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秘史多尔衮里多尔衮为代善下跪是哪里

孝庄秘史(138)_梦远书城
 >  >  > 
  两人匆匆出宫,向崇政殿奔去。
  崇政殿威严肃穆,气氛压抑紧张。
  大殿上皇帝的宝座空着,孝端后、贵太妃穿着孝服,坐在殿内深处。满殿亲贵大臣分成两派,彼此怒目而视。
  代善站在大殿中间前方,清清嗓子道:众位亲贵大臣,两黄旗和两白旗在宫外已经快要火并起来了,我大清国正在非常之时,千万不能自相残杀。老实说,豪格继统是名正言顺,多尔衮接位则是众望所归。无论立哪一个,另一个都必定不服,以致到今天都还僵持不下,我忝居族长,必须做个公正的裁决。
  众人都紧张地看着代善,不知他会偏向哪一方。
  代善神色冷峻地大声道:既然如此,两个都不立!从先帝几位皇子当中,另择一位。
  众人惊讶不已,表情复杂。豪格别过头去,一副悻悻然的神情。
  紧张的气氛中,殿外福临与博果尔一跑一追笑闹着。
  福临叫道:我不要做皇帝!皇帝给你!毽子给我!
  博果尔嚷道:才不!我要毽子!皇帝你做!
  这时,大玉儿赶至殿后,见此情景,想冲入殿中,却被苏茉尔拦住。
  大玉儿不悦地命令道:让我出去!
  苏茉尔劝道:格格,这会儿你真的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也不能说!
  大玉儿有些迟疑地:可是福临一定会找我……
  苏茉尔鼓励道:格格!稳住!你可以,你一定行的!
  大玉儿一怔,努力忍耐着焦躁的心绪。这时从宫外隐约传来人马杂沓的喧哗声,大玉儿及众人一惊,朝宫外方向看去。
  盛京皇宫外,八旗将士数千,分为两派,严阵以待,剑拔弩张,互相陈兵示威。正白、镶白两旗这边呼喊的是“睿亲王”,正黄、镶黄两旗那边呼的是“肃亲王”,一声大过一声,两边较劲儿。
  多尔衮单骑奔来,两白旗在将领的一声令下,毫不犹豫整齐地行礼。多尔衮策马缓缓行过两军之间,两白旗将士看他的眼神里充满崇敬和激动。多尔衮目光如电,扫视正黄、镶黄两旗,两黄旗将士犹豫了一下,便也纷纷行礼。
  多尔衮威风凛凛地穿行过两军之间。
  多尔衮在崇政殿门外飞身下马,大踏步向殿内走去。
  福临与博果尔正在玩儿,见多尔衮正走近殿门,欢呼着跑过去迎接。
  福临、博果尔一齐喊:十四叔!十四叔!
  福临、博果尔开心地跑到多尔衮身边仰望着他,多尔衮看了小哥俩一眼,单手将福临抱在臂弯里,大步迈向殿门。
  博果尔急了,在后面喊道:十四叔!你怎么不抱我?我要你抱!
  多尔衮不语,径自进殿,在众人注视之下,走上前去,将福临放在宝座上坐下,转身向众人傲然道:要立,就立福临!
  大殿内一片哗然,气氛又紧张起来。
  孝端后满脸惊喜,大玉儿则是目瞪口呆,而贵太妃又惊又怒。
  代善与孝端后互望一眼,取得默契,立即吩咐道:设座!请庄太妃。
  这时豪格越众而出,恼怒地道:本朝家法,皇子是子以母贵。中宫无子,妃嫔中位号最尊的是麟趾宫贵妃,就算要立,那也自然是由她所生的十一阿哥博果尔即位。
  坐在孝端后太后另一边的贵太妃闻言,不禁流露出得意之色。
  大玉儿刚入座,突然一个毽子飞来,大玉儿伸手接住,福临、博果尔跑过来,争抢起来。
  福临叫道:额娘,给我!给我嘛!
  博果尔小脸通红地叫:不,是我的,给我!
  大玉儿想了想,慈祥地笑道:福临,你是哥哥,有好东西就该让给弟弟,对不对?
  大玉儿说着,将毽子给博果尔,博果尔一脸得意,福临只好噘起小嘴。
  大玉儿的言行众人都看在眼里,暗暗点头赞许。
  大玉儿搂着福临,用困惑的眼神望着多尔衮。
  贵太妃则将跟前的博果尔轻轻一推道:博果尔,去告诉你十四叔,你的弓箭骑射进步多了,谙达好夸奖呢!
  博果尔赌气道:十四叔都不抱我,我不去!
  贵太妃一脸尴尬,很是气恼。
  此时,福临、博果尔又为了毽子笑着打闹起来。
  代善试探着说道:十四弟,豪格说的也有理,依祖制……是子以母贵……
  多尔衮打断他的话道:不错,子以母贵,可是这“贵”,指的不仅是“位号较尊”。两位阿哥年纪都这么小,虽有亲贵在外辅政,却更需要母亲在内调教。永福宫庄太妃才德过人,连先帝都时常称许,说庄太妃足可称为“后宫第一谋士”,亲贵大臣众所皆知。福临由她来抚育,将来必是我大清的好皇帝!
  豪格怒道:话怎么说都在你。十四叔,你太霸道了!
  多尔衮大怒:霸道就霸道,你又能怎么样!
  两人怒目相视,恨不能撕碎对方。要不是有人奋力拦着,豪格与多尔衮很可能就打将起来,气氛异常紧张。
  五彩的毽子跌在代善身后空着的龙椅上,福临与博果尔跑过来,争先恐后地跳上龙椅去抢毽子,推挤打闹着。
  博果尔叫道:我的!给我!
  福临歪着头道:才不是你的呢!是我的!
  博果尔认真地:毽子给我,皇帝给你做!
  福临摇头:才不呢!我要毽子,不要做皇帝!
  众人听着小哥俩的对话,都愣在那里。
  好半晌,代善方对多尔衮、豪格二人道:你们也别争了,两位阿哥在,不妨当面试验。
  多尔衮看了大玉儿一眼,想了想,走上前一步,温和地问博果尔:博果尔,你告诉叔叔伯伯们,做皇帝有什么好处?
  博果尔想了想道:有什么好处?喔,我知道,当了皇上有一样好处。谁不准我爬树去掏小雀儿,我就打谁的屁股!
  多尔衮睨了豪格一眼,豪格满脸尴尬,他也不甘示弱,上前问福临道:福临,你也说给大家听听,你知道皇上要怎么当吗?
  福临眨着眼睛道:我知道,皇阿玛说过,当皇上,要用好人,不用坏人,要亲近百姓。还有……喔,还有要建立大清朝的天下!
  大玉儿松了口气,爱怜地看着儿子。
  代善与众人暗暗点头,而多尔衮则得意地微笑。豪格与贵太妃面色铁青,恨恨地紧咬着牙齿。
  多尔衮挑衅地问:豪格,还要再试试吗?
  豪格不服气地道:当然要试!说话不算数,保不定……是有人教他。
  豪格说着斜视了大玉儿一眼,多尔衮满脸恼怒,正要说话。
  代善劝道:好吧,那就再试一回!究竟选哪位阿哥,这回咱们问问一个人。
  多尔衮道:问谁?
  代善郑重地:老天爷。
  代善向一个侍卫低语几句,侍卫点头会意离去。
  多尔衮朗声道:其实老天爷早已给了答案。记得九阿哥降生之时,永福宫红光蔽天……豪格打断他的话,讥讽道:哼,这种以讹传讹的玄话,宫里头还少得了吗?
  多尔衮训斥道:连我多尔衮都甘心相让,以免朝中因大位悬而未决,弄得人心惶惶。你为什么不识大体、一意孤行?
  豪格叫道:谁说我不让?让,也要看让谁,我拥立十一阿哥,是依祖宗家法。不识大体、一意孤行的人,可不是我!
  多尔衮怒道:你哪是为了什么祖宗家法?根本是为了跟我唱反调!
  豪格冷笑道:怎么,十四叔硬要违反祖宗家法,还不许人唱反调?第08章 代善大义灭亲 | 孝庄秘史 | 清朝帝王
第08章 代善大义灭亲
豪格安慰道:不过,大伯您别担心,您对多尔衮这么好,他不敢对不起您,硕托跟阿达礼的性命,您不用担心。该担心的是多尔衮,他既然敢违誓,就得预备付出他的代价!
代善神色阴晴不定,拿不定主意。
何洛会给豪格使眼色道:王爷,郑亲王还在府里等着您呢!
豪格故意说道:你没瞧见吗?我大伯舍不得我走呢!
何洛会严肃地:那么,奴才就去请郑亲王来,跟您一道儿陪礼亲王聊聊天儿吧?
代善深吸了一口气,强自忍耐,半晌,盯着豪格,淡淡地道:豪格,如果你一定要走,请你仔细掂掂你怀里的那封信,究竟有多重,你……扛不扛得动!开门!
豪格闻言愣住,抬腿往外就走。
代善盯着豪格的后背冷峻地道:贤侄慢走。
豪格迟疑着,瞥见何洛会催促的眼神,咬咬牙,跨出大门。
代善闭上眼,深深叹了口气,神情悲哀。
夜晚,承乾宫东暖阁里气氛压抑沉闷。
代善、范文程与洪承畴三人来找大玉儿商议对策。
苏茉尔站在大玉儿身旁,低声道:有嫌疑的我都支开了。守在宫里内外的,都是靠得住的人。
大玉儿听罢点头,接着她环顾众人满脸愁容,想了想,眉宇间现出一丝怒意,恼怒地道:豪格也太狠了一点儿。故意不说出硕托和阿达礼的名字,就是要看礼亲王知道了,会如何处置。
代善沮丧地:更糟的是多尔衮的亲笔信,那等于是他的亲供。如果我跟多尔衮回护硕托和阿达礼,豪格手中握着那封信,理直气壮,不知会掀起什么风波。
大玉儿看着洪承畴问:洪承畴,依你看,豪格会怎么做呢?
洪承畴郑重地:回圣母皇太后的话,肃王可能号召八旗共诛贼臣,他师出有名,摄政王未必能占上风。就算勉强击败了肃王,八旗也势将分裂,冤冤相报自相残杀,到时别说问鼎中原了,连太祖太宗的基业都难保。
众人闻言悚然动容,额头上冒出一层冷汗。
代善面色灰白地问道:范先生,我已经六神无主,你说,该怎么办?
众人都看着范文程,范文程沉默了一会儿,方一字一顿语气凝重地道:为今之计,只有“大义灭亲。”
代善一惊,颤声道:你是说要我……检举他们?牺牲我自己的……
范文程面色沉重地说道:光是牺牲恐怕不够,还得做得漂亮。倘若由您来检举,摄政王还是免不了徇私包庇之嫌,有违他过去的誓言。
洪承畴点头道:没错,须由摄政王出面检举,由您来秉公明断,这才显得大义昭然。
代善迟疑着,心中痛苦地挣扎着,神色阴晴不定。
范文程感慨而难过,不禁摇摇头。
洪承畴低声道:虽然,摄政王的诸多举措,我不尽赞成,但是,我也不得不承认,以摄政王的才干和威望,眼下的大清朝,少不了他。
代善闭上眼,咬紧牙关,就是不能松口。
大玉儿突然站起,缓缓走到代善面前,代善连忙也站起。
大玉儿含泪凝视着代善,突然跪下,众人大惊,亦忙跪下道:圣母皇太后快请起……
大玉儿不肯起来,她扶住代善的手臂,身体不住地颤抖着,代善抬头,见大玉儿泪如雨下,自己便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好半晌,代善方抬袖拭泪,哽咽但坚决地道:罢了!我拿一子一孙的两条命,来保全摄政王!保全大清朝!
大玉儿泪流满面地哽咽道:礼亲王,我替皇帝,替大清朝,谢谢你!
两人跪着,泪眼相对。好半晌,代善缓缓地、沉重地点了点头。
代善恍惚而沮丧地走出承乾宫,范文程、洪承畴随后而出,望着代善那举步维艰的苍老背影,两人都难过地沉默着。
摄政王府书房里,多尔衮与范文程激烈地争执起来。
多尔衮拍着书案,气得面红耳赤、咻咻喘气。多尔衮怒道:礼亲王来信问,又立等回话,我就简单复了信。我万万没想到,这件事儿是由豪格而起!我真是……
多尔衮气得说不下去,恨得直咬牙:要我主动检举,我怎么对得起硕托和阿达礼!怎么对得起大哥!不行!我不能这么干!我要去跟大哥说……
范文程劝道:王爷!礼亲王已经决定忍痛大义灭亲,只为了保全王爷,舍此一途别无他法。王爷,请三思。
多尔衮想了想,无计可施,气得随手将书桌上的茶具往墙上掷去……
武英殿里,代善、多铎、豪格、范文程、洪承畴等人与众亲贵大臣聚集大殿上,神色凝重。多尔衮背对众人,站在宝座前台阶上,看着空空的宝座,沉思良久,终于闭上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烦乱的心绪平静下来。他下定决心后,转过身来,以锐利的眼神环视着众人道:本王曾经当众立誓,如果有人向我进以非分之言,劝我图谋不轨,我就当他是乱臣贼子,立置典刑!如今,贝子硕托和颖郡王阿达礼,竟然劝我自立为帝,罪不可赦!请礼亲王明断!
代善虽早有准备,但仍然心如刀割,他强自镇定,走上台阶正中间,宣布道:带上来!
几个侍卫押着硕托、阿达礼上殿,他俩面色苍白,神情恐慌。
代善痛心地说道:你二人竟敢劝摄政王夺位。幸好摄政王对皇上忠心耿耿,丝毫没有不臣之心,主动举发。我大清祖宗家法容不得你们这种乱臣贼子。我代善身为族长,一秉大公,必得将你二人立置典刑!
阿达礼恐惧地叫道:玛父!你……真要杀我们?我们是你的儿孙啊!
硕托竭力使自己镇定,无所畏惧地大声道:不错,阿玛!我是劝摄政王自立为帝。可我并不后悔。摄政王雄才大略,功盖天下,原该做皇帝!
代善痛心疾首地:你……你还敢口出大逆不道之言?不肖的东西!如此十恶不赦的叛君之徒,罪不容诛!诸王贝勒万不可因我年迈多病而心存怜悯,这样的不肖子孙,我代善宁可不要!
硕托难过地:儿子不孝,阿玛……请节哀。
阿达礼惊慌求饶道:玛父!不要啊!玛父!
代善转过头去,抬袖拭泪,坚决地一挥手,哽咽道:拉下去,立刻处决!
侍卫押着硕托、阿达礼走出大殿。
多铎想说什么,但终于无奈地咬住嘴唇。
豪格一脸悻悻然的神色,众亲贵大臣面面相觑,悲凄哀伤,但无人不服。
远处传来两人的惨叫声,代善心中一痛,强自镇定,只是脸上的肌肉一颤一颤的。
代善心情沉重地颤声道:代善治家不严,出此逆子孽孙,当谒见两宫皇太后,自请处分!
多尔衮痛心不已,低下头去,不经意地瞥见豪格怔怔的神情。两人目光相对,多尔衮怒不可遏,眼光如利剑一般,豪格心中一颤,随后仰仰下巴,摆出理直气壮的样子。
承乾宫东暖阁里,大玉儿、苏茉尔在窗前下围棋,多尔衮气呼呼地自顾自走来走去。
多尔衮皱着眉头道:大哥这次的举措,何等明快决绝!实在太可疑了!
多尔衮说着,偷偷观察大玉儿的神情,大玉儿不动声色,继续下棋。
多尔衮继续道:到底是什么缘故,令他狠得下这个心,急急忙忙杀了他的长子爱孙,连一点办法都不让我想想!
大玉儿不搭话,专心致志地下棋。这时,她正好吃了一小块苏茉尔的黑子,苏茉尔饶富深意地笑道:还是格格厉害,悄悄地就反败为胜了,我这块东南角是怎么被吃掉的,到这会儿还蒙在鼓里呢!
大玉儿淡淡一笑,微嗔地看苏茉尔一眼,苏茉尔会意地一笑,继续下棋。
多尔衮想了一会儿,突然恨声道:玉儿,这笔账我记着,总有一天,要豪格连本带利还给我……
大玉儿将棋盘一推,淡淡地道:还真有点累了。
苏茉尔正色道:王爷,格格要歇午觉了,您请吧?
多尔衮一怔,无可奈何,拂袖而去。
苏茉尔掩着口笑,大玉儿也一笑,随即深思道:他气焰一挫,皇帝的事儿就能有转机了!“玉儿,我是天上的神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此情此心不渝。”--记《孝庄秘史》多尔衮
“玉儿,我是天上的神鹰,日日夜夜岁岁年年生生世世永永远远守护着你。感谢你赐予我最伟大神奇的力量,实现完成一个英雄的梦想。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此情此心不渝。----多尔衮。”这是马哥在祭拜东陵以多尔衮名义写大玉儿的一段话。
谨以此文记《孝庄秘史》里的多尔衮。
----------------------------------------我是追随多尔衮的分割线------------------------------------
寻爱似浪淘沙
如春水映梨花
挥剑断天涯
相思轻放下
玉儿,你还记得我们的相遇吗?还记得我们的海誓山盟吗?我把我的心许给了你,天地为证,至死不渝。我做到了,你呢?玉儿。
“顾不顾将相王侯
管不管万世千秋
求只求爱化解
这万丈红尘纷乱永无休
爱更爱天长地久
要更要似水温柔
谁在乎谁主春秋
他骑上战马奔赴沙场,这样的一场战,他又怎么会输,但是他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为了玉儿,他愿意放弃一切,他不死,福临也会以他为仇敌。为了玉儿,一切都是为了玉儿,他用战死沙场来结束自己的一生,以殉国来殉情,这或许才是一个悲情英雄最完美的结局。&&&
背负杀母之仇,篡位夺妻之恨的他,曾经立下赫赫战功,他心爱女人的儿子坐着他打下的江山,他全心全意对这个孩子,可是他却和他势同水火。他全心全意对玉儿,一直守在她身边,为了这份渴望却触及不到的爱情,傻傻的、默默的、痴痴的等待。他的身体空空如也,只需要一个人去填补,可是这个人却总是离他好远,他始终是一个空壳。有些人有些事亏欠了他太多太多,玉儿是他这一辈子的梦,一辈子的劫,他这一生,为了大清,为了玉儿,可是他失去的却一样也没有拿回来。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情未了,人已逝。这一生为了这份爱所做的牺牲,到头来都是一场空。有人说多尔衮自己想不开才造成这样的结果,试问,如果是你,母亲被自己的兄弟逼死,帝位被篡夺,兄弟两人也差点被害死,心爱的女人被抢走,而这些都是出自一个人之手,你会怎么样,而多尔衮他怎么能够想开,他又如何想得开。一切都是为了玉儿,玉儿鼓励着他,所以他一直在努力,立下赫赫战功,玉儿是他奋斗的动力,他相信终有一天他会夺回自己的王位和自己心爱的女人。
皇太极对玉儿的所作所为,让他心痛无比,他对怒吼:“皇太极,你为什么抢走了玉儿,却又不好好待她!我永远不会原谅你!”多尔衮没有变,一开始他就对玉儿说,他要报杀母之仇,他要夺回帝位,他要娶回自己心爱的女人,可是最后他一样也没有做到,他是永远也不会得到她了,他没有变,但是她却变了,事实是多么的残酷,这一生他都是为了她,这份爱从来都是真诚热烈不掺夹丝毫杂质的,而这一份爱最后也成为了被利用的工具,成为了牵制他的一种手段。
“一生有爱
何惧风飞沙
留不住芳华
抛去江山如画
换她笑面如花
抵过这一生空牵挂
爱恨也随她
情路永无涯
“&玉儿,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念头,如果我死了,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太了解我自己了!&只要我活着一天,就永远不会认输!&”他在暗示她他要去了,要去赴死,以死来成全玉儿和她的儿子,这是他最后能给玉儿做的了,也是给自己这几十年的痛苦与挣扎做一个了结。最后一战,他从马上跌落下来,躺在宽阔的草原上,掏出大玉儿送给他的荷包,这个荷包是他爱的寄托,曾经又何尝不是束缚他的一个铁索,这或许是他唯一真正得到过的东西,握着荷包,望着天空,他笑了,想着他的心上人,那些美好的记忆,他心里的那个玉儿此时此刻化作他手里的那个荷包,陪着他,伴着他,再也不会离开他,他微笑着死去,天空的雄鹰就是他的化身,他终于可以自由翱翔在天上,那里有他的额娘,有他的弟弟多铎,他们都在那里等着他,他不再孤单,他还有他的荷包。荷包啊荷包,你是多么的伟大,玉儿你又是多么的残忍,用这一个荷包换取了整个天下。马哥曾经套用《一帘幽梦》里的一段话说:“若能相知又相逢,有人能共此一帘幽梦,多少辛酸在其中,只有知音能懂,我觉得爱情的过程,是两个人世界的事,不需要对外人多作交代,不管别人怎么讲,在我心里我永远记住的只有对方最美好的印象。”今生我为你痴狂,此情此爱天下无双。此时此刻的多尔衮带着他心里最美的记忆离开了。
“刺透遍野的青山和荒凉,有你的梦伴着花香飞翔。”他不负天下,但这天下终究是负了他。
张菲大哥说马哥演的皇帝是个真正有血有肉的皇帝,不像其他人演的皇帝,就是一个黄帝像。是的,马哥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他和别人演戏不一样的地方是他在表演的时候确实把自己当成了那个人,多尔衮可以说是被他演的登峰造极了。所以我怀疑他精分严重-
---------------------------------------我是痛不欲生的分割线---------------------------------------
为情而生,为爱而死,你这短短的一生,是欠了多大的情债。
你在玉儿生产的时候救了他们母子。救了怀着自己最恨的人孩子的女人,因为你爱她,你也爱他的孩子,你在他伤心的时候安慰他,你抱着他,带着他骑马射箭读书,送给他你最心爱的弓箭,你把他推上九五之尊,送给他你打下的江山和最宝贵的龙佩,你成全了他和他心爱的女人,他坐江山你打天下,这一切都是为了玉儿,江山未稳,你又如何能把所有国事叫这个孩子亲办,他又有何德何能,他只知儿女情长,你成就了他,他却废了你,他说你是乱臣贼子,生前,你不能快他的意,死后他作践你的尸体,你不能下葬皇陵,他挖你的坟,用棍子打你,用鞭子抽你,切下你的头颅暴尸示众,你的陵墓化为尘土。问世间有几个多尔衮,这种震撼人心的爱情是马背上的民族性格豪爽的汉子所特有的,是被孔孟之道、道德伦理所束缚的民族所没有的,多尔衮,你究竟欠了什么,付出一切,却成了别人手中的一枚棋子。不管他是一个怎样的皇帝,这些行为我都为之不耻。你可知你死的时候有多少男儿也流泪。
---------------------------------心死的分割线---------------------------------------
历史是什么,是血与泪的交融。
正史是什么,正史都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为皇室歌功颂德的,你相信多少,那些所谓的丑闻他们会让来流传百世么,或者销毁,或者篡改,或者异人。我们不是那个时代活过的人,凡是非亲眼所见都不可妄自相信,正史野史我各信一半。
清朝入关,改写了汉人的统治,历史上,多尔衮从来都是给写成一个恶人,他的母亲是被逼死的,清朝的天下是他打下来的,可是史书却不承认他,多尔滚被写成把持朝政的乱臣贼子,是国家的罪人。他为大清打下江山,为了国家利益放弃皇位,辅佐疼爱视若己出一个5岁的孩子当皇帝,不管真实的历史上他和大玉儿之间到底是否真有纠葛,总之在汉人眼里,太后下嫁大逆不道,本来多尔衮娶大玉儿是无可厚非的,就是他们民族一直也有这样的传统,大清的江山是皇太极以及多尔衮他们从沙场上闯出来的,福临是什么,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孩子,她性格乖张,自以为是,不听教诲,他自以为自己是皇帝就应该谁都要听他的,他坐享别人用血泪打下的基业,却不懂得尊重人。顺治受汉化影响,太后下嫁他认为是可耻的,总之他是恨透了多尔衮,多尔衮做什么都是跟他过不去,是想他到底跟谁过得去,他也跟自己的妈过不去,跟自己的皇后妃子过不去,谁他都不喜欢,就喜欢他弟弟的老婆,他没有皇帝之才,却还被写得这么伟大,清朝的历史篡改了多少,遗留下了多少悬疑,多尔衮的清誉被焚烧了多少,天知地知,多尔衮之所以没有好的名声,是因为他打下汉人的江山,汉人说他不好,写他好色,再加上顺治恨他,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生前你没本事,死后使劲消遣人家的尸体,他做周公,你却让他遗臭万年,“满汉一家”的政策,你抢来扣在自己头上,如果算上他有追求爱情这回事,到头来也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他早年丧母,又要防皇太极害他和兄弟,还要防朝廷中其他阿哥党羽的迫害,文武全才征战沙场,拼下万里河山,最后对于坐享其成的顺治来说他就是个屁。对于我来说,顺治才是个屁,是一个自私的只求小情小爱的屁,你认识董鄂之前也是个风流成性的不孝子弟,你如果是个平凡小民我也就对你毫无恨意,但我认为你就是一个平民,以你的自负,没有别人双手奉上的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你也只是个什么也不会的废柴。可惜你身在帝王家,却是个孬种,后人对你多么歌功颂德,也改变不了你在人身后做小人的一切,欲盖弥彰,你修改再多历史,迷惑在多人的心智,收买再多汉人老百姓的心,你也连多尔衮的一根毛都不如。怪只怪多尔衮命不好,他都不跟你争了,你还不放过人家,他死了你也不放过他,哼,生也好死也罢,一个人的功绩,不用歌颂,自会流传在人的心里,后世不论怎么诋毁,曾经建下的功绩永远都事实存在的,天地可知,无愧于心。
史书记载多尔滚其人,仅供参考,不供其信:
爱新觉罗·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清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完成大清一统基业的关键人物,清朝入关初期的实际统治者。1626年封贝勒;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1643年辅政,称摄政王;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问鼎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1650年去世后,先追尊为,后被顺治帝追论谋逆罪削爵;1778年为其平反,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1628年,从汗皇太极征察哈尔多罗特部,获敖木伦(今大凌河上游)大捷,俘众万余,以功赐号墨尔根戴青,封固山贝勒。三年,从皇太极自龙井关(今东北)入明边,与贝勒等围攻北京,败山海关援兵于蓟州(今天津蓟县)。次年,还师先行,再败明军。五年,初设六部,受命掌吏部。参加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之战,胜明总兵部。遂与贝勒等奔袭,击败出城明军。六年,与贝勒济尔哈朗在归化城(今)西南黄河岸俘蒙古部众千余。七年,皇太极问进军方向,力主以征明为先,奏言乘机入明边、围北京,被采纳。次年,纵掠山西等地。九年,与贝勒岳托、萨哈璘、豪格等统兵万余招抚察哈尔蒙古林丹汗子额哲,获元朝传国玉玺“制诰之宝”。回军途中掠山西大同、宣府(今河北),斩6000余人,俘获甚众。1636年晋封和硕睿亲王。为配合武英郡王阿济格进关攻明,受命与多铎率兵攻山海关,以牵制明军。继从皇太极进兵(今朝鲜、),二年,同肃亲王豪格进克(今属韩国),迫国王李倧请降。三年,监筑、都尔鼻城(今辽宁),治(今沈阳)至辽河大道。旋授奉命大将军,统左翼四旗兵与扬武大将军所率右翼军大举入关攻明,越北京至(今属河北),分兵八道,乘虚略及(今属河北)地区,击败明总督卢象升部。继破济南,略天津等地,凡20余战皆捷,克城40余座,俘掠人口25万余。五年起,率兵参加松锦之战,与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轮流充任前方统帅,以筑城屯田、围城打援之策,进围锦州,败明军于宁远(今辽宁兴城)、杏山(今凌海西南)、松山(今锦州南)间。六年,以私遣甲兵归家罪,降为,被罚银万两。后两次围锦州。七年二月,参加松山决战,大败明蓟辽总督洪承畴所统八总兵13万人,俘洪承畴。三月,迫前锋总兵祖大寿献锦州城降,获松锦大捷。进克塔山(今东北),歼明军7000余人,再破杏山。师还复亲王爵。
至八年皇太极去世时,多尔衮兄弟掌有正白旗与镶白旗,共有65个(一牛录为300人),占八旗全部210个牛录的31%,足够和皇太极长子豪格争夺汗位。豪格继承了皇太极的正黄旗、镶黄旗(共40个牛录)并自掌有正蓝旗。多尔衮利用豪格的软弱使其不能继位,又畏于两黄旗的实力(代善一人独掌两个红旗,共计51个牛录;济尔哈朗领导的镶蓝旗33个牛录、正蓝旗21个牛录),不敢自己继位,转而扶持皇太极九子福临入承大统。当时福临年仅六岁,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并实际掌权
顺治元年(1644)四月,以奉命大将军率阿济格、多铎等统满、蒙、汉军十余万攻明。在山海关东威元堡诱降前往乞师的明总兵,合兵在山海关之战中,大败大顺军约10万(一说6万)。五月占领北京,7月14日确定迁都于此,以武力占领全国。制定了先攻农民军,后灭南明政权,联合汉族投降势力,以汉治汉的方略。六月,分遣部将抚定山东、河南、山西、天津等地,拱卫京畿地区。遣辅国公吞齐喀等赴盛京奉迎顺治帝至京。致书南明、大学士,劝其削藩称臣。十月,受封叔父摄政王。旋命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多铎为定国大将军,合击大顺军于陕西。二年初,命多罗饶余郡王阿巴泰为总统,率准塔、谭泰等代豪格征山东。三月,命多铎分兵三路南下,四月屠扬州,五月占南京,于芜湖(今属安徽)俘弘光帝朱由崧,相继灭亡、隆武等南明政权。晋封皇叔父摄政王。六月以剃发令激起江南各地民众的反抗,相继派兵镇压。闰六月,命兵部尚书等经略江南及粤、赣、闽、湖广、云贵等地,以攻抚之策相继平定江南。三年,命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师攻四川大西农民军。命博洛为征闽、浙。命多铎为扬威大将军,率师征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等。命孔有德为平南大将军,同耿仲明等率师征湖广。十一月,部将豪格部于四川西充凤凰山射杀大西农民军首领。四年,修成《大清律》,命颁行全国。七月,罢济尔哈朗辅政,独专朝政。五年,命谭泰为征南大将军,同何洛会征讨降而复叛的原明将领、江西总兵金声桓。调户部侍郎额色率兵协助总督孟乔芳,镇压甘肃回民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命吴三桂镇守汉中。为排斥异己,迫豪格致死。初设六部汉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禁民间养马及收藏军器。命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征湖广大顺军将领李过、高一功部。十一月,晋封皇父摄政王。六年,两次率师亲征降而复叛的大同总兵姜瓖,克浑源(今属山西)等地。七年十二月初九(1650年12月31日)病卒于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年39岁。追尊为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追论生前谋逆罪,削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复睿亲王封号。
&“太后下嫁”之谜
1643年秋,皇太极病逝。新的皇位之争发生在两黄、正蓝三旗支持的皇太极长子豪格和两白旗及多数诸王贝勒支持的皇太极
十四弟多尔衮之间。然关键时刻,多尔衮突然戏剧性地宣布:立先帝九子福临为帝,由他本人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左右辅政,共管八旗事务”。这一决定使两黄旗大臣无话可说。他们打的是拥立皇子的旗号。豪格自行退出,且为无封号的继妃乌拉那喇氏所生。福临生母却是皇太极称帝后所封五宫后妃之一的永福宫庄妃。庄妃上位虽有麟趾宫贵妃和她的儿子博木博果尔,但麟趾宫贵妃原为被俘获的蒙古林丹汗之妻,博木博果尔更幼,年方两岁。即摄政王的安排也无可非议——多尔衮放弃争位应得补偿;济尔哈朗虽中立,却支持过豪格。两白旗及多尔衮的支持者也能接受———他们的力量难以压倒对方,拥立年幼皇子,可以摄政做不是皇帝的皇帝。新建帝基一旦崩溃的危机竟以福临的即位轻轻化解了。福临是只有6岁的小皇帝,摄政王多尔衮、皇太后孝庄遂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特别是二人关系引起诸多遐想和猜测,生发出无数版本的传闻和野史。其共同话题,是成为清初四大疑案之一的“太后下嫁。
太后(即孝庄)有无下嫁多尔衮,正史并无记载,史家也各执所见。“下嫁说”的主要依据有三点:一是入关后多尔衮以摄
政王一直进加至“皇父”摄政王,试策、本章、旨意都改称其为“皇父”。二是清初南明抗清名臣张煌言《建夷宫词》中有“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之句。清末革命党人天嘏在《满清外史》中有“唐乌龟、宋鼻涕、清邋遢”,“清朝没有干净人”,多尔衮与策划太后下嫁的说法。三是孝庄死后没有与皇太极合葬在昭陵,而是葬在远离盛京(沈阳)昭陵千里之遥的东陵“风水墙”之外。
多尔衮与清初的“重剿轻抚”弊政
多尔衮于顺治七年赴边外围猎时病死途中。14岁的顺治帝亲政不久便以“阴谋篡逆”的罪名籍没了他的家产人口,悉行追夺所得封典,将其党羽凌迟处死,将其罪状昭示中外。据载:多尔衮的尸体被“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
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后,以安置满族“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为由,三次下令“圈地”;逼迫汉民“投充”旗下,强制实行落后的农奴制。原来的小农变成了奴隶。奴隶逃亡,即行重治窝主的“逃人法”。留容逃人做工甚至住宿的均算窝主、加之连坐,丧身亡家的不知几千万人。多尔衮又以“剃发易服”、“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的命令拉开的序幕。“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有蓄发者立执而剃之,不服则斩,悬其头于剃头挑子所缚高竿上示众。江阴、昆山因之被屠城,嘉定因之被三次屠城。汉族人民激烈反抗,多尔衮竟下令“凡有为剃头、圈地、衣冠、投充、逃人牵连五事具疏者,一概治罪。
从清初宫廷看,君权旁落于代表满文化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的多尔衮之手,孝庄为了维护儿子的皇位下嫁多尔衮;多尔衮且行“皇父”之权,主宰顺治婚姻,为他迎娶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并阻碍他对汉文化的学习;多尔衮本人因袭被汉族士人耻笑的满族旧俗——不仅在同太后关系上不检点,且幽禁豪格后公然册立其妻为妃。而顺治已在皇帝之位。这皇帝是汉文化意义上的皇帝。顺治不能容忍这一切,要求实现和证实自己至高无上的皇帝地位,这是他与多尔衮水火不容的根本所在。
开国定制在进行统一战争的同时,多尔衮也开动了整个国家机器,力图使其正常运转。在政治体制上,他无法完
全采用在关外时期的一套来治理如今这样庞大的国家,而是接受了明皇朝的现成制度,并且任用所有明朝的叛将降臣,因而十分得心应手。在中央机构中,仍以六部为最重要的国家权力机关,尚书皆由满人担任,但王贝勒亲理部事的制度却在入关前夕废除掉了。到顺治五年,多尔衮于六部实行满汉分任制度,命陈名夏、谢启光等六汉人侍郎任汉尚书,但其地位要低于满尚书,金之俊对此曾表示不胜感慨,更不胜恐惧。
多尔衮力图表现得比较开明,因此除原有的都察院之外,六科十三道也保留了下来,并一再鼓励官员犯颜直谏。总的来说,中央机构中虽承明制,但也保留了某些满族特有的制度。除满官权重这一点外,还引进了、理藩院等机构,其内院的权力比起明代的内阁要小得多,并对原明臣试图增大内院权力的努力加以压抑③。地方机构不同一些,由于新朝急需用人,所以普遍任用了降清的汉官。如多铎克南京后,把南下途中招降的明将吏三百七十二人分别任命各级职务。洪承畴总督江南军务后,也一次推荐旧官一百四十九名,这些都得到多尔衮的批准。多尔衮把明朝遗留下来的国家机器全盘继承下来,乃是为适应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施行的明智之举,但急于补缺,宽于任人,难免把明皇朝的弊习带到新皇朝来。
对于吏治,可以说多尔衮是加意整饬的。明代胥吏之弊遗留入清,他曾批示:“衙役害民,从来积弊。如果有巨奸,即加重治,严禁重蹈明朝故辙。”如,发现吏部中有四名小吏,为害甚多,他批示道:“三法司严审追拟,毋得徇纵。”府、州、县守一级,贪劣者亦不乏其人。如牛金星之子牛铨,降清后任黄州知府,他在任上贪污受贿,被人举劾。多尔衮批道:“牛铨著革了职,并本内有名人员,该督抚按提问具奏,该部知道。”最贪酷的大员当属福建巡按周世科,其为非作歹,令人发指。被人参劾之后,多尔衮批示革职,并令督抚按审问定罪,最后将其就地斩首。此外,他还十分重视传统的京察大计,对各级官员严格考核。顺治七年正月,大计全国官员,对谢允复等八百一十六名官员分别加以革职、降调、致仕。
除整顿旧官之外,多尔衮还注意选用新人。他自称:“别的聪明我不能,这知人一事,我也颇用功夫。”所以自入北京伊始,便多次下诏各地征聘“山泽遗贤”。此外,在顺治元年十月的登极诏书中,还规定了重开科举的制度,并于顺治三年、四年、六年举行了三次会试,共取进士一千一百人。首科之中,出了四位大学士、八位尚书、十五位侍郎、三位督抚,还有都察院副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内院学士等六位高官,如傅以渐、魏裔介、魏象枢、李霨、冯溥等均出自是科。其他人也都充实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机构中,成为新朝统治的骨干力量。由于明末清初动乱不安,社会经济十分凋敝,而要想使社会安定,非恢复和发展经济不可。清军入关甫一月,汉官宋权便提出:“尽裁加派弊政以苏民生”。多尔衮便批示道:“征输须循旧额,加派弊政速宜停止。”十天后便发布“大清国摄政王令旨”,向全国人民宣布取消明末加派。但从主观上说,清政府按万历年间则例征派赋税,免除了天启、崇祯时期的加派,而万历末年加派之辽饷通共五百二十万两照征如故;从客观上说,由于连年战争,经济支出庞大,所以一些“杂费”的征派逐年增加。
福晋(妻)
这6位福晋均记入《睿亲王家谱》
嫡福晋(),即,是多尔衮的元配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桑噶尔寨(吉桑阿尔寨)台吉之女,科尔沁贝勒明安之孙女。是孝端文皇后的从侄女,孝庄文皇后的从姐(她俩的祖父是兄弟)。明万历三十八年生。后金天命八年/明万历五十一年(1624)五月二十八日与多尔衮成婚。顺治六年(1649)十二月卒,年四十。多尔衮私谥曰敬孝忠恭元妃。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多尔衮病卒。诏追尊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八年正月,尊元妃为成宗义皇后,祔太庙。二月,发多尔衮生前谋篡大位之罪,诏削爵,撤庙享,并罢孝烈武皇后和成宗义皇后谥号庙享,黜宗室,籍财产入官。乾隆四十三年,还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复多尔衮宗籍、还睿亲王爵位,追谥忠,即为睿忠亲王。元妃亦恢复睿亲王嫡福晋身份。
《满文老档》对此的记载为:“天命九年五月二十八日,科尔沁桑噶尔寨贝勒之女嫁多尔衮阿哥,杀九畜,置四桌,汗与诸福晋,诸贝勒、大臣等出坐八角殿,演百戏而宴之。”顺治六年十二月,嫡福晋去世,追封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顺治八年正月,多尔衮被追封为皇帝,元妃也追封为义皇后,二月被夺。
二娶福晋,为侧福晋。佟佳氏,建州女真本部尚书孟噶图之女。其父为工部承政孟噶图(孟阿图),属正白旗。这位尚书和他的兄长巴笃理,都是较早归顺努尔哈赤的辽东大族满族佟佳氏的高官。皇太极继位后,蒙阿图被授予佐管旗务十六大臣之一,佐正白旗。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正白旗的旗主正是其弟多铎,蒙阿图可以说是同样身在两白旗(多尔衮属镶白旗)的多尔衮的半个属人。多尔衮娶她的具体时间不详,应该在天聪年间(皇太极继位后)、天聪六年前,在三娶福晋入门之前。
三娶福晋,为侧福晋。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名扎尔莽,蒙古扎鲁特部根杜尔台吉之女。天聪六年二月所娶。
&四娶福晋,为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拉布希西(应为图美之子喇嘛什希)台吉之女。根据《清史稿》,图美的祖父诺扪达喇和明安、莽古斯的祖父博第达喇为亲兄弟。理论上说,四福晋是孝端文皇后的堂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堂妹,不过血缘关系已经很远很远了。天聪七年九月(一说,六月)所娶。
五娶福晋,名巴特玛,为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巴特玛福晋是蒙古科尔沁和硕福妃之女。多铎继福晋的姐妹。天聪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多尔衮前往科尔沁迎娶该女。此时的多尔衮历经征服察哈尔,带回“传国玉玺”的赫赫战功,荣升为后金炙手可热的后金政权二号人物,而他的五娶福晋也比四娶福晋身份尊贵得多。
蒙古科尔沁和硕福妃,清人称之为科尔沁大妃,是之母,和之祖母。其第一任丈夫是科尔沁部札日固齐(断事官)、贝勒莽古斯,是孝端文皇后之生父,孝庄文皇后和敏惠恭和元妃之祖父。莽古斯去世后,科尔沁大妃复嫁给莽古斯之第三子台吉索诺木。崇德二年,皇太极追封莽古斯为和硕福亲王,册封科尔沁大妃为和硕福妃。
因此各方资料关于五娶福晋巴特玛的身份记述比较混乱,存在争议。国史档和实录里都只记此女是科尔沁大妃之女;她的死后册文和睿亲王家谱上记此女为莽古思之女;有些资料则记此女为索诺木之女。确实身份有待考证。多铎的继福晋达哲,情况也相似。
六娶福晋,为继福晋,是多尔衮在元妃去世后娶的继室大福晋。李氏,她来自朝鲜,金林郡公李开音之女被封为义顺公主,顺治七年五月所娶,她时年十六。
顺治七年,多尔衮在他的元妃博尔济吉特氏死后,以丧妻的名义向藩属国朝鲜求亲。而朝鲜王公对这位曾经率军大败过朝鲜的大清皇父摄政王有求必应,挑选了金林郡公李开音的女儿,即义顺公主给他。
&&《清世祖实录》对此的记载为:“五月,摄政王率诸王大臣亲迎朝鲜国送来福金于连山,是日成婚。”从“亲迎”可以看出是非常隆重的。连山,即今天辽宁省葫芦岛市。
不过,她嫁过来几个月后多尔衮就死了,据说这位义顺公主后来归了,或云其寡居后被接回了朝鲜,待考。
这4位妾室均记入《睿亲王家谱》
妾,察哈尔公齐特氏。蒙古察哈尔部布延图台吉之女。
妾,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杜思噶尔卓农台吉之女。
妾,济尔莫特氏。帮图武之女。
&妾,李氏。称小福晋。李世绪之女,朝鲜宗室女子。崇德二年所娶,是多尔衮征服朝鲜后带回盛京的。引人瞩目的是,这位朝鲜姑娘在第二年给妻妾成群,却始终没有一儿半女的多尔衮生了一个女儿,是多尔衮唯一的血脉,这一年多尔衮26岁。
(一)未入《家谱》的妻妾
有三位没有记载在“家谱”中,分别为:
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扎鲁特部贝勒之女。天聪五年所娶。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满珠习礼(斋桑第四子)之女。天聪八年所娶。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土谢图汗巴达礼之女。顺治三年所娶。
(二)所娶的豪格福晋顺治五年三月,豪格去世。多尔衮在顺治七年正月娶了豪格的一位福晋;济尔哈朗、阿济格则娶了豪格的另外两位福晋。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多尔衮去世。
根据记载,多尔衮所娶的豪格福晋是他元妃的亲妹妹。故而,应为: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吉桑阿尔寨之女。她是多尔衮元配嫡福晋之妹。
请注意《清世祖实录》中的一段记载:“摄政王召议政王、贝勒、固山额真、内大臣、议政大臣会议是日、纳和硕肃亲王豪格福金博尔济锦氏。”这正说明了,多尔衮娶豪格福晋,是“合法”的。
关于多尔衮所娶的这位豪格福晋的身份,有一下几点:
(1)很多人认为豪格的这位福晋就是多尔衮的五娶福晋巴特玛,是不对的。因为五娶明确记载是在多尔衮在天聪九年十月所娶的,而豪格福晋明确记载是在顺治七年一月所娶的。
(2)很多人认为豪格的这位福晋就是豪格的继福晋,带着她和豪格的儿子富绶嫁给多尔衮,是不对的。豪格的继福晋的确是富绶之母,但是她并不是多尔衮元妃的妹妹,所以被多尔衮所娶的豪格福晋并不是她豪格的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名杜勒玛,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洪果尔贝勒(亦作
栋果尔、伊尔社齐董郭罗公)之女,明安贝勒之孙女。孝端皇后的堂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堂姐妹。崇德元年七月,嫁给了杀妻不久的豪格,崇德四年十一月册封肃亲王大福晋。子一,第七子富绶,袭爵。
(3)很多人认为豪格的这位福晋就是改嫁给豪格的林丹汗遗孀苔丝娜伯奇福晋。是有这种可能性,但是目前仍无法确定,有待考证。
苔丝娜伯奇福晋,名苔丝娜,也称伯奇福晋。原为蒙古察哈尔部的八大福晋之一,所管领的部民不详。姓氏和母家不详。天聪九年(1636),归顺满清,改嫁豪格,为其侧福晋。“伯奇”在蒙语中是黄金家族血统以外,部落领之女儿的尊称。豪格的这位福晋应该既没有被记入《睿亲王家谱》中,也没有被记入《肃亲王家谱》中。
(三)所娶的淑妃的养女有记载,多尔衮在崇德五年三月娶了康惠淑妃抚养的蒙古女。
康惠淑妃,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的遗孀,八大福晋之四,芭德玛瑙伯奇福晋,统管窦土门万户斡耳朵,故又称窦土门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亦作
芭德玛瑙),蒙古阿霸垓部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之女。天聪九年,率先归顺满清,改嫁给皇太极。崇德元年被封为东衍庆宫淑妃。顺治九年十月被尊为皇考康惠淑妃。她抚养一蒙古女,皇太极命多尔衮娶之。
她的这位蒙古养女是谁呢?应该不会是六位福晋,因为她们的身份都很明确,不存在是淑妃养女的可能。并且从时间来看,该蒙古女嫁与多尔衮的时间是崇德五年三月,和六位福晋入门的时间均不合。所娶的淑妃蒙古养女的几种可能性:(1)未记入家谱。为康惠淑妃和前夫林丹汗之女;或林丹汗与其他福晋之女,淑妃代为抚育。因为是林丹汗的女儿,所以皇太极会特地下旨指婚。(2.)未记入家谱。不是林丹汗的女儿,是出身蒙古察哈尔部的一个女子,可能是林丹汗下属等的女儿。(3)记入家谱了,是除了那位朝鲜小妾李氏之外的另外三位妾室中的一个。从姓氏上来看,“济尔莫特氏”似乎来自于喀喇沁部,不像是来自察哈尔部的。比较可能的是“察哈尔公齐特氏”或“博尔济吉特氏”,其中“察哈尔公齐特氏”可能性等大些。这个蒙古女子的身份究竟如何,有待考证。
爱新觉罗·东莪,多尔衮独生女儿,也是他唯一的骨血。生母为妾李氏,李世绪之女,朝鲜宗室女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东莪这个名字,是多尔衮为纪念其长姊东果公主(东果为东果格格夫家的部落名和姓氏“董鄂”,不是其名)所取的名字。在多尔衮死后,东莪被顺治下旨交于信郡王多尼府中看管,这是清史中关于这个女孩子唯一的记载,此后,史册中再无任何记载,不知所终。东果=东莪=董鄂=栋鄂很讽刺,顺治帝的最爱董鄂妃也是董鄂氏,并且他是因董鄂氏的死悲伤过度未及时避痘,得天花而崩,可以说因董鄂氏间接而死...
嗣子(过继子)爱新觉罗·多尔博,多尔衮同母十五弟豫通亲王多铎第五子。生母为多铎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科尔沁部索诺穆台吉之女,多尔衮五娶福晋的亲姐妹,也是孝端文皇后的亲侄孙女,孝庄文皇后的亲侄女。或许由于多尔博的生母是多尔衮五福晋的亲姐妹,故而相比其他侄子,多尔博有更近一层的亲缘关系,后来他过继给了多尔衮为嗣。顺治七年袭睿亲王爵;八年被革归宗。顺治十四年封多罗贝勒。康熙十一年卒,年三十。乾隆四十三年为多尔衮平反,复爵,多尔博及其后嗣亦复爵。
普遍评价多尔衮谋勇兼备,能重用汉族谋臣和将吏。统兵驭将,赏罚分明。善于把握战争全局,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尤其能掌握时机,一举挥军入关。但入关前后所犯下的群体屠杀、野蛮掠夺、强奸妇女等罪行,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灾难。
豪格曾评多尔衮是“有病无福”之人,多尔衮身材细瘦,素患风疾,壮年猝死,大抵跟纵欲有关。嗜色与嗜杀,是早期满清贵族的特色。民间野史有“太后下嫁”一说,即多尔衮按照满人入关()前的妻寡嫂的风俗娶了皇太极永福宫庄妃,即顺治母皇太后,同时孝庄皇太后也为了稳住多尔衮,避免其权势野心膨胀危及福临的皇位。此一观点在近代史学界里虽有人认同,但也有学者认为此乃谣言。多尔衮是满族能统一中国的重要功臣之一,但一般认为他有“六大弊政”,剃发、易服、圈地、占房(侵占房舍)、投充(抢掠汉人为奴隶)、逋逃(逃人法),延续时间最长的,是逃人法。顺治七年六月,广西巡抚郭肇基等人因为“擅带逃人五十三名”,被处死。顺治十年豪雨成灾,“直隶被水诸处,万民流离,扶老携幼,就食山东。但逃人法严,不敢收留,流民啼号转徙”,清廷统治者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多尔衮,都以凶悍残暴著称,终有清一朝,满汉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根除,辛亥革命时汉族革命党人仍是在高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最终满清朝廷被汉族所灭。
第一迁都北京,保护故宫;第二攻占南京,统一中原;
第三免除三饷,兴利除弊;第四和善蒙古,治理西藏;第五惩治贪污,整顿吏治;第六兴文崇教,亲善汉人。
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在《鞑靼战纪》中记载说:“顺治帝福临命令毁掉阿玛王(多尔衮)华丽的陵墓,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1943年夏天,盗墓者曾将多尔衮陵墓的正坟挖开,只见地宫中摆放一只三尺多高的蓝花坛子,里面放着两节木炭。当时看管墓地的汪士全向盗墓者解释说:“九王爷身后被论罪,其中的金银圆宝都被掘去,据说坟地遭过九索(挖抄九次)。坛子是骨灰罐,是一个虚惊位(象征性的尸棺)。”
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是否是青梅竹马:
多尔衮的身世
多尔衮的父亲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这个人,我们了解,他出生于1559年。1583年,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到1615年建立八旗制度,1616年,正式建立后金政权,他建立这个政权就叫金。
1626年,公历的
9月30日努尔哈赤去世,他一生征战了四十三年,多尔衮的母亲呢?是努尔哈赤的妻子之一,努尔哈赤一生有十六个妻子,多尔衮的母亲是努尔哈赤最喜欢的一个妃子,她姓乌拉那拉氏。说起多尔衮的母亲乌拉那拉氏,她与努尔哈赤的婚姻,是一桩政治婚姻。
乌拉那拉氏她所在的部落也是满洲人的一个部落,叫乌拉部,与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打起来了,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乌拉部战败,努尔哈赤这个部落取胜,乌拉部没有办法,乌拉部的贝勒,最后只能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努尔哈赤为妻,这样,乌拉那拉氏就嫁给了努尔哈赤,多尔衮的母亲她本人叫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以后她还挺争气,一连串给努尔哈赤生了三个儿子。
因为在所有的蒙古各部落中,科尔沁部是最早归顺建州女真,它要不归顺,孝庄皇太后怎么嫁给皇太极啊,所以它是最早归顺。说起来这两个部落在孝庄皇太后出生之前,长期一直是对手,一直在打仗,经常作战。最著名的一次是1593年,那一次,科尔沁蒙古联合蒙古部落中的三部,又联合建州女真中的两部,还联合海西女真中的四个部落,一共是九个部落,三万人,会攻努尔哈赤,结果努尔哈赤将这九部联军打败,努尔哈赤取得了巨大胜利。
此后,1594年,当时科尔沁的首领,蒙古人的首领称台吉,知道自己败了,一看九部联军打不过人家,赶忙给人家送礼,送了一百匹马,送了十匹骆驼,急急忙忙自己亲自押运送给努尔哈赤。结果努尔哈赤礼物收下了,人驱逐,你送给我的东西,我要了,你人给我走,咱们继续在战场上交兵。我不把你打服了,不行的。所以,双方异地再干,紧接着从1597年到1610年,这前后十四年之间,双方大战了三个回合,这三个回合我们人所共知的努尔哈赤,英雄般的人物,三次战败,三次被科尔沁部打败。
时间到了1612年,随着多尔衮的出生,随着孝庄皇太后的出生,建州女真和科尔沁部,关系迅速地就好转了。1612年是一个关键的一年,不论是对于建州女真,对于努尔哈赤,还是对于科尔沁蒙古,都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努尔哈赤可谓是双喜临门。
说双喜临门,第一喜,这一年的冬天11月17日,他添了自己的第十四个儿子,也就是多尔衮。这一年的第二件喜事,这一年秋冬之季,努尔哈赤遣使蒙古科尔沁部,他派人替他求婚。求科尔沁部的台吉明安的女儿,要求把明安的女儿下嫁给他,人家明安的女儿早就有主了,早就准备下嫁给别人了,结果在这个时期明安一听,努尔哈赤来了,他要我把女儿嫁给他,行,立即把原来那个婚约撕毁,我亲自送给他,结婚,1612年这一年,努尔哈赤又结婚了,所以这一年,又添儿子又娶媳妇,所以我们说他是双喜临门。
多尔衮刚一出生,两个部落关系又好了。其实跟多尔衮一点关系都没有。可以看到,从1597年到1610年,十四年间,努尔哈赤面对着科尔沁蒙古,三次作战,无一胜绩,全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个时候的努尔哈赤,他必须得去想一想,什么原因造成了我连战连败。他思来想去,他非常清楚,一方面是自己长期作战,士兵厌战,另一方面,树敌过多,这样长此以往,建州女真非毁在我努尔哈赤的手中不可,所以他改变了政策,开始采取怀柔政策,拉一派打一派。最横的当时就是科尔沁部,所以他马上就向科尔沁部求婚,这时他首先做出了这种表示友好的举动。
——部分来自《多尔衮真史》
孝庄的身世
孝庄皇太后本人她出生于1613年3月28日,她死于1687年,一生活了七十四岁多,按虚岁叫七十五岁。她本人是原来蒙古科尔沁部一个首领,贝勒塞桑的女儿。她在她们家行二,她有一个姐姐,她这个姐姐叫海兰珠。她在1625年,也就是她十二周岁的时候,嫁给了皇太极为妃,那阵叫侧福晋,也就是侧妃,妾的意思。她嫁给皇太极为妃以后,曾经辅佐皇太极,辅佐皇太极的儿子顺治,也就是爱新觉罗福临,还辅佐皇太极的孙子康熙皇帝,也就是爱新觉罗玄烨,她前后辅佐了三代帝王。所以呢,她活着的时候是侧福晋,是皇太极五个妃子当中位居第五的。五个妃子,她是位居最后的那一个。但是由于她的儿子,她的孙子当了皇帝,逐渐的,她的身份也日渐提高,这也叫母以子贵吧。所以她死了以后,她的称谓是一再地上涨,它的谥号也是一再地变化,最后直到康熙、雍正、乾隆,等到乾隆年间,她的谥号是十九个字,她的这十九个字的谥号很长,叫“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文太后,再简称孝庄,再简称庄妃。
随着多尔衮的出生,建州女真与科尔沁部之间的关系迅速地好转起来,庄妃也在这个时期出生了,多尔衮和庄妃两个人出生以后,他们两个人所在的部落,建州女真与蒙古科尔沁部的关系也就日益好转起来。
庄妃长得漂亮,那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呢?也仅仅是漂亮而已,说“满蒙第一美女”,言过其实。别说满洲了,也别说蒙古族了,就说她们家,俩女儿,姐俩,她长得就排二,她在她们家都不是最漂亮的。有人说,难道她姐姐海兰珠长得比她漂亮?那当然了,她的姐姐海兰珠不但长得比她漂亮,而且皇上也这么说。皇上先娶的她啊,清太宗皇太极,先娶的她,然后九年以后才娶的庄妃啊。一看,姐姐比妹妹漂亮,这可是正史上的。所以,说孝庄皇太后是“满蒙第一美女”之说言过其实。但是的确长得很漂亮,到她晚年的时候,相貌也是比较端庄。这里诸位,就有一个字,庄妃的“庄”,本身就是端庄,它是一种气质。、
多尔衮与孝庄的三次见面
1615年,在努尔哈赤的身上,也就是多尔衮的父亲身上,两件大事发生:第一件大事是努尔哈赤在这一年正式建立了八旗制度。第二件大事是努尔哈赤这年他又结婚了。哎,努尔哈赤一生不是十六个妻子吗?1612年,他结过一回婚,1615年他又结过一回,这回他的老婆是谁家的呢?还是科尔沁部家的。还是从科尔沁部讨的老婆,
这一年多尔衮三岁,庄妃两岁。一个三岁的小孩,一个两岁的小孩,第一次见面,随着双方的结婚的车队,车马,两个人见面。见了面,无非就是一块儿玩儿,什么也没有,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啊?一见钟情?那不可能,双方这个婚礼一结束,各自随着各自家的大人回各人家去了。早忘了今儿跟谁玩儿了,那小孩长什么样?不知道,早就给忘光了。这是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
第一次见面,不可能出现一见钟情的事情。说起两个人的第二次见面,发生在1623年。在这一年,对于多尔衮来说,他与庄妃肯定是见过面,这一次见面,双方肯定是说了话,而且双方都长大一点了。1623年,您想一想,多尔衮十一岁了,庄妃十岁了,两个人都是小孩中比较大的了,两个人的记忆力都应该很好,双方都已经长大一点了。但是,这次见面多尔衮可没有机会与庄妃说更多的话。他没工夫,他净与庄妃见面,见面多,说话少。这回俩人结婚,同一天,哥俩,一个,多尔衮结婚了,十一岁,
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十八岁,两个人在同一天办事,同一天办事就得要上人家结亲,就得上庄妃他们家。这俩新郎官啊,还同一天结婚。
十一岁的年龄对于多尔衮来说,结婚不早不迟,只是一个正合适的年龄。这是两个人的第二次见面。看得多,说得少。一见钟情也不可能,他正忙着自己结婚呢,没功夫注意那些,而且在婚礼上,美女如云啊,见太多了,也记不住谁来了,谁没来,那两个人的第三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呢?
说起两个人第三次见面的时候,那可就惨了。庄妃成了别人的新娘了,两个人的第三次见面发生在1625年。这一年,布木布泰正式成为庄妃,她在这一年嫁给了皇太极,为侧福晋,在这一年的三月,庄妃由她的哥哥吴克善伴送到了女真的新都辽阳。从这一天开始,十二岁的庄妃,就成了十三岁的多尔衮的嫂子了。庄妃,十二岁的庄妃,嫁给了三十三岁的皇太极,为侧福晋。
——《百家讲坛——多尔衮与孝庄皇后》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礼亲王代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