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科技管理处张春起个人资料

人生,在奉献中闪光——记数学系85届校友张春起
&&& 张春起
,男,汉族,山东菏泽人。1981年考入聊城师范学院数学系,1985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武汉大学研究生。1987年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年仅22岁的张春起被调入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工作,从事机要科研工作。1999年至2002年,被单位派遣赴北京邮电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央办公厅第一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室副主任、主任。2001年被中央办公厅人事局确认具备研究员任职资格。现任中央办公厅第一局国家密码管理局普通密码管理处处长。1995年、1997年、2003年先后三次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1995年、1996年、2002年、2004年先后六次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被中央办公厅授予“十佳青年”,1996年被中直机关授予“中直优秀青年专业技术工作者”,1997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999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002年经国务院批转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苦乐交织的求学生涯
张春起生长在菏泽地区一个贫寒的家庭中,家境的窘迫并没有使他放弃学业,相反,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1981年,年仅16岁的张春起从曹县二中高中毕业。由于国家对师范院校的学生进行生活补助,考虑到家里的实际情况,他选择报考了师范院校,并如愿以偿地被聊城师范学院数学系录取。回想起当年的情景,他说:“记得当初每月国家补贴给我15块钱,我把一个月的伙食费控制在13块钱左右,这样我还可以余下2块钱用来买书。”
生活上的困难解决了,自然就可以安心学习了。在聊城师范学院学习期间,他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当中。每天课堂学习结束之后,他都要一个人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学习。大学四年中,他不仅将学校图书馆所收藏的全部数学书籍都阅览了一遍,还曾经把数学中大名鼎鼎的《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工工整整地全部做了一遍。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大学四年张春起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用他自己的话说:“回想起今天我所做的工作,绝大部分要归功于当初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正是在他辛勤的努力下,张春起的成绩一直是班级第一名,并在毕业之前的综合测评当中,他一举夺得了全系第一的好成绩。
大学生活对张春起来讲是既紧张又丰富多彩的,他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人,每当休息的时候他都要和同学一起去打打篮球,锻炼一下身体。在大学四年当中他一直是数学系4&100,4&400接力赛以及200米跑的主力。融洽的师生关系也为他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他经常与当时数学系的孟广武、姚忠平等几个年轻老师一起谈古论今、畅所欲言,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闻。
紧张充实的大学四年很快就过去了。临近毕业,同学们都开始忙着找工作。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师范类毕业生完全可以找到一个好工作,成家立业,摆脱贫困。但是倔强的张春起却不甘心这样,一个更高的目标正在确立——他要继续深造,叩开知识的宝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年的研究生考试当中,张春起凭借着出色的成绩考取了武汉大学的公费研究生,成为当时聊城师范学院数学系的骄傲。
无私奉献的工作征程
1997年8月,从武汉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张春起被调入中办机要局从事机要科研工作。在中办优良传统作风和机要精神的熏陶感染下,他以机要战线上老同志、老专家为榜样,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工作,早出成绩,为机要科研事业作贡献,不辜负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出国热、办公司热。他的一个同学下海经商,当了经理,腰缠万贯,请他去公司上班,并允诺待遇从优。张春起毅然回绝了他,仍然在自己热爱的科研岗位上甘守清贫。他常说:“人活着,就应该干点实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大学毕业生要深入基层、深入实践经受锻炼的精神号召,1991年9月张春起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带着局领导的重托,作为带队干部,与新分配到机关的四名大学同学一起去扬州某厂进行锻炼。在厂里他既要作为工厂的普通一员下车间干活,又要负责四名新同志在基层锻炼期间的管理工作。作为带队干部,他严于律己,十分注意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他以厂为家,拜工人师傅为师,学习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为了抢时间按期完成合同规定的生产任务,他和车间的工人同志同甘共苦,放弃了工休假日和晚上休息时间,经常加班加点,毫无怨言。为了磨练意志,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他以苦为荣,哪里艰苦哪里去。听说某产品要进行高、低温例行试验,他主动请战,要求车间领导安排他们五位来锻炼的同志参加,经受锻炼与考验。在产品进行高温试验时,他们要在摄氏55度的高温环境下工作三、四个小时,汗水浸透了他们全身的衣服,没叫一声苦;在进行低温试验时,又要裹上棉大衣,戴上棉帽,在零下33度的低温环境下调试三、四小时,全身衣帽挂霜,手脚冻得麻木,没喊一声累。这种严酷的试验环境,就连工厂的工人都觉得难以承受,可张春起他们却抢着干。
机要科研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尖端科学,为适应工作需要,张春起不断学习新知识,注意跟踪国内外密码发展的新动向,收集研究国内外的各种密码资料,努力开拓新的研究思路。他先后系统地的学习了代数编码、组合数学、数字电路设计基础以及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知识,翻译英文资料20余万字。还虚心学习老同志、老专家丰富的编码实践经验。十几年来,共写出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21篇,其中有些论文涉及的理论结果在国内外公开文献中还未曾见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994年7月,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办公厅的领导同志指示中办机要研究所开展某个项目的公关任务,限期半年完成。张春起作为公关组成员之一,负责其中一部分关键算法和逻辑的设计、论证及实施。由于该项目采用全新思路工作,时间短,技术新,难度大,为了保证项目按时完成,公关组的全部工作倒计时安排。张春起承担的那部分工作,不仅探索性大,未知因素多,而且实施难度大。为了寻找满足需要的函数,他在计算机上一连工作数天,每天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眼看阶段工作期限就要到了,还没有拿出满意的结果,他心急如焚,通过几天几夜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搜寻,终于找到了符合条件和要求的函数。在攻关过程中,由于他长时间加班加点工作,加上时值盛夏,天气炎热,病魔终于缠上了他。别人在试验室工作穿背心还汗流浃背,张春起穿着厚厚的褂子还嫌冷。医生给他开了病假条,他一声不吭,照常上班,尽管浑身酸痛,头晕眼花,但他还是硬挺着,一边吃药一边抓紧时间工作,从不叫苦叫累。就这样,他和攻关组的同志一起,牺牲了公休假日和休息时间,连续奋战159天,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在正常情况下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按时完成了厅、局领导交给的攻关任务,为项目的完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和中央办公厅的表彰与嘉奖。
自1987年从事科研工作以来,他参加了十几项科研项目,其中: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的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同时,他在机要科研工作岗位上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1995年被评为中央办公厅“十佳”青年,同年9月被破格评为副研究员,1996年被中直机关团工委授予“中直机关青年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1997年被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990年被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母校寄语:母校的英姿在于博学多才、循循善诱的老师;母校的柔情在于潺潺的流水、古韵的凉亭;母校的骄傲在于培育了一个个芬芳的桃李!母校我心中的净土,在母校40年华诞之际.我衷心祝愿母校桃李满天下,佳音频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办公厅内设机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