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各派美国军事实力力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蒋承认:国民党失败其主要原因是贪腐
蒋承认:国民党失败其主要原因是贪腐& 导读:蒋在日记中写道:“党、政、军干部之自私、无能、散漫、腐败不可救药。若要复兴民族,重振革命旗鼓,能舍弃现有基业,另选单纯环境,缩小范围,根本改造,另起炉灶不为功,现局之成败,不以为意矣。其绝望之情,可见一斑。”正是贪腐严重,引起国统区民众而为生存斗争,加剧了国民党内部各派矛盾的激化和军事与政治的危机,导致南京政权败亡。&&&& 如果把“腐败”限定为狭义的“贪腐”,那么国民政府在“党”这个方面,因其地方各级党部力量异常薄弱、地位异常低下,其实并不具备大规模“贪腐”的条件;但若把“腐败”的定义扩大到“不作为”、“反作为”的程度,那么,国民政府在“党”这个方面,因其地方各级党部几乎毫无作为,可以说是非常“腐败”的。&政府官吏普遍贪腐,蒋“闻之惭惶无地,不知所止”&&&&&&&&& 国民政府官员的腐化,是从1927年建政开始的。外国人乔治·索凯尔斯基1928年观察到:“那些在革命前连一个小钱都没有的穷官吏,很快就成了富翁。他们在首都市区建起了漂亮的住宅,用轿车按送子女上学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少生活优裕的官僚嫌南京的娱乐生活死气沉沉,而定期到上海去享受舒适生活。他们在上海的租界里盖了房子,在那儿呆的时间很长——‘周末’常常从星期五持续到下星期二。”1930年,《大公报》刊文尖锐批评国民政府,认为其当务之急不是剿共,而是在全国范围内惩治一万名贪污的文武官员,可见此一时期,国民政府官员的贪污,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愤了。到1944年,国民党人赵和亭在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说:“山西十几个县里从一月检举,就查出一千多件贪污案子。山西一隅如此,全国各地合计起来还了得!”基层贪腐之普遍可见一斑。&&&&&&&& 为治理贪腐,国民政府于1931年建立了监察院。但执行情况却令人失望,自建院至1937年,监察院处理的案件涉及贪官污吏69500人,其中仅1800余人有起诉书,这1800余人中,仅268人被判断有罪,这268人重,仅13人被罢官,41人受轻微触发,其他人未受任何处罚。出事官员往往以调至外地继续任职而告终。甚至于即便是蒋介石个人,也无法运用自己的独裁权威来惩罚贪腐。1944年,国库局局长吕咸以“调剂同人战时生活”为名,获中央银行总裁孔祥熙批准,由国库局员工以“官价”购入5千余万元“同盟胜利美金公债”(简称“美券”)。当时美券一元的最高市价已飞涨到国币250元,而国库局同人却仍可以20元低价购得。5千余万元美券,市值125亿国币,就此被国库局少数“同人”私吞。吕咸取得合法手续后,首先孝敬孔祥熙美券350万元,其后,又用以票换票、买空卖空的办法贪污美券近800万元。两项合计,共1150余万元,折合国币约26.47亿元。这起轰动全国的“美券贪腐案”,让蒋介石极度震怒。但震怒之余,对贪腐之源头孔祥熙,却是毫无办法。蒋在日记中给孔祥熙的评语是“不能为党国与革命前途着想,而徒为本身毁誉与名位是图”,又在日记中痛骂孔祥熙拒不认账百般狡辩实在无耻:“彼总想口辩掩饰为事,而不知此事之证据与事实俱在,决难逃避其责任也。余以如此精诚待彼,为其负责补救,而彼仍一意狡赖,可耻之至!”乃至最终觉得“此人之贪劣不可救药,因之未能午睡”,到了如此地步,蒋介石还必须指示此案“即令速了,以免夜长梦多,授人口实”,政府的全方位腐败已经完全绑架了这个政府,即便是最高领袖蒋介石,也无力扭转这一趋势。抗战胜利后,政府官员这种全方位的贪腐更加剧烈,尤其以变“接收”为“劫收”最为典型,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道:“魏德迈来见,告我以中央派往华北人员之如何贪污不法,失却民心,闻之惭惶无地,不知所止。”其无可奈何,可军:经商走私已成常态,空额索贿变本加厉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只要集中在两大块,一是军队经商;二是军队走私。与这二者始终相随的,是军队将领当中泛滥成灾的中饱私囊,用蒋介石的话说,是“尤以高级将领,凡军长以上者,几乎多是贪污……”军队经商走私:借口合作社名义来经营商业&&&&&&&&&& 民国军队经商,自北洋时代就有。但真正普及,则是抗战开始后国民党允许、倡导成立“军队生产合作社”之后。“军队生产合作社”,类似于古之屯田,是当时国力不足而抗日必行下的无奈之举,目的在于改善士兵生活。其内容包括耕种、加工农产品、制造衣袜、被褥等日用品、以及劳务输出(如修筑公路)。与“军队生产合作社”相配套的,还有“军队消费合作社”,该组织成立的目的,是“避免中间商人的榨取,直接向生产者批购货物,分配给社员”,简而言之,就是各部队筹集资金,成立专门组织,谋求以最合适的价格为士兵购进改善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但结果与初衷相反。按国民政府的本意,军队办合作社,非为牟利,而在改善士兵生活。但绝大多数军队对参加生产毫无兴趣,对采购士兵日用必需品业毫无兴趣,而纷纷以“军队合作社”的名义投入到经商当中,尤其是到了抗战中后期,军队已然普遍经商,其经营货物,大多与改善士兵生活无关,而纯属为了牟利。对此,蒋介石深恶痛绝,在日痛批道:“来我们提倡军队设立合作社的原因,为改良官兵生活,这种良法美意应该推行尽利,但天下事有一利必有一弊,现在我们军队当中竟有借口合作社名义来经营商业,仅作为营私舞弊的渊薮,尤以沿江沿海附近一带交通冲要的驻军为甚。……现在军人经商的流弊恐各战区都不可免,希望各位司令长官与总司令严切取缔与禁绝,如有经营商业贩卖仇货的,一律视作通敌论罪。”&&&&&&&&&&& 与军队经商相生的另一弊病,是军队走私。这些走私,也往往以“军队合作社”的名义进行。其扰乱当地正常商业经营相当严重,如1936年江西公路营运专员熊大惠曾制定过一份《整理江西公路营运管理计划》,其中明确说到须取缔军队消费合作社私运货物:“本省各驻军队,多有消费合作社之设,其原意本良佳。但迩来时有私运货物闻,影响本处正当营业殊甚,故为维持本处营运业务计,实应呈请省府,转咨各军长官,严饬所属消费合作社,嗣后不得再私运货物,致妨本处营业之进展也。”但军队走私的问题,莫说江西省政府管不了,即便是南京中央政府,也是没有办法。当时军队参与走私的,多是一些大宗的国际走私货物,输出以桐油、水银、矿砂为主,进口则有香烟、鸦片,往往与前线驻军联结进行。曾任远征军高级将领的陈诚在遗稿中就说到,云南各地驻军不仅经商走私,而且聚赌,吸食鸦片,盗卖军械。可见,军队的这类商败情形,国民党军政领导机关全然了解,只是无可奈何而已。有的还要从下属经商走私中分肥;如此上下勾结,形成恶性循环,顽症终难除去。国民政府虽在政策上压力打击走私,但在行动上却少有作为,日,孔祥熙向中央转报马鸿逵公开包庇走私,内称:军阀马鸿逵曾召集宁夏商会负责人秘密指示:“你们别看我出的禁止走私布告,因为那是中央的命令,我不能不这样。实际上,你们还是可以照常走私,因为如果停止,别说兰州的要人太太们没有用的,就是我的军队也没有办法。”&&&&&&&&&&&&&&&&&&&&&&&&&&&&& 吃空额索贿赂&&&&&&&&&&&& “吃空额”是历来军队的顽疾,国民党军队也不例外。其通常情形是:由上级默许各部队虚报兵额若干,通常连长可报两人,营团长依次加倍虚报,各部队军官空缺后可按情况不同缓报一二个月,其薪饷即由主官截留。抗战后期,吃空额现象已相当严重,此一时期,军队一个师一般只有6700人,但领军饷时都报足额1万人,虚报3300人的空额军饷大部分就落进主官腰包。对这种情况,蒋介石本人知之甚详,他在日说:“我前方部队兵额之空虚,已为全国尽知之缺点。各级层层蒙蔽,至有一师之中缺额至3000人以上者亦相率视为故常。平时领一师之饷,临时不能作半师之用,及至事后申报战役经过则又任意浮报,动称一师死伤五六千人。”&&&&&&&&&&& 索要贿赂同样横行,如李宗仁回忆:“军队需要补充武器弹药时,也必须向上级官员和兵站行贿才能得到补充。杂牌部队,尤其如此。若不行贿就一点得不到补充。即使蒋介石批准补充一批械弹,兵站仓库官员也要勒索贿赂,没有贿赂,兵站就以库存已尽来搪塞。因此,有些部队长官就千方百计贿赂兵站甚至侍从室官员以获得武器弹药,保存实力。如第5战区新编王认曲师,获准得新枪1000支,就卖掉200支,以所得款贿赂兵站仓库官员。而第29集团军总司令王赞绪,虽有蒋介石亲批手令领械.不贿赂也一支领不到。&&&&&&&&& 国民党大陆统治时期的腐败究竟有多严重?蒋介石应该最有发言权。日,蒋在日记中写道:“党、政、军干部之自私、无能、散漫、腐败不可救药。若要复兴民族,重振革命旗鼓,能舍弃现有基业,另选单纯环境,缩小范围,根本改造,另起炉灶不为功,现局之成败,不以为意矣。”其绝望之情,可见一斑。正是贪腐严重,引起国统区民众而为生存斗争,加剧了国民党内部各派矛盾的激化和军事与政治的危机,导致南京政权败亡。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凤凰博报用户登录
支持更多帐号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亲,您在凤凰博报的用户名为
绑定凤凰帐号
作家闫立秀
简介:闫立秀,合肥人。作家、戏剧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剧。从事戏剧,热爱文史研究,50万字自传《如戏人生》翔实记载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和作者的坎坷经历;长篇小说《淮河作证》、《石榴树下》被浙江影视公司买断电视改编权;含刊物发表了200多万字文学作品。曾获文化部奖、全国纪实文学一等奖、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学奖……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论1929年国民党军编遣会议_柳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论1929年国民党军编遣会议_柳定
1&#03;2&#03;年&#8203;夏&#8203;,&#8203;以&#8203;国&#8203;民&#8203;党&#8203;军&#8203;“&#8203;底&#8203;定&#8203;京&#8203;津&#8203;”&#8203;为&#8203;标&#8203;志&#8203;,&#8203;国&#8203;民&#8203;党&#8203;新&#8203;军&#8203;阀&#8203;取&#8203;代&#8203;了&#8203;北&#8203;洋&#8203;军&#8203;阀&#8203;的&#8203;统&#8203;治&#8203;地&#8203;位&#8203;。&#8203;从&#8203;这&#8203;时&#8203;起&#8203;至&#8203;三&#8203;十&#8203;年&#8203;代&#8203;初&#8203;,&#8203;蒋&#8203;介&#8203;石&#8203;一&#8203;方&#8203;面&#8203;以&#8203;“&#8203;裁&#8203;兵&#8203;”&#8203;相&#8203;标&#8203;榜&#8203;,&#8203;先&#8203;后&#8203;召&#8203;开&#8203;了&#8203;国&#8203;民&#8203;党&#8203;军&#8203;编&#8203;遣&#8203;会&#8203;议&#8203;和&#8203;编&#8203;遣&#8203;实&#8203;施&#8203;会&#8203;议&#8203;;&#8203;另&#8203;一&#8203;方&#8203;面&#8203;,&#8203;又&#8203;对&#8203;李&#8203;宗&#8203;仁&#8203;、&#8203;冯&#8203;玉&#8203;祥&#8203;、&#8203;阎&#8203;锡&#8203;山&#8203;等&#8203;其&#8203;他&#8203;新&#8203;军&#8203;阀&#8203;进&#8203;行&#8203;了&#8203;一&#8203;系&#8203;列&#8203;战&#8203;争&#8203;。&#8203;编&#8203;遣&#8203;会&#8203;议&#8203;与&#8203;新&#8203;军&#8203;阀&#8203;混&#8203;乱&#8203;交&#8203;织&#8203;进&#8203;行&#8203;,&#8203;成&#8203;了&#8203;这&#8203;一&#8203;时&#8203;期&#8203;重&#8203;要&#8203;的&#8203;历&#8203;史&#8203;现&#8203;象&#8203;。&#8203;本&#8203;文&#8203;试&#8203;图&#8203;对&#8203;编&#8203;造&#8203;会&#8203;议&#8203;的&#8203;历&#8203;史&#8203;背&#8203;景&#8203;和&#8203;经&#8203;过&#8203;,&#8203;尤&#8203;其&#8203;是&#8203;对&#8203;编&#8203;遣&#8203;会&#8203;议&#8203;在&#8203;国&#8203;民&#8203;党&#8203;统&#8203;治&#8203;的&#8203;演&#8203;进&#8203;中&#8203;所&#8203;起&#8203;的&#8203;作&#8203;用&#8203;和&#8203;影&#8203;响&#8203;,&#8203;作&#8203;一&#8203;些&#8203;初&#8203;步&#8203;探&#8203;讨&#8203;。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学员主页 --> 答疑
浏览:1&& 大家意见: 0解密:听杨天石讲为什么国民党失掉大陆
孔令侃案件揭发后,国民政府监察院派监察委员到上海调查,蒋介石给上海市长吴国桢打电报:&关于扬子公司事,闻监察委员要将其开办以来业务全部检查,中正以为依法而论,殊不合理,以该公司为商营而非政府机关,该院不应对商营事业无理取闹。如果属实,可嘱令侃聘请律师进行法律解决,先详讨其监察委员此举是否合法,是否有权,一面由律师正式宣告其不法行动,拒绝其检查。并以此意约经国切商,勿使任何商民无辜受屈也。中正手启。&这就是说,监察委员要调查孔令侃囤积的不法案件,但蒋介石给上海市长打电报说,不能查,为什么不能查?因为孔令侃不是公务员,不是政府机关人员,监察院没有资格查。蒋介石这个电报实际上是抗拒监察院的监察,是在鼓动孔令侃对抗监察院。
一个是孔祥熙的案子,一个是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的案件,这两个案件都被蒋介石压下来了。当时,《中央日报》曾发表殷海光执笔写作的社论《赶快收拾人心》,批判&豪门&贪财横行。社论说:&享有特权的人享有特权,人民莫可如何。靠着私人政治关系而发横财的豪门之辈,不是逍遥海外,即是依势豪强如故。&孔祥熙当时在美国,孔令侃在扬子公司被查封后不久也经香港去了美国。社论指认&豪门&为&人民公敌&,斥责国民党和政府&甚至不曾用指甲轻轻弹他们一下&。社论说:&革命与反革命的试金石,就看是走多数派的路线,还是走少数派的路线。如果走少数派的路线,只顾全少数人的利益权势,那么尽管口里喊革命,事实上是反革命。&《中央日报》是当时国民党的机关报,从刚才的社论里,很难分清楚这些话和当时共产党批判国民党的言论有多大区别。也就是说,由于国民党的腐败、贪污情况得不到制止,特别是豪门受到包庇和保护,国民党就把人民的希望、人民最后一点希望丢掉了。当时北平国民党的高级司令官傅作义听到这个消息后,讲了两句话:蒋介石爱美人(宋美龄),为什么孔令侃得到包庇?因为孔令侃是宋美龄非常喜欢的一个孩子,在这个过程里,宋美龄打电话把蒋介石从北平调到上海赶快处理这件事。所以傅作义讲&蒋介石爱美人不爱江山,我们替他拼命干什么?&
国民党丢掉大陆原因之五:一党专政、个人独裁
第五个原因是一党专政、个人独裁。早年蒋介石(1923年)曾到苏联做过考察,考察的结果让他得到一个结论:革命必须由一个党专政和专制,所以蒋介石开始致力于一个主义、一个党的宣传和努力。日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演讲,说&俄国革命所以能够迅速成功,就是社会民主党从克伦斯基手里拿到了政权&&什么东西都由他一党来定夺,像这样的革命,才真是可以成功的革命。我们中国要革命,也要一切势力集中,学俄国革命的办法,革命非由一党来专政和专制是不行的。&所以蒋介石在他的一生里始终坚持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
944年1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派了一个特别代表,叫赫尔利,到延安跟共产党谈判,毛泽东和赫尔利签订了一个协定,叫《延安协定》,其中一条是:&现在的国民政府应改组为包含所有抗日党派和无党无派政治人物的代表的联合国民政府,并颁布及实行用以改革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新民主政策。同时,军事委员会应改组为由所有抗日军队代表所组成的联合军事委员会。&当年美国人为了把共产党力量调动进来参加抗日战争,罗斯福在开罗会议上就跟蒋介石讲:你们中国政府绝对不是一个现代化的民主政府,你们中国应该改造,改变成为联合政府,要允许共产党参加政府。这是当年罗斯福的希望。所以罗斯福的代表到延安后签的协定里最重要的一条是建议国民政府变为各党各派的联合政府,建议国民党的军事委员会成为各个抗日军队的联合军事委员会。协定的五条是毛泽东起草的。
文件中,&中国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中正&下面,留下了空白&()&,让中正签字。下面一行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我曾在台北的档案馆发现了这份英文原件,毛泽东在这个地方用毛笔写下了&毛泽东&三个字,也就是说毛泽东同意这个协定。&北美合众国大总统代表&赫尔利在见证人一栏也签了字。成立各党派的联合政府,成立各个抗日军队的联合军事委员会,美国人和共产党都同意。可当赫尔利离开延安到重庆后,要请蒋介石签字时,蒋介石不签。所以说这个空格始终没有填上。
蒋介石对&一党专政&是否有反思?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40年代曾长期尖锐地批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民主党派(中国民主同盟的民主人士)也尖锐的批判国民党的一党专制,蒋介石是不是完全无动于衷?不是,他在日的日记中写道:&如现在不死不活之党务,只居一党专政之恶名,而使党政皆受恶劣滞钝之影响,则不如早开党禁,使其他党派公开成立,如此,或使本党在竞争中求得进步与发展也。&从这段日记来看,蒋介石在被骂为、被批判为专制、独裁、一党专政后,受过影响,他想:与其被人家骂,与其蒙上一党专政的恶名,何不开放党禁,让各个党派合法?这样大家一起竞争,还可以求得进步与发展。但这种想法只是昙花一现的认识,终其一生,蒋介石始终未能突破一党专政的体制。
由于以上五个原因:丢掉农民、丢掉资产阶级、丢掉全民、贪污腐化、一党专政个人独裁,这五个原因是国民党丢掉大陆比较重要的原因,我还是引用傅斯年(著名历史学家)一段话:&古今中外有一个公例,凡是一个朝代、政权要垮台,并不由于革命势力,而由于它自己的崩溃。&傅斯年认为,古往今来有一个共同的例子,一个政权一个朝代要垮台主要不是由于革命势力,而是它自己的崩溃。所以国民党丢掉大陆,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国民党和蒋介石自己。这是我今天讲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国民党丢掉大陆也是美国与苏联的博弈
主持人(杨子云):谢谢杨老师!杨老师讲了国民党是如何失掉大陆的五个原因,从战略层面、宏观层面分析得非常到位。回到新出的这一套史料书,这一套书的反思很多在战术层面,比如沈阳市的市长董文琦反思为什么东北会战败,胡宗南的参谋长盛文反思为什么陕北会兵败,丁治磐反思山东为什么会失守,他们会有具体的思索。从这里来看,当事人可能身在水中不觉水流,看不到方向。下面请丁东老师做一个评议和提问。
丁东:今天有幸听杨天石先生就&国民党是如何失掉大陆&这个专题进行演讲,我深受启发。杨老先生在文革前就是我的老师。近些年杨先生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国民党史,特别是研究蒋介石日记,成果非常丰硕,使我受到很大启发。今天杨先生的演讲,引用了蒋介石日记等一手史料,从国民党蒋介石方面的内部和深层,挖掘国民党失掉中国大陆的原因。我觉得他的分析非常深刻,他的结论有十分扎实的史料依据。
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大家可以多方面探讨。我今天想跟杨先生讨论的是,共产党如何战胜国民党,不只是两介方面的博弈。当时至少是五个方面的博弈:国民党、共产党、美国、苏联、还有处于国共中间的其他党派。五个方面实际在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起了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作用。现在我们还原这段历史,蒋介石在1945年抗战胜利时如日中天,但在3年多时间就兵败如山倒,失掉大陆,原因到底是什么?作为一个读者,一个晚辈,我过去接触共产党是怎么胜利的方面的信息比较多,能够看到很多著作和文章。但对于国民党方面为什么失败,我们过去了解得很少,台湾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的口述历史丛书中有不少第一手材料,探讨国民党方面的失败原因,涉及到一些苏联、美国方面的因素。对于共产党战胜国民党过程中的苏联因素,这些年披露出来的史料越来越多。过去曾经以为斯大林不赞成毛泽东的夺取全中国的军事战略,毛泽东也有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实际情况不是那么简单。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抢占东北,根据地才和苏联直接连通。在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军事努力,派遣过西路军,始终没有成功。抗日战争结束时,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感到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装备水平和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军事装备水平,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苏联因素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想先请杨先生谈谈。
杨天石:丁东先生提的问题很好,也非常重要,一开始我就讲对于国民党为什么丢掉大陆可以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我今天主要是从国民党自身讲了5个原因。丁东先生把视野放得更加宽阔,要求从国际背景、更广阔的角度,从美苏两国的竞争关系来考察,这是我没有讲到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次大战以后,美国和苏联最初都希望世界和平,打了那么多年了,不要再打了;美国和苏联也都希望中国不要发生内战,所以在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美国劝国共两党要和平谈判,要互相合作,苏联方面也希望国共两党要谈判,要合作。这就牵涉到大家都知道的一件事情,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曾打电报给在延安的毛泽东,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家大计。毛泽东最初不知道国民党蒋介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所以毛泽东最初的回答比较冰冷,不想去。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连续给中共中央,给毛泽打了两封电报:说中国不能再打内战,如果中国打内战的话,中华民族就会毁灭。毛泽东看了斯大林电报后很生气,但由于斯大林长期以来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者,毛泽东还是听斯大林的话到了重庆。所以内战并没有马上打起来,这跟当时战后美苏两国都希望和平、都不希望中国发生内战的愿望有关。
美国支持国民党三心二意
但真正打起来了,苏联方面还是坚决支持中国共产党。大家知道抗战最后时,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关东军(日本最精锐的部队)投降了苏军,苏军从日本人手上取得大量的大炮、坦克、弹药,苏联方面把从日本关东军手上取得的武器基本转移给了林彪部队。所以在后来的内战里,苏联方面还是坚决支持了共产党。本来蒋介石有美国人的支援,蒋介石很多部队在缅甸战场上打过仗,是美式装备,比如杜聿明部队、廖耀湘的部队、孙立人的部队,都跟日本在缅甸战场上打过,这几位将军都被派到东北战场、跟林彪部队作战。从武器上来说,好像国民党的军队占优势,但苏军把日本关东军的部队全部转移给了林彪部队,所以在东北这个战场上,林彪部队的准备、武器的先进程度并不比国民党差。双方武器都先进,双方的武器都差不多,为什么作战的结果是林彪的部队打胜了?这就要回到我刚才讲的第一个原因:解放军部队得到农民的支持、老百姓的支持。而苏联方面始终支持共产党,也是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一个原因。从美国方面来说,美国也是支持蒋介石的,美国人派飞机、军舰,把国民党军队从西南运到上海、南京、东北,所以美国人也支持蒋介石反共的。但美国人支持蒋介石有点半心半意,比如派马歇尔到中国来调停,希望国共不要打,马歇尔说如果打,就休想美国人的援助。大家知道有一个著名的东北四平街战斗,这是国共争夺东北战场的一个重要战斗,开始国民党部队占优势,林彪部队打败了,按照国民党的想法是乘胜追击,把四平街拿下,进一步把哈尔滨拿下。这时候马歇尔给蒋介石施加压力:你不能进一步追击林彪部队,你要追击的话,我就不支持你。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下令停止对林彪部队的追击。前一段时间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先生出了一本书《父亲和民国》,讲四平街战役时就说到蒋介石没有听他父亲的话,进一步打下哈尔滨,如果打下哈尔滨,共产党就不能立足。当然白先勇这本书为他父亲摆功,不过也说明美国人在支持蒋介石的问题上是动摇的、不坚定的、三心二意的。一个总体上坚定的支持共产党,一个是三心二意的支持国民党,这两者是有差别的。
蒋介石爱&遥控&指挥也是失败原因
丁东:我读了《董文琦先生口述历史》,其中也提到马歇尔不让国民党军队进攻哈尔滨,是国民党在东北战场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国民党方面的看法。其实,当时在共产党方面,不管是东北战场,还是全国其他战场,也曾面临各种可能和选择,也有战略和策略的调整,东北最初的最高领导人是彭真。但林彪、陈云、张闻天、高岗等不同意彭真的方针,向中央提出不同意见。其实,彭真的意见也不是他个人意见,他执行的是党中央毛泽东的意见。但是,毛泽东并不因为彭真执行的是他的意见,而不采纳其他人的意见。毛泽东还是把彭真调离了东北,让林彪、高岗、陈云、张闻天他们主导东北的工作,实行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这成为东北转败为胜的重要原因。
其他战场也有这样的情况。三大战役,林彪指挥了两个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还有一个是淮海战役。最初粟裕的意见和毛泽东的设想不一致,毛泽东还是听取了粟裕的意见。粟裕不如刘伯承、陈毅的资格老,但毛泽东还是重用他,让他在淮海战役的指挥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
反过来看国民党这边,蒋介石不能发挥一些军事将领的才能,他对不是黄埔出身、不是嫡系的军事将领不放心,哪怕你是军事天才也不肯放手让他发挥作用;蒋介石还有越俎代庖的习惯,越过高层直接干预到中层,弄得很多高级将领无所适从。中研院的中述史也探讨了很多国民党军事指挥上的失误。我也想请杨先生从这方面讲讲。
相关调查INVESTIGATION
调查载入中,请稍候...
相关内容RELEVANT
精选图文RECOMMEND
网友评论COMMENT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军事前瞻Latest
精彩图文Marvellous
原创推荐Original
研究员观点Researchers View
热门调查Survey
精彩看点MARVELLOU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