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出轨的金玉王朝 风弄 小说》

《出轨的王朝》有声小说_MP3下载、收听 - 畅想听吧录制首发
 |  | 
&>&&>&《出轨的王朝》
出轨的王朝
标签:有声读物,出轨的王朝,历史,免费听书
更新日期: 10:23:52
《出轨的王朝》一书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的重新认识。我很怀疑我们以前过于强调的所谓封建专制,实际上,那时皇帝的权力可能相当有限。古代中国大部分时间很有可能都是一个民间百姓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时代。我很赞成《出轨的王朝》对那段历史的努力理解。作者的文采与渊博让人惊叹。——《天涯杂志主编》 李少君
有声小说《出轨的王朝》章节列表
共1页 & [1]&
鸿门宴1谁做关中王、鸿门宴2饭局座位的密码、鸿门宴3舞剑者之谜
安德海,清末著名宦官,自从他进宫就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宠幸,渐渐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研究与探索世界历史,编
名人身上为何会有这么多的未解之谜?究其原因,有些是由于年代久
人气最高的书
评论最多的书
冀ICP备号-1  《天涯读书周刊》四十一期  目
录  专栏:  刘苏里:斤斤计较:重温美国制宪进程(24)  
厚空斋主:如刀秋风中的送别——怀念尊敬的包老师(三)  书评:  
阿啃1919:那甜蜜的黑暗覆罩在灵魂之上——林达《像自由一样美丽》  公民1776:《圣雄箴言录》:他站在神的一边  书事:   护法使者:近知录之:寻向古典  朱晓剑:2007年新书经眼录  书话:   文泉清:人生留“散墨” 身后有余香  白水依人:闲话藏书  赏读:  行走的笔尖:如果一个人,置身荒诞的世界......  蓝剑紫笛:令人发疯的《野草在歌唱》    推荐  编后记    《天涯读书周刊》官方博客网站:http://tydszk./  ??出品单位:/index.asp?vitem=390  ??感谢所有的读者和作者,真诚期待我们的工作能听到您的回音。建议、意见、投稿请发信至:  ??      ??天涯读书周刊  ??    ??????      ??第41期 总第041期 日出版 每周五出版  ??编委会 朱晓剑 蓝紫木槿 月照花林 半夜磨牙 NONO 落木惊风 公民1776    ??轮值主编 蓝紫木槿  ??天涯读书周刊撰稿人(排名不分先后)  ??山西雪堂 阿滢 巴陵 何炜 心岱 重越 吴鸿 朴素 眉睫 叶雷 梅茗 向敬之 刘苏里 王晓渔 王国华 柳已青 介子平 潘小娴 胡洪侠 卢小雅 公子羽 高维生 杨不易 云也退 姜晓铭 朱航满 夏雨菡 苏莫余 小五哥 潘启雯 青青李子 寄意寒星 朴素大方 池头洗砚 江北土著 蓝剑紫笛 子非鱼兮 厚空斋主 五随先生 舒然有梦 白水依人 山西雪堂  ??      ??合作伙伴 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 悦读纪 中国言实出版社 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 三联生活周刊 岳麓书社 花城出版社 北京乐知博克出版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 香港三联书店 长江文艺出版社 武汉七星书坊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 四川新华出版公司 北京中图弘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读客图书有限公司  ??      ??合作媒体 信息时报 《today》网刊 西南铁道报    ??      ??声明 天涯读书周刊所采用文章版权属于作者,如有媒体选用稿件,请与作者或天涯读书周刊联系。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专栏:  斤斤计较:重温美国制宪进程(24)  ?
?——日,星期五。  ??
刘苏里  ??斤斤计较,我以为是反联邦派在新泽西方案夭折后,所采取的基本策略。斤斤计较,让原本比较粗糙的弗吉尼亚方案,慢慢丰富起来,慢慢走向平衡,因而更能反映各方诉求、具有更广大的包容性,因而更具可行性。  ??  ??只一帮人说了算的宪法,本质上根本算不上宪法,即使被制订出来,其可行性大打折扣。不具可行性的宪法,到头来欺人自欺,自取其辱。无论你多么高调声称其具有多么广泛的代表性,最后还是免不了笑柄的命运,直到制订者的信誉丧失殆尽。  ??  ??今天大会讨论的是“19条”之第三条,关于第一院议员的薪水、任职年龄和任职期间兼职限制。都算不上大问题,但辩论依然有声有色。  ??  ??首先是艾尔斯沃斯提议,改议员薪水由全国议会发放为各邦政府发放。北卡邦威廉森附议。说实话,我看不出艾尔斯沃斯的动议有什么过硬理由。倒是坚持议员薪水由全国议会发放的理由更充分,比如伦道夫认为,让各邦给全国议员发放薪水,就会造成议员对各邦的依附,将威胁整个体制。康邦代表谢尔曼再次坚持艾尔斯沃斯的提议,威尔逊坚决不同意,认为这是“原则问题”,并提议议员薪水应“由全国议会落实”。表决结果是2邦赞成,7邦反对,2邦各半,被否决。  ??  ??表决艾尔斯沃斯的动议,4邦赞成,5邦反对,2邦各半。  ??  ??这是什么表决结果?反对由全国议会落实议员薪水的各邦,也并非都同意由各邦政府出钱。他们在徘徊,想不出两全之策。此条只能搁置再议。  ??  ??全国议员的薪水由谁“落实”,当然是个原则问题。  ??  ??此时有人提议,改“固定薪水”为“足够的报酬”,获一致同意。  ??  ??南卡邦代表巴特勒提议,对“议员领取足够的报酬,报酬由国库支付。”两项同时表决。有人反对,认为不符合开会规则。主席请大会裁决,巴特勒的提议是否符合规则,结果多数邦认为符合规则。  ??开会规则规定,只要一邦提出延迟讨论某句某条,则必须延迟。南卡邦提议延迟讨论巴特勒提议。  ??  ??梅森提议,议员当选资格,年龄应限定在25岁,威尔逊反对对年龄的限制。大会表决,7邦赞成梅森提议,通过。  ??  ??议员任职期间不得兼职的辩论,也非常激烈。联邦派认为,可以;反联邦派认为,要限制。大家一定猜得到其中原由。第一院议席由人口比例分配已不可避免,小邦“吃亏”,如果再允许议员们兼职,岂不是全国政府的“肥缺”都被大邦占了?  ??  ??“不得兼职”的表决,4对4,3邦各半,开会以来,最相持不下的一次投票。  ??  ??休会!  
  如刀秋风中的送别——怀念尊敬的包老师(三)  厚空斋主    ??今年四月,我亲戚想买一套完整的《文史知识》合订本,他托我找人在北京办理此事,我自然想到您。虽然那时我还不知道您曾经是中华书局的老编辑,但我知道买书的事托您,准没问题。果然,当天给您电话,第三天您就给我回电话说:书订好了。几天后,我来京去您位于左安门附近的新家,您一定要陪我一起去中华书局。那么远的路,您还是那样,在副驾驶的位置上,让司机七转八转,居然没走错路。  ??  ??一进中华书局,那位在读者服务部工作的女士,盯着您的脸半天,迟疑地问:是老包吗?您笑笑点点头。我知道您其实已记不起那位女士的名字了。进电梯,又碰到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老师,也是那句:是老包吧。您还是笑笑点点头。就是这样,“是老包吗”的问话,在楼里听了好几遍。还有那位卖书给我的女士,在终于记起来您是谁后,马上表示多给点折扣,您还是那样,笑笑,点点头。我当时还没明白,为什么总是问“是老包吗?”后来一想,2004年后,您身体发胖,手术的伤痕又那么明显,特别是头发少了许多,与八九年相比,模样变化太大了。您一定也知道这个问话背后的缘由的,但您只是笑笑,点点头。那天买完书后,您带我去看望您的一位老朋友,碰巧在那小区的门口,遇到了那老朋友的夫人,她也是那句:是老包吧。您笑笑点点头,停下脚步,和那夫人聊了一些儿,聊天中您才想起,她就是您要去的那人家的女主人。那次我才知道2004年的那场病,您的记忆力受到严重损伤。那天,我和您较早地赶到和大家约好吃饭的餐厅,坐下来后,您就和我要烟抽,我不给,说这是师母的命令。您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她看不见,也就管不着。我还是不给,您就假装发火地说:你不够意思,一支烟都不给抽。我只好妥协说:那就抽两口。并告诉您:师母和我说过,您在家也偷偷抽烟的。您笑笑,过了两口烟瘾后,又主动把烟掐灭,还把烟灰缸推到我面前,说:别让晓波知道。我就说:包老师,您越来越像个老小孩了。您就说:是啊,老小孩还有一事相求,今晚我要买单,让我也请他们吃一次饭。果然,晚饭后您抢着算帐,让大家大吃一惊,您想强装着不笑,但终于忍不住,脸笑得像花儿一样。  ??  ??可是,现在,您躺在棺木里,我和晓波老师扶着您的灵车,把您送进吊唁大厅。虽然只有不到十米的距离,但我双脚发颤,心发颤。为您扶灵前,我在吊唁大厅把大家送您的挽联挂到墙上,别人挂的挽联,刚挂好又掉下来,我只好挂完一边又挂另一边,嘴里不由自主地说:包老师您别生气,我来做,我做您就不生气了。站在并不算太高的梯子上,我的双腿抖得厉害,几次感觉要跌下来,又总感觉有一双手扶着我的双脚。此刻我为您扶灵,仿佛听见您在说:海外的朋友一别已经好多年了,能和他们再见面吗?  ??     
  书评:  那甜蜜的黑暗覆罩在灵魂之上  ??——林达《像自由一样美丽》  ??
阿啃1919  ??为了逃脱国际社会对纳粹残害犹太人这一事实的谴责,纳粹在特莱津集中营制造了“宽松”与“模范”的假象,也给予了十分有限的犹太人自治。1944年,国际红十字会对特莱津集中营进行检查,纳粹做了许多虚假的表演。但也趁着这个机会,作为囚徒的音乐家汉斯•克拉萨重排了戏剧《布伦迪巴》。最终,在鲁道夫•弗勒丹菲尔和关押在特莱津的艺术家的努力之下,《布伦迪巴》获得了演出的许可,演员们都是同样作为囚徒的儿童。这个剧,在特莱津集中营连演55场,盛况空前。而在演出当中,对犹太人的灭绝行为并没有停止,一些儿童演员演了一半就被送到东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杀害了,那么就让新的孩子们来演。  ??我们现代人会惊讶而震动于这样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身为囚徒的作曲家,他置身在死亡边缘,但他的艺术想象力依然有着美丽的翅膀;而那些作为演员和观众的孩子们,每天受到着饥饿、寒冷、恐惧的折磨,每天都知道自己即将走向死亡,却依然能够大声唱出他们对欢乐的追求,对美、对自由的向往!那些小小的灵魂多么美丽、多么伟大,正如林达所言,有一些东西,是纳粹和一切邪恶势力想要摧毁,却永远也不能摧毁的。  ??  ??在特莱津集中营,先后囚禁过超过15000名的犹太儿童,最终活下来的只有100多人。这样的人间地狱,却是人类进入文明史之后发生的真实的故事,还打着“科学”与“理性”的旗号。一方面,我们固然要谴责纳粹的种族灭绝政策,惨绝人寰,无以复加;另一方面,尤其使我震动的却在于,为什么,在这样的死亡集中营中,人们还有像蝴蝶一样美丽的对自由和欢乐的追求。他们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梦想,他们的梦想穿越了高墙、电网,思通天地,神接千古。  ??  ??林达这本书,其实只是介绍特莱津集中营中孩子们的绘画的。这些绘画现在大部分被收藏在布拉格的博物馆中,被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宝石”。当我在欣赏这些画的时候,最惊异的不是这些画的本身的艺术高度,而是这些画表现出来的天真,单纯的美好,以及对自由和幸福的渴求。这些稚拙的绘画,比任何名家的作品更能打动人,甚至叫人身心撕裂。  ??  ??这里一定要提这个人,她最终也死在纳粹的毒气室里。但我们永远记住了这个人,她就是画家弗利德。  ??弗利德本来在捷克教授美术,同时自己也创作。当纳粹的侵害到来时,她一步一步退让,先是不给她教书了,那就不教;接着是不给创作了,那就偷偷创作;接着不能住在布拉格了,那就搬到乡下;最后,她来到了特莱津,进了毒气室。  ??她来到特莱津,其实早有准备。她本来有机会移居海外,但她似乎就在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在收拾行李时,纳粹规定每人最多带50公斤的东西,弗利德不是考虑带哪些贵重物品或者带哪些生活必需品,她考虑的是,如何带一些教学与绘画用具,以便在最严酷的环境中,继续她的美术创作和教学。她不愿离开捷克的原因很简单,她仅仅是不愿意抛离了亲人独自存活——或者,这对于她来说,是更痛苦的一件事情。  ??在特莱津,眼见那些受到伤害的孩子,饥饿、寒冷、恐惧、悲伤,他们无神的眼睛,里面充满了人世间最为悲惨的黑暗。弗利德背转身去,努力忍住眼泪,但还是忍不住,于是和孩子们一起痛哭。哭完之后,弗利德要求大家坚强起来,要求大家把手洗干净,因为脏手不能画画。  ??我们现在在书中看到的儿童绘画,无一不是弗利德指导下孩子们的创作。他们在艺术中,复活了自己被戕害的灵魂,重申了对幸福与自由的渴望。我没有见过比这更动人的,更直指人心的艺术作品,尽管他们幼稚、粗糙,但这是人间最为美好的深情呼唤。这样非人的环境之下,还有什么比坚守自己心灵的纯真更为艰难也更为重要的事情?  ??弗利德悄悄的为孩子们开了画展,又参加了戏剧的排演,她还鼓励孩子们写诗。她让这些孩子们通过她指导的艺术活动尽量做到:在身体被囚紧的时候,心灵依然可以是自由的。  ??  
  在读布罗茨基自传《小于一》的时候,我读过最为打动我的一句话:“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生活在世界上一个最不公正的国家里。其统治者,从人类各种观念来看都可以被称为堕落者。但是从没有人这样称呼过。”  ??这句话打动我的,就是这个小男孩,他生活在世界上最不公正的国家里。这句陈述句,表述的是一种怎样刻骨铭心的感受啊!我想,从物质的匮乏、社会的不公正程度讲,也许我这个20多年前的小男孩,比布罗茨基经历更多的不公正,还有更多和我生活在同一个年代同一个国度的无数小男孩。更何况这些集中营的犹太小孩呢。但是他们并不就此沉沦,沉郁的语气也可能蕴含着更多行动和思考的力量。  ??林达这本书,或者更确切的说是特莱津集中营中天才而闪光的儿童画,告诉我们,任是在深渊之中,我们仍有某种光亮可以期待。没有谁能剥夺我们的快乐,没有谁能阻止我们对幸福的追求,没有谁能扼杀每个人在心底深处那种天启的对自由的渴求。  ??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有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当我读完林达前面的故事描述,转而去看孩子们的绘画时,这首诗歌像从书本中站立起来一样,占据了我全部的视线。我读了又读,满含热泪。我22个月的孩子菜虫虫安静的睡在我的身边,他将在我们的爱护下展开他洁白的童年。我知道,我的悲伤不是因为胆怯,不是因为软弱,而是我知道,快乐与幸福与美好的追求,始终潜藏在我们心灵深处,任谁也剥夺不了。我可以很温和,我可以很随和,我可以无可无不可,但这一时刻,我知道内心的坚定究竟有多么坚定。  ??  ??林达《像自由一样美丽》三联书店2007年9月第1版  
  《圣雄箴言录》:他站在神的一边  作者:公民1776 提交日期: 1:03:00
| 分类: | 访问量:21     ??《圣雄箴言录》:他站在神的一边  ??此书相当于一部甘地的语录,加之红色的帧装封面,货真价实的精神红宝书呵。当然,书如作者其人,绝没有唯我独尊,强制摊派的戾气。  ??读其书,相辅以荣膺198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甘地传》浏览生平,两厢照应。  ?? 非暴力不合作  ??充满臣民意识,以暴力革命和唯物论独尊的陈腐教科书上对甘地也是称赞有加,他的贡献在于领导了印度独立建国和民族解放运动,正是三句不离本行,动辄硬将人家往自己的战车上靠拢。类似的定义还有马丁•路德•金和曼德勒,但不知是有意忽略还是刻意躲避,我们的教育体系内没有一字半句提到他们的斗争方式——非暴力不合作。他们从传统的斗争观念中踏出了一条崭新路,而我们依旧沉迷于“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悖论,还摇摇得意,自以为掌握了普世真理足以高枕无忧。  ??纵观人类历史,改朝换代的政权易手伴随着无复的战争、屠戮、欺诈,于是看到了足够的鲜血后,有识之士不禁发问,政治斗争能否放弃对流血的诉求,转而采取一种较为文明的方式?但无论古今,历史和现实似乎告诉他们这是无望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你死我活的拼杀,就是啊,你拿什么做证明,哪朝哪代的变动没有以大多数人的生命作筹码?后来,有了革命这一新名词,换汤不换药,革命就是血雨腥风的九三年,九三年就是阴森矗立的断头台。然而,甘地不仅以他的思想理论更以亲身实践给了世人一个圆满的答案,人类社会中,是可以有这么一条道路的。强权逻辑的铜墙铁壁和话语霸权遂在一个羸弱身影面前土崩瓦解,一轮红彤彤的旭日冉冉升起在暮色消退的苍穹中,渲染一片晨曦。  ??纵览甘地一生的思想,贯彻着“非暴力不合作”和“文明不服从”两大色彩,犹如一棵树上的两大分枝,互为应证。“我理解的非暴力是一种比报复更积极、更真实的反抗邪恶的斗争,报复的本质是增加了邪恶。我打算用一种精神的,也是道德的力量来反抗不道德。我想方设法弄钝暴君的利剑,而不是用一把更锋利的剑与之战斗。出乎他的意料,我不会用武力进行抵抗。我用心灵抵抗来代替暴力抵抗。”于是他发起的反抗运动不再逡巡沉迷与既往历史的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截然相反,煽我左脸,我会自愿将右脸一并奉上。这种思想,一方面固求反抗者自身的道德修养与隐忍,另一方面,似乎自信统治者的良心发现,它是坚信人性本善良为前提。文明不服从,甘地的解释是“个人的文明不服从可以是,并且经常是为了别人的利益。”“我们必须把被捕看作是不合作者正常生活的一部分。”“文明不服从尤其意味着我们愿意向单个没有武器的警察投案。”“彻底的文明不服从是和平抵抗——拒绝服从本邦制定的每一项法律。”  ??此一思想体系并非懦弱绥靖的外露,手无寸铁地、卑谦不避地面对强权在握者,比起揭竿而起,呼啸山林的热血抗争更为艰难万倍,迎着刺刀与枪炮微笑前去,是抱定必死无疑的信心,他背着水,却没有“一战”的准备,只是悄然坐下,谦卑而微笑着注视你。到这一步,已不再局限纠缠于世俗意义上的患得患失,这群人只有一个信念,虔诚地向神无限制接近。他们的更伟大之处在于如果当政者伤害的是我本人,即便创巨痛深,我都从心底里原宥一切犯罪;但当权力的触角一旦危机旁人利益时,我绝不会袖手旁观,代之以替的是据理力争和不懈斗争。所以这绝非传统佛教的出世脱俗,以来生轮转的乌托邦幻想来逆来顺受现实的一切不合理,甘地上前挑战强权,希冀以自己的流血牺牲来换取在位者的人性复苏,他们固信:“无辜者的受苦受难是绝对有效的。”在这里,印度教与基督教无疑在深远精神层面上宁汉合流。看来,东西方文明并非枘凿不入,在文明的纷彩异呈上,更有一条普世价值进行终极摄压。即“万国之上有人权。”  
  局限与困惑  ??关天上关于甘地的最大非议在于怀疑他的这条路是否真为阳关大道,能真正将人民带往自由的一端。据说奥斯维辛之后无诗歌,饱受太多的人性丑恶扭曲之后执着正义与良知的人在人性恶的面前,深感绝望惭愧。遂有人提出了这么一个现实命题,假如甘地面对的不是英国,而是纳粹德国、军国主义日本、苏联、1949年后的中国、波尔布特的柬埔寨……,那么他奉行的一切是否会无济于事,成功的概率几近渺茫?对于事实上的可能结果,我很难看到甘地在公共政治领域内胜利在望。以卵击石、飞蛾扑火、蚍蜉撼大树……世人大可以在茶余饭后大谈历史的马后炮,然无论如何,他们都忽略了一点,甘地曾有话在先“成败不在我们的手中,尽到职责就足够了……我们的职责不过是奋斗。最终,终会如神所愿。”是的,他的一切思考,一切亲身参与,都不在乎于现实的成功值,这自然而然让我想起了我们的胡适先生,假使现实生活中没有自由,我照样热爱自由追求自由,在追逐自由的过程中享受自由的乐趣。  ??奋斗过了,挣扎过了,即可。真正能流传下来并得到公认的历史绝非帝王将相史,温馨的年代会在现实中逝去,朴实的传统也会在现实中失去,但它们毕竟切实存在过,使后人在仰望苍茫夜空时,得以见到点滴星辉,于是他们有了参照物,更平添了几份信心。  ??甘地一生的言语都与真理有关,他总是急切地在现实与构造臆想中寻求绝对真理。可是,这个绝对真理,对饱受以真理名义之戕害的足够引起神经质的怵惕,激发过重的争议。假借罗兰夫人的控诉“真理,多少罪恶借汝之名而行!”  ??很幸运,甘地和他的人民遇上了大英帝国,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揭橥资本主义革命的国度,自大宪章运动以降,她的一整套社会机制得到了健康发展和有效运作,有权者被成功束缚在铁笼里,日就月将从暴戾恣睢变得温顺驯服。甘地被殖民当局逮捕了,但是奉命逮捕他的是具有合法手续和权力的警察机构,等待他的有正常审判和公开听证,有新闻媒体对他的热度关注,有民众的游行支持包括英国本国部分民众;他不会在半夜里被克格勃的“黑乌鸦”车悄无声息带走,然后以一个普通编号忽然出现在某个荒凉绝望的劳改营中,又忽然地死去,从人间蒸发,又抑或在公审之前被割断喉舌,死后向其家属收取五分钱的子弹费。这里,是英国法律在当家作主,是一个有迹可循的法律程序,是一个公开透明的“开放社会”,还有一群人性不泯的当权者。在一场用1650发子弹屠杀1516名请愿民众的悲剧后,当事人英军的戴克将军受到了英国法庭的审判,在电影中英国法官穷追不舍“你如果能把装甲车开进去,会用机枪扫射吗?你知道人群众里有妇孺吗?可是为了达到目的,这都无关紧要吗?”同为大英帝国的官员,有着沆瀣一气的国家利益和所谓“民族节气、荣誉”,他们有着足够充足的姑息纵容,互相包庇的理由借口,但普世价值凌驾一切之上,屠戮生命总是一项罪恶。看着这个幸运儿,我不禁想起了同在狱中、同秉持非暴力思想的朋霍费尔和林昭,很不幸,后者走上了他们悲惨而又壮烈的宿命。  ??在一个依靠契约精神,民选出来的政府里,纵有种种与美好相违的阴暗与丑陋,只要动用合法权利去反对、争取,蚊蝇般的声音终将会被放大至黄钟大吕,而不是一巴掌掐死。可是,遇上一个不具备合法性的政权时,怎么办?像罗斯福、丘吉尔那样毫不退缩地向轴心国们宣战吗?这时候,以暴制暴是不是惟一仅剩的出路,此乃我的困惑与煎熬。  
  道德乌托邦  ??甘地的思想理念中并没有多少现代政治理论作为支撑,譬如契约精神、权力平衡、人权意识、公民社会的构建,他的滥觞追踪不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洛克等先驱者。甘地的意识应是起源于本土,得益自古代印度教。他是个杰出的宗教改革家,以整合古老的理念来挑战现代世界的权力运作,他穿梭了深邃的时空。  ??有着不足,也有着完美。  ??我很难赞同他对道德自律的渴求,纵观古今、横较当下,能做到像甘地那样的道德操守者,放在时空长河里,总是不多的,所以这样的道德王国在现实中极难具备可操作性。甘地自己深信“作为人类,我们的伟大之处与其说是我们能够改造世界,不如说我们能改造自我。”他自己无愧于“圣雄”的称号,言出必行了,严格做到自制自律,在漫久琐碎的日常生活中素食、禁欲、简朴,对物质享受消褪了占据之心,即便是低微的、合理的,看起来必不可少的。这样的清教徒式戒律,在我看来不具临摹性,只能说我们敬仰于甘地作为伟人和先知的不平常之处,在赞美、怀念他之际,没有几人会有意进入这种晨钟暮鼓、黄卷青灯的苦行僧式生活,在这里,甘地的境界又一次同基督教的修道院殊途同归。大多数人只是站在墙外听其祷告布道的信徒,我们是凡人,不愿超俗神化,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使得我们决计难以放下一切繁华竞逐,因为那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每一点一滴时间。生活还是美好的,充满鸟语花香。故积极生活与苦行修道并不相悖。我们没必要深入参与他的世界,只要能在现实中多少借鉴一点即足矣。  ??人间没有乌托邦,要有,也能只能在天上。故甘地的道德乌托邦欲贯彻现世,同政治乌托邦一个结果。我是相信假如人间真有一天实践了他的一切呼吁,恰恰相反,中世纪的阴霾立马笼罩世界,甘地僭越成了耶稣,他的理想王国蜕化为野蛮颟顸的宗教裁判所,尽管他的本意是绝对善良纯洁的,但谁能保证他人不借着他的旗帜狐假虎威、为虎作伥。一切罪恶也就莫此为甚了。  ??反正,我在圣雄面前仅有叹为观止,绝少有效仿之志,除了他的非暴力不合作与文明不服从。我惟一相信的,仍是制定一个合理的政治体系与威胁足够小的权力分配框架,这跟收银机的原理一样,我宁愿借助于外部器物的客观制约,而非人类本体的主观克制,我相信人性是好的,但光辉灿烂的背面必定隐藏着张灏言指的“幽暗意识”,那是发自对人性中与宇宙中与始俱来的种种黑暗势力的正视和省悟。尼布尔的名言“人行正义的本能使得民主成为可能,人行不义的本能使得民主成为必要。”恰好是对幽暗意识的绝佳注脚,也是对人性善恶的平衡。  
  国货与洋货  ??甘地对于席卷而来的工业革命是抱着深深戒惧的,光怪陆离的现代文明似乎让他不知所措,他的内心就是电影《海上钢琴师》中1900,视工业革命的浪潮为洪水猛兽,固守着潜意识里对田园牧歌的缱绻相依。甘地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一个复古主义者,一个东方的民粹主义者。他固执地认为土布经济才是“充分关心人”,在手工业与机械化的冲突中,他观点如下:“通过土布运动,我们竭力树立人的至尊地位,用以取代控制人的机器的无上地位。”甘地更是将潮流浩荡的物质文明比作“疾病”、“灾祸”、“罪恶”、“恶魔”,狭隘认为西方的道德水平普遍堕落腐化。这种视为畏途的恐惧下,他提倡回归乡村,自愿地顺从生计劳动,重新过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那里“我设想的农村经济,完全没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俨然一派知足常乐的桃源生活。没有市场经济的存在,没有全球一体化的波及并参与,这样的社会只能说是封闭自塞的一滩死水,在电影《上帝也疯狂》系列里,即使非洲的原始部落都无可避及同现代文明的冲突。  ??不管怎样,甘地的追求经济平等,公平分配没有错,这是人类的大同梦想,但仅凭借道德感召远远不济事,无奈甘地是善良的,从不惮以恶意去观察周围,他从心底里消弭了别人对己的一切伤害。  ??从这一点上讲,我认为他更显明的是以道德楷模的形象呈现,还不具备现代人格,他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家,尽管他被誉为印度的“国父”,但较政治范畴内的同仁们相较,不由土冒了一点,比如华盛顿、杰弗逊、马丁•路德•金……  ?? 结语  ??甘地是一个真正的道德楷模,他的伟大值得我顶礼膜拜,可是我不会去相仿,除了“非暴力不合作”和“文明不服从”,因为也无处仿效。他一生提倡非暴力,最后死于暴力的枪杀行刺下,不啻于对人类的一个冷酷玩笑,看来非暴力之路注定是坎坷不平的,而且不忌讳殉道者的鲜血。但甘地身后的印度人民是幸运的,所谓亚美非人民的解放运动潮中一环,更多的国家在驱赶走西方殖民者后也随之抛弃了西方文明与价值观,前门拒狼后门进虎,本国的独裁者远比殖民母国可憎。无奈而荒唐的变局,纷纷堕为一个又一个奈保尔笔下的《河湾》。  ??印度的建国历程在我眼里简直是个神话,美国在1776年的独立建国已令我欣喜若狂,可是前者更富传奇色彩。也许,只有日后的美国、南非的黑人民权运动和东欧的天鹅绒革命与之前呼后应,反复证明了这条路线的现实可行性,可操作性。  ??哦,我陡然想起一位美丽撩人的亚洲女性——昂山素姬,她就在甘地的隔壁,而她和甘地就是我们的邻居。  ??三四十年代的印度,铁轨上蹒跚着人满为患的火车,人、车都是气喘吁吁,日复一日,半个多世纪荏苒远去,印度的火车皮依然拥挤如昔。可是,这是一车民主的车皮,陈旧的外表下隐藏着鲜活的生命力,这样的国家,崛起利人利己。  ??  ??成稿于07-11-19  
  书事:  近知录之:寻向古典  
护法使者  自从开始网购之后,就不大在书店买新书了。本意是能省则省,实际总量反而是在增长。逛特价书店却依然。前晚在老百姓帮王若飞下了一些订单,包括阎连科的《丁庄梦》、以前曾卖过的上海教育版“学人文丛”(《张灏自选集》、《许悼云自选集》、《李欧梵自选集》),自己此前已读过的《穿透爱情》等。  ??  ??过去一个多月中,老百姓曾进过两批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书,文学方面挑了小说,思想哲学方面只挑了少数几本,更多的觉得过深(有不少是研究宗教的,虽然自己也打算开始搜罗有关圣经的书),料不大会有心思去看,就没买。很多人都会有俄罗斯情结。买《路标集》的时候,记得刚在南周上读过秦晖的夫人金雁、李锐的女儿李南央写的长文。所以看到垒成一摞的丛书,欣然有亲切感。  ??  ??钱永祥的《纵欲与虚无之上:现代情境里的政治伦理》其貌不扬地淹没在书海丛中。大概因系台湾学者,少为人知之故吧,不过其实好像在《读书》等杂志上看到过他的名字。乡人周作人译的《路吉阿诺斯对话集》亦品貌素朴,却正是我最近想买的有关希腊神话的书,这书后来发现在三叶里也有。三叶另还有一套极好的《希腊的神话与传说》,楚图南译,只是定价有点贵,上海译文、华夏新出的都比它便宜,但都不及这上下两册插图版来得好。  ??  ??《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仅就标题而言,就击中了我的几个关注点:江南、乡村、地权、历史、人类学。可以列入我一直在积累的“乡土中国”集合系列。  ??  ??霍布斯鲍姆的史论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总结者》,仅看目录就让人吊足胃口:“历史学家从马克思那里学到了什么?”、“森林中的后现代主义”、“论来自下层的历史”、“奇特的欧洲史”、“作为历史的现在”,等等。据“中文版序”介绍,霍氏本人公开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主张“从下而上”地研究历史,从小人物或普通的社会现象着手,曾通过研究工人戴鸭舌帽、食品的标准化和大众化的休假等现象,对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进行理论分析。这种与帝王将相战争阴谋相异其趣的社会史的关注角度和研究进路,正是我最属意的。(尽管这本书作为史论仍不免偏于宏大叙事)目前国内出的一些这方面的书,譬如《街头生活》、《木材的流动》、《恋恋红尘》,都是看名字就叫人喜欢的。在今年10月份的《书城》杂志上,有一篇《伐木烧炭的运作机制》,也是类似的风格,该文挖掘了延安时期()边区的生产生活中因伐木烧炭导致水土流失,引起注意后组织专项调查,并一度采取措施保护环境的历史史实。但是,诸如《放屁的历史》之类则似又过犹不及。  ??  ??已有许久未在华业买书。因常常看不到好书,且多为盗版。此次总算挑到几本,《名利场》是由杨绛的妹妹杨必所译,这个版本的装帧也颇有大家闺秀之感,让人看着非常舒服。《欧洲自由主义史》所属的“人文译丛”也是值得研读的西方政治学经典。此外还有《纪德精选集》、大江健三郎、北川悦吏子、何炳松等的书,暂时未买。  ??  
  书名/著作权人/丛书/版本/定价/分类/书店/(折扣)购买价/日期  ??  ??1、对另一种存在的烦恼——俄罗斯白银时代短篇小说选 吴笛编译 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化丛书 昆明:云南人民1998年4月第1版 13.8 文学 小说 绍兴市老百姓书店 5 日  ??2、银鸽 (俄)安•别雷著,李政文等译 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化丛书 昆明:云南人民1998年4月第1版 16 文学 小说 绍兴市老百姓书店 6 日  ??3、能不忆江南 叶灵凤著 南京:江苏古籍2000年1月第1版 6.5 文学 随笔 绍兴市老百姓书店 4 日  ??  ??4、上海是一个海 姜玉珍编著 名人看名城丛书 上海:上海画报2002年12月第1版 14 文学 散文 绍兴市老百姓书店 3 日  ??5、武汉印象近记 周翼南、王稼句编 名人看名城丛书 上海:上海画报2002年12月第1版 14 文学 散文 绍兴市老百姓书店 3 日  ??6、汪曾祺自述 汪曾祺著 大象人物自述文丛/李辉主编 郑州:大象2002年10月第1版 27.2 文学 散文 绍兴市老百姓书店 14 日  ??  ??  ??7、收获2006.4  ??8、收获2006.6  ??9、南风窗日  ??10、南风窗日  ??  ??11、纵欲与虚无之上:现代情境里的政治伦理 钱永祥著 北京:三联2002年10月第1版 22 学术 政治学 绍兴市老百姓书店 0.6 13 日  ??12、路吉阿诺斯对话集(全两册) (古希腊)路吉阿诺斯著,周作人译 苦雨斋译丛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1月第1版 68 文学 散文 绍兴市老百姓书店 0.3 20 日  ??13、雅典与耶路撒冷 (俄)列夫•舍斯托夫著,张冰译 俄罗斯思想文库 昆明:云南人民1999年3月第1版 24.5 学术 哲学 绍兴市老百姓书店 0.5 12 日  ??14、亘古不变之光——观察与思辩 (俄)谢•布尔加科夫著,王志耕、李春青译 俄罗斯思想文库 昆明:云南人民1999年3月第1版 16 学术 哲学 绍兴市老百姓书店 0.5 8 日  ??15、路标集 (俄)基斯嘉柯夫斯基等著,彭甄、曾予平译 俄罗斯思想文库 昆明:云南人民1999年3月第1版 12.3 学术 哲学 绍兴市老百姓书店 0.5 6 日  ??  ??16、名利场(上、下) (英)萨克雷著,杨必译 外国古典文学名著选粹 北京:人民文学1957年5月第1版 35.5 文学 小说 绍兴华业书店 0.6 20 日  ??17、死刑犯之子 (奥地利)埃布纳-埃申巴赫著,张载扬译 上海:上海译文2001年1月第1版 9.8 文学 小说 绍兴华业书店 0.3 3 日  ??18、欧洲自由主义史 (意)圭多•德•拉吉罗著,杨军译,张晓辉校 人文译丛第二辑 长春:吉林人民2001年1月第1版 21.5 学术 政治哲学 绍兴华业书店 0.3 7 日  ??  ??19、绍兴:桥乡醉乡 陈九英编著 名人看名城丛书 上海:上海画报2002年3月第1版 14 文学 散文 绍兴市老百姓书店 0.4 5 日  ??20、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张佩国著 学术创新丛书 上海:上海人民2002年9月第1版 27 历史 土地史 绍兴市老百姓书店 0.5 13 日  ??21、史学家:历史神话的总结者 (英)霍布斯鲍姆著,马俊亚、郭英剑译 上海:上海人民2002年6月第1版 23 历史 论文集 绍兴市老百姓书店 0.5 11   日  
  2007年新书经眼录  朱晓剑   ??在2007年断断续续地读了一些书,好书坏书可谓一箩筐了吧。尽管有人说太热闹的书慎读,但也有一些书是可以一读再读。那就个人的阅读经验,出版社赠送不在此列,也不妨列个名单看看,这一年有多少书值得我们回味一下。  ??  ??《出轨的王朝》,押沙龙/著  ??现在阅读界流行“历史热”,不是阅史可以知世,而是大话、戏说它们,靠谱不靠谱都没多少干系,历史,毕竟是被人们打扮的小姑娘而已。但押沙龙同样说历史,不搞这些名堂,尽管这样更能取悦读者。他对历史怀有某种责任感。他从不同侧面对晋朝做了解读,而这有利于看清那段历史的真相,尽管这种真相可能距离真实的历史远了些,也未必客观,却是值得称道的。  ??  ??《金丝猴部落》,古清生/著  ??作家古清生三度深入神农架丛林,同科考人员一道观察、记录和领略野生动物的原始生态,捕捉金丝猴日常生活的美妙场景,深度发掘和描述一个真实而非凡的动物社会。这本书有些科普,甚至自然主义的风格。  ??  ??《幸福经济学》,刘正山/著  ??  人类的幸福是经济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本书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回答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活着”,即决策主体如何对其人生(包括爱情、家庭、人生道路、工作与休闲等)进行最优选择。这跟《成都客》提出的“像成都人那样有趣的生活”有相当大的可比性,可以更好地诠释“幸福”这个词语。  ??  ??《风声》,麦家/著  ??麦家的小说有目共睹,在当代小说中可谓是一位异数。这部小说延续以往的风格,而有所突破,书一面世,就受欢迎,虽不是当红作家,亦见其功力的非凡。  ??  ??《读库》,张立宪/主编  ??《读库》系列可谓近年图书中的另类,以一人之力绵延图书的出版,而这套丛书在质量、知识诸多方面都比较优越的书,不可不看。另外,陆灏主编的一套小开本丛书,二三十种,在闲暇之余翻阅,也是难得的享受。  ??  ??《嗜书瘾君子》,(美)汤姆•拉伯/著 陈建铭/译  ??作者以幽默诙谐的手笔,娓娓道出对书籍的搜求、阅读与收藏的痴迷,把爱书人的种种病状--列举出来,让我们看了会心一笑。这套关于书的书值得一读就是把读书人的风貌可谓一一呈现,从而拥有无限的魅力。  ??  ??《野菜博录》, 鲍山/著  ??我国自汉代以来就有不少考定名物之作,明人尤注重植物图谱的编著。通行的此类专书计有四种,即朱(木肃)的《救荒本草》、王磐的《野菜谱》、周履靖的《茹草编》,以及鲍山的《野菜博录》。这本书最为晚出而能后来居上,这一方面是由于此书对于前人的继承,更有作者的访查,对今天的人来说,是了解野菜的捷径之一。  ??  ??《药窗诗话》,吴藕汀/著  ??一诗一话,内容涉及书画、饮食、经史子集等诸多方面。作者以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对民国时期浙江嘉兴及其周边区域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方式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  
  书话:  人生留“散墨” 身后有余香  文泉清   ????  ??上周于孔网拍卖区看到一册印刷及书品蛮好又是签名本的油印诗词集《散墨集》,于是以底价20元竟拍得之。今日收获一看,果然很值得,不惟书品之佳以及作者签名的意义,就是从此人的学习写作诗词以及文字功力来看,就值得一读了,何况印刷精良,让人见而爱之呢。  ??  ??此书油印时作者已经是八十五岁的高龄了,而促使作者印刷此书的一位朋友则在此书印成前一年去世,作者的夫人也在成书这年年初去世,故此书的出版,即是对故人的一个怀念,亦是对自己人生行迹的一个印证,可见此书的存在价值。  ??  ??作者一生似乎仅有此书留存世间,兼之作者为龙榆生先生的弟子,则此书存于今世者,亦为罕见矣。余以廉值得之,岂非幸运。书虽油印,亦是当时通行之书钉装订本,然其效仿线装之格式亦颇接近,作者的校友赞助印刷、老友亲笔手书,以手写体缮刻印刷,颇觉精美可喜。  ??  ??是书为作者七十年代以后所作二千余首诗词中多半已发表过的三百余首汇集而成,内容为:一 古诗;二 五言律绝;三 七言律、绝;四 词;五 折枝;六 附录等。全书五十八页,白纸印刷。  ??  ??此书首篇“古诗”题为《与内子邓超岑七十同庚(徵诗)自述》即可见作者诗词才情与文字功夫,其开篇即言:庚戌坠地我与卿,相隔天涯不识名。我是农家野孩子,汝为名宦令千金。我幼负薪学种麻,汝随夫任远离家。童年生活天壤别,迨入学堂各自夸……我游蜀桂返闽疆,抗战初期会顺昌,一主校政一医政,不期邂逅异寻常。校与院门咫尺邻,排难解困屡相亲。相知数载生情意,爱慕深时缔婚姻。师范主持计八年,栽培桃李逾三千。以上云云,可见作者夫妇之间的缘分,亦可知作者的人生经历。  ??  ??随意翻阅,此书当然也有一些应景之作,但是更不乏精妙佳句。此类油印小书,世上颇有不少,现价亦不甚贵,若得百册左右略略记之,亦可见当世词人风骨性情,岂非无益之事,日后或可逐步觅之,亦将另得佳趣尔。  ??  ??文泉清 记   
  闲谈藏书  白水依人  ??  ??东汉时期,班固编撰了《汉书.艺文志》,在正史上留下当朝人的藏书和著作记录,开创了藏书史上的壮举,后来,一些史书上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其实,也反映了藏书在各个朝代都有的事实。当然,对于普通的读书人来说,我们只求读书的乐趣和精神的充实,无须强求登堂入室。  ??  ??读书,恐怕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或多或少罢了。而藏书恐怕不是这样了,毕竟,要有一定的规模,至于藏书家,那更是甚少了。无妨,我们不必要每个人都是藏书家,但要做个藏书的人,条件如能放宽,都可以做到一点的。  ??  ??书和读书,是当今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了。藏书,不外乎下列几种,有增长智慧之用,有自娱自乐之趣,有修身养性之需,有借鉴考证之备。  ??  ??如今,信息的泛滥,世界淡化了,人情淡化了,伦理在挣扎,良知在徘徊。总有一些不可捉摸的情态在影响彼此的处世。如果,你能钻进书中,让思维从烦躁的生活里冷静下来,你会发现是一片安宁温暖的天地,你尽可以想入非非,你尽可以享受幸福。  ??  ??藏书,有此功效,应该是有的。  ??  ??喜欢读书的人,大多数是比较喜欢买一些书,收集一些书,后来慢慢的也就习惯了藏书。于是,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偷闲去逛书市、旧书店、旧书摊,而且每次总是欣喜而归,觉得那天的时光是幸福的,是充实的,心情也特别的好。回家就小心翼翼的翻阅起来,然后分门类别,装上书架。如果那时赶上吃饭或者出门,都会恋恋不舍的望一眼书架,觉得那里才是人生的乐趣所在,那里才是精神快乐的园地,那里尽管是平淡无色彩的,那里尽管是静默无声的。  ??  ??清代徽州有个状元叫金榜的人,登科后,只任职山西乡试主考官一年,就辞职回家了。理由是“状元及第不为仕,回归故里事桑麻”。远离政治的险恶,回乡下过平淡的生活。建藏书楼,读书著书,忙得不亦乐乎。另外,我们从侧面来看,为《四库全书》献书的人,不一定都是当官的,但是他们不求仕途,只求诗书相伴,看来,坐拥书城的逍遥,比飞黄腾达要来得塌实。  ??  ??王安石不仅藏书还能熟知书中所有内容,真是难得。在“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中,他让徐伦  ??把书房中左右二十四橱书打开,任苏轼从某书中翻开某页,他都能背诵出来。读书,不是为了装潢门面的,是需要读的,记的,说到底是为了用,即使记忆有差也没关系,可以翻阅查找。如果不能用,再多的书也就少了更多的价值。人家半部论语治天下,有些让人惊讶,可也说明一个道理:会读会用才是真读书。  ??  ??藏书人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借书。借书人如果有信用,那最好。如果信用不能保的,就有些让人心痛。借出的书收不回来,一来二往的,最后落得自家郁郁寡欢。本人总结了许多经验,最终都是徒劳。最后,只得咬牙说‘不’,倒也封了不少人的口,可也得罪不少人。要做到‘不顺得哥情又失嫂意’,着实要些魄力的。记得有次手头紧,想问某人借钱,可是之前曾拒绝了某人借书,想来想去,干脆不借,想办的事就狠心不办了。  ??  ??话又说回来,对于那些喜欢读书又有诚信的人,还是值得借的。一来,可以分享知识的喜悦,二来可探讨一些话题。至于西晋文武全才的杜预,(他对《春秋》的集解对后来有很大的影响),他就告诉其子不要借书给别人看,说:“……当别置一宅中,勿复以借人” 。就是封闭的知识了,也不值得提倡的。  ??  ??清代藏书家孙树礼说积书胜于积财,西方人建图书馆,要求每3000人一个,或每公里有一个图书馆。说明读书在社会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书启人以智,让人懂得怎样通过自己努力去生活,而不是直接给予钱财。  ??  ??藏书是为了读书,读书又懂得了藏书的意义。藏书一屋,读书万卷,都是为了锻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这个起码的基础都没有了,恐怕做人的乐趣也没有了,精神也没有了。    
  赏读  如果一个人,置身荒诞的世界......  
行走的笔尖  我知道世界上有康赫这等人物,还是因为老吕。        那次和老吕到一书店买书,他一掷千金,淘了一大堆好书,却舍不得打的几个碎银.书又这么多,没办法,本着有难同当的原则,我只得当一次搬运工,劳动的报酬就是一本康赫的《独行客》。        翻开版权页,我看到了校对一栏上老吕的大名,不禁一乐。一缕酡红飘在老吕那张小白脸上,像春日的一朵桃花。他连忙解释道,嘿嘿,把关不严,有几个错字。不过有的错字我改正了,但印出来还是这样,哞办法啊。那情景,像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        这是一本很薄的小书,开本小,篇幅也仅相当于当下文学刊物上一个普通的中篇。按照康赫自己的说法,这是一本即兴之作。但这本书的问世却使他另一本野心之作《特洛伊》的诞生想的遥遥无期,至今仍然千呼万唤未出来。我没有看过他的第一本书《斯巴达》,所以我凭借自己既往的经验对这本书的解读是一种冒险,因为一个作家说过:一切的阅读都是误读,虽然后来他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中矢口否认。而依靠另一个后现代大师罗兰•巴特说法:文本诞生之后,它就与它的作者没有任何关系。或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摒弃那些惯常的捕风捉影的索隐,那种索隐类似于娱乐八卦刊物的猎奇。我所想要的,是让一个文本呈现一个世界。        文本中的逃学少年没有任何武功可言,作者却要称其在T城的经历为游侠,这显然是对武侠小说或网络游戏的戏访,或反叛,这种黑色幽默的笔法让我想起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或者说,一个即使不会半点武功的人,只要心存信仰,这个信仰哪怕只是对爱的信仰,他也是侠。所谓:手上无剑,心中亦无剑,方为侠之大者。  作者对T城的描述,正如颜峻说:“最为惊艳的是康赫对中国市民精神的精确洞察,和堪称壮丽的夸张放大。他写到的一切市民生活的场景都是冷漠、伪劣、暴力、贪婪、粗鄙、麻木,人们像老鼠一样茁壮地生存,过着毫无尊严的、猥琐的生活。他所写到的每一个细节都只是对现实的夸张,没有爱,没有同情,没有浪漫,只有生命力在卑贱地生长。人们对死亡无动于衷,对他人无动于衷,也对自己无动于衷:13岁的少年以杀人为荣,流浪汉从江里捞了尸体烤了吃,流氓以开车撞人为乐,野狗乘机从死人身上撕走一块肉……”是的,T城的精神形象贴合中国的任何一座城市,无论是上流的权贵还是底层的平民,都一样的卑贱和卑鄙。草菅人命的长官,滥杀无度的警察,对权势顶礼膜拜冒充国家机器的三轮车夫,淫荡无耻、抢朋友老公的卖布女,毒打自己的孩子像打一口牲畜的父母,足以磕掉那些习惯风花雪月、温情脉脉者的美学牙齿,作者让我们认知到人在此一世界的存在毫无价值,人如鸿毛,命如野草,生命如刀收割着那些生锈的芦苇。T城,人世的缩影,地域的别名。        好像越是单纯的人,越有获救的可能。在我看来,作者至少是这样认为的。尼采说:我要跟你们说精神的三种变形,精神如何变成骆驼,骆驼如何变成狮子,最后狮子如何变成小孩。而少年的赤子之心正属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第一境界,即便如此,他也可以在一个不相信爱情、丧失爱的能力的世界里,依靠单纯的信仰,怀揣一份美好。我要说说他的女人,大奶子布比,那个被朋友抢走了老公的女人,在T城,她臣服于权势,也丧失了爱的能力。的确,T城就是一座黑压压没有任何生气的死城,少年的到来,以及他的每一次暗示,像日光,也像温润的泉水,让她获得洗礼和重生。  • 小说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这是作者与读者的一次心怀好意的合谋。少年带者心爱的姑娘云游四方,那些在T城的依然为活着而活着,或者为一些身外之物而活着。就这样吧,让上帝的属于上帝,撒旦的属于撒旦,永远晋渭分明。少年的T城之旅有惊无险,遂心如意。而我依然在自己的T城,做着三尺青锋、诗酒风流的白日梦。  
  令人发疯的《野草在歌唱》  蓝剑紫笛        看莱辛的《野草在歌唱》,我一直有着要窒息的感觉,犹如十几年前看美国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几年前看的美国作家亚历克斯•哈里的《根》,都是同种族有关的作品,而莱辛的这部《野草在歌唱》不仅仅让人有种窒息的感觉,更有让人发疯的感觉。        玛丽的死于南部非洲的恶劣的种族环境,她的丈夫也是在那种环境在妻子的神经质中被逼疯,其实他是个非常善良,对土人也算非常不错,勤勤恳恳不辞辛苦劳作的男人!她家的土人佣人摩西则被她的反复无常做逼成杀人犯!其实他本质是个宽厚但有极具性格的男人!而我,短短几个小时的阅读,我快被玛丽逼疯!        玛丽是南部非洲土生土长的白人,自幼家境贫困使她本能地渴望这种与土著黑人相似的生存状况。工作后,她的生活一度有所改善,但在迫于社会压力结婚之后,贫困的家庭生活让她绝望地发现自己走回了母亲的老路,于是她想改变家庭环境,但是经济上的缺乏让她无力改变,她的性格变得神经质,黑人雇工摩西的到来让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然后种族歧视的烙印深深地打在南部非洲每一个人的身上,注定了他们所面临的是一个悲惨的结局。        莱辛的文笔非常细腻,而且极具感情色彩,无论是对黑人还是白人,都是把他们当作都有人格独立都有感情的人去仔细刻画,如对土人摩西,在她的笔下,我们能看到一个质朴宽厚,善良温柔,但有极具个性的男人!他还不甘于命运的驱使,他是这么问玛丽的:“难道耶稣认为人类互相残杀是正当的吗?”当玛丽残忍地站在那个种族偏见极深地托尼白人一边的时候,极具愤怒的他举刀杀死了玛丽,但是他杀了人后没有跑,而是站在那里等人来抓他,其实他的内心感情是非常复杂的。        细腻的描写把我带入了那个南部非洲,每个人物仿佛都鲜活地出现在我眼前,特别是对玛丽先后的描述,让我对她的处境感到难过,让我对她那毫无道理的神经质产生了理解!她在城里上班,过得还不错,“……她这样的女子真是天下少有,年纪已经三十,竟然没有恋爱的烦恼,没有头痛、背痛、失眠或是神经衰弱,确实令人称奇!”而且她还过得非常开心快乐!可是社会现实却剥夺了她这种自由快乐,那些虚伪的朋友在她背后毫不留情地讲她坏话,她不得不匆匆结婚来到了乡下!她竭力改变一切,可是命运不垂涎她,当她想到城里再找工作,可是她被拒绝了,因为她结婚了,因为她老了,因为她满脸皱纹了,因为她“两只手已经起了皱,变成了棕色。……”,年复一年,她想要孩子,丈夫因为贫穷不敢要,于是她不仅“干瘪的如一根木头!”。人也如落叶一样要掉落,摩西的出现才让她的脸开始有了血色,有了红晕,可是这点爱,这点希望,最后被扼杀在种族歧视中,这个女人也就彻底被毁了。        看到她无休无止地刁难和折磨那些土人佣人,我都快疯了,这个女人简直令人讨厌到极点!我也请过保姆,现在也还请了钟点工,我无法想象如玛丽一样对待她们!我对这个女人可以说是毫无好感,但是一路看到最后,我才对她的命运感到难过和同情!其实她这样子同她的不认命想改变命运却无力改变的性格大有关系!        莱辛在细腻的描写中还表达了她那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对人类命运的关注,《野草在歌唱》不仅仅描写了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矛盾,还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在南非殖民制度统治下,白人之间也存在着赤裸裸的掠夺和被掠夺,这从迪克和查理的身上可以看到,莱辛把这查理那类人伪善的外表和贪婪的本性深刻地描叙出来。        《野草在歌唱》的开篇是T.S.埃略特的《荒原》中的“在这个群山环绕的腐朽山洞里,在淡淡的月光下,野草在歌唱……”,可是有多少人能听到野草在歌唱,在关注野草的歌声,能欣赏野草的歌唱?        《野草在歌唱》 (英)多丽丝•莱辛著  
  推荐  《青山一发:从孙文崛起看大清日落》  ◎ 本书卖点  1.著名历史学家柏杨先生郑重推荐,日本各大媒体竞相追捧,其作品几十年畅销不衰,最新巨作《青山一发》再一次掀起日本读史热。  2.在青年孙文的眼里,帝国重臣李鸿章为何被视为清代的曹操?由一介医生转投革命,青年孙文与后来的切•格瓦拉为什么有相似经历?负笈香港西医书院时,为何青年孙文与陈少白、尢列、杨鹤龄被称为“四大寇”?洛杉矶保皇会为何拥有自己的军队,新加坡保皇会为何成了康梁的金城汤池,而同盟会分会又如何重夺遭保皇会夺去的主导权?危机之下,革命党人与致公堂、洪门等秘密结社的海外会党组织,其反清志向及大同理想有着怎样的渊源?  3.关于晚清的那些事,其密云急雨,就像影视大片,不读陈舜臣不过瘾。    ◎ 作者简介  陈舜臣,被台湾柏杨所盛赞的旅日畅销书作家。祖籍中国台北,1924年生于日本神户。1961年以《枯草的根》荣获江户川乱步赏(推理小说创作奖),此后以中国缉案侦探和日本华人社会为题材的小说创作,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四十多年来笔耕不辍,作品不下百余种,涉及推理小说、历史小说、文化随笔、风土游记等。陈舜臣以历史小说走红日本,使斑斑史迹变成生龙活虎,《青山一发》即其晚近巨作。其主要著作还有《小说十八史略》《曹操:曹魏一族》《诸葛孔明》《耶律楚材》《琉球之风》《龙虎风云》《旋风儿:小说郑成功》等,特别是《小说十八史略》前后再版共三十多次,风靡亚洲两百万套之多,与司马辽太郎被喻为日本历史小说界的双璧。    ◎ 内容简介  不读懂青年孙文的崛起,不会明白大清帝国的日落。甲午战争后,年轻时代的孙文转投革命,前途未卜。在《青山一发》中,陈舜臣以“说故事读历史”的惯用形式,跳脱定论,从大事件背后的小细节里,还原一个鲜活的青年孙文形象——密云急雨中,他有血性,有骨气,有愤懑,也有彷徨。正如鲁迅评价的那般,“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  为了重新认识青年孙文,穿越历史,《青山一发》浓墨重彩地复排了晚清的那些事,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及宫崎滔天等人,或顺势而起,或逆流而动,不同政见者在王纲解纽大潮里微妙博弈。而青年孙文之流亡之崛起,他的运动有两项目的,即走向共和,消灭大清。作为弱势大赢家,年轻的孙文就像“以时速四百公里雄飞的鹘”,迎向辛亥之路,那细长如一根发丝的青山中原便出现眼前,他也确信自己所期待的新国家,正强而有力地奠定并前进着。  ◎ 推荐  柏
杨:  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往事一片空白,遂使我们成为一个没有根的族群。不是我们忘本,而是史学家、文学家没有把艰涩的古文史书转化成现代语文,没有把学院派刻板的叙述,转化成趣味盎然的大众言语。如今,陈舜臣先生,这位文化界的巨手,担起这项重任,他一系列的历史故事,使斑斑史迹,变成生龙活虎!  司马辽太郎:  以外族人折服日本的,只有陈舜臣。  
  一本披着音乐外衣的青春事件簿《地下乡愁蓝调》  ◎ 本书卖点  1. 张晓舟、詹宏志、林怀民、王小峰、郝舫、颜峻、李皖联合推荐!  2.作者马世芳,是台湾最知名的音乐研究者和乐评人,也是《列侬回忆》的策划人以翻译者,在国内的文艺青年中也有着较大的影响,被称为“台湾最后一个文艺青年”。  3.本书出版之前,就已吸引多家媒体的注意,《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乐》等主要媒体都将做较大篇幅的采访或书评,更有张晓舟、郝舫、王小峰等人的强力推荐,市场预期良好。  ◎ 作者简介   从小拿西洋流行音乐榜单涂鸦长大,家里客厅就是台湾民歌运动的集会场所,  跨足写作、电台、网络、独立唱片多个领域,马世芳,一个让两岸文艺青年眼睛发亮的名字。  马世芳,一九七一年夏生于台北。写作者、广播人、站长。    马世芳的文字,往往揉合私我的青春记忆与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笔端饱蘸情感,念旧伤逝之余,也能引领读者侧身历史后台,怀想曾经沧海的激情与幻灭,于同代人中独树一帜。  父亲是作家亮轩、母亲是广播人陶晓清,马世芳耳濡目染,自小喜作文,九岁开始做广播,十五岁因为一卷披头士精选辑迷上老摇滚,并梦想以文字和音乐为生。  大学时代一面主编《台大人文报》、一面在中广青春网引介经典摇滚乐。毕业前夕和社团同学合编《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虽是学生作品,选题制作却出手不凡,至今仍被视为乐史重要文献。  一九九五年退伍,编纂《永远的未央歌:校园民歌20年纪念册》,亦成为研究台湾流行音乐的必读参考书。廿七岁和朋友合著《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轰动华人文化圈,开类型出版风气之先。  二○○○年,马世芳创办音乐社群网站“五四三音乐站”,跨足社群经营与独立音乐发行事业,屡获台湾金曲奖与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肯定。  二〇〇六年,第一本散文集《地下乡愁蓝调》在台湾出版,获得各方赞誉,入选《诚品好读》选书单、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入围金鼎奖“最佳文学语文类图书奖”。  马世芳目前在News98主持“音乐五四三”节目,并持续撰写杂文、专栏与音乐文字。  个人博客地址: .cn/mashifang/  ◎ 内容简介  这不仅仅是一本乐评集。  这是一本披着音乐外衣的青春事件簿,一部关于已逝年代的往事纪念册。  一九七一年,史上最伟大的摇滚乐团披头士已经解散;乐史“三J”——吉米•亨德里克斯、珍妮丝•乔普林、吉姆•莫里森都已不在人间;一九六〇年代“伍德斯托克国”那个充满鲜花和大麻味的嬉皮梦被滚石乐队的阿尔塔蒙特惨案彻底粉碎。  这时的马世芳,并不知道大洋彼岸的痛苦与迷茫。  一九八一年,胡德夫、杨祖珺已因“美丽岛事件”远离歌坛、各奔东西,“民歌运动”即将走到尽头;随着罗大佑、苏芮、李宗盛、张艾嘉等人的崭露头角,台湾乐坛的巅峰期已在不远处招手。  这时的马世芳,并不知道他家的客厅,正是这场变革的集会场所。  然而,整整“晚出生”一个世代的他,把本属于上一辈人的青春记忆,用一篇篇感同身受的文字记录了下来,转换成为或激动、或落寞、或感伤的种种情怀,如今的我们再随其追忆这些情怀,也许只是为了想要知道自己是从何处而来。  摇滚乐看似热闹,实则无处不浸透着寂寞,我们的青春,又何尝不是如此。  ◎ 简要目录     乡愁是给不回家的人——序马世芳《地下乡愁蓝调》  /张晓舟  你和我和一只狗叫布 ——兼序马世芳的《地下乡愁蓝调》  /詹宏志  致简体中文版读者
  门,消失的酒吧与青春期   二十岁的佩珀军士与十六岁的我  白碟遗事   寂静的声音,一九六六  遥望嬉皮世代的背影——《乌兹塔克口述历史》序  一个唱垮了政权的摇滚乐团  青春舞曲
—— 我的记忆,关于那些歌  那时,我们的耳朵犹然纯洁  “美丽岛”的前世今生   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  我凉凉的歌是一帖药——“民歌”小史  坐进时光机,挡下那瓶毒酒  一本音乐杂志如何撼动社会?—— 从《滚石》杂志说起  西雅图故事—— 一则广播稿  拥舞的诗神与厉鬼  那柄火焚的红吉他  这一夜,摇滚失去了童贞  光环毁弃,美梦骤醒—— 关于《列侬回忆》  我所知道的科恩
  深邃南方升起的吟哦  那些寂寞美丽的噪音  有一阵风——《地下乡愁蓝调》后记
  ◎ 推荐  张晓舟  我们曾通过杨德昌和蔡明亮去了解隔岸的牯岭街少年和青少年哪咤。现在马世芳又掏出一份有血有肉有骨有气的个人成长史和时代鉴证书,并砰然打开每一位读者的音乐成长记忆之门。难免会让人联想到大陆“打口的一代”,或许迟早有一天,马世芳会带我在牯岭街淘黑胶,而我会带他去广州的岗顶、上海的大自鸣钟、北京的新街口……这本书像大河一样延伸,终将激起两岸对话的浪花。  王小峰  《地下乡愁蓝调》可以看成是35岁的马世芳的回忆录,回忆他上中学到大学那段日子,因为有音乐,天空总是显得格外的蓝。音乐总是能感动人的,感动总是能在记忆中留下痕迹的,把这些痕迹记录下来,就是一个个故事,它有时候显得琐碎,甚至很自我,读得懂的人,都能从里面读出自己。  颜峻  回忆谁不会……但你有东西值得回忆吗?你能回忆起你出生前的世界吗?你能回忆起别人的记忆吗?有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有本事你也写这么一本。  
  那是一个瞬息京华,平安如梦的年代。《平安日本》  ◎ 本书卖点  1.
平安王朝是日本历史上的古典时代,典雅而神秘,为人熟知的《阴阳师》、《源氏物语》都诞生于斯。  2.
茂吕美耶用中文写日本,娓娓道来,有趣而不失严谨,她游走于中日两端,修炼出精致而耐读的文字。  3.
茂吕美耶的《江户日本》、《物语日本》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很好的口碑,不仅媒体大力宣传,读者的反应也非常热烈,作者的新浪博客浏览量早已数百万人次。在走过江户,听完物语之后,我们再次同美耶大姐上路,回到平安如梦的年代。  ◎ 作者简介  茂吕美耶(Moro Miya)  日本玉县人,生于台湾高雄市,初中毕业后返日。年曾在中国郑州大学留学。  她是运途坎坷的日中混血儿,二十岁为爱走天涯弃学嫁入豪门,离婚后只身携带两幼子千里迢迢留学郑州,卖过古董学过甲骨文,乐观抗癌逆转人生……日中之间的游走造就出这位传奇女子。  最大愿望是当座无形桥梁,交流中国与日本的文化。网络昵称是“Miya”,制作“日本文化物语”网站:http://miya.or.tv,用中文写作日本文化,浏览人次近百万。此外,茂吕美耶的生活随笔区:.cn/moromiya,每天亦有大量访客。  著有《物语日本》、《江户日本》、《平安日本》、《传说日本》;译有梦枕貘《阴阳师》、冈本绮堂《半七捕物帐》小说系列等。她是梦枕貘大师最信赖的中文代言人。  茂吕美耶是性情中人,爱读书爱写文章,但她不属于纯文学,她始终很普罗大众,关注的是庶民文化生活。她整天谈的是吃饭、洗澡、歌谣、传说、怪谈,展示的是物语的驳杂的日本之美。  她深谙中日两国文化,尤其中文修为颇深,正如台湾著名电影导演吴念真所说:“这人,怎么可以把我们的话讲得比我们还好?”  ◎ 内容简介  1200年前的日本,是属于“阴阳师”,也属于“源氏物语”的“平安王朝”,本书以汉字“能乐、和歌、文学为轴,从文学到历史、从怨灵到神社、从贵族到平民,男人的辛劳、女人的苦楚,无所不谈,谈无不趣,读罢便知,古典已逝,却并不遥远。  ◎ 简要目录   推荐序 陈雨航    政事•人物  平安时代、平安京与怨灵  恶女药子  征夷?征鬼?  摄关政治  你是贵族吗  学问之神  小野小町  将门冢    饮食•男女  平安饮食  塑造平安女性美  男人真命苦  女人也很辛苦  平安式恋爱    阴阳•神佛  当神道遇见佛教  最澄与空海  阴阳道  说神社    文字•文学  汉字,能这样玩吗  男文字,女文字  和汉混血文字  闲谈平安文学    选说《源氏物语》  桐壶  帚木  空蝉  夕颜  末摘花  藤壶  葵姬与六条妃子  胧月夜  花散里  明石君  紫之上    附录:平安历代天皇     ◎ 推荐  那是一个瞬息京华,平安如梦的年代。有不待风吹而自行散落者,人心之花是也,忆昔伊人之深情挚语,一一了无遗忘,而其人则去矣,其悲盖过于死别,宛如碎镜之月,奔浪之影。
  ——封面文字  
  《传说日本》  ◎ 本书卖点  1.
日本的传说极其特别,玄幻也好古怪也好,都在另一个角度传达日本人的心理观念意识。  2.
全日本四十七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代代相传的传说,多年收集整理,每个地区精选出一个最精彩的传说故事。  3.
配有丰富的彩色图片,大部分图片是第一次发掘出来,国内读者难得一见。制做设计都很精良。  4. 茂吕美耶仍然用中文写作,再一次展示她的中文魅力。  ◎ 作者简介  茂吕美耶(Moro Miya)  日本埼玉县人,生于台湾高雄市,初中毕业后返日。年曾在中国郑州大学留学。  她是运途坎坷的日中混血儿,二十岁为爱走天涯弃学嫁入豪门,离婚后只身携带两幼子千里迢迢留学郑州,卖过古董学过甲骨文,乐观抗癌逆转人生……日中之间的游走造就出这位传奇女子。  最大愿望是当座无形桥梁,交流中国与日本的文化。网络昵称是“Miya”,制作“日本文化物语”网站:http://miya.or.tv,用中文写作日本文化,浏览人次近百万。此外,茂吕美耶的生活随笔区:.cn/moromiya,每天亦有大量访客。  著有《物语日本》、《江户日本》、《平安日本》、《传说日本》;译有梦枕貘《阴阳师》、冈本绮堂《半七捕物帐》小说系列等。她是梦枕貘大师最信赖的中文代言人。  茂吕美耶是性情中人,爱读书爱写文章,但她不属于纯文学,她始终很普罗大众,关注的是庶民文化生活。她整天谈的是吃饭、洗澡、歌谣、传说、怪谈,展示的是物语的驳杂的日本之美。  她深谙中日两国文化,尤其中文修为颇深,正如台湾著名电影导演吴念真所说:“这人,怎么可以把我们的话讲得比我们还好?”  ◎ 内容简介  茂吕美耶围炉讲古,在全日本四十七个地区内,各挑选出一个当地代代相传的民间传说,配上日本地图和难得一见的精美图片,娓娓道出来龙去脉,有形有影,仿佛就在耳边,四十七个民间传说,带你走进另一个日本。  ◎ 简要目录   推荐序
小野   自序
日本的传说    KOROPOKKURU(北海道)   三湖传说(青森县)   虾夷大酋长(岩手县)   安达原鬼婆(福岛县)
  NAMAHAGE(秋田县)  仙台四郎(宫城县)  阿古耶姬与千岁松(山形县)   八百比丘尼(福井县)   黑百合传说(富山县)  加贺骚动(石川县)  安寿与厨子王(新县)   姨舍传说(长野县)  猿桥(山梨县)   灵犬早太郎(静冈县)
  净琉璃姬(爱知县)  飞之匠(岐阜县)  宇治桥姬(京都府)  琵琶法师──蝉丸(滋贺县)  葛叶传说(大阪府)  妖刀村正(三重县)  道成寺缘起(和歌山县)  证诚寺的狸猫(千叶县)   筑波山传说(茨城县)   役行者小角(奈良县)  四谷怪谈(东京都)   分福茶釜(群马县)   宇都宫钓天井(木县)
  见沼田圃传说(玉县)  江之岛物语(神奈川县)  皿宅邸阿菊(兵库县)  因幡白兔(鸟取县)  出云阿国(岛根县)  桃太郎(冈山县)   稻生物怪录(广岛县)  无耳芳一(山口县)   浦岛太郎(香川县)   阿波狸合战(德岛县)  河童的约定(爱媛县)  犬神(高知县)  百合若大臣(福冈县)  青洞门(大分县)  海幸彦•山幸彦(宫崎县)  锅岛妖猫骚动(佐贺县)  死人头颅的笑容(长崎县)  辘轳首(熊本县)  火绳枪之恋(鹿儿岛县)   KIJIMUNA─(冲绳县)     ◎ 推荐  传说是一种真实的梦,真实是因为代代相传,烙印在每一代人的记忆之中。梦是因为它会变,随着时间、地点、族群的变化而不停地演化,了解日本文化物语的根源,请从倾听传说开始。
  ——封面文字  
  编后记:  下了几天的雨?我似乎不知道,茫然地感觉天一直就是这么阴郁着阴沉着冷清着。  接手这一期周刊的编辑,正好在忙着考试。真的是忙着考试吗?我又不确定起来。似乎没有看过多少考试的书,反而是为自己寻到一个静心看书的好位置,将自己塞在大办公室的一隅,背对着空调温暖的风吹过脖颈,面前的桌子上堆满了书纸笔。我喜欢这种闹中取静的位置,仿佛就那一段空间,置之于我一个与现实封闭的世界,那是书的世界!我与书中的世界一起欢笑悲叹思考,浑然忘却了这纷扰的名利纷争的现实!  此时,一个朋友说:“你好可怜,书是你最忠诚的情人,你躲在里面,逃离这个世界,是幸福还是悲哀?”如果真有逃离,那么这种逃离是幸福的痛苦,痛苦的幸福!  窗外,天渐渐清明起来,有一丝丝的亮色笼罩着天空,我又想起我前几天读的黎紫书的《有天使走过》,喜欢,是那种极致的伴随着心痛的喜欢,每一段话,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字。  足矣!!  
  嗯,辛苦了!呵呵,慰劳一下自己!:)
  沙发一下:)
  继续加班,虽然在家。
    我找来看看  
  好多字 慢慢看
  还应该关注一下马上出版的&未央歌&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轨的王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