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学校三结合工作总结六对接什么意思

榆林农校 榆林理工学校
校办电话:
招生热线:通讯地址:陕西省榆林市西沙榆林农业学校(榆林理工学校)邮编:719000 E-mail:
& 榆林农校示范校中期检查总结报告
榆林农校示范校中期检查总结报告
访问人数:437&&新闻作者:马宏&&新闻来源:总结报告&&发布时间: 18:28:28
&&&&&&&&& 建设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 培养培训现代农业技术技能人才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 我校创建于1928年4月,总占地1126亩,其中西沙现址占地1000亩,城内旧址占地126亩;校园面积26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9亿元;有校内实训室120个,设备总价值3000万元;教职工166人,其中高级讲师56人,研究生学历14人,本科以上学历104人,专任教师132人,专业课教师86人,兼职教师53人,“双师型”教师80人,占专业教师的93%;有全国模范教师3名,省管专家1名,市拔尖人才3名。开设农科、工科、应用类等三个专业群27个专业,现有教学班68个,其中全日制33个班,非全日制35个;在校在籍学生3751人,其中全日制1371人,非全日制2380人。实施中职教育和“三二连读”五年制高职教育。学校是榆林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理事长单位、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陕西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 &&& 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计划立项畜牧兽医、现代农艺生产技术、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建筑工程施工等4个重点建设专业,“送教下乡、送技到人”、校园信息化等两个特色项目,简称“4+2工程”。建设任务中,重点建设专业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745个,其中中期需要完成365个,占49%;特色项目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135个,其中中期需要完成68个,占50.4%。建设期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总投资19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资金1070万元,配套资金880万元。 &&& 目前,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中期建设目标完成95%以上,示范校建设取得初步成果。一是人才培养方案有创新。明确了“会生产会经营,能就业能创业,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实习实训与顶岗实习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简称“两会两能三结合”),新制定了4个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了7个其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结了13个典型案例。二是师资设备建设双突破。学校录用高校毕业生任教11名,新增“双师型”教师10名,兼职教师11名,教师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98个;新增实训设备300万元,实习实训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大幅度提升。三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建立健全。校企联合开发9门专业课程,编写了38种共39本校本教材。新增校外实训基地11个,接收企业捐赠教学设备35台(套),价值50万元。订单培养学生470名,学生就业率达到98%,工资平均达1800元。58名教师下企业实践,14名教师接受企业委托完成生产技术研发,为企业创造产值1100万元。四是促进学校整体发展。健全了包括学校管理、教学和服务等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了学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特色育人的环境氛围,推进了办学规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五是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面向企业和社会开展了112项生产、咨询、技术服务项目,开展职业培训近1.2万人次,对外服务收入81万元,成为区域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榆林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六是筹建榆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工作顺利。学校牵头组建榆林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已有24所职业学校、14个行业单位、29家企业,起草了职教集团建设方案和章程。集团化办学正在实施之中。 &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机制运行良好。学校制定了《陕西省榆林农业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成立了示范校建设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落实有专门办公场所。校长、党委书记牵头,领导班子成员包抓项目组并承担有具体建设任务。设立有“4+2”工程6个项目工作小组及宣传组、资金管理组、后勤服务组。实行项目组长负责制,组长组建团队,负责实施建设工作,支配项目资金,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全校126名教职工直接承担有示范校建设材料工作,其他人员都落实有工作任务,打了一年不大不小的人民战争,呈现出人人参与、同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建设重点突出。按照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批复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明确了建设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以国家示范校建设统领全校工作,以4个重点专业建设和两个特色项目建设为突破,抓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抓课程体系建设,抓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抓师资培养,抓内部管理改革,将示范校建设的重点落实到学校内涵建设上,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专家引领,注重学习,建设质量较高。学校聘请了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郭为、杨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陈登文、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校办公室主任王兆奇、陕西银行学校校长助理牛文娟为国家示范校建设指导专家;邀请澳大利亚墨尔本职业教育课程专家戴维斯、太原师范学院教授李华君作了职业教育及国家示范校建设专题报告;学校30人次参加了全省5次国家示范校建设工作推进会;学校与第一、二批示范校中的陕西电子信息学校、河北邢台农业学校、宁夏自治区农业学校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书;学校分6个组共80人次先后赴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陕西省建材工业学校、杨陵职业技术学院、神木县职教中心、河北省邢台农业学校、山西省原平农业学校、山东省潍坊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汨罗市职业中专、云南省曲靖农业学校、广西自治区玉林农业学校、宁夏自治区农业学校等22所院校考察学习;学校有20人在北京、上海、青岛、西安、邢台等地参加了示范校建设培训活动。学校有专家正确指引,借鉴第一、二批示范校经验,少走了弯路,提高了效率。 &(四)制度健全,保障有力,建设进展顺利。学校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签订了责任书,出台了绩效奖罚办法;项目管理到人,资金监管到位,有效保障了项目实施。同时,学校注重过程管理,每个子项目都有工作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建立了月汇报制度和例会制度。学校召开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和5次国家示范校建设推进会,对阶段性建设目标进行及时审核,确保了示范校建设有序进行。 && 三、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 (一)“4+2工程”。一年来,学校“4+2工程”深入基层进行人才需求、专业建设调研265人次,涉及企业81个,问卷调查2370份,撰写调研报告8篇,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25篇;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7个,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7个,成立教学评价机构10 个;举行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8次,召开专题座谈会15次;组织学生企业见习4500人次,教学实习2100人次,顶岗实习1400人;培养学科带头人6名,培养骨干教师24名,参加国省级培训6人;形成各类管理制度42个,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400节,撰写教学科研论文14篇,发表论文35篇;建设专业教室15个,新建理实一体化教室4个,新建多媒体教室12个;开展对外交流活动24 次。 & (二)重点建设专业。畜牧兽医专业与杨陵职院联办“三二连读”五年制高职教育,改革了办学模式。按照“两会两能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模块化课程体系,编写了《牛羊生产与牛羊病防治》等4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改扩建了动物医院,完成了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共建共享畜产品检测中心前期筹备工作。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专业招收全日制学生46名,改变了近15年来没有全日制学习农业技术的现状;创新了“教学产销”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建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制定了校企共建马铃薯组培中心建设方案。在定边县、清涧县培育职业农民100名,培育小杂粮杂交新品种1个,专兼职教师科研团队的“榆林春玉米高产增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榆林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明确了专业定位,理清了本专业与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农艺生产技术专业的改革建设发展关系;加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建设,创新了引企入校、校企合作举办实训基地模式,建成榆林农业学校黄酒厂;狠抓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多证率达到90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根据榆林市建筑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拓展出“两会两能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打造出“开放型”教师队伍,坚持“订单式”培养人才,严把实践教学环节,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确定了“建筑施工情景实训楼”建设路线图。 & (三)特色建设项目。“送教下乡、送技到人”特色项目针对目前农业学校涉农专业招生困难问题,开展涉农专业非全日制中专学历教育,在榆阳、神木、定边、靖边、绥德、佳县、吴堡、清涧等8个县区设立了19个教学点,招收在乡农民和自愿学农青年3465名,开设畜牧兽医、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农业经济管理等3个专业;按照“农学结合”、“半农半读”培养模式,采用“送教下乡、送技到人”方式,实行免学费、免教材费、免学习用品费、发误工补助、发农资实物的“三免两发”制度,全心全意为榆林培养农业人才,传授农业实用技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校园信息化特色项目是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我校为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的背景下,合并实施,借机发展,提前推进的一个项目。目前已投资100万元,完成了校园网升级改造,建立了现代网络教学信息系统平台,修通了信息化道路,为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保障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 四、建设经费投入与使用 我校国家示范校建设计划项目预算投资19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107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685万元,企业投入135万元,学校自筹资金60万元。截止日,资金到位1330万元,占总投资计划的68.2%,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070万元,占计划投入的100%;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占投资计划的17.5%;企业投入100万元,占计划投资的74%;自筹资金40万元占计划投资的67%。 按照《陕西省榆林农业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经费管理办法》,资金使用元,占15.3%。其中畜牧兽医专业496837元,现代农艺专业元,农产品加工专业353385元,建筑工程施工专业563626元,“送教下乡、送技到人”项目元,校园信息化项目963231元,经费使用符合政策要求,没有出现违规违纪现象。另外近期未结算购置、印刷等经费约60万元,两项相加共计358万元,占总投入资金的18.4%。研发、劳务资金结算等尚未进行。 此外,一年来,学校新建师生餐饮楼投资111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1000万元,学校自筹115万元,建筑面积5177平方米;维修改造室内体育馆1200平方米,投资78万元;设备购置(教学、办公设备)投资262万元;校园维修投资280万元。共计投资1735万元。 &&& 五、示范与贡献 && (一)示范校建设提升了学校综合实力。一年来,通过国家示范校建设,提高了广大教职工职业教育政策水平,开阔了办学眼界,增强了办学信心,提升了参与者的教学材料文字水平,掌握了信息化技术,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增强了办学凝聚力;教师参加教学比赛、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省市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3个。学生参加全省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10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15个。近两年,我校居全省中职技能大赛农林类团体总分第一名;参加全市2013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6个,学校获得团体二等奖;近期我校5名学生将参加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2个。学校扩大了与行业企业联系,重点专业建设带动了其它专业改革发展;学校加快了校舍建设,扩展了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了学校办学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学校是榆林市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主要单位,成为市内中职学校、市县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展职业农民培育活动的龙头学校。2013年至2014年,我校畜牧兽医专业项目组制定了《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现代农艺专业项目组制定了亚行贷款项目《陕西省现代农艺专业教学标准》,为全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做了一定贡献。 & (二)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一年来,学校培养毕业生723名,培训农业技术干部236人,培训基层农技人员85人,培育职业农民100名,培训普通农民 1.2万人次,考核颁发畜牧兽医专业职业资格证书134个,其它专业46个;教师高立荣、刘春梅研发出第二个荞麦杂交品种“荞杂C2”,比榆林普通荞麦每亩增产120斤,农民每亩增收240元。同时,提高了荞麦品质,增加了荞麦的保健功能;教师淡振荣主持的绿色瓜菜试验示范―甜瓜、西瓜项目达到了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填补了榆林空白;校长马宏主持的“职业农民与职业教育”课题进入中期研究阶段,省农业厅已拨付专款5万元;教师王冲、高瑜、寇宝平、李靖参编的《榆林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简明读本》在全市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中使用;教师鲁成(副主编)、高瑜参与编写的《榆林山地苹果栽培技术》在全市农民培训中使用;学校为农服务工作站提供农业信息、开展技术服务、解答农民疑难,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5月,我校承办了全市基层农技人员技能大赛,13个代表队的53名选手参加了果树园艺工、蔬菜园艺工、家畜繁育工、沼气工等7个赛项比赛,学校负责了35名选手赴省参赛前集中培训任务,深受农技人员欢迎。2013年8月,全省农业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与会50多名同志们现场观看了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展示和建设成果展览,省农业厅副厅长王韬同志评价为“震惊、震撼、振奋,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15年来,收获最大的一次活动”。 && (三)带动了中职学校改革创新。一是农业职业技能大赛赛点发挥了示范作用。2013年4月以来,我校两次承担了全省职业院校农林类技能大赛赛点任务,渭南职院、汉中职院、延安职院、榆林农校、榆林林校、洛川县职教中心、高陵县职教中心、临潼区职教中心、临潼区徐杨职业技术学校、宜川县职教中心、丹凤县职教中心、府谷县职业中专等12所院校共120名学生、11名教师在我校参加了比赛,我校在种子质量检测、艺术插花、园林植物修剪、动物外科手术等赛项中教师、学生水平高,比赛场地设备好,赛事组织严密等方面获得参赛学校一致好评; 2013年10月,我校承办了榆林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动物外科手术、种子质量检测、艺术插花、工程测量等4个赛项赛点任务。在两年4次赛点工作中,我校直播比赛现场,开放、观摩、监督比赛过程,创新了赛场管理制度,确保了技能大赛公开、公平、公正。二是接待兄弟学校考察学习,提供了办学经验。2013年5月和2014年4月,榆林市职业教育年度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市29所中职学校的校长先后重点考察了我校涉农专业为主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工作,得到校长们高度赞扬。2013年10月,全市职业技能大赛总开幕式在我校期间,来自全市的2600师生考察学习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三是指导其他学校改革建设发展,传播了我校办学理念。一年来,学校主要领导和教师团队指导子洲县创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示范县创建工作,指导靖边县职教中心等8所中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指导榆林市第一中学创建省级示范高中,推进了全市教育事业发展。 &&& 六、典型案例 通过一年多国家示范校建设,学校在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改革评价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畜牧兽医专业的“猪常见疾病诊治”课程,突破传统诊治方法,深入企业、农户进行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创新了教学模式,减轻了企业和农民负担;项目组在佳县生友大雁养殖基地实施“特种动物引种示范与推广研究项目”,引进大雁2000只,年提供种禽1.6万只,纯利润20万元。现代农艺生产技术专业的“‘荞杂C2号’杂交荞麦育种研究与推广”是在我校过去15年育成“榆荞1号”、“榆荞3号”、“榆荞4号”基础上,2013年由高立荣科研团队培育的第二个杂交荞麦新品种,也是全世界第二个荞麦杂交种子。解决了小杂粮生产高产关键技术,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同时,提高了教师队伍科研水平,改革了教学模式,丰富了我校科研成果。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引进企业,投资100万元,建成榆林第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黄酒厂。黄酒生产加工由家庭小作坊提升为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生产技术由低端上升为高端,生产过程由个体扩大到群体,生产方式由单独操作变为与农产品加工专业教学科研紧密结合,成为校企合作又一个典型案例。“送教下乡、送技到人”特色项目组创新了“校镇联合,校村合作”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学校紧紧依靠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开展农业农民技术技能培训,把教学点办到村镇、企业,把课堂搬在田间地头,推进了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校园信息化特色项目组实施了“服务‘三农’远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初步组建起网络课程、课件与网络课程、典型案例、常见问题解答、试题库、文献资料、媒体素材、资源目录索引等内容,通过空中课堂,改革教学模式,实现强农、智农、富农,培育了一批现代职业农民。这些典型案例典型性、操作性、示范性较强,是我校国家示范校建设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值得同类学校借鉴推广。 && 七、存在问题 & (一)办学规模有所下降。受近年来榆林市初中毕业生人数大减影响,也受农业产业就业困难影响,现代农艺技术、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全日制招生极为困难,在校生规模出现下降,办学效益降低,涉农专业发展困难。 & (二)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由于目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缺乏法律及政府刚性政策支持,校企合作机制真正形成较为困难;政府主导,社会、行业、企业等共同推进职业教育的局面没有真正形成。 & (三)配套资金没有落实。由于近年来榆林资源型经济出现滑坡,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落实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学校欠债较多,示范校建设自筹资金没有全部落实到位。 (四)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由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基础比较薄弱,应用水平较低,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为农服务等方面应用不够充分和广泛,特别是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及教学资源库建设进度较慢,数字化图书馆、录播室没有建成。 &&& 八、改进措施 && (一)继续加强示范校建设领导。一是主动争取省市教育和农业行政部门领导重视,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二是设法与省内外职业教育专家联系,确保示范校建设质量;三是校内加强示范校建设领导,继续改革学校管理机制,保障示范校建设顺利进行。 && (二)尽快落实地方配套资金。通过榆林市农业局向市政府请示汇报,力争在年内落实到位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65万元;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争取市内涉农企业支持,落实企业投资35万元;通过拍卖校内闲置土地、租赁场地设备等途径,解决自筹资金20万元。同时加快工作进度,结算研发、劳务等费用,力争按计划使用经费。 && (三)全面提升实训基地水平。针对目前校内实训基地场地较小、规模较小、生产水平不高的问题,完成新建马铃薯组织培养中心、教学录播室、数字化图书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情景实训楼等建设项目,扩大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实训规模。提升各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专业教室水平。加强实训基地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实训设备使用效率。 && (四)努力扩大办学规模。一是重点抓好2014年与陕西能源职院、杨陵职院、延安职院联办“三二连读”五年制高职教育招生,力争招生280名。二是全力抓好中专三年制畜牧兽医、现代农艺、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建筑工程施工、机电应用技术等专业招生,力争在今明两年招生300名。三是少量招收非全日制涉农专业学历教育学生,搞好服务,控制流失,使这类学生在校在籍学生保持在2800人以上。四是根据榆林市政府加快基层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关精神,积极协助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局完成调研报告及提案,力争于2015年春季起实行中专农业人才定向招生、定向培养、择优录用政策,给我校安排现代农艺生产技术、畜牧兽医、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招生计划600人,保持我校办学规模符合第三批国家示范校建设标准。 && (五)认真提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校“4+2”工程只有“两会两能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总结提炼较为单一,不符合多个专业改革建设规律,不能满足专业发展需要,也不能适应当前示范校建设形势。下一步,学校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突破教育部等三部门审批的“两会两能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总结提炼更新更好更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 && (六)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服务需求和就业导向,严格按照学校建设方案和项目建设任务书,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落实4个重点建设专业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 && (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省级专业教师培训,扩大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选派部分专业教师国外(境外)培训。今明两年,计划新增专业教师20名,聘请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任教30名。 && (八)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依靠市农业局、市教育局、市畜牧兽医局、市中小企业管理办公室、市农机服务中心、市农垦服务中心,依托市内涉农事业单位和市级以上涉农龙头企业,动员广大校友资源,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九)突出抓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面向“三农”办学方向,突出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与保鲜专业特色,加强涉农专业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校外班教学管理,坚持搞好农业技术“送教下乡、送技到人”,扩大职业农民培育范围,深化农业技术科研创新,建设学校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全面服务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为建设陕西省“第二粮仓”培养培训农业技术人才。2014年至2015年,培育职业农民700名,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普通农民3000人。“荞杂C2”通过省级品种鉴定,正式命名为“榆荞2号”。举行榆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实施集团化办学。 & (十)进一步规范示范校建设。一是加强示范校建设计划理论学习,深入研究第一、二批中职示范校建设先进经验,规范重点专业建设,加强特色项目建设。二是提升各类文字材料、PPT演示稿、校本教材、示范校专栏、网站网页、视频宣传片、校本特色教材、成果展览、佐证材料等水平。三是加快学校餐饮楼工程进度,建成现代化师生食堂。四是进一步加强校舍建设、维修改造,增强现代学校氛围。五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农业职业教育主题。六是加强示范校建设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七是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推进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八是加强资金管理,使用好示范校建设专项资金。通过国家示范校建设进一步规范我校的办学行为,推进全校整体改革,强化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责任重大,建设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任务艰巨。我们将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以及教育部等三部门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精神,在这次中期检查后,按照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全面进行整改,彻底解决各类问题,扎实推进“4+2工程”,建成高水平农业中职教育示范校,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
Powered By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职示范校验收 中职班主任工作总结 中职培训总结 中职示范校网站 国家中职示范校..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一批国家中职示范校验收总结报告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验收专题网
- 黑龙江省信息化建设项目牵头单位建设过程示范$$
黑龙江省信息化建设项目牵头单位建设过程示范
社会服务 加入时间: 8:10:04 来源:邱兴标  访问量:131
黑龙江省信息化建设项目牵头单位建设过程示范
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校上下倍感振奋,为了充分利用好国家支持的项目资金,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学校聘请了教育系统、劳动系统、财政系统的专家学者以及铁路行业和各企业专家召开专门论证会议,按照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 本《实施方案》是依据《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2010]9号)、《教育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申报2010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0〕34号)、《教育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建设学校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厅[2011]1号)等文件精神,按照示范学校建设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黑龙江省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及中国铁路建设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内涵建设、改革创新、立足铁路、服务社会、示范引领&的建设思路,在分析学校当前面临的任务和筹划未来发展的基础上,学校认真分析了黑龙江省及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技能型职业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学校现有建设基础和发展优势,设计了将学校建设成体现行业特征、地方特色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坚持为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和当地发展培养中等职业技能型适用人才,本着以建设铁道施工与养护、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施工、机电技术应用四个重点专业建设和学校信息化特色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争取以专业的示范带动学校的示范,全面推动学校科学健康发展,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 &&本《方案》建设的内容有4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一个特色项目建设。预算经费总额为1690万元,按中央、地方、企业、学校自筹四级投资预算,中央财政投入1040万元,黑龙江省财政投入500万元,争取企业投资50万元,学校自筹100万元。从2011年7月开始至2013年7月止,分两个年度实施,第一年投入1082万元,第二年投入608万元。
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我校的建设实施详细方案如下:
一、确定建设示范校的思路与目标
基 本 思 路:此次示范性建设,要充分利用国家专项资金和地方财政资金,着重建设四个省级重点专建设项目和一个信息化特色建设项目,夯实基础,狠抓质量。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我们本着以&点&带&面&,以&特色&带动&整体&的发展思路,做到以专业的示范带动学校的示范,以学校的示范带动职业教育的示范,为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勇做先锋。
&战略思考: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国家提出了坚持中等职业教育随着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为此我们要紧紧围绕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要求,通过示范校建设在改革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办学模式及创新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和改革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创新,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学校吸引力,通过示范校建设带动学校招生、就业、综合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
&基本路径:通过这五个项目建设,以信息化建设为根本,把信息化建设贯穿到四个重点专业建设中,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改革&3+1&和&2+1&(数字代表学年,我校专业学制分四年制和三年制两种)的培养模式为&四段三结合&的&3122&和&厂中校、校中厂、做中学&的&2121&(数字代表学期,我校专业学制分四年制和三年制两种,比如&3122&的意思就是3学期在校实习,1学期企业实践,2学期返校学习,最后2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做到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使学生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做到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重点专业建设,以重点专业的发展带动整个专业群的发展,通过重点专业群的发展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坚持以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养带动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聘请企业知名专家到校任教和选派教师到企业参与科研和实践等途径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在与企业深度合作方面,积极采取集团化办学思路,加积极与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坚持把企业请进来和把学生送进去的模式推动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建 设 目 标:
总体目标: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利用两年时间,围绕国家重点支持专业和特色项目建设,探索适应工学结合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打造一支专业技能强、教学水平高、综合素质好,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有丰富实践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全面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实行企业、行业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改革;使学校成为行业特色鲜明、与企业深度融合的高素质劳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建立辐射机制,带动我省东北地区薄弱学校共同发展、积极为当地企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服务。将学校建成办学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学特色的示范,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的品牌学校。
&具体目标:根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要求,重点建设铁道施工与养护、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施工、机电技术应用四个专业项目和学校信息化建设一个特色项目。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拉动学校学校交通工程类、建筑工程类、信息机电类、商贸服务类四大类专业群20个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几个方面全面改革,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全面发展,为全国同类学校教育改革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1)实施适应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四段三结合&的&3122&和&厂中校、校中厂、做中学&的&2121&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核心,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深化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深化教学改革为重点,加强内涵建设,在铁道施工与养护、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施工三个四年制专业中深化&四段三结合&的&3122&人才培养模式,在机电技术应用一个三年制专业深化&厂中校、校中厂、做中学&的&21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校企利益共赢,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结合本校专业特点,推进与企业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改革。
推进工学结合、分阶段教学、过程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教材建设开发力度,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管理基础建设,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更新教学手段,建成8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0门校级精品课程,开发特色教材23部、完成课件开发17门,根据不同专业所面向企业、行业需求,确定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评价标准,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建设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
(3)打造适应职业教育需求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按照《齐铁工程学校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通过培养、引进、外聘等方式,打造一支专业技能强、教学水平高、综合素质好,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有丰富实践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立企业兼职教师人才库,扩大兼职教师队伍,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实施专兼职教师一体化管理;注重青年教师培养,采取高校进修、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教师考取行业技能证书,在两年时间里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培养专业带头人8人,骨干教师19人。最终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4)建立与企业深度融合的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充分利用学校建校时间早,专业设置时间长,毕业生覆盖面大的优势,深入企业调研,引进校企合作项目,加强校企合作力度。结合各专业特点,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参与企业、行业、学校组建的职教集团。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根据专业特点,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建设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长效运行机制和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机制。
(5)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科学管理。
&&通过建设一个平台,两个中心,开发八大应用系统,完善校内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科技开发、综合管理、后勤服务、安全保障、招生就业、校园文化等全面信息化,通过加大硬件投入和软件开发相结合,促进学校信息化科学可持续发展,为四个重点专业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后台保障。
(1)宏观效益: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以专业的示范推动学校的示范性建设,通过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将得到明显提升,学校知名度再攀新高。在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上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建设、评价模式、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上成为改革的先锋;在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养成、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就业指导与服务上树立起标杆,学校的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服务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若干年后,学校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成为闻名世界的职业学校。(2)近期效益:
到2013年7月,通过示范校建设将达到以下成效:
第一,建成示范效应显著的特色和优势品牌专业,示范效应进一步显现。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地方与社会发展形势,特别是铁路、公路等建设行业和机电电子行业的发展需求,大力进行土木工程类、机电工程类示范专业建设,通过这两类专业实施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其它专业提供必要的实践基础与平台,为同类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通过专业建设,使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创新。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结合行业、专业特点,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工学结合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起具有校企融合特色的、开放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期内,实现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处于同类学校前列。
&第三,课程体系更加贴近生产实际,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系统梳理培养目标,调整能力培养模块,重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水平相衔接,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衔接,专业课与职业岗位需求相衔接;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使各专业均形成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和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成一批校级、省级精品课程,在全国中职学校课程改革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第四,师资队伍专兼比例合理,&双师&素质全面提升。营造以教师队伍为主体的优秀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成长环境,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造就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建成由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人才库,逐步形成由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兼职讲授实践技能课程机制。建设期末,在示范建设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比例达到9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分别达到专任教师的15%和30%;培养不少于8名专业带头人和19名骨干教师,聘请40名以上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来授课,企业兼职教师占校内教师的比例达到25%。
第五,实习实训条件有质的提高,学生技能培养保障有力。建设期内与企业合作,完成新建、改建、扩建21个校内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充实实训软硬件资源,按照&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将职业技能鉴定与教学内容相衔接,使学生在完成有关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后,即可参加职业技能的考证。建设期末,实现示范建设专业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大幅度提高
第六,信息化校园全面建成,教学和管理效率大幅度提升。示范建设的专业率先创建教学资源库,建立起条件优良、功能配套、管理规范的优质资源公用系统和共享机制,实现区域范围内相关专业的精品课程共享。校园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一个集教学、管理、服务、学习、生活等为一体数字网络空间全面建成,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教研科研,提升管理水平,极大地提高学校整体综合竞争力,通过信息化特色项目建设,推进教学资源信息化,引领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
第七,建立高效而完备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逐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针对工学结合的要求积极适应管理模式的改革,建立以事先控制、过程监督与及时纠偏为主线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督导与评价、检查与考核、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等教学质量监控方法,强化由计划、实施、检查、考核、总结等环节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机制,注重对结果的评价,更强调对过程的监控;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对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管理。实现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开放性、适应性&,使教学质量管理建立在高水平的平台上。通过高水平的管理体系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校制度文化,并全面推动管理改革。
&第八,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办学宗旨进一步彰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区域建设为依托,以校企合作办学为载体,建设期内累计为企事业职工、下岗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创业培训10000人日以上,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效益。
总之,通过两年左右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思路、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将更加准确,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将走在行业前列,人才培养质量将大幅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区域辐射和示范作用明显增强,学校影响力显著提升,为服务地方和行业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确定重点建设内容
1、铁道施工与养护
2、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
3、建筑工程施工
4、机电技术应用
5、信息化建设特色项目
三、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主要保障措施
1、机 构 设 立
把示范项目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组建项目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学校主管部门的有关领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领导、财政厅领导及企业专家组成,负责对整个项目建设给予监督指导,对各项目的开展提供咨询和指导,并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予以协调解决。组建以学校领导班子和主要部门负责人为主的建设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计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检查和监督,对项目建设实施全过程监控,定期对项目建设情况组织检查,实行月报、学期报、年报制度,对建设项目的进度、绩效及风险情况定期组织评估分析。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执行和督促。各建设项目执行小组,负责制订项目的建设内容,落实具体建设进程,提出具体的经费使用数额等。实行项目建设责任制,各建设项目确定具体负责人,落实到具体建设单位。成立项目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对项目建设出谋划策,起顾问与参谋作用。
&&&&1.项目建设指导委员会
&&&&项目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
&&&&曲嘉维(黑龙江省教育厅职称处处长)
&&&&谷化鹏(黑龙江省教育厅职称处调研员)
&&&&崔文杰(黑龙江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副处长、高级会计师)
&&&&王 辉(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
&&&&曹鹏程(中铁二十三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张利东(齐齐哈尔北方和平机械厂二分厂厂长、高级工程师)
&&&&滕忠波(中铁二十二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徐 彬(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校长,高级讲师)
&&&&赵金平(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
&&&&主要职责:
&&&&(1)负责指导、检查、监督项目的建设规划的进展情况,监督学校定期进行自查,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2)负责统筹落实项目的建设资金,对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确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3)审核项目建设阶段进展报告和项目验收报告等材料。
&&&&2、示范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徐 彬(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赵金平(副校长)
&&&&高海波(副校长)
&&&&张立福(校长助理)
&&&&成 员:李 力(教务科长)
&&&&禹凤军(交通工程系主任)
&&&&赵金平(副校长兼土木工程系主任)
&&&&高海波(副校长兼信息机电系主任)
&&&&赵 伟(计算机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对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内容、资金筹措、经费分配及人员调配等重大事项进行审定和决策;
&&&&(2)组织领导项目的实施、协调、监督、评估和验收;
&&&&(3)研究制订保证项目顺利完成的各项政策及措施;
&&&&(4)解决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临时问题。
&&&&3、示范项目建设监督小组
&&&&组 长:刘成齐(党委书记)
&&&&成 员: 王 光(党委副书记)
&&&&李盛林(组织部长、工会主席)
&&&&杨淑萍(财务科科长)
&&&&监督小组主要职责:对整个建设项目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对一些违规违纪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4、示范项目建设办公室(简称示范办)
&&&&主 任:赵金平(副校长)
&&&&副主任:李 力 (教务科长)
&&&&成 员:禹凤军(交通工程系主任)
&&&&赵金平(副校长兼土木工程系主任)
&&&&高海波(副校长兼信息机电系主任)
&&&&张宏斌(办公室主任)
&&&&何永生(高等专科教学部主任)
&&&&李淑芬(财务科高级会计师)
&&&&张立福(校长助理兼人事科长)
&&&&李自龙(宣传部长)
&&&&赵 伟(计算机中心主任)
&&&&杨春红(教务副科长)
&&&&秦 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张武柱(招生办主任)
&&&&齐占全(办公室秘书)
&&&&示范项目建设办公室(示范办)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贯彻执行、组织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和决定;
&&&&(2)负责学校建设方案和项目任务书的修订,组织编制子项目任务书;
&&&&(3)负责项目建设的实施指导、考核和监控;
&&&&(4)负责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统计、管理和建设档案管理;
&&&&(5)负责搜集有关项目建设的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6)负责项目建设的阶段总结、汇报等材料的起草工作;
&&&&(7)负责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检查、审计和验收的准备工作。
&&&&5、示范项目建设办公室下设建设项目执行小组:
&&&&铁道工程施工与养护专业建设项目组 长:禹凤军
&&&&铁道工程施工与养护专业建设项目副组长:李忠龙
&&&&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组 长:赵金平
&&&&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专业建设项目副组长:张维丽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设项目组 长:赵金平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设项目副组长:李丛巧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项目组组 长:高海波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项目组副组长:郑 彤
&&&&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组 长:赵 伟
&&&&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副组长:邱兴标
&&&&建设项目执行小组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贯彻执行、组织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和决定;
&&&&(2)负责制订并布置落实所管建设项目的阶段实施计划和工作任务;
&&&&(3)负责审核所管项目的承办部门的建设方案和项目任务书;
&&&&(4)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所管项目建设的实施情况;
&&&&(5)负责协调、解决或向领导小组反映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校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实行分级建设目标责任制。学校各系(部)、相关职能部门承担的建设任务为一级建设项目(重点专业建设、信息化建设等),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组成建设项目小组,一级建设项目按建设内容分为3~5个二级建设项目;由教研室主任、实训室主任和骨干教师组成二级建设项目小组,二级建设项目按建设内容分为若干个三级建设项目,由骨干教师及企业专家等组成三级项目建设小组。各级建设小组组长分别由上一级领导机构聘任,小组成员由组长选定。
项目建设实行项目责任人制度。项目责任人履行以下职责:
&&&&(1)组织带领项目小组成员根据项目建设任务书中的预期目标和验收要点,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保证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
&&&&(2)研究解决、及时报告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档案,要及时整理归档。
&&&&在项目建设期间,项目责任人应保持相对稳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一般不能调动工作或长期。因特殊原因变更项目责任人,需经学校示范建设领导小组批准。
&&&&组建各项目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各项目负责人定期聘请校内外、企业、行业、政府等部门权威专家定期、不定期进行指导,提供咨询服务,并对其进行审核、评估和验收。同时利用全省组建的职教集团和铁路行业各院校组建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的优势,开展项目建设交流,确保项目建设实效。
2、保 障 机 制
为做好齐铁工程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办学机制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责任机制、科学的工作规范和严格的管理及考核奖惩办法,以切实保证项目的建设质量。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促进班子团结协作,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服从和服务于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调查研究,善于倾听师生员工特别是专家、学者的意见,发挥领导班子成员的作用,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水平。
&&&&(二)进一步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办学效益。改革教学、科研、管理组织方式,精兵简政,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积极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符合本校特点的新型的后勤服务体系。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制,建立适合本校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和整体水平。
&&&&(三)完善原有制度,制定专门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原有的、教学、学生管理、基建、财务制度、监督制度、岗位问责制度。同时针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这个建设项目,我们将制定《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国家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师范学校建设目标考核办法》等新的规章制度,建立项目责任人负责机制、民主决策机制、审查监督机制和检查评估机制,以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建设的质量。
3、过 程 管 理
1)、对整个实施工程实行严格管理。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对整个项目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各项目执行小组对整个项目的建设情况负全责。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的实施,要严格按照国家批复的建设方案、建设任务书为准,任何部门和项目负责人不得随意变更。如因特殊情况或不可抗力确实需要做局部调整的,必须由该项目建设小组负责人向示范办提交项目变更申请,经初步审核或组织专家论证后,报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批准,方可实施。如果是重大调整,还必须征得上级主管工作组的同意。对于擅自变更建设工作计划、任务书及建设方案者,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直至撤销该项目建设。
一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需由相关行业、企业、学校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论证,二级、三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应根据建设内容邀请校内外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各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只有在通过论证,并报经上一级建设项目小组批准后方可实施。
&&&&2)、对建设过程严格执行检查、评估、验收制度。 各级建设项目小组组长与上一级建设项目小组签订责任书,承担相应责任。各级建设项目小组要组织好项目的实施,必须保证建设进度和实现预期的效益目标,并按责任书进行检查、评估、验收。若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和新情况,应及时向上一级负责人汇报,最终上报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经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决定,方可实施。
&&&&3)、做好项目的计划、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学校对一级建设项目实行年度计划、年度总结、中期检查和评估验收的管理办法,及时处理建设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年度总结由一级建设项目组长把项目建设的年度统计、年度经费预决算、投资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等有关资料汇总后报示范办,由示范办汇总经项目建设领导审核通过后上报省主管工作组。中期检查由示范办组织实施,其主要任务是对各一级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情况、项目经费的落实、使用情况、质量和效益等方面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取得经验迅速推广。
一级项目建设期满,由一级项目所在系、部门向学校示范办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全面阐述项目计划的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果,由学校建设领导小组根据《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及所签订的项目责任书对竣工项目进行验收。
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月报、学期报等信息发布制度,通过&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专题网站&详细公布各级项目小组建设动态信息、阶段成果,全面监控、密切跟踪。整个项目建设实行逐级负责制,每级组织都要对上级组织机构负责,监督检查下级组织项目建设情况,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工作失职、渎职等违纪时,项目建设领导组要追究各项目执行小组负责人的责任,给予上的奖惩,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各项目执行小组要对负责的分项目建设情况负责,出现问题由项目执行小组拿出处理意见报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通过执行。学校教务科对整个项目建设负总则,学校人事科、财务科、就业办、招生办、总务科、办公室等综合管理部门协助教务科做好项目的落实工作,
&&&&4)、认真执行监督、检查、审计、验收制度。学校项目建设过程中,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监督的内容有:项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进展、经费使用、投资效益等方面。
4、经 费 保 障
1)、项目建设资金构成。为了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各种保障机制必须建立,其中经费保障尤为重要,主要包括中央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地方、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方面的经费筹措措施,本项目全部经费预算总额为169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040万元,省财政投入专项资金500万,争取企业投资5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100万。
&2)、建设资金筹措。我校属于省财政拨款一类事业单位,每年省财政拨款都在1800万左右,而且逐年有所提高,近年来自筹资金的能力不断增强,每年通过教育教学,技术培训的收益都在1500万元以上,目前学校没有任何贷款和债务,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国家拟投资1040万元,省政府投资500万元,由于我校现属黑龙江省教育厅直属单位,对申请企业投资有不确定因素,为此,企业投入暂不做预算。多年来,我校的改革、发展和建设得到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的高度重视,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及校企合作等方面都给予了全力支持。&十一五&期间,省级投资累计五百多万元。哈尔滨铁路局、中铁二十三局、二十二局等企业成为我校的生产实习基地,上亿元的机械设备和上千公里的施工现场,不为我有,但为我用。齐齐哈尔北方和平机械厂等众多企业表示将为我校实训基地建设给予设备和人员支持,这些都为我校示范校建设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
3)、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学校示范办负责建设项目实施、监督、考评。由学校财务科负责专人管理,按照&统一规划、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具体使用和管理详见《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国家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
5、经 费 预 算
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计划到2013年7月结束,全部经费总额为169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040万元,省财政专项资金500万,争取企业投入资金5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100万。
&&&&按照学校示范校建设总体规划,中央财政支持资金1040万元,黑龙江省政府匹配500万元,争取企业投资50万元,学校自筹100万元。中央建设资金1040万中的878万元主要用在学校内涵和软件建设上,重点对四个专业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建设上,162万元用四个重点专业硬件投入,占中央专项资金的15.6%用于硬件建设,严格控制在20%以内。省匹配资金、争取企业自筹资金和学校筹资金650万元,主要投入校内外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和信息化特色项目建设。根据资金到位情况,从2011年7月开始分两个年度实施,第一年投入1082万元,第二年投入608万元。详细资金投入预算汇总见表6-1,分年度资金投入预算汇总见表6-2。
6、实 施 步 骤
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计划的执行时间为两年(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总的实施步骤准备作如下安排:
&&&&第一阶段 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阶段(2011年1月-2011年7月)
&&&&1)、成立示范校项目建设办公室,确定人员组成,明确人员分工。
&&&&2)、编制《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报省审核,教育部审批。
&&&&3)、制定《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并报省教育厅审核,教育部审批。
&&&&4)、制定《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国家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并报省教育厅审核,教育部审批。
&&&&第二阶段 项目具体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3年5月)
&&&&1)、根据教育部审核批准的《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及资金支持进度,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调整与细化,并且制定出更为详细的实施进度表,将建设任务分解到每个小阶段中。
&&&&2)、根据创建国家级示范性职业学校校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制订切实可行、分步落实的工作计划,做到目标清楚、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把项目建设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按照《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等文件的要求,实施建设项目的管理。并定期开展月总结、学期总结、学年工作总结等。
&&&&3)、接受上级领导的指导与督查,并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第三阶段 总结验收阶段(2013年5月-2013年7月)
&&&&1)、完成所有建设项目。
&&&&2)、完成建设项目总结报告(内容包括项目建设基本情况,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成效,对区域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进行示范、带动和辐射的成效,以及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和使用效果,资金管理情况与存在的问题等)。
&&&&3)、完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各项呈报材料,接受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初审,向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申请项目验收。
地址:齐齐哈尔市铁锋区工校街34号 邮编:161000 &
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网站管理中心&版权所有 支持热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缝对接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