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设计了一些能诱发我们思考与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的问题希望大家在阅读中不断 ,提出建议,写下感受

怎样提出和提炼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学习?
&&您现在的位置:&&>>&&>>&专题文章正文
怎样提出和提炼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学习?
作者:admin&&&&专题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
问题四:怎样提出和提炼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学习?
1.余文森教授的观点:
教师提问,应考虑问题的价值、难度以及设问的时机,应注意鼓励学生“敢问”和“善问”。有时候不当的提问反而会剥夺学生思考的机会。对于学生提出来问题,教师尽可能地肯定和采纳学生的回答;要乐于接受期望之外的回答,而切忌只接受自己所期望的回答;尽量地让学生得出回答,而教师不宜越俎代疱;多用追问的方法,引导学生的思考一步一步地深入。
2.大寒梅的观点:
在常态课上,"随意式提问"最常见的。老师对提出的问题根本没做认真思考,而是随口提问。这样的问题或深或浅。有的答案在课本上,有的答案在问题中,学生不用思索就可以回答;有的问题大而无边,学生无从入手,只好泛泛而谈,这样在课堂上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在公开上经常见到"形式主义提问"。一般就按自己教案预设的问题来提问。没让学生展开,不让学生深入,回答多了,无法收场,担心时间不够,于是就草草回答,老师匆匆回收。有点像林黛玉初进贾府"不敢多说一句,不敢多走一步"。那么,有价值的问题究竟放在何出呢?引用专家的话:"问题定位教学内容的关键处,学生理解的障碍处,思维的易混处;有效的问题的度就是学生够得着,但需要努力。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小心眼的观点:
教师上课提问的问题不宜太多,太多了学生会显得被动,学生的探究活动就不会充分展开。
课堂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深入把握教材,抓住知识的重难点,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能力水平,找准他们知识的增长点和最近发展区。设计的问题要少而精,通俗易懂。
4.Windgirl的观点: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置一系列需要学生主观努力去解答的问题,使他们有所发现和领悟。
教师要注意问题的设计,问题要使学生才能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库”中提取出与新授知识最密切的旧知识;问题要能让新旧知识相互同化、相互作用,问题要是能让学生充分经历和感受真实获取知识,并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的。
5.卢卢的观点:
对于学生发言偏离问题答案的有效引导:
1、如果能够马上抓住发言中的漏洞或发言中自相矛盾的地方,则用反问的形式引导他发现自己的失误。
2、如果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则引导他再看书,甚至把相关段落读出来,在读中自悟。
3、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判断发言的正误,让孩子来引导孩子。
6.黄国才的观点:
从语文学科说,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即作者或编者提出来的,在思考练习等反映出来;二是老师在备课在提出来的,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应该值得思考、一时还解决不了,要做学生的榜样;三是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方面的问题最有价值,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曾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法则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但是又最容易陷入“无需问而问”中,只是些字词方面的,或者就是闭起眼睛问的,如“这篇课文写什么呀?”等,这就得老师分类指导,逐步提高了。
7.gt08zxg的观点: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给留有学生大的思考空间,不要一个一个小问题的问,问题过碎,会让学生缺少从整体把握的能力。我觉得教师更应鼓励和培养学生提出和质疑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
8.yeshi8jin的回应
课堂提问请求支援。针对学生在课堂中不愿意说话的现象,我规定:找到你回答问题有困难时,可以请求支援。呵,第一次实践是一个与我一样高的女生,她答不出问题,我提示她可以找人帮助呀,你猜怎么着?她说:那就找你吧。呵,我说:你太有才了!然后重申:不许找我!
这种方式我在运用时,尽量提醒最近的学生起来帮助,因为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这时候能帮助我们的应该是离我们最近的人。
我今天上课使用这种方法时,效果就很好。有同学答不出来,周围的同学很快就起来回答。只是下课匆忙,忘记表扬他们的互助精神了,下次一定补。
9.卢卢的观点:
在备课时通过钻研教材,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用问题化的学习目标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问题,的确是一个不错的策略。它可以使学生明确要学什么和应该怎么学,但是语文课堂如果都这么上,我很担心会因缺少情趣而使语文课堂缺乏生命力。因为语文学科毕竟不同于数理化,它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化的课堂除了解题,还剩下什么?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Copyright & 2005 语文轩 www.yuwen888.com 站长:项余岸 项余遇(温州)
客服热线: <font color=#ff0120
技术支持:茶鱼网络工作室 高级编辑:阳光高老头高中生物课标教材探究活动的设计和教学建议
当前位置:>>>>>>>>>>>>
  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也同样高度重视,在“内容标准”中列出了学生必做和建议做的科学探究活动。可见,搞好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和教学,对于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实施《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探究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