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大队长臂章戴等待那只手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此帖已结(0)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死神的牙齿再度被撬开---生命和她一样美丽!!
&&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5月17日18时18分,救援人员从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化工厂废墟中搜救出31岁的女职工卞刚芬(音),她意识清醒,对周围的人们说着“感谢”。&新华社记者陈凯摄&&&&&5月17日18时18分,救援人员从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化工厂废墟中搜救出31岁的女职工卞刚芬(音),她意识清醒,对周围的人们说着“感谢”。&新华社记者陈凯摄&&&&5月17日18时18分,救援人员从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化工厂废墟中搜救出31岁的女职工卞刚芬(音),她意识清醒,对周围的人们说着“感谢”。卞刚芬在被埋124个小时后,经河南消防抢险救援突击队连续17小时的艰苦营救,奇迹生还。&新华社发(张晓理&摄)&&&&&5月17日18时18分,救援人员从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化工厂废墟中搜救出31岁的女职工卞刚芬(音),她意识清醒,对周围的人们说着“感谢”。卞刚芬在被埋124个小时后,经河南消防抢险救援突击队连续17小时的艰苦营救,奇迹生还。&新华社发(张晓理&摄)&&&&&&5月17日18时18分,救援人员从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化工厂废墟中搜救出31岁的女职工卞刚芬(音),她意识清醒,对周围的人们说着“感谢”。这是营救现场(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苑坚摄&&&&&5月17日下午,消防官兵正在全力营救卞刚芬(音),她被困在水泥板空隙下面。新华社记者叶建平摄&&&&&&5月17日下午,消防官兵正在全力营救卞刚芬(音),她被困在水泥板空隙下面。新华社记者叶建平摄&&&&&5月17日18时18分,救援人员从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化工厂废墟中搜救出31岁的女职工卞刚芬(音),她意识清醒,对周围的人们说着“感谢”。&新华社记者刘海摄&&&&&&5月17日18时18分,救援人员从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化工厂废墟中搜救出31岁的女职工卞刚芬(音),她意识清醒,对周围的人们说着“感谢”。&新华社记者陈凯摄&&&&&5月17日18时18分,救援人员从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化工厂废墟中搜救出31岁的女职工卞刚芬(音),她意识清醒,对周围的人们说着“感谢”。&新华社记者陈凯摄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范冰冰过度感动,落泪不已----
范冰冰出席迎奥运抗震救灾演出&当场落泪&&  范冰冰泪流满面。  &  范冰冰泪流满面。  5月16日,范冰冰在北京出席某迎奥运救灾活动。范冰冰在现场为灾区人民伤感痛哭变花脸。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最震撼人心的那只手!
&&&&&这是5月16日晚拍摄的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发掘现场的一幕――一名死难学生手里紧紧攥着一支笔。&新华社发(刘忠俊&摄)&&&&&5月13日,在四川绵竹县汉旺镇一所中学内,一位被埋在废墟中的女学生伸出一只求援的手不停地呼唤着“救救我”。&新华社记者&李晓果摄&&&&&5月13日,救护人员在汉旺镇武都小学废墟上抢救幸存的小学生。四川绵竹市汉旺镇武都小学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众多师生被埋在倒塌的校舍中。救援行动正在积极展开。&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南京乞讨老人搜遍全身零钱为灾区捐款105元
南京乞讨老人搜遍全身零钱为灾区捐款105元(图)&日&12:46:19& 来源:现代快报&乞讨老人捐出105元  &&&&&乞讨老人捐出105元&工作人员感动得想哭&&&&&爱心捐赠仍在继续,昨天,最让人感动的捐赠者应该是这位乞讨老人,他在捐了5元后,又找遍身上的零钱,特地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放进了募捐箱。&&&&&这感人的一幕发生在江宁区东新南路的一个募捐点。昨天中午12点,一名约60岁的老人来到了募捐点,他头发花白,穿一件蓝色衣服,胸前的补丁起码3个,背后的则不计其数,衣服下摆已经破烂,脚上穿一双破烂的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工作人员郭小姐说,“我们放了好多宣传牌,上面有灾区的一些图片。”老人端着碗,在宣传牌前止步,看了一会,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工作人员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老人已经离开,“他好像很累的样子,步履蹒跚,看着他的背影,我就想哭。”&&&&&本以为这就是捐款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谁料,下午3点,老人再一次出现,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进了募捐箱。&&&&&“这次可把我们惊呆了!”郭小姐赶紧拉住老人问情况,老人才解释,“我上午就想多捐一点,但钱太零碎了……”&&&&&老人的普通话很不标准,费了很多口舌后,郭小姐才明白,老人本想多捐一点钱,但身上全是讨来的一毛两毛还有一些硬币,不好意思拿出来,特地利用中午凑了凑,接着到银行,将全身的零钱兑换出了一张一百元,“老人一直说,‘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好说歹说,老人总算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不会写字,委托工作人员代签:徐超(音)。老人走后,在场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保安说,老人常在附近乞讨,平时很少吃到什么好东西,没想到一下子就捐出这么多……”说到这里,郭小姐已经哽咽了。(记者&马晶晶)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只有新娘的婚礼
&只有新娘的婚礼[组图]&日&11:02:42& 来源:新华网&&&&&5月16日,新娘邱媛媛和亲友在婚礼现场迎接客人,他们身边摆放着邱媛媛和饶新的结婚照。&当晚,一场只有新娘出席的婚礼在南京举行。新娘邱媛媛的郎君饶新是某陆军航空部队的一名飞行员。&&&&&5月15&日早晨,饶新接到部队命令,急赴四川地震灾区救灾。为纪念抗震救灾,使婚礼更有意义,这对新人决定婚礼如期举行,婚庆主题定为“心系灾区,小爱变大爱”,原来策划的一系列浪漫仪式也改为新娘在婚礼现场为灾区募捐。&&&&&在新人的感动下,亲友们慷慨解囊,婚庆公司和司仪将承办婚礼的收入捐出,婚礼所在饭店也将承办婚宴的近8万元收入全部捐献给灾区。&新华社记者&孙参&摄&&&&&&&&&&5月16日,新娘邱媛媛在婚礼上募捐时,新郎新娘全家向灾区捐款2万元。新华社记者&孙参&摄&&&&&&&&&&5月16日,江苏省红十字会会长吴锡军(右一)来到婚礼现场向新娘邱媛媛送上祝福。新华社记者&孙参&摄&&&&&&&&&&5月16日,新娘邱媛媛在婚礼上接听新郎电话。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一男子带队救出700人 妻子音讯全无
男子带队救出700人&妻子音讯全无&&日&08:36:31& 来源:华龙网&&&&【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Email推荐:&&&&】&&&&&&&&在地震摧毁北川县城之前,34岁的刘文博(音)做茶叶买卖。从13日开始,他穿上军用服装,戴上口罩和一个红十字臂章,以示他现在是一名试图从先前居住的地方发现生还者的志愿者。&&&&&他说他已经带队救出了700人。但到目前为止,这其中都没有他的妻子以及他们的父母。&&&&&“我妻子没了,家也没了。我现在只有这身衣服。”他的双眼透过椭圆眼镜空洞地望去。&&&&&他曾经徒劳地给妻子拨打手机。“没希望了。”他站在一堆衣服上,和来自曾经的快乐生活中的一些物件上,其中包括他与妻子的照片。&&&&&“他们都在下面。”他说着他的妻子和亲人们,朝下面望了过去。&(重庆晨报)&----------昨晚电视看到了……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好孩子,千里寻母
&&&&&葛俊给本报记者发来了他手机里珍藏的妈妈的照片,左边是他死里逃生的大堂妹,右边是至今下落不明的小妹妹。&&&&&华南师范大学羌族学子星夜兼程千里寻母&&&&&只要妈妈能生还,我愿以命交换!&&&&&“妈妈和我是好朋友,平时她叫我‘欢哥’,我总叫她‘二姐’,她在家中排老二。现在妈妈下落不明,我估计生还的可能性很小,但我不甘心,我要回家去!只要妈妈能生还,我愿以命去交换!”&&&&&&昨晚,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年级学生葛俊被阻白云机场,原本五点飞成都的飞机延误到九点多,这让他沮丧又无奈。带着老师和同学们连夜捐助的药品,他心急如焚,希望自己能有一双翅膀,立马就能飞回家乡北川,奔去那座灾难之城,去废墟中寻找自己的妈妈宋容,还有尚未被救出的在曲山小学读书的小妹妹葛雨函。&&&&&“我刚刚收到消息,爷爷奶奶终于救出来了,爸爸当时去了成都开会,逃过一劫,我的表妹从北川中学的废墟中爬了出来,他们现在都逃到了绵阳体育馆,基本上安定下来了。但是我的小妹妹,听说他们曲山小学没有一个孩子救出来,她到底怎么样?我的母校北川中学,听说很多老师都没了,还有我最亲爱的妈妈,估计是在天堂了……”电话那头,葛俊已经哽咽了。&&&&&葛俊最后一次和妈妈联系,是母亲节那天,他发短信祝妈妈快乐,妈妈很开心。在葛俊的手机里珍藏着妈妈的一张照片(见上图),在那张照片里,幸福漂亮的妈妈对着镜头微笑着。而这个微笑,很可能就是留给儿子最后的笑容。&&&&&“妈妈,你现在到底在哪?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见你!我好牵挂你。平时你总是带队在路上执勤,这次为什么就没有逃过一劫呢?今年我就毕业了,本来说好让您来广州一趟,看看这个大城市,可现在你到底在哪?”自从听到妈妈下落不明的消息后,葛俊就没有正式合眼过,他一次次在心里和妈妈对话,而回北川去、回家去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葛俊小时因喜欢打猎不幸遭遇枪伤,右眼失明,但这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一个乐观向上的好学生。高考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被华南师范大学录取。当时,他在志愿表上除了一所民族学院,全部填的师范院校,他说,他的理想就是回家乡当一名教师。&&&&&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他做梦都想不到,就在地震前几分钟,他还在和北川中学的恩师短信来往,告知他想要的书已买到了,老师谢谢他,还说等他回家后为他洗尘。然而,现在母校已夷为平地,老师尚不知下落。&&&&&回家!回家!回家!葛俊千里寻母的想法得到了校方和同学们的支持。同学们连夜为他凑了1万多元,学校学生处也特批5000元补贴。“家没了没关系,只要人还在。我回去除了寻找妈妈,安顿家人,还会力所能及地救助别人,我带了很多药。听说绵阳市政府正在召集志愿者进行自救,我会去报名!”&&&&&临上飞机前,葛俊给本报记者发来了他手机里珍藏的妈妈的照片,左边是他死里逃生的大堂妹,右边是至今下落不明的小妹妹。&&&&&“毕业后我会回我的北川,一砖一瓦重建我的北川中学,这是我和同学们的约定!”&(梅志清&刘美华&李宇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联合打造“南方寻亲行动”&&&&&“你在灾区还好吗?可否知道远在广东的挂念?”为了架设起在粤川籍人士和受灾家乡亲人的联络桥梁,从今日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联合打造“南方寻亲行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所属报刊和网站,联手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及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为你寻找灾区亲人,传递亲情,和你共度危艰时刻。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成都的姐:“免费去成都”
成都的姐在都江堰高喊:“免费去成都”&&日&08:54:27&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Email推荐:&&&&】&&&&&她,主动开着出租车去都江堰参与救援;她,是个的姐但已经三天没有在成都市区运营;她,声音已经嘶哑了,还开着车往返灾区运送灾民。&&&&&她和老公都是乘风出租车公司的驾驶员,现在她老公天天在成都市区进行正常的运营,“家里还住着20多个都江堰的朋友,我们不能不营运”。她天天也在奔忙着,但不是运营,而是召集的哥的姐去灾区,她主动购买水、面包等生活物品送到灾区,再将灾区的市民运送到成都,“都是不收钱的,我只能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她用已经极度嘶哑的声音说。&&&&&这个的姐说起灾区,眼泪就包在眼眶里,可是记者一问她的姓名,她马上就转身走开了,“不要记,不要记,都是该做的事情。”&&&&&每天都去都江堰&带着食品去&&&&&“每天都去都江堰,带着食品去,然后接人回成都,车绝对不会空。”这个的姐用已经完全沙哑的声音说,“救灾一天不结束,我就一天不会停下去灾区的脚步。”&&&&&她痛苦地回忆起地震来临的场景,对于在成都的她来说,地震的震撼仅仅是短时间的摇晃,可是她姐姐在映秀亲历地震的感受,让她觉得帮助地震中的灾民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地震来临时刻,她姐姐和姐夫正好开车前往映秀。“车突然摇晃起来,他们马上下车,撒腿就跑”。姐姐跳下车不久后,新买的那辆尼桑转眼就被废墟掩埋,但由于及时的逃脱和救治,姐姐现在已经脱离了危险。&&&&&姐姐的转述、媒体的报道,她看到了越来越多灾区的场景,灾区人民的痛成了她心头的一块石头,“姐姐虽然没有事了,但是还有很多灾民在等待援助。”&&&&&地震的第二天,她就开着出租车带着食品到了都江堰。放下食品,她的车上又多了几名互不认识的陌生人,因为他们在都江堰遇到了地震,这个的姐说就应该把他们送回成都。“路的两边都站满了人,他们希望能够出去。”她摇开车窗大声喊,“去成都,免费去成都。”很快她的车就坐满了。有学生、有市民、还有失去家园准备来投奔亲戚的灾民,她不问理由,只要去成都,全部都免费搭乘。&&&&&第三天、第四天,她每天都要去灾区。&&&&&天天都要不断地大声呼喊“免费去成都。”简单的五个字,喊哑了她的嗓子,但是喊暖了很多人的心。&&&&&她家里挤了20多人&都是灾民&&&&&拉了多少人到成都,她没有算过;还要去多少趟灾区,她不知道,“只要救灾继续一天,我就不会停止去灾区的脚步。”&&&&&出租车每天的规费是好几百,少开几个小时,不仅要白白交规费,而且会少很多营运收入。白天老公开车营运,她就去购买救灾物资,动员其他人去灾区救援;晚上,趁老公休息的短暂时间,她就开车到灾区去送食品、接灾民。“他很理解我,支持我,还开车送我去买东西。”对于老公的支持,她很感激。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她还不能把出租车完全停运,“不是为了挣钱,但是家里有那么多人要吃饭。”&&&&“家人现在都安全了,都在成都。”她说,地震发生后,住在都江堰的亲戚都已经来到成都她的家中安顿,同时还有一些左邻右舍的朋友。现在她90平方米的房子里,住了20多个人。“大家都打地铺,将就一下,他们好多人都没有家了。”这20多个人,有一些和她并不是很熟悉,但她都接待了下来,“我们吃住都在一起,希望更多的灾民都能出来。”&&&&&经历了地震以后,她很庆幸自己还能好好地活着,“因为我还活着,一定要多为灾区做点什么。”&&&&&公司支持的哥救灾&免当天规费&&&&&这样的的哥的姐不止她一个,昨天上午,她所在的乘风出租车公司组织了爱心车队,公司很多车辆都现场报名了,第一个还是她。爱心车队将有组织地运送物资到灾区,并接送灾民出来。&&&&&“二嬢还埋在废墟中,昨天还能说话,不知道今天怎么样了。”的哥杨继说,自己往返彭州和都江堰好几趟了,但是来不及去抢救还埋在废墟中的二嬢,只匆匆送了些食品过去,而食品更多分发给了其他灾民。每次从灾区回来,他的车上也总是坐着其他陌生人,“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司机自发加入了抗震救灾,乘风出租车公司通过GPS向公司的160多辆出租车发送了短信息,通知希望参与爱心车队的出租车回公司等候统一安排。“没有想到,这个消息发出后,还引来了一些市民。”公司负责人说,不少市民在出租车上听到这个短信息,纷纷将救灾物资捐赠到公司,希望出租车能把他们的爱心带进灾区。&&&&&昨天下午,20多辆出租车和的哥的私车一起前往绵阳,带着大家的爱心到灾区援助。&&&&&“为了解决的哥们在救灾时的后顾之忧,我们将对救灾的哥免除规费”。乘风出租车公司总经理孙亚军说,现在部分出租车为了救灾,事实上已经停止了运营。公司将和的哥们站在一起,公司车辆参加公司和行业管理部门组织的救灾,公司将免收他们当天的规费。(记者&赵素冰)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生日快乐歌唤醒昏迷女孩&背书就不害怕了
另据昨晚电视中的灾民说,北川震后某学校小孩非常害怕。大人去的时候,看到他/她在背书,问之,答曰:“因为我害怕,背书就不害怕了!”&-----------------------------------------------------------------160名军人的生日快乐歌唤醒昏迷女孩(图)&日&08:25:01& 来源:央视国际&&&&埋在废墟中56小时后,刚满20岁的彭州女孩贾正娇在解放军战士的《生日快乐》歌声中徐徐睁开双眼。虽然因为被埋太久而出现肾衰竭,但医生说她的生命体征还算正常。&&&&&&2名与亲人失去联系的孩子在看书。&&&&埋在废墟中56小时后,她在解放军战士的《生日快乐》歌声中徐徐睁开双眼。前日下午,刚满20岁的彭州女孩贾正娇在川大华西医院ICU病房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虽然因为被埋太久而出现肾衰竭,但医生说她的生命体征还算正常。&&&&&“上将伯伯说我不会死”&&&&&&“你们骗我,怎么还没有人来救我?!”埋在都江堰一片厂房废墟中20多个小时的贾正娇情绪极其低落,哭闹个不停。“孩子,坚持住!你一定不会有事的!相信我好吗?”前往营救的空军政委邓昌友上将蹲在人工挖的洞口前,大声鼓励被埋在里面的贾正娇。&&&&&前日下午4时,亲历现场的贾正娇哥哥贾正远在重症监护室外向记者讲述了营救时的情景。当时,他听到这位将军坚定地对救援战士说:“你们一定要把她活着救出来!”不断有人与贾正娇聊天,给她送去鼓励,贾正娇的情绪慢慢冷静了下来。56个小时后,她恢复了神智,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你们!我终于熬过来了,因为伯伯(邓昌友)告诉我,我不会死!”&&&&&贾正远说,他和妹妹是彭州人,妹妹独自在都江堰打工。妹妹说,地震时由于无法打开已变形的防盗门,所以被困在废墟里。地震当晚9点,贾正远从彭州丽春镇白果乡的老家赶到都江堰妹妹的住处,站在废墟前焦急地呼唤着妹妹的名字,欣喜地听到了妹妹的回应。贾正远立马赤手挖刨起来,但废墟上的砖石也随着他的动作开始滑落,贾正远只得住手。&&&&&160名军人紧急营救&&&&&为救出贾正娇,先后有160余名空军官兵参与了这场大营救。&&&&&预制板压在左手上,木头横抵在脸上,右腿蜷缩在胸前,身体卡在石头缝里……第一批到达的80余名救援人员稍微一动,贾正娇就喊痛,而废墟上的石块还开始大面积滑落。这时,贾正娇已经被埋近20小时了。&&&&&时间就是生命!救援人员马上调整方案,请来了两位地震建筑动力学专家,又调来80余名营救人员。14日中午,贾正娇身边石块终于被清除,身体可以活动了,救援人员给她系上救援绳开始牵拉。但由于娇娇的右腿被石块夹住了,28个小时的救援被迫暂停。&&&&&救援人员再次改变策略。经过不懈努力,贾正娇终于在14日晚成功获救。此时,距离贾正娇被埋进废墟的时间已有56个小时,她的神志已经有些不清醒了。&&&&&最美妙的生日快乐歌&&&&&“13日是娇娇20岁生日,本来想为她好好庆祝的,没想到……”贾正远看着满身鲜血的妹妹,双手捂住脸哭了起来。这时候,不知道谁首先唱了一声“祝你生日快乐”,救援现场所有的解放军战士都跟着唱了起来,“他们双手交叉在胸前,眼睛里还含着泪花。”贾正远说,没想到奇迹真的发生了,神智不清的妹妹居然慢慢清醒了过来。&&&&&“妹妹是个苦命的孩子,她14岁时母亲死于车祸,不久父亲也离开了我们,就剩下我们兄妹俩相依为命……”病房外,哥哥贾正远擦拭着眼睛,又悲又喜。(据《成都晚报》)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期待在继续
&5月18日,一名受困者亲属(左)在绵竹市汉旺镇搜救现场守候。&&&&地震灾区的救援行动仍在继续,守候在一旁的受困者亲属的心情与救援人员同样急切,他们共同期待着奇迹的发生。&新华社记者&裴鑫摄&&&&5月18日,受困者亲属在绵竹市汉旺镇搜救现场翻看从废墟里找到的家庭相册。&&&&地震灾区的救援行动仍在继续,守候在一旁的受困者亲属的心情与救援人员同样急切,他们共同期待着奇迹的发生。&新华社记者&裴鑫摄&&&&&5月18日,一名受困者亲属手握母亲的照片守候在绵竹市汉旺镇搜救现场。新华社记者&裴鑫摄&&&&&5月18日,一名受困者亲属在绵竹市汉旺镇搜救现场守候。新华社记者&裴鑫摄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与时间赛跑
&与时间赛跑后的疲惫&5月17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什邡市救灾现场抓紧时间小憩。&&&&&汶川地震发生后,救援人员奔赴各个灾区,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在搜救现场奋战。为了尽量多地救出掩埋在废墟下的生还者,他们与时间赛跑,利用有限的空闲稍事休息,补充体力。&新华社记者&姜帆&摄&&&&&5月17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什邡市救灾现场抓紧时间休息。&&新华社记者&姜帆&摄&&&&&&5月17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什邡市救灾现场抓紧时间小憩。&&&&汶川地震发生后,救援人员奔赴各个灾区,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在搜救现场奋战。为了尽量多地救出掩埋在废墟下的生还者,他们与时间赛跑,利用有限的空闲稍事休息,补充体力。&新华社记者&姜帆&摄&&&&&5月17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什邡市救灾现场抓紧时间小憩。&&新华社记者&姜帆&摄&&&&&&&5月17日,在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县,从陈家坝抢险归营的武警官兵抓紧时间休息,等待替换战友。&&&&&当日是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6天,解放军、武警官兵和预备役民兵以及社会各界的志愿者继续在各个灾区进行抢险搜救工作。&&&&&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5月17日,在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县,从陈家坝抢险归营的武警官兵抓紧时间休息,等待替换战友。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5月17日,一名消防战士在绵竹汉旺镇救援现场休息。众多奋战在抗震救灾前线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发挥连续作战的精神,分秒必争抢救伤员,有的战士甚至两三天没有睡觉,他们只能在轮班的间隙稍作休整。&&&&&新华社记者&裴鑫摄&被埋125小时奇迹生还&&&&&5月17日17时12分,在被压在废墟下近125小时后,20岁的小伙子蒋雨航在汶川地震重灾区映秀镇获救生还。蒋雨航的母亲龙金玉从贵州千里寻子,17日中午刚刚到达映秀。目睹儿子在劫难中奇迹般幸存,龙金玉悲喜交加。& &&&&图为搜救队员将蒋雨航从映秀镇都汶公路收费站宿舍的废墟中成功救出。&&&&&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图为搜救人员用担架运送刚被抬出废墟的蒋雨航。&&&&&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5月17日17时12分,在被压在废墟下近125小时后,20岁的小伙子蒋雨航在汶川地震重灾区映秀镇获救生还。蒋雨航的母亲龙金玉从贵州千里寻子,17日中午刚刚到达映秀。目睹儿子在劫难中奇迹般幸存,龙金玉悲喜交加。&&&&图为搜救人员用担架运送刚被抬出废墟的蒋雨航。&&&&&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图为搜救人员将刚刚从废墟中救出的蒋雨航送上直升飞机。& 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5月17日17时12分,在被压在废墟下近125小时后,20岁的小伙子蒋雨航在汶川地震重灾区映秀镇获救生还。蒋雨航的母亲龙金玉从贵州千里寻子,17日中午刚刚到达映秀。目睹儿子在劫难中奇迹般幸存,龙金玉悲喜交加。&图为龙金玉(中)在儿子获救的一刻激动而泣。&&&&&新华社发&图为刚被抬出废墟的蒋雨航在担架上接受临时救治。&&&&&新华社发&&&&&&5月17日17时12分,在被6层水泥板压了近125小时后,20岁小伙子蒋雨航在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获救生还。更为奇特的是,蒋雨航的母亲龙金玉从贵州千里寻子,17日中午刚刚到达映秀,就遇到了儿子5日生还的奇迹。&&&&图为刚被抬出废墟的蒋雨航在担架上接受临时救治。&&&&&新华社发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129、139小时后的生还
&新华网快讯:18日9时15分,救援人员从北川县医院废墟中救出幸存者唐雄,从被困到救出已139个小时。他神志清醒,只有些皮外伤。他的妻子已于15日下午3时被救出救援人员用担架把张晓平托出废墟。记者&陈斌摄&&&&5月17日23时06分,在被困129个小时后,张晓平被从一个狭小的洞口中运出来。他躺在担架上,七八个医生跑过来对他进行紧急包扎、输液、吸氧……经过约8分钟的现场抢救,张晓平被救护车迅速转移到华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记者在现场找到为张晓平执刀的医生王奉雷,他的手术服已完全湿透了。“这个人情况怎么样?”精疲力竭的王医生一边换衣服一边说:“他的生命体征还在,存活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我们尽了最大努力,真心希望他能活下来。”&&&&30度角下的生机&&&&&地震发生时,40多岁的张晓平和女朋友正在位于都江堰市米市坝街附近一处楼房一楼的家里。&&&&&一块预制板斜着掉了下来,正砸在张晓平的两个膝盖上,房屋的墙壁开始坍塌,倒了下来。结果,倒下来的墙壁和斜着砸下来的预制板抵在了一起,形成了30度角。预制板靠地面的一头,死死压住了张晓平的膝盖,让他动弹不得。&&&&&记者在现场看到,整栋楼房完全倾斜。不破坏预制板,张晓平无法脱身,破坏了预制板,另一面墙就会直接倒塌下来,不但会把张晓平压死,整座大楼也有完全倒塌的危险。&&&&&13日下午1时,公安消防重庆总队的救援队赶到现场,约40名战士参与营救行动。&&&&&救援实在太难了!&&&&&消防官兵曾试图从三楼往下打通道,结果,通道打通后却发现,无法移开张晓平身上的预制板。经过商量后,消防官兵改从楼房的侧面打穿墙壁,但墙壁被打穿后又发现,张晓平容身的空间非常狭小,根本没办法进一步施救。&&&&&要腿还是要命?他说,要命&&&&&17日下午6时多,张晓平已在废墟里坚持了近125个小时。他的女友已支撑不住,离开人世多时。在这5天里,救援人员每隔1小时给他喂一次流质食物,以维持他的生命。但张晓平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现场开始消毒。救援队员们和现场的医生聚到一起。在场的消防战士,则排成V字形的队伍,隔出一片空地,医护人员也准备好了担架和急救设备。张晓平终于作出了抉择:他要活下去,即使代价是失去双腿!&&&&&然而,一名医生近距离对张晓平检查之后,却返身对焦急等待的人群摇了摇头。&&&&&“没办法,操作空间实在太小了,医生只能把一只手伸进去,没办法给他动手术。而且他已经十分虚弱了,可能难以坚持下去。”参与救援的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孙明辉说。&&&&&种种方案都行不通,在场的每个人愈发焦急。张晓平的哥哥张晓聪更是急得来回走动,不能平静。&&&&&“今天下午,他还不想截肢。我劝他,希望他能活下去的,不只是他自己和家人,还包括现场这么多救他的人,甚至全国人民都在看着他。最后我问他,是要腿还是要命?他说,要命。他有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张晓聪说。&&&&&冒着生命危险,两个医生进入洞口&&&&&救援队准备尝试新的方案:先将张晓平全身麻醉,尽量减轻他的痛苦,然后用止血带扎紧他膝盖以下的部分,再派几名消防战士伸手进去抓住他的双腿,用力往外拉他。&&&&&结果,这个办法仍然行不通,张晓平身上膝盖上压的重量实在太重了,没办法拉动他。&&&&&现场的救援人员并没有放弃,决定还是回到原来的截肢方案上——先由消防战士将洞口扩大一些,让做截肢手术的医生能有一点活动的空间,然后再给张晓平做截肢手术。&&&&&洞口扩开之后,在场的医生们争执起来,每个人都想承担危险。到底谁上?志愿者吴承铭和王力都是有丰富经验的医生,但因为身高过高被救援队拒绝。最终,现场指挥同意主动请缨的王奉雷医生主刀,何军洲担任麻醉师。&&&&&17日21时50分,王奉雷和何军洲进入洞口,开始给张晓平做截肢手术。大约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外面的几百号人都屏住呼吸,静静等待里面伤员出来的那一刻。每个人都期待经过近130个小时这么漫长的时间,这位幸存者能够活着被救出来。&&&&&希望,就是力量&&&&&23时06分,人们终于等到了张晓平被救出的那一刻。&&&&&“人的力量是分两部分的,一个是生理上的力量,另一个是心理上的力量。只要人心里还有希望,就还有力量,就能坚持下来。”在场的郫县中医院医生周易洪感慨地对记者说。(赵&哲&赵亚辉&吴&焰)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焦急的医生~
言简意赅,很到位,很有才!!尊敬的领导:转眼之间,抗震救灾过去四天了,作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一名医生,我要倾诉一下我们的感受。感受一:作为每天可进行250台手术的三特医院,目前到院手术的灾区患者仅有220人,大家不是忙了,反而觉得闲了,来我院支援的外地医生也有同感。感受二:灾区的每一位手术患者都是前线官兵冒着生命危险从废墟里刨出来的,他们大多是家里甚至是一个村里唯一的幸存者。全院从上到下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责任到人,没有一例手术不良事件。感受三:后方医院一切工作的核心是严格控制院内死亡率,最大限度地保全患者的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当我们看到一线医院1/8的入院死亡率,非常痛心。每天都有从其它医院转来的病人因为气性坏疽而截肢,这不是我们真实的医疗水平。感受四:据昨晚的患者讲,现在村子里还有很多伤员需要救助,还有人因为不能转移而被饿死,因此,目前救援的薄弱环节在广大农村,真正的重中之重在农村。尊敬的领导,我们恳请前沿指挥部,给华西一个机会,把现在分散在各个村庄的外伤病人第一时间运到华西医院,因为我们是最近的,也是最佳选择。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产业论坛小s同学说,重灾区一瓶矿泉水已经卖到¥50.00了……震区六名记者争让一瓶水&情节感人神似上甘岭&&日&08:26:51& 来源:中广网&&&&【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Email推荐:&&&&】&&&&&&&5月15日下午,位于地震震中的汶川映秀镇,通过直升飞机带来的矿泉水基本告磬......唯一的一瓶矿泉水,我先递给离我最近的扎西顿珠。扎西轻轻抿了一小口,递给梁永春......最后又递回到我手里的时候,500毫升的矿泉水还剩下大半瓶。&&&&&5月15日下午,位于地震震&中位置的汶川映秀镇,已经进入灾后第四天。此时的映秀镇,通往外界的道路依然完全中断,通讯依然没有恢复,依然没有找到清洁的水源,救援部队通过直升飞机带来的矿泉水基本告磬。&&&&&与我们中央台的六位记者一起驻扎的医疗队盘点了一下带进来的物资补给:除了方便面,其它食品基本吃完。没有办法,战士们只好冒险在附近的一座高山上找到一眼泉水,花了三个小时抬下一桶水到驻地烧了一锅热水,给大家泡方便面吃。累了一天,又渴又饿,大家哪里顾得上清洁与否,狼吞虎咽似地吃了一顿热腾腾的方便面。这也是我们几天来第一次吃到热的食物。&&&&&面汤被喝得一干二净。每一个人都意识到,前两天每人每天一瓶500毫升矿泉水,从现在起,已经是奢望。什么时候再有足够的水喝,未知而不敢想。几天来的缺水少食,整个人已经皮肤干燥,嘴唇开裂。&&&&&16日,是我们预定返回成都的时间。夜里在医疗队的帐篷里迷糊了几个小时,天亮醒来,望着滚滚河水,嗓子眼里干干的。从昨天那一碗面汤之后,再没有喝过一口水。不自觉地艰难地咽咽口水,我赶紧爬起来,准备在离开映秀镇之前,作最后的采访。其它记者们也陆续爬出睡袋,开始工作。和我们一起的医生护士们也都忍着干渴做着各项工作准备。大家都在焦急中等待直升飞机能再送些水来。&&&&&上午10点多,我们六位记者集中在河滩上等待直升飞机。太阳越来越高,看着天上一架架直升飞机从头顶经过,我们也不知道,哪架飞机能在什么时候装载完伤员之后,把我们运回成都。我抱着背包坐在一块石头上,疲倦加上日晒昏昏欲睡。突然我的胳膊触碰到了背包里的一个硬东西。水!我突然想起,在从成都搭乘直升飞机之前,我从送我们的汽车里抓了一瓶矿泉水扔进背包,以防路上口渴。&&&&&直到这会儿,才突然发现,这瓶水还静静地躺在我的背包最底层。我赶紧把水拿出来。拧开盖子,我先递给离我最近的扎西顿珠。扎西轻轻抿了一小口,递给梁永春。梁永春也是润了润嘴唇,又传给了杨志东、王晓晖、周强。周强把水递回到我手里的时候,500毫升的矿泉水还剩下大半瓶。&&&&&我让大家再喝点,谁也不肯喝了,都号称自己是骆驼。&&&&&于是,我把这半瓶水又收进了背包,如果今天真的没有飞机,可能这半瓶水还要再撑些时候。&&&&&等了近两个小时,指挥员终于为我们指派了一架直升飞机。我们提着沉重的直播设备和背包跑上飞机。&&&&&听着螺旋桨巨大的轰鸣声,我们相互倚靠着坐在机舱里的地板上,几天来的疲惫此刻全部涌上来,浑身开始酸痛。在几千米的高空,我把剩下的半瓶多水取出来:“这回咱们把它喝完吧。”大家传了一圈,润了润嘴唇,就说不渴不渴了,谁也不肯再喝了。&&&&&最后一点水,我想了想,也没有喝,把它带回成都吧,算是个纪念。&&&&&四十分钟后,我们降落到成都凤凰山机场。望见在机场守候着的同事,我们第一句话是,赶紧找点水来。周强一口气喝干了一瓶矿泉水,然后转过头来说,“有点儿喝得恶心了……”。&(朗峰蔚)&&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昨天,都江堰市民张小平(音)在地震后近129小时,被消防官兵营救,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张小平脉搏微弱,在他自己和救援人员一起与死神顽强抗争129个小时后,终因心脏衰竭不幸去世。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灾区孤儿的警察奶妈---
灾区孤儿的警察奶妈[图]&日&16:44:18& 来源:新华网&&&&&5月16日,四川江油县公安局女民警蒋小娟在地震灾民庇护所为一名地震灾区孤儿喂奶。蒋小娟义务为一些急需哺乳的地震灾区孤儿喂奶,却“狠心”把自己才6个月大、同样需要母乳喂养的孩子交给父母照料。&&&&& 新华社记者李晓果摄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一场婚宴救了一村人[组图]
&日&10:45:45& 来源:新华网&5月17日,广东边防六支队的医务人员在为紫坪铺村的村民进行检查。&&&&&都江堰市紫坪铺镇紫坪铺村的200多名村民在大地震中虽然房屋被毁大半,但全村除几人受轻伤外,没有一人遇难。原因是5月12日地震当天,全村人参加一位村民的婚宴,宴后又在屋外娱乐,因此幸运地躲过劫难。新华社记者周文杰摄&5月17日,紫坪铺村的村民们在临时帐篷前看报纸。新华社记者周文杰摄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生命的奇迹:映秀镇虞锦华被埋150小时后获救
生命的奇迹:映秀镇虞锦华被埋150小时后获救&&日&00:49:45& 来源:新华网&&&&&&新华网四川映秀5月19日电&题:生命的奇迹:映秀镇虞锦华被埋150小时后获救&&&&&新华社记者蔡国兆、李柯勇&&&&&在被埋现场实施高位截肢手术后,映秀水电公司职员虞锦华于18日20时10分被山东公安消防总队成功救出。自汶川大地震发生至脱险,虞锦华已在废墟中埋了150个小时,救援人员对她的营救也长达56个小时。&&&&&“虞锦华的存活简直是一个奇迹。她被埋在废墟中长达6天多。”在现场指挥的山东消防总队副总队长陆长春说。截至目前,虞锦华是汶川大地震中存活时间最长,也是营救时间最长的一个脱险者。&&&&&15日上午,山东公安消防总队260人徒步17小时,突破从都江堰至映秀镇的岷江左岸危道,成为此次汶川大地震中首支整编制进入震中的援救部队。&&&&&16日上午8时,山东公安消防总队在映电公司办公楼废墟里发现了生命迹象,立即在该地段展开了搜救工作。虞锦华被埋在六层水泥板下,里面乱石、水泥柱交错,营救人员很难判断承重部位。“万一出错,一个乱石落下,她的生命就会出风险。”山东消防总队青岛支队参谋长陈爱新说。&&&&&为了保证虞锦华的生命,营救人员采用了5个不同方案。“我们分别在虞锦华被埋处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都进行了尝试,但由于余震不断、废墟内结构复杂,几次努力都没有成功。”陆长春说。&&&&&营救人员最后采用的方案是从废墟上方打探洞。压在虞锦华上方的水泥板被逐层打穿。探洞打到5米深处,营救人员已经能和她直接对话。但虞锦华下肢也已被水泥板挤压坏死,奄奄一息,同时,她被一具遇难者的遗体挡住,拖出遗体导致的尸水漏泄可能危及虞锦华的生命。营救工作再度陷入困境。&&&&&17日23时30分,天空下着雨,陆长春在营救现场召集营救负责人、医护人员紧急会议,决定扩大探洞,挖出挡在前方的遗体,对虞锦华进行现场截肢手术的方案。&&&&&“迟一秒就多一秒的生命危险。从现场情况看,挖开虞锦华腿部上方的水泥板耗时会很长,而且极有可能引发探洞塌陷。”现场营救的救援队长马刚说。&&&&&余震引发的塌陷令营救工作进行得极其艰难,探洞一度从40公分缩小至20公分,营救人员也时刻面临受伤的风险,但救援人员并没有放弃。18日18时,挡在虞锦华上方的遇难者尸体终于被完整挖出。医护人员进入探洞对她进行了现场截肢手术。&&&&&据介绍,探洞底部只有1平方米,来自广东的医护人员就在那里对虞锦华进行了高位截肢手术。由于探洞极其狭窄,对虞锦华的手术进行了近2个小时。&&&&&记者在现场看到,受困150小时的虞锦华被营救人员抬出探洞后,救援人员又在废墟下的开阔地围成一圈,医疗人员对她进行了急救处理,尔后被送往第三军医大学在映秀设立的医疗点。&&&&&“对被埋超过72小时的存活者营救的处理要极其小心。”马刚说。截至目前,山东公安消防总队已在映秀废墟中救出8名存活者。这些生还者均在地下被埋超过72小时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映秀镇被埋145.5小时的沈培云被成功救出[组图]
现在被救出来的大部分是女性,看来她们的生命力要比我们男性要强。-----------------映秀镇被埋145.5小时的沈培云被成功救出[组图]&日&07:30:01& 来源:新华网&&&&&5月18日,救援人员抬着被埋145.5小时的幸存者沈培云,紧急送往医院急救。&&&&当日,江西公安消防总队救援官兵不顾多次余震和房屋随时坍塌的危险,在汶川县映秀镇经过8个小时的奋力救援,将被埋在倒塌楼房内145.5个小时的53岁的沈培云(男)成功救出。&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5月18日,解放军战士抬着被埋145.5小时的幸存者沈培云,紧急送往医院急救。&新华社特约记者赵建伟摄&&&&&5月18日,救援人员抬着被埋145.5小时的幸存者沈培云,紧急送往医院急救。&&&&当日,江西公安消防总队救援官兵不顾多次余震和房屋随时坍塌的危险,在汶川县映秀镇经过8个小时的奋力救援,将被埋在倒塌楼房内145.5个小时的53岁的沈培云(男)成功救出。&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5月18日,解放军医护人员在抢救被埋145.5小时的幸存者沈培云。&新华社特约记者赵建伟摄&&&&&5月18日,医生正在为被埋145.5小时的幸存者沈培云做检查。&当日,江西公安消防总队救援官兵不顾多次余震和房屋随时坍塌的危险,在汶川县映秀镇经过8个小时的奋力救援,将被埋在倒塌楼房内145.5个小时的53岁的沈培云(男)成功救出。据医院的检查报告显示,除严重脱水外,沈培云的身体还受到挤压,头部和大腿大面积出现皮肤坏死现象,他能活下来是生命的奇迹。&新华社记者刘谨摄&&&&&5月18日,两名医生在病房内观察唐雄的身体状况。&&&&5月18日9时15分,救援人员从四川省北川县医院废墟中救出被困139个小时的33岁的男医生唐雄,获救时他意识清醒,只有些皮外伤。目前,唐雄正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图为搜救队员将蒋雨航从映秀镇都汶公路收费站宿舍的废墟中成功救出。&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5月17日17时12分,在被压在废墟下近125小时后,20岁的小伙子蒋雨航在汶川地震重灾区映秀镇获救生还。蒋雨航的母亲龙金玉从贵州千里寻子,17日中午刚刚到达映秀。目睹儿子在劫难中奇迹般幸存,龙金玉悲喜交加。&&&&5月17日18时18分,救援人员从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化工厂废墟中搜救出31岁的女职工卞刚芬(音),她意识清醒,对周围的人们说着“感谢”。&新华社记者陈凯摄&&&&&&5月17日,四川省什邡市红白镇一名被埋长达123小时的幸存者周志获救后正被送往医院抢救。新华社记者陈凯摄&&&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9小时15分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34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积分94048帖子本月在线0小时0分
专家等级: 结帖率:38%
记者重复了上帖的这个图,我也重复
照片中的女性不但美丽,更令人感动的是,人们仿佛欢迎女神一样欢迎她的得救出来!这种场面,足见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我们,人,号称“万物之灵”,但在地震面前,我们就是比动物还愚蠢,但我们这个群体,对生命的热爱,最终让我们成为万物之灵。----感动在中国,感动在大震之中,感动在大震之后!&&&&5月17日18时18分,救援人员从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化工厂废墟中搜救出31岁的女职工卞刚芬(音),她意识清醒,对周围的人们说着“感谢”。&新华社记者陈凯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震撼人心的那只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