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卡贫困户搬迁有天津大学哪些学院搬迁优惠

云阳县扶贫办四措施帮扶建卡贫困户
- 重庆市云阳县政府信息公开网
信息分类名称:
民政、扶贫、救灾/工作动态/全社会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云阳县扶贫办四措施帮扶建卡贫困户
公 文 号:
& 扶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想要帮助建卡贫困户逐步脱贫,需要结合镇实际情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破除扶贫瓶颈,建立长效机制,有计划有步骤的、有序有效的推进。
一是鼓励产业发展。加大农村各项致富项目和政策的宣传,鼓励建卡贫困户参与到其中,发展养殖、种植等产业,将致富项目与民政优抚、种养加工、科技培训等相结合,优先扶持建卡贫困户创业致富。
二是搞好技术培训。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形式,对建卡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促其掌握养殖、种植等知识技术的培训。
三是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会同县农委、县搬迁办等单位积极协调,帮助建卡贫困户搬下高山,搬到集镇附近或者有种植园、养殖园等产业附近,贫困户实现就地打工挣钱,也可以发展卖点小商品,促进增收。&
 &&  四是坚持示范带动。在云安、养鹿等乡镇确定特色产业种植、畜牧养殖、蔬菜种植的示范点,带动影响各村建卡贫困户家庭进行重点帮扶。
重庆市云阳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重庆市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ICP备案:渝ICP备号 国际联网备案:渝公网备01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以上)·重庆日报农村版
第004版:农事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我申请取消“建卡贫困户”资格
  我申请  收  故事  取消“建卡贫困户”资格  在干部帮助下养兔初获成功,“穷小伙”罗勇如今有底气了  近日一大早,綦江县三江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成的办公室就来了一位小伙子。  正在翻阅文件的刘成抬头一看,原来是他结的“穷亲”———黄荆村村民罗勇。  “遇到啥子困难了吗?”前段时间持续高温天气,刘成担心罗勇的养兔场出问题。  “刘叔叔,我今天是来交申请的。”罗勇递上一份用钢笔写的申请,“我现在已经不穷了,就不再符合‘建卡贫困户’的条件,所以我请求街道取消我的贫困户待遇。”  “好样的!”刘成用力拍罗勇的肩膀。在他看来,这个曾经的“穷小伙”真正挺直腰杆了。  曾经,穷是“挡箭牌”  “建卡贫困户”,可以享受政府帮扶、子女上学费用减免等很多政策优惠。  罗勇的家在黄荆村是出名的穷,自然而然,他们几年前便成了“建卡贫困户”。  去年2月,三江在黄荆村实施危旧房改造和巴渝新居建设。  罗勇一家也属于改房范畴,但罗勇和妻子远在云南打工,家中只有岳父母两位年过六旬的老人。  面对改房需要投入的近万元资金,罗勇的岳父罗玉东不想出钱:“我是贫困户,没钱,要改你们改别人家的。”  他整天死守着家门,一次次上门做动员的街道机关干部都无功而返。  贴心,书记结“穷亲”  刘成知道了黄荆村有这样一位改房“钉子户”。  他独自一人多次到罗玉东家中与老两口谈心,家长里短地聊天。  得知罗玉东是因为穷而不想改房,刘成拉着罗玉东的手说:“老哥,咱们结成亲戚嘛,有困难共同面对。”  一声“老哥”,把罗玉东感动了,他连忙表示同意进行房改。  眼见罗玉东家徒四壁的窘境,刘成一直在思索如何帮助他们改变现状。  去年5月初,刘成来到了昆明出差,找到了在此打工的罗勇,了解到罗勇夫妇俩打工辛苦、收入也少的情况。  “回家乡创业吧,我们尽量帮助你!”“刘叔叔”真诚的建议感动了罗勇,他决定回家发展。  养兔,“穷亲”大变样  回到家乡后的罗勇,听取刘成的建议,跑到县内郭扶镇、篆塘镇的养兔基地当学徒。  去年9月,学回一身手艺的罗勇,利用家里闲置的房屋办起了养兔场,购回养殖种兔500只、肉兔2000只。  随着兔子的“入住”,人工费、饲料钱……一大堆账单摆在罗勇面前。  要没有后续的资金支持,养兔场就极有可能失败。  刘成得知此事后,主动帮罗勇筹集了8万元备用资金,并鼓励罗勇申报微型企业,获得了2万多元的补助。  养兔场终于顺利起步。  今年7月份起,养兔场的商品兔开始出栏,预计到年底将出栏商品兔2万只以上,年纯收入达50万元。  “预计年底我就可以收回全部成本。”创业成功的罗勇,如今终于有信心甩掉“穷帽子”了,于是自信地写了取消“建卡贫困户”资格的申请书,来找街道批准。  通讯员&夏昌铭&杨旸  若掌握了技术,养兔收入其实不低。  通讯员&肖燕妮&摄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21万人已签订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协议 - 重庆法制在线
暂无推荐....!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21万人已签订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协议
搜录:万先觉发布时间: 2&
开县齐圣村高山生态搬迁集中安置点&&&& 通讯员 孙金果 摄
&&& 本报讯(记者 杨雪)近日,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我市22项民生实事之首的50万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正在顺利推进,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开局。截至2013年11月底,我市30个区县已经签订自愿搬迁协议213663人,占年度计划20万人的106.83%,截至2013年12月底,已累计下达搬迁计划198600人,占年度计划20万人的99.3%。&&& “新房子住着很方便,可以在院子里散散步。” 开县齐圣村高山生态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刘先生正在跟邻居聊天。谈起新搬进的集中安置房,他说,政府为群众办实事,他也积极自愿搬迁。&&& 按照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要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由市农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建委、市扶贫办和市国土房管局共同完成。据市农委介绍,该项工作分3年下达计划并启动实施,2013年启动搬迁20万人、2014年启动搬迁15万人、2015年启动搬迁15万人,2017年基本完成阶段性的任务。&&& 为加快搬迁进度,市农委在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中,同市国土房管局、市扶贫办等相关市级部门,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国土政策方面,腾退的宅基地及附属设施用地优先纳入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扣除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后节约出的指标可作为地票交易或增减挂钩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原有承包地、林地使用权不变;搬迁安置房建设人均占地面积不超过30平方米;在市行政区域内自行购买建筑面积低于90平方米、交易价格低于当地市场均价的首套住房进行安置的,免交房屋交易契税。&&& 财政政策方面,市里按每人8000元落实到区县。区县可分类制定差异化补助标准,对建卡贫困户、低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予以倾斜支持。&&& 金融政策方面,对贫困户搬迁给予担保公司担保和银行“三权”抵押贷款支持,并由扶贫资金给予适当担保费补助和扶贫小额到户贷款贴息。&&& 农业政策方面,对规模在100人以上的搬迁集中安置点实行“三配套”,即配套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机制创新。市农委3年投入3亿元以上,每个村10万元,支持集中安置点所在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2013年已投入2660万元,支持了266个集中安置点所在村建设发展。&&& 此外,其他政策方面,扶贫集团成员单位还点对点对接帮扶,实施“雨露计划”、“职教扶贫”政策对搬迁对象全覆盖。&&& 为加强督查检查,去年6月28日,市领导小组还出台了《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年度绩效考核暂行办法》,拟于今年6月左右对上年度任务完成及项目建成投用后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比表彰及安排区县下一年度目标任务和项目资金的依据。&&& 据市农委统计,截至2013年11月底,已签订自愿搬迁协议213663人,占年度计划20万人的106.83%。其中,巫山、云阳、酉阳、黔江、城口、巫溪、奉节、开县、丰都、石柱、秀山、南川、潼南等13个区县已签订协议人数均在100%以上。截至2013年12月底,已累计下达搬迁计划198600人,占年度计划20万人的99.3%。&&& 截至2013年11月底,已搬迁安置131619人,其中搬迁贫困人口63649人;已启动集中安置点建设723个;已开工住房面积537.68万平方米,已竣工住房面积412.42万平方米。&
新闻热线:023-
通联电话:023-
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3-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黔江区农业农村信息网
目前所在位置: &&
黔江石会镇有序推进扶贫搬迁
&&& “石会镇扶贫搬迁工作坚持以高寒边远贫困地区为主战场,以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为重点搬迁对象,以提高贫困人口搬迁比重为着力点,着力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培育后续发展产业,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近日,笔者从石会镇了解到,近年来,石会镇大力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精准扶贫对象&&& 据悉,该镇现有4个贫困村,建卡贫困户503户1798人,占全镇总人口的8.5%,其中A类贫困户55户190人;B类贫困户332户1182人;C类贫困户116户423人;2014年,兜底帮扶户6户。在制定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时,该镇党委、政府坚持“群众自愿、贫困群众优先”的原则,综合考虑搬迁群众的生存环境、经济能力、劳动技能和生产生活习惯,合理确定搬迁对象和安置方案。&&& 2013年至今,该镇已完成搬迁1732人,涉及9个村(居),其中集中安置1213人,占已搬迁人口的70%;贫困人口866人,占已搬迁人口的50%。在中元村云水雅舍、武陵社区香山田园、关后社区向家坝、黎明社区烟房等4个集中安置点,现已完成云水雅舍113户510人,香山田园45户190人的集中安置,向家坝、烟房等2个安置点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细化具体措施&&& 加强引导,营造良好搬迁氛围。该镇通过政策扶持、基础配套,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帮助群众选择适宜的安置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政策做到家喻户晓。&&& 创新思路,探索扶贫搬迁方式。把居住边远、地质灾害点、农村危房改造作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重点,充分发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资金牵引作用。在确保搬迁户不重叠享受政策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易地扶贫、财政扶贫、“4个1”相对集中居住体系及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政策等,保证搬迁户利益最大化。转变“输血”模式&&& 稳得住、能致富,是该镇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着力点,培育后续产业、促进群众就业是主攻方向。对有条件、自愿从事旅游服务业的农户,鼓励通过发展农家乐或参股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形式,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建设项目优先使用本地搬迁群众务工,本地企业优先吸纳搬迁户就业,支持其自主创业,通过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搬迁户自主创业扶持力度。&&& 2014年,该镇举办了农村实用技术、农民田间学校等各种技能培训班,项目涉及乡村旅游服务、种养殖业等多个专业,使搬迁户掌握了实用技能。帮助搬迁户发展养殖、蔬菜等特色产业,开办农家乐62户。&&& 据悉,2015年,该镇拟在中元、武陵两个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新建优质桃园300亩、格桑花500亩。经过多年的努力,该镇从以前单纯的“输血”式模式,已彻底转变为“输血”式与“造血”式相结合的扶贫模式。&&&&&&&&&&&&&&&&&&&&&&&&&&&&&&&&&&&&&& (通讯员 郑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卡时检查哪些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