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和李泰为什么不担忧李世民和李治会立李治为太子

军事网: > > >浏览文章
唐朝魏王李泰是谁及怎么死的 李泰与李承乾李治
来源: 作者:
唐朝魏王李泰是谁及怎么死的 李泰与李承乾李治
是怎么死的?李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长孙皇后。李泰非常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爱,且李泰有当上皇帝的心思。于是,李泰就暗地给哥哥太子李承乾使绊子,结果李承乾被逼急谋反导致流放黔州,而李泰也被唐太宗所隔离。
李泰简介:
唐太宗四子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出生于620年,死于652年,享年32岁。 李泰妻子:阎婉。李泰儿子:李欣、李徽。
刘泰,雅好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是当时的书画鉴赏家,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倍受宠爱,史载&宠冠诸王&。李世民因此在他的王府里设立文学馆。可以自由的接引有学问的人。李泰于是听属吏的话,学习古代平原、孟尝君的方法,养了许多的文学之士以著书、立说。于是上书给唐太宗,经过允许,花费数年时间,编成五百五十篇的《括地志》一部。
李世民也很喜欢这个儿子。《括地志》著成,李世民令藏之于秘阁,赐李泰锦缎上万。李泰腰围较大,于是允许他坐轿子上朝。后李世民亲自访问李泰的王府所在地延康坊第。心情不错,于是下诏赦免长安犯死罪的囚徒。免延康坊第一年租税,王府属吏都按级别赐予衣帛。
但李世民这种过份宠爱子的行为也引起了大臣们的忧虑。纷纷上奏章,意思是皇帝对庶子的待遇超过了太子,容易引起外间猜测。而且过份宠爱某人,容易骄纵他的行为,也会引起其它儿子的不满和引起妒忌。引古譬今,历史上皇帝过份娇宠儿孙都没有好的下场。这引起李世民重视,于是稍稍有些控制。
当时皇太子李承乾走不动路,李泰想取而代之。于是交结朝中群臣,依附为朋党。李承乾害怕,私下叫人自称李泰王府上书给皇帝。李世民一看,是控诉李泰罪行的。于是马上找上书的人,却人影无踪。不久李承乾真的被废,一些人要拥立李泰为太子。
李世民私下也想立李泰。而长孙无忌却一定要立晋王李治。这时太原出现了一块石头,上面刻有&治万吉&几个字。也就是&李治万岁吉祥&的意思。李世民又动了改立李治的念头。
李泰知道有这个动向,就找机会恐吓李治:&你和李元昌关系好,不会像他那样吗?&李元昌是李承乾党羽,以谋反罪先被杀。李治于是整日一副郁闷的样子。李世民很奇怪,经询问李治说出缘由,李世民心中更有了看法。之后又召李承乾责问他欲谋反的理由。废太子说:&臣下贵为太子,还要求些什么呢?只因李泰有企图,所以与一些朝廷大臣谋求自保罢了。因此有一些坏人趁机让臣下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如果李泰成为太子,正好让他的计谋得逞。&
太宗李世民说:&是的,如果立李泰。太子就是可以用诡计可以求得了。让李泰立为太子,则李承乾、李治都要死;李治立太子,李泰、李承乾可无恙。&于是冷落李泰,并同时下诏说:&今后太子没有德行,藩王想取代之的,双方都要抛弃。下诏颁行这个法令。&然而李世民仍然有顾虑,对长孙无忌说:&公侯劝我立雉奴为太子,雉奴个性仁义但懦弱,(治理国家的能力不够有气魄)不会让国家产生忧患吧?&雉奴是高宗李治的小名。
李泰被降封为顺阳王,住均州郧乡。李世民拿着李泰上的奏章对左右说:&李泰遣词用字非常好,难道不是有才之士?我心中想念李泰没有停止之时。但为江山社稷打算,还是派遣他住在外面。使他和李承乾都无恙啊!&
李泰死在勋乡,死时才三十五岁。赐号太尉、幽州牧。
焦点吧热点新闻网
【】【】【】【】【】
(责任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关于本篇文字的相关阅读:
热门图片推荐
人气热门文章推荐
一周军事排行榜
一周社会排行榜摘-李治的太子之位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贞观十七年,是大唐皇朝的多事之秋。正月,著名大臣魏征病逝,对于当时的皇帝李世民来说,这意味着缺少了一个主心骨。与此同时,皇子们争夺权力的斗争白热化。三月,发生齐王李佑叛乱,接着一个更重大的案件被发现,太子承乾有一个谋反计划。多年的太子承乾只能废黜。
接下来,谁会成为太子的人选呢?这是个人大事,也是国家的大事。
本来,魏王李泰一直觊觎太子之位,李泰有什么资格觊觎太子之位呢?最大的资格就是唐太宗的喜欢。唐太宗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的喜怒总是不难发现。在两个儿子之间,人们发现,唐太宗似乎更喜欢李泰而不是承乾。
&&&&李承乾和李泰之间,李承乾还是喜欢舞枪弄棒,喜欢训练武功。李泰则是另外一种倾向,读书写作,文采飞扬。所以,每次皇帝外出,总是让李承乾监国守长安,而总是把李泰带在身边。唐太宗喜欢跟李泰讨论问题,喜欢李泰才华出众。这种情况,大约跟国家形势安定,武功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的背景有关。
于是,太子与魏王之争,暗地里波涛汹涌,一副不共戴天的样子。
终于,太子承乾出了败招,竟然准备了一套谋反计划。而这个计划又提前暴露,本来是为了保住太子之位,反而提前葬送了这个位置。
这种兄弟相残的局面,李治完全置身事外。这个状态,或许是他没有这个心思,或许是没有这个条件。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李治只有16岁,李承乾比李治大9岁是25岁,李泰比李治大7岁,是23岁。从自然年龄上看,李治跟哥哥比,如同小孩子一样。这个自然差距,对于经营政治而言,利弊关系很清楚。李治没有自然上的优势。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个年龄上的劣势,在惊涛骇浪的政治斗争,反而成了优势。什么优势呢?安全地置身事外。谁也注意不到你,尤其注意不到你的威胁,所以就会放过你。至于你自己是否真的置身事外,那就看你的内心世界是否涌动起权力的波澜了。在这个深宫的什么角落,谁也不会确切地知道,此时此刻,会有什么阴谋潜伏不动,谁也不会确切地知道,黑暗中有一双什么眼睛正描向自己。你以为安全,那就是真的安全吗?谁也不知道。
贞观十七年四月一日,太子谋反计划被告发。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唐朝的政治立刻风云突变。随着太子谋反计划的被证实,太子会被废黜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事情。那么,谁来接替太子呢?这理所当然地成为朝廷的头等大事。有多少人因此而失眠,有多少人日夜心跳不止。谁当太子,就意味着谁当未来的皇上,那可不是仅仅涉及他本人的事。千万颗心,都在随着事情的进展而跳动,千万颗心,都在对新的太阳升起感觉不同的热度。
魏王泰当然是热门人选。魏王泰有条件,有别人无法比拟的条件。承乾之后,他如今是年长者。按照古老的习惯,立嫡立长,那就非他莫属。当然,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皇帝的期许。事情发展的今天,魏王泰应该是第一功劳者,而背后那只巨手,不就是当今皇上唐太宗吗。有谁会为了反对魏王泰而与皇上作对呢。魏王泰,应该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老天不负有心人啊。魏王泰终于熬到今天了。不知道,在很多人睡不着的时候,魏王李泰的春秋大梦已经做到多年以后了。
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一个坚定的身影站了起来。那是长孙无忌。这位嫡系皇子们的亲舅舅,多少年来,他都很少说话。有一次,唐太宗还夸他,说他善于回避嫌疑。那意思就是表扬他不揽权。如今,他这样明晃晃地站起来说话了。应该说明什么呢?说明他不是出于私心。他一定是更关心国家的未来,更希望未来光明而安定。
拔河比赛现在开始,关于接班人,关于最高权力,关于国家未来……比赛人是唐太宗和长孙无忌。李泰和李治站在旁边,默默地为他们鼓劲,他们都希望支持自己的人胜利。原本是众声嘈杂的场面,忽然安静下来。很多年很多年以后,历史的研究者们还要不断地回到这个现场,分析理解,当时的比赛结果为什么那么令人意外。
唐太宗应该没有想到,很多人都没有想到,长孙无忌忽然之间变得如此坚定。而面对长孙无忌的坚定,很多人胆怯了。原本是为魏王欢呼,忽然之间收回了自己的声音。唐太宗回头看看,竟然很少有人。这让唐太宗也心头不安。
为什么会是这样?
长孙无忌的声音不高,但是有力无比。晋王仁厚,可以保证兄弟们平安。打天下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他是最佳的守成之主。他不说李泰不行,但是字字都击中李泰的要害。李泰逼得哥哥承乾走投无路,甚至甘愿冒死谋反。李泰对于兄弟们的态度,让人无法承认他们是兄弟。如果他当未来的皇帝,那么你的其他儿子,就难保平安了。如果说他有什么胆识的话,那也是没有用武之地,因为皇帝陛下已经把天下治理得安安稳稳了。
长孙无忌的理由,何止击中了魏王泰的要害,更重要的是击中了太宗的要害。这么多年,李世民想到玄武门之变就不免悲从中来。那场兄弟相残的毒水,有迹象表明,正在向下一代自己的儿子中间漫延。权力是一支恶之花,它能泯灭一切良知,能让一切道德伴随着自己的节奏起舞。他现在必须奋起抗争,希望把这股洪水猛兽挡在家门之外。
是的,唐太宗就是喜欢李泰,李泰的头脑,李泰的文学,没有一样他是不喜欢的。但是,现在他注意到,长孙无忌提醒他注意到,李泰的心似乎是很危险的。他与哥哥的斗争,竟然如此天衣无缝,这应该不仅仅是头脑问题,还应该有良心问题。如果以后,让他主政,那么自己最担心的问题会不会恶梦一样地发生呢?“如何对待自己的兄弟,在你掌权的情况下。”李世民一定是这样地询问了,他不能任凭长孙无忌等人的猜测就放弃李泰。李泰的回答让唐太宗大感满意。李泰说,未来如果真的当了皇帝,最后杀死自己的儿子,让晋王李治继承自己的皇位。唐太宗心里忽然鲜花盛开。多好啊,为了兄弟的情谊,宁可杀掉儿子。太可贵了,太可贵了。
于是,唐太宗理直气壮地叫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他把跟青雀(李泰的小名)的对话,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然而,让唐太宗没有想到,这么气泡一样的谎言,根本就不用长孙无忌亲自出面来挑破。褚遂良站了出来,他轻而易举地让这句谎言现出原型。褚遂良的态度极度严肃,一副为真理不怕献身的样子。他说,这个事情从一开始就是皇帝错了。连前太子承乾的谋反,错也在皇帝身上。为什么?因为太轻信李泰了。请问陛下,这个世间,究竟是儿子亲还是父子亲?当然是父子亲。那么,历史上,有谁掌管大权会杀儿子让位给兄弟?没有。所以,李泰的谎言实在太简单了,这根本不用证明。
中国是一个讲究经验的国度,史载昭昭,为的都是给后人提供经验。褚遂良这一问,唐太宗立刻泄了气。是啊,这是人性最简单的问题,自己怎么就这样轻易地相信了呢?或许,李泰的表态没有这么清晰,是李世民的转述让他的谎言变得清晰了。总之,李泰的表态过度,超出了人性能够接受的底线。这立刻被褚遂良紧紧抓住不放。陛下,他说,要立李泰,现在就应该安置晋王了。真不知道他的安置是什么意思,是保护起来?是提前杀掉?反正现在已经危险了。
李泰平时跟皇帝关系太好,没有什么死心塌地的大臣。在这个关键时刻,没有好军师。他只知道讨好皇帝,忘了把握分寸。如果有足智多谋的军师,这样的态度如何可以发表呢。
最后,拔河比赛是长孙无忌胜利了。
让李世民妥协的还有原太子李承乾。他跟皇帝解释说,自己身为太子,还有什么更高的要求,为什么还要图谋不轨,不就是被李泰逼的吗?李泰步步进逼,自己不防范,担心会落得惨败。现在,如果陛下立李泰为太子,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正好落入李泰的计划之中了。这话当然有道理,李世民不免心中震撼。最后唐太宗决定,一切谋划者都要出局,要让后人记得,太子之位,非经营所得。他想让子子孙孙都如此坚持下去,最高地位的承担者,只能备选,不能积极争取。这是很美好很天真的想法,他的子孙们没有谁记得这一点。
李泰失败,自然李治胜出。现在的文献记录,没有发现李治亲自努力过什么,一切看起来都是水到渠成的。太子之位如同天下掉下来的一样。在李治当太子的过程中,长孙无忌、褚遂良都是大功臣。
那么李治真的一点努力都没有吗?不,李治与李泰有过一次短兵相接。
《资治通鉴》有过这样的记载:
魏王泰恐上立晋王治,谓之曰:“汝与元昌善,元昌今败,得无忧乎?”治由是忧形于色,上怪,屡问其故,治乃以状告;上怃然,始悔立泰之言矣。
元昌,是他们的叔叔汉王李元昌,参与了李承乾的谋反计划被赐死,李泰通过李元昌给李治施压,是希望李治懂得厉害主动撤退。最近有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李元昌的墓志,贞观十七年他不过25岁。所以他能够跟太子跟晋王都能玩的很好。这个时候,李泰考虑过他是哥哥吗?当然没有。他只是把李治当作竞争对手而已,不会考虑手足之情的。李治的反应呢?紧张,不知如何处理。后来被唐太宗发现神色不对,反复询问,才了解真相。唐太宗认为李治表现更好,有保护哥哥不告发的意图。这事,对于李泰而言,增加了一个失败的因素。
那么,李治的表现,究竟是自然表现还是成功表演呢?
李泰的用意,是在迫使李治低头让位。你跟谋反的汉王元昌关系密切,他已经暴露,你也不能没事。你自己有这样的问题,还要来跟我争太子吗?李泰的用意,李治应该很清楚。李治可以有几种反应。第一,与李泰针锋相对,恶口相向。但是,这样不会为自己争得分数,因为两个吵架的人,任何一方的形象都会受损。第二,他可以立刻向唐太宗汇报,说明实情,李泰如何如何说。但是,那样会留下打小报告的印象,有背后整治哥哥的嫌疑。第三,干脆把事情彻底隐藏起来,不让人发现。但是,那样太便宜了李泰。最后,李治采取的是最有利的一种,既没有让自己处于被怀疑的位置,又巧妙地暴露了李泰的活动。甚至让太宗觉得,李治用心良苦,是在保护哥哥。
在多种可能并存的情况下,李治选择了最有利的一种方案。说明他的这个表现,不是自然反应,而是深思熟虑。李治以退为进,巧妙地暴露了哥哥,并取得父亲的好感。于是,这成了李泰失败而李治成功的一个因素,太宗后悔答应李泰,决定改弦更张,放弃李泰。可见,在李治当太子的这件事情上,李治看起来是无所作为,其实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最终以胜利而告结束
贞观十七年四月乙酉(六日),废黜太子承乾。第二天,宣布李治为新的太子。唐太宗决定,今后谁也不许经营太子之位,凡是经营者一概抛弃。
上谓侍臣曰:“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自今太子失道,籓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且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通鉴)
李治不主动告发李泰,在唐太宗看来是在保护李泰,十分符合唐太宗这个时候的心思。不仅如此,李治确实没有留下任何经营的痕迹,连他告发李泰私下的言论,都显得是被迫的。这个时候的李治,虽然只有16岁,可是他的行为已经很成熟。通常说,年龄大一定经验丰富,但在这件事上可见例外时常而有。在政治上,李承乾不成熟,李泰显然也不成熟,而年龄小的李治最成熟。这个结论如果成立,那么李治当太子应该说也不是天上掉馅饼,是有必然性的。
李治成为争夺太子的黑马,一点都不奇怪。所有的人都没有看到李治在经营,所有的人都在为李治而努力。连意志力超人的唐太宗,也为李治改变了主意,放弃了李泰来支持李治。连历史的记录都认为,李治什么也没有干。连后来的历史学家也认为,李治当时还是一个小孩子。他们认为,长孙无忌要拥立李治,就是看中了李治的年幼无知。
事实上呢,李治完全达到了无为无不为的境界。从高祖李渊的时候起,唐朝就开始推崇道教,推崇《老子》,但是从唐高祖到唐太宗,看来对老子的理论都没有什么透彻的理解。无为而无不为,只有李治把握得切实。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世民武则天李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