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联系上心悦张飚检察官?

股票/基金&
检察官张飚传递“正能量”
  本报记者周国兵  63岁的成名有些晚,“浙江叔侄冤案”的平反瞬间将退休两年在家抱孙子的张飚置于媒体的聚光灯下,前所未有的职业荣誉铺天盖地而来――他成了幕后英雄。日前,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号召全疆检察机关向张飚同志学习。  张飚在基层工作31年,在监所科工作10年,和大部分驻监检察官一样干着琐碎而平凡的工作:每个月去监狱巡查、与狱警交流、与服刑人员谈话、处理举报信、审查减刑、假释等工作。审查监狱减刑、假释人员7681人,没有出现过差错,也没有一人举报,令法院、监狱、服刑人员“三满意”。公平、公正是张飚的执著追求,在采访中他言谈谨慎、恪守原则、保持低调,但仍不能掩饰从他身上传递出的推动法治进程的“正能量”。  敢于伸张正义,张飚的这个优点并不是在“浙江叔侄冤案”平反后才得以体现出来。  早在2009年,云南“躲猫猫”事件发生后,石河子市人民检察院加强了对“牢头狱霸”的监督检察。张飚了解到,石河子城区看守所马海军等5名在押人员存在“牢头狱霸”的行为。通过5天对在押人员的明察暗访发现马海军等5人利用监控死角,以组织洗澡为名欺辱、殴打其他在押人员,强迫其他在押人员承担劳动任务、按摩、提供伙食等,先后殴打同监人员13人,致使多人受伤。随即,张飚提出对其中两人从重处罚、3人实行严管的检察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有效遏制了“牢头狱霸”现象。  有一个服刑人员曾殴打同监犯人,但因与一名管教干部关系比较好,被列入减刑人员名单,造成极坏的影响。有人反映了此事。张飚很重视,马上去调查,找管教干部了解情况。经核实,确有其事,张飚在会上明确表示,这个服刑人员不能减刑!事后,有个服刑人员悄悄对张飚说:“你是敢于伸张正义的好检察官,我们敬佩您!”张飚却淡然一笑。  一次,张飚在了解监区服刑犯人的动态时看到一位年轻的管教干部在训斥犯人,态度令这名服刑人员难以接受。事后,张飚在谈到如何依法管理罪犯时,语重心长地说:“服刑人员到监狱就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只要我们依法办事,文明执法,这些人会遵守监规的,但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改造。”  在监所科,彻查“冤情”、追查真相是张飚必不可少的工作。在石河子市人民检察院监所科的档案里,清楚地记录着:张飚为16名服刑人员转办申诉材料,受理服刑人员举报材料5份,依法为4名服刑人员纠正刑期错误。  耿直、较真,6年的军旅生活铸就了这名陕西人特有的品格,兵团5年代理排长的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自1980年调入石河子市人民检察院,他先后做过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检察员。无论在哪个岗位,张飚都坚守执法为民的理念,以实际行动维护司法公正。  有的服刑人员亲属为了给自己的亲人减刑,想方设法接近张飚。一次,张飚接到一位初中同学的电话,说晚上朋友在一起聚会。张飚如约来到饭店,发现除同学外,还有几个陌生面孔,其中有一个是服刑人员的亲属。张飚预感到这里面有“名堂”,转身就走。同学急忙追出来说:“就是大家互相认识认识,将来行个方便,别太认真了。”但张飚说:“我们是维护公正的使者,自身要正。该不该减刑,是有程序的,如果把不该减刑的,我们硬是给办了减刑,在监狱就会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不是我不给你面子,吃了这顿饭,我心里不踏实。”  张飚说:“只要出于良心,公正做事,就不会违背原则,更不会走邪门歪道。”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专访全国模范检察官张飚:对百姓用心才能换来真情实意
查看: 166|
评论: 0|来自: 检察日报
摘要: 全国“模范检察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检察院监所检察科退休检察官张飚日前来到北京,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模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向高检院机关党员干部讲述了自己5年来纠正张高平叔侄强奸杀 ...
全国“模范检察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检察院监所检察科退休检察官张飚日前来到北京,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模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向高检院机关党员干部讲述了自己5年来纠正张高平叔侄强奸杀人错案的心路历程。会后,张飚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记者:您以5年努力,换来了活生生的人重获最宝贵的自由,我作为听众,钦佩您坚持不懈捍卫法律尊严的检察官精神。我想知道,张高平被宣判无罪后,他和您说了什么?
  张飚:我2011年退休,张高平是今年被宣判无罪的。在宣判当天,他给我的手机打来电话,说:张检察官,我被无罪释放了,谢谢你对我做出的一切努力,谢谢,谢谢……我一定要到新疆看您。我说,你刚出来,先把身体调养一下,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处理。接完他的电话,我哭了,眼前是他每次哭诉时的悲痛,是他曾经几度绝望不想再坚持,我伤感也庆幸,庆幸正义终于到来。
  记者:张高平刚从监狱出来,怎么会有您的手机号?
  张飚:他曾经给哥哥写过信,告诉哥哥,有个驻监所的检察官正在为他的申诉努力。他哥哥通过一些渠道找到了我,我们就在电话里沟通,因为申诉时间长、花费多,又看不到希望,他哥哥有段时间都想放弃了,我鼓励他不要放弃。尽管心存焦虑,但我始终坚信法律的公平正义。
  记者:5年中,张高平申诉案的进展曾比较缓慢,那时,您给张高平的律师发短信,给他哥哥写信,鼓励张高平本人,都是为了让他们“不要放弃”。您为什么会对一个“犯人”做这么多?
  张飚:我对这个案件之所以那么执着,是一点点积累的,我们不会因为申诉人的一次口述就马上相信。正因为我认识到这个案件就是一个错案,我才坚持下来。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表现在我们检察官身上,就是你发现了问题,必须要纠正。这才是尽职尽责,要不然你愧对这个称号。我发现了问题,却纠正不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张高平向我哭诉的情形,一夜一夜无法入睡。
  记者:您以自己的坚持,以超出正常工作的更多付出,让老百姓看到了一位检察官是怎样执法为民的。社会正处转型期,矛盾多发,执法者压力也大、任务也重,即便是这样,您认为,我们的执法者应该怎样对待人民、对待工作?
  张飚:有个70多岁的老太太找到我,说申诉了15年,接待她的人很少有谁能听她讲话,大多数都让她交材料。面对申诉人,要听他说话,哪怕他啰嗦你也得听一听,做个笔录记下来。面对每一位老百姓的诉求,都要尽心尽力争取办好,执法机关的群众路线走的就是这条道。我们的理念叫做“执法为民”,和治病救人、教书育人是一样的,工作都是围绕“人”来开展的。执法者应当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做一些事情。
  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老百姓的内心。张高平案件曝光后,辽宁丹东一所学校的30多名高二学生,每人写了一封信给我,他们说做人就要做张飚检察官这样的人,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我是哭着一封一封看完的。我们对老百姓用心,老百姓就会回报给我们真情实意,就会相信执法者、相信法治。
上一篇:下一篇:
本站总文章1125篇. 总访问量 180130, 本月访问量5435, 昨日访问量342, 今日访问量 310
Powered by 淅川检察院心连心
Xchjcy Inc.授予张飚全国模范检察官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_检察日报社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01版:要闻
| 标题导航 |
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联合召开命名表彰大会
授予张飚全国模范检察官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张春贤曹建明出席大会并讲话 努尔·白克力主持 努尔兰·阿不都满金车俊出席
王治国 吕立峰
12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联合召开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飚同志全国“模范检察官”、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本报记者程丁摄
&&&&本报乌鲁木齐12月6日电(记者王治国 吕立峰)今天,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联合隆重召开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飚同志全国“模范检察官”、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曹建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张飚同志是新疆石河子市检察院监所检察科退休检察官。他从事检察工作30多年来,忠诚履职,秉公执法,勤勉敬业。特别是在10多年的监所检察工作中,发现和纠正违法减刑、假释70余人,办理在押人员申诉、举报案件20多件,先后审查减刑、假释材料7600多份,没有出现一次差错。在发现张高平、张辉叔侄强奸杀人案可能是冤错案件后,严格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及时调取证据材料,5次跨省转递申诉材料,临近退休仍积极反映情况。经过5年多不懈努力,推动申诉案件再审,最终使叔侄俩被改判无罪。张飚同志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并当选CCTV2013年度法治人物。&&&&&张春贤在讲话中指出,张飚同志身上集中体现了新疆政法干警忠诚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体现了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执法为民的公仆情怀;体现了履行职责、依法办案、敢于担当的职业操守;体现了勤勉尽责、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职业精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和认可。&&&&&张春贤强调,自治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张飚同志作为教育实践活动最现实、最生动、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深入学习、大力弘扬张飚同志坚定信念、忠诚履职的政治品格,自觉把理想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始终如一地对党、对人民负责;深入学习、大力弘扬张飚同志牢记宗旨、造福百姓的公仆情怀,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深入学习、大力弘扬张飚同志正视困难、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敬业精神,坚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深入学习、大力弘扬张飚同志严于律己、勤俭廉洁的优良作风,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张飚同志的先进事迹、崇高品质、高尚情操,坚定信心、立足本职、创新进取,在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进程中充分展现当代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做时代先锋,为党旗添彩。&&&&&曹建明在讲话中指出,张飚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范,是坚持以民为本、为民执法的模范检察官。从事检察工作30多年来,他扎根基层、忠诚履职、秉公执法、一心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体现了对法律的无限忠诚、对正义的执着坚守、对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真心维护,为广大检察人员树立了学习榜样。&&&&&曹建明强调,全国检察机关广大检察人员要深入学习宣传张飚同志的先进事迹,以张飚同志为榜样,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认真贯彻中央政法委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和高检院《关于切实履行检察职能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的若干意见》,积极适应修改后刑诉法的新要求,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不断增强人权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时效意识、监督意识,始终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要以张飚同志为榜样,坚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切实加大对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监督力度,坚决监督纠正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以张飚同志为榜样,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始终把为民务实清廉要求贯穿到各项执法办案中,把法律监督的着力点放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上,把维护人民权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任务,以执法为民的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表彰会上,张春贤、曹建明分别向张飚颁发了奖章、证书。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如林宣读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授予张飚同志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的决定》。新疆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熊选国宣读了《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关于授予张飚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新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主持会议。自治区政协主席努尔兰·阿不都满金,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车俊,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韩勇,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白志杰,兵团司令员刘新齐,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永明,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朱昌杰,兵团党委常委、副政委、政法委书记杨福林,自治区检察院党组书记郭连山、检察长尼相·依不拉音出席会议。&&&&&新疆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自治区高级法院、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安全厅,兵团检察院,新疆军区军事检察院,武警新疆总队检察院,各分州市检察院等单位500多名党员干部、政法干警参加会议。&  北京&&重庆&天津&&&&&&浙江&&&&&&&&&&&&
&  &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深圳&&安徽
最美检察官张飚:光荣属于所有追求公平正义的检察官
  光荣属于所有追求公平正义的检察官
  &&访&最美检察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检察院原检察员张飚
  内心纯净,永远的好脾气,不懂拒绝,耐心,愿意倾听。自从张高平叔侄被昭雪之后,张飚名声大振,全国各地来找他的人一个接一个。这让他有点应接不暇,而我们知道,很多事情本不属于他来管。何况他已退休。对于那些明显可能有问题的案子,他写信,打电话&&这已经成为这名退休的全国模范检察官的生活常态。
  记者:这些人,真的不能用什么理由拒绝他们吗?
  张飚:我不忍心,说不出口。我觉得所有的理由都是一种借口,而借口过不了我心里这一关。我当然知道很多案子不该我管,我也管不了,但是既然我可能还有点作用,我希望这样的作用能够对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点帮助。
  以前,纠正减刑、假释,那些都在辖区内,职责范围之内,但现在这些都不是。内蒙古一位74岁的老人拿着报纸来新疆找我,直接到了石河子检察院,他不知道我退休了跟孩子住在一起,在乌鲁木齐。我听检察院的同事说了,就在乌鲁木齐长途车站等了老人两个多小时。我怕他迷路了,走丢了。他诉说他的冤屈,说着说着老泪纵横,我听了也忍不住掉眼泪&&
  你说说看,这样的事情,我怎么可以一推了之,怎么可以袖手旁观?我不知道我能为他们做多少,但是我会尽力做。
  记者:张高平叔侄案件的最终结果,让你一下子&出名&了,亲人和朋友们会不会觉得你一下子&高大&起来了?
  张飚:呵呵,不会。在检察院法纪科(后来的渎侦部门)10年,控申科10年,监所科10年,做的这些工作他们都知道。检察官的工作有时候会得罪个别人,不过幸好大家都理解。我工作的时候,经常告诉自己:&要想公正,打个颠倒。&意思就是我要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尤其是接待来访群众,倾听服刑人员的诉说,认认真真查明事实,查明真相。
  办理张高平叔侄案,家里人都不知道。那段时间,我回家话比较少,妻子说我常常闷闷不乐,有时候还唉声叹气。经常睡不着觉,一遍一遍想着这事。那时候向两地检察机关发函要求做一些证人证据的核实,都非常顺利,检察同行非常支持,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给我答复。石河子检察院的同事们跟我一起研究案情,确定每一步的工作方向。那些日子很苦,但是也怀揣希望。
  这起案子最终改判,媒体报道了,亲人和朋友才知道我那几年在做什么,才明白我为什么退休以后仍然经常在一旁沉思默想。有朋友激动地打电话问我电视里的张飚是不是我,我说是。我觉得很光荣。这样的光荣属于所有追求公平正义的检察官们。他们说我做了一件好事,检察官就应该这样。张高平叔侄案改判无罪,正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结果。
  记者:张高平回家以后,最近跟你联系了吗?
  张飚:最近他两次打电话,说要来看我,我没有答应他。对于我来说,这个案子有了今天这样的结果,我的工作已经做完。当初判定这个案子有问题的时候,我和同事们就知道,纠正这个案子确实需要经历很大很多的波折。张高平眼睛中的渴望和绝望,总在我眼前浮现。我们穷尽所有的办法没有结果的时候,内心也很急。我们一遍遍探讨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冤假错案的因素很多,有法律层面的,有非法律层面的。最近来找我的这些上访者就是很好的例子,有些案子有很大的疑问,但是因为背后的利益问题,或者执法环境的问题,都会造成与事实不符的巨大影响,最终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命运,影响一片。我想是这样,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可以避免很多的错误发生。
  一个执法者应该内心纯净,他不能受一些嘈杂的声音所影响,不能被一种不纯洁的动机所左右,应该有坚持不懈追求真相的勇气。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光荣。(龙平川)
 责任编辑: 陈倩倩
您尚未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民主与法制》杂志总编室主任、兼民主与法制网总监明兵邮箱: 本网律师顾问: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京公网安备 建议使用IE6以上分辨率浏览检察官张飚:希望能减少冤假错案发布时间: 15:43:02【】【字体:
【16:58:54】
主持人:您在工作中一定是非常尽职尽责,非常用心,也是非常细致入微的一个人,不然也不可能让张氏叔侄案得以平反昭雪。节目一开始介绍了张氏叔侄案获得了国家赔偿220余万元,我想您也关注到了这条新闻,您对这个结果是怎么看的?
【17:00:57】
张飚:我认为按照国家的规定计算下来赔偿220万,作为我个人来说没有什么过多的要说的。我所要说的就是虽然这个赔偿有了结果,也说明了这个案件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对于给张氏叔侄造成的伤害远远还没有完,尤其是心理上的伤害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抚慰,这种抚慰除了政法战线上有关部门进行抚慰以外,我们的社会以及当地政府,尤其是对他们造成伤害的有关部门更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能给他们在精神上、心灵上或者在生活上更多的抚慰,真正地把我们以人为本的精神和态度贯穿到工作中去。我希望能这样。
【17:01:07】
主持人:您现在还和张高平有联系吗?
【17:01:59】
张飚:总的来讲联系的很少。因为这个事情出现以后,并且有了结果,我们就不再有更多的联系了。因为毕竟他的事情一个是判决无罪了,另外国家也进行了赔偿,如果过多联系的话,有点过多的干预别人了。我们就很少再联系了。
【17:03:47】
主持人:起初刚宣判张高平无罪的时候,他对您一定是非常感激,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我也看到他提到您都流下了非常感激的眼泪,他一定也向您表达过他的感激之情了吧?
【17:05:50】
张飚:3月26日开完庭以后他第一时间给我打了电话,他说:“张检察官,谢谢您,是您给了我生命,我要到新疆去看看您”。我说:“不用来了。”他说:“我们一定要去看您。”我说:“不用来了,希望你们好好生活,恢复身体。”因为他在监狱的十年中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曾经也得过病,希望他好好生活。人都有一种感激之心,但是作为我来说这都是应该做的,这个事情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做的。因为我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团队,这个平台就是我们石河子检察院与我们单位领导的支持以及同志们的帮助,更主要的是有关单位提供准确的信息,还有浙江方面,浙江司法界勇于纠错,最终使这个案件得以纠正。所以说做成这件事情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大家共同努力去做才行。光说我一个人有失公正。
【17:06:13】
主持人:张老师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许多网友是非常关注案件本身的,我们在媒体上也看到了相关的报道,我想大家是更希望从您口中听到您讲述案件的来龙去脉。还记得最初接触张高平给您的印象是怎样的吗?
【17:08:09】
张飚:最早是从2007年,我们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到监狱巡视,因为石河子监狱在沙漠腹地,有劳动现场。我们到了监狱,民警向我们反映,有一个服刑人员张高平,这个人自从进了监狱以后不服管教,性格特别孤僻,就是含冤喊屈,跟干警哭诉自己的冤屈,说自己被冤枉的,不是罪犯。不唱对歌,不申请减刑,也不背监规。按照规定服刑人员都应该这样去做,但他不这样做,他不认为自己是罪犯。这样干部对他在管理方面很棘手。我们去了以后,民警想让我们给他做做工作,有什么问题疏通疏通。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吸血鬼检察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