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哪些现状决定了实现中国梦想秀还需努力

实现中国梦需努力增强本领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习近平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
  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庆祝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同时举行中央党校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已不再兼任中央党校校长了,但我对中央党校很有感情。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是一件大事。无论从党的事业发展还是从自己的感情上说,我都很高兴同大家一起庆祝这件大事。
  中央党校1933年创办于中央苏区,延安时期初具规模,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党校得到很大发展。80年来,中央党校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了大批领导干部,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特别是推进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80年来,中央党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突出党校教育特色和优势,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累了丰富办学经验。我们庆祝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就是要发扬党校的光荣传统,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推进党的理论建设,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于中央党校工作,我任校长期间已讲过多次。去年,我在全国党校校长会议上作了内容全面的讲话,今天想专门谈谈学习问题。这个问题以前也讲过,今天之所以还想再讲讲,是因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
  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改革开放伊始,党中央就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学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这是由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决定的。
  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中,有些是老问题,或者是我们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或者是有新的表现形式的老问题,但大量是新出现的问题。新问题每时每刻都在出现,而且多数又是我们过去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的。出现这样的状况,是由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引起的。不论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不论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还是改变了表现形式的老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增强本领就要加强学习,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对我们的本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遇到了种种艰难险阻,我们的事业成功都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取得的。想一帆风顺推进我们的事业,想顺顺当当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那是不可能的。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还会不断出现,关键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
  从总体上看,与今天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本领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特别是随着形势和任务不断发展,我们适应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适应的一面正在上升。如果不抓紧增强本领,久而久之,我们就难以胜任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延安时期,我们党就注意到&本领恐慌&问题。当时,党中央曾明确指出,我们的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我们现在是不是也面临这样一种状态呢?我看是的。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由于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还是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套路来应对,蛮干盲干,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做得还很辛苦,但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这就叫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我看这种状态,在党内相当一个范围、相当一个时期都是存在的。因此,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有人研究过,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为9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还有人说,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因此,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
  正是从这样的战略高度出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把学习型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学习是前提,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既然我们都是领导干部,都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职责,就要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从这个角度讲,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否则,&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虽勇气可嘉,却是鲁莽和不可取的,不仅不能在工作中打开新局面,而且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的危险。
TAG 关键字:&&&&&&&&&&  
责任编辑:宛丘耕夫
& &相关文章
&&&&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当地的人民结合起来,才能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深入基层,走进去,更要融进去。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最真实的信息,...
免责声明:&&& 凡选调生网所载文/图等稿件,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按照国家法律要求严格审核用户评论,拒绝地区歧视,本站审核的评论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或观点。&&&
用户因发布的内容所引发的版权、署名权的异议,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授权转载、摘编本网站发布的原创内容引发的版权、署名权争议,由擅自转载或摘编人承担一切法律后果。&&&
如果选调生网发布或涉及的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本网站详细声明及联系方式见底部“网站声明”、“联系我们”。
热点关键词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建立镜像 陕ICP备号 本站法律顾问:徐丽娜、黄成伟
匿名反馈:
公开反馈:
Copyright &
, 选调生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政治会考材料分析题(含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政治会考材料分析题(含答案)
会​考​材​料​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梦想是快乐的源泉。  离开管理咨询业已经有一阵了,多了很多时间,不得不常常提醒自己,忙碌也好,空闲也罢,千万不要忘了要有自己的梦想,因为这是自己追求持续性快乐的源泉。当然一些其他行为也可以,譬如sexy,但那些都是短暂的。  国家也是。  前有复兴之路,现有中国梦。若比喻国家是一家企业,梦想便是这个国家的愿景(vision)。若能让在世的子民沉醉于了无止尽的春梦中,该国的幸福指数也一定奇高。无聊的时候,我常常在想,若我站在习大大的位置上,该如何去看这个世界,咱们中国现在究竟在国际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我们的中国梦应该是怎样的,如何去度量?  百无聊赖以及胡思乱想,促成了我个人一个短期的梦想,写一份没有客户需求和报酬的报告,关于如何实现中国梦。同时也顺便看看各行各业未来可能如何发展,股票投资等应该如何组合。  尚未开始思考,便发觉这个问题真的很大,当习大大不容易啊。若简单用一个指数来衡量,譬如之前某所所长提出的民族复兴指数,实在毫无意义。所以我想从十个维度出发,能源、金融、消费、基工、基建、科技、医药、文化、政治、愿力,和大家一起探讨。可能还未开始,马上就会有人来拍砖,这样分类就他妈MECE了吗?就像项目还没开始前,小组团队做了n个假设和框架,但总是还会有人站出来提出合理的反对意见。但是,我已不在咨询业,这也不是有报酬的报告和讨论,所以反对的提反对的,我说我的。此外,我是电子工程专业和MBA背景,文学素养比较低劣,内容的美感与措辞等请随便指正。  第一篇:能源-战争之源  为什么把能源放在开篇?因为经济是政治的基础,而能源又是经济的基础。此外,能源还是战争之源。所谓的战争不仅仅是我们可见的兵戎相见,还常常是我们不可见的货币战争。自1973石油危机以来,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其终极目标无非是关于能源的把控权。在金融方面,相比80/90年代,国际上大型投资银行对于能源derivatives把控从30%提高至2012年的80%左右,这样的提升有和谐开展的,也有恶性争夺的。  对于能源的争夺必定是大鳄之间的斗争。2012年全球能源消耗大概是12,000Mtoe,假设原油价格是100 usd/barrel,那么一年的销售价值接近9,000 billion usd。然而根据国际统计组织数据,2012年全球的GDP大概是72687 billion usd。也就是说能源的直接消耗就接近了全年GDP的~12%,这其中还未包括与能源的其他间接相关行业,譬如管道铺设、电厂设备等等。若按照通常1:3带动相关行业计算,那么能源行业将影响全球GDP的40%左右。对于这样一个硕大的市场,虾米型的企业、国家等是完全可以忽略的。此外,一般能源的行业进入门槛很高、资金密集,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也注定了这样斗争必然是大鳄之间的斗争。中国若能依然相对高速发展,首先必须确保的对于能源的把控,若能源缺乏、价格剧烈变动,那么对于中国的实体经济影响是无比巨大的。  1. 石油  说起石油,不得不提及一家叫standard oil的公司。很多人可能都听过ExxomMobil, Shell, BP, Chervon, Total, 但是不怎么了解standard Oil,其原因是因为早在1911年,这家公司就因为美国的反垄断法被拆解成了几十家公司,其中ExxonMobil、Chervon以及BP北美就来自这家母公司。美国的反垄断法很牛逼,罚了很多企业,但是纵观历史,其实也就只有两家企业因为垄断法而拆解,其中一家就是这家标准石油公司,而另一家大家可能都知道叫AT&T。如果当年标准石油公司没有被拆解,那么它将是当今毫无疑问的全球第一大公司,市值好几个trillion 美元。而曾经主掌这家企业的就是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的John D. Rockefeller。标准石油公司成立于1870年左右,之后便迅速扩张,涉猎了石油勘采、运输、炼油、铁路等等业务。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年的洛克菲勒依旧很牛逼。第一、把握了发展的趋势,战略眼光很牛,看到了石油在未来一个世纪的光明,也许可能还更久远一些。第二、全价值链管理,几乎把握了美国石油的命脉,从勘探到运输,并且把石油的价格做到全成本最低,我有时候在想若不是当年美国政府把它给拆解了,可能现在的石油价格更便宜,世界的能源格局都不一样。第三、中央集权管理,当时standard oil的业务布局很广,全世界都有业务,它在1890s就已经进入中国,提供煤油灯的原料,中文品牌就是美孚,然而它的管理却是中央集权的,Rockefeller为了管理这个庞大的组织,做了一个创新的管理方式,他按照区域把业务由37个股东管理,并把37个股东的权利最后约束到9个执行长官,并且把所有重大的决策都拉回到美国的Cleveland,和这9个执行长官一起协商决策,当然Rockefeller一直是9个核心执委会的老大。1904年,standard oil公司已经控制了美国90%左右石油生产和销售,其中大概50%多都是出口的。  当年美国政府为什么一定要把这样一家企业拆解呢?假设中石油、中石化、以及铁道部合并了,并且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和9个核心成员,你觉得咱们中央管理层能坐得住、睡的稳吗?美国虽然是联邦制的国家,但国家管理的内在逻辑也一样,美国联邦政府、法院、议员等无法允许这样一个隐形帝国的存在,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这样的决策正确与否,是否有利于美国石油甚至整个工业的发展,很难说,我们也已经无法复盘模拟。最后的争夺战显然是国家获胜,rockefeller把帝国拆分了,当然自己也做了很大角色转变,从一个帝国国王变成了美国历史上最有钱的商人。下面这位大侠就是曾经的美国石油、铁路帝国的凯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    - 困了,待续ing
楼主发言:9次 发图:
  美国有一个石油帝国,那么欧洲呢?犹如欧洲一直未曾被完整的统一过一样,欧洲的石油也没有一个帝国出现过,Shell、BP、TOTAL是最大的三家企业。先说Shell,成立于1907年,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后来和英国合资,并且靠第一次世界大战帮助英国获胜,在欧洲获得了老大哥的地位。如今Shell全年的销售几乎等于荷兰一年GDP的80%。BP,英国石油公司,最初起源于1908年,几个英国的地质学家在中东地区的伊朗第一次发现了巨量石油储备,后来就成立了BP的前身Anglo-Persian Oil Company (APOC)公司,再后来APOC公司和Shell公司在英国伦敦成立了合资销售公司BP。TOTAL,道达尔公司,最初成立于1924年的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Shell想和法国政府合资成立法国石油公司,但是被高傲的法国总理Raymond给拒绝了,于是法国政府自己单独搞了这个公司。再后来由于私有化进程,法国政府对于TOTAL的股份就急剧下降,失去了控制,最后TOTAL卖给了法国的死对头德国。因此,原则上来说TOTAL已是一家穿着法国衣服的德国企业。如果当年高傲的法国总理Raymond现在还活着,不知道会不会被气死。  石油企业最赚钱的是勘探和挖掘业务,有意思的是5大石油公司的所在国家都不是富有石油原产地。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石油战争是无法避免的,无非是属于温和派的经济价格战,还是野兽派的机枪大炮战,今天还是明天而已。下面一张地图反应了各国石油储量,大圈表示勘探的储量多,小圈则相反。圈圈的大小与集中度与地区的政治稳定几乎成正比,圈圈越大越集中,该地区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政治因数也最为不稳定,区域战争频繁,经济相对落后。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石油资源丰富,完全可以靠能源换金钱、食物等等,人民应该不愁衣食。但是也正因如此招来了诸多麻烦。很难说当地政治不稳定是由于自身愚昧落后还是阴谋垄断者们的故意设局。    回首中国石油能源格局,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组成,且全部是由国家绝对控股。三桶油战略导向差异比较明显,在体量上前面两桶显著大很多。我国目前的勘探的石油储备大概在25,000万桶左右,假设消耗不增加,预计可以用25年左右,也就是说等我50~60岁的时候不得不需要骑着自行车出行了。当然这样的情况也不一定会发生,回首我国石油行业过去发展的几十年,无论是在产量和技术上都有显著提升,所以也有理由相信能源危机可以解除。  建国初期我们石油几乎都是进口的,储备又很少,可以说几乎每周都是处于能源危机中。后来才有了李四光、黄汲清、王进喜,有了大庆油田,解决了初级动力内需。然而若是有心回顾当年大庆油田的开发历史,其心酸与悲壮,想必现今的80、90青年们所不能承受的。想起在《美国种族简史》中对于80年代香港移民美国的青年们的描述,大体是抱怨、堕落的居多,不如最初第一批移民美国的华人,虽然很穷,但却吃苦耐劳,积极进取。其实现在经济腾飞的中国,今天的80/90青年们和那时候香港的青年们很类似,在精神和信仰上可能也是最为迷失的一代人。因此,在最后的最后我想以 “愿力”作为结束。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于人于国皆是,在最为基础之处,应该占有最为崇高之愿。  但是,其实进步并非是必然的。
  楼主,查暂住证了  
  回顾中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分分合合,一波三折。  * 1950年4月: 燃料工业部设石油管理总局,负责新中国的石油工业生产建设;  * 1955年7月:石油工业部独立成立;  * 1959年9月:黑龙江省松辽盆地松基3井获工业油流,发现世界级的大油田-大庆油田;  * 1970年6月:石油、煤炭、化工三部门合并,成立燃料化学工业部;  * 1970年8月:开始建设中国第一条长输管道:大庆-秦皇岛、大庆-大连输油管线;  * 1975年2月:撤销燃料化学工业部,成立石油化学工业部;  * 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撤销石油化学工业部,设立石油工业部;  * 1985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海南公司与澳大利亚CSR公司签订了中国陆上石油对外合作第一个合同《海南岛福山凹陷石油资源合同》;  * 1993年3月:在泰国邦亚区块获得石油开发作业权,这是中国石油公司首次在海外获得油田开采权益;  * 1993年7月:获得加拿大阿尔伯达省北湍宁油田的部分股权,并生产出中国历史上第一桶海外原油;  * 1998年3月: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对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分别组建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个特大型企业集团公司;  * 2000年4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次日,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交易,标志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在境外融资成功;  * 2005年12月:吉林石化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及引发松花江水环境重大污染事件;  * 2006年12月:美国《石油情报周刊》公布2005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国石油连续第6年位居世界10大石油公司行列,排名由2004年的第9位上升至2005年的第7位。综合排名依据油气储量、油气产量、炼制、油品销售量等六项指标;  * 2007年11月:中国石油A股上市,发行价16.7元,当日开盘价48.6元。  2007年可能是我国石油行业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2007年,中国石油轰轰烈烈回归上证A股,并且创了历史多项纪录,估值世界第一,股票发行当日,举国疯抢,绝对是与资本市场结合后的旷世盛宴。然而事隔7年,如今我们的三桶油的平均P/E已经低于10,而上面提及的国际五桶油的平均P/E均高于12。是我国的石油行业在走下7年下坡路,还是仅仅是资本市场的看空,亦或是国际、国内大鳄们的做空?我们石油企业现状如何?  1. 整体运营效率不高。中石油544083名员工,比国际五大桶油所有的员工加起来还要多出10万多人,咱们的确是泱泱大国不差人,可是却也无疑反映了我们整体运营效率的低下。当年毛主席打美国人,用的是人海战术,事隔几十年,我们依然还在用人海战术。若详细阅读一下年报,更不得了,其中319741名是临时工。管理过工厂的人,或是帮助工厂做过咨询的人都知道,临时工是出力干活最多的,估计富士康都没有那么多临时工。一个现代型的企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临时工?有多少人在三桶油里面是站着茅坑不拉屎的?由于人太多,粗略估计了一下,员工的整体薪酬也不高。董事长、总经理年报上看得出,100万多一点。基层员工平均薪水大概13万左右(不计算零时工)。有些人可能觉得已经蛮高了,远超我国的平均薪水。但是我想说的是,无论从管理层或是基层都不算高。董事长没有股权激励,100万多的薪水也仅仅是那些顶级投行、咨询公司入门级的薪资。那么管理层的内在激励来自哪里?无疑出自崇高的理想,或是权利的欲望、或是灰色收入。对于基层而言,13万的收入,对比国际上的五大桶油而言,也不算多,仅仅是人家1/3的收入。  2. 技术能力欠缺。我并非石油行业的专家,对于技术更是一无所知,但是看了咱们能源局的网站和里面的内容,相比于欧洲以及美国能源官方组织,简直是惨不忍睹,不知道开设这样的网站有什么意义。由此便怀疑整体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我常常被冠以外贸协会的帽子,过于注重外表的东西,可是常言态度决定一切,若是门户网站都如此草草,那么如何相信整体的技术能力与我国石油使用体量相匹配?于是搜索了2014年13th annual world oil award,在近一百多项中,仅中石油在最佳挖掘技术领域,获得一项“Bottom Hole Pressure Intermittent Reducing Tool”,而在“best completion technology"、"best data management & application solution"、"best explortion technology"等等领域均无建树。Schlumberger、Baker Hughes等技术公司依然是引领石油行业技术革新的科技企业。  3. 多渠道供给,供需整体平衡。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国际采购能力,石油进口渠道有中东、非洲、南美,见下图,此外,国内开采的产能比较平稳,未有报道长时间大面积缺油现象,相信整体供需是比较平衡的。    4. 政商管理博弈。很多外国政府和企业认为我国的三桶油完全是政府的管控,很多决策都是源自中央的要求。的确很多层面如此,譬如市场油价政策,我国总体的市场油价高于欧美10~20%左右,由于炼油行业的亏损,政府还要每年补贴他们100多亿。然而在很多层面又并非如此,央企的管理考核,以及企业管理层自身的政治或是经济诉求与政府的要求常常发生背离,譬如政府要求开发某些地区的石油一是加强政治关系,二是平衡原油的多样性,但是从企业盈利的角度可能这并非是最佳的决策,因此很容易仅仅在形势上敷衍,与政府形成相互间的博弈。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何定位,如何竞争?
  保障供给,蓄势待发。回顾历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1973年中东战争,1979年伊斯兰革命,1990年海湾战争,都是由于石油供给短缺造成国际油价暴涨。油价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时间,就会使中国的GDP增幅平均降低0.01个百分点。因此为了确保gdp以相对稳定的速度发展,需要稳定国内油价,由于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接轨,而国际油价的波动影响因素众多,为了减少其中的波动,应积极推行人民币结算,加强原油期货交易,积极管控国家石油储备,并且加强国内、沿海石油勘探以提升国内石油供给能力。  竞争合作,互赢互利。当今石油的格局已经和10年前依然类似,但却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利益集团之间既是竞争又是合作。从石油供给国来看,opec成员国不断扩展,从最初的5个已经增加到了12个,由此也可以断定内部的决策与统一更加困难,有利于石油购买国。我国石油企业应该积极加强与不同opec国家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从石油购买国而言,其需求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经合组织国家对于石油的依赖已经开始下降,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需求量已经接近或超过经合组织国家(可能存在一定的统计误差)。由于欧盟国家实施节能减排计划,对于石油的需求已经出现了负增长。美国由于大力开发天然气(能源篇下一节讨论)和新能源,对于石油的需求增长也降低。我国需联合非经合组织国家,提升石油采购时的综合能力。此外,适当推迟签约节能减排约定,并且积极与欧盟和美国合作关于新能源的前沿科技。    调整组织,提升效率。我国三桶油组织庞大,相比国际上五桶油效率低下,整体估值偏低,应积极推行改革,调整组织结构。首先应剥离中石油、中石化的石油设计与服务单位,并且使之对标斯伦贝谢等服务公司。其次调整薪资激励并启动裁员计划,主要用以减少零时工,充分激励和惩罚正式员工。再次调整管理层评估,竞聘,审计制度,管理层的激励不能局限于财务指标,竞聘主要引人国际管理经理人参与国际事务,审计则联系与激励并且年限延期,离职后依然生效。石油行业具有一定特殊性,联系国家战略,集团管理层应充分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需求。  引入民资,盘活资源。在非核心领域,尤其是服务性领域,譬如加气站等,积极引入民营外部资本,参与经营,盘活整体资源,提升效率。国有企业很少有在服务性行业做的比民营企业做的好,其原因很多,考核制度、灵活性、主观能动性等。  对于个人而言,如何投资?  1. 综合性石油公司:   exxon mobil (nyse: xom) :一般  royal dutch shell plc (nyse: res.a) :一般  bp plc (nyse:bp) - 买入  chevron (nyse: cvx)
- 一般  totoal (nyse: tot) -一般  中石油(sha:601857): 买入  中石化(sha:600028): 买入  2. 石油技术服务公司:  Schlumberger 斯伦贝谢(nyse:slb): 一般  Halliburton 哈里伯顿能源服务公司(nyse: hal)
:一般  baker hughes美贝克休斯公司(nyse:bhi):买入  中海油(sha:601808): 买入  Fluor 福陆公司(nyse:flr):一般  Transocean(nyse:rig):一般  Petrofac (lon:pfc):一般  Saipem (bit:spm):一般  3. 国内石油技术服务公司:  宏华集团有限公司(HKG:0196):一般  胜利油气管道控股有限公司(HKG:1080):一般  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HKG:3337):一般  海隆石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HKG:1623):买入  华油能源集团有限公司(HKG:1251):一般  山东墨龙石油机械股份公司(HKG:0568,SHE:002490):一般  太困了,自己看财务报表分析吧,有兴趣可私聊。
  咨询业是不是给别人当狗头军师,我一直相干这样的工作,可惜没有机会,很多想法无奈没有执行力。
  看了楼主的帖子,感觉像做过咨询的,查了些数据。但你的题目是站在习大大的高度去看问题,就好比客户很茫然,你作为咨询公司给他出主意,我觉得你关于能源一节的分析很好,内容很翔实,但应该不是客户需要的东西。  可否换个思路,你把中国看做一个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利润率,现金流量,资产负债做一些分析;把习大大当作董事长,克强同学当作CEO再把他们所遇到的制度问题,团队问题,员工素质问题,外部环境做一些分析,结合你咨询的底子看能否开出些药方。题目很大,必须高屋建瓴,否则林林总总说不完的。
  学习。
  2. 天然气:清洁的未来,还是真实的谎言?  天然气是当今三大不可再生能源之一(石油、天然气、煤),也是投资机构最为看好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根据国际能源研究机构预测,基于节能减排的协议,2035年天然气的消耗将会高于石油。然而更为夸张的是天然气的储量每年预测的愈来愈多,而且可开采的天然气,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那么如果我们把能源中心转移到天然气,是否就会变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呢?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天然气。为什么说天然气是相对的清洁能源呢?因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和少量一氧化碳及微量的稀有气体,如氦和氩等。天燃气燃烧后几乎无废渣、废水产生,相较煤炭、石油等能源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 (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  天然气的来源主要有五处:第一,conventional non-associated gas,这种气最好开采,俄罗斯、伊朗、卡塔尔很多;第二,conventional oil associated gas,就是挖石油的时候也顺便开采了天然气,中东地区、美国很多;第三 ,coal bed methane,就是挖煤的时候也顺便开采了天然气;第四,tight sad gas, 这种气技术要求比较高;第五,shale gas,这种要求技术非常高,同时还需其他辅助材料,开采麻烦,但是全球储量巨大,其中预测储量最大的国家就是中国。    回到开始的问题,由于技术革新,并且第五种天然气储量巨大,是否这种能源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主流呢?如果它将是主流,那么我国是否现在应该把能源建设的中心转移到天然气中来呢?  美国是提出页岩气(shale gas)革命概念的国家,也是目前全球天然气最大的生产和消耗国家,它的发展天然气背景和历史是什么?  天然气在美国可谓一直发展的很好,尤其是1970s以前。后来随着石油价格的下降,在s期间,天然气的消耗一路下降。到了90年代初期,由于海湾战争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于石油的需求量急剧上升,石油的价格也急剧上升,天然气又开始体现了价格优势,因此美国国内的天然气消耗量开始反弹。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的国内生产的天然气无法满足内部需求,需要从外部进口。到了2005开始,页岩气开发技术逐渐开始应用,到了2010年,美国的页岩气产量已经超过了10,000,000million cubic feet,也就是说已经占了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1/3还要多。5年左右的时间,增长了接近20倍。在2012年世界能源预测报告中提出,页岩气技术的发展可能改变世界能源的格局,页岩气革命由此在个大财经媒体中爆炒。    那么时至今日,美国天然气的发展如何?是否已经真的全面开始替代其他能源的应用?
  @herbsolution
02:34:37  看了楼主的帖子,感觉像做过咨询的,查了些数据。但你的题目是站在习大大的高度去看问题,就好比客户很茫然,你作为咨询公司给他出主意,我觉得你关于能源一节的分析很好,内容很翔实,但应该不是客户需要的东西。  可否换个思路,你把中国看做一个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利润率,现金流量,资产负债做一些分析;把习大大当作董事长,克强同学当作CEO再把他们所遇到的制度问题,团队问题,员工素质问题,外部环境做......  -----------------------------  主要是自己在学习,了解不同行业的逻辑与商业模式。
  美国天然气的现状可谓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截至2013年年底,美国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天然气占比大概在23.4%,并且已经进入电力、工业和消费领域,但是石油比重依然最高,而且在交通运输领域,天然气的分量微乎其微。    页岩气革命开始接受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阴谋论也就大张其道。  阴谋论1:这是美国针对中国的能源陷阱。由于节能减排的需求,未来中国必然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剔除煤炭和石油,唯一可能成为中国最重要能源的就是天燃气,水利发电、风能、核能、太阳能等等在未来30年内皆不可能成为首要能源(后续一节详谈)。此外,我国的页岩气储量世界第一,如果可行,那么完全可以做到能源独立。我国天然气价格要高于煤炭和石油,如果我们此时把能源中心切换至天然气,那么很有可能会造成国内整体能源价格上升,经济下滑。更为严重的是如果页岩气是一个伪命题的话(我国缺乏水资源,页岩气开发需要很多清洁的水,很可能我国不能发展页岩气),那么再切换回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非常困难,很有可能从此经济一蹶不振。所以无需美国对中国采取任何经济制裁活动,中国的经济自然崩溃。  阴谋论2:这是美国针对OPEC的能源陷阱。OPEC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长期结盟以抗衡西方国家企图对于石油的垄断。打个比方,一个是客户(美国/欧美),一个是供应商(OPEC),客户希望价格低廉同时保证不会缺货,供应商则希望提高价格,利润最大化。作为客户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最简单的策略就是开发第二供应商。既然石油生产国已经结盟,那么只能开发新的可替代能源,天燃气就是,而且以环保之名,名正言顺。回首石油价格,自2008年达到顶峰之后,已经很难超过100美元/桶了,而且最近还在下滑的厉害。长此以往,OPEC联盟很有可能会瓦解。  阴谋论3:这是美国针对俄罗斯的能源陷阱。大家都知道,俄罗斯是最大的天燃气输出国家,卡塔尔第二。卡塔尔本来就是亲西方的中东小国家,当年打伊拉克的时候还给美国停过飞机,而俄罗斯不是。天燃气是俄罗斯重要的经济支柱,如果降低对于俄罗斯天然气的需求,那么俄罗斯经济就会受到显著影响。所以假设美国页岩气技术成熟,并且成功对外输出天然气,俄罗斯的天然气需求自然就下降了,而石油和天然气是俄罗斯的经济支柱,俄罗斯目前经济已经千疮百孔,若能源价格急剧下降,更是雪上加霜了。  但是不管是哪种阴谋,到目前为止,美国都不怎么成功。先看中国,我国是在发展天然气,但是没有大力开展页岩气开发,也没有让天然气进入最为重要的发电行业(我国燃气发电站很少并且审批很难)。再看OPEC,国际石油产量没有因为价格因素下降,而是继续降价企图向天然气发动价格战争(从经济角度出发,企业将会选择更加便宜的能源)。最后是俄罗斯,为了抵御欧美天然气需求的控制,撕破合约,以一个秘密的价格,开发了中国这个客户。俄罗斯给中国天然气的价格究竟多少,没多少人知道,国家机密。但是相信能够确保今后30年俄罗斯天然气第一输出国的地位。  撇开亦真亦假的阴谋论,页岩气革命在技术与应用上还受到很多专业的挑战。  1. 温室效应。页岩气和传统的天燃气开发不同,美国环境保护组织研究显示目前的技术将会有1~8%的泄漏,也就是说综合对于温室效应的影响要比传统天然气高,如果把页岩气用于发电,那么以长远的温室效应来看可能比石油、煤更严重。  2. 水资源的污染。页岩气的开发需要清洁的水源并且注入大量的化学药剂从而释放页岩气。根据2011年MIT的研究报告,注入大量的化学药剂可能会最终渗透污染地下水源。  3. 地震。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叫扬斯敦的地方,之前一直没有地震,平安无事,但是自2011年页岩气开采以来,大概发生了109次(Mw 0.4–3.9)可探测的小型地震。更有趣的是如果注入的压力和水量增加,地震的频率也增加。虽然目前还不能断定页岩气的开采必定导致地震的发生,但是有理由相信存在一定的联系。  页岩气革命是否会成功,目前还很难下定论,它已经成为目前能源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是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一项重要研究领域。我国作为页岩气储量最大的国家,应该仔细研究,谨慎决策,但显然我国还不是迅速发展页岩气的最佳时刻。  说了那么多天然气领域最热门的话题-页岩气,可是它仅仅是天然气领域中的一部份而已,那么整体天然气格局又是如何?
  这条好狗。不光会叫,还会学人样。不错不错
  废话太多了楼主,四个字就够  公示财产!!  五个字也行  治国就是治吏  
  你好我好大家好  
  @午后电击 12楼
00:33  废话太多了楼主,四个字就够  公示财产!!  五个字也行  治国就是治吏  -----------------------------  一个国家沒有一群公正清廉的精英,再好的政策最后也只能是屁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心为自己生财的官员能怎么做?  
  先干掉绊脚石,不然什么都白想。  
  天然气不像石油和煤炭,它自然存在的状态是气体,因此它的运输主要由两种形式:管道和LNG(和液态石油类似)。根据国际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管道运输的比重大概是77%左右,所以天然气使用比重较高的国家必定管网建设很成熟。在来看一下天然气的产量(见下图),当今美国的产量已经超过俄罗斯,世界第一,销量也是,几乎是属于自娱自乐状态。俄罗斯产量第二,除了自我供给,还主要提供给欧洲市场。美国、俄罗斯、欧洲三个天然气巨头大多是基于LNG管道,前期投资巨大,签个长协,然后像公共事业一样运营。对于剩下的23%的LNG部分,参与的输出与输入国家就比较多了,而且增长很快,其中卡塔尔是LNG最大的输出国家,日本是LNG最大的输入国家。1993年LNG的比重大概是17%,目前以及超过23%,从绝对增长量来说更是超过每年15%的增长速度。    管道运输与LNG运输的经济性有比较大的区别。管道运输随着距离的增加,成本几乎线性增加,但是LNG并非如此。由于LNG成本比重中液化部分占据60%以上的成本,因此对于长距离运输,LNG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果距离超过公里左右,差不多就乌鲁木齐到上海的距离(取决与LNG和管道的设计等),那么LNG的成本一般要低于管道(基于海运)。因此回顾咱们和俄罗斯签订的天然气协议,如果俄罗斯的气直接管道传输到上海,可能还不如从卡塔尔直接用LNG海运到上海的成本来的便宜。  从气源的开发、管网运输(不含城市管网)主要被十大企业垄断:  1. ExxonMobil  2. Chervon  3. Shell  4. Gazprom  5. Statoil   6. Total  7. Lukoil  8. PetroChina  9. Rosneft   10.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其中两家是美国,三家欧洲,三家俄罗斯,和两家中国。一看这些公司,和上一节提及的石油公司很多重复,所以石油天然气一家亲。最近石油价格急剧下降,对天然气开始猛烈价格战争,有朋友在问是否应该抛售中石油、中石化的股票。我在想短期资本市场上可能会有影响,但是不管天然气获胜,还是石油获胜,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是最终的赢家,因为天然气和石油都是他们的生意,长期不必担心,除非中国整体经济下滑,对于能源的需求下降,而这是国家所应该避免的。  天然气从气田开采,通过管道或是LNG运输,最终是怎样进入千家万户的居民、企业的呢?相比欧美国家,我国的天然气管理和使用有何差异?
  大家跟楼主一起喊,好,支持,威武,有希望了!  
  天然气的管网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主要考虑因素众多,我不是专家无法提出专业的见解。不过简单而言,就是把来自气田的天然气加工处理之后,通过母管长距离运输,输送至需要使用天然气的地区,同时为了避免天然气供应短缺,还需设立一定比例的储气站,同时接收来自LNG站的天然气,母管的天然气最终进入天然气发电站、或者城市燃气公司(见下图)。截至2013年,美国天然气管道的总长约548,665公里,而中国仅为48,502公里,十分之一都不到。由于短距离运输,管网经济成本要远远低于LNG,中国能源格局若战略性倾向天然气倾斜,那么管网建设将迫在眉睫。    天然气进入城市燃气公司之后,一般就由城市燃气公司管理,城市燃气公司和上游的开采、运输企业是客户与供应商的关系。城市燃气公司一般都比较小,美国的城市燃气公司没有一个市值超过100亿美元市值,并且市盈率也不高。以美国最大的AGL Resrouces为例,P/E也就12多一点,而相比中国的燃气公司,大多都在20以上。当然这也意味着中国城市燃气进程一直还在高速进展。自2004年起,中国燃气,新奥燃气,华润燃气等几家比较大的城市燃气公司,市值的复合增长率均超过了20%,也就是说假设你在2004年花10万块买了那些城市燃气公司的股票,那么今天你股票的价值至少100万了。至2008年,一二线城市的燃气覆盖率已经达到82%左右,没有找到最新的相关数据,但是预测城市燃气进展将从高速发展进入中速发展,P/E也将随之下降,从企业投资的角度而言,需要从快速发展向运营效率进行转变。当然若政府战略性把能源格局转向至天然气,那么这样的高速发展可能还将继续。  战略发展:  ?天然气发展势在必行。相比于煤炭和石油,天然气使用占比的增加有利于国内整体环境的改善,考虑当前环境的恶化已经比较严重,以及尚未出现优质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品,天然气的发展在中国可谓势在必行。鉴于石油、煤炭价格可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低位运行,建议较少企业燃气使用的税收和加大政策补贴(发电企业除外,下节再谈)。  ?燃气资源获取与保障。在主要核心城市建立燃气存储中心以减少断气风险,维护主管网区域安全。扩大国际合作,加强战略合作和多渠道供应,推行人民币结算,控制外汇波动风险。  ?加大沿海LNG以及内陆管网建设。欧洲、美国等西方国家早于我国50年左右就已经完成了天然气管道网络的建设,因而天然气能在西方国家能源比重占据显著地位。沿海地区可以通过海运增加LNG供应(日本、韩国为例),加大沿海地区LNG站的建设有助于增加沿海城市的天然气发展。  ?加强页岩气开发的研究,谨慎开发页岩气项目。页岩气的开发技术与大规模应用是否成熟,当前主流开发技术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综合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是否存在优势等目前还没有绝对定论,能源主体结构的切换成本和风险巨大,应该谨慎发展。中国页岩气储量世界第一,所以必须积极加强此项研究,及早确认安全、环保、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以及经济的开发页岩气方式。  ?扩大居民天然气使用。我国一二线城市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城市天然气管道建设,居民用气量稳步提升,但是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居民人均用气量仍然很低,管网建设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因该鼓励民营资本进入下游天然气建设和管理,同时结合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天然气进入三四线城市,甚至乡镇地区。  对于个人而言,如何投资?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梦的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