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外国文学史与外国文学史理论,外国文学史史,外国文学史批评的关系是什么?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_正版电子书在线阅读_百度阅读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
支持以下平台(点击下载客户端)
畅销飙升榜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
您也可能感兴趣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它是如何形成的?它发生过怎样的影响?产生过什么样的危机?出现过什么样问题?它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如何?它要不要自己的学科理论?它与现有的各种文学研究如国别文学、民族文学、地方文学等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不同?与其他人文学科以及文化研究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不同?《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从不同角度讨论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论证它的学科性质,描述它形成演变的历史踪迹,总结它的成果,分辨它的危机,剖析它的问题,探索它的走向。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是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之一。
刘象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两次作为富布赖特学者赴美威斯康星大学研修与讲学。主要从事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与外国文学研究。著有《比较文学概论》(合著),译有《文学理论》(合译)、《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当代文学理论导读》,编有《乔伊斯精选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等。
主编:谢天振//陈自序第一辑 学科鸟瞰与历史线索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比较文学学科前史述略比较文学学科发展三阶段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演化的历史脉络第二辑 对学科理论发展的思考比较文学方法论探讨文学与其他艺术的相互阐发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历史依据关于比较文学学科基本理论的再思考比较文学的变与不变第三辑 与国际比较学者的对话韦勒克的比较文学观及其当代意义韦勒克与他的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危机说”辨析巴斯奈特比较文学“反思”之反思第四辑文化及比较研究的可能性文化观念的演化法农与后殖民主义类后现代主义或当代中国的文化逻辑误读与创造――荣格对《太乙金华宗旨》的心理学评述跋
关于“内部研究”,作者首先从文学的研究对象即文学作品本身切入,提出了文学作品是什么,或者说它的存在方式是什么等问题。在这一问题上,他们首先驳斥了文学艺术品是“人工制品”、“声音序列”、“读者的体验”、“作者的经验”、“一切经验的总和”等观点,而主张把文学艺术品看作一个“多层面的”复杂“结构”。作者借鉴了波兰哲学家英伽登的一种现象学的阐释模式,把文学作品分成了以下层面:(一)声音层面:谐音、节奏和格律;(二)意义单元:它决定文学作品形式上的语言结构、风格与文体及其规则;(三)意象与隐喻:文体中最核心的部分;(四)存在于象征和象征系统中的作品的特殊“世界”或者说“诗的神话”。按照这样一个结构模式,作者安排了3章,顺序讨论了这些不同的层面,接着又专章讨论了叙事性作品形式与技巧,最后用3章的篇幅分别讨论了文学类型、文学评价与文学史的问题。毫无疑问,内部研究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作者在这一部分倾注了最大的心力.对于许多概念和范畴作了十分出色的论述。《文学理论》的第二个贡献是对文学研究中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三个分支作了辩证的界定,既指出了它们的区别,又指出了它们的联系。作者指出,为了对文学作总体的、系统的研究,区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三者的关系是必要的。“文学理论”通常是指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之类问题的研究,包括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文学史的理论而文学批评通常是指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往往是静态的)的研究;文学史则是将文学看作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序列而对之作历史的描述。但是,在实际的文学研究中,这三者又往往是互相包容的。文学理论如果不以具体文学作品的批评和研究为基础,文学的准则、范畴乃至技巧就会成为空中楼阁,空泛而无所凭依;反之,如果没有理论的观照,没有一系列准则、范畴和抽象的概括,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编写也就无所遵循、无法进行。文学史与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关系也是如此。文学史家必须懂得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每个文学史家也是文学批评家,因为,文学史编写过程中任何材料的取舍都离不开价值判断,再说文学史的编撰也离不开一定的理论的指导。反过来说,文学史对于文学批评也是极端重要的,因为文学批评必须超越单凭个人好恶的主观判断,不能无视文学史上的关系,换言之,文学批评家必须具有历史的观念。
帮助平台入驻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与中国文学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9页免费128页免费141页免费28页免费18页免费29页免费47页2下载券38页免费44页3下载券6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2页5下载券31页5下载券17页5下载券40页免费6页5下载券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与中国文学史|张​少​康​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文档免下载券下载特权 全站付费文档8折起 千本精品电子书免费看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中国文学批评史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9页免费62页2下载券71页免费71页5下载券71页3下载券9页2下载券41页5下载券9页5下载券44页1下载券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8页免费30页免费613页免费13页2下载券49页免费
中国文学批评史习题|中​国​文​学​批​评​史​习​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文档免下载券下载特权 全站付费文档8折起 千本精品电子书免费看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文学理论:徘徊于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
您现在的位置是: &
文学理论:徘徊于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4期 文章作者:李春青
&&&一、20世纪文学理论的三种基本走向&&&&&& 大体言之,20世纪形形色色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流派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以审美或文学独特性为本位的,二是以意识形态或政治性或社会文化一般性为本位的,三是以对话或主体体验为本位的。下面我们就对这三大类别的文学批评理论做一个简要评述。&&&&& &以审美或文学独特性为本位的文学批评理论是指那种将文学视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形式,试图通过理论阐释来揭示其独特性之所在的研究路向。由于文学通常被视为人类审美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故而这种批评理论常常将审美作为文学的独特本质加以追问。这种批评理论类型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批评与符号学批评等等,也包括近年来影响很大的哈罗德&布鲁姆所倡导的旨在维护经典尊严的审美批评。这类批评的产生肯定与某类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直接相关,俄国形式主义的出现可以说是对自19世纪后期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历史批评(当然包括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反拨,从言说者身份角度看,则是意欲保持知识分子独立身份而不愿意被时代政治所裹挟那部分人确证自身独立性的一种方式,是那些游离于时代精神边缘的知识分子独立身份的话语表征。这类知识分子与20世纪初在俄国处于革命潮流之外的那些&逍遥派&知识分子有着十分相近的心理体验,这就是被边缘化之后的失落感。于是精致的文本分析就成为他们实现自我价值、进行身份认同的有效方式了。当文本分析成为一种技术、一门专业技能时,文本本身也就成为一种乌托邦形式,能够进入其中就标志着一种精神上的特权。俄国形式主义和新批评都产生并兴盛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决不是偶然的,因为20世纪前半期发生的这两次人类空前规模的战争对那些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精神上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于是将文本理解为一个封闭起来的世界,恰恰可以满足安顿他们无所归依的灵魂的需求。&&&&& &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批评理论与形式主义、新批评有着大致相近的心理动因。伊格尔顿认为,结构主义的意义一是&表现了一种无情的文学非神秘化&。传统的关于文学作品与人的精神之间的那种密切联系被切断了,文学不再是人的某种精神或意思的直接呈现,而是类似语言之语法关系的结构方式的产物。我们从作品中直接看到的意思与作品构所呈现的意义完全不是一回事,后者只有通过结构主义方法的分析才能被发掘出来。这种结构主义不仅仅是彻底的&反人本主义&的,而且也通过用结构对实际客体的置换而完成了对客观主义的颠覆。由于仅仅局限于文本之内,因此这种批评还是反历史主义的。作为对存在主义思潮的直接反拨而出现的结构主义,其&价值中立&的科学主义倾向是十分明显的。这下面掩盖的是部分人文知识分子对价值理想的某种程度的迷惘与怀疑情绪。如果说以萨特和加缪为代表的法国存在主义是知识分子失去立法者身份之后的失落情绪的反映,那么以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等人代表的结构主义则是知识分子重新寻找并确立自身价值之努力的产物。&揭示真相&实际上乃是结构主义最主要的动机之所在,而在西方传统评价体系看来&,揭示世界的真相&恰恰就是知识分子最主要的天职之所在。因此,倘若能够确定&结构&就是事物现象后面隐含的&真相&,那么结构主义者们也就完成了实现自身价值、确证自身身份的任务。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学界出现了维护传统经典的声音,主张用审美的而非意识形态的眼光来看待传统的文学经典,认为审美的力量是使经典成为经典的主要原因,而所谓审美力量就是&娴熟的形象语言、原创性、认知能力、知识以及丰富的词汇&所构成的一种&混合力&。(1)这种观点或许是一种怀旧情绪的反映,或许是所谓&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表现,但无论怎样,它应该是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的。它或许可以理解为人文知识分子源远流长的精英意识的现代存留。&&&&&& 以意识形态或政治性或社会与文化一般性为本位的批评理论是指那种旨在揭示文学文本背后隐含的文化的或意识形态的政治性内涵以及文本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等等非审美因素的文学研究路向。在这种研究路向看来,文学并不是什么特殊的、超越于社会历史与政治文化之上的独特之物,它就是社会文化或者现实权力的表现形式。这种纯粹的&外部研究&不大关注文学的独特性质,并不承认&审美&的超越性或者无功利性。早在19世纪初期,史达尔夫人就提出了从环境和地域角度思考文学特征问题的思路,后来在泰纳、斯宾塞等人的鼓吹下,终于成为一个影响很大的批评路向。这种研究路向在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后得到极大地加强,从而在19世纪后期成为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批评模式。坚持从社会现实、时代精神、民族、阶级、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方面解读文学作品乃是这种研究模式的基本特点。开始时这种批评理论只是关注外部因素对文学内部因素,诸如文体与风格之类的影响(史达尔夫人和泰纳),后来就演变为一种对文学社会历史原因的揭示(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后来的&法兰克福学派&),再到后来由于接受了福柯&知识即权力&观念的影响,就演变为一种对文学作品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因素以及权力关系的探寻(杰姆逊与伊格尔顿等)。即使是审美或美学问题本身也被理解为隐含着资产阶级扩大控制权的深刻动机。在这种研究路向看来,任何一种文学理论话语都暗含着某种&政治无意识&,都是一种权力运作的形式。特别是在&政治&这个概念不再专指阶级与党派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集体性行为,而被泛化为社会的或微观的政治之后,更是无处不充满政治性了。如果对审美本身也从权力的角度予以分析的话,那无疑是对世界上一切超越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精神价值的彻底否定,是对乌托邦、神秘性神圣性、超越性、崇高、生命体验、个体情感价值的彻底否定。&&&&&& 毫无疑问,这种追问是解构性的而非建构性的,是破坏的而非建设的,是消极的而非积极的。世界上任何东西在这样的&显微镜&之下都会变形,都会惨不忍睹。其结果必然走向价值虚无主义。&&&&&&&以对话或主体体验为本位的文学批评理论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以体验为中介,以对话为目的的研究路向。以存在主义现象学为基础的哲学阐释学思想表现在文学批评上就是这种研究路向。以伽达默尔为代表人物的哲学阐释学是一种具有存在本体论(或基础本体论)视野的阐释理论。这种理论的基本精神是承认阐释对象与阐释者之间的平等性与相通性,从而超越了以往认识论哲学所坚持的主客体关系模式。阐释的过程不再是主体向客体无限趋近,而是双方的沟通与对话;阐释的结果也不再是客体之客观性的被揭示,而是新的意义建构,是阐释者与阐释对象之间的&双向建构&。在这一过程中,一种同时超越阐释者与阐释对象的更为根本的意义呈现了出来。因此在伽达默尔看来,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不可以穷尽的,永远具有被重新阐释的空间。文学的阐释活动作为此在的存在方式,它本身就具有重要意义,阐释结果反而并不那么重要了。&&&&&&&哲学阐释学毫无疑问是十分深刻的,因为它充分注意到阐释活动的复杂性,从根本上超越了科学主义对人文科学领域的恶劣影响。正如戴维&霍伊所说:&无论如何,总的来说这应该是清楚的:通过要求人文科学的学科不仅思考研究客体的历史性特点,也思考研究者自身资质养成的历史性特点,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使得这些学科的更好的自我理解形成了它们进行探究的合理性前提。&(2)对于研究者或阐释者自身立场的反思是对人类有史以来整个理解传统的伟大突破,其意义极为深远。&&&&&&&在哲学阐释学的直接影响下产生了接受美学理论。在哲学阐释学注重阐释者自身立场的基础上,接受美学进一步将读者作为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点,将接受作为理解文学史的基点,从而在文学研究领域中实现了一场真正的革命。于是&空白点&、&召唤结构&、&期待视野&、&隐含的读者&等重要概念以及&读者参与文学创作过程&、&一切文学史都是接受史&等观点就堂而皇之地进入到文学批评理论领域之中了。接受美学对于进一步破除那种表现在文学研究上的独断论的、主观性的倾向,进一步揭示文学研究乃至整个人文科学的复杂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二、各种批评理论背后的深层知识论模式&&&&&& 学界近年来常常讨论现代性话题,连带着也涉及&古典性&、&后现代性&问题(还有人提出&近代性&的说法)。一般说来,西方学者之所以普遍使用&现代性&概念主要目的是突出西方文化从古典时期向现代时期的转变;而&后现代性&的提法也同样是要强调在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社会文化的新变下将思考指向从彼岸拉回到此岸,从天国拉回到自然,从神拉回到人,于是先是以追问外部世界构成为指归的自然哲学,然后是以追问知识形成的内部机制为目的认识论哲学相继占据主导地位。到了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马克思这里,更是试图一揽子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总体真相,并在此基础上彻底改造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依然没有脱离&追问真相&的恒久冲动。19世纪哲学也有着另一种倾向,即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等人所代表的关注生命体验的非理化。这就是说&古典性&、&现代性&、&后现代性&这性主义传统。他们,以及在他们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些提法都是旨在凸现文化发展的阶段性与差异性。这无疑是合理的,因为差异的确存在。在强调差异、断裂、碎片化,反对本质主义、中心主义、深度模式的&后现代思维&大行其道的西方学界,有一个问题是人们很少关注的:在古典性、现代性、后现代性之中有没有一以贯之深层一致性?我觉得如果站在另一种文化立场上,以一种&他者&的身份来观照西方文化,这个问题是不难被提出来并得到肯定性答案的。&&&&&& 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如何做人&为主要指归的知识形态不同&,追问真相&是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知识论模式。古希腊的本体论哲学旨在追问宇宙存在与运动的根本依据问题,人们试图通过这种追问彻底把握外部世界。尽管高尔吉亚式的怀疑与狄欧根尼式的拒绝追问也颇有影响,但是居于主流的无疑是强烈的追问世界真相的冲动。世界本原在相继被归结为&水&、&火&、&以太&、&阿派朗&、&原子&等不同的物质元素之后,最终在柏拉图那里被升华为一种抽象的精神性存在,这就是&理念&。这在西方哲学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从此之后,人们渐渐习惯于在看得见的事物背后寻找看不见的根据与动因;也习惯于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建构起一个个概念的世界,并认定这个世界才是世界的真相。&追问真相&的冲动在柏拉图这里得到极大强化。&&&&&& 中世纪虽然是神学时代,但丝毫没有影响&追问真相&这种知识论模式的决定性作用。只不过作为彼时知识人代表的教士阶层用有人格的&上帝&置换了无人格的&本体&,因而也就用关于上帝存在方式的追问来置换了关于世界本体的追问而已。&&&&&& 文艺复兴之后,世俗知识分子在&祛魅&冲动的促动下将思考指向从彼岸拉回到此岸,从天国拉回到自然,从神拉回到人,于是先是以追问外部世界构成为指归的自然哲学,然后是以追问知识形成的内部机制为目的认识论哲学相继占据主导地位。到了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马克思这里,更是试图一揽子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总体真相,并在此基础上彻底改造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依然没有脱离&追问真相&的恒久冲动。&&&&&& 19世纪哲学也有着另一种倾向,即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等人所代表的关注生命体验的非理性主义传统。他们,以及在他们影响下成长起来的20世纪的那些反思现代性的思想家们,都对文艺复兴以来渐渐形成的&理性中心主义&,即人类把握世界的能力与方式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换句话说,哲学家们对人自身&追问真相&的那份流传久远的自信心动摇了,思考似乎又回到了高尔吉亚的原点。①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西方思想家已经抛弃了&追问真相&的深层动机了呢?完全不是这样!只不过把这种追问推向了一个新的深度而已。我们不妨看一看在整个20世纪影响巨大的那些哲学家们的情形。胡塞尔是不是在追问真相呢?当然是,他的现象学正是出于对以往哲学话语的怀疑而提出的,目的是弄清楚真正的知识是如何形成的,或者世界是怎样在意识中被建构起来的。他继承了笛卡尔和休谟的怀疑精神,也继承了康德的二元论思维,从而将世界或者可以被认识的一切事物置于人的意识空间中来讨论,较之以往那种主客体对立的思维方式的确大大深化了一步。在胡塞尔这里,知识形成的真相与世界存在的真相是合二而一的事情。海德格尔是不是在追问真相呢?当然是!他不是在追问存在的本原与人们认识存在的方式,而是追问&存在&本身。在他看来,何谓存在根本就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人只有明了了&存在&之为&存在&的道理,才能够实现&诗意的栖居&,即有意义地生活。但是由于海德格尔在追问真相的同时还标举&诗意的栖居&,即人生意义与价值问题,因此在他影响下形成的哲学阐释学就开出了另一条思考路向,这就是意义的生成与重构问题,而这正预示着西方人文科学的自我突破。对此后面我们还将论及。弗洛伊德是不是在追问真相呢?当然是!当人们确信自己是理性的动物,确信人的行为都是在理性的掌控之中的时候,弗洛伊德认为这只是一种幻象而已。他认为事情的真相是:那个为人的本能所控制的、深不可测的无意识领域才是人的一切行动的真正动因之所在。精神分析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考,是在追问人的行为,包括个人的一言一行与社会的政治、文化活动的最终决定性因素究竟是什么。20世纪后半期影响巨大的福柯是不是在追问真相?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他的&知识考古学&不仅仅是为了破除以往知识话语的神圣性、客观性与公正性,而且是在追问知识话语形成的真正原因,是在揭示貌似客观的知识形态背后隐含的权力关系。其他如马尔库赛对审美活动的政治诉求、阿尔都塞所谓的&症候式阅读&、杰姆逊对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梳理、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描述、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提出、吉登斯的&双重阐释学&方法,哪一个不是在追问真相?&&&&&& 所以说&追问真相&的冲动乃是西方人永恒的精神之梦,他们似乎永远不会从梦中醒来。如果说,所谓&古典性&所代表的西方传统思想的主旨是追问世界本原问题,属于本体论思考、所谓&现代性&所标示的是对人自身认知能力与道德信仰能力的探究,属于认识论与伦理学范畴,那么所谓&后现代性&所表征的则是人们对以往思想方式与价值观念的重新审视与自我拷问,属于文化反思范畴。贯穿于&古典性&、&现代型&、&后现代性&之间的一致性则是那种亘古不变的&追问真相&的思维指向。我们如果站在西方文化传统之中来考察西方文化的历史演变,不同时期的文化差异性会显得比较清晰,而其内在一致性则往往隐匿不见;我们如果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即那种以思考人与天地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如何相处以及自身心灵如何安顿为主旨的文化传统&&来观察西方文化的历史演变,则其一以贯之的深层一致性就昭然若揭了。&&&&& &我们前面所论及的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三大研究走向中,除了以对话或主体体验为本位的研究路向有所不同之外,都可以说是这种&追问真相&思维方式的不同表现形式。即使是以审美或文学独特性为本位的研究路向也同样如此。因为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这些批评理论研究对象虽然是审美或文学的独特性,但是它们所追问的却是&文学何以成为文学&、&作品意义如何形成&这类问题,这就超出了审美层面而进入到&追问真相&的层面。真正的审美批评,例如中国古代诗话、词话、书论、画论等所做的那样,纯然是描述、体验、品味,决不是抽象的议论与冷静的分析。在20世纪文学理论的三大趋向中唯一不能完全被&追问真相&的冲动所统摄的就只有以对话或主体体验为本位的研究路向了。对此我们下面将予论及。
&&&三、文学理论发展的前景问题&&&&&& 联系我国学界近年来的实际状况,徘徊于以文学自主性或审美价值为本位的研究路向与以揭示文学和各种大众文化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性为目的的文化研究之间,乃是文学理论研究者当前面临的最为普遍的选择难题。根据西方的经验,这两种批评理论本质上都是&追问真相&的思维方式的产物,所不同的只是研究对象与范围有大小之别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研究其实是将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批评的方法从文学文本泛化到形形色色的社会文化,特别是大众文化现象。审美是一种精神状态,只有体验与品味才能够复原这种精神状态,任何将审美问题知识化、对象化的研究都只能是隔靴搔痒,并不能切近其本身。因此形式主义、新批评和结构主义那类研究方式存在着重大缺陷,其所揭示的&真相&决非审美或文学自主性本身。因此这种研究路向是不足以担当文学批评理论未来发展的重任的;那种以意识形态或政治性或社会文化一般性为本位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化研究在揭示文学和文化现象生成的动因与机制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但就根本而言这是一种以&解构&、&颠覆&为宗旨的研究路向,用于破除神话、正本清源则有余,用于建构与弘扬积极的文化精神与人文价值则不足。故而同样不能够承担未来文学批评理论的重任。&&&&&&& 在我看来,在承认文学独特审美价值的前提下,那种以把文学视为人的某种存在方式,把文学性或美视为人的本真存在之敞开状态的观点为基本预设,以对话为文学阐释基本原则,以建立新的意义空间为阐释目的的现象学存在主义语境中的哲学阐释学乃是最有生命力的批评理论。理由如下:首先,这种阐释学的批评理论承认文学的美学价值,这就与那些旨在挖掘意识形态或政治性意义为目的的批评理论区别开来了。文学毕竟是文学而不是任何其他的文化形式,完全不顾及文学独特性的阐释当然也有其存在价值,但它只能揭示文学与其他文化形式共有的文化意蕴,而不能揭示文学独有的精神品格。其局限性可以说是不言自明的。在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看来,文学艺术是存在的澄明,是真理的显现,对于人的生命具有根本性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可以说,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对文学艺术的这种看法既是对康德、席勒、谢林、叔本华、马克思、费尔巴哈、尼采、狄尔泰等人的美学思想的继承,同时又是对他们的超越,因为他们是在更根本的意义上理解文学与艺术之于人的价值的。其次,这种阐释学的批评理论找到了最为恰当的阐释立场,既避免了独断论的&六经注我&,又避免了客观论的&我注六经&&&对话,这真是最伟大的阐释学思想!尽管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孟子提出的以&尚友&为目的&知人论世&之说已然包含着对话与沟通的含义,但是毕竟没有直接提出&对话&理论,而且主要是在道德层面上立论的。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与&效果历史&之说可以说把&对话&的阐释学意义揭示得淋漓尽致了。在这里阐释的过程就成为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传统经典中那些可以理解的部分与阐释学者自身的&前理解&相融会,就构成新的意义。文学于是就成为今人与古人&对话&的中介,在不断的阐释活动中,文学传统积蓄成为一条永远流动不息、永远有源头活水的长河。因此,任何对文学意义与价值的研究如果没有这种&对话&的视域,那根本就不值得一提。第三,阐释学的批评理论具有极为广泛的适用性与积极的建设性品格。例如对于千百年来深刻地影响过人们心灵的文化经典(如柏拉图与莎士比亚等),那种以意识形态和政治性为本位的批评理论就通过揭示其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与权力关系而颠覆其神圣性,这样就势必在揭示某种真相的同时又遮蔽了这些经典实实在在地打动人心、给人深刻审美感受的意义与功能。阐释学批评理论就绝对不会有这样的理论缺陷,在它的视域中,经典永远会保持其艺术魅力,而且会历久而弥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的乃是&体验&(Erlebnis)这个阐释学的重要概念。伽达默尔在继承了狄尔泰、胡塞尔和伯格森等哲学家关于&体验&的理解的基础上,认为&生命和体验的关系不是某个一般的东西与某个特殊的东西的关系。由其意向性内容所规定的体验统一体更多地存在于某种与生命的整体或总体的直接关系中由于体验本身是存在于生命整体里,因此生命整体目前也存在于体验之中&(3)这就是说,体验不是任何一种心理机能的活动,因此既不是逻辑思维的产物,也不是想象或感觉的产物,体验乃是生命本身的一种存在状态,因此它是整个生命&&包括理性与感性、思维与情感、灵魂与肉体&&的整体性活动,是全身心投入之后所获得整体性感受。因此由上个世纪初期生命哲学和现象学哲学所标举的这个重要的哲学概念标志着西方哲学的某种转向&&超越了西方哲学史上根深蒂固的感性与理性、认知与情感、灵魂与肉体、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向着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方式靠拢。也正是由于有了&体验&的中介,才使得哲学阐释学的研究路向不能再用&追问真相&来概括了。也正是由于这个概念,才使得哲学阐释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具有了某种深刻的相通性。&体验&作为一个汉语词汇,无论是在古代汉语中还是现代汉语中,都有通过亲身经历来领悟、觉察的意思。在古代学术论著中更多地是用&体认&这个词语,二者意近。古人治学,从来都反对纯粹的对象化的认识方式,而主张体验或体认,也就是要求学者全身心地去领会、理解所学的道理,并且在亲身的行动中去践行,去验证。因此&体验&或&体认&总是与生命的整体性直接相关的。在这一点上,中西哲学的确是相通的。&&&&&& 在伽达默尔看来,审美体验又是一切体验中最为本质的体验。他说&:审美体验不仅是一种与其他体验相并列的体验,而且代表了一种体验的本质类型。&(4)审美体验之所以具有这样的重要性,是因为它是艺术作品的规定性之所在,而艺术作品又可以被视为是&生命的完美的象征性再现&。换言之,审美体验是人的生命的最本质的显现方式。这实际上还是德国古典美学的传统思想,例如席勒就认为只有处于审美状态(游戏状态)中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这样一来,对于在对文学作品的阐释过程中&,体验&就成为最基本的运思方式,离开了体验的文学阐释肯定是有问题的。前面论及的那两种文学研究路向都存在着缺乏&体验&这一中介环节的缺陷,因此都不是真正恰当的阐释方式。如此看来只有强调&体验&之重要性的阐释学的批评理论才真正可以做到对于文学审美特征或独特性的关注,因此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批评。
注释:①高尔吉亚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无法被人正确认识的,即使被认识了也无法被准确表达出来。参考书目:(1)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20页。(2)戴维&霍伊:《阐释学与文学》,张弘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0页。(3)(4)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88-89、89页。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学院)&&&&&&&&&&&&&&&&&&&&&&&&&&&&&&&&&&&&&&&&&&&&&&&&&&&&&&&&&&&&&&&&&&&&&&&&&&&&&&&&&&&&&&&&&&&&&&&& (杨宁宁、郑二利、唐卫萍编发)
如需转载本网站发布的信息,请注明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