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子女19岁领导两当县兵变案例思考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是在什么

在紀念習仲勛同志誕辰100周年&暨兩當兵變歷史地位座談會上的發言
日05:51&&&來源:
原標題:在紀念習仲勛同志誕辰100周年 暨兩當兵變歷史地位座談會上的發言
  在紀念習仲勛同志誕辰100周年  暨兩當兵變歷史地位座談會上的發言  在全國人民剛剛度過“十一”長假,慶祝新中國成立64周年之際,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山川秀美的兩當,參加紀念習仲勛同志誕辰100周年暨兩當兵變歷史地位座談會。作為革命前輩的后代,我首先對甘肅省委、省政府對這次活動的精心組織和周到安排表示衷心感謝,向所有參加過兩當兵變和陝甘邊革命斗爭的老紅軍、老同志,向為革命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老區人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時,我也代表母親齊心同志,向出席這次座談會的中央有關部委、解放軍總政治部、蘭州軍區和上海市委、陝西省委的領導同志,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新聞媒體的朋友們表示誠摯的問候!  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洒熱血,前仆后繼、艱苦卓絕的奮斗換來的。(轉4版)  習遠平  在紀念習仲勛同志誕辰100周年  暨兩當兵變歷史地位座談會上的發言  (接1版)陝甘兩省是中國共產黨在西北地區最早建立組織的省份,兩省的革命斗爭歷史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從大革命時期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這塊紅色土地上,以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為代表的革命先驅,不畏白色恐怖,置生死於度外,響應黨的號召,深入發動群眾,積極開展武裝斗爭,有力地震撼了國民黨反動派在陝甘兩省的統治。其中,兩當兵變就是一次具有重要影響的軍事斗爭行動。  兩當兵變體現了革命前輩舍生忘死的斗爭精神。我的父親習仲勛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勇敢地投入了陝西渭北地區如火如荼的革命斗爭。他12歲入團,14歲在獄中入黨,因年紀小投身革命,被當地群眾稱為“都村三杰”之一。1930年2月,年僅16歲的他,不顧失去父母雙親的巨大悲痛,冒著深入敵營的巨大危險,受黨組織委派,到陝西長武縣國民黨部隊做兵運工作。他機警干練,講究策略,同先期進入這支部隊的其他幾名共產黨員秘密建立黨組織、發展黨員,后擔任營黨委書記,肩負起了領導兵運工作的主要責任。日,乘部隊在陝甘兩地換防之機,在陝西省委特派員劉林圃的協助下,營黨委果斷決策,在甘肅兩當縣發動武裝兵變,並將兵變后的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第五支隊,他任隊委書記。陝甘游擊隊第五支隊千裡轉戰,計劃與劉志丹部會合。但在東進途中,遭敵重重圍堵,多次激戰,損失嚴重,終因寡不敵眾被打散。此后的幾十年當中,父親不止一次地談到兩當兵變,他說:“兩當兵暴是一次具有重要政治、軍事意義的革命暴動。之前,我們進行了一段比較完整的兵運工作,其方針是比較正確的。”兩當兵變雖然最終遭受挫折,但其意義深遠。  兩當兵變喚起了隴原人民開展武裝斗爭的政治覺醒。兩當兵變是中國共產黨在駐甘肅國民黨部隊中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發動的一次軍事斗爭行動。以此為起點,在1932年4月至1933年4月的一年時間裡,甘肅境內先后發生了靖遠、西華池等十多次武裝起義,燃起了隴原大地的革命風暴。這些兵變部隊有的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支隊”,有的改編為“人民革命軍”,有的改編為“西北抗日義勇軍”等,為創建和發展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和集結革命力量做出了巨大貢獻。  兩當兵變積累了陝甘軍民進行武裝斗爭的寶貴經驗。正是通過兩當兵變等斗爭實踐,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同志認識到,要奪取武裝斗爭的勝利必須走井岡山的道路,把軍事運動同農民運動結合起來,建立工農武裝和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兩當兵變也是我父親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端。以這次事件為標志,他由一位黨員積極分子成長為一名黨的基層組織領導人和軍事指揮者。在此后的革命道路中,父親憑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與劉志丹、謝子長一起創建和發展陝甘邊革命根據地,並在南梁的荔園堡當選為陝甘邊蘇維埃政府主席。他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在武裝斗爭中排除各種干擾,堅持獨立自主的發展路子,實行“狡兔三窟”的戰術,三大游擊區相互依托,形成了機動靈活的游擊戰略和守退兼備的生存發展方式﹔在根據地建設上,堅持從地情民情軍情出發,注重把黨的建設、軍隊建設、政權建設、經濟建設同統一戰線工作、群眾工作相結合,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一整套建黨、興政、強軍、安民的有效策略﹔在政權建設上實行“十大政策”,妥善協調黨群、軍政、軍民關系,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從而保証了這一紅色根據地在復雜的斗爭環境中保存了下來,為黨中央和各路紅軍長征提供了落腳點,為中國革命戰略重心由南方轉向西北創造了條件。抗日戰爭勝利后,父親又按照中共中央的戰略部署,協同彭德懷、賀龍同志指揮了保衛黨中央、毛主席和陝甘寧邊區的戰役,轉戰西北戰場,為解放大西北、解放全中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兩當兵變培養和鍛煉了一批黨的骨干分子。1929年至1931年,中共陝西省委曾先后派李秉榮、李特生、習仲勛、呂劍人、劉書林等同志到警備三旅二團一營做兵運工作。這些先輩們,根據部隊實際,謹慎細致地開展宣傳教育,啟發士兵覺悟,先后發展了左文輝、許天杰等30多名黨員,並在連隊建立起了三個中共地下黨支部,推薦共產黨員和具有革命進步思想的士兵擔任連、排職務。這些骨干分子,不僅在兵變中沖鋒陷陣,發揮了重大作用,而且在以后的革命活動中顯示出頑強的斗爭精神。劉林圃同志后來在西安被捕並英勇就義,劉志丹同志為他題寫了“英雄志向實偉大,勇氣流血最光榮”的挽聯﹔李特生同志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到蘭州繼續開展黨的地下工作﹔呂劍人、許天杰被捕入獄后,不屈不撓,直到西安事變后才經黨組織營救出獄。更多的黨員骨干如左文輝、石文杰等則分別在各地尋找到黨組織或重新加入到紅軍的行列,繼續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奮斗。在我的記憶中有這樣一個小插曲:有一年,父親見到了張邦英伯伯,風趣地說:“邦英呀,那時你我都在白軍做兵運工作,互相間打了無數次仗,到最后才知道有兩次戰斗是你我各自指揮白軍部隊刀兵相見,結果誰也沒打死誰。如今,我們都是80歲老人了,萬幸啊!”  血雨腥風應有涯,人間遍種自由花。兩當兵變極大地喚醒了甘肅人民的革命意識,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甘肅人民進行革命斗爭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甘肅省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媧和黃帝相傳誕生於甘肅,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橫貫全境,曾創造出“天下富庶者無如隴右”的輝煌歷史。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甘肅人民創建了以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根據地,迎來了三軍大會師,譜寫了一曲曲壯美的擁軍愛民模范曲,唱響了嘹亮的愛黨歌,最終迎來了解放,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巨大成就。我們高興地看到,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甘肅歷屆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人民,負重奮進,艱苦創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古老的隴原大地呈現出繁榮發展、生機勃勃的景象。父親在天有靈,也一定會為他付出過心血和汗水的這塊熱土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感到欣慰。今天,我們紀念兩當兵變,就是要學習和弘揚革命前輩舍生忘死、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學習和弘揚他們求真務實、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學習和弘揚他們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工作作風,從而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  祝願兩當的明天更加美好,甘肅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熱點關鍵詞
熱門點擊排行榜
12345678910两当县习仲勋与两当兵变概述
&&&& 1932年4月间,国民革命军第十一七路军警备师只旅二团一营驻防在陕甘交界的两当、凤县境内。此时。由中共陕西省委指派在该部秘密搞兵运工作的中共党员习仲勋、李特生、吕剑人等,在该营党委和中共陕西省委特派员刘林圃的领导和指挥下,率全营党员十部及二百多名官兵举行武装起义,顺利地完成省委指示的第一步任务后,将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准备与陕北刘志丹部会合。因为这次武装兵变发生在甘肃陇南东部的两当县,所以,人们把这一历史事件称为&两当兵变&。
一、&两当兵变&前的西北形势
&&& 1930年5月,杨虎城在蒋、冯、闫中原大战的关键时刻,率部由南阳向洛阳挺进,附蒋军一方作战,后被蒋介石任命为&闰民革命军讨逆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10月,攻克洛阳乘胜向西北进军。此时蒋介石又任命杨为陕西省政府主席。11月,进驻西安,赶走了原西北军的省主席刘郁芬.掌握了陕西军政大权。杨主陕后,先后收编陕西大小地方武装部队,统归第十七路军的统率之下。如半土匪式武装&西北民军也被编人他的五十八师内,后改为陕西省警备师。因而,杨虎城部在两年多时间内就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基本上统一了陕西全省和陇东、陇南一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军事势力。
&&& 杨虎城自成军以来。在政治上比较开明,敢于任用思想进步人士及共产党人。早在1922年至1925年,杨在陕西榆林就结识了杜斌承和陕西地下党组织创始人之一的魏野畴。他们之间频繁往来,杜、魏对中国政治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使杨对中国革命的前途有了一定的认识。有进步的思想基础。从此以后,杨虎城的部队内始终有中国共产党组织和一些同情革命的进步人士。如南汉哀、王炳南、张汉民、王泰吉等,他们都得到杨的信任与任用,井为杨的左右臂,共产党员南汉哀曾于1930年至1933年为杨的陕西省政府秘书长。
二、开展兵运,策动兵变
&&&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网革命的形势暂时处于低潮心,处一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同民党右派的屠杀所征服,他们吸取了沉痛的教训,又继续战斗了: 于日举行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农运、工运、兵运工作二当时中共陕西省委按照党的总方针,积极开展兵运工作: 从1929年到1930年秋,先后派李特生、李秉荣、习仲勋气人到十七路军警备第二旅二团一营开展兵运。以后,中共陕西省委又派吕剑人、刘书林、陈云樵等来该营搞兵运工作,成立了党的组织,积极进行革命活动。他们以公开身份作掩护,采取个别串连,召开秘密会议,散发秘密传单&《告士兵书》、《告全国同胞书》和书写张贴标语等方式,揭露封建地主、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对农民剥削压迫的事实,鼓动士兵向长官清算伙食、被服、军械等经济账,争取实行经济民主;反对长官打骂、欺压士兵,争取实行政治民主;教育士兵不要迷信命运,要进行斗争,,只有斗争,穷苦人民才能翻身解放,才能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由于士兵多是为了活命而投军的青年贫苦农民,许多人接受了教育,萌发了革命思想在十兵阶级觉悟提高的基础上,他们积极物色对象,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很快发展了一批党员、除机枪连外,在其余只个连共发展党员五十多人: 1930年4月间,取得省委同意。在该营建立党委,成立了党支部。党委书记先后为李秉荣、李特生、习仲勋。到 ! 931年冬,各连都有了党的骨干分子,排长、班长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少数不是党员的.也是革命的同情者。
&&& 警只旅二团一营系杨虎城收编西北民军头子甄仕仁的土匪部队,军纪很坏。习仲勋到该营开展兵运工作后,为厂把这支旧军队改造成为人民军队,从严肃军纪人手做了不少工作。发现土兵抢拿老百姓的东西,就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制止。有一次几个士兵在凤县城东来坪农民家里抓鸡、搜粮、抢布、要钱,农民阻拦遭到痛打,气愤地进城伸冤告状。此事被习仲勋知道后,他立即向营长王德修建议。对这几个十兵进行了关禁闭的处罚。这件事教育了全营十兵.使该营军纪大有好转。他们还对其他国民党军队胡作非为,坑害老百姓的行为进行了斗争。陕酉军阀顾鼎新率领部队,由关中调汉中抵御川军,要路过凤县,该军所到之处奸淫掳掠,无所不为。凤县老百姓听说后,惊恐不安,到处躲藏: 习仲勋等闻讯后。采取先发制人的力、法,连夜书写和张贴&打倒奸淫、掳掠的顾司令&,&顾司令所到之处一扫光&,&希望顾司令严整军纪&等许多标语: 顾刃;新到达凤县见此标语,为了顾面子,便下令士兵不准在此地残害百姓,并派纠查队口夜纠查,从而使凤县群众免遭一场大灾难。同时,他们还对地方恶霸欺压群众之事予以干涉。当时,风县有一个靠卖菜为生的李老汉,在街七卖葛笋,恶霸地主龙文明仗着自己有钱有势.拿菜不给钱。李老汉向其要钱时,龙便乘机敲咋,逼着李老汉交十块大洋的税款,李老汉焦急无奈,失声痛哭。习仲勋闻知此事后对李老汉说: &不要给他钱,有我承担。&第二天,龙文明派人收税,要抓走李老汉,习仲勋挺身而出,阻止了龙的恶行,维护了群众利益,增强了其他士兵对地下党员的信任。
三、&两当兵变&的经过
&&& 杨虎城部驻陕后,虽然控制了陕甘两省大部分地方,但是,陇南的徽、成、两等县及陕西凤县一仍处在川军邓锡侯、黄隐师的势力范围之内。警三旅二团率三个营赶走了川军,即占领厂徽、成、两、凤四县,团部和三营设在成县,二营驻防徽县,一营的一、二连及其机枪连和营部在凤州、双石铺一带驻防,不连在1931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二十九日随营攻占两当县城后就留驻在两当县城。
&&& 1932年的阳春二月,警不旅二团一营在凤县已驻防整训两月有余,该营地下党员力量越加雄厚,习仲勋此时已担任营党委书记,各连党支部都已有一二十一名党员。一、二连除反动连长外,将班长以上的干部几乎全发展成党员,少数不是共产党员的,也是革命的同情者,基本力量已由党组织所控制。唯独机枪连党的力量薄弱,原因是团长曹润华对党的活动有所察觉,临时下令调换了该连连长李秉荣 (共产党员),派他到团部当军械官。新任连长是曹润华的把兄弟,以致无法在机枪连发展党组织。在同一时间,驻两当城的该营三连在排长许天洁、左文辉等的积极活动下也发展全连班长以上人员为党员,积极准备配合全营的行动。不久,在该营的下级官兵中纷纷传说一营要和二营换防,将一营调到徽县去。一营的士兵大部是关中平原人,本来不愿到山里边去,加之隔了省份,嫌生活苦,离家乡远,抵触情绪很大。营党委看到这种情况,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派营部文书刘书林前去省委第二次汇报工作,并请示陕西省委是否可乘此机会举行兵变。省委听取汇报后,认为举行兵变的时机己经成熟,即派陕西省委军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刘林圃为特派员,由交通员张克勤作向导来到凤县,当晚又召开了营党委会议,决定: (一)坚决执行省委决定,乘换防之机举行兵变; (二)根据省委指示,兵变由刘林圃协助营党委全面领导; (三)决定兵变的地点 (在两当县城宿营时)及其兵变后的打算、部队的番号等。为了刘林圃的安全,营党委决定由二连地下党小组负责他的住宿及其插人部队的力、法。会后,二连将刘林圃预先安置到双石铺北而小山上的一庙内住持道长处住宿。并由刘林圃在部队换防之前考虑规划出兵变以后部队行军北上的路线。几天后,二团团部果然命令: 一营开往徽县和二营换防。
&&& 4月2日拂晓,一营的一、二连和机枪连随营部从凤县双石铺出发,向两当方向移动。刘林圃身穿便衣在该营前面相距一里之遥领先步行,部队整整行军了一天。
&&& 当11黄昏,部队到达两当县城就地宿营,营部设在县城北街张子恒家(今县政府北侧);一连住在北街司法厅和东街苗登云店内(今百货大楼处);二连住在南街私商&广发东&院内(今商业局后院)和西街;不连住在新街和东街;机枪连住在赵继祥当铺内(今邮电局)。
&&& 晚上八九点钟,刘林圃、习仲勋、李特生在县城北门外的&车马店举行了营党委扩大会,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会上,习仲勋简要地说明了会议目的,并介绍省委特派员刘林圃和大家见面。刘林圃向党员干部传达了省委指示,讲述了全国革命形势和兵变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兵变的有利条件,以及兵变后去陕北与刘志丹率领的红军会合的计划。与会人员一致同意,决定当晚举行兵变,具体部署行动是: (一)推选许大洁为军事总指挥,营委书记习仲勋参与组织领导行动。 (二)午夜12点行动,由许天洁鸣枪为号; (三)各连先将本连连长枪杀,排长中不是党员的卜枪带上走,以后再作处理; (四)决定由吕剑人负责一连收缴机枪连的枪械,二连一排长高瑞岳带领全排士兵去营部解决营长王德修和营副以及警卫班,左文辉、张子敬带领本排战十分别把守西、东两城门; (五)各连、排完成任务后迅速将队伍带到北门外集合。
&&& 午夜12点,一声清脆的枪声划破了孤城两当的夜空,&两当兵变&打响了。各连起义士兵先后处决了一连连长韩生信、二连连长唐福亭、气连连长张遇时,起义的枪声惊动了机枪连。此时,吕剑人率一连十兵和机枪连相对应,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为了避免起义十兵的伤亡,吕剑人叫出机枪连代理连长 (是该连一排长xxx).说有情况来一下。此人未走到吕跟前,就被吕剑人身后的一士兵击毙,顽固的机枪连始终未能解除武装。同时,左文辉、张了敬等带领各排坚守西、东两城门,以防意外。高瑞岳带领全排去抓营长王德修。王听见枪响,已知情况不对 (王本人早知该营有共产党的活动,但因都是自己的朋友和老乡,所以一直未干涉过),带着老婆翻墙越城藏到县城西山上去了。这时己到鸡叫头遍时分,起义的一营下个步兵连二百多人迅速撒出两当县城,到北门外的窑沟渠集合。刘林圃简单地给起义士兵讲了话.他说: &.我们起义是为了回陕北找刘志丹当红军去,大家愿意不愿 ? &十兵们一致高喊: &愿意 ! &随之部队连夜沿广香水向太阳寺方向前进。
&&& 4月3日拂晓,起义部队到达太阳寺 (两当县境最北端)吃饭休息,营党委在此开会研究了部队整编等事宜,决定: (一)由刘林困代表陕西省委给起义士兵讲话; (二)宣布起义部队改编为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 (二)选举许天洁为支队长、刘林同任政委、习仲勋任队党委书记; (四)任命吕剑人为一连连长、高瑞岳为二连连长、左文辉为不连副连长 (许天洁兼连长); (五)各连提升几个班长为排长。经过整编后的一支新生的革命武装军队,在当日1下午又从太阳寺出发,继续北上。
&&& 秦岭山区,山大沟深,人烟稀少,道路崎岖,刚从敌军中起义出来的部队,虽然目的明确,士气旺盛,但毕竞都是二十一二岁的年轻人,缺乏经验,又无向导,凭着一股子热劲,靠刘林圃从教课书上撕卜的一张小地图辨别前进方向,部队在森林里吃不上饭,休息不好,士兵情绪开始有点低落,甚至有落伍开小差的。部队连续行军大约一个星期到达渭河边.河水相当深,战士们手拉着手过渭河,向前走了几里,到了陕西陇县边界的赤沙、香泉、城皇庙等地.这里均有敌保安团驻防。当时起义部队打的旗号仍是警三旅二团一营,穿的仍是国民党杨虎城军队的服装,想利用它做掩护。可是沿途国民党部队早已知道这支部队已哗变 (因杨虎城已下令各地武装要消灭这支起义部队),当即开了火。敌人枪支好、火力强,起义部队没有攻下。为了保存实力,避免损失,决定撤出战斗,爬山绕道前进。又继续前进了几十里,到了通洞峪 (宝鸡的地界),天色已晚,遂就地宿营。这里是个四面被森林密密包围的小山村,等到天明集合出发时,发觉林内有敌人的埋伏,敌人并从梢林深处迂回向起义部队包围过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李特生率领一连士兵顽强地进行了抵抗,但终因敌众我寡被迫撤退。后全部起义十兵在许天洁支队长的率领下杀出重围,摆脱尾随敌人,重新整顿队伍,继续辗转前进。十余口后从朝阳岗、八度镇出山,经千陇前进,将高崖镇民团缴枪后至崔木,又与孙蔚如部在蔡家河打了一仗,撤至乾州 (今陕西乾县)。某日黄昏,部队又向东北方向出发后经花花庙,第二天中午行军到达甘肃灵台县境内和国民党杨子恒部队遭遇,对方卡住山道,截住去路,起义部队进攻儿次未成功就退下来。指挥部召开会议,针对目前的处境决定; (一)派吕剑人和刘林圃前往乾县,准备通过在地方上的私人关系 (因吕剑人是乾县人),看是否能把部队带到乾县后再作决定; (二)派习仲勋、左文辉去侦察秦包公路是否有敌人把守,因习仲勋在该部队时间长,对这一带比较熟悉;〔三)部队由许天洁、李特生负责,带到永寿县的岳御寺进行休整,等候前两路侦察回来再作商议。第二天上午10时左右,部队被王结子的大队人马包围。许天洁立即集合部队,占领北面一个山岭阵地,抗击敌人。由于敌众我寡,加之昼夜长途行军,疲劳过度,伤亡严重。再者战士多是乾县、礼泉人,思乡情绪严重,十气减弱,战斗失利,部队被击散。原计划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军会师的目的未能实现。
四、革命的火种没有扑灭
&& &两当兵变&失败了,但是,不怕抛头颅、洒热血,坚持革命到底的共产党员,并没有因&兵变&的失败而挫伤斗争的意志,相反,他们吸取了沉痛的经验教训,分别从各地秘密找到了党的组织,继续为党的事业、革命的最后胜利而奋斗。营党委书记习仲勋,兵变失败后回到家乡&陕西省富平县,仍然肩负起党的地下工作的领导责任;李特生去了西安,逃脱了原一营长王德修的抓捕,和陈云樵一道受党组织的介绍去了兰州继续搞党的地下工作;刘林圃、吕剑人、许天洁和几名战士。来到吕剑人的家乡隐蔽休息了一段时间,他们曾准备把剩余的人员组织起来,奔赴陕北参加刘志丹部队,但因当时无法和陕西省委取得联系,因此先后到西安去找省委接头请示工作。刘林圃到西安后,即1932年9月的一天,到北大街教育馆前的阅报栏旁看当天的报纸,突然被曾参加过&两当兵变&的原一连一排一班长马腾云等发现〔马以后叛逃到敌特务团当班长),将刘林圃扭送到团部,随即转押杨虎城军法处。三天后。被国民党惨杀于西安习武园。吕剑人和许天洁同行到西安,省委交通员先一天与昌剑人取得了联系,并约定时间、地点和当时省委主要负责人杜衡 (后叛党)见面。第二天,就在吕剑人和许天洁去与杜衡见面时,在西安钟楼处碰上了原一营营长王德修和旅长唐嗣同的勤务兵罗保成,他们将吕剑人、许天洁扣押起来,后送军法处。吕剑人被判为死刑,经我地下党的多方营救,改判为无期徒刑;许天洁被判刑15年。直到1936年&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释放政治犯,他们才先后出狱。昌剑人出狱后,党组织安排他在党中央白区工作部、中共陕西省委等处工作。许天洁出狱后被党组织介绍到耀县县保安队做党的地下工作。
五、&两当兵变&的历史意义
&&& &两当兵变&是在,一卜共陕西省委的直接领导下,有组织、有步骤、有目的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继清涧起义之后,同旬邑、渭华暴动一样,在当时是西北地区较早的起义之一也是甘肃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早的一次起义。是为党的兵运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作为开展武装斗争的光辉一页而载人史册。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
本月热点资讯
56983877326129962839271426582535251625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习仲勋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