损伤常见,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与骨盆环的不稳定程度、骨折类型、骨折线等相关,第5腰椎横突骨折可导致L5神经根损伤(足下垂),中央型骶骨骨折合并神经功能障碍(直肠、膀胱、功能);
4.影像评估
骨盆前后位:发现骶骨骨折位置;
入口位:发现骶骨前后移位和旋转;
出口位:头尾侧移位和上方旋转;
骶骨侧位:矢状面上的移位;
CT平扫和三维重建:发现骶骨的弓状线中断、骨折细节、骨碎片大小和移位程度,整体形态改变,详细分析骨折类型
骶骨骨折分型
骶骨骨折AO/OTA分类
尾骨骨折、骶尾脱位(AO/OTA:61-A3.1)
S2以下无移位的骶骨骨折,未累及骨盆束带(AO/OTA:61-A3.2)
S2以下移位的骶骨骨折,未累及骨盆束带(AO/OTA:61-A3.3)
开书形骶骨骨折(AO/OTA:61-B1.2&&AO/OTA:61-CB3.1)
单侧侧方挤压损伤(AO/OTA:61-B2.1)
双侧侧方挤压损伤(AO/OTA:61-B3.3)
单侧不稳定的骶骨骨折(AO/OTA:61-C1.3)
单侧骶骨骨折合并对侧后部B型骨盆环损伤(AO/OTA:61-C2.3)
双侧骶骨骨折(坠楼伤)(AO/OTA:61-C3.3)骶骨骨折Dennis分型1988年Denis根据CT分析将骶骨骨折分为三区:
Ⅰ区:骶骨翼骨折,腰5神经从其前方经过,骨折可损伤神经根,引起相应症状,神经损伤发生率约为10%以下;injuries&are&entirely&lateral&to&the&neuroforamina
Ⅱ区:经神经孔骨折,骶1、2、3孔区连续性中断,可损伤坐骨神经,但一般无膀胱功能障碍,神经损伤发生率约为30%;&injuries&involve&the&neuroforamina&but&not&&the&spinal&canal
Ⅲ&区:骶管区中央型骨折,骶管骨折移位可损伤马尾,表现为骶区及肛门会阴区麻木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神经损伤发生率约为60%;injuries&extend&into&the&spinal&canal&with&primary&or&associated&fracture&lines
Hannover&骶骨骨折分类
4种骨折类型,9种骨折线
0型:撕脱骨折
Ⅰ型:经骶骨翼骨折,Ⅰa&为撕脱骨折,Ⅰb为骶骨翼完全骨折
Ⅱ型:经神经孔骨折,Ⅱa为S2水平以上骨折,Ⅱb为S2水平以下骨折
Ⅲ型:骶管区中央型骨折,Ⅲa为垂直骨折,&Ⅲb为横行骨折,&Ⅲc为斜形骨折
Ⅳ型:为双侧骶骨骨折治疗
手术禁忌症: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骨性骨盆有严重的骨质疏松是手术禁忌;
手术适应症:骶骨骨折移位影响直肠和肛管区、骶骨骨折移位合并下部骶神经根病变、需要进行中央管减压者、Tile骨盆骨折属于C型者;
骨折类型与治疗:
尾骨骨折或者骶尾脱位:止痛药物、功能性治疗;
无移位的骶骨横行骨折:止痛药物、功能性治疗;
移位的骶骨横行骨折:骶骨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钢板固定术;
旋转不稳定的骶骨骨折:合并骨盆前环损伤可以手术治疗;
完全不稳定骨盆环损伤伴移位和神经损伤:
完全不稳定骨盆环损伤伴移位、无神经损伤:
【参考资源】
1.Marvin&Tile主编,邱贵兴主译,骨盆与髋臼骨折,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第三版,263-287
参考资料:
[1] 天天骨科
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创伤骨科主任。曾赴美国、韩国等研修骨折治疗,擅长各类骨折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在复杂骨折、骨不连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踝关节骨折 Lauge-Hansen 分型 帮你彻底整明白
作者:hotstone
Lauge-Hansen 分型是踝关节骨折最为经典的分型方法,将损伤机制和骨折类型相结合,对韧带结构损伤程度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都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该分型是丹麦学者Lauge-Hansen 于1950年首先提出,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受伤时足的位置,另一个是引起损伤的暴力方向。足的位置决定了哪些结构是紧张的,因此该结构在遭受暴力时可能发生损伤。Lauge-Hansen 最初将踝关节骨折分为4型:旋后外旋型、旋后内收型、旋前外旋型、旋前外展型。第一个词代表受伤时足的位置,第二个词表示致伤暴力的方向。旋前旋后是什么意思先来看看Lauge-Hansen 描述的足的4种位置:a,极度旋前背屈位;b,极度旋前跖屈位;a',极度旋后背屈位;b',极度旋后跖屈位。旋前是指足背伸外翻位,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图片来自丁香园老竹站友的ppt。旋后是指足跖屈内翻,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通俗地说是脚掌朝向内侧。图片来自丁香园老竹站友的ppt。什么是内收外展这里所说的内收外展,是指暴力的方向。而暴力的方向都是针对距骨而言的。距骨从前向后的长度较长,主轴线呈前后方向。内收外展暴力导致距骨围绕自身轴线出现旋转。内收:脚掌朝向内侧,距骨上关节面转向外,下关节面转向内。外展:脚掌朝向外侧,距骨上关节面转向内,下关节面转向外。什么是内旋外旋内旋外旋同样也是暴力的方向。以垂直方向(胫骨)为轴,距骨在水平面上旋转,距骨头向内称为内旋,距骨头向外称为外旋。弄明白了足的位置以及暴力的方向,咱们再来看Lauge-Hansen 分型的具体内容。旋后内收型分2度:首先出现踝关节平面以下腓骨横行撕脱骨折或外侧副韧带撕裂;然后暴力继续,内踝出现垂直骨折。旋后外旋型这一类型是最常见的损伤,约占85%。分4度。1. 前胫腓韧带断裂;2. 腓骨远端螺旋斜行骨折;3. 后胫腓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4. 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旋前外展型分3度:1. 内踝横行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2. 胫腓联合韧带断裂或其附着点撕脱骨折;3. 踝关节平面以上腓骨短、水平、斜行骨折。旋前外旋型分4度:1. 内踝横行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2. 前胫腓联合韧带断裂;3. 踝关节平面以上腓骨短斜行骨折;4. 后胫腓韧带撕裂或胫骨后外侧撕脱骨折。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骨折相关文章
踝关节骨折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关节活动度记录方法-中立位零度法
本文行家:
&1992年美国骨科医师协会推荐应用中立位零度法记录关节活动度,即将关节的中立位设置为0°,以此记录各个关节的各个方向的活动度数。例如 肩关节屈伸:90°-0°-45°髋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活动度肩关节活动度肘关节活动度腕关节活动度拇指活动度指关节活动度附录:各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1)肩关节&&屈曲(上臂前举)可达90°;伸(上臂后伸)可达45°;外展(肩关节固定)可达90°;内收时肘部可达前正中线;外旋约30°;内旋约80°。
(2)肘关节&&只能作屈伸运动。握拳屈腕、屈肘时拇指可触及肩部;伸直可成180°,如超过180°即为肘关节过伸。
(3)腕关节&&伸约40°,屈约50°~60°,外展约15°,内收约30°。
(4)指关节&&各指关节可以伸直,屈指可握成拳。
(5)髋关节&&屈曲时股前部与腹壁相贴;后伸可达30°;外展约60°;内收约25°;外旋与内旋各45°。
(6)膝关节&&屈曲时小腿腓肠肌可与股后部相贴;伸直可达180°;膝关节在半屈位时,小腿可作小幅度旋转动作。
(7)踝关节&&立位时足跖部与小腿成直角;背屈约35°;跖屈约45°;内翻各约35°。
参考资料:
[1] 骨科检查
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创伤骨科主任。曾赴美国、韩国等研修骨折治疗,擅长各类骨折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在复杂骨折、骨不连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ally hansen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