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马永珍2014博客在哪住过在哪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抱歉!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 Copyright &copyright
广州致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转载]天津原农迠十一师《破壁》摄制组河西走廊纪行
河西走廊纪行
——寻访甘肃军垦的足迹
马文华& 赵桐
一、兰州——甘肃省农垦集团
日下午五时,我们带着上万名原农建十一师战友的嘱托和期望,随《破壁》摄制组飞抵兰州,开始了寻访甘肃军垦足迹的西部之旅。
在上个世纪和1966的三个年头里,曾经有过一万二千多名天津青年到这里来过,成为甘肃农垦的开拓者,他们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开荒造田、挖渠修路,教书育人、进取开拓……从此,沉寂的戈壁有了欢乐,裸露的荒漠有了绿色,古老的土地谱写出新歌。
光阴荏苒,近半个世纪的岁月弹指一挥间。曾经荒芜凄冷的漠野,曾经人迹罕见的戈壁,洒下了一代军垦人的血水、汗水。是海河儿女用疏勒的奔放,祁连的巍峨,红柳的精神,胡杨的性格,谱写了一曲“建设河西,保卫祖国”的赞歌。
在农垦宾馆,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树军会见了摄制组一行。我们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原农建十一师(天津支边青年)纪念大会筹备委员会主任胡建良先生的委托向杨树军董事长送上了天津战友邀请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领导莅津参加纪念大会的邀请函。
农垦宾馆的前身是农建十一师兰州招待所,这个昔日只有几排小平房的招待所,如今已是拥有21层的宾馆主楼,可承办200人的大型现代商务会议和高档小型会议,可供400人同时就餐的三星级商务宾馆。
省农垦集团公司对我们此次的的甘肃之行非常重视,特地行文,要求垦区各企业积极做好协助采访、拍摄工作,提供方便条件,保证《破壁》拍摄工作顺利进行。
6月30日下午,兰州农垦大厦门前,举行了开机仪式,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省农垦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树军先生宣布:大型电视纪录片《破壁》开机!
在兰州期间,我们先后探访了原十一师天津战友、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许瑞兰,原十一师天津战友、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闫孟辉,原十一师天津战友、甘肃省政协文史委主任李学舜,以及已经在兰州市安家落户的原十一师天津战友刘建华、王甘等人。
还看望了原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师长范通文、一师参谋长彭振江,向他们转达了全体天津籍军垦战士对老首长的慰问和祝愿。许瑞兰、李学舜、范通文、彭振江等欣然为农建十一师(天津支边青年)纪念大会题词祝贺,表达了老首长、老战友的一片深情厚谊。
二、景电提灌造福祉,条山扬帆谱新篇——原16团
农垦集团廖平主任陪同我们开始了从兰州到敦煌,往返4000公里的长途跋涉。早八时,我们从兰州出发北上,驱车来到一片生机、满目绿色的景泰川。
稍事休息,条山农场场办陈彦旭主任便引领我们来到黄河西岸的五佛寺。这里曾经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北路进入河西地区的重要渡口,也是景泰川黄河电力提灌工程第一泵站所在地。
1970年春天,甘肃省决定成立引黄工程总指挥部,兴修黄河电力提灌工程,彻底改变景泰川地区靠天吃饭的贫穷落后面貌。原农建十一师的五个连队、上千名军垦战士承担了这项工程中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他们开山洞、挖隧道,建泵站、修渡槽,建设送水渠道200多公里,经过13个泵站的逐级提升,把狂傲不羁的黄河水送上了景泰川这块“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的干涸土地。
引黄工程的纪念碑文是这样写的:在腾格里沙漠南缘有亙古荒原近千平方公里,名叫景泰川,甘肃省委、政府为民造福,在这里兴建景泰川第一期工程。1969年开工1974年建成,提升黄河水浇灌37万亩良田,干涸的土地有了水,如同人有了生命,惠及当地100万民众。
奔腾的黄河水是否还能映辉出战友们抡锤掌钎的矫健身影?泵站机器的轰鸣和水流的咆哮,让人仿佛又听到当年那铁锤的叮当和爆炸的隆隆!上千名参加该项工程的军垦战士中,80%以上是天津知识青年,引黄工程建设者的功绩永远记载在黄河治理的典籍和景泰县的史册上。
我们来到昔日天津青年住过的地窝子遗址,追忆那已经远去的艰苦岁月;我们默哀在猎虎山公墓,缅怀那些长眠于地下的英灵。
当年16团政委李春堂曾豪迈地说:“活着建设景泰川,死了埋在猎虎山。”天津青年郝永珍烈士24岁的短暂生命历程,诠释了军垦人无私无畏的壮志豪情。
放眼今日景泰县,楼宇林立,街市繁华,欣欣向荣。宽敞明亮的农场办公大楼,优雅静谧的场区庭院,栉次鳞比的职工住宅楼群,无不彰显着条山农场在景泰城区的突出位置;极目条山的山川原野,昔日荒山秃岭已变成米粮川、花果山。条山引进以色列滴灌技术覆盖3.3万亩良田,种植的马铃薯被肯德基、麦当劳全部包销。绿色蔬果基地,花盈夭灼,果压枝头,一派丰收景象。今日的条山农场,已经成为甘肃省现代农业的典范。无怪乎陈彦旭主任不无自豪的说:“先有一条山,后有景泰县。”是条山农场大农业的示范作用带动了景泰县的全面发展
晚饭后召开的天津战友座谈会,气氛热烈,乡情浓浓。董文荣等七位仍然坚守在农场的天津战友及他们的子女感慨万千、情绪激动。创业的艰辛,条山的巨变,战友的思念,故乡的亲情成为座谈会的主题,说到动情之处,许多战友热泪盈眶。老战友们都已经是花甲之年,退休以后的生活依然多姿多彩,他们欣慰地说,军垦人的第二代已经接过了我们的班。
会后,我们到来自天津河东区的知青李万芝家做客,160平米的三室两厅住宅楼,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宽敞、大气。听到我们的赞叹,李万芝脸上笑得乐开了花。
告别了李万芝一家人,我们又去看望了天津籍转业离休干部,毕生献给甘肃农垦事业的原农16团杨贺禄副团长。杨老虽然已80高龄,但谈笑风生,精神矍铄,尤其是谈起创业历程,豪情不减当年。
三、黄羊新曲有洞天,莫高美酒葡萄甜——原农5团
我们是中午时分抵达黄羊河农场的。绿色的原野,浓密的树荫,潺潺的渠水逶迤的长城,这里便是原农建十一师第五团所在地。
汽车刚刚驶入黄羊河场区,大家便被道路两旁的秀丽景色所倾倒。微风掠过古长城雉堞,掠过钻天杨的树梢,带过一阵哗啦啦的声响,吹向绿野深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缝隙,洒在了笔直的林荫大道,落在了湍急的灌溉渠水中。令人陶醉的美景与黄羊河集团的大牌坊,组成农场的第一道靓丽风景线。摄制组趁着天气晴好,抓紧拍摄外景,把美景收入镜头。
建厂几十年来,黄羊河农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全场范围内,已经找不到当年农建十一师留下的痕迹。只有走进农场展览室,才能在那些老照片中寻觅到当年的蛛丝马迹。一幅幅平田打埂子、挖渠大会战的老照片,把我们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艰苦岁月;一件件历经风霜的马灯、铁锹、坎土曼、茶缸子,似乎还保留着当年那熟悉的温馨;那些反映农场新貌的高楼大厦、机器厂房和丰收场景图片,更让人们看到了改革快来放以来,农场发生的深刻变化。
在黄羊河农场,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甘肃农垦对当年知青的尊重。文化广场上矗立着八根巨大的图腾柱,代表着黄羊河农场从创业、发展到展翅腾飞的风雨历程。知青纪念亭和支青图腾柱上镌刻着青年们当年生活、学习、劳动的图案,书写着有关知青的文字,既是对城市知识青年的肯定,也见证了城市知识青年开发河西做出的贡献。农场崔建勇书记回忆说,那时候学校的老师大多都是天津知青,我们的成长都得益于这些天津知青老师的引导、教育和培养。我刚参加工作时,我的师傅也是天津知青,师傅的工作作风、敬业精神一直影响着我,是天津知青给这里带来了进步和文明。崔书记的一席话,说得我们这些老知青情绪激动,心潮澎湃!
在文化广场附近的职工宿舍楼里,我们会见了仍留守在黄羊的天津战友田伟栋一家人。老乡见老乡,自有一番亲热在里边。
下午,我们参观了上市公司莫高集团的葡萄酒生产基地,漂亮雅致的办公楼,宽敞气派的酿造车间,高高耸立着的储酒大罐,映衬出“莫高股份”这个甘肃农垦集团龙头企业的风采
农场现有葡萄生产基地1万亩,是目前国内自然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种植与酿酒融为一体的庄园式葡萄酒厂,莫高酒厂年产葡萄酒1万吨,有“莫高”牌干红、干白、冰葡萄、白兰地等系列80多个品种。经商业部评定“莫高”品牌价值达16,51亿元,位列全国葡萄酒行业第四名,“莫高”葡萄酒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接着我们参观了黄羊河集团亚麻公司和食品公司。“黄羊河”牌亚麻纤维质地优良,深受顾客喜爱;“黄羊河”
牌甜、糯玉米棒年销产量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玉米系列产品在上海世博会上受到普遍赞誉。
从苍凉、瘠薄的荒滩到丰收的沃野;从地窝子、土坯房到栋栋高楼排成行,从单纯的粮食种植到多样化农产品的深加工,黄羊河农场按照“经营方式产业化,组织形式股份化,生活方式城镇化,业余文化个性化,生态环境良性化”的发展模式,正在建成一个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企业集团。
一个以“品牌树形象,以形象闯市场”的集团产业正在走出大西北,营造新天地。
四、糖厂企盼再辉煌,老树逢春当自强——原十一师糖厂
在黄羊河农场期间,我们受已经回到天津的原农建十一师糖厂战友的委托,抽空儿走访了坐落在黄羊镇的原十一师糖厂,受到留守在工厂内干部职工的热情接待,已经在黄羊镇定居的天津老战友邢式芳、郝燕也专程来厂区迎接家乡亲人。
农建十一师糖厂曾经是一个日处理甜菜1000吨的大型现代化糖厂。1964年7月首批到达甘肃的208名天津支边青年就是在这里,与全厂职工同心协力,默默的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建厂期间,没有先进的起重设备,他们土法上马,全靠人力操作,手拉肩扛,克服种种困难,安装机器设备。仅用一年多时间,于日,一次试生产成功,从而结束了甘肃省不生产机制白砂糖的历史。军垦战士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成了十一师自己的糖厂,这是甘肃军垦史的骄傲,也是天津知青引以自豪的一段美好回忆。
久不生产的厂区、车间和机械设备带着一种无奈的沧桑感,但仍旧干净整洁,反映出仍旧留守在工厂的职工的历史责任感。在拍摄完这些之后,我们又来到糖厂福利区,那是几排六层高的宿舍楼。随我们一起采访的糖厂老职工回忆说,在糖厂红火的时候,整个黄羊镇卖肉的摊贩都集中在这条街上,那语气、那神态,充满了对糖厂火红年代的向往和思念。
糖厂脱离农垦系统后,由于各种原因,这座让他们引以为荣的工厂几度浮沉,甚至濒临破产,被迫下马。当年的创业者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这些已经年逾花甲的老人,有退了休的老领导、老技术人员、老工人,也有已经在这里安家落户的天津老知青。他们曾经为糖厂建设、发展奉献出最宝贵的年华,如今,他们又在为糖厂的新生大声疾呼,四处奔走。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依恋、对这座工厂的热爱。据介绍,糖厂如今已经划归皇台实业制糖有限公司管理,我们深信,有这样一个坚强自信的群体,有这样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黄羊镇糖厂一定会重新腾飞!
五、老寺久远张掖新,番茄肥牛味自鲜。——原农4团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长途颠簸,将近中午才抵达张掖农场。张掖农场原名老寺庙农场,是因屯垦初期团场指挥部设在当地一座道教的破旧寺庙里而得名。
汽车下了连霍高速,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铺设人工草坪的张掖农场中心文化广场。看起来是刚刚举行过文化娱乐活动,广场正面的大舞台还张贴着会标;广场后面的六角亭上有老人休闲小憩,健身器械附近也有孩子们在活动,一派悠闲祥和的景象。
我们按照计划,首先拍摄了场容、场貌,接着是寻找知青留下的痕迹。场领导介绍,在场部老年活动室有一些当年军垦战士生活、劳动的老照片,还有那座充当过开荒指挥部的破寺庙原照,这些珍贵的资料我们当然不会放过。
就在我们紧张工作的时候,老知青张秀云大姐在儿子的搀扶下,前来看望来自家乡天津的亲人。张大姐两鬓斑白,乡音未改,在与我们的交谈中感慨万分。她说,那年,好多战友都回去了,原来热火朝天的连队一下子就冷清下来了,自己也好像突然失去了青春的活力。大姐因当年与一位四川籍的复转军人结合而留在了农场,“少小离家,老大未回”,大姐的言谈话语中流露出一种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我们在场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场部家属院,到当年从天津59中学来甘肃的孔淑英战友家中做客。一辆小轿车就停在庭院里,看得出主人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孔淑英的话也印证了这个印象。她说,在这里生活挺好,每年都有天津来的战友探望她,加上有可爱的小孙孙陪伴,我们一点也不寂寞。当我们离开她家时,孔淑英和他的爱人送我们很远很远,依旧恋恋不舍……
张掖农场的支柱产业是番茄种植和番茄酱加工,是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番茄鲜果年产量近4万吨,生产番茄酱1.2万吨。在老寺庙番茄制品有限公司,我们看到新建的日处理1000吨番茄鲜果的生产线。公司目前已拥有年产1.6万吨番茄酱的能力和规模。为了扩大出口能力,公司组建了集装箱远程运输车队,新上马1万吨番茄酱分装线项目,张掖农场的番茄经济将更上一层楼。
位于龙首山南麓冲积扇上的张掖农场,拥有丰富的饲料、饲草资源优势。近年来,农场积极培育农、林、牧、肥生态循环经济,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投资。采访中,我们看到新建成的17栋高标准肥牛舍栉次邻比的排列在龙首山麓。肥牛、绵羊和驴的养殖数目持续增大,畜牧养殖和饲草加工将成为农场的又一个特色产业。
在曾经充当过垦荒指挥部的老寺庙原址,一个新的老寺庙正在拔地而起,已经进入装修施工的收尾阶段。陪同我们参观的场领导介绍,今年春节,已经在这里举行过春节庙会。重建后的老寺庙不但是农场职工和周边农村村民传统节日庆祝聚会的场所,还将成为张掖地区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
六、金花玉露下河清,啤麦香醇传佳音。----原农3团
出了张掖市区,驱车一路西去,走廊南端那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便渐渐映入眼帘。312国道两侧是一望无垠的苍翠沃野,绿树浓荫中映掩着黄墙红顶的别墅式小楼,廖平主任告诉我们这就是下河清农场。
汽车驶入场部,一幅“欢迎电视片《破壁》摄制组一行”的红色幔帐赫然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热情的下河清人,紧握着向我们的手频频致意,特别是我们一行人中曾经在下河清学校当过校长的刘文生老师,与当年的老同事和当年的学生紧紧相拥在一起,那感人的场景,就像久别的游子又回到了家。
下河清农场是“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摄制组要在这里寻找旧时的痕迹,无异于大海捞针。那些旧时的“干打垒”、土坯房早已踪迹全无,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一幢幢别墅式小楼房。下河清农场“福苑”住宅小区一期、二期、三期工程被誉为河西地区档次最高的小康住宅;下河清文化广场也是整个河西地区最大的集健身益智、休闲娱乐于一身的企业文化广场。“金花酿玉露”巨型雕塑,古色古香的牌楼,高耸的知青纪念柱,宽广的露天大舞台,汉白玉栏杆小桥流水,典雅的儒道文化长廊,还有九龙壁和孔子雕像,形成风格浓郁的传统文化景观。
啤酒花产业是下河清农场的主导产业,已建成高科技啤酒花标准化示范园6000亩,全机械种植、管理、收获的壁式栽培,运用世界先进水平的以色列滴灌技术,提供生长的水、肥、光、气、热条件,促进了啤酒花专业化生产水平。
农场拥有七条工艺自动控制的3000吨啤酒花颗粒生产线成套设备,2万吨的加工能力,建成了8孔啤酒花烘烤楼及其配套工程,形成了啤酒花从种植、烘烤、颗粒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第五十届国际啤酒花种植者协会”
大会在甘肃召开期间,世界啤酒花种植者协会主席马丁-
乔治高度评价下河清牌啤酒花,是种植面积、基地精细化、栽培模式和单产均为世界第一。
下午,我们一行来到边湾分场,拍摄了过去老知青住过的土坯房,墙面上文革的痕迹依稀可见。分厂的王场长拿出农场自己生产的西瓜、甜瓜、蜜桃、人参果,热情的招待我们。在这里,我们见到天津知青王延玲夫妇,他们是1966年从天津来到农场的,现已退休。因为儿子在在嘉峪关市开诊所,他们把房子也买到了嘉峪关,但农场的老房子还留着,闲暇时回来看看,就像咱们天津人去一趟蓟县农家院。
拍摄和采访结束后,我们驱车赶往酒泉,下榻龙腾宾馆。在龙腾宾馆我们会见了原西湖农场场长、已81岁高龄的离休干部谭朝栋及其家人,原饮马农场副场长彭述先,原农七团天津战友袁泽琴,原农三团天津战友洪钟等人,袁泽琴战友即席引吭高歌一曲《送你一束沙枣花》,表示对战友的思念之情。
七、敦煌瓜香醉四海,西湖南梁梦难圆——原农7团
由酒泉至敦煌,是这次西部之旅路途最长的一次旅行。直到下午,我们才到达敦煌。与迎候在这里的场领导见面后,由顾永新场长陪同先去西湖分场。
汽车在红党公路的69公里处拐进西湖农场,文革时期的那块忠字碑还孤独地守候在戈壁滩上。农七团团部,原来的卫生队、商店,早已人去房空,一片凄凉。
在16连驻地,两排土坯房依然如故,同样是物是人非;在机耕2队的旧址,我们见到了天津知青庞子亮;在九大代表许瑞兰生活过的11连,只在连队旧营房的周围增添几间当地民工盖的新房,其余依然如故。修理连的家属院还有几户人家,大多是打工来的农民工。他们喝的仍是涝坝水,靠的是每年一季哈密瓜的收入维持生活。
摄制组的赵桐老师曾经在西湖农场呆了14年,看到离开30多年了,这里的面貌依旧、环境未改,心情十分沉重。
顾场长解释说,真正住在这里的农场职工已经很少了,许多职工已经在敦煌城里买了房子。农忙的时候开着小汽车或骑着摩托过来,农闲的时候就住在城里。由于解决不了人畜饮水问题,敦煌农场在规划上基本上是不再发展这块盐碱滩了。
在南梁5连这个汉长城脚下的连队,我们找到了天津知青冯久信,孤寡的冯久信已经退休,农场委托5队职工刘兴成(老职工子弟)照顾他,一日三餐、四季穿戴可谓周到细致。采访过后,我们代表天津知青向他表示了深深的谢意。
晚上,在敦煌丝路宾馆,赵老师与老领导王英常,老战友谢敬一、王习强、原团部司机柴祥等聊天到深夜,才依依惜别。
7月6日,我们一早就起程前往黄墩。汽车一路疾驰,开进一座漂亮别致的三层白色小楼的庭院里,这里便是敦煌农场新场部所在地。下了车,十分醒目的一行大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跃入眼帘,八个大字简洁的提炼出敦煌农场的一种精气神。
敦煌农场的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街道干净整洁,盘旋路中央是一座白色风帆的巨型雕塑,金土地超市、文化娱乐中心、老职工之家环绕其间,廿字形的街道两侧,红顶白墙的二层欧式别墅映隐在在浓郁的树荫中,秀丽而又宁静。
在场部的休闲广场上,我们见到了在此遛弯的天津知青汪培熙;在场部侧面的小花园里,我们遇到了正在这里晨练的天津知青郭文玉。郭文玉原来开了个牛肉面馆,生意兴隆,现在年纪大了,她就把临街的一排房子租给了别人开面馆、开商店、开发廊,自己坐收租金,再加上退休金,小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时值中午,顾场长等场领导邀请我们到同舟岛休息。这里的景色别具一格,岛中央挖出一个人工湖,挖出的沙土堆成山,拾阶而上是一座颇为别致的红顶小楼。山上栽满青松,层层叠绿,郁郁葱葱。山下环绕的同舟湖,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湖边白杨参天蔽日,夏天人们可以在树荫下的躺椅上纳凉休闲,养性垂钓;冬天的时候还有一座封闭活动室,里边草木葱茏,小桥流水,温暖如春。置身其间,如临仙境,难怪许多人称这里是塞外的世外桃源。
敦煌农场主导农产品是棉花和西瓜、哈密瓜。敦煌农场的蜜瓜含糖量高,网纹美观,易运输、耐储藏,远销上海、广州和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每到收获季节,东南亚的外商前来订货,集装箱直接开到田间地头,然后漂洋过海,把敦煌的甜瓜、哈密瓜销往世界各地。
回到敦煌市里,我们接到原农七团柳园转运站黄宗科站长的大儿子黄世岗电话,黄世岗现任敦煌市交通大队队长,他热情欢迎《破壁》摄制组来敦煌,并向天津的知青战友表示问候。黄世岗受正在外地的敦煌市委书记委托,宴请了摄制组一行。
晚上8点之后,在敦煌市委宣传部王副部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来到了鸣沙山、月牙泉参观,并拍摄了
“大漠驼铃”、“平沙夕照”等镜头。
7月7日早晨,原兵团石棉矿矿长王石平(现敦煌劳动保障局局长)在宾馆招待我们,宾主共进早餐。在宾馆走廊里巧遇来自天津和平区的知青李少奇,他原在黄花农场,后来调到安南坝石棉矿,由于厨艺不错,招聘到敦煌宾馆,现已退休,落户在敦煌。李少奇对着摄像机,向天津的战友们表示衷心的问候。
离开宾馆,我们在莫高窟作了短暂的停留,便开始向下一个目的地小宛农场进发。
八、瓜州瀚海双塔波,小宛再咏大风歌——原农6团
由于早晨在莫高窟的耽搁,我们于中午时分,才进入瓜州县城。在小宛农场场部会议室里,史宗理书记向我们介绍了农场的概况。小宛农场坐落在瓜州县(过去的安西县)境内,在一些史书记载中,这里被称为世界风库,年均降水仅45.7毫米,年均蒸发量却高达3140毫米,自然环境极为恶劣。荒芜的土地贫瘠裸露,是一片被浩瀚的黑戈壁缠绕包围着的盐碱滩。农建十一师成立后,大批知识青年来到这里,光天津知青就有近千人,他们在这里开荒造田,植树造林,挖渠修路,灌水压碱,用双手铁肩,用心血汗水开发和浇灌出小宛的千顷良田。
在踏寻知青足迹的过程中,我们先后走访了当年天津知青呆过的一连、三连、八连等连队,拍摄了军垦战士住过的宿舍,连队的老伙房、库房和小礼堂,在这些残破土坯房的墙壁上,还能够看到当年军垦战士书写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口号,隐隐约约还能够辨认出“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字样;在二营卫生所的墙壁上,看到了文革期间普遍存在的“毛主席语录”,那是一段人们熟知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片段。尽管是时过境迁,但是,看到这些既熟悉而又生疏,曾经贴近而又久远了的事物,还是让人感慨万分。
物是人非事事休,在小宛农场,我们竟然没有找到一位留守的天津战友。十工分场场部的马姐向我们提供了一个不甚准确的信息:杨记小卖部的老板可能是天津人。我们带着一丝兴奋和期待找到了小卖部,交谈之下方知道,杨老板原籍是天津,但他不是天津知青,是农场二代。1964年7月,还在上学的他,随父亲所在的天津六建公司来到蘑菇滩的农二团工程连,一年后,又随父亲调到小宛农六团。同是家乡人,总有亲切感,我们交谈了一阵子,并合影留念。
在驱车前往位于疏勒河畔的棉花加工厂和小宛酒厂的路途中,我们拍摄了西北干旱地区特有的胡杨林等镜头。从棉花加工厂出来,我们又来到双塔水库总干渠。这条全长49.8公里,可灌溉瓜州、敦煌地区80万亩土地的水利工程,竣工于1973年底。老一团、老二团、老六团、老七团、十一团、工程团、鱼儿红牧场等七个团场的11个连队,参加了这项改善瓜州、敦煌两市、县干旱缺水现状的惠民工程。
特殊的地理环境曾经制约了小宛农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小宛人并没有在困难面前气馁、退缩。近几年,他们调整了种植结构,引进棉花新品种,兴建了棉花加工厂,形成了以棉花种植、加工为主的农业产品新格局。在场内,节水滴灌技术正在逐步铺开,哈密瓜生产基地已成规模。他们扩建了酒厂,开发了“锁阳酒”、“象佛御”等10个疏勒河系列品牌。他们投资人畜饮水工程,保证职工的饮水安全……滔滔西干渠,滚滚疏勒河,日夜不舍,如同小宛农场迈向小康的步伐,坚定执著。我们欣喜的看到,小宛农场在前进!
九、蘑菇滩上战歌起,饮马驰骋更奋蹄——原农2团、农11团
用连霍高速公路的车速计算,从瓜州至玉门镇170公里的距离微不足道,但因途中拍摄雅丹地貌耽误了些时间,到饮马农场场部时已接近中午。在会议室里廖伟祥副场长用他那浓重的广西话向我们介绍了饮马概况后,我们就抓紧时间抢拍了场区外景、职工住宅区、医院、学校和啤酒花、啤酒大麦、油葵、辣椒等生产基地。
据廖场长介绍,近年来,农场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已占总播面积的51%。啤酒花、啤酒大麦和麦芽生产是农场的主打产品,年产大麦12000吨,啤酒花(片花)550吨,年加工颗粒酒花3000吨。农场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仅与哈啤、华润两大啤酒生产集团签订的啤酒大麦销售合同,就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啤酒花全部销往燕京、华润、青啤、重啤、英勃等国内大型啤酒集团,尚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此外还有年产优质紫花苜蓿6000吨的牧草种植业以及香料、甘草、油葵等经济作物。
在场部,摄制组的马文华老师见到了他过去的学生许红燕,赵桐老师见到了他阔别三十多年的堂弟,师生相见,兄弟重逢,说不完的话,叙不尽的情,自有一番亲热。
赵桐老师的堂弟是从蓟县老家来到兵团的。一晃30多年过去了,堂弟已在饮马娶妻生子,如今有近100亩土地,种的大麦、茴香等,年复一年,只盈不亏,手里有余款,生活的倒也自在。赵桐请他回蓟县老家,他说蓟县农村不如饮马。
马文华老师的学生许红燕在饮马财务科工作。他告诉老师,农场在玉门新市区盖起了新的办公大楼,投资修建了饮马宾馆和一座叫饮马花园的职工住宅区。她说,(她的同学)尹玉翠已经搬进了饮马花园,她自己也在饮马花园买了新住宅,您下次再来就可以住咱们饮马的新宾馆了。从这些家常话中可以听出,饮马人的生活充满阳光。
按照计划,下午我们乘车,跨过疏勒河大桥,去河南岸寻找天津知青的足迹。饮马农场是由原农建十一师第二团和十一团合编组成的,老天津连队大多在蘑菇滩的二团这边,我们先后走访了农二团团部和一连、四连、十二连、机修连等几个地方,拍摄了老营房、老水井、老排碱渠以及农二团司令部旧址;拍摄了知青们栽下的沙枣树;拍摄了疏勒河畔,知青们当年涉水过河的浅滩;采访了留守农场的天津知青董家祥、刘金成。
当年的二团十二连营区现在是从甘南移民过来的回族生产队,可能是这个原因吧,老营区内除了伙房、小礼堂早已坍塌,伙房后面的菜窖被填平,水井和各班排的营房大多保持原来的模样。一位回族老大爷不知车上下来的这伙人是做什么的,走过来询问,经解释后,他频频地点着头说道,“哦,你们就是原来的老知青啊,俄知道的,俄知道!”
离开十二连,正是夕阳西下之时,那土路、那排渠、那沙枣树、那情景,让人不由得想起了“日落西山红霞飞……那首脍炙人口的老歌。
回到场部,趁着天还没有黑,我们又来到饮马场史展览馆,拍摄了展室中的老照片等珍贵资料。
傍晚,马文华老师的几个学生来到玉门宾馆看望老师,师生促膝夜谈,一直到很晚,仍无倦意。
十、黄花绽放朝阳艳,紫云氤氲苜蓿园——原农1团
吃过早餐,离开玉门宾馆,九时许便到达黄花农场。在场部张佐明书记向我们做了简单的介绍后,便由天津留守知青老张作向导,开始了第一波寻访。
农一团是一个天津连队比较多的团场,但因调动频繁,时过境迁,许多老连队的遗址已是无人知晓。巩昌河畔,是19连等几个连队的老营区,当年天津知青初进黄花滩时就在这里依水扎营。河面上有一座小桥,桥头栏杆上还能够看到“日修建”的字样,据老张介绍,这座桥就是天津青年修建的。再往下游方向走一段路,河岸边依稀可见昔日地窝子的痕迹。过了小桥不远便是一团畜牧队。记得《祁连山下》有一篇一团战友写的回忆录,说的是畜牧队的大白驴跑到地窝子上面,踩塌了地窝子顶棚的故事,这儿就应该是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吧。
这一带还有几条流向巩昌河的排碱渠,据说是当年知青大会战时挖下的。附近干活的职工告诉我们,这条排渠前两年刚刚进行过一次清淤,仔细一看,果然清淤的痕迹还在,说明这条已经开挖了四十多年的排渠,一直还在履行着它的排盐碱功能。
在老张的指引下,我们来到农场的茴香、孜然、食葵等生产基地。极目四望,香料作物尚是满目翠绿,向阳的食葵一片金黄。农场目前种植茴香2万亩,年产量5000吨;种植孜然2万亩,年产量2000吨,是黄花农场的特色产品。年产10000吨的籽棉加工厂,2000吨的酒花颗粒加工厂,都是黄花的龙头企业,产品质量优良,在市场上享有盛誉。
我们又来到牧草基地,只见花草摇曳,紫云氤氲,如锦如霞。紫花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是世界各国发展畜牧业首选牧草。黄花农场是我国最大的饲草生产基地,拥有10000吨的苜蓿草加工生产线,在牧草公司,我们看到堆放整齐的一方方牧草垛排列有序;送草的拖车,买草的大挂频繁出进;停车场上,不同牌号的大平板挂车满载着优质牧草正准备着开往全国各地。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青山水库大坝,水库坐落在青山分场,水面面积近3000亩,库容460万立方米,用于调蓄灌溉,水库年产草鱼、鲤鱼40吨。好客的主人用新打捞上来的草鱼招待客人。听着水波击打坝体的涛声,品尝着肥美可口的炖鱼,几疑这里不是八百里瀚海,恍若置身七里海水乡。
在回程的路上,我们拍摄了仍然保持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模样的昌马东干渠。大渠依旧,跌水依旧,涛声依旧,湍急的水流,翻滚的水花,是那么的熟悉,不禁让人回忆起四十多前浇灌浆水的日子。
据廖平主任介绍,这条干渠是河西垦区最后一条“原汁原味”的灌溉渠道了,干渠的改建工程已经列入计划,改造后的渠道全部都是水泥预制块衬砌,到那时,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利工程痕迹恐怕是再也找不到了。
十一、官庄裕盛景色新,“军垦”“窝铺”寻旧尘——一师师部所、工程团
在兰新线上有一个在全国、全世界唯一用“军垦”命名的三等小车站,这便是原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师部所在地——官庄。
7月9日下午到达官庄。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街心高高矗立着的一座高达五米的支边青年纪念碑,碑文记载了1963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一师的成立,十一师与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沿革,并特别提到:当年曾有二万八千名来自包括天津的城市知识青年与五千多名复转军人在祁连山麓、戈壁滩上屯垦戍边。这些创业者筚路蓝缕,呕心沥血,战天斗地,艰苦奋斗,开拓奉献。站在这座纪念碑前,我们心底油然生出一种既庄重又骄傲的自豪感,碑文肯定了军垦人的开拓奉献精神,是所有把青春献给了甘肃农垦事业建设者的历史丰碑。
摄制组在纪念碑前驻足,并拍摄官庄庭园式街景、欧式小二楼住宅、师部医院等。然后我们驱车前往“军垦”车站,寻找当年“军垦”那种热火朝天的感觉。
&“军垦”车站建于1971年,玉门镇地区的军垦部队参加了这项工程。“军垦车站”是我国唯一一个主要由军垦战士修建,并被命名的为“军垦”的火车站,它出现在我们祖国的版图上,成就了新中国军垦人和我国屯垦史上的一段佳话。
由于军垦的撤销,“军垦”车站冷寂了,现在只保留了货运功能。在我们与车站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发现,他们对这一段历史一无所知。
从车站回来,我们采访了裕盛实业公司总经理常通,常总向我们介绍了裕盛公司的发展情况,并陪同我们参观了酒泉以西唯一的一家四星级宾馆——裕盛山庄。这里曾经是原一师师部的一座品种退化了的苹果园,2006年裕盛公司农业生态旅游观光项目——裕盛山庄启动。如今,山庄内浓荫蔽日,花树环绕,亭轩错落,回廊曲折,流水假山,亭台楼阁,美不胜收;封闭式游泳馆,生态阳光大棚,豪华餐厅,欧式别墅,独具特色,堪称河西走廊上的一颗明珠,瀚海戈壁上的人间天堂。山庄落成后,可每年实现收入1000千万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200多个,创造了甘肃农垦的一个传奇。
7月10日上午是我们在玉门的最后一次采访,目的地是甘肃农垦建筑工程公司。建筑公司的前身是原农建十一师工程团,当年这是一支业绩辉煌的队伍。曾经出色的承建过昌马总干渠、安西总干渠、老寺庙干渠、王宝干渠、西湖干渠等水利工程,以及黄羊镇糖厂、嘉峪关水泥厂、嘉峪关氮肥厂的设备安装。军垦撤销后,工程团改为农垦建筑工程公司。由水利建设为主转为房屋建筑安装为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建筑公司产业调整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现在,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农业、工民建筑及建材工业于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综合企业。
我们在公司宿舍区拍摄外景,在街边休闲乘凉的人们围拢了过来,得知我们来自天津市,大家指着一位削瘦的老人介绍说,张明芳就是天津知青。在我们与张明芳交谈之际,天津知青张俊文的河南籍遗孀赵惠珍闻讯赶来,真是见到了亲人一般,说着说着竟然哽咽起来。
上午十一时,我们抵达低窝铺车站拍摄。寻找404工程的痕迹。上个世纪6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为保证核工业基地供水的安全,中央决定用最快的速度为核基地修建一条新的供水管道,这就是十一师战友所熟知的404国防工程。
这项工程起自祁连山内的昌马,止于兰新铁路线附近的低窝铺,全长22.4公里。掘深3.5~7.67米,巨型输水涵管内可以跑的下一辆汽车。
当时的十一师抽调一团、二团、三团、六团、七团、十一团和工程团的45个连队,近八千人,参加了这项工程。军垦儿女们克服没有机械设备,后勤供应不足等困难,在天寒地冻的严酷环境下,硬是用铁锹、十字镐在坚硬如石的戈壁滩上完成土石方量24.2775万立方米,提前半个月圆满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十二、犹忆当年暴风雪,祁连叠翠鱼儿红——鱼儿红牧场
7月10日下午,我们在返程中再次回到酒泉。在这里我们兵分两路,一路去鱼儿红,一路去生地湾。马文华等三人便在鱼儿红牧场马助理的带领下,乘一辆越野车向祁连山腹地进发。汽车穿过已经逐渐废弃的老君庙(玉门市老市区),视野中出现的是一片戈壁,汽车一路爬坡,逐渐进入山区。在窟窿山口,马达的轰鸣惊动了一群黄羊,当我们反应过来准备用相机拍摄时,这群机敏矫健的小生灵已经分成两路、以最快的速度逃到峡谷两侧陡峭的岩壁上。
山里本没有路,汽车在崎岖不平的峡谷与河床里颠簸摇晃,慢慢爬行。不时涉过小溪,穿过沟壑,弯来绕去,好像不堪重负。马助理告诉我们,前方就到了平大坂,是我们此行海拔最高处,大约四千米。
站在平大坂上,祁连雄姿一览无余。马助理指着远处的雪峰说道,看到雪线下面那片平顶了吗,那就是我们的夏季草场。可惜你们来得早了一点,再过半个月,我们的羊群就迁到夏季草场了。过了了平大坂,山坡上的羊群多了起来,远远望去就像绿色地毯上绣出的朵朵白花。
我们在牧业一队采访了1969年大雪封山的亲历者***
一路上,我们不时的停车拍摄,直至晚八时许,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才来到场部所在地。
我们的晚餐是在一顶破旧的帐篷里吃的,主人热情的宰杀了一只羊,用全羊席款待我们。晚上就睡在场部空旷的办公室里。
7月11日天刚亮,我们便按照计划开始工作。山里空气潮湿,一早一晚温度低,我们都添加了一件衣服。我们拍摄了当年知青居住过的老房子、老供销社、老库房、老羊圈;拍摄了风景秀丽的柳沟峡,据老职工介绍,当年知青们谈恋爱,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柳沟峡了。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牧场自然环境条件严酷,地理位置偏僻,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的现状。真不知道40年前,鱼儿红的战友是怎么熬过来的。
鱼儿红牧场现有土地总面积为311.4万亩,属高山干旱半荒漠草原。地貌以山沟为主,群山环绕,地形复杂,海拔在米之间。高寒、缺氧、干旱、多风,太阳辐射强烈,温度变化急剧,冬季漫长而严寒,冰冻期长达七个月,年平均气温仅为0
C度。由于草原严重超载过牧,加之矿山开采对草原的破坏,使草原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造成草原生产力下降,草场严重退化,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是鱼儿红牧场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
言谈中,鱼儿红人对于如何摆脱落后面貌也有许多积极的想法,比如山里矿产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有钨、铁、金、银、铅、锌、煤等矿产资源,如何合理开采;又比如,夏季的祁连山风光秀丽,是一种旅游资源。什么“窟窿石洞、雪峰远眺、草场牧歌、柳沟生辉”都是很好的景点,但不管干什么,必须解决道路的问题,其实也是资金问题,鱼儿红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11日中午,我们离开鱼儿红场部准备出山。行至半路,本来晴好的天气突然雷声隆隆。马助理说,山里的天气小孩的脸,说变就变。果然不一会就风雨交加。有句话叫船破偏遇顶头风,我们的越野车突然爆胎抛锚,无可奈何之下,拿出千斤顶,在顶风冒雨,冻得打哆嗦的情况下,好不容易换上了备用胎,却是造化弄人,转眼就雨过天晴,大家笑骂着,算是祁连山之行的一个小插曲吧。
下午五点多,风尘仆仆的我们赶回酒泉宾馆与另一个小组胜利会合。
十三、生地湾前莫怀旧,亚盛今日更风流---原农9团&
7月10日下午,去生地湾一行5人在赵保祥书记的的带领下,穿过金塔县城,来到生地湾农场5队,这里曾是100多名天津知青呆过的地方。当年他们修渠、平地、打坯、盖房、种树,大搞基本建设,他们闯深山、进戈壁、宿帐篷、喝苦水,采矿挖石流血流汗。生地湾之所以能有今天,与知青当时的努力分不开。&&&
生地湾农场是甘肃省第一个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的上市公司---亚盛集团的发起单位。亚盛集团以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矿产储备为基础,以高科技农业、盐业化工及生物工程为主体,是西北农业第一大股。被国家认定为“中国企业形象AAA级企业”和“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认定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公司成立以来,努力适应市场需求,利用生地湾农场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矿产储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形成了以“亚盛”为商标的化工系列产品:芒硝、元明粉等,农副产品中:啤酒大麦、黑瓜子、洋葱、辣椒、玉米、甘草等九个产品均取得国家级绿色食品证书。形成农产品、畜产品和制种业等为主的科技、种植、加工、销售四大产业链,产品销往国内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生地湾农场还是国家农业部标准化养殖示范区,甘肃省重点养猪场生地湾种猪场就设在这里。规模大、标准高、质量好是养殖示范区的主要特点。近几年,农场加大了资金投入,不断推进国家级养猪场的建设水平,修建了年加工能力为3000吨的复合饲料厂等配套设施,种猪存栏达到5000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新型的养殖业已经与棉花、洋葱等传统农产品一起,成为生地湾农场的支柱产业。
原生地湾农场老书记任化纯,曾经在日从天津接回原农二团十二连的286名天津青年,对天津知青有着很深的感情,他亲自带着我们参观了场部的休闲广场、家属居住区和现代化的集团办公大楼。看着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禁让人想起曾经在生地湾广为流传的“一条土路俩破楼,三匹马儿数风流,四季风沙不停留”的顺口溜,昔日那苦涩、艰难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十四、居住在繁华城市,劳动在希望田野---原农8团
从酒泉到河西堡,加上路途塞车,我们足足走了六、七个小时,下午三时许方到达八一农场。八一农场是甘肃农垦系统的龙头企业,场部就设在金昌市内。刘忠文书记在会议室里向我们介绍了八一农场的今昔之后,我们便开始了在金昌市内的拍摄工作。
我们拍摄了八一农场办公大楼、场区绿化,并与在树荫下纳凉的退休职工谈起了天津知青和这次的纪念活动。当我们说起这次活动的倡导者与组织者胡建良时,一位退休职工说,他跟胡建良一起工作多年,互相之间很熟悉。并谈起了胡建良在场部工作的往事……
场领导兴致勃勃的带领我们参观了农场在金昌市18区投资兴建的农垦居住小区。我们与已经入住小区的职工攀谈起来,他告诉我们,由于农场经济的良性发展,职工的收入也在逐步提高,家家都有存款,上班都骑摩托,还有不少家庭买了小汽车,即使是在大田里干活,骑摩托、开汽车也用不了多少时间。他笑呵呵的说道,“我们是居住在繁华的城市,劳动在希望的田野上”。说话的人神采飞扬,听话的人无限神往。
在金昌市我们还采访了八一农场控股的金泥集团,拍摄了集团办公区和生产车间。金泥集团是垦区的骨干企业,年产销水泥143.17万吨,实现利润1.12亿元,职工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是省级文明单位。
在金昌市我们采访了天津知青孔昭锦,他是塘沽人,是从老寺庙农场调过来的,现已退休,并在金昌落户。
7月13日早晨,摄制组先后来到八一农场天生坑分场(五营)和小井子分场(六营)。从1964年开始天津、山东、兰州知识青年与复转军人一道,艰苦奋斗,开发了青山、天生坑、黑土洼、小井子的上10万亩良田。天生坑分场场部矗立着一尊复转军人与知识青年并肩战斗的塑像,如实地反映了创业的历史。小井子分场书记任伟向我们介绍说,“戈壁红柳”田毅就是从小井子走出来的知青榜样。当年这里非常艰苦,是知青们用勤劳的双手开荒造田,引水修渠,把小井子变成了花果园、米粮川。
我们拍摄了天生坑至小井子的公路,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大道取代了昔日坑洼不平的土路,公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树参天遮日,田野里大面积种植的食葵黄花向阳;洋葱苗绿根壮。
在馒头山前,刘忠文书记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天津知青的西部情结”的真实故事:刘统明1966年7月从天津和平区来到八一农场,在小井子分场工作、生活多年。1993年刘统明回到津城,2002年2月病故。他生前留下遗言,嘱咐妻子和女儿,把他的骨灰撒到他曾经梦牵魂绕的地方---河西走廊的馒头山下。
刘统明爱人黄淑琼和女儿于2002年10月在战友的陪同下来到馒头山下,把亲人的骨灰撒在了他们曾经奉献了青春年华的地方。
知青的一抔温热骨灰化作馒头山下的一掬沃土,凝聚了知青不朽情节的馒头山如今已是田连阡陌,郁郁葱葱。
为了寻找知青当年的足迹,我们去了位于玉皇顶的农八团老团部旧址,那已经废弃了的办公室,那缺门少窗的旧营房,挂满了尘埃的商店门市,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的课堂,沉寂多年的修造车间,没有了人声鼎沸的篮球场……无一不留下了知青的眷恋和回想。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走出玉皇顶老团部,看到的是满目绿色的希望的田野,听到的是铿锵有力的坚定步伐,八一农场的农垦人正在谱写着更加壮丽辉煌的篇章。
十五、武威——尾声
7月13日下午四时,我们抵达寻访甘肃军垦足迹的最后一站——武威。在西凉大酒店我们见到天津战友、武威市政协副主席田毅,她告诉我们,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火荣贵要接见大家。
六时许,市委火书记莅临西凉大酒店,在田毅的陪同下,与大家亲切交谈,并设便宴招待摄制组一行。饭后我们又和田毅战友就知青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作了交流。
7月14日上午在天津战友、原武威市人大副主任王俊英的陪同下,参观农垦啤酒厂(武拖),会见了天津知青陈雅琴、乔文生等7人。然后在市经委会见糖厂天津知青张文清、孟庆发等。我们谢绝了战友们的殷切挽留,匆匆踏上归程。
途中,我们拍摄了乌鞘岭和河口镇,于下午六时返抵兰州。
7月15日下午六时(飞机晚点)乘坐兰州——太原——天津的班机,于晚九时四十分回到天津。
此次河西之行,历时十八天,行程超过4000公里,足迹踏遍兰州、景泰、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瓜州、玉门、金塔、嘉峪关、肃北、金昌等12个市、县;先后走访了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条山农场、黄羊河农场、黄羊镇糖厂、农科院、张掖农场、下河清农场、敦煌农场、小宛农场、饮马农场、黄花农场、裕盛公司、农垦医院、农垦建筑公司、生地湾农场、嘉峪关水泥厂、鱼儿红牧场、八一农场、金泥集团、西凉啤酒厂等20个单位,幸不负一万二千名天津战友的重托;不辱十一师天津战友纪念活动筹委会交给的使命,收集了当年知青的许多历史资料,拍摄下许多珍贵镜头,有幸会见了许多十一师“名人”,也记录了甘肃农垦、我们的第二故乡的巨大变化。
在甘肃的这些日子里,我们强烈的感受到农垦系统的干部职工对天津知青的战友情结,我们所到之处,受到有关各方面的热情接待。从省集团公司领导到各农场的领导,从基层干部到普通群众,几乎众口一词的高度评价了天津知青对甘肃农垦建设做出的贡献。他们说,没有你们当年打下的基础就没有甘肃农垦今天的发展,没有你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就没有甘肃农垦两三代人的前仆后继,没有你们带来的先进文化,就没有甘肃农垦的的灿烂辉煌,农垦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与你们当年的辛勤奋斗分不开,农垦发展成长的丰碑镌刻着你们用青春和汗水铸就的光环!这些字字玑珠,句句铿锵的话语,为我们的那一段难忘的激情岁月做了最好的诠释,也给我们人生经历中的“青春”篇章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鲍永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