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广东省潮州市出入境李工坑村是畲族发祥地吗?

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潮州市八项举措推动潮州凤凰山畲族文化品牌建设
&&& 近年来,广东省潮州市通过各种措施加大对凤凰山畲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及品牌建设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将畲族文化保护工作列入政协重点提案。以市民族宗教局领导为领衔人的市政协委员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向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提出了《关于重视和抢救、挖掘、整理、研究凤凰山畲族文化的建议》的提案,得到了市政协主席会议的高度重视,该提案被列为市政协主席会议重点提案进行督办。&&& 二是做好工作规划。市民族宗教局多次就畲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与各有关单位进行衔接与征求意见,制订了《潮州市畲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计划》、《畲族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与《畲族文化普查提纲》,为开展遗产普查、挖掘、保护等一系列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成立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及分管副市长等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县区分管领导担任,切实做到统一协调、分工协作。&&& 四是外出学习借鉴经验。组织以市畲族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少数民族村为主的考察团先后两次赴福建、浙江等地围绕畲族发展及畲族文化保护工作情况进行学习调研与交流,借鉴宁德、景宁等地在民族文化保护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 五是举办研讨会。为进一步加强畲族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潮州市委、市政府举办了全国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对畲族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开发提出了一系列宝贵的看法与建议,对畲族文化的研究及潮州畲族文化的弘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是发动热心人士参与保护工作。饶平县蓝屋畲族村古寨“泰华楼”因受洪水冲击,导致部分楼房倒塌,在市领导和统战部门的发动协调下,市政协澳门组的委员们慷慨解囊,捐助了人民币40万元帮助饶平县蓝屋畲族村抢修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古楼,使这一宝贵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市委统战部和市民族宗教局还积极争取筹措善款268万元给8个少数民族村做好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工作。&&& 七是整合资源,成功编辑出版《凤凰山畲族志》。该书按照志书的体例,以畲民、畲语、畲族风俗、畲族文化、畲族艺术及潮州畲族中突出人物等几个方面为题材,系统阐述潮州凤凰山畲族的历史与现状。&&& 八是争取资金完善各项基础配套设施。精心打造畲族风情旅游特色品牌,利用与开发畲族元素,发展旅游经济,如将饶平县将蓝屋畲族村作为饶北山区精品旅游线路的一个重要景点来发展,着力通过挖掘民族特色的元素,拟围绕特色围楼“泰华楼”,创建文化价值较高的畲族文化遗产保护基地—畲族特色村寨,内设畲族风情园、畲族祖祠等,并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举办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畲族民间艺术展演等各种活动,全面向游客展示畲族的风采,既能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又能推动对畲族传统文化有效保护和传承,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建设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载体,保存历史记忆,传承民族性的东西。如潮安县文祠镇李工坑村依托省市各级资金帮扶,建起一座规模较宏大且具有浓郁畲族特色的博物馆,收集畲族文化遗产并开展祭拜活动。凤凰镇石古坪村采取有效措施,组织人力寻掘祖墓,做好抢救性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力争发掘擦亮凤凰山石古坪作为畲族祖源的旗号;归湖镇山犁村注重畲族村村容村貌建设,将畲族文化融入到原始宁静与自然淳朴的特色村寨建设中去。       
&&& (供稿:潮州市民族宗教局;编辑:办公室·陈彦成)
            
没有相关文章
  一周报道
  政务公开
  知识之窗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米市路58号 邮编:510180 电话:+86 020
备案号:粤ICP备
技术支持:南方网电子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寻访古村落:云雾中的李工坑
本站搜索:
寻访古村落:云雾中的李工坑
来源:潮州新闻网
转发 字体:|219人浏览
李工坑建筑
民俗陈列室里畲族图腾文化
畲族&歌王&即兴演唱
  凤凰山脉南麓的李工坑,是潮汕平原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古村落,是畲族最古老的家园之一。
  去李工坑采访的那天,是入冬以来最寒冷的一天,还淅淅沥沥下着中雨。想到在这样的天气到深山探访,心里一阵发怵。怎奈早就约定时间,只好硬着头皮,如约驱车前往。在这种天气采访心中不抱任何期待。
  从潮州市区出发,我们先抵达文祠镇政府,找来了&向导& 文祠镇委宣传委员,省却了许多的麻烦。
  汽车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上行驶,两边的青山翠竹夹道,偶尔有骑摩托车的从深山里驶出。通往李工坑的路面虽然不大,却全都铺上了水泥路。这里平均海拔400多米,路越来越陡,能见度也越来越低。不知绕了多少个弯,古村落李工坑终于在群山环抱中若隐若现。此时,雾气越来越浓,仿佛给古村落披上神秘的面纱。看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我很纳闷,他们的祖先为何会选择在这深山老林中居住呢?
  到达目的地,村委会主任等早就等候在这里,我禁不住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他们,探究他们到底与汉族人有何不同。但见他们身上的着装与我们无异,语言交流上也没有任何障碍。我心里暗想,难道他们早就汉化了?这时,一阵手机铃响,我听到村主任说的语音有点耳熟却听不懂话里的意思。原来,他正用畲族语言交谈着。村主任笑着说,这里的人一直都保留着他们本族的语言,孩子从小就会使用本地的语言。自古以来,李工坑的畲族通行两种语言,与汉族人交往时用潮州话,在畲族内部则用本族语言,他们称这种本族语言为&山哈话&。李工坑畲族没有本族的文字,历来都用汉语记录本族事务。所以口头交流用的畲语就成了畲族最主要的民族特征之一,也是研究畲族史的一个重要&活化石&。
  雨,继续下着,没有停下的意思。看我们大老远专程前来采访,知道我们不愿意就这么呆在屋内,就带我们冒雨出来转转。他们也希望媒体能对畲族文化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走进李工坑,了解畲族文化。
  走出室外,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我不由深深地吸了一口。放眼眺望,被细雨弥漫的山色,有点虚幻。
  李工坑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村落建于群山环抱的相对平缓的山坡地,东、西、北三面群山矗立,北有后头山屏障,东南为山谷所止,西南以深坑为界。村主任说,如果不是因为雨雾,南面视野开阔,可以看见苍郁林木,清澈泉水。
  这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自从2011年,政府用扶贫资金为李工坑铺上水泥路,这个深闺中的古村落渐渐向世人展露秀丽的真容,很多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喜欢在周末逃离城市的喧嚣,到这&世外桃源&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在这静谧的深山中寻求片刻的安宁。
  在雨中,我们撑着伞,沿着山路移步而上。这些山路或大或小,都铺上水泥,有的是弯曲盘旋到各家各户门口。我发现,这里没有高大壮观的古建筑,也没有在其他古村落里常见的雕龙画凤的古民居,只有一排排低矮、紧挨在一起,依山而建,随势造屋,呈块状分布,浸透沧桑的百年黄泥墙黑灰瓦的古朴老屋,很具特色 。
  据村支书介绍,畲族人民有在崇山峻岭的山腰、山顶&依山傍险而居&的习惯。畲族称房屋为&寮&,材料上没有用贝灰,而是就地取材。当地的居民说,这里没有修水泥路之前,要到文祠镇区,一般要翻山越岭一个小时才能到达,由于交通不便,因而先祖在建造房屋时,大多都会就地取材,采用黄泥土浸漂,再用牛多次踩炼,然后加稻草牵引做成土砖。屋顶上盖的是自制的土瓦,没沾泥灰,俗称&阴阳盖&,即以大瓦为阳作瓦槽,以小瓦为阴作瓦瓴。所以我们看到的住房都很低矮、狭窄。据说,一方面是受经济条件制约,另一方面是为了防台风的袭击。这里的屋栋高一般只是木尺1.05至1.35丈,房宽10平方米左右,窗户都很小,房屋里的光线都比较暗。
  李工坑在2012年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古村落,不是因为这里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价值连城的古建筑,而是这里有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说,还有原生态的畲歌和招兵节。
  踩着湿漉漉的水泥路,漫步在村落的小道,你会发现,这里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几乎都被&见缝插针&变成菜地,种上各种各样青翠欲滴的青菜。为了避雨,我们一行来到了一家民居,只见这里一排房屋都在原来的格局上返修一新,房间里的摆设也跟城里没有两样,有沙发电视,地面都铺上瓷砖。房屋的主人正在喝着工夫茶,看见我们走过来,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喝茶暖和暖和。
  主人告诉我们,目前,他们这里还是以农为主,村民有的种茶叶、有的种水果。不过村里大多数人都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妇女,他们在自家的耕地上种点蔬菜,也足够自家平日食用了。
  主人又一边泡茶,一边和我们聊着畲族古老的传说。据传,原来他们的祖先在朝廷当大官,并对朝廷有贡献。后来由于年事已高,皇帝应允先祖告老回乡,应诺他们回到家乡择地而居,只要眼睛所达的地方,就全都是他们的家园。祖先知道凤凰山是潮州的最高峰,他们希望能在凤凰山麓建造自己的家园。怎奈他们到达这里的那天,也是云雾天气。由于长途跋涉,早已累得不想走动了,前面又是雾茫茫一片,看不到天边也看不到尽头。祖先认为,作为外一族,选择在深山老林里栖息,这样与世无争,又不怕别人骚扰,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休养生息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里远离人群,而当地人主要的娱乐方式只有唱畲歌。据说,畲歌源远流长,富有民族特色。畲歌从内容上可分为三类:故事传说歌(如《高皇歌》、《祖源歌》等)、生活歌包括劳动、生活、劝世等和情歌;畲歌的演唱风格主要以独唱为主。目前李工坑自然村有9名村民能唱畲歌,但有几首畲歌除了雷楚良老人能完整演唱外,便别无他人。
  为了能亲眼目睹素有该村&歌王&之称的雷楚良老人唱歌的风采,村主任带我们来到他家中。老人一听说我们专程为听他唱畲歌而来,感到很高兴。他告诉我们,他还上了凤凰卫视,只要我们上网搜索他的名字,就能听到他唱的畲歌。听到老人家这么说,我感到很惊讶。一位常年居住在深山的80岁老人,并没与外界隔绝,他也与时代同步,他也懂得&上网&这个当今最流行的词语。老人家还特意为我们穿起民族的服饰,他用那浑厚洪亮的歌喉,当场唱了几首畲歌。尽管我们听不懂他歌词所表达的意思,但我们从他欢快的旋律中,感受到老人家正在歌唱现在幸福的日子。我终于知道,为何雷楚良被誉为畲族&歌王&,因为他不但会唱,而且会自编民歌,还能即兴演唱&&
  从雷楚良家中出来,我们还是有点遗憾:没能观赏到这里的畲族舞蹈。据村委会主任介绍。畲族民间传统舞蹈内容,主要有祭祀、丧礼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祭祀舞:盘瓠是畲族传统的始祖,敬祀盘瓠为畲族全民的共同心态。而每逢祭祀盘瓠都要跳《日月舞》、《龙头舞》、《龙伞舞》和《迎祖舞》等。丧礼舞:多表现对亲人的追思和告慰死者的亡灵,或驱除邪气,祷祈子孙平安。生产劳动舞:畲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作了许多反映生产劳动的传统舞蹈,比较著名的有《板凳舞》和《栽竹舞》。而这些舞蹈只有在大型的祭祀活动中才能看到。
  在李工坑的&民俗陈列室&,我们看到了畲族祖图。这是李工坑村保存下来的内容完整的一幅畲族祖图,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复制。横幅长卷全长15米,高1.5米。《祖图》全卷内容共分16段38节,是一幅以神话传说为依托,以畲族自身历史发展、社会生活、文化习俗为背景的历史画卷。因此,《祖图》凝聚了当地群众的许多头口传说。
  目前,李工坑村畲族的宗教信仰仍停留在原始的多神崇拜阶段,李工坑村畲族最重大且有代表性的宗教活动是联村祭祖习俗和&招兵节&活动。
  招兵节。&招兵&是畲族一直保留的祭祖形式。传说&招兵&是缅怀祖先驸王创世,祈求祖先神灵庇护、驱除邪恶、销灾纳福、保佑子孙昌盛和六畜平安的一种祈福活动。相传畲族祖先盘护驸王在渡海杀敌时得各路天兵天将相助,得以顺利擒拿番贼,从此畲族有了此项祭祀活动,并沿袭形成民族习俗。
  招兵活动每三、五年举行一次,选择冬季农闲时吉日举行。每次活动举行三天三夜,届时亲朋好友以及相邻村寨有威望的老者都前来参加祝贺,是为畲族隆重的传统节日。
  节前成立理事会,专司活动筹备工作。由理事会择吉日,请法师,筹备节日所需品,敲定节日日期,组织活动仪式及参加活动人员等。招兵仪式设在公祠进行。在公祠内设坛,以起鼓为始;祠堂外插一副大龙旗及其他旗幡。紧接着起师、请神。先请玉皇大帝、三清等佛、道、教诸神;继而请本民族远祖盘瓠(护)驸马爷和历代祖师;然后由法师带领多位男性青壮年和锣鼓队往村寨周围请来本村供奉的神明入感天大帝、协天大帝和打猎先师等等,并一一抬到坛前祭拜供奉。接着一套祭祖仪式依此演绎,&招兵&法事为最高潮。每家主妇点着灯笼,挑着一担象征兵粮的箩筐,内装稻谷、大米和盐,以供奉神兵。再经安兵法事,把各营兵马安于祠中,寓意镇守宅院,保村寨家宅平安&&
  尽管烟雨云雾的李工坑别有一番景色,但我们来得不是时候,赶不上看招兵活动也就理所当然了。我知道,一个民族的存活方式,一定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一天不到的短短时间里,我就想了解这里几百年积淀下来的东西,怎么可能呢?倒是希望人们到李工坑参观访问时,能亲眼目睹苍郁林木清澈泉水的天然美景,能亲身感受畲族舞蹈、&招兵节&活动独特魅力。
  李工坑畲族村被列为潮州市旅游扶贫项目,目前正坚持&保护开发、传承发展&的方针,切实加强总体规划,有效保护和抢救畲族文化遗产。一路上,镇村干部一直在商讨李工坑畲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合理利用,他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被强力打造成一个富有内涵、富有特色、富有魅力的民族文化品牌。
标签:古村落&&李工坑
[责任编辑:longge]
主办:中共潮州市委
潮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潮州市密码管理局
潮州市信息管理办公室
承建:中国电信潮州分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www.&&&&粤ICP备号&&&&联系QQ:
建议使用IE7.0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网站&&&&潮州有少数民族吗?_百度知道
潮州有少数民族吗?
提问者采纳
雷、岭脚村,归湖镇的碗窑村,饶平县饶洋镇的蓝屋村有的、山犁村。分别是,凤凰镇的石古坪村:文祠镇的李工坑村,湘桥区意溪镇的雷厝山村。在潮州共有7个畲族村。潮州凤凰被称为畲族的始祖开基地、钟三姓为主。畲族以蓝,在潮州有一个少数民族叫“畲族”,大约3000人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少数民族的相关知识
其他7条回答
潮州市民族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畲族的祖地在潮州。
畲族,姓:盘蓝雷
有。至少我知道在饶平北部有个畲族。都姓蓝!!
。。。。好像有吧~
有,有畲族
顶楼下 见识了
有,凤凰镇的石古坪村是畲族的发源地,他们是狗头王和番王公主的后代!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潮州凤凰山畲族招兵节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潮州凤凰山畲族招兵节
潮州凤凰山畲族招兵节是畲族最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是一个以祭祀、祈祷为主要形式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相结合的民俗活动。畲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较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潮州凤凰山的畲族“招兵节”和图腾文化是畲族文化的结晶,是组成整个畲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类&&&&别传统民俗节日发源地潮州凤凰山
潮州凤凰山是粤外所有畲族公认的民族发祥地和始祖居住地。
历史上“招兵节”是位于凤凰山各畲族村每隔三至五年举行一次,于冬至前后三天请法师择吉日举行。据了解,这个活动现仅存于潮州的凤凰山区的畲族。整个活动头尾三天连续,共有二十八个项目,分四段落进行:一、祷告,二、请神、安神,三、招兵,四、收邪。
从整个过程看,贯穿于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畲族人民对盘瓠王的崇敬和怀念,以及期望人畜兴旺,希望未来的昌盛。而从“招兵节”的过程内容可以看到,传承盘瓠王精神也是主要目的。
畲族“招兵节”是集畲族文化大成,涵盖了畲族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语言、民歌、音乐、武术、舞蹈、服饰、饮食和迁移等。内容从多个方位展示凤凰山畲族文化的原生态面貌。具有历史研究价值,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对于推动潮汕文化研究,对于提高潮州历史文化名城美誉度,以及对于建设广东文化大省都有积极的意义。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潮州凤凰山畲族“招兵节”本来是几乎要失传的。1951年在凤凰镇石古坪村,1952年在文祠镇李工坑村举行过活动,中途遭禁止一直息影。至1993年由地方各有关部门牵头,在文祠镇李工坑村畲族村再次举行。从此,畲族民众中才又重新有了“招兵节”这个概念。[1]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潮州市中心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