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奇怪的想法?千百来人类基因改良对很多东西都进行了改良,是否可以改良自已?

给中国教育部的若干建议
给中国教育部的若干建议
尊敬的周部长,赵部长,吴部长,李部长,陈部长等:
& & 你们好!
我是湖南的一名普通教师,从教十余年,深感中国教育的各种弊端已积习难改,忽而悟得改良之措施,今献给你们,望参考。
对于中国的教育,你们也许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想到你们的工作繁忙,可能无暇顾及我的长篇大论,故而文章能简就简。估计你们有同感的就一笔带过,我举了大量例子的地方,是估计到你们可能还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文章写成,不知怎样才能传到你们手中,故而发表在网上,希望你们能够看到。也希望看到此文的网友帮忙传送一下。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很久以来,我们都认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就是人才。可生动的事实给了我们最准确的答案:马家爵大家可能都认识,他是云南大学里的一名大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差,可以说再经过几年的学习,就是人们所认为的人才了,但他所做的是什么呢?因为一点琐碎小事就跟同学争执不休,后来产生了报复心理,用锤头打死了4名同学。这给我们的教育界敲响了一记警钟。
& & 什么是人才?
“人”可作“做人”解,“才”可作“才华”解,“人才”可以说是先学会做人,再配上自己的才华,才可称之为“人才”。只会做人而没有才华就会停滞不前,只有才华而不会做人,就好比楼房没有根基,建造得越高,倒塌得越厉害。
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才?从广义上讲,能为国家和整个人类社会作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也就是说,除开那些精神病患者外都是人才。死人是过去的人才,婴儿是未来的人才,罪犯经过转化也可能是人才。
从狭义上讲,具有创新能力并能为国家和人类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才,即所谓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以下所提到的都是指狭义上的人才。
按照这一说法,那么创新能力是人才的标志,是否作出贡献是衡量人才的标准,二者缺一不可。
为什么说“创新能力是人才的标志”?华罗庚说过:“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的思维”。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了很多知识却不会创造,只能是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或学了很多却根本不会运用,这样一来人类社会又将怎么进步?
所以人才并不是学了很多知识的人,更不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这除了作为夸耀自己的资本外,没有一点用处。这个社会的知识是一个人一辈子也学不完的,也没有必要把它们都学完。人才是会灵活运用和重新整合知识的人,是能利用已有知识发现未知的人。真正的人才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而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
文凭不等于人才,文凭只能代表他的学习能力,应试能力,部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代表他的思维方法独特,并不代表他有创意性的头脑。郑渊洁连小学文化都没有,但他成为了著名的童话作家,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
高考是祸害&&
&高考是一种考试,是一种在高级中学毕业后参加的一种选拔性的考试。科举是一种制度,是一种以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我国现代的高考既是一种考试,又具有以此来选拔“人才”的功能,所以说,我国现代的高考与过去的科举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据说我们的政局稳固,国体统一,历史悠久存续,其中科举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东西可能还是我们祖先的独创,也是中国的特色,世界他国少有可比。然而我们的科举并不考科技、主考文章。文章“考”好了,既有“颜如玉”,又有“黄金屋”,还可得道,光宗耀祖。到了现在的高考,也把数理化生等科学方面的知识列入高考,但目的不是深究它的实际应用,而是出一些刁难的题目故意为难学生。没办法啊,因为要选拔人才。
所以高考是我国处于落后时期对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必然结果,它标志着我国教育的严重落后。试想,如果人人都能上大学,还用得着考试吗?还要选拔所谓的人才吗?
高考作为现代的一种科举,他具有操作简单、绝无争议的优点,也选拔了少量的“人才”。对于考生来说,一考定终生,再简单不过了,所以说“操作简单”。为什么说绝无争议?不举行高考,你说怎样选拔人才?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为什么说只选拔了少量的“人才”?先不说所选的是否都是人才,假定所选的都是人才,单就高考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观场面,真正能闯过去的只有那少量的久经沙场、千锤百炼的“英雄健儿”,所以说只选了少量的“人才”。
高考作为现代的一种科举,它除了具有科举的各种罪状以外,还有更多的其它罪状,下面让我们来历数高考的几大罪状吧!
高考不仅没有正确培养和选拔人才,而且直接成了埋没和扼杀人才的罪魁祸首。
& & 不要以为这话很偏激,请听我细细道来。
这是因为:1、没有考上的就失去了学习和成才的机会,要想成才,步履艰难,直接被埋没。2、考上去的以为有了绝对的生活保障,再加之以前的高考压力很大,正值放松和玩乐的机会,于是抓紧时间打打牌、谈恋爱、泡网吧……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整天“气宇轩昂”,逍遥自在,失去了学习的上进心,不愿意再吃苦,更不愿从事艰苦的研究工作。因为读书时父母和老师经常教导他们的是“你现在多吃点苦,为的是将来不吃苦。”直接扼杀了人才。不仅这些,社会对高考状元的炒作,更是对人才的直接扼杀。——“奉承是无形的杀人之箭”。
单就高考的形式就埋没和扼杀了大批的人才。高考的内容更是埋没和扼杀人才的直接元凶。
1、“为考而学,不考就不学。”高考成了教和学的指挥棒。与人才成长的规律背道而驰。
2、所学非所用,学了大量的与自己今后的工作无关的东西,与学以致用背离,甚至使人变成了不能自食其力的书呆子。
3、所用非所学,真正要用到的没有学。为了适应生存,不得不重新学习。
4、学习兴趣在题海战术中全部磨灭,使许多的学生得了学习恐惧症,开学综合症……厌学情绪严重,还谈什么研究?
5、研究创新能力在灌输教学中全部丧失,高考恢复近30年,至今还没有一个诺贝尔奖出现在中国大陆上以及在今年7月10日发布的国际大学创新力排名榜上,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进入前100名就是铁的证明。
高考考的是考生的精确记忆能力,并不能考出考生的创新能力和其它非智力因素,所以说高考并没有选拔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真正人才。相反,它埋没了许多有特殊才能的奇才、怪才。
高考前有老师的按部就班的系统的灌输知识,高考后,没有了老师的系统授课了,他们就失去了系统学习的能力。离开了老师就无法学习,自学能力丧失,更不用说研究了。
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发达,没有一个是通过“考试”考出来的,尤其是自然科学的成就和科学界的巨匠、理论都不是用考试考出来的。泰勒斯的万物元素论;毕德格拉斯的勾股定理;亚里斯多德的生物学理论;希波克拉底的医学论;阿基米德的杠杆力学;哥白尼、伽利略、哈维和牛顿等建立的物理学大厦;拉瓦锡的氧化学说;笛卡尔把几何转化为数学的问题解决;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排列;爱因斯坦首次颠覆的物理学大厦;生命科学的渗入;信息数字化的到来等等,似乎都没有通过考试。据说绝大部分科学家,根本就不懂什么叫考试,有的连象样的学业都没完成,却完成了人类的科学进步和伟大创造。
回想我们的“考试”,科举制度考了上千年,却没有考出几个震动世界的科学家和改变世界科学方向的理论。“三钱”和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袁(隆平)等现在众多的科学家们,也很少是靠科举考出来的。我们的科举考试倒是考出了民族意识的内敛和民族精神的贫弱。尤其是还在进行着的全国高考,一段时间内毕业的大学生(包括名牌学校一流考子),毕业后却找不到事做。硕士挂了空档的、博士自杀的、学士无奈卖肉的,还有很多乱逛荡的。不少的考试,把那些不少的孩子给考的神经出了毛病,大人更是跟着耍神经。现在不少的年轻人,考试经历多了,文凭也拿上了,但家里负担变重了,身心健康被扒了皮;生存却更艰难了,未来更加渺茫了,有的连饭都吃不上。
我们的高考没有培养出爱因斯坦、牛顿这样的人才,连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也没有。象计算机领域,我们国家学计算机的人成千上万,有多少能主持开发操作系统的,有多少能主持开发数据库的?
每年各级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用于从国外公司购买这些大的系统软件的钱是多少?
恐怕是一个惊人数目。在国际分工中,由于我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沦为了国际工厂这样的角色,污染了环境,人民大众相对外国人,付出的更多,得到的报酬却很少。有些工人付出的不只是劳动,甚至是健康和生命。最近这样问题的报道不少。
&&&现实证明,一个人的一生要出成果也应该在35岁至多40岁就已经出成果了,难道还要指望他们在40岁以后出成果吗?高考从恢复至今已经快30年了,能找到大师级人才吗?有,那也是徒有虚名!如果不是徒有虚名,怎么不给他颁个国家最高科技奖。我国的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施以来,颁给的都是一些没有经过中国高考的年老的科技工作者,他们的平均年龄在78岁高龄。与诺贝尔奖的平均年龄38岁相差40岁呢。难道下一次的中国最高科技奖要颁给已经去世的华罗庚,陈景润,李时珍,毕升不成?难道中国年轻一代就没有这样的人才吗?不!中国的人才全被扼杀在高考的摇篮里了。
现在大约40岁至50岁的人,受到高考的毒害可能还不是那么深的,因为那时的高考只是少数人的自觉行为。而到了现在,受害人数之多,受害程度之深,是不可比拟的。绝大多数人从小学就开始受害,于是就有了今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我看了一下,这是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的。因为在高考具有选拔功能的条件下,家长不敢拿孩子们的前途开玩笑,老师门不敢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学校不敢拿自己的生存开玩笑。
有人说:“高考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这一说法也是错的。爱因斯坦在回顾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时谈到:“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
可见,考试,尤其是高考,是扼杀人才的罪魁祸首。高考前的千百次的考试早已将人才考得不是人才了。周家亮、蒋多多他们早就看出了中国高考及教育存在的问题,于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示反抗,但就是没有人看到他们是我们国家的奇才怪才,是中国的比尔·盖茨,不但不对他们进行特殊的呵护和培养,反而进行嘲弄和打击,试问,中国何时才能再次出现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
& & 真的人才就是这样被埋没了!
2、高考是酿成许多悲剧的直接原因。
神童悲剧:神童在高考中也能考出高分,可是高分造就的神童并没有顺利成才,真正成功的神童并不多,大多数神童最后也就和普通的大学生一样,这是高考酿成的神童悲剧。2岁半就能够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当年家喻户晓的“科大少年班第一神童”宁铂如今出家为僧;13岁考取湘潭大学,17岁考上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的魏永康,于2003年8月被中科院以其不能适应研究生学习为由劝退。“神童”们的悲剧,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只视“天才教育”为智力开发而非对于一个特殊人才的完善培养。这样的立足点,其实是当代教育的一种普遍观念。“神童”们只是因为受到更多关注与期待,而以更极端、更戏剧化的形式暴露出了教育理念的缺陷罢了。
家庭悲剧:许多学生从小就不堪考试和分数的压力,形成厌学、自卑的心理,最终酿成或离家出走,或自杀,或杀父母,或被父母所杀的家庭悲剧。相信大家能够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
& & 女生高考后坠楼身亡 可能因压力大导致精神分裂
日是高考第一天,这天在遵义市汇川区的松庄还房二区发生一起惨剧:当晚,一名高三女学生小霞(化名)从其外婆家居住的3楼坠楼……虽然被及时送到医院抢救,但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挽回生命。
& & 高三学生逃避高考跳井自杀 母亲获悉当即昏倒
6月7日,2005年高考开始了。前一天的6月6日,有人在枯井中发现18岁的西安长安区某中学高三男生赵某的尸体。后来,人们发现赵某留下的遗书中写到,上次会考没考好,一定考不上大学,实现不了理想……
家长在高考考场外因停车费争执突发心脏病猝死
7日在宏志中学考场外,一名40多岁的考生家长因突发心脏病而死亡。据悉,考试开始后,该家长由于停车费而和停车场工作人员发生争执后,突发心脏病。999急救车赶到现场进行了10分钟急救后,发现仍没有心跳。随后将其送往北京朝阳区垂杨柳医院,在经过一个小时的抢救后,仍无力回天……
教师悲剧:学校的教师也承载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学生的成绩与录取率直接与教师的奖金工资挂钩,从早晨五点连续工作到晚上11点,还没有双休日,超负荷的工作严重损害着教师的健康,未老先衰,累死讲台的现象时有发生。如:
上海市宝山区通河中学的数学教师徐宏杰,今年27岁,被喜爱他的学生亲切地称为“哥哥老师”。就是这么一位年轻有为的好老师,好丈夫,好儿子,倒在了高考前夕的6月3日。他是因心脏病突发而死的,死前还在办公室为学生答疑。&
据调查,中国教师的人均寿命比全国人民的寿命要短,只有58岁。许多教师刚退休不久就谢世了。能活到八九十岁高龄的几乎没有。即使有,那也是任教非高考科目的教师,如音乐体育美术教师或从事学校领导的人员,他们的课没有精神压力或很少上课,绝少有发脾气的机会,心理是健康的。现在的教师有半数以上处于亚健康状态。
& & 3、高考是造成中小学师生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
教师体罚学生,学生攻击教师,这在现在的中小学校园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小学稍微好一点,因为小学生无力反抗。如:
挨50耳光小学生被打失聪四平市朝阳小学一名刘姓女教师和其母亲违反国家政策,给学生办起了课后班,而且该班已成立了五六年。不久前,在母女合办的这个课后班上,两名小学生因违反班级纪律被刘老师发现,刘老师厉声叫起两名小学生,叫两人互打10个耳光。因两个小学生打完后忍不住发笑,刘老师竟教唆另一名小学生,各打违纪的两个小学生40个耳光。其中一名小学生被打致一只耳聋。
  因上课说话41名小学生遭割手惩罚日,河北省曲周县东高固小学的语文老师刘利娜为了惩罚学生上课说话,竟然用小刀将全班41名学生的手心上划下重重的伤痕。
  挨教师巴掌10岁女孩变疯2003年5月,吉林省九台市一名只有10岁的女学生,因上课前没按要求站队被老师打了一巴掌。几天后,这位原来文静的女孩竟出现了不正常的精神状态,先后被几家医院诊断为存在精神方面疾病,七个月过去了,女孩的状况没有好转。
  头发被揪拉小学生皮肉分离日下午,温岭市箬横镇一名小学生在上数学课时,因故被任课老师揪拉头发,造成头皮大面积肿痛。经过检查,医生发现他的头皮已与肌肉分离,确诊为帽状腱膜下血肿,后在他的头部缝了11针。
  多次被掴耳光15岁男孩负气喝药自杀2003年11月,一个初中一年级的男孩竟然被老师掴了3次耳光,最多的一次有5下。这个名叫陈贤的男孩回家后,在委屈和气愤中写下了《告老师》和《家信》两封遗书,然后拿出两瓶农药“甲蝽净”喝了下去,经抢救无效,结束了年仅15岁的生命。
  因作业没写好9岁女孩被揪掉头发日,因为在自然课上没有好好写作业,刚满9岁的河间女孩李陈(化名)竟被老师薅掉一团头发。
  同样,学生攻击老师的现象也更加普遍:
事件1:一南京男子已经成立了一个替学生打教师的公司
&&&到底有多少学生心里充满了对教师的敌意,以至于想打一顿教师出出气,如果搞个市场调查会被人谴责为不道德,但南京这位男子已经用行动告诉人们:成立一个替学生打教师的公司是有利可图的,这便是事情的发人深省之处!
快放寒假了,南京的老师要警惕了,有男子已经在南京很多校园BBS、聊天室发布了这样的广告:“寒假替人打老师,收费合理,包您解气。”具体内容为:“在过去的学期里,有没有哪个老师和你过不去,很多事都为难你,让你受够了气,如果你在寒假揍他一顿的话,就找我吧。收费标准:一拳为单价标准,女教师25元,男教师30元,校长40元……”现在已经有三四个男生联系上他,他们愿意花几十元钱打老师,但不让把老师打伤,打两拳出气就行。(1月18日《南京晨报》)
广告发出才两天,就有三四个“客户”找上门来了。这就是说,已经有三四位南京的老师已经面临挨打的危险了,其他老师也正面临着潜在的威胁。本来放寒假了,教师可以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安心过年,谁知,这么一来,又使他们刚松弛下来的神经一下子又绷紧了。尽管这则广告将会给教师造成多大的实际威胁还不好说,但从中传递出的信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毕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替学生打老师的市场行为。
说来可怕,替学生打老师居然能成为市场行为,雇主明码标价,打女老师25元,打男老师30元,打校长40元,这不是十足的市场行为又是什么?这位男子并不傻,我不说他搞过市场调查,但他肯定知道仇视教师的学生不在少数,他看好此种市场前景,才会广撒帖子,做出这么个广告来。现在别忙谴责这位男子的无良行径,还是就事件本身探讨一下何以他会将替学生打老师当作一种市场行为来经营。
& & 事件2:老师频遭学生“体罚”
中学生竟然打老师耳光
只听说过老师体罚学生的事,从未听说老师频遭学生“体罚”的事。然而,这种不可思议的“蹊跷事”却偏偏发生在盐城阜宁县陈良中学。昨日,陈良中学王老师(化名)致电本报热线反映称,当日上午9点多,学校初三(1)班第二节课上课时,数学老师看到有一男学生坐错了座位,便要求那名学生立刻回到自己位子去坐,不料那名学生非但不听话,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走上去狠狠地扇了数学老师一巴掌,那名老师被打得嘴角和鼻子鲜血直流。
& & 事件3:只因为课外书被收缴
高二男生连刺女老师17刀
教师头天在课堂上收缴了一位学生的两本课外书,第二天教师将该生“请”到办公室谈话时,学生索要被没收的课外书,教师不给,学生掏出水果刀向教师连刺17刀,教师当场倒在血泊中。
& & 事件4: 孩子被打一巴掌家长杀害校长
千人为校长送行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悲剧:一名学生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把校长杀害了,仅仅因为那位校长打了淘气的孩子一巴掌。
11月19日清晨,千余民众聚集在浙江省温州市灵昆镇一条100多米长的街道上,送别灵昆镇中学校长黄玉生。黄玉生遗像上方挂着四个黑色大字:“痛失师表”。不远处的十字路口,几名警察指挥车辆改道而行。
11月11日,黄玉生在学生家里被家长杀害,身中数刀,喉咙被割断。黄玉生的同事陈志刚在太平间看到,黄玉生的喉咙至耳朵处有一条大约20厘米长的深深刀痕。
13岁的小华(化名)是灵昆镇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据该校政教处主任陈成尧介绍,小华平时非常调皮,打架、闹事、逃课,有时还会向同学索要几元钱。“在学校,我两三天就被老师骂,因为成绩差,老师总是找我们这些坏学生的麻烦,还老是把家长叫来。”有着一双大眼睛、浓黑眉毛的小华说,“好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也不会骂他。”“你读书不好,就回家去算了,对你这种坏学生,我不会感到可惜。”一次老师这样批评他,这让小华很难受,觉得自己以后肯定不会有什么出息。但是,小华绝对没有想到,他在11月8日的一次调皮却使得黄玉生校长命丧父亲之手。
在高考的体制下,师生关系日趋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紧张关系的原因有多方面,但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自己承受不了巨大的应试压力,致使其心理发生畸变、扭曲,患上了心理不健康症。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有52.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专家们分析教师心理不健康的首要原因是压力过大。(日新华网)社会压学校,学校压教师,教师压学生,最终造就的是病态的学校,病态的教师和病态的学生。有病的教师怎么能教出健康的学生?这样,有病的学生想打有病的教师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如果高考继续下去,教师职业肯怕是充满危险的职业了。
4、高考使人养成了许多不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高考使诸多考生的心理从健康走向不健康,高考使人鄙视体力劳动,看不起劳动人民,不愿从事艰巨的体力劳动。“它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稻谷,穿衣不种棉花,做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羡慕豪华,看不起务农。”
这并不是教科书所教的,而是整个高考环境的熏陶所致。这个环境就是:高考是苦命的农村孩子跳出农村过上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也只有高考才给了他们唯一“公平竞争”的机会。所以他们一旦高考成功,就放弃了学习,想过把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但他们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象中的幸福,依然贫困和被人耻笑,所以他们就从希望走向绝望,心理严重失衡,于是坏脾气日益增加,把脾气发在周围人的身上,甚至干出违法的事。马加爵的案例就反映了这一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之所以出现了许多的心理问题,就是因为高考前的巨大的压力所造成的。中小学生也过早出现了许多的心理问题,也是因为考试的巨大压力所致。
高考一向是重智育轻德育,所以学校压根儿就没有把德育当回事。那些自诩为德育先进单位或先进工作者无非是在作秀。高考是考不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的,尤其是高考的政治,更是考得不沾边际的。
& & 政治是中国教育严重的失败。
高考不仅使人瞧不起劳动人民,而且瞧不起比他文化程度低的人,对待学术以权威压人,随便下结论,目空一切。急功近利,为达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抄袭别人的论文,自己从未认真深入研究。过去的教授没有这些现象,为什么现在出现了,是因为高考所选拔的人所为也。
高考的激烈竞争,使得教师的脾气火爆,这火爆的脾气发泄在学生身上,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笨蛋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当脾气火爆的教师对那些不会读书的小孩说“你是笨蛋”时,那么他将来很可能就是笨蛋。同样,当脾气火爆的教师对那些不会读书而干坏事的小孩说“你是强盗”时,那么他将来很可能就是强盗。
5、高考是加重人民经济负担的重要原因。
正因为高考是每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是走向幸福生活的捷径,还是光宗耀祖,让人羡慕的资本,所以高考与科举一样,狠狠地扎根在中国人民的每一根神经上,吞噬着孩子们的肌体。由此而带来的高考经济严重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如果没有这样的高考,家长就不会主动交上钱要求学校多补课——补课费;如果没有这样的高考,学校就不会多次组织考试并对学生论分排对——考试费;如果没有这样的高考,家长就不会花钱另请家教——家教费;如果没有这样的高考,学校就不会滥定资料搞题海战术——资料费;如果没有这样的高考,学生也不会主动花钱去复读——复读费,而且有的还要复读几年甚至十几年。
如果没有这样的高考,学校就不会分重点班,重点校,就不会把师资力量放在重点班,重点校,让学生交上几百元、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不等的择班费,择校费,建校费等。
6、高考不仅没有维持竞争的公平性,而且不公平性还在继续加剧
1、地区的不公平性,省与省之间,同一套试题同时进行的高考,北京上海等地的录取分数比其它地区要低得多,这一制度不改,
高考移民现象将不会绝迹。
2、时间的不公平性,因为有人复读,并且复读的人数比较多,所以应届生比往届生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高分复读,更加剧了这种不公平性。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北京、上海、湖北、天津、广州、江苏6省市600分以上的复读生就有3000多人,其中考上全国重点大学没报到的有1800多人。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名校不上,非北大、清华不读”的高分考生。因为社会已自觉形成“名校效应”——非北大清华生不录用。
3、教学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好的学校有优秀的教师,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装饰一新的教学楼、科技楼、学生公寓等,而贫困地区连一间象样的教室都没有。
北京上海的教学条件是全国一流的,而录取分数线又比其它地区低得多,这是高考中最大的不公。
7、 素质教育之痛
十年来,素质教育从提出到推行,实际效果和理想目标几乎南辕北辙,社会、家长们对素质教育的态度,也由欣喜、观望到最后失望。目前的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普遍存在,现在中小学中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达到减负的目的,是越减越重,教辅书籍也是名目繁多,8小时睡眠成了孩子们的奢望。在我国的中小学,多年来借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依然比比皆是。南京市曾因在各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导致不少学习有潜力和创造力的学生,在后来的高考录取中遭遇“滑铁卢”。据悉,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南京许多学校又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争分夺秒地为学生补课。
& & 轰轰烈烈讲“素质”,扎扎实实干“应试”
,这是素质教育的现状。升学指挥棒由高中向前延伸到了初中、小学、幼儿园。现在整个社会都已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式:孩子上了重点小学才能上重点初中,然后再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才有好工作、好未来。这造成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所有的期望都变成压力,压在孩子们幼嫩的肩膀上,你说孩子们的负担能轻得了吗?
一个更让人担忧的问题是,应试教育已经扎根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当中。学校不抓应试了,不重视成绩了,不排名次了,一些家长和学生倒感到没有底了,没有动力了。于是,很多家长对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有些不适应,不热心,有的甚至还有反对意见。
三 变革之路
& & 1、加大投入,争取早日实现终生制教育,废弃高考。
&只要高考这个为高校选拔人才的途径还是惟一的,那么,就不可能叫你忽视教学成绩,就不允许你在教学上松松垮垮,老师和学生就别想真正获得轻松。现行的教育体制是扼杀人才的罪魁祸首。
现在正在进行的是高考命题的改革,但这也不是根本办法,也是选拔不出人才的,因为书面考试有以下缺陷:只考速度,人工阅卷有很大误差,机器阅卷则太死。一个人的能力在试卷上是体现不出的,尤其是科科都要上,更选拔不出人才了。
唯一的途径是加大投入,争取早日实现终生制教育,废弃高考。
回顾我们的政府报告,出现过多少次激动人心的重视教育的语句啊:教育是百年大计!再穷不能穷教育!“我们要千方百计,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财政再困难,也必须舍得投资把义务教育办好,这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奠基工程。”
实际情况如何呢?且看:政府承诺在上世纪末要达到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4%,至今尚未实现;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的教育经费仅占世界教育经费总和的百分之一;
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5.2%,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6%,高收入国家平均为5.5%。我国的年人均GDP现已超过1000美元,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而我国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近年仍徘徊在3%左右,不仅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至今连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都不及;目前全世界宣布实行法定义务教育的国家有170多个,在这170多个国家中,免交一切学杂费的国家达160多个,只有不足10个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收取书本费、杂费等费用,这其中就有中国;目前我国有2亿左右中小学生,以一个学生一年平均收取各项费用500元计算,一年下来收取的总费用为1000亿元。而据最新公布的一条消息显示,
2004年我国仅在官员用车、公款吃喝(相关报道上的用语是“招待费”)、公款出国旅游(相关报道上的用语是“出国考察)三项的花费就达7000亿元;占中国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教育投资的23%;在有些地方,7个农民不吃不喝才能供养一个大学生;去年初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显示,连续多年,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都排在第一位,超过了养老和住房。同时,上海社科院徐安琪研究员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花费竟高达48万元。
据《财经时报》报道:日至21日,应中国政府的邀请,托马舍夫斯基考察了中国的教育状况。随后,她在向新闻媒体公布材料时,称“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GDP的2%,远低于联合国所规定的6%”。而据中国官方的数据,“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已达到了3.41%”;
中国在联合国里,好歹占有常任理事国一席,但是其GDP投入,甚至不如非洲穷国乌干达,也不如邻国缅甸,更不用说还低于印度;《青年时讯》2004年调查报告:2003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排行榜上,中小学教育收费荣列第二,仅次于第一名——泡沫产业房地产!
据有关统计:目前中国的大学生30%来自九亿人口的农村,70%来自四亿人口的城市。我国文盲8507万,90%分布在农村;难道我们就只有将所有学子都拖入应试教育这个无底黑洞的“高考独木桥”这唯一的办法“最公平”吗?难道老祖宗的科举制度要管千秋万代吗?难道举国之智,居然想不出一个比“高考独木桥”更适合的办法来吗?在这“最公平”的高考制度之下,京沪的自行命题、特惠分数线又算什么?
为了中国的人才,为了中国的未来,我们的政府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严重的问题。建议这两年对教育的拨款要占到GDP的20%以上,以弥补过去对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尤其是要向农村倾斜。
我们需要的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有创新能力的人是不是要均衡的学习很多的知识之后才能发挥创造力呢?
答案是否定的,在某一领域有创造能力的人,他天生就对某些东西感兴趣,只要后天稍加引导,就一定有发挥,人其实在20岁以前就能很好的创造了,开发著名的firefox浏览器的天才,只有19岁。而我国的现状是孩子们在高考之前,就是把人类几百年前的一些基础知识,学来学去,精而又精,才能在高考里取得好成绩。有创新能力的奇才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自我发现或被社会发现。也许这中间就有中国的爱因斯坦。通过高考这样一个过程,一些天才应该去的地方,被庸才占领了。
高考能部分的考出一个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特别是需要较长时间构思的一个完整的大系统的创制能力,通过高考是无法看出来的。高考考的是速度,考的是精确的记忆力,考的是高超的应试能力,考的是学习能力,就是考不出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也无法考出一个人的创新能力。
人的大脑皮层有明显的分工,处理数学问题和处理语言的皮层完全不是一块,一个雷达方面的专家完全可以语文能力十分低下,或者是外语学的什么也不是。还有个别国学大师,好像连基本的算数都不太会。这样的人才就被高考抹杀掉了,俗话说:人个有一精。“样样精通,样样疏松”。均衡的人,不太可能门门顶尖。
高考选拔出来的样样功课行的人,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创造力,这样大批的没有创造力的人,占据了高校和研究部门(包括军事研究部门)的位置,很多奇才却被社会埋没,不可悲呼!
单纯改革高考试卷内容也是选拔不出人才的,因为书面考试有以下缺陷:只考速度,人工阅卷有很大误差,机器阅卷则太死板,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在试卷上是无法体现的,尤其是科科都要上,更选不出什么人才了。
高考不废,人才不出,我们将更加落伍。现在掌控国家机器的人基本上都是50岁以上的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如果继续让高考制度存在下去,到时候肯怕国家将会出现严重的人才断层问题了。人才出了问题,国家还会有希望吗?别看国家的经济发展了,可生态与人才已经出现了许多不可逆转的问题,这是有目共睹的。
& & 在这里我要大声疾呼,废除高考!
2、改组大学和重点学校。
针对现在的“名校效应”,必须将所谓的名校进行改组,具体办法是每一所大学都只设一个专业,最多不超过两个专业,所有同一专业的教授都集中在一起,这样一来,不仅消除了名校,而且有利于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学术研究。高校科技资源分散,加上片面追求小而全,导致高校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投资多而效益不高。大型仪器设备对外开放不够,设备利用率也不高。尤其是如何提高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建立共享机制成为我国科技界的一个难题。实现这一改组,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一难题。
改组之后,学生只有专业的选择,不存在对学校的过多选择。社会所需要的某一专业人才多的,就将这一专业学校均匀地布置在全国各地,学生可选择最近的一所学校进行学习,既减少交通费用和节假日的交通压力,同时也是对资源的节省。
现在的大学还不能满足学生求学的需要,所以要在最近两年多投资新建一些大学,但如果不消除名校,建再多的大学也无济于事。另外,对于现在的重点高中,必须改组为大学。因为现在的中小学生已经减少,尤其是农村的许多小学已经闲置,中学也有部分教室空闲,所以对于中小学可以合一,在原来的小学可以读中学,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可以在一所学校完成。将那些重点高中改为大学,这不仅缓解了大学的压力,还充分利用了闲置资源,避免了浪费,更重要的是消除了名校效应的负面影响。当然,重点初中也要改组为高中。
这样一来,大学之间不是没有竞争力了吗?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3、健全讲师→教授→院士的人才提拔机制。
大学多了,教师少了,怎么办?可让那些在大学里学得好的本科生从事大学教育。这样大学的教学水平不是降低了吗?不会的,我也试过,虽然我在读书的时候这一学科没有学好,但是我同样也可以教好,并且我发现我在教的时候,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其实一个人是在锻炼中成长的。
固定在大学里教书的是讲师,他教得好,可以评为高级讲师,讲师是没有自己的学术成果的人。教授则可以跨校授课,是所有相关专业大学的共同资源。
教授是有自己的学术成果的人,专家也是有自己的学术成果的人,不同的是,教授同时在大学教书。
为了使学校能够培养更多的人才,必须健全讲师→教授→院士的人才提拔机制。具体措施是:讲师有了自己的学术成果,就可以晋升为教授,讲师如果没有自己的学术成果,但发现和培养了20个以上(具体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的人才(这些人才都成了教授或专家),也可以晋升为教授,称人才教授。教授如果发现和培养了20个以上(具体也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的人才(这些人才都成了教授或专家),就可以晋升为院士,院士不能终身制,每次只能出任5年(具体也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的)。院士不能只有学术成果,同时肯定也是发现和培养人才的能手,是“伯乐”。如果世上再没有人慨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时候,再也没有人怀才不遇的时候,这样的机制才是健康的。
现在以论文评教授和院士的做法,已经导致了学术界的许多不健康因素。只有以发现和培养人才作为评教授和院士的做法,才有可能将中国的学术环境逐步净化。
另外,关于学术成果的鉴定,必须按国际惯例进行,建议在国内每年举行一次或两次的学术成果鉴定会,而不是由少数人说了算。
这样一来,教授和院士为了多发现人才,必定会走到大学里去教书了。
4、建立生评价师的课堂评价机制,并以此建立浮动工资制。
废除了高考,师生都轻松了,如果课堂没有了评价机制,教师就会懒于上课,学生也会懒于读书,那还不于不废除的好。为了调动老师们的上课积极性,必须打破铁工资制。老师们的工资由基本工资加浮动工资组成。浮动工资由他的学生们的投票决定。这就是生评价师的课堂评价机制。有了这种评价机制,老师们就乐于把课上得更好,学生在老师们精彩的课堂教学中,肯定也乐于学习。任何课都可能是有缺点的,但惟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课才是好课,学生上了课主动往图书馆跑,主动往书里钻,主动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主动做实验,这样的课才是好课,才能博得学生的欢迎。
其具体办法在有些学校进行了实验,相信这一办法在大家的努力下,会实施得更完美。但要说明一点的是,浮动工资必须是基本工资的两倍以上,并且这种方法在初中和小学是否适应,还有待实验论证(据我的感觉,也是可行的),但高中和大学是肯定可行的,因为大学生和高中生的辨别力比小学生要强得多。
这样,可以取消对于教师的一切荣誉称号,他的工作在浮动工资中就已经有了回报。因为在这样的机制下,人人都将是高素质的优秀教师,不能适应教育工作的早已被淘汰。所谓的“荣誉称号”真的害人也,造假,作秀,虚伪全因此而起。
5、放手教材的编写,以学校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要自编自选教材为主。
  有人曾在学生中做过调查,问他们喜欢哪一学科的教材?出人意料的是,所有学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都异口同声地说:没一本喜欢,而且最不喜欢语文教材。每年高考结束,总有一些考上了大学的学生烧教材,看他们那决绝的样子,好象今生再也不想读这些教材了。人们去书店买书,只要不为了考试,绝不会买教材。人们藏书,也不会藏教材。人们说起读书,基本上与读教材无关,很少有人喜欢读教材。只要考试完了,没什么人会再去读教材。
  更令人惊奇的是,中学生们最不喜欢的竟然是语文教材!照理说,语文是最实用、最有文化、最有故事、最有思想、最文采斐然的学科,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该有多少精华可编入教材?语文教材理当最吸引人才对,可是语文教材却成了各科教材中最不受欢迎的,这真让人难以理解!
  最令人惊奇的还在于:人们普遍感到从教材中(特别是人文类教材)学不到什么真学问。如果问一个人,对他(她)影响最大的读物是哪一本,他(她)通常不会说是某本教材。教材似乎是考过就忘的读物,真正的收获往往来自课外的读书和自学。
因此,我对于教材改革的几点建议是:
除小学一到四年级语文用统一教材外,五年级至大学的语文教材应以学生都喜欢的文学作品、科幻小说等为教材;不刻意讲写作,当学生有了写作冲动以后再要他们写作。当学生的识字障碍不大时,让学生去看看自己喜欢的书,并以此为教材,从中肯定大有好处的,总比教师干巴巴的讲授要有趣得多。现在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做的无用功是最多的。
理化生地集合为一门常识课,脱离生活实际的就要删,简单地讲述理由即可。常识课包含的内容有:饮食,卫生,保健,个人卫生,视力保护,疾病防治,用药,禁毒,自卫自救,用电知识,电器使用,栽种,饲养,存取款,购买,洗涤,交通,节能,环保,交际,文明礼貌,破除迷信,法律,性知识,生儿育女……依据不同的年龄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常识教育。
探索与创新课,也就是科学课,对于理化生地科目中的科学知识,教材应以人类探索自然的历史为线索,教会学生对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让学生自己制作模型,写小论文,搞小发明,外地考察,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找答案……
思想品德课,中国教育最大的失败是创新教育,其次肯怕是思想品德教育了。过去的思想品德教材(或政治)都是一些大道理,根本触及不到学生的灵魂深处,只是学了背,背了考,学生得不到灵魂的熏陶,也没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思想品德教材(或政治教材)应当以生活中、历史中活生生的例案为教材,让学生发表意见和看法,并因此而愤慨,感动……
艺体课包括音乐,体育,美术,舞蹈等。让学生随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舞起来,画起来……其艺术中内在的美不应该割裂开来,地方戏也应包括在艺体课内。
我建议将现有的教材就这样进行合并。思想品德课是要学生学会做人,常识课是要学生学会生活,探索与创新课是要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语文、艺体课是要学生学会审美。另外还加一门数学课(其实数学也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创新),到七年级以后再加三节交际英语课,每天只要上六或七节课,学生将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度过从小学至高中的12年青春时光。
因此教育部能够统编教材的是小学语文1至8册,数学,交际英语,常识和部分艺体教材。其余交由学校自主开发,教育部仅提供一个样本,一个具体目标即可。到大学才实现真正的分科。
对于教师,不能或不参与教材编写的,就没有上课和当教师的资格。编写教材在学校或联校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或一个人编一本,或合编都可以,并实行谁编谁教的原则(教育部统编的除外)。
教材编写后,在教育局统一印刷,全部免费发给学生。教材印刷后要求一本放到教育局存档。
每套教材一般连续使用三到五年(包括教育部统编的和学校自主开发的教材)再更改,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并且教材在期末回收,供下一届学生使用,以便节省教育资源。如学生导致的损坏,遗失,需照价赔偿。
为了节约教育资源,印刷厂,出版社,教育局不需要这么多人,可向大学或中学转移一部分,当管理员或教师都可以的。
5、建立“人才发现档案”,并与工资挂钩。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为每个学生建立起“人才发现档案”,所谓“人才发现档案”是指老师发现了他的学生是某方面的人才,并在他的档案里记载下来。人才发现档案里记载着学生各科的任课教师,已及任课教师对这一学生的评价,预计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也可填“无法预料”),每年记载一次,每次一张表,不给后来任课教师的参考机会。如果学生若干年后真的成为了这方面的人才(即成为了这方面的教授或专家),那么这位老师的月工资加20元,两个就加40元,如果对这个学生教了两年那么这位老师的月工资就加40元,两个就加80元,依此类推。为了防止任课教师滥填,当然有名额等条件限制的。如数学教师只能填数学家,填其它的无效,并且每年只能填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五;语文教师可以填文学家,作家,语言文字学家等,常识教师可以填营养学家,教师,公安等;探索与创新教师、艺体教师可以填的有很多,但每一类学家只能填总学生数的百分之五,思品教师可以填思想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政治家等。英语教师则没有什么可填的。所以单纯的英语教师其待遇不会很高,而探索与创新教师、语文教师、艺体教师、数学教师、思品教师、常识教师的待遇若干年后会有很高的,这也是对这些教师辛勤劳动的回报,更是对人才的重视。
生评价师的办法决定教师的工资,师给生填人才发现档案就决定了学生的前途,师生矛盾以这样的方式钳制着,将推动着学术研讨不断发展和前进.
以上办法也适应大学的讲师。不过这个办法必须规范下来。
对于教授和院士发现和培养的人才也是一样的办法加工资,不同的是,发现人才只能加20元/月/个,如果还进行了培养和指导,再加80元/月/个。
以上数字仅供参考,但办法是可行的,只有这一办法,才能培养大量的真正人才,中国的发展才能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也只有这一办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教育问题和学术研究状况。
6、把每年的思想品德试题存档。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年有一张该生的思想品德试题存档,思品考试采取完全自由的开卷考试,时间为半天,条件是不受他人干扰,由学生自由填写。这将作为录取大学和进行教育研究的参考。这是国家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一项行政干预。&
试题由有经验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命题,全国统一,试题不直接考思品教材上的,无标准答案,但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反映出他的思品,题型多样,以针对案例发表感想为主。试题不评卷打分,直接存档,供以后的大学录取和录用单位的参考。
7、转变教育研究的方向。
有人说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学生,这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错的。教育研究的对象不仅是学生,更应该是已经成才的人,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华罗庚,毛泽东,邓小平等,看看他们成才的历程,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总结他们的思维方式等,并用这些研究成果来培养新一代,教育才会是成功的。美国的教育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无非是“叛逆”的爱迪生在当时的学校无法成才,是他母亲教育的结果,爱因斯坦对教育也发表了他的与众不同的观点。美国进行了研究,才改变了他们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制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是有目共睹的。当我们还在批评他们的教育时,却不知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
& & 中国的教育研究走错了方向。
8、弱化英语在选拔人才时的决定作用。
现在的英语教学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使真正做研究的没有时间研究。建议小学五六年级每周开两节英语课,表现出色的,直接推荐(必须家长同意,自己愿意)到英语大学的初高中部学习,除了上好初高中课程外,每天一节英语课,将来成为翻译人才。外籍教师集中在英语大学,便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其余的学校只要学一些通俗的交际英语即可,每周三课时。
9、对特种人才直接送相关大学的附属初高中学习。
同样,对音乐、体育、美术(含书法)、舞蹈、特种语言等人才的培养,只要过了小学就直接送入相关大学的初高中部学习,每天有一节专业课,探索与创新课主要学习相关专业方面的探索与创新等。
10、进入大学的条件是:高中毕业→社会实践→申请→学校综合考察。
一个人读完12年书后,到社会实践一段时间,如一年,然后向你希望所上的大学写出申请,介绍你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感想,缺乏的技能等,然后学校给予考察,才予以录取。大学在考察时,如无品行问题,学校不得以其他不正当理由拒收。大学确实人满时,由教育部进行调配。
11、大学要为满足社会多元化就业的需要而设立,也要为满足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设立。
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追求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就业需要。学生进入大学是为了学会就业生存的本领,将来能够更好地自食其力,更好地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学生进入大学决不是学了一大堆无用的东西回去,所以大学的教材要为社会和学生的需要而编,大学要为社会和学生的需要而设。大学教育争取在近五年内实现免费就读,学生只负责自己的生活费。
如果大学不能满足这两个需要,将失去学生,将面临倒闭,教育部必须进行改组。
12、创设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取消文凭。
自由表现在: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到学校来求学。你可以先试读,以确定好自己的专业。你可以学习某一专业的某一课程,也可以只学习某一课程的某一部分。你也可以边打工边学习,结了婚后再学习,还可以不听课,自学,独自研究,然后向教授汇报成果,或针对你的研究性课题去听课。你认为没有学好,还可以继续回来学习,如果需要,你还可以到其他大学去学其他专业,因为只有一个专业,在社会中的生存可能会有问题,多一个专业,你就多一次生存的机会。
对于任何来大学学习的公民,都不收学费,只负责自己的生活费和书籍费等。读完了,不考试,没有文凭发放,最多只开个在某校学习某一课程多少小时的证明。是否能胜任工作,到实践中去检验,由工作成绩去认定,由单位负责人去考核。打破国家以文凭认定人才的行政垄断。
13、合理分配科研经费。
现在的高校,行政系统比教学系统具有更大的资源分配权,高校行政化日益严重。
  众所周知,大师应该出自教师系统,完全不可能出自行政系统。而应该出现大师的系统,却得不到资源与环境的有力支持。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借个人的天赋与努力还有可能取得成功,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仅凭一己之力单打独斗、建功立业,已不再可能。得不到资源与环境的有力支持下,大师的萌芽,只能流产或者夭折。
  看看目前我国高校的定位:副部级、地厅级等等,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种分法。这也导致高校系统成为准行政化的部门,由此发展的结果就是日益远离学术。在学术行政化的趋使下,谈何学术的自由与独立性?再者,在经济社会中,任何人都是理性人,他本能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如果从事行政,比从事科研具有更大的收益性,为何不追求行政放弃学术呢?更何况,科研事业是探索未知的事业,完全有可能一生都无法取得成果。在高校,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教师是大多数,却是高校里的弱势群体。力量与人数多少没有关系,只与权力有关。正是这种大环境,使得中国缺乏大师生长的原始制度动力。
此外,科技资源的分配,也存在弊端。除去权力配置以外,精英们占去了资源中的很大一部分,真正能够留给普通科研人员的,非常少。与此同时,一些海外高校的华人,也纷纷加入竞争之列,使得争夺资源的竞争愈演愈烈。里外夹击之下,急功近利,成为迫不得已的选择。如此环境之下,又如何指望大师的诞生?
建议科研经费的发放采取如下方式:由于科研而需要另外添置的物力、财力才构成科研经费,人工劳动不算科研经费。申请科研经费,需写出实验报告或考察报告,包括目的,所需器材,过程步骤,最后还要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审核,实验有什么结果,考察要带回样本,不管成与败,最后都要交出一篇论文,作为成果或经验总结。从而防止科研经费进入私人腰包。如果查出是进入了私人腰包,一定要追回并扣除相关人员的工资。
14、给教师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
现在,上级要知道老师的上课水平怎样,是采取听课的方式,如随堂听课,教研课,赛课等。我们老师的课是服务于学生的,是为满足学生需要的,可谁又听过学生对老师的评课?老师能代替学生听课吗?再有,哪位老师又是按照上教研课那样的标准上课的?上教研课时天衣无缝,平时的课都是漏洞百出,这到底是反映了老师的什么水平?是做假水平,是作秀水平,是迎合上级的口味,当然那些赛课获奖者也不乏平时上课上得好的,有受学生欢迎的。
1998年底一个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市访问,希望听一堂中学的科学教育的公开课。接待人员安排了一所有名的重点中学为他们开了一堂高中一年级的物理课,任课教师是一位优秀的特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有理论、有实验;教学过程活跃,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师生互动,气氛热烈,教师语言准确简练,教学时间安排精当,当教师说“这堂课就上到这里”的时候,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掌声雷动。可是5位美国客人却没有表情,当接待者请他们谈谈他们的观感时,他们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反问:这堂课教师问问题,学生问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
可见我们对于老师上课的评价也走进了误区,不仅如此,上级对老师的束缚还有很多,如鉴到制,业务检查(包括备课,作业批改,家访会议记录,听课节数,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四功练习等),各种培训证,计算机证,普通话等级证等,如此多而繁的压力,又怎能让我国出一个教育家呢?
真正的人才是受不了这么多的压力的,如果采取上面第四个建议,那么对于教师的教学可以取消一切形式的检查、听课和对教师的盲目的培训,甚至一切相关证件也是可以取消的。对于教师的教学,应当以学生是否满意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另外,要取消对于教师的一切荣誉称号,你看,现在评了“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的,又有几个在上课的?干啥去了?当官去了。现在对于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办法是已经过时了的,职称评定办法也是过时了的,对于教师的铁工资制更是过时了的。
15、行政与教学要分开。
学校的行政管理与教学要分开,这就使教师有充分的时间从事教学和研究,他们更容易出成果。现在有成就的人就当官的风气实在不好,不仅严重浪费了人才,而且造成不良的官僚风气。
行政人员负责学生管理,课程安排,生活服务,对上课结果进行统计,发放浮动工资等其他事务,不从事教学。教职工只认上好课。
行政人员的工资固定,是教师基本工资的两至三倍,没有浮动工资。行政人员不能在本地就职,在一个地方只能工作一年。行政人员必须是党员,工作失误,失职,降一级工资,直至开除公职。
关于过度时期的改革方案
2007年-2009年上半年,加大投资建大学,或扩建,或新建,或收民办为公办,使大学规模和容量比现在扩大一倍以上。同时对重点高中的改组工作立好预案,制好大学分布地图。大学由教育部统一部署。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一至七年级的学生使用第一批新教材,以后逐年落实,至2012年全部用到新教材。大学的讲师和教授在2009年下学期以前要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要自主开发教材,高考将在2009年废除,2013年开始废除文凭。
2009年的高中毕业生不参加高考,并停学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一年,来年再选择大学。
2009年招收的全部是往届高中毕业生中有志于读大学的学生,招收条件在以上第十条说明的基础上可视情况略加年龄限制,以后逐步取消年龄限制。从2009届大一新生开始取消考试,取消发放文凭。为什么2009年能够招收这么多往届高中毕业生呢?这是因为,一、新建大学已经竣工,二、当年的高中毕业生不上大学。
大学的改组和重点高中改为大学采取逐年进行的方式,当本校的最后一批毕业生毕业,改组任务就完成。
在2007年-2009年,为了解决将来大学的讲师缺乏问题,可抽出部分具有研究能力的对教育有兴趣的各专业的大学生攻读教育学,编写大学教材,只有编写了一套受广大学员欢迎的教材的大学生才能成为讲师,才有资格授课。另外,印刷厂,出版社,教育局不需要这么多人,可向大学或中学转移一部分,当管理员或教师都可以。
中国的教育改革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因为高考所带来的强大的应试教育惯性和扎根在人们思想中的以文凭论英雄的人才观,不可能在一两年内完全消除,这至少要5年,多则10年或20年的时间,如果年是中国的教育投入年,那么到2049年,
也就是中国一百周年庆典时,中国才会有科技收获年。科技发展了,什么就都上去了,而要发展科技,教育必须先行;教育要先行,必须让我们先束紧腰带过几年艰苦的日子,把资金大量地投放到教育上去,尽快实现终身制的免费教育。这是我们每个明智的人都清楚的简单道理。
希望看到我们的祖国能够从一个人口大国成为一个教育强国,科技强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能自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