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国家宪法后做不了爱人我们做什么中学生该做什么?

首个国家宪法日 青岛中小学生国旗下晨读宪法(图)
关键词:青岛 国家宪法日 宪法 晨读宪法 学习宪法
[提要]国旗下晨读宪法、召开宪法日主题班会、观看普法视频……昨天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青岛全市各中小学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宪法。
  国旗下晨读宪法、召开宪法日主题班会、观看普法视频&&昨天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青岛全市各中小学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宪法。  国旗下全体师生学宪法  昨天上午7时30分,寒风中青岛2中举行全体师生的升国旗仪式,政治教研组组长曹淑霞老师为全校师生做了《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的国旗下讲话。她介绍了宪法日的由来和意义,鼓励每一位同学深入学习宪法确立的我国的国体政体、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主要内容和精神,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宪法精神;自觉履行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神圣职责,积极参与到学法守法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中。  走在2中校园里,宪法日的宣传无处不在,电子显示屏打出宪法日的设立背景介绍,图书馆设立宪法读物专区,校园内挂出海报、横幅等。高二14班的邢淅璇说,尽管从初中政治课上他们就学过了宪法的相关知识,但从来没有真正读过《宪法》,昨天学校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一本 《宪法》读本,她也利用课间时间认真读了一遍,了解到了自己明年满18周岁后会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青岛2中校长孙先亮表示,接下来学校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请高校法学教授、家长委员会中从事法律工作的家长开设专题讲座;学校也将举办宪法学习班会,引导同学们学习宪法、维护宪法;政治课也将把宪法精神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宪法意识。  小学生开宪法主题班会  在首个宪法日里,李沧区第二实验小学举行&神圣的宪法&主题班会,老师们给学生介绍了宪法日的由来和宪法的相关知识,并且播放了动漫版宪法知识普及视频,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学生们还表演了 &饭店老板雇用未成年人打工&、&选举班干部&、&未经允许翻阅别人的信件&等小话剧,通过生活中真实的情节,帮助大家学习法律、加深对法律的理解。而最后的&宪法知识抢答赛&环节,更是将班会推向了高潮,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  昨天上午大课间的时候,山东路小学的校园广播里播放的是首个国家宪法日的知识,而各个班级则分头召开了&宪法日&主题班会,各班主任通过播放PPT等回顾新中国的立法史和中国宪法的变革,并组织学生开展法律知识问答等活动,让同学们对宪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山东路小学副校长丁爱红告诉记者,老师们给孩子们讲解比较熟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告诉他们该法就是根据《宪法》而来。同时利用中午的广播,对所有班级的孩子宣读《宪法》的全部条文。  检察官送法进校园  昨天下午,青岛62中来了一群法律专业人士,他们是李沧区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应团市委、李沧团区委的邀请,李沧区检察院的工作人员为学生们讲了一堂关于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犯罪法》的普法讲座。  记者 臧旭平
延伸阅读: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9,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李英、孙志文]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您当前的位置:
我向国家建议设立“宪法节”的前前后后我向国家建议设立“宪法节”的前前后后—— 一名法学工作者的行与思来源:字号:小中大(快捷键:←)
(快捷键:→)侯欣一宪法要想真正被大家所接受,除了有效地实施之外,最重要的是增强民众文化上对法治的认同。也就是说,要更有效地宣传宪法,必须从文化方面入手。而文化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些特定的仪式。作者近照我的观察和担忧  1985年11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作出《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自此,第一个五年普法规划开始。从“一五”普法到现在的“六五”普法,对宪法的宣传都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在当今中国,对于宪法的作用,似乎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活动,等等。但与此同时,稍加观察又会发现,我国公民尊重宪法的意识与法治国家的要求有着较大的距离。比如,宪法知识的普及程度仍然有限,许多人较少将其与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现实利益联系起来。即便是在法学院里,大多数法科学生对宪法课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民法、刑法、经济法、国际法等应用型课程,甚至还低于法制史和法理学等理论性课程。  2003年孙志刚事件经互联网得以披露,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这一事件的讨论之中。先后有多位法学专家上书全国人大,要求对收容审查制度进行违宪审查,维护宪法尊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众多学者的参与及建议高度重视。案件发生不久,涉案当事人即被逮捕,6月9日,其中12人被一审判处刑罚,另有23人被给予政纪处分。6月20日,国务院宣布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将收容审查制度改为救济制度。收容审查制度被废除了,但却启发人们思考如何进一步落实宪法权威这一话题。决定建议设立“宪法节”  2008年,我被推选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有了高层次的议政平台和为国家服务的机会。名单甫经公布,一个远在外地工作的学生第一时间就打来电话向我祝贺,说是在报纸上公布的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单中发现了我的名字。近2300位委员,很小的字号,密密麻麻地印满了报纸的一整版,竟然会有人从头看到尾,寻找自己可能认识的人。仅此一点就可以说明全国政协委员在社会中的影响和民众的期待。放下电话,我的内心充盈起责任感。①1954年,毛泽东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②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宪法草案的决议。宪法草案于同日公布。图为出席会议的全体委员举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③宪法表决通过后,全体代表起立,热烈鼓掌④1954年国庆节,游行群众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模型通过天安门  我是社科界的委员。社科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只有六七十位,来自法学界的则更少,我愈发感到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把法学界的主流想法和诉求反映出来。思来想去,我决定建议国家设立“宪法节”。  作为一名法制史研究者,我很清楚,宪法要想真正被大家所接受,除了有效地实施之外,最重要的是增强民众文化上对法治的认同。也就是说,要更有效地宣传宪法,必须从文化方面入手。而文化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些特定的仪式。  稍加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法律在实施的过程中既要借助必要的制度,也需要借助一些仪式。有的时候仪式对体现和维护法律的尊严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传统社会里,中国官吏审案子用的是惊堂木。惊堂木一拍,当事人胆战心惊,惊堂木在这里强调的是为官者的权威。现在我们的法官用的是法槌。刚引进这种仪式的时候,许多人觉得这就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而已,没有太大意义,后来发现,它对强调法官在整个法庭上的中立地位、权威地位,确实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法庭审判的时候,法官一敲法槌,大家马上就肃静了。  宪法节作为一种文化仪式,其目的也在此。我当时想,如果国家设立宪法节,可以通过每年一度的宪法节宣传宪法知识,使广大民众从熟悉宪法、掌握宪法、让宪法常驻民众的心里,进而发展到养成遵守和运用宪法的习惯。设立宪法节短时期内还可以起到增强民众对法治的信心。在这样的关键时刻,通过设立宪法节这种标志性的活动,来增强社会各界对法治的信心是十分必要的。设立宪法节也是国际社会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设有宪法节之类的节日,这对于普及宪法知识、提高宪法意识均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又与自己的同行、法学院的宪法教师进行了多次沟通,听取宪法专家们的意见。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也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我所在的南开大学法学院有一位教宪法的老师,叫李晓兵,是我的同事。每次南开区搞人大代表选举,他都会组织学生参与、观察,特别热心。刚开始我总觉得,观察这个能有什么意义呢?但是他坚持认为,如果我们这些学宪法的都不去观察、不去学习、不去发现问题的话,那社会的法治建设怎样才能推进呢?后来我对他这样一种做法很是认可。关于设立宪法节的想法,我专门跟他交流过,他觉得这个建议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可能一 开始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但是持续去做,最后肯定是会有效果的。①“八二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合影②日,北京市市民购买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纸  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法,我又利用各种机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听取社会上其他人士的意见,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少数民族学生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持之以恒的努力  2008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上,我正式提出“关于建议国家设立宪法节的提案”,并被立案。提案提出后,在一定的范围内引起了积极反响。《光明日报》的记者在会议期间就采访了我,并率先对此作了报道。《新京报》发表了专门社论,阐发了设立宪法节的意义,会后《北京日报》又专门邀请我撰写文章,进一步深化主题,许多网站也对此进行了转载。  当然,也有一些网民在网络上对提案表示了不理解。不理解的原因是认为目前节日已经太多,宪法节只是一种文化仪式,解决不了什么实际的问题。其实,这些讨论本身已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民众对宪法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视。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提案所要达到的目的已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当年年底,有关部门对提案进行了答复,告知国家暂时无此考虑,但会利用各种机会加大对宪法的宣传。  设立宪法节,对于国家的政治生活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决策,因而此提案不会轻易地接受,对此我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恒心。其间我还利用到杭州出差的机会,专程到西湖国宾馆一号楼和西湖北岸的北山街84号大院,即“五四宪法”的起草地进行参观,寻找历史遗迹,坚定自己的想法。此后的若干年间,我又多次重提这一提案。  2012年,适逢“八二宪法”颁布30周年,我又提出另一提案,建议国家抓住时机举行隆重纪念活动,系统总结回顾现行宪法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作用和意义,增加全社会对宪法的关注。  当年12月4日,首都各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会,隆重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其中特别强调了宪法实施的问题,在全社会产生了良好的反映。  2013年,我再次被协商推选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继续葆有高层次议政的机会。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给了我更大的信心。2013年和2014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我再次提出设立宪法节的提案。此外,在推动国家法治建设方面,我还提过其他的一些提案,且大都一提多年。比如说废除劳动教养制度,最终也变成了现实。需要说明的是,劳动教养制度最终被废除是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其中之一。这些经验告诉我,只要事情正当,只要持续关注,最终是会解决的。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议,以每年的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我提的是“宪法节”,国家规定的是“宪法日”,“节”和“日”无论是文字上还是作用上都是略有差异的,但不管如何,坚持了七年,提案终于变成了现实。作为提议者之一,自己内心自然会有几分激动,但更多的则是平静。如何过好每一个国家宪法日,又成为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作者系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上一篇:没有上一篇了
& 下一篇:周期:月刊期数:15年1期页数:68电子价:¥4.20纸版价:¥7.00该品牌本月点击排行纵横2013年2月第2期电子价:¥4.20纵横2013年9月第9期电子价:¥4.20纵横2013年11月第11期电子价:¥4.20纵横2014年6月第6期电子价:¥4.20纵横2014年7月第7期电子价:¥4.20纵横2015年3月第3期电子价:¥4.20最近浏览过的你还没有浏览记录阅读客户端特色服务业务合作帮助中心中邮阅读网由中国邮政主办。中邮阅读网凭借中国邮政报刊发行网络、发行资源和品牌优势,在传统报刊发行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数字传播技术,为广大读者提供内容丰富的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及有声书城等在线阅读产品。这是中国邮政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推动出版数字发行,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文化需求的新举措。设立宪法日后,我们中学生该做什么_百度知道
设立宪法日后,我们中学生该做什么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宪法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学生学宪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