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绍的是金庸及他的武侠小说,为什么要写剑灵拳师比武加点?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十七、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教师用卷)_学优高考网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十七)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林徽因:美与智慧的绝唱
我们常常要借助一个男人的光线,才看到他背后的女人――对于那些从民国时代走来的文艺女青年们――但林徽因是个例外。在她身上,折射着许多优秀男人的光芒,而她反过来又为这些男人增添了光彩,我们举着她这支蜡烛,把那些有着别样才情与身世的男人照看得更加清楚。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不无骄傲地对徐志摩说:“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彼时林徽因刚满16岁,但谈吐和悟性已经超越了她的年龄,在她的美貌和聪慧面前被迫放低天伦辈分的不只是林长民,徐志摩也不顾自己是林徽因父亲的好友,且在国内已有妻儿,公然闹离婚并追求起这个刚刚中学毕业的小姑娘来。这段公案因影视、小说、文史学家津津乐道的介入而妇孺皆知。
林徽因最终没有选择徐志摩,她和梁思成在长辈的安排下相识相爱了。梁启超对长子寄予厚望,亲自挑选了未来儿媳,并在林徽因丧父后视她一如亲女。两家安排只待梁思成从清华一毕业,就送他们一起去美国深造。
这对小儿女于是常在一起憧憬未来,林徽因告诉梁思成,她以后准备学习建筑。梁思成大感意外,他从未想过文弱的女孩子要学盖房子:
“建筑?”他反问道,“你是说房子?还是建筑物?”
林徽因笑起来,她左边脸腮上有一个不对称的酒窝:“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建筑学吧!”
这位建筑学巨匠晚年承认,自己最初选择学习建筑,只是为了林徽因,“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都不知道。”――梁思成以多种重要身份存在于历史之中,但贯穿他一生的核心身份,竟首先是个一心疼顾老婆的温和男人。这一点,在后来的金岳霖事件里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见过梁氏夫妇的人,莫不承认他们是恩爱的一对。1923年一次学生游行示威中,梁思成被军阀金永炎的汽车撞伤,并因此留下终身残疾,林徽因每天都来安慰他寂寞的病榻,为他拭汗、打扇、读书。这一点让梁思成的母亲极为不满,她认为思成伤卧在床,衣冠不整,大家闺秀应该低眉敛目小心回避才是,一个官宦人家的小姐,尚未下聘,怎能如此不顾体统?
梁启超却因此更加欣赏林徽因,老爷子洋洋得意地写信给大女儿梁思顺:“老夫眼力不错吧!”这个维新派因此生发出他的姻缘观:由父辈留心观察、看好一个人,然后介绍给孩子,最后由孩子自己决定,“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
梁思成说:“人家讲‘老婆是别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但是我觉得‘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林徽因的才华是多方面的,少女时代起,她已经是颇有名气的诗人,同时翻译西方文学,创作剧本,发表小说;学了建筑以后,在设计和测绘方面也多有建树,与梁思成一起完成了许多建筑学著述。虽然穿着窄身旗袍、体弱多病,但她爬起古建筑穹顶来却根本不成障碍,金岳霖到他们家去,常常看见林徽因和梁思成爬在自家屋顶上,为野外测绘练基本功,老金当即作了一副藏头联:“梁上君子,林下美人。”嵌了这夫妇二人的姓氏,上句打趣梁思成,下句奉承林徽因。梁思成很高兴,林徽因却不以为然,“真讨厌,什么美人不美人的,好像一个女人就没有什么事可做,只配作摆设似的!”
她怎么可能是摆设?在她家客厅的著名沙龙里,任何谈笑有鸿儒的对话,她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即使重病中都躺在沙发上跟客人们大谈诗歌与哲学。
可惜,林徽因自己也承认是个“兴奋型的人”,情绪喜怒不定,像朵带电的云,“只凭一时的灵感和神来之笔做事”,所以,她留下的作品并不多。她的聪慧,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传说,流传在那些见识过这聪慧的文化名人们的口头笔端,而战争、疾病、政治运动、贫穷而琐细的家庭生活又剥夺了她大量的创作精力,所以,抛开她那些著名的“绯闻”,在学术层面上,人们通常只知道她是国徽的设计者、北京古建筑的积极保护者,而忽略了她内心更加丰沛的才华。
被肺病折磨半生,她终于在1955年去了。她的墓碑上写着:这里长眠着林徽因,她是建筑师、诗人和母亲。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传记开头就说“林徽因是个例外”,这个对比充分地肯定了林徽因的杰出,同时也设置了悬念,引人入胜。
B.梁启超亲自挑选了林徽因做自己的儿媳妇,并对这门婚事感到十分满意。然而,梁思成的母亲则表示失望。
C.梁思成起初对建筑一窍不通,在林徽因的影响、帮助下,才选择学习建筑,后来成为中国一代建筑学巨匠。
D.梁思成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这肯定了林徽因的才华,也表达了自己对林徽因的爱意。
E.人们过于关注林徽因在建筑学上的成就及她的“绯闻”,而忽略了她内心丰沛的才华,作者对此深为痛心。
解析:B梁母对这门亲事的态度文中没有提及,只是对林徽因探望儿子的行为表示了不满;C梁思成学习建筑学是为了林徽因,谈不上是在林徽因影响和帮助下才学的,彼时林徽因也只是想学建筑学而已;E人们没有过于关注她的“绯闻”,作者也只是表示遗憾。
答案:答A得3分,答D得2分,答B得1分;答C、E不得分。
2.传记的标题说林徽因是“美与智慧的绝唱”,林徽因的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案:自小悟性超人;在建筑学上事业有成;对诗歌、哲学无不精通。
3.对金岳霖的“梁上君子,林下美人”,为何梁思成高兴,林徽因却不以为然?请简要分析。
答案:这幅对联除了嵌了梁林二人的姓氏外,还十分应景,“梁上君子”饶有趣味,“林下美人”更是奉承林徽因,所以梁思成很高兴。林徽因认为自己不是摆设,也非无事可做,故而对“林下美人”的赞誉不以为然。
4.林徽因,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子。她美丽、耀眼。然而,不少人认为,她的美丽耀眼是三个男人(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成全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学优高考网]
答案:林徽因的美丽、耀眼,来自她自身的魅力。林徽因有着天生的丽质,惊人的智慧,这些足以构成一个女人的美丽。林徽因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出色的成就,在她家客厅的著名沙龙里,她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林徽因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三个男人之间的交往,固然是一段人间佳话,他们为林徽因的人生增添了光彩,但认为是他们成就了林徽因的美丽,则又言过其实。在她身上,折射着许多优秀男人的光芒,而她反过来又为这些男人增添了光彩。(如表示认可这个说法亦可,那就要紧扣林徽因的喜怒不定、著作不多等缺点和与三个男人的交往让她变得更具有传奇性等要素去论述,切忌天马行空乱扯一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富兰克林:原则与变通
就算在中国,美国人本杰明?富兰克林也可以说名声显赫。由于那本畅销多年的《富林克林自传》,他成了许多年轻人心中的“人生导师”,那些“艰苦和自我奋斗”的励志故事,反复在作文、试卷和阅读材料里出现。
因为他那个用风筝收集雷电的实验被放进了小学课本里,他又成了富有探索精神和敢于为科学献身的勇士,并启发了不少小孩子的科学梦想。
不过,一个更立体的富兰克林的形象,隐藏在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启蒙故事背后,躲藏在美国建国时期艰难的战斗和变革之中。
这个形象是这样的:在1787年夏天费城炎热的屋子里,当来自各州的代表因为制宪而吵得不可开交,甚至面临散伙危险时,82岁患有痛风的富兰克林居然去请来了一位牧师,叫大家每天早上先向上帝祷告。据在场者记录,有些人虽然不愿意,碍于他年长,只好同意。
看上去,富兰克林总喜欢在发生对立的场合充当和事佬。面对有争议的问题,他不喜欢公开和直接表达意见,反倒是在私底下勾连甚多。独立战争之初,各州就是否建立联军产生分歧,他明里随大流,暗地里却又帮支持建立联军的亚当斯等人串联,可谓老奸巨猾。
这种性格在费城制宪会议上展露无疑。除了在若干冲突中居中调停外,当宪法草案最后确定,几位代表拒绝签字之时,这个资格最老,并且很善于倚老卖老的人站起来,请求大家搁置争议。“对宪法中的部分条款,我并不完全赞成,”他以一个老人所常拥有的宽容和变通说,“但我不能肯定我永远不会赞同,因为许多我过去以为是正确的观点现在发现却是个错误……”
影视作品里表现的富兰克林,往往带着狡猾的甚至有些玩世不恭的微笑。而在现实记录里,他也确实以如鱼得水的个人魅力见长。这很容易让人忽略他内心最顽固的那些东西。
一个饶有趣味的小故事是,1775年,美国革命尚未胜利,富兰克林作为特使被派往法国寻求帮助。此时,他已经70高龄,痛风和肾结石颇为严重,但到达法国后,他“使整个法国都沸腾起来”。等到后来前去协助他的约翰?亚当斯见到他时,感到十分愤怒:这个老头儿在自己的人民正浴血奋战时,穿的是巴黎的华服,与上流社会欢宴,还不时传出点风流故事。
据说,两人为此几乎反目。不过,富兰克林曾试图这样解释:要用法国人的方式和他们打交道。就结果来看,他的确获得了成功:他的画像被悬挂在巴黎许多地方,而他也成功地为美国争取到了法国在武器等方面的援助。
看似毫无原则的富兰克林,心里装着的正是他认定的原则。为追求正义的目标,他没有道德洁癖,也没有非此即彼的是非观念。即使因此被误解,他也不会放弃,甚至不做解释。
平衡、妥协、忍让,这些都是富兰克林行事中随处可见的品性。早在和英国发生争执之初,他也曾努力促成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的妥协。不过,熟悉富兰克林那几近圆滑形象的人,恐怕忽略了富兰克林这固执的一面。据说,当他为自己设计那个著名的用风筝捕捉闪电的实验时,科学界的人都认为他是在胡闹,朋友里也有不少人反对。
但他毫不在意,只是按照自己心里认准的方向,一条道走下去。
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富兰克林以艰苦和自我奋斗的励志故事,成为不少年轻人心中的导师,在中国,也可以说是声名煊赫。
B.富兰克林设计的用风筝捕捉闪电的实验,科学界的人认为他是在胡闹,却启发了不少孩子的科学梦想。
C.当州代表争执严重,甚至面临散伙的危险时,高龄的富兰克林别出心裁,请来牧师,居然化解了矛盾。
D.富兰克林不喜欢公开和直接表达意见,喜欢私下里与人交流。有时也爱充当和事佬,暗里支持少数派。
E.约翰?亚当斯对富兰克林在法国的所作所为十分愤怒,富兰克林对误解没有进行解释,两人几乎反目。
解析:D富兰克林只是喜欢在发生对立的场合充当和事佬;C富兰克林请牧师,是想缓解矛盾,有些人对此颇不以为然;E富兰克林曾试图解释。
答案:答A得3分,答B得2分,答D得1分;答C、E不得分。
6.文章说“这很容易让人忽略他内心最顽固的那些东西”,“最顽固的东西”指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最顽固的东西”就是富兰克林认准的方向,也就是他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为了达成正义的目标,可以平衡、妥协、忍让。
7.富兰克林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敢于尝试,富有探索精神;为人圆滑,善于变通;幽默风趣,坚守原则。
8.对于富兰克林的变通,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富兰克林的变通不是圆滑,而是人生的大智慧。在对立的场合再阐述自己鲜明的立场,只会让矛盾更激化,富兰克林的变通缓解了矛盾。富兰克林用法国人的方式赢得了法国人的好感,也赢得了法国人的援助,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变通,不是没有底线、没有原则,富兰克林的变通是在坚持原则基础上的变通。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还是一个破落户”
鲁迅毕竟是“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性情又和郭沫若那一类人很不相同,不习惯在精神上迅速地脱胎换骨,因此,在整个三十年代上半叶,他只要谈到民众,多半都还是重复以前的看法。他屡次打比喻,说现代中国的历史就是几个人轮番变戏法,老百姓呆头呆脑地围着看。回忆往事,他记起家乡旧时的“堕民”,不禁感慨他们“不但安于做奴才,而且还要做更广泛的奴才,还得出钱去买做奴才的权利”;愈到晚年,他对民众的揭发还愈深刻。[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既然给社会诊病的时候,他常常还是照着老思路,他接着提治疗意见,就难免还是要抄旧方。事实上,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不断地重复这种中国人必得向外国学习的“五四”式的启蒙主张。他说中国人的“哑”,是因为精神上的“聋”,倘再不输入精神的粮食,中国人便要成为尼采所说的“未人”。于是他提倡“拿来主义”,再三强调,说这是当务之急:“启蒙工作在现在是最需要的。”
也就从三十年代初开始,他一面说“唯无产者才有将来”,一面又读起了中国的史书,尤其是宋、明两代的野史。他会在这个时候去读这些书,本身就说明了他对现实的绝望,正像他自己说的:“一个人处在沉闷的时代,是容易喜欢看古书的。”他向来有一种从今天看出昨天的锐利的眼光,三十年代的中国又恰似大厦将倾,一派未世景象,他越是细读宋、明野史,就越觉得自己也正活在那样的时代。心里这样想,笔下就不免也要这样写,于是他三十年代的私人通信和公开文章中,不断出现了以古比今的文字。直到一九三六年,他还不断以明末的事情,来比附现实中文学家的“逸民气”和老百姓的怯懦性,那种以为自己正是活在宋季和明末的强烈感觉,始终没有消散。
心中存着这样一面古代的镜子,脑中又时时闪过历史循环的念头,鲁迅对现实中的人事,看法就自然会和周围的人很不一样。一九三四年,周作人在上海的《人间世》杂志上发表一首打油诗,编者又加上“五十自寿”的标题,引来蔡元培、钱玄同等人的一连串和诗,一时间颇为热闹。这引起上海等地的左翼青年作家的不满,纷纷撰文批评,有的措辞还相当激烈,闹得沸沸扬扬。“左联”的许多年轻人都在那里愤愤地声讨周作人,鲁迅却回过身来看透了他们的心肠,而这是连他们自己也未必能看清的,鲁迅与他们的精神距离,实在是太大了。
一九三O年秋天,上海文化界的共产党组织通过美国记者斯沫特莱,租了一家荷兰人开设的西餐馆,给鲁迅庆祝五十岁的寿辰。到了那一天,上海的几乎所有左翼文化团体都派代表来参加,把那家餐馆挤得满满的,气氛相当热烈,鲁迅也很高兴。可是,当他站起来致辞时,却说出这样一番扫兴的话:我现在被人请求出来领导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我的几位年轻的朋友还坚持要我做一个无产阶级作家。我要是真装作一个无产阶级作家,那就幼稚可笑了,我的根子是植在农村中、农民中以及学者的生活中。我也不相信中国的知识分子的青年,没有对工人、农民的生活、希望和痛苦的体验,就能创作出无产阶级的文学……这整篇讲话,简直好像是故意在强调他和那些给他祝寿的人的精神差别,后面那几句,更是明显夹着刺了。他对那些明明和他一样――或者还不如他,却摇身一变,以无产阶级自居,大骂他落伍的人,一直耿耿于怀,只要有机会,他就要指责他们的善变。他这样去指责别人,自己就更会警惕,即使真是非常欣赏那激进的左翼浪潮,他理智上也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站稳双脚,不要使自己整个陷进那潮水中去。所以,连向激进的青年表示奋斗的决心,他往往也很注意分寸,只是说“呐喊助威,则从不辞让”,并不自居为中军。直到一九三五年,他还对一位亲近的朋友这样描述自己:“使我自己说,大概也还是一个破落户,不过思想较新”,依旧是沿用十年前那个“中间物”的说法。看起来,一直到最后,他都还保持着这份清醒的自觉,他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一个人。
(节选自王晓明《鲁迅传》)
9.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鲁迅说自己是一个思想较新的破落户,没有像郭沫若等人那样,在思想上迅速地脱胎换骨。
B.鲁迅认为,中国人的不敢发声在于精神上的失聪,故他提倡“拿来主义”,主张立即进行启蒙工作。
C.鲁迅对于中国老百姓身上的奴性与怯懦、对现实是绝望的,于是他在晚年,对民众的揭发更加深刻。
D.一九三四年,周作人发表了一首五十自寿的打油诗,一批名人争相和诗。对此,鲁迅进行严厉批判。
E.鲁迅始终保持着清醒,即使在向激进的青年表示奋斗的决心时,也是很注意分寸的,采取中间立场。
解析:C鲁迅对现实感到绝望,对民众没有绝望,否则他就不会提出启蒙主张;A“没有像郭沫若等人那样脱胎换骨”是本文作者的观点;D对名人和诗进行严厉批判的是左翼作家,而非鲁迅。
答案:答E得3分,答B得2分,答C得1分;答A、D不得分。
10.三十年代的鲁迅在思想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经历过“五四”启蒙思想的洗礼,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保留有深深的旧时代印痕;按老思路揭发社会的弊端,以旧方治疗;提倡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却又返回到宋、明时代。
11.文中说“鲁迅与他们的精神距离,实在太大了”,“精神距离”差距在哪里?
答案:左翼作家激进但缺乏清醒,少有对工人、农民的生活、希望和痛苦的体验;而鲁迅始终能够将根子植在农村中、农民中以及学者的生活中,保持对现状以及前景的清醒认识。
12.国人对鲁迅大都充满了顶礼膜拜之情。本文对待鲁迅的态度如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鲁迅一度被神化,高高地耸立在云端。在本文中,分明可以感受到作者没有用膜拜神灵的眼光来仰视鲁迅,而是站在鲁迅的角度,直视鲁迅的痛苦、矛盾、悲凉,把鲁迅还原成一个“人”。同时,在字里行间,又能分明地感受到作者对鲁迅炽热而深沉的感情和对鲁迅的深刻理解。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被上帝抛弃的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上帝的宠儿,常常被扔将出去。他患有癫痫病,9岁首次发病,之后间或发作伴其一生。日他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并于11月16日执行死刑。在行刑之前的一刻才改判成了流放西伯利亚,上帝将这个走到地狱门口的倒霉蛋又捡了回来。
1864 年他的妻子和兄长相继逝世,他还需要照顾兄长的家人,这使得他濒临破产。他希望通过赌博来还清债务,却欠下更多债,整个人陷入消沉之中。
为了躲避债主,他被迫来到欧洲。出版商答应给他预付款,但是要求他要在半年内写一部长篇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时正在写《罪与罚》,没有时间再写一部,但是出于生计只得同意。1866年他的代表作《罪与罚》出版,可视作近代世界推理小说鼻祖。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口述说话方式,同时说不同三篇小说故事给三位秘书写,堪称文学特技。而另一部长篇离交稿一个月,还没有写。在朋友介绍下,他认识了速记学校的高材生安娜,两人高效率的工作,一个月内完成了《赌徒》,于1867年出版。同年两人结婚,在安娜的鼓励与帮助下,他的生活才开始安定下来。1868年他完成了《白痴》。1872年完成了《群魔》。1873年开始他创办“作家日记”期刊,很受欢迎。1880年他发表了《卡拉马佐夫兄弟》――这部他后期最重要的作品。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准备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2月9日,他的笔筒掉到地上,滚到柜子底下,他在搬柜子过程中用力过大,结果导致血管破裂,当天去世,弥留前妻子为他朗诵圣经。葬于圣彼得堡。
这是多么糟糕的苦难史,陀思妥耶夫斯基仿佛就是被上帝扔来扔去的人,随时都在死亡的边缘徘徊;这又是一颗多么伟大的灵魂,在无比凄惨的逆境中,创作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巨著。他值得尘世的每一颗灵魂向他敬礼。
村上春树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无限爱心刻画出被上帝抛弃的人,在创造上帝的人被上帝所抛弃这种绝对凄惨的自相矛盾之中,他发现了人本身的尊贵。”
尼采说,生命是一条毯子,苦难之线和幸福之线在上面紧密交织,抽出其中一根,就会破坏了整条毯子,整个生命。生命,要通过落魄去领悟坚强,通过叛逆去领悟真我,甚至通过暴力去领悟文明,通过战争去领悟情感,通过血腥去领悟一朵花儿的芬芳,通过死亡去领悟新生……多少人在讲起他们的人生故事,可听得出,是那挟裹着一世沧桑的心,在流露着他们对生命无尽的眷恋和感恩? 上帝赐给陀思妥耶夫斯基如此多的苦难,他又是怎么对待它们的呢?他说: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配不上我所遭受的苦难。
是啊,不是每一颗灵魂都配得起那些苦难的。那些苦难的沙子,会将一颗伟大的灵魂磨砺成最耀眼的珍珠,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其中最亮的一颗。
苦难在他的人生深处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海啸,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能够听到他那份恬淡的心声。在与苦难搏斗之余,他会用最柔软的手帕,轻轻擦拭额头,深情地坐到窗子前,向窗外的每一片绿叶、每一朵花点头示意。在他看来,上帝给他哪怕只有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都是一种恩赐,他都要充满感激地去回味:
“当我十岁那年,冬天,我常常喜欢闭上眼睛,想象着一片树叶――绿油油的,亮晶晶的,上面有叶脉,阳光在闪耀。我睁开眼睛,都不敢相信,因为这太好了,于是又闭上了眼睛……树叶是好的,一切都好!”
被上帝抛弃的人,他相信,他依然可以在人间扎下幸福的根。
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陀思妥耶夫斯基嗜好赌博,并因此欠下巨额债务,给家人带来灾难,使家庭濒临破产。他不得已避债欧洲。
B.陀思妥耶夫斯基能以口述说话方式同时进行三部作品创作,《罪与罚》《赌徒》《白痴》就是这样完成的。[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C.1864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妻子逝世。1867年,他认识了速记生安娜,在工作中产生了爱情,同年结婚。
D.《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在创作第二部时,陀思妥耶夫斯基不幸去世。
E.陀思妥耶夫斯基相信自己能够在人间扎下幸福的根。确实,他做到了。他不仅扎下了根,还成了耀眼的明珠。
解析:D《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期最重要的作品;A陀思妥耶夫斯基去赌博是希望能还债,他并不嗜赌,也没有给家庭带来灾难;B《罪与罚》《赌徒》《白痴》是分别完成的。
答案:答E得3分,答C得2分,答D得1分;答A、B不得分。
14.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人,文章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答案: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饱经苦难,幸运之神从来没有眷顾过他。他从小患有癫痫病,间歇发作,伴其一生;被政府逮捕,差点死亡;亲人相继去世,家庭负担沉重。
15.文章引用村上春树、尼采的话,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村上春树的话充分地肯定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巨大成就――他发现了人本身的尊贵。尼采的话引出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也为下文突出陀思妥耶夫斯基感恩生命埋下伏笔。
16.文章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值得尘世的每一颗灵魂向他敬礼。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陀思妥耶夫斯基无论遭遇多么糟糕的苦难,即使随时在死亡的边缘徘徊,他都能够坚持下来,还感恩上帝给了自己这些苦难;在无比凄惨的逆境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巨著,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陀思妥耶夫斯基工作勤奋而且认真。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辜鸿铭和他的中国精神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辜鸿铭是一位奇特人物。他早年在许多西方国家游历,西方文化滥熟于胸,后来却以全盘否定西方文化、极力维护中国传统纲常著名。民国都十年了,他还留着辫子,穿着中式大褂在北大授课,这就使他的“遗老”身份愈加突出了。
以这样一位颇有前朝遗老之气的人,写作《中国人的精神》一书就不奇怪了。此书写于1915年,其时欧战正酣。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西方社会的一切社会矛盾暴露无遗。正如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所指出的:连西方人也开始自己批评起自己的文明来。这种情势自然给辜鸿铭带来极大灵感,因此他写作此书之用心,就是要用中国的东方文明来“拯救”西方文明。读《中国人的精神》,我们发现处处是以中西比较的方式来揭露西方文化的“老底”。如说:“我可以指出,美国人发现要想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是困难的。因为美国人一般说来,他们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也无法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因为英国人一般说来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也不能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因为德国人特别是受过教育的德国人,一般说来深沉、博大,却不纯朴……美国人如果研究中国文明,将变得深沉起来;英国人将变得博大起来;德国人将变得纯朴起来。”看来,中西比较只是谜面,浇作者心中块垒才是谜底。作者心中的“块垒”是什么?那就是民国以来国人争相趋新与追求“西化”之风。作者看不惯,故将满腔对世风的气愤激扬于文字。
由于有这种意识形态作祟,所以作者千方百计要维护中国文化的尊严。因此,许多传统社会的陋习被作者极力渲染与颂扬。比如纳妾,作者说,“纳妾并不是像通常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不道德的风俗”,“纳妾的中国官人或许是自私的,但他至少提供了住房,并承担了他所拥有的妇人维持生计的责任。而这倒比那些摩托装备的欧洲人,从马路上捡回一个无依无靠的妇人,供其消遣一夜之后,次日凌晨又将其重新抛弃在马路上,要更少自私和不道德成分。”关于中国传统道德对于女性生活的束缚,作者的描写也极其正面:“按照中国人的正统现念,上戏台和大庭广众面前唱歌,乃至到基督教青年会的大厅里去搔首弄唱,都是下流的、极不合适的事情。就其积极方面而言,正是这种幽闲、这种与世隔绝的幽静之爱、这种对花花世界诱惑的敏感抵制、这种中国女性理想中的腼腆羞涩,赋予了真正的中国女人那种世界上其他民族妇女所不具备的――一种芳香,一种比紫兰香、比无法形容的兰花香还要淳浓、还要清新惬意的芳香。”总之在作者眼里,举凡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落后乃至于愚昧的东西都不仅具有正面的价值,而且散发出诗意的光辉。难怪五四时期辜鸿铭不仅遭到新思潮人物的猛烈抨击,而且也被社会与时代唾弃。
然而奇怪的是,恰恰是这样一位大肆鼓吹中国传统文明、极力诋毁西方现代文明的人,在西方世界中竟获得了巨大的反响与成功。不少西方文化名流都引述他的话并予以极高评价。而西方社会的一般大众有不少因慕这位先知的大名而欲一睹其颜容,以至于有人写道:假如你到了中国,可以不去参观故宫,但不能不去见辜鸿铭。辜鸿铭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中国为什么备受冷落,而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名声却如此之大?这与他心目中的中国传统文明在当年中西方人眼中的巨大反差有关。辜鸿铭眼里的“中国人的精神”对处于五四启蒙精神感召下的国人来说当然是糟粕,但西方正处于惨烈的战争地狱中,发现辜鸿铭所解读的中国文明正是解救他们脱离苦海的良方,况且他对西方文明的猛烈扫荡与颠覆,其气势之雄健犹如尼采,这就难怪他的文字要在正浸润于虚无主义浪潮中的西方社会大众中风靡了。
1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辜鸿铭游学欧洲,对西方文明的弊端看得一清二楚,因此全盘否定西方,批判国人学习西方的思潮。
B.辜鸿铭看不惯国人争相趋新与学习西方,于是写作《中国人的精神》一书,极力维护中国传统纲常。
C.辜鸿铭认为,中国文明博大精深。他拿英美德等国的文明与中国文明作比较,得出中优西劣的结论。
D.纳妾,在辜鸿铭看来或许是自私的,然而这至少供养了女性,比西方国家的一夜欢娱更大公更道德。
E.辜鸿铭在西方国家享有盛名,不少西方人把他当成先知,仰慕他,甚至认为他比故宫更能代表中国。
解析:E“可以不去参观故宫,但不能不去见辜鸿铭”,不能理解为“他比故宫更能代表中国”。A辜鸿铭全盘否定西方,是因为西方的文明弊端凸显,西方人也在批判西方文明;而非因为“游学欧洲,对西方文明的弊端看得一清二楚”。B根据文章内容可以推断,辜鸿铭写作《中国人的精神》,一是出于自身对中国文化的极力维护,二是西方人对自身文明的批判给了他灵感。
答案:答C得3分,答D得2分,答E得1分;答A、B不得分。
18.辜鸿铭的中国精神的实质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极力维护中国文化的尊严,无论精华还是糟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中国文明去拯救西方社会。
19.辜鸿铭极力诋毁西方,为什么还能在西方获得巨大反响与成功?请简要分析。
答:?[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答案:彼时西方社会的一切矛盾都暴露无遗,西方人也开始批评自己的文明;西方人认为辜鸿铭所解读的中国文明正是解救他们脱离苦海的良方;辜鸿铭扫荡与颠覆西方文明的气势雄健如尼采。
20.“五四时期辜鸿铭不仅遭到新思潮人物的猛烈抨击,而且也被社会与时代唾弃。”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辜鸿铭被社会与时代唾弃的看法。
答案:尽管辜鸿铭当时备受西方推崇,但他在中国被社会与时代唾弃是理所当然的。彼时的中国知识分子正以西方文明启蒙,辜鸿极极力排斥西方文明,逆潮流而动;对许多传统社会的陋习极力渲染与颂扬,举凡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都散发着诗意的光辉,是典型的敝帚自珍;拒绝与时俱进,都民国十年了,还停留在没落腐朽的晚清时期。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武 林 至 尊
钟晓毅 费勇
五十年代中期,金庸脱离《大公报》后,曾在《新晚报》编副刊。同事中有梁羽生,两人都喜欢下围棋,也都喜欢谈论武侠小说,不过,还都没有动手写。
其时,香港发生了一次著名的拳师比武事件。擂台设在澳门,整场比武只不过打了几分钟,以太极派掌门人一拳打得白鹤派掌门人鼻子流血而告终。这个新闻使得港人大为兴奋,街头巷尾,无不在讨论这件事。《新晚报》认为此事大有噱头,可以招徕读者,便在比武的第二天,刊出要连载武侠小说的广告。重任落在梁羽生的身上,他构思了一天就开始写作。这样,边写边登,完成了《龙虎斗京华》,大获读者的欢迎,掀起了不少的武侠小说热潮。
1955年,金庸技痒,涉足“武林”,一出手便是《书剑恩仇录》,也登在《新晚报》上。从此欲罢不能,一直到七十年代才退出“江湖”。他总共写了十四部三十六册长、短篇武侠小说,金庸曾将自己十四部作品的首字连成一幅对联: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可见他的书名都曾经过详细周密的思索,不是随便安上去的。他在搁笔后又花了大约十年的时间修改润色,其创作态度之严肃,可与任何伟大的文学家相比。
金庸是用自己的生命创作的,他不重复前人,也不重复自己。
他在传统思想的模式里注入新的血液,为武侠文化的现代化作出了尝试。特别是通过郭靖、杨过、令狐冲等鄙薄权欲的少年英雄,高扬了尊严、独立的人格自由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人类“进步的唯一的可靠的源泉”。
金庸描写的性情世界,极尽人性之曲奥,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令狐冲与任盈盈、丁典与凌霜华等人的爱情,倾倒了无数读者。
金庸的作品,完全打破“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线。在这里,一切都是融会贯通的,都是直指人心的。你说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界线、区分都没有什么意义。一种浓厚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洋溢其间。这是一种所有伟大作家都具备的情怀。
说到人生的大悲哀,如梦如幻的情致,无常的苍凉,情感的如泣如诉,中国文学史上恐怕数曹雪芹、金庸两人写得最好。一句话,他们写尽了中国人的人生感受。
金庸小说的一大重要贡献是,矫正了五四以来新文艺的欧化恶习,真正写出了汉语的神韵。金庸小说所用的笔法,不是纯白话文,而是中国传统小说特有的笔法。《射雕英雄传》开始的一段,活脱是《水浒传》的手法,甚至用了“遮莫”这样的字眼。但运用得恰到好处,绝不阻碍现代读者对小说的欣赏。虽然不是纯白话文,但是口语化的程度,甚至还在白话文之上。
在现代武侠小说家中,金庸无疑地具有宗师的身份,是名副其实的“武林盟主”。他不但是现代武侠小说形貌的塑造者――金庸以后的武侠小说作家恐怕没有不受他影响的――尤其可贵而难为其他作家所企及的,是他极其广博的史地与古典文学的知识,以及对人性的深刻了解。他能毫不费力地写出内容真实而丰润,意境深远而切理的作品,使他的武侠小说能在消遣之外,别有系人心弦之处,因而具有充分的文学价值。
著名学者夏济安非常爱看武侠小说。在金庸尚未写武侠前,他就对朋友说:武侠小说这门东西,大有可为,因为从来没有人好好写过。并说将来要是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他一定想法子写一写。后来,他在台湾看到《射雕英雄传》,就说:“真命天子已经出现,我只好到扶余国去了。”
批评家林以亮说:“凡有华人,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事实上,从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教授到贩夫走卒,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从黄土高原到美利坚,从老人到孩童,各个阶层各个地方,都有金庸迷。金庸是中国人(华人)的金庸。本世纪以来,有哪一个中国作家能获得如此广泛的接受?有哪些作品能写得这般雅俗共赏呢?
(节选自《金庸传》)
2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金庸一共写了十四部武侠小说,他给小说取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可以看出。
B.金庸和梁羽生都是“武林侠客”,都爱下围棋,都喜欢谈论武侠小说,梁羽生写武侠小说一举成功。金庸对此很羡慕,也涉足“武林”。
C.金庸创作态度十分严肃,搁笔后花了约十年时间对作品修改润色,是用生命创作。这也是大家喜爱他作品的原因之一。[来源:学优高考网]
D.金庸知识渊博,经历丰富,对人性又有着深刻的了解,故他能不费力地写出内容真实而丰润,意境深远而切理的作品。
E.夏济安教授爱看也看好武侠小说,也打算自己动笔写。看过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后,认为自己难有作为,远走扶余。
解析:B金庸是“技痒”;C在金庸润色修改之前,他的武侠小说就已风靡华人圈了;E夏教授远走扶余,是玩笑话。
答案:答D得3分,答A得2分,答B得1分;答C、E不得分。
22.金庸不懂武功,却被称为“武林至尊”,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金庸描写的性情世界,极尽人性之曲奥,写尽了中国人的人生感受,倾倒了无数读者;他是现代武侠小说形貌的塑造者,对以后的武侠小说作家影响深远;他的武侠小说具有充分的文学价值,并真正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遍及华人世界。
23.文章介绍的是金庸及他的武侠小说,为什么要写拳师比武?
答案:这次比武事件是新派武侠小说的缘起,也为下文金庸涉足“武林”作铺垫。
24.很多人爱看武侠小说,但不少批评家和文学创作者都瞧不起武侠小说。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金庸武侠小说的理解。
答案:示例:金庸的武侠小说写得十分大气,也塑造了许多令人敬仰的侠客形象,如郭靖、杨过、令狐冲等;金庸的武侠小说里的爱情写得缠绵悱恻,百转千回,让人爱不释手,如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令狐冲与任盈盈、丁典与凌霜华等人的爱情;金庸小说的语言与笔法都是传统小说特有的,文字优美,朗朗上口;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侠客梦,金庸正好用小说帮大家圆了这个梦。(持否定意见,言之成理亦可。得分点在于“结合文本”,还要联系实际)
相关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剑灵 拳师比武八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