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孤独千年美国戏剧史学家家

&&& &&& &&&
作者简介 ? ? ? ? ? ?
  艾伦?麦克法兰 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英国学术院院士、欧洲学术院院士。著述凡18种,包括《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玻璃的世界》、《给莉莉的信》(以上三种均有中译本)、《都铎和斯图亚特时代英格兰的巫术》、《重构历史共同体》、《17世纪牧师拉尔夫?乔斯林的家庭生活》、《资本主义文化》和《现代世界的形成》等。书评: 23:13:04   来自: 笑 日本镜中行的评论 &&   载《检察风云》2010年第19期   来源:http://atsky00.fyfz.cn/art/723150.htm      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规劝当时的中国,“既不要全盘西化,也不能一味保守”,还说要充分重视对日本的研究。“一味保守”现在已经事实的不可能,“全盘西化”从出现的那一日起就被人批的体无完肤,而罗老先生的建议中贯彻地最不好的,可以能就数这“对日本的研究”了。      细数学界研究日本的著作,也可谓林林总总、数以百计,但普通人看得懂的,又没染上抗日战争苦大仇深的,却真不多。我不喜欢日本,虽然不似很多爱国者一般的情绪激动,再加上长期从事英美法研究,本来也不准备去开读这本题中明写着“日本”的书。而引起我阅读兴趣的是《日本镜中行》的作者,艾伦?麦克法兰,这位英国重量级的社会人类学家――总觉得一个外国学者去讨论日本,不管是褒或是贬,总有隔岸观火的快感。      一书读毕,我狭小的私心并没有得到满足,反而深深信服了鲁思?本尼迪克在《菊与刀》中的那段描述: “日本人既好斗又平和,既黩武又尚美、既倨傲又礼貌……并且他们每一个方面都走向了极端。”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当然对日本人的“好斗”、“黩武”和“倨傲”并不陌生,但屠刀下的历史始终让我无法相信,“日本是我们[作者]所知道的最和平、最不诉求暴力的大型文明之一。”在1637年到1837年的200年间,当欧洲各国在剑与火中苦战的时候,日本却充当着世界上最和平和最免疫于战争的国家,它没有进行过任何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            当然,没有人会将历史标记上“正”与“负”,然后两相抵销,毕竟日本人在朝鲜和中国的兽性和变态已经不仅仅让人感到愤怒,甚至让人毛骨悚然,可以说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所行所止已经成为对人性极限理解的挑战。            然而,当你漫步在日本的土地上,会惊奇地发现这里弥漫着祥和而幸福的气氛。甚至我们在英国文化协会向要去日本的英国游客发的小册上可以看到这样的提示:“一天24个小时,在日本所有城市,包括东京,独立步行都绝对安全。”事实证明这也并不是英国文化协会因为怀有不正当的商业目的而作的广告,因为根据政府官方的数据,1980年,日本抢劫案发生率为每十万人1.3起,而同期美国和英国分别为233起和65起;日本杀人案发生率为每十万人1起,而同期美国为8起。            虽然犯罪率低源自日本政府管理和刑罚制度等各种原因,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日本人是爱好和平、厌恶暴力的。但是什么力量将日本人从“温和”的极端推向了暴力的深渊?是军国主义的洗脑还是一种疯狂的摧毁欲?但似乎两者都难以解释那段令人气滞血凝的暴戾。            麦克法兰对此的解释从部落社会开始,他说,部落社会的一个特点是,内部多能保持和平,内部居民多能和睦相处,而对于异族,他们却极为凶残。其原因在于,一部落的成员在交战时,认为自己的同族是真正的人类,而作为敌人的异族却是“非人”。于是,战争中,他们不管多么地残忍,也不会引发自己的怜悯心,而无端的杀戮也不会导致他们内心的折磨。            在此之后,麦克法兰讨论了日本军人杀死战俘的理由,他认为这源于武士精神,日本的武士认为一但战败,就理应自尽,而没有自尽的人是懦夫,懦夫在武士的眼中显然早已丧失了人的尊严,也根本不配获得人道待遇,所以,战俘受到羞辱甚至杀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外逻辑与部落战争中对待异族的逻辑如出一辙,简单地说就是,你可以心安理得地杀死你的敌人,因为他们和猪狗是一般。            当然,日本人对此的解释非常丰富,其中经常被用来回复西方人的就是,日本不像欧洲人一样有几百年的战争史,它“缺乏经验”,不知道如何限制和克制暴力。但是,麦克法兰的分析显然更据说服力,因为我们在欧洲“文明人”占领了新大陆的野蛮行为也得到了这一理论的印证。            对内的平和和对外的冷酷,这像极了我们对日本一支部队的比喻“黑太阳”――即使有光有热,也决不给外界半分。黑太阳哲学也许真的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理解日军在朝鲜和中国暴行的窗户,但窗户里的景象依然恐怖而无法理喻。麦克法兰在《日本镜中行》里当然不仅仅讨论了战争与平和,那里有文化,有艺术,有财富也有权力,但匆匆观览了这些“景致”之后,却总也提不起那来时的兴趣,也许这就是战争在血脉中留下的那一点什么吧。         
16:08:11   来自: 笑 日本镜中行的评论 &&   原载《广州日报》日博阅版 /html//content_1014794.htm   英国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试图拆解一个充满内在矛盾的日本   □ 周鸣之      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在日本电影大师 小津安二郎离世二十年后来到东京,寻访小津影像中那个谦恭、温情、略带感伤的日本。然而,在小津的墓前,他仅寻得一个“无”字。文德斯不免忧惧。当他立于 东京的街头,色情影像、消费符号,霎时形成了空洞而荒诞的漩涡,与那个大大的“无”字一起,瓦解着他所做的种种努力。        文德斯的挫败感从 另一方面来说恰是源于他的敏锐。法国符号学大师罗兰?巴特曾对日本的空间概念作出过精辟的辨析,他认为东京给世人“提供了一个十足的悖论:它确实拥有一个 中心,而这个中心却是空的。”的确,日本人上菜没有中心,每一道菜只是对另一道菜的装饰;而茶道的意义仅在于它的过程本身。        当英国人类 学家艾伦?麦克法兰上世纪90年代初来到日本时,同样也惶惑于这一番文化冲击:这种文化背后有种种迥异于西方逻辑的“悖论”。        鲁思?本 尼迪克特在她著名的《菊与刀》一书中说,“西方作者用来描述日本人的长长一串‘既……又……’字样,比用在全世界任何国民身上的都要多”,如“既黩武又尚 美”、“既倨傲又礼貌”,并且两头都走向极端,挑战着西方建立在二元对立之上的根本逻辑。        事实上岂止西方人一头雾水,即便作为一衣带水 的邻邦,中国人也难以完全理解日本人的思维。比如川端康成的晚年作品为何突然从纯美滑向了丑陋?我们熟悉的一休和尚,怎么就变成了一个眠花宿柳的狂僧?保 守谨慎的日本人在色情产业上为何如此开放与疯狂?        麦克法兰把日本文化作为比较人类学领域中的一个反常的案例,因为它不但不能用西方的逻 辑来比附,更重要的是,日本“怪就怪在”与其他文化少有叠合。尽管它的宗教和艺术灵感或许来自于中国,对于技术和现代化的膜拜源自于西方。然而在文化国民 性上,这又完全不是一回事。面对种种文化困惑,麦克法兰经过了十五年漫长的日本文化之旅,才写下了《日本镜中行》一书。他似乎完全接受了旅居日本的小泉八 云的论调:“当你发现自己根本不能了解日本人时,那就是你了解日本人的开端了。”        麦克法兰的尝试是从一系列随笔式的记录开始的,从财 产权、法律、亲属关系、政治、经济、艺术各个方面展开,而文化生活方面,更是从能剧到相扑,再到日式泡澡,包罗万象。或许《日本镜中行》本身就是一个异 数,与我们所熟悉的简洁、统一、一贯的西方著作如此不同。它是一面多棱镜,我们需要用它来适应无法平铺直叙,处处充满了内在矛盾的日式文化的各个侧面。         偶尔作者的描述甚至因为全面而到了几乎自相矛盾的地步。在论述是否“好战”的问题上,作者竟说“日本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和平、最不诉求暴力的大型文明之 一”。中国读者看了以后不免生气。不过,麦克法兰在赞美了日本人的温良性格之后,转而描述起他们的另一张面孔,野蛮、暴虐和残忍。        我们 常常不知觉地需要在阅读之后得到一个统一确实的结论,而麦克法兰则略带狡黠地将判断的权利转嫁给了读者,自己则保持了人类学者的独立性。他用略带陌生的角 度,将日本文化之所以表现出诸多矛盾面,诸如和平与暴虐的深层原因一一拆解开。        作者并非不知道这种拆解常常意味着对整体性的损失。但他 仍然认为对生活各种侧面的描写或许比盲目的整体化更能够接近一种异质文明的本质。又或许,只是作者尚且无法厘清自己对日本的情感:“有时候,日本显得如此 美丽迷人,而且意味深长,仿佛让我们回到了天堂、伊甸园、童年和安全港……当我们从梦中醒来,日本却像是一片野蛮、幼稚、因循、好斗的国土,它如此滞重、 黏着、退化,是一个陷阱,是一支塞壬的歌,诱使启蒙和理性之船沉没海底。”
16:44:23   来自: 【读品】 (阅读-记录-分享) 日本镜中行的评论 &&      日本一直是我们中国人不大了解的一个邻国,最能说明这种不了解的明证是:许多中国人都想当然地以为自己了解日本。一生痴迷日本文化、并入籍日本的小泉八云曾说,他的一位日本朋友在临终前对他说:“再过四五年,当你发现自己根本不能了解日本人的时候,那就是你了解日本人的开端了。      事实上,即便在日本居住多年的西方人,仍然常常觉得这个国家是令人费解的。它似乎处处都与西方的文化背景相反,包含着一系列看似矛盾的元素,例如既黩武又爱美、既倨傲又彬彬有礼、既保守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麦克法伦也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感受。虽然从事社会人类学研究多年,但他承认自己原先对日本“近乎一无所知”,“我想当然地认为日本或多或少是中国的缩影”――事实上许多中国人恐怕也是这么想的。然而在深入日本后,他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那是一整套独特的文化体系,最后这个观察竟持续了15年之久,而唯一的结晶就是本书。      有些地方不免让人感觉作者对日本的了解仍不够深。他认为日本女性总体较平等,这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事实(例如古代日本女性有权离婚并享有继承权),但不必过于强调,事实上,1860年日本人初次出使美国时,一个让他们大惑不解的现象就是:“在这里女人所受到的对待,就像在我们国家父母受到尊敬一样。”(维舟 推荐)      [英]艾伦?麦克法伦 著,《日本镜中行》,管可 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4月,32.00元。      本文刊于【读品】97辑                              【免费】订阅 点击.cn/dupinjournal 网站订阅框。 或发邮件至订阅                               【读品】下载请前往:https://groups.googl</group/dpjournal
23:00:37   来自: Wolfeyes (乐观的悲观主义) 日本镜中行的评论 &&   虽然人类学经常将研究的目光投射到相对具有原始性的、范围较为狭窄的村落,但是无疑,这种针对较大范围的文化的研究才更加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虽然从学术的角度来讲,这种尝试已经越来越不讨好,如同作者在第一节中提出:      “当今很多人对这类尝试抱着高度怀疑诸以德态度。有人提出,我们根本不可能认知‘他者’,因为我们根本不可能逃离自己的分类范畴。还有人提出,杜撰一个‘日本’之类的实体,将那里的时间、空间、阶级、性别等丰富多彩的‘变奏曲’弄得寡淡无味,实属荒唐之举。”(P24)      确实,从如此之大的视角出发,又是介绍一种作者旁观的文化,我们或许很容易对其中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比如说,在行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多次引用在日本做田野调查的时候,当地人的自我表述。然而,这种谈论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就如同弗里曼对玛格丽特?米德所提出的质疑一样――当年她所采访的那些女孩子,也许确乎是在对这位来自异国的人类学家说了谎、开了玩笑。但是,如果以“极端相对主义的和后现代的立场”而言,人类学本身便是处于一种并不稳固的交流状态。所有的研究者都是通过“looking glass”去注视彼方的他者,然后将结果呈现为一个稳定的镜像,就像那本著名的《菊与刀》所做的一样。而对于人类学来讲,真正重要的,也许从来不是这种镜像的逼真,而是通过这种观察和阐述所保留下来的东西,可以始终供人们去思索、理解,从而在已有的框架和固见下,去感受、理解并接近另一个文化。而两个文化之间的差距,也许并不比现代和古代之间的差距要小。      这本书讨论的范围很广阔:经济、人际关系、权力、思想、信仰,几乎涵盖了社会的每一个方面,这也意味着深度上必然的丧失。然而作者所试图作的,正是避免支离、而提供一个整体上理解的高度。而在阅读中,我们会不时感觉到,作者用来讨论日本的一些特点,在中国文化中也是几乎不变地存在着的――虽然作者试图将二者表现为相异的文化,但是在这些讨论之间可能仍是缺乏让中国读者十分信服的论证。(当然,这也并非本书关注的重点)而有意思的是,从中国研究者的角度来讨论日本文化的著作似乎还比较缺乏。对于一个如此重要的邻国,我们却总似乎缺乏理解的兴趣,而宁愿套用刻板印象或固有词汇。这也许是因为,对于这样的邻国,一旦要做出深入的理解,反而妨碍了临近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的那种斥力吧?      于是,读这本书,我们实际上是从一种相近的文化背景中跳出,透过了一个纯然异国的视角来关注我们的邻邦。如果说身为英国人的作者是在作一次“爱丽丝梦游仙境”,那么,我们实际上是先要走进爱丽丝的世界,才能看出他们所感叹和赞叹的那个仙境,到底是怎样的。于是,对于作者来讲,日本是一个单向镜中的国家;而对于本来可以更加熟稔地了解对方的我们,却反而先要去在字里行间体味作者本有的文化态度(比如他所提到几次的、一神教的态度)。异国的镜像给予我们的图景,终究是镜中之镜。于是这本书除了提供给我们更多关于日本文化的信息之外,更大的乐趣也许更是来自于在阅读中,对于中国和日本文化的思考罢。
13:08:21   来自: 芊芊 日本镜中行的评论 &&   读《日本镜中行》      日期: 作者:陈增爵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日本镜中行》 [英]艾伦?麦克法兰著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将感觉的碎片,攒集、掇联,用理性的思考,衡量、区分,然后把它置身于思辨的坐标中,定位、排列。一般文化人类学著作,多半是如此循规蹈矩写成的。倘若那些感觉的碎片,另类得璀璨夺目,仿佛闪烁着魔幻的色彩,迷惑你的思维定位体系,挑逗你的理论概念和框架,你将如何?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艾伦?麦克法兰教授的答复是:我会如实叙述我陷入的困境,同时如实留存感觉的碎片,假以时日,进行思索,一一应对,破解困惑。正是凭藉如此的执着,他考察、研究日本。天皇、宗教、礼仪、教育、种族、战争、艺术、家庭,乃至性观念、罪罚观念、饮食习俗等等,均列入他的思索范围。他用长达十五年的“时日”,终于在2007年写成了《日本镜中行》这部研究日本文化的人类学著作。这个颇有文学色彩的书名之由来,是作者搬来了著名童话《爱丽丝镜中游》的故事,比喻自己对日本的考察行程,如同走进“魔镜”一样。学术专著常见的严谨,也在此书中变幻成流畅,似乎近似随笔的风格。       具有英国学术院院士、欧洲学术院院士的学界地位的艾伦?麦克法兰,曾以“英国文化协会杰出访问学者”的身份于1990年初访日本。他发现,自己当时的“这种感觉就像是穿行于一座活的庞贝城”,他甚至引用小泉八云的话:“日本是一片弥漫着入魅气氛的国土,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在它的生活表象底下,潜伏着不可思议的另类性。”小泉八云原是爱尔兰-希腊裔的西方作家、教育家,原名拉夫卡迪奥?赫恩,入籍日本后改名小泉八云。他在日本生活十四年,著有多种有关东西方文化的著作,还有一部知名度颇高的《怪谈》,是他收集、编纂日本灵异传说的文学作品,其中个个故事都释放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神秘气息。无从揣摩艾伦?麦克法兰引用小泉八云的话,是为了强调自己对这个岛国的文化考察中的困惑感之神秘,抑或是证明自己与他同为行走于东西方文化交汇之点上的同行者。然而,至少可以表明《日本镜中行》的语境,是处处呈现作者身处跨文化理解的困境。作为一位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的职业素养驱使他在面对日本文化这么个研究对象时,尽可能从该文化自身的归类范畴和象征符号进行思考,寻找该文化的内部结构,然而,由于他认定日本是个岛国,并且与中国相邻,他便将同为岛国的英国和同为东方文明的中国文化,作为评判的框架来衡量、估测日本,况且他又习惯于运用西方文化的视角观照日本,所以《日本镜中行》必然会展示剖析日本文化时,他面临手足无措的迷惑。该书的开端,就毫无顾忌地如实书写着作者机械搬用西方文化的尺度,评判日本文化状况时种种南辕北辙的尴尬。于是,读这些文字,人们有如在观赏一场西方拳击与东洋相扑的较量――前者尽管是拳风刚劲,看似仿佛拳拳着肉,却因为摸不清对手的要害,如同重拳击打空气般而被化解,消弭于无形中。       然而,即使艾伦?麦克法兰“迷失东京”,人们也可以感受到他思索的智慧――那些既定概念与现实有失吻合的撞击所产生的火花,却有意无意间驱散了遮蔽在曲径通幽小道上的黑雾。更让人们赞赏的是,艾伦?麦克法兰竟然以声东击西的步法,破解南辕北辙之迷踪,轻灵游走在“魔镜”中。由此可见艾伦?麦克法兰多年来在人类学、历史学领域研究的学养之不同凡响。   例如,他在《日本镜中行》中谈及日本的语言:“字斟句酌的言谈都能充当一道黏合剂,由于充满暧昧、微妙和含混,词语变成了折射彼此身份,反映对方意愿的镜子,变成了规避矛盾的工具。”“一旦某事由谁负责的问题出现争议,拐弯抹角的言谈模式就能产生重大效果。”日本人更喜欢对责任不作明确划分,这样就没有哪一个人可以被指出来,对决策承担终极责任。“他们没有个人责任意识,不识道歉为何物。”由此,他的文笔转向探讨日本对二战暴行的认识,考证为何战犯审判中,“大批受审者拒绝承认自己在战事中发挥了主动作用”。为何如今不少当局者还明目张胆企图粉饰历史,悍然参拜靖国神社。由此,他试图寻找日本否定二战历史的文化基因。       他颇为赞赏日本的艺术,他认为:依日本的艺术和寺院而论,日本是一个最美丽的文明。然而他比较了博物馆的朝鲜展厅和日本展厅的色彩,指出两种美学流派的差异:“前者充斥着异常鲜明的大红、大蓝、大绿、大金色,后者辉映在柔和的灰色、棕色、金色、银色之中。比较起来,中国人没有朝鲜人那般艳丽,却也远离着日本的淡淡阴翳。”由此,艾伦?麦克法兰先将话题从艺术转向文学,然后又从日本文学作品读解日本民族的文化个性。他将“淡淡阴翳”作形象勾画,提炼其要素――冷峻。甚至翻检日本著名作家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从中挖掘其根源――孤独。他说,“孤独的人群”是说熙熙攘攘的人群由单独的、离散的个人组成,彼此觉得很难沟通。“如果世上真有过孤独的人群,那就是日本。无怪乎日本文学艺术中存在一股深深孤独的潜流。”他的一位朋友告诉他说:日本人感到非常空虚,“因为每个人的‘中心’一无所有,唯有虚无。每个西方人由于拥有一个个人灵魂和人格,所以感到‘中心’是充实的,相反,一个单独的日本人却像是一个空空的房间”。由此,艾伦?麦克法兰阐述了为何日本人欣赏花之落、月之盈,正是为了那转瞬即逝的感觉,日本人喜欢从众、喜欢集体行动的原因,同样是因为孤独。       文笔游弋于字里行间,纵横于声东击西的时空,如此一个又一个华丽转身,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又有英国绅士的幽默韵味,可以说是《日本镜中行》这部学术著作的鲜明个性。当然《日本镜中行》并非一味挑剔,而是更多地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将日本文化置身于一个宽泛的框架考察,比较它与其他文明的差异。艾伦?麦克法兰说:“西方人与地球搏斗,攫取铁、煤、石,大量捕猎动物,因此‘锻造’(注意‘锻造’这一隐喻)了自己的世界。日本人却像狩猎采果族一样,从大自然的表层如同撇奶油一般‘撇’出自己需要的东西。”他认为日本凭藉“互嵌”的内在体系,一旦知晓了西方的科技和工业化的发展,“他们就能调整利用,然后经营出一个高度工业化的经济体系,堪与原发地媲美,甚至超过原发地”。所以他赞赏日本具有快速应变能力的弹性,形容其为“意识形态的变色龙”。认为它比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更容易进入现代工业世界;甚至认为它暗示着人类的未来,“或许是一个明日世界的部分预兆”。       无论人们是否赞同艾伦?麦克法兰的这个观点,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这本《日本镜中行》都值得一读,他从西方文化视角研究日本文化的种种思索,应该说是一次可贵的别开生面的密码破译,它有利于拓展国人观照东邻日本的思维空间。   
13:06:30   来自: 芊芊 日本镜中行的评论 &&   作者:陈增爵 &新民晚报&5月30日       《日本镜中行》一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艾伦?麦克法兰教授,任职于剑桥大学的他具有英国学术院院士、欧洲学术院院士的学界地位。如此显赫的学养声望,却将自己置身于童话故事中,如同那个充满好奇心的小姑娘爱丽丝一般,并非是“装嫩”作秀,而他确实一度有如入“魔镜”般迷惑――那是1990年,艾伦?麦克法兰以“英国文化协会杰出访问学者”的身份初访日本的确切感受。他发现,自己多年来在人类学、历史学领域研究的思维方式,从理念、构架,到判断、推理,都无法得心应手地施展于这个岛国的文化考察中。他困惑于对这块地域的事物,如果照搬自己娴熟的理论概念和框架进行衡量、估测、区分,均不能对应匹配,甚至南辕北辙。他说日本的政治制度“不符合我们现有的任何归类”;他觉得自己如同来到一个“魔镜”大厅,“镜子在变化,镜中的映像也在随之伸缩和扭曲”;他尴尬于界定的疑难,即不能说日本的某个事物“是”什么,只能说其“不是”什么……艾伦?麦克法兰将他的好奇、迷惑,进行梳理、辨析。如此着迷于剖析疑难,解除困惑的学术思考竟然长达15年!直到2007年,他的《日本镜中行》才出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此书的中译本,或许正在于他15年扎实思索的艰辛砥砺,其学术的“含金量”自不待言。       《日本镜中行》章节篇幅的节律灵动、轻捷,似乎还原、再现了作者当年初探日本的惊诧和迷茫,又以英国绅士的幽默风度,让读者从容观赏他那份尴尬。当然,艾伦?麦克法兰也逐渐不再固执于自己模式的定见,以开放的、甚至借鉴的思维方式,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日本进行考察、研究,其涉及面相当广泛,如:天皇、宗教、礼仪、教育、种族、战争、艺术、家庭,乃至民族性格、罪罚观念、饮食习俗等等,此书用散文的悠闲,逐一记录他在上述领域的思索。这些思索破解困惑,闪烁着智慧,表述又极其风趣、形象。例如他认为: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强大影响,日本人的处置方式是“快速吸纳剧变,然后将新事物做旧。”“日本的一切,包括思想、行为、物体,都是仔细制造出来和严实包装起来的”。他说,“日本人掌握着非常发达的健忘技术,也就是遗忘过去和原谅过去的技巧。”作者那调侃中的睿智,化解了学术著作通常的冗长、艰涩,增加了它的可读性。   
19:52:20   来自: 维舟 日本镜中行的评论 &&   日本一直是我们中国人不大了解的一个邻国,最能说明这种不了解的明证是:许多中国人都想当然地以为自己了解日本。一生痴迷日本文化、并入籍日本的小泉八云曾说,他的一位日本朋友在临终前对他说:“再过四五年,当你发现自己根本不能了解日本人的时候,那就是你了解日本人的开端了。”确实不妨这么说:对来自异文化的人来说,日本人一直像是“熟悉的陌生人”,乍一看似乎并无不同,越深入却越觉得自己原来并不了解对方。   麦克法伦也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感受。虽然从事社会人类学研究多年,但他承认自己原先对日本“近乎一无所知”,“我想当然地认为日本或多或少是中国的缩影”――事实上许多中国人恐怕也是这么想的。然而在深入日本后,他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那是一整套独特的文化体系,最后这个观察竟持续了15年之久,而唯一的结晶就是本书。   对日本的文化观察向来是热门,所谓“日本人论”在日本甚至是一个专门的图书类别,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菊与刀》(同样出自一名人类学家之手),数十年来据统计已在日本印行100多次,合计约200万册。它确立了这样一种有争议的观念:即日本具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独特文化模式,它的“非亚洲性”使日本不仅有别于亚洲其他地区,也在心理上不想加入亚洲大家庭。露丝?本尼迪克特提出的一系列观点曾引起极大争议和轰动,但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她本人从未亲临并感受日本。   事实上,即便在日本居住多年的西方人,仍然常常觉得这个国家是令人费解的。它似乎处处都与西方的文化背景相反,包含着一系列看似矛盾的元素,例如既黩武又爱美、既倨傲又彬彬有礼、既保守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这倒未必是日本人尤为古怪,只是因为它在文化上与西方似乎最为异质――当西方文化被视为“普遍”之后,日本文化就显示出一种地方性的独特来。而当日本人最初遭遇西方时,同样也觉得对方的文化行为和社会体系古怪费解,1860年日本第一次遣使美国时,使团上下对美国的感觉便是如此――例如当加州州长顺道来访时,日本人几乎都拒绝相信,这样一位不带任何随从,完全是平常人模样的来者,居然会是这里称之为“州”的有着大片领地的大名。   一个来自异文化的外部人士的观察,其最重要的意义也在于此:它能够使本文化的成员已熟视无睹的事物显得陌生起来,从而表露出截然不同的意义来。正因为来自没有茶道的文化背景,麦克法伦才会觉得“茶道是一种反仪式的仪式,一个古怪的矛盾。其中有仪式,却没有与上帝或诸神的交流;有礼仪,却没有道德性”。事实上对日本文化最深刻的洞察,常常反倒来自外国人。   正因此,奥威尔才有这样的名言:“只了解英国的人,对英国又了解多少呢?”他的意思是:只有对世界其他地方有了更深的了解,才能深刻地意识到英国相对于其它地方的独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为了了解故乡,首先应该了解世界。日本学者桑原武夫曾说,历史意识的发生是以意识到异质性存在为条件的,一个同质性的封闭社会不需要历史书写――这就是为什么日本直到明治时代,优秀的历史著作极为稀少。谙熟另一种异文化的观察者,一旦书写自己所属的文化,其洞察往往更具有穿透力。   而对麦克法伦这样的外部观察者来说,其意义同样是深刻的,因为日本这样一个陌生的存在,使得他反观自身,反思本文化中一些被熟视无睹的东西。用他本人的话说,这个过程让他觉得仿佛像是在穿越一座陌生的森林,“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起来,原本认得出的东西变得越来越不可理解”;在深入日本后,他终于明白:自己在此前确实抱有一系列基本上未经验证的定见,有碍他理解即将邂逅的日本文化。在本书他所列出的洞见中,常常可以看到他自觉地将日本与西方、中国作对比,如果不是他提到,许多中国人可能还并未意识到,古代中国文明是“世上唯一一个其社会主要阶层不包括战士的国家”。   在有些方面,他显然受到艾森斯塔德《日本文明》中核心观点的影响,即倾向于认为日本在吸收中国、印度等轴心文明的哲学体系时,成功地颠覆和同化了它们。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日本相对孤立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它在古代时期避免受到过强的异文化影响,但过分强调日本的“非亚洲性”不仅加深了日本的孤独,也不符合历史事实。这似乎是西方学者的一个共同特点,即主要着眼于日本与西方之间的差别,而淡化或无视其中某些日本的“特点”实际上是东亚文化圈共享的。本书中说到日本佛教大多数门派主张只有此生,“没有地狱,没有天堂,没有灵魂,唯有人与物质世界”,这正是受到汉传佛教的影响所致。而极低的犯罪率、重视情感和直觉等,也可说是东亚文化圈共有的特点。   此外,有些地方不免让人感觉作者对日本的了解仍不够深。他认为日本女性总体较平等,这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事实(例如古代日本女性有权离婚并享有继承权),但不必过于强调,事实上,1860年日本人初次出使美国时,一个让他们大惑不解的现象就是:“在这里女人所受到的对待,就像在我们国家父母受到尊敬一样。”他们无法理解妇女竟会坚持自己的权利,而男人竟在她们面前让步。而要说“日本是唯一一个其历史记录中毫无巫术信仰之踪迹的文明”,“死去的亲属一般不来折磨生者”,也是不合事实的。日本平安时代具有浓厚的巫术气氛,连桓武天皇都对自己屈死的弟弟早良亲王的怨灵深感畏惧,正因此,古代日本朝廷才极少将政敌赶尽杀绝,以免对方变身厉鬼报复。不过,这些历史细节的小疵并不影响全书整体上的洞见。
20:09:20 安*谢谢你聆听  通过了解自我,我们更了解他人;通过了解他人,我们更了解自我.
20:16:48 马达+丝+狐猴  日本一直是我们中国人不大了解的一个邻国,最能说明这种不了解的明证是:许多中国人都想当然地以为自己了解日本。   -   _^@然是修o性的。因榘凑障乱痪涞剩T蛘咚抑校幢卮嬖谖中耸植t解的一,只有太不t解的大部分,很不t解的一些和自以椴t解的。
00:55:50 流寓  正是“他者”的存在,才有“我们”。人类学者的参与观察,站在他者的立场感受异文化,终究还是戴着己文化的眼镜。   
09:18:35 Dengpc  它似乎处处都与西方的文化背景相反,包含着一系列看似矛盾的元素,例如既黩武又爱美、既倨傲又彬彬有礼、既保守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这种矛盾就体现在日本的文化融合,从历史继承来看属于亚洲甚至受中国影响至深,但日本的地理位置上来说,他必须要在某些方面赶超西方才会有立足与生存之地,就是这种不断的模范、超越,导致了在文化表像上看到的矛盾,其实内在就是一种务实主义。
11:17:00 baby豆蔓  通过了解自我,我们更了解他人;通过了解他人,我们更了解自我.   ---------------------------------------------------------------------------------   +1
21:37:30 阳光下的寂静  哇   感X好深啊   lF自己的WR好\好\……
21:57:13 考拉  跳出圈外看圈内确实是个好视角。但是外国人是否就更能洞悉本国文化的实质?我倒觉得,不同的外国人因为自身文化背景的不同,看出的东西也不尽一致,很难说谁的更好,况且指出的东西呢又常常蜻蜓点水。特别是西方人看中国或日本的作品,往往视角独到,分析却差强人意。又,《菊与刀》这种书在日本大卖,我倒觉得是日本人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和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心在起作用。况且自“脱亚入欧”以来,日本人就时常以亚洲榜首自居,可以与欧美平起平坐,他们看欧美学者的日本学著作,未必像我天朝人对同样的中国学著作那么崇敬。甚至于,我常感到,对于中国学,日本学者也常自命为正统的汉学,可以越过好比宋学的中国学者,直追尧舜的。
09:24:05 维舟  回考拉君: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我今春也被人问到过,有兴趣请见此:http://weizhoushiwan/logs/63174588.html其中听众五的问题。   你说的这些我承认是事实,但外人如果能提供一个独到的视角,不也足够了吗?这本书并非逻辑缜密的社会科学分析,倒不如说像是对日本文化感悟的散文集――它的优缺点都在此。   至于《菊与刀》,这本书在日本争议很大,有些日本学者就相当反感,觉得分析不到位甚至有些地方根本就是错了。当然要求从未去过日本的Ruth Benedict所作的分析完全正确令人信服,恐怕也难,但她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和pattern确实至少风靡一时,要推翻它也并不容易。
22:56:04 egawa  我也觉得此书只能当个散文集看。也许他自称不了解,不理解也是事实。研究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书海了去了,国人言必称《菊与刀》为了解日本的最佳读本云云实在让人无话可说。很有趣的一点,此书至今未译成日文,也足见日本人早已过了关注自身在欧美的映像的紧张阶段。艾伦的另一本书《玻璃的世界》,讨论了日本对玻璃的使用,对科学的认知过程,甚至包括对视力的影响,我觉得比此书更为精细一些。作为一个语言爱好者,我更欣赏他对日语对日本人思维的影响的讨论。文章题目中的“镜”也暗含日本三神器中的“镜”,也足见巧思。
00:15:45 考拉  我没有看过此书,但是据英文版封面,我觉得楼上的发言求之过深了,这个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的书名更主要的是来自于Alice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爱丽丝镜中奇遇记》。Alan MacFarlane 要写自己眼中的日本,何必借用日本神话传说里的“神器”?http://ec2.images-am</images/I/51HBd4oy57L._SS500_.jpg 18:56:36   来自: 笑 日本镜中行的评论 &&   《日本镜中行》   (英)麦克法兰 著 管可 译   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4月版   来源:《晶报》日 /html//content_1060648.htm    麦克法兰主要研究欧州 和英国的历史和文化,在英格兰生活了四十年之久,在尼泊尔住过十八个月,五度访问在那里的人类学研究点,还顺路去印度各地旅行过,在剑桥大学执教人类学十 六载,读过和教过世界各地的部落文化、农民文化以及现代文化,但却对日本情有独钟。首次访问日本以前,麦克法兰对其近乎一无所知,仅仅知道它是中国以东的 一系列细长的群岛。当然地认为日本或多或少是中国的缩影,大部分时期使用着与汉语大致相同的语言,拥有与中国相似的艺术和美学、相似的家庭体系、相似的宗 教(佛教和儒教)、相似的农业和饮食(稻米和茶叶)、相似的建筑风格,认为中日两国都实行过帝制,直到近代两国才各奔东西,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的国家,日 本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       在麦克法兰居住的西方世界,自从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以来,人们便采用了一整套二元对立或二元区分:艺术有别于生 活,工艺有别于美术,大众品位有别于高雅文化,现实主义艺术有别于象征主义艺术,巴洛克风格有别于哥特风格,城市有别于农村,运动和游戏有别于仪式和宗 教,肉体的物质性有别于精神的纯洁性,自然有别于文化。他初次体验日本时如此困惑,正是因为它挑战了所有这些区分。在日本,每一件事情既是文化的,又是自 然的,既是驯化的,又是野性的,既是建构的,又是自由自在的。无可争议的是,日本人虽然生活在全世界最拥挤、最人工的国土上,却非常倾慕他们认为自然的东 西。       日本隔三差五就有一次小地震,给人生带来一种短促无常的况味,这是世界上大部分其他地区居民从不曾体会的。从东京某幢建筑的十层楼 上眼睁睁看着大地沉陷和漂流,感觉日本就像一个在某种动物的脊背上安营扎寨的文明。日本的精神、哲学艺术,大都与这种不稳定意识相关。这些不单塑造了日本 人的心理,也塑造了日本人的建筑世界。大多数日本人居住在很不坚固的房屋中,对于无常的自然环境,这种纤巧的传统房屋其实是唯一可能的应策。玻璃窗和大楼 房是没有用武之地的,相反,细细的竹子、坚实的桑纸加木框,又柔韧又灵活,才能顺着大自然的力量而屈伸。       许多人注意到,日本与西方不一 样,个人的“意义”并没有天生根植在一个人身上,日本人不讲什么独一无二的灵魂和肉体,相反,个人的意义在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所谓独立而自治的“个 人”,这一概念是西方思想和西方个人主义的基础前提,在日本显然缺位。日本生活的基石是一连串的群体:家庭群体、社会群体、学术群体、工会、商号,不一而 足。根据共识,日本人拥有世界上最缺乏个人主义的文明。       日本人普遍守时,如果失去牢靠的机械时间感,他们的都市生活将会崩溃,但是深究 一下又会发现日语本身没有时间维度,这是一个与汉语共有的特点。日语极少使用时态,因此每件事情同时具有发生于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潜在可能。这和线性时间 观截然相反,线性时间向前延伸,在它的轨迹上,事情要么已经发生,要么正在发生,要么可能或将要发生。在日本的茶道中,客人们要把手表摘下,然后进入一个 超时间的空间。日本人主宰时间,而不是被时间主宰。       麦克法兰发现日本之所以能够仅以一代人的时间,从一个低科技社会迅速崛起,在工业和 军事领域超越了人口更多、基础更先进的中华和俄罗斯,吃苦耐劳的传统是一个原因,较之任何别的国家,日本更是一个严酷无情的“保姆”,培养出一国勤劳的男 子,尤其是一国勤劳的妇女,他们不仅在田间卖力地干活,而且卖力地生儿育女,养家糊口。       麦克法兰用了十五年来研究日本,他最后论定,短 短几百年的西方优势之后,世界的重心当回归亚洲。印度、特别是中国,已经加入世界新秩序的建构。他常常怀疑:“日本究竟是令我着迷,还是令我反感?我很难 说清。日本充满混杂和模糊,充满可爱和可恶,它向人敞开大门,也拒人于千里之外。”
19:00:52 芊芊  好!
22:00:32 笑  看来不用电话告诉你了 哈哈 16:38:48   来自: 若辰 (Where Dream Starts) 日本镜中行的评论 &&    鲁斯?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并置代表日本皇族的菊和武士阶层的刀,追问日本民族性中的至柔与至刚及其所产生的“耻感文化”如何将日本人的性格推向追求完美主义的极端。戴季陶的《日本论》是一本日本明治维新近代史的专著,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刻画历史人物,客观、生动而有趣。小泉八云的《日本与日本人》尝试从欧洲人的观点来解剖日本人,其对于日本宗教、女性意识和祖先崇拜有着深刻论述。    在大量论述日本的著作中,这本麦克法兰的《日本镜中行》依然有其独特之处,作者怀着“十足的信心、把握和未验证的推断”进入日本社会,却发现自己如同进入镜子里的爱丽丝,遇见了各种无法相信却真实存在的现象。为什么日本人的语言如此含糊,以至于分不清你我?为什么日本人的行为反复要用“既…又…”来概括?有什么日本人能在市场经济领域与西方人打成平手,却依旧维持着本土文化的自豪感?这是文化人类学专著将带我们一一解开谜题。更可贵的是,其能用英式幽默的语言来阐述严肃的学术思想,比如“洗澡的地点应该尽可能靠近大自然,换言之,就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洗澡。”这绝不是刻意为之,其中渗透着日本人的禅宗思想,就如同一幅日本绘画上只有角落处画有一棵树和一只小鸟一般。   
10:03:36   来自: d25a0000 日本镜中行的评论 &&    麦克法兰步履轻快地穿梭于古今之间,以学者的透视性目光洞察了日本的本质:一支又一支外来水系源源汇入一条奔腾长河,而它的底蕴永远是“变化的同一”,一个自有其完美逻辑的整体。   
14:55:53   来自: 芊芊 日本镜中行的评论 &&   日本是一个鲜活的“镜中世界”,它颠覆了西方一系列传统而必不可少的二元区分,包括身与心、个人与社会、人工与自然、人与神的区分。日本使麦克法兰着迷,也使他不安。他将他那人类学家的困惑转化成了一次以日本为鉴的实验,以期解答有关现代文明之形成和存续的诸般问题。实验的结果,便是这部雄辩、有趣、发人深思的著作。
21:58:31 旅行中的瓶子  请大师指点
19:13:38 桂花糕点  想看啊,这里买不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学家谈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