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已婚男人同居生活三个月,并未对邻居同居ldk说过是以夫妻名义在生活,如果邻居同居ldk说是以夫妻名义生活,单方面邻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您查找的资源存在问题,因而无法显示。作为一名生活在中国的女性,你在何种场景下感受到了来自性别的歧视?
镜像问题:
按投票排序
739 个回答
丧失了“使用理性”的权力。热乎乎的栗子:《撒娇女人最好命》首先表明立场:我本身是一个极其感性,文艺矫情,萌点泪点双低,理科思维负数,的文科女“使用理性”不是做数学题,是这种被社会理所当然化的想法:“辩论”是“顶嘴”、“以理服人”是“咄咄逼人”、“照章行事”是“没女人味”......甚至小时候被男生揪辫子也不能还手,否则“母夜叉”“母老虎”之类的外号立刻广为流传。除了流眼泪和撒娇,其他反抗都是粗暴刻薄的女汉子才会做的事与其说撒娇女人最好命,不如说...某种程度上,不会撒娇的女孩子,反而大多有个“不被歧视”的童年吧......
当看到“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这句话赞同者无数的时候--------------/今天在QQ空间里看到的热门推荐忍不住放这里来了
本人女,27岁,交往已久的男友在准备结婚领证的时候劈腿(EX知道那个女生有男朋友,那个女生也知道我们已经订婚了),理由是他不爱我了,我觉得既然如此那就分手吧,双方同意分手。可是周围人的反应让我很受伤,家里亲戚劝我忍不要分手,因为我已经27岁了,年纪很大了,难找对象,EX的妈妈在我们分手后到处和别人说他家是男孩子不吃亏,年轻的小姑娘一抓一大把,他儿子能找到好多又年轻又漂亮的女朋友,我的父母也很着急,催着我相亲,我妈说你在30岁之前还没结婚,我和你爸爸有什么脸见人。其实这场失恋带给我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一个人晚上在床上哭得死去活来,因为我觉得自己无法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我丢掉了勇气,我都没有办法再爱自己了。父母知道我有多难受,我和他们说我需要时间走出来,他们认为我没有时间了,因为我已经27岁了。 我觉得对不起父母,因为我没有结婚,没有能力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这种负罪感让我觉得好笑又心酸。中国女性的青春太短暂了。 因为邻居告诉我妈现在相亲的全是91,92的女孩子,我妈妈急得半夜没睡着,打电话埋怨我,听着我妈的声音,我真的很难受。 逃无可逃,真的是逃无可逃。谢谢大家的鼓励。分手双方都有原因吧。我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和他说过我的性格比较急,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和不好的地方我会尽量改 。我们在一起至少我觉得都是和谐快乐的,感觉他也是(如果不是他也太能装了),我们都喜欢户外运动,平常在一起经常爬山,打球,他劈腿的那段时间,我们部门重组,我经常加班很晚,他工作比较轻松,那段时间我太忙太累了,我和他说这段时间我太忙了顾不到你,等我闲下来,我们一起出去好好玩玩,可是等我忙到尾声的时候他就劈腿了,我问过为什么,他说没有为什么,他的离异家庭让他的性格就是这样(他父亲在他高中的时候出轨抛弃了他和他妈妈),他不爱我了,我说再给彼此一个机会,毕竟走到现在不容易,但是没用,最后我同意分手。我肯定做错了什么,但是所有的错误让我一个人承担,我太累了。尝试过和父母做过沟通,很平心静气的那种,我说这次分手给我打击很大,让我不能相信自己,不能正确面对自己,我需要时间好好调整自己,如果我解决不好自己的问题,就算和别人在一起,对我和对别人都是伤害,我妈说你没有时间了,等你调整好了,你都多大了。我说这我也没有办法,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那就不结婚了,我一个人也会过得很好,我妈就说什么你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呢,为什么不做个正常人呢,我什么话也不想再说了。我妈只要听她的那些朋友邻居说诸如现在女孩子大了不好嫁之类的话压力就会变大,她会打电话把他们的话再复述一遍,其实这样大家都很不开心,有次我和我妈吵了一架,我哭得稀里哗啦,我妈挂了电话,发了一条短信,“我们父母又没做错什么”,我知道我妈是觉得婚姻是一个女人的最终归宿,我妈如此焦急是因为我的年龄,因为她觉得我因为年龄没有了选择的权利。 我现在谈不上好,谈不上不好,慢慢来吧。 虽然我们不相干,但是也看了你的故事,也希望你走出来,走下去。
身为女人,我认为我们只是在争取应有的人权而已。
就拿从小到大,我最擅长的事,考试,来说吧。从小我学习都很好,基本上一直是第一那种。可是我一直不太有自信,每次考完试都要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假设考的好会怎样,假设考得不好会怎样。为什么?小学的时候,周围的人会说:“小学一般女孩子学得比较好啦,因为女孩心细。上了初中就不一样啦!”到了初中,我还是一样第一。可是还有人说:“那个谁谁(男孩),人家是比较贪玩,男生一收贪玩的心就能超过她了。”高中,我还是第一。可还有人说:“女生都是靠死学的,一放松就不行了。”我上了中国TOP2的大学,我的男同学们没有,我的哥哥没有。而家乡时不时地还会传出这样的谣言:“那个谁,上了大学后跟不上,被退学了。”或者“疯了回家休养了。”从小到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的性格确实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比如很不自信,很多事情一定要跟别人尤其是男生比,要战胜他们。以及一度很痛恨,为什么自己不是个男生。所幸大学的环境还是很好很开明的。在这里进行了很多反思,以及跟老师同学们的探讨,性格上已经好了很多。根据评论里的内容再更新一下。在学校学习方面对女生的歧视,还包括认为女生肯定学不好数理化,女生就该去学文科。相对应的,有很多人是不是也会觉得学文科的男生很奇怪呢?这种现象,有一个原因是觉得理科难,而女生弱,你一个女生怎么敢去挑战难的东西?这里我觉得就还包括对文理科的误读了。另一个原因就是刻板印象了,觉得理科“男子汉”,文科“娘娘腔”。在学习方面的男女平等,就是男生女生都可以自由地去学自己想学的,而不用考虑“因为我是女生/男生,所以我不能学这个”。------------------------分割线-------------------收到好多赞,好惶恐。更新一下。其实女生一直以来受到这样的歧视,可怕的不是让你觉得难受与愤怒,而是不知不觉中,你也会这样觉得,虽然嘴上不承认。比如遇到难题,会想:也许这个真的不适合女生吧,我还是放弃吧。现在不也有很多研究在探讨,一个人做一件事做的好,是因为他真的有天赋呢,还是因为他觉得他有天赋呢?而在这样的歧视中,女生“觉得自己有天赋”这项很难一直支撑下去,稍受挫折就会感到怀疑。就这样,慢慢的,你不敢去面对挑战,放弃了一些好机会,变成了一个平庸的女人,最后也变成了那个说“女生学习到一定阶段肯定会不如男生了”的那个人。以及不匿名啦,要自信:)
作为一名手下有11名女下属的男人来说一个:每次公司宴请,领导都要我“安排你们部门的几个小姑娘来陪一下”。我其实完全不担心这些小姑娘会被占便宜,因为她们在酒桌上既不用谈业务,也不用灌酒,只是吃菜并小酌。没错,就像一道菜一样,可能谁也不会吃,但需要在那里摆着。
我觉得对女生最大的歧视是:你不努力,他们觉得你没用;你努力,他们觉得你有病。1.告诉爸妈我想读研,他们的回答是:你一个女生读这么多书干嘛。(这个时候我正在为自己读得少见得少感到着急)2.暑假表弟骑车去西藏,家里面天天夸他,说我肯定不行。我参加运动会3000米,他们说:呵呵,300米吧。我说我要参加马拉松,他们说我有病。
这一类的事情不胜枚举,不仅是家里人会这样,其实很多人都这样。
最大的歧视:中国的女人的青春太短暂。25岁还没个稳定恋爱对象,包括爸妈在内的亲戚都跟着着急。超过30岁不结婚就要做好被人说“这女人一辈子嫁不出去”的打算。而且普遍认为30岁的男人找小姑娘很容易,30岁的女人只能找50岁的男人。无数脑残说“我都20了竟然还没男人,可怎么办啊?”“你都小学毕业了还是处女,你怎么办。”呵呵。催婚,逼嫁。等等,都是一种不尊重女性的行为。你特么当谁是种猪吗?随便来个男人就能爱?EX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女人超过25岁,都开始急急忙忙开始嫁人了,别看现在很清高。”嗯,所以他现在是EX了。你们爱怎么样怎么样吧,我要努力做一个越老越值钱的女人。除了脸,身材,家境。我要拥有岁月也夺不走的东西。以上。
我是男的,很冒昧的来补充下,说一个貌似还没有人提起的现象:很多互联网公司招聘工程师的广告里,除去薪酬待遇开发设备外,还会强调公司美女多,不少还会直接上照片。这给我的感觉是什么呢? 1. 物化女性,把女性当成和iMac,Xbox一样给男性工程师的福利待遇;2. 预设工程师都是男的(不要和我争也有拉拉啊,没劲)。这样的招聘广告,在西方很可能是会吃官司的。我们公司的女性比例超过1/3,所以我面试工程师的时候,有应聘人环视了一圈我们办公室恭维的说真没想到你们公司美女不少啊怎么不借此宣传下,我就会说明这没什么好宣传的,因为她们不是你的福利,她们要么是你同事,要么是你老板(注:不是指我本人,而是指我们某些开发团队的Team Leader,我是男的)。更新:因为评论里有不少不以为然觉得我小题大做的,我只能去Quora问个问题挟洋自重了 (技术公司通过声称自己有很多漂亮女员工来吸引工程师,这么做过分吗?)目前得到两个回答。回答一:I am answering this question only because I believe you are genuinely interested in knowing if this is acceptable in certain cultures. In the last 3 years I've lived and worked in three different continents,(Asia, Europe and America) never have I come across anything as absurd and offensive as this. I am shocked to learn that companies in China do such things.It is unacceptable anywhere in the world.(译)我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我相信你是真的想要了解这种行为是否在某些文化中可以被接受(译注:潜台词是,我依然有点怀疑你特么不是来问问题而是来搞笑的)。过去三年我在三个不同的大陆(亚洲,欧洲,美国)工作,我从来没见过比这种招聘更加荒唐和过分的事情,我很震惊在中国居然真的有公司会这么做。这样的行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不能接受的。回答二:This would be illegal and the company would be sued for sexual harassment, gender discrimination, hiring based on appearance, etc.(译)这么做是非法的,公司会被起诉,罪名是性骚扰,性别歧视,依据长相进行雇佣,等等。
小学的时候,我成绩很好。但是很多人说,女生没有后劲,到了高年级成绩就会变差。我很担忧,总是不敢放松,非常努力。到了高年级,我的成绩依然很好。我和奶茶mm是一个中学毕业的。我是高她N届的学姐。顺便说一句,我很反感南外和清华拿学校里某个女生的相貌做宣传。我们学校小升初有独立的入学考试。当时规定招生的男女生性别比例为3:2,于是女生的分数线比男生要高出很多分。初中的时候,我成绩还不错。很多人又说:女生到了高中成绩就会变差,因为女生会分心,而男生有后劲,很快就会赶上来。我很害怕,更加不敢放松,加倍努力。到了高中,我成绩依然很好。高三那年,很多学校来招小语种保送生。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在招生简章中写了“男生优先”,或者“欢迎男生报考”。我非常生气,于是报了清华。只因为清华是唯一没有写“男生优先”的学校。……对了,那年高考结束后,报纸上有很多讨论:“高考状元女生多于男生”,“中国教育阴盛阳衰敲响警钟”。那些叫嚣“女生学习没后劲”的人此时又纷纷跳了出来,他们说:应试教育不适合男生。现在的高考选拔不出真正的人才。读大学时,我对国际关系学/政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把它作为专业。于是约了政治学系的一个教授。这位大教授说:“我不建议女生学政治学,因为女性天然对公共事务缺乏热情……” 若干年后,我在新闻上看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华,和清华学生见面并发表演讲。当然,那位教授也参加了此次见面活动。毕业季。再一次,各种“只限男性”或“男生优先”。我再一次觉得愤怒。很多年来,我一直觉得身为女性在中国就像打一个通关游戏:虽然规则不公平,但是只要我足够努力,足够优秀,你们就无法忽略我。但是这一次,我决定不玩了。于是我考了GT,出国了。出国前,和亲戚朋友们告别。几乎所有的人都对我表示了担忧,或委婉或直白。人们说:女生读什么博士呀。学历太高小心嫁不出去哦。现在很多高学历的剩女哦,不要太挑了。出国后我觉得神清气爽,长舒一口气。感觉套在头上多年的无形紧箍咒终于解除了,成长过程中因身为女性而受到的各种恐吓从此烟消云散。于是留在这里毕业工作结婚成家。我曾经在知乎回答过一个问题:“”我再也不想回到以前的环境中了,哪怕是香椿芦蒿盐水鸭小笼包也诱惑不了我。是的,这个通关游戏姐不玩了!在国内时,我不敢自称女权主义者,因为怕别人觉得我凶悍/古怪/敏感/丑;出国后,我开始大大方方的表示自己是女权主义者。对了,当我第一次公开声称我是女权主义者的时候,有一种“出柜”的感觉。
“act like a lady, think like a man” 看到这句就想翻白眼
无时无刻的受害者有罪论:你被性骚扰,谁让你穿那么少;被劈腿,谁让你不漂亮/不够好/活不好。无处不在的刻板印象:那种很奇怪的车祸,或者小事故,一定要说是女司机造成的;只要提到自己学的文科,就会听到“女孩子就该学文科,因为女生没有男生聪明,学文科比较轻松”(同时对女性和文科生来了双重攻击)
我就放一个广告:Shine Strong
超震撼!全球点击过千万,1分钟影响万千职场女性ShineStrong
/v_show/id_XNjUwODI0ODk2.html
找工作时最明显。男生多的地方,他们说那个工作不适合女生,所以要招男生;女生多的地方,他们说女生太多了,所以要招男生调节男女平衡。——那到底什么地方该是女生去的啊?小时候我亲爹认为女孩子上学认点字出门能找着厕所就行了,又不是男孩,读书没多大用处,嫁人才是正事。——感谢麻麻给儿时的我确立了考大学才是正经事的观念。我出生在计划生育全面展开的80年代,但不是独生女,我家第二个孩子诞生的原因是,爷爷奶奶因为我的出生给我妈受了无数气。——谢天谢地二胎还是个女孩让他们失望了。男女比例很悬殊的师范学校,男女厕所蹲位一样多,男厕还多了小便池。去高大上的大剧院看演出,女厕所排队一直排到大厅,以供进进出出的男性向我们行注目礼。——厕所问题基本上公共场所都一样。不是特别熟的朋友,非常自然地拿“剩女”什么的调侃你,你要是表示不喜欢这种玩笑,他们准会怪你开不起玩笑,这么暴躁。——什么时候开玩笑成了某些人取笑嘲讽别人的代名词了?网络上和别人争论问题,当对方知道你是女生时,转而开始从性别上攻击侮辱你。——啊对不起其实是我错了不该和这么low的人争论。在女生讨论穿衣打扮时,总有男生充满优越感地说,你们还不是穿给男人看的吗?——这种言论见多了觉得他们这么乐观还挺萌的。遇到性骚扰/强奸这类帖子和问题时,一定有男性先怀疑受害者自己的着装暴露。——不过自从我说自己大学时穿宽松的长衣长裤不化妆走在校园里被骚扰,那些先前跳脚让我反省自己的人,至今没有一个人出来告诉我我的着装撸点在哪里。几年前,前男友说笑话一样和我讲起他部门的领导,女的,30+,未婚,工作上比较严厉,他们私下偷偷议论领导,说她是嫁不出去的老处女,所以心理变态对人严厉。我对他的“笑点”感到恐惧。——那已婚的严厉男领导怎么解释?其实,除了前两条,后面的我都不是很在意,大不了不理某些愚蠢的人类,离得远点就是了。而前两条涉及的是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平等的工作权利,这才是最重要的,对人有切实影响的。如果在这两方面女生一直受歧视,一直不被平等对待,所谓男女平等,真是遥遥无期。哦对了,还有那些要房子要车子要票子的姑娘们也一直会阴魂不散啦男生不要抱怨哦!
我是语言专业,女生多,此为背景。
前段时间学校里评选十佳班级,评选流程为每个班现场限时展示。某语种班表现得非常出色,创意新颖,现场观众反响热烈。但最后得分不高,未入围。亲耳听到某领导对这个班班长说,你们班好是好,但是没有男生在台上,场面不好看,哪怕有一个男生在台上,你们的分都会高很多。(这个班真的没有男生)
在我们院,每个班的男生多则五六个,少则没有。但选班委、奖学金等各种名额时,首先考虑的都是男生。
哪怕成绩再差,只要是个男生,老师的态度就会好一些。
学语言的以后可以选择外派,但在相当一部分的招聘启事上,都写着:限性别:男。
——哦,原来学好语言最重要的,是要有根鸡巴啊。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
真正让我感到绝望的,是身边的女生。她们觉得这种差异是理所当然的,女性的本职就是温婉贤淑,会化妆,会穿衣。学那么多有什么用,以后总是要嫁人的;女博士什么的,肯定都是怪胎;外派去非洲,肯定是要被强奸的。
那些本应公平竞争的名额被优先分配给男生时,大家最多抱怨几句,但从没有人提出异议;面对很多本来拼一拼完全可以战胜的挑战,总是以“我是女生诶做不到是正常的”或者“这么做会影响我的淑女形象”为由,尝试都不尝试一下,自动放弃;恋爱关系里,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女性的特权”,男生敢提出AA制那必须是要翻脸的;等等,不胜枚举。
(在我打这些字的此刻,旁边舍友看的电视剧里正好播着一个苦大愁深的媳妇说“一个不会生育的女人,有什么用”的桥段。)
想讲一讲外教。她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能够在家庭和工作之间保持平衡的女性之一。她丈夫是大企业的高管,两人育有一儿一女,生活富足。但她不甘于家庭主妇的生活,自己出来找了工作,在大学任教,同时继续深造,并且利用自己和丈夫的人脉,定期举办慈善晚会,为中国的孤儿院募捐。作为西班牙南部人,对舞蹈的热爱已经成为她的一部分,上课时不时会给我们惊喜,来一段地道的Sevillanas。人到中年,依然身材纤细,气色红润。学语言的人都知道,老师给学生批改翻译是非常辛苦的,但即使特别忙,我们的每一份作业,她都会特别认真地批改,把每一处语法错误都标出来。对待每一个人她都非常热情,交谈时候会注视着你的眼睛,看到同学学习有所懈怠,她也会很恳切地提出建议,给予鼓励。
在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要有自己的人生,并且通过努力,过着像这位外教一样充实而独立的生活。但环顾自己的周围,我真的一点都乐观不起来。都说自助者人助之,最可怕的不是歧视本身,而是被歧视者并不察觉这是歧视,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种不公,并肆意嘲笑着那些,想要爬出这个泥沼的觉醒者。
歧视固然是可恨的;但我也渐渐发现,有些东西,别人施舍的,总不及自己争取来的可贵。
——————本文禁止任何平台任何形式的转载,以及任何微博和朋友圈分享——————大四应聘某国企驻非洲某国岗位。岗位贴出的要求:应届本科,会计财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专业。性别不限。英语好。学生干部优先。待遇三年约60-70W加北京户口。关注我的人可能都知道我有去非洲的经历。说实话,我当时真的很想很想很想得到这个职位。特别想回非洲看看,而且北京户口本身值多少钱我就不说了。一路面试都还挺顺的,除了反复被问“你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去这种地方”最后一轮一进来,面试官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只要男生。”我说:“招聘启事写的性别不限,而且专业要求并不是技术类专业,也不是有危险的工作,我是所有候选人里英语最好的,也是唯一一个去过非洲的,这个国家政局一向稳定,您能给我一个理由吗?”——“情况我们都知道,如果你是男生,你根本就不用走最后一轮面试,一个月前就签了。”——“如果我主动要求降薪可以吗?三年我只要45万?”——“真的不行。”——“是因为我不是党员吗?”——“确实不是,这个职位上面要求必须是男生,也请你能够理解。”我本以为是内定。最后得知得到这个位置的是一个GPA比我还低,四级居然还要考两次,而且家境并不好的男生。原因是他有个弟弟。(家境不好,意味着我推测这个企业内定是我错了。他家没能力让他内定,我家也没能力让我被选上。)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再也不相信任何“性别已经平等”的鬼话。今天,你们说非洲工作对女性有危险,我同意了;明天,你们说工科工作需要体力,我同意了;后天,你们说程序员适合逻辑强的男性,我同意了;后来,你们说纯理科研究需要专注,女性思维太跳跃,我同意了;后来,你们说IT业整体节奏太快,不适合女生,我同意了;后来,你们说咨询出差太多,女生要顾家,我同意了;后来,你们说金融投行加班太狠,女生没时间结婚,我同意了;后来,你们说律师需要思辨,不适合女性保持优雅,我同意了;后来,你们说新闻跑东跑西,有危险性,我同意了;后来,你们说审计会计大量底稿是体力活,我同意了;后来,你们说秘书需要管理井井有条,女性不保险,我同意了;后来,你们说护理是重体力活,不适合女性,我同意了;后来,你们说学校女教师太多,不利于男生成长,我同意了;……再后来,你们说女性不适合出来工作,不能抛头露面,要呆在家,裹小脚,戴面纱,不避孕,读女德女训,三妻四妾是正常。那时候,我就没力气说话了。我替阅读有问题的人总结一下重点:1.招聘明确说性别不限。最后一轮面试前没说过只要男生。2.答主是所有人里英语最好的,所有人里唯一去过非洲的。3.这个职位没有体力要求。不是技术岗位。专业完全对口。4.再说非洲都是强奸的,滚。5.照有些人的逻辑,全世界在非洲工作的外国女性都做过变性手术?还是欧美女性天生比中国女性牛逼?6.请问各位键盘侠,按各位的逻辑,什么样的工作说只招男生,能够叫做性别歧视?————本文禁止任何平台任何形式的转载,以及任何微博和朋友圈分享——————
我是个幸运的孩子,但从某些方面来看似乎更加不幸吧。故事不长,大概是你喝一杯茶就能看完的。在我的室友还在蒙受奶奶说的那句“女孩子家读那么多书干嘛,回来只能嫁二婚头”这种让我会飙脏话上去打人时,我的全家人以与几乎性别无关的方式宠我:爷爷奶奶生了三个儿子巴不得孙女越多越好,姥姥姥爷那边我是长女,被二姨小姨一起宠着。爸爸妈妈从来没说过生男生女有什么好或不好,妈妈说既然我来了我就是最好的,爸爸对钱从不吝啬我。弟弟妹妹崇拜我,姐姐哥哥宠爱我。家里从来没有人说诸如“女孩子嫁得好就行了”之类的话,从来都是说:孩子,做你想做的事,万一你失败了,我们都在,我们永远支持你。
总之家族传统上看是三观很正知识分子,对性别这件事上几乎没有歧视---或者说我几乎从没感受到性别歧视吧。改变我想法的是来到大学后我喜欢上了一个男孩子。我在从网上认识他的。我把他的日志翻了一遍,拍案而起:这个男人太他妈可爱了老子要定他了!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过那么多我想去的地方,读过那么多我完全读不下去的书。他完美的把少年心和大叔心结合在一起,时而老成事故,时而卖萌撒娇,让我又气又急。他睿智高冷闷骚,自恋骄傲狂野;他打DOTA时飙出的话脏的可爱,打麻将时瞥来的眼睛狡黠的摄魂。总之他的一切好像都在直戳我G点,让我根本把持不住:除了他家很有钱。恩这一点其实让我挺头疼的。有钱人家的纨绔子弟多少有毛病,这一点没什么好怀疑的。但是我就是喜欢他,于是,于是我就厚颜无耻的去勾引人家喽。 或许男人就是来者不拒的吧,总之他没拒绝,暧昧了一段时间。期间我们的某些价值观发生了碰撞。我说过我不喜欢烟味。他会当着我的面抽烟。虽然抽的都是很贵的那种,烟味也不是特别冲。他会当着我的面几乎不是出于玩笑一样的贬损女性的价值,引经据典说历史上很多男人对女性的苛刻评价,例如尼采说要见女人得带上鞭子 ----- 我心想,这个傻逼去嫖然后染了病,活该,把仇恨扩大到全体女性上纯属迁怒。但我嘴上没说什么。我曾说我对未来的预期,我希望有自己的事业。他则认为,女孩子如果能嫁一个特别伟大的男人呢,那么她只需要成就这个男人就是成就了自己。他还说过,女孩子温柔的像小动物一样就很好啊。我觉得自己像只猫,但是我有爪子,而且挠起人来会特别痛。恩 ,急了还会咬人。我觉得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不是男人的宠物;如果我一定要是男人的宠物,那么男人也必须同时是我的宠物。他还说过,女孩子靠脸和身体吃饭没什么丢脸的,因为这些都可以折算成金钱。我觉得他的话不太对。可是他的话总是那么有说服力,我觉得自己都要被他洗脑了。我开始觉得,似乎这样也不赖呢。后来没有联系了。我痛苦了一段时间,像慢性失恋,然后听说他有新女友了。我几乎能猜到是什么样子的女孩子。
后来听人说,他吃喝嫖赌。他觉得一夜情和约炮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他觉得婚后出轨搞外遇都很正常只要别让老婆知道就好了。后来听人说,他其实很浮夸,很装逼。... ... 我曾觉得我那么喜欢他。我觉得就算他真的天天约炮天天嫖,只要他改或者对我好我都能忍。现在我觉得从本质上,我们三观根本就不合。女性价值在我这里是一条死线。他碰了一万次,我竟然都忍下来了。可这么久之后我幡然醒悟,会觉得特别难受。为什么我会去喜欢一个不愿意从本质上尊重我、平等待我的人?于他而言,女孩子就是玩物,玩玩就好了;而我则会奉若神明,碰上真心。这一刻我就输掉了。我很庆幸自己没有跟他在一起,我不知道爱情的盲目会让我退到哪一步。这是一种痛苦的歧视:是自己对自己价值的放弃。为了爱情去委曲求全。有多少女性还在被爱情蒙蔽双眼,去抹杀自己的个体性?这是我想谈的,我说完了。希望你们的茶还是热的。===============顺便说一句:我妈妈对我恋爱的态度从来都是,急什么啊,你才多大就谈恋爱?别急啦,先去做你喜欢的事,别跟我一样。妈妈是个幸运亦不幸的人。她嫁了个很靠谱的男人,所以她严格来说没有事业(虽然她尝试了很多,也作了很多努力),她倾注很多到我身上就是希望我不要再走她的路。其实我知道她要是想要,是完全可以自己做事的;但是爸爸的意思是她主内就好了。她过得生活或许是很多人所羡慕的,自己平时看看电影和书,玩玩单反什么的兴趣也都能满足;但我知道她心里始终有个遗憾。我也不知道这件事到底该怎么权衡。这也是困扰许多女孩子的问题吧。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找到平衡点 。
由于工作原因,我总是接触到对“强势些的”女性群体——偏偏是「女性」群体,不管人种国籍年龄——态度各异的人。
在跟很大一部分人交流的时候,我脑子里自带弹幕和墙,刻意吐槽或屏蔽一些侮辱性很强的话语。如果实在受不了,会礼貌(我发誓,真的非常礼貌)地说:您刚才说的话让我有些难过。不介意的话,请不要这么说了。
这些人百分之九十九意识不到自己言语里的侮辱态度,可怕的是,绝大多数时候他们/她们(对,其中女性也占一部分)认为自己是在“对女性好”、“照顾女性”。在我指出后,真是一副生动形象好心当作驴肝肺的表情。有位男士在与我见面谈完事务后打发时间讨论了几句贤妻良母,回头在朋友圈里发“跟一个玻璃心女的讨论女权真醉了”,我只想说朋友,你不懂得朋友圈分组我也醉了。
在我看来,所有这些人,所有,ta们不认同(或者不理解)的就是这么一件事情:
人类之间不分强弱,只是不一样而已。
她/他把女性当作“弱者”。
被当作弱者有好处,有时候会被同情,被“特殊照顾”。像家里最年幼的孩子,大家爱他,摸摸头,么么哒。好吃的给你。好玩的给你。买买买。我没说这些是不好的。请听我说完。
当“弱者”所受的所有好处都是——或者被所谓“强者”认为是——“强者”施舍来的,的时候,他,不是尊重你的。他愿意对你好,不是因为你「值得」,而是因为你「需要」他。以保护者的姿态站在你面前,强烈的成就感和责任感让他们觉得自己很伟大,很能承担;而心里对你最真实的态度,无非是个可爱的萌宠罢了。养在金丝笼里的画眉鸟突然有一天对你说:“欧巴,我想离开你出去飞。”这时候,人之常情会想到——它被我喂惯了,以为出去能自己活得下去真是图样图森破;慢着不对,它是不是找到对她更好的主人了?
所以男主外,所以男人抛头露面,所以大决定我来做,所以我给你求婚,所以我赚的钱应该多,所以孩子跟我姓,所以女孩子不用学习好嫁得好就行了,所以保小,所以你在我身边是为了让我照顾,离开我是拜金去了,是祈求更强的人怜悯去了,你这个女人!
我也喜欢有绅士风度的男性。喜欢求婚的时候单膝跪地,太阳晒的时候帮我打伞,购物回来帮忙提重的袋子。但是这并不是因为我不能做,而是你爱我。不是出于人对毛绒玩具的爱怜,而是欣赏,和尊重。
说到底,女人是弱者么?
为什么非要分男女强弱啊亲啊。
大部分女性体力上是不如大部分男性。可同时大部分男性在敏捷度上不如大部分女性。大部分女性无法进行力量对抗。TMD全部男性都不能生孩子你怎么不说。
男女是有差异的!我们并没有要磨平这差异,毕竟人类整体生理构造不可逆。可是,在“大部分X性”旁边,还有一小部分人,而按照比例乘以总数,她们/他们可不是“一小小撮”啊。
所以,承认人类个体间的差异吧。我们只是不一样。我和你,和他,和她,都不一样。甚至个体间的差异,大过任何一个群体的差异。
否则你口中、心中任何带着“你们女人”标签的句子,都是歧视。-------------------
不管,非要说几个例子才解气!
唉。令人生气到晚上咬被子而罪魁祸首不自知的明目张胆的歧视——
在测试你本人的能力之前就以性别观的臆测来否定你。
像职场招聘,某专业“male only”。像“你个小女生干不好的,找个别人去”。有一类人明显将男性和女性列在对立面,每一个如此性别的人都贴上了“这个他行,这个她不行”的标签。爱贴标签的人,不理解什么是“尊重”,不认同这世界上个体之间的差异大于群体的差异。在这些人眼里,人类被粗暴地划分成了男人与女人,中国人和外国人,有房的人和没房的人,上微博的人和不上微博的人。而每一种标签里的人就应该如他所想做事,一旦偏差,就是“异类”。
“女汉子”。“职场的糟糕母亲”。“这男的好娘啊。”这样。-“祖熊,下矿坑你就别去了。”为什么?-“因为你是个女的啊。”-“祖熊,你刚说明天跟我们一起踢球去?可我们不跟女人踢球”。
我明白男女身体的差异,特别是体力方面往往男性占优势。但我希望,你不要这么武断地断定我“因为是个女生”所以“这那不行”。
如果尊重我,就请先问问我的想法。这不是人与人之间基本的礼貌吗。我不行就说不行,行就说行,然后咱们再说。你拿捏着我的性别帮着我做了个决定是什么意思?
至于有些人说“女人自己歧视女人”,也的确有这种时候。 -“都快三十了。等什么?再等下去就真的没人要了。”-“不能离婚啊!离了婚的女人多难再找,跟男人可不一样!”-“别这么强势的说话,谁喜欢强势的女人?”-“这个项目已经有一半都是女性了,你再加入就性别失衡了,不好意思。啊那位男士?项目里男士多一些不是好事吗。”
有些女性,比较喜欢当弱者的感觉,依靠着男人,并把这类思想传递给孩子,家人,后辈,当作生存经验。没关系,你做你的,传你的,毕竟其他人也是有综合判断力的。而且实话说喜欢做M的男孩子也多了去了,你没什么奇怪的。但是,跟你不一样想法的人——那些认为女性该赢得尊重的人——请你不要当作异类排斥,并似招了蝗似的想灭掉她们、改造她们。你在这么做的时候,她们感到被歧视了。
有些女性,喜欢主宰世界,职场女王。没关系,你做你的。但对那些甘愿为了个人理想而辞职做家庭主妇的妻子们、妈妈们,也不要鄙视。她们的选择付出了很多。你的蔑视就是歧视啊。她们能凭自己的意志选择,就是女权的实现。无论选择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还是相夫教子柴米油盐。
女权没实现的,是那些“被逼无奈”而成为“弱者”的女性,不是吗。先给尽力她们与男士一样公平的政治权利,再告诉她们,为什么你值得有、必须有这政治权利。再在道德上下手,把“你们不比男性弱”的思想传播出去。
在我心里。所有类型的性别平等运动,所有类型的种族平等运动,所有类型的“人类平等运动”,都只是在争取——
请社会给我选择的权利。在法律和一般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我想做个什么样子的人类,都是「正常」的。-我是男生,喜欢穿水手裙在大镜子面前拍照。-我是女生,喜欢理成板寸。-我是委内瑞拉人,觉得那座岛真没啥用。-我曾是职场女性,现在辞职在家做家庭主妇。-我是棕色人种,特讨厌健身。
我这样的人,不会被你们排挤、讽刺、用肉体暴力或精神暴力的手段赶尽杀绝。
不喜欢我的存在没关系,但请别「杀」我。承认我这样子是“正常”的,别拿异样眼光看我。
毕竟不喜欢一个正常人,这很正常啊不是吗。
愿这世界人人平等。
这答案写了两个小时,深更半夜,好饿啊。
歧视女性的大部分不是男性,而是女性自己。我认为,真正对女性的歧视是不客观的社会认识:不知何时起,女性被视作缺乏理性,目光短浅,虚荣心强,较真敏感,以男人为重的生物。这是很可怕的,如果一个环境中这种价值观成为主流,那对于女性而言将遭受双重的压迫:一个来自于男性,这是一目了然的歧视;另一个来自女性,这是隐性的,但却是更严重的歧视。女性一旦接受这种价值观,通常会首先坚定认为自己不属于其中,然后默默地把其他女性扣上这些帽子,对她们进行歧视。更有甚者,已经被潜移默化了,她们打从心底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怀疑其他女性的能力。举个栗子,当我和女性朋友提到和男性见面谈公事时,听者第一反应是“看上他了吧你?”我不明白为什么总有女性认为女人除了和男人在一起就没有别的事可干了。
男方家想要男孩子,女方生出来却是个女孩,男方怪女的肚子不争气都什么年代了,生男生女取决于谁难道还不知道吗?要是一对夫妻结婚多年没有子嗣,查出来如果是女方的问题,夫妻两个最后大多以离婚收场;如果是男方的问题,一般都不会离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邻居同居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