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美欧c3与俄罗斯的制裁与反制裁的博弈,世界格局可能会出现哪些新

美欧与俄罗斯的制裁所与反制裁所导致的世界的新走向是什么样的_百度知道
美欧与俄罗斯的制裁所与反制裁所导致的世界的新走向是什么样的
1.俄罗斯一直对中国进行能源讹诈,不给俄罗斯投资就不卖给中国能源,这次……顺利得到了俄罗斯大量的能源进口配额。2.俄罗斯拥有世界最先进的防空系统,s400,一直不出口的,现在马上就要谈成了。3.为了让中国不制裁俄罗斯,俄罗斯在中国的国际事务上给与了大力支持与合作。4.为了不失去中国,乌克兰军工技术正在大开其门,大量苏联时代的军工技术疯狂涌入中国。5.美国为了防止中国支持俄罗斯,在世界问题上不得不跟中国合作,例如这次香港问题,他就连个屁都没敢放。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再制裁也是暂时的,长久还是要回到谈判桌的,俄国与欧盟的贸易额比起与中国等其他国家的贸易额是多很多的,所以地缘政治摩擦不会改变俄国与欧盟的利益根本
导致的结果是中国从中会获取巨大的利益,持续时间越长越好
在吧里问有人给你解释的清么?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随着此次美欧与俄罗斯得制裁与反制裁得博弈,世界_俄罗斯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9,643贴子:
随着此次美欧与俄罗斯得制裁与反制裁得博弈,世界收藏
随着此次美欧与俄罗斯得制裁与反制裁得博弈,世界格局可能会出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王晓泉:美欧制裁俄罗斯难达预期目的---党建网
当前位置:&&>&
王晓泉:美欧制裁俄罗斯难达预期目的
&&&&来源:《党建》杂志:
&&& 王晓泉
  精彩导读
  ○&美欧制裁会给俄罗斯的发展造成较大影响,但这只是暂时的。
  ○&西方经济制裁将阻断流入俄罗斯虚拟经济的西方资金,有助于挤出经济泡沫,降低卢布币值,这在客观上会改善俄罗斯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
  ○&美国试图通过挑动俄罗斯与欧洲的对抗,同时消耗这两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避免它们在自己集中力量对付中国的时候渔翁得利,并且破坏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滞迟“欧亚世纪”来临。
  俄罗斯正在遭受西方日趋严厉的制裁,其黄金外汇储备迅速下降、资金外流加快、外贸遭受重创、经济出现停滞征兆。与此同时,为消化克里米亚和支持乌克兰东部亲俄势力,俄罗斯不得不背负沉重的经济包袱。有人据此认为,俄罗斯经济将崩溃,并进而引发政治危机。
  不过,在笔者看来,虽然西方的制裁会给俄罗斯的发展造成较大影响,但这也只是暂时的。原因在于:俄西冲突具有区域性特点,不代表当今世界的最主要矛盾,俄罗斯可以通过在内政中调动制度优势、在外交上纵横捭阖予以应对。同时,俄罗斯经历了苏联解体后的长期战略收缩,已积聚起再次上升的力量。
  俄罗斯现行体制能够在美欧制裁下显现优势
  西方的经济制裁确实在短期内能给俄罗斯造成很大的融资阻力、通货膨胀压力和油气生产困难。有人预言,西方的经济制裁将动摇俄罗斯现行体制。那么,俄罗斯现行体制会出现问题吗?
  俄罗斯是以总统集权为特征的垂直权力体系,法律体系、政党体系逐步成熟,联邦权力机关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主要政党之间、高层精英之间形成了较为默契的关系。
  在总统集权体制下,新兴资本力量与国家权力体系融为一体,易于在有关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服从中央领导。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普京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将吸收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直辖市为新联邦主体的法律程序用时,由一年左右缩短为不到两周。
  其实,俄罗斯现行体制是立国之后以高昂代价不断试错的结果,是人民的选择,并且深深植根于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俄罗斯历史上从未有过真正的西式民主,民众习惯于接受领导,服从集体利益。叶利钦曾尝试全盘西化,结果造成政治危机、经济崩溃、社会动荡、主权受损。
  俄罗斯民族在遭遇外部重压时,往往会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而俄罗斯现行体制恰恰具有调动民众力量的独特优势。如果俄罗斯出现上下一体、同仇敌忾的局面,国家就会转危为安并迅速强大,这一点早已被历史多次证明。
  美欧制裁有助于倒逼俄罗斯优化经济结构
  俄罗斯自然资源禀赋极佳,经济自给自足能力极强,任何制裁都难以将其迅速而彻底打倒。
  油气出口保障着俄罗斯一半以上的财政收入。西方制裁可能会导致俄油气出口收入下降,但是由于欧洲对俄油气依赖短期内不可能实质性降低。加之俄罗斯积极寻找出口替代市场,西方制裁不会对俄罗斯油气收入造成太大和太长期的影响,但却再次给俄罗斯敲响了警钟,倒逼其减少对油气产业和欧洲市场的依赖,更努力地推进普京提出的“再工业化”和“新工业化”,铲除经济结构和市场布局畸形这一阻碍经济现代化的顽疾。
  在国外资金推波助澜下,俄罗斯虚拟经济规模远大于实体经济,造成大量经济泡沫和卢布估值过高。西方经济制裁将阻断流入俄罗斯虚拟经济的西方资金,有助于挤出经济泡沫,降低卢布币值,这在客观上会改善俄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俄罗斯与西方的贸易受限,将激发出本国的进口替代需求,进一步刺激实体经济的发展。
  为应对西方制裁,俄罗斯经济学家呼吁政府,“进行现代化改造,释放中产阶级和企业的能量,采取一切手段刺激经济增长,在扩大企业自由度、降低国内风险的条件下,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经济奇迹,尽一切努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随之而来的新技术”。如果俄罗斯做到这些,就可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美欧制裁难阻俄罗斯加强对外经济合作
  1.独联体地区是俄罗斯成为“世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中心之一”的根基所在。
  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经贸联系源自前苏联,至今仍极为密切,进一步强化这种联系,会给各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等国,有大量人口在俄务工,俄罗斯是其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也是其诸多重要商品的主要来源地。此外,很多独联体国家在安全和政治方面也需要加强与俄合作。
  在美欧的制裁下,俄罗斯必然更为努力地推动与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合作。俄罗斯在兼并克里米亚不久,便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签署了成立欧亚经济联盟的协议。当然,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兼并也引起了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警惕,但这并不足以影响它们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毕竟俄罗斯有太多的方法可以安抚它们。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深知,西方能够提供的经济帮助有限,而且在政治和安全上也有一定风险。
  2.中国是俄罗斯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也是其克服西方经济制裁最具合作潜力的伙伴。
  中国是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888.43亿美元。中俄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和坚实的战略协作基础。中俄贸易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大,两国领导人提出了使双边贸易额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
  美欧的经济制裁在短期内给俄罗斯造成了融资阻力和油气生产困难,但俄罗斯以极高效率实现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的开工,还积极与中方商洽出售战略性油气区块的股份。
  在中国的帮助下,俄罗斯在受西方制裁影响最大的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问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弥补。中俄经贸合作有望出现新的突破。在远东大开发中,俄罗斯已向中国开列合作项目清单,进一步加大吸引中国参与远东大项目的工作力度。
  3.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大国是俄罗斯化解西方制裁压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伙伴。
  在美国极力通过制裁将俄排挤出欧洲能源市场的情况下,赢得新兴国家能源市场对俄罗斯尤为重要。而俄罗斯与金砖国家的经贸合作基础扎实、前景广阔,不会受到西方经济制裁的太多影响。
  俄罗斯在2014年7月的金砖国家首脑峰会上提议成立下设燃料储备银行和能源学院的金砖国家能源协会,意在整合新兴国家市场资源,为俄罗斯能源动力综合体的发展提供保障。俄罗斯努力加强与新兴大国的军事技术合作,欲将金砖国家的武器系统整合成统一的军事技术体系。俄罗斯还可以通过金砖国家金融合作化解西方经济制裁压力。
  美欧制裁无法改变俄罗斯的战略主动地位
  1.在与西方的战略博弈中,俄罗斯斩获颇丰,兼并了战略价值极高的克里米亚。
  不断有人鼓吹俄罗斯与西方对抗不会有好下场,却无视俄罗斯自兼并克里米亚之后一直占据战略主动这一事实。俄罗斯的策略是保持对乌克兰的卢甘斯克州、顿涅茨克州等东部地区的影响力,并以此巩固在克里米亚取得的既得利益,同时对乌克兰政府进行有力的牵制。
  乌克兰的经济重心在东部和南部,为遏制俄罗斯,西方最需要的是割断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工业体系与俄罗斯的密切联系,而仅仅把以农业为主的西乌克兰收入囊中不但没有多大价值,而且将使自己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并且失去与俄罗斯的战略缓冲区。
  无论乌克兰中央政府对乌克兰东部地区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乌克兰东部地区事实上独立于乌克兰中央政府并且被俄罗斯纳入势力范围已成定局。如果乌克兰政府要在形式上保持国家统一,就必须为东部地区政治家在中央权力体系中留出位置,而此举必然加强俄罗斯对乌克兰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因此,俄罗斯虽然与乌克兰政府剑拔弩张,但是战略地位主动,不但没有失去乌克兰,而且至少已赢得大半个乌克兰。
  2.美欧对俄实施制裁的共识“来之不易”,且较为脆弱。
  西方在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意见分歧较大,美英等国煽风点火,而意大利、奥地利等与俄关系密切的国家反对激烈对抗。在7月欧盟峰会和9月北约峰会上讨论制裁俄罗斯的问题时,西方国家内部争论很激烈。德国新闻电视台评论说,关于俄罗斯新制裁的争论表明,欧盟国家内部开始出现分裂。《德国日报》则说,制裁不会帮助乌克兰解决东部危机。
  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并非全心全意,俄罗斯仍掌握乌东部局势的主导权,“28个欧盟国家都害怕遭到普京报复,外交仍是最好的手段”。只要乌克兰局势恢复稳定,欧盟就可能放松甚至撤销制裁。
  3.美国是对俄制裁的主要推手,乌克兰危机发展至此,与美国的幕后推动密不可分。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指出,“包括乌克兰一些领导人在内的激进分子和极端势力的一切所作所为均得到了美国的授权”。美国试图通过挑动俄罗斯与欧洲的对抗,同时消耗这两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避免它们在自己集中力量对付中国的时候渔翁得利,并且破坏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滞迟“欧亚世纪”来临。德国等欧洲国家明白美国的用意,试图与俄共同稳定乌克兰局势,但在美国的干扰下一时难以如愿。
  西方大规模制裁俄罗斯之后,美国发现中俄迅速靠近,中国这个头号战略对手有可能借助俄罗斯加速崛起,并且中俄接近将大大推进欧亚大陆的经济整合进程。在中俄的推动下,东亚、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有可能结成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板块。欧亚大陆的陆权崛起对以海权立国的美国而言,无异于一场噩梦。美国为维系霸权已呈疲于奔命之势,欧洲深陷债务危机无力长期对俄制裁。
  此外,俄罗斯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国际影响力和军事实力强大,西方在叙利亚、伊核、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国际反恐等问题上有求于俄罗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指出,“俄罗斯的核武器、石油和天然气、网络科技及与欧洲毗邻的地理位置,意味着它有许多方法给西方和国际体系制造问题”。
  美国到处推行“价值观外交”,却最讲现实利益,当发现对俄制裁会引发严重后果之后,完全可能软化对俄政策甚至转而和已被其妖魔化的俄罗斯进行合作。
  俄罗斯不会在美欧制裁的压力下做出实质性妥协,会始终努力保持战略上相对主动的地位,并以此对西方进行分化瓦解。
  俄罗斯的发展与中俄战略协作相辅相成
  中俄互为最重要的战略伙伴,虽然都重视对美关系,但都把美国视为最重要的战略对手。
  俄罗斯曾在“9·11事件”后大力支持美国的反恐战争,但在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以及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之后认清了美国遏制和削弱俄的战略图谋,也深知中国的战略价值,对发展对华关系积极而坚定。
  中国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巨大压力下,更加重视发展对俄关系。在西方制裁俄罗斯之时,中国真诚地施予援手、雪中送炭。在中俄领导人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呈加快发展之势,正成长为中俄与邻国加强战略合作,共创“欧亚世纪”的核心平台。
  中俄各自在扩大影响力时可能会产生某些矛盾,但是两国背靠背地维护安全利益,面对面地推动欧亚区域合作,将使战略互信程度不断加深,战略协作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为处理好利益碰撞,进而实现双赢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乌克兰危机仍在持续发酵,短期内看不到彻底解决的希望。俄与美欧战略博弈中孕育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加强的必然趋势,处于上升期的俄罗斯有能力应对西方的制裁与打压。21世纪的世界格局将加快调整的步伐,多极化世界有望提前到来!●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
网站编辑:付天俄美欧“三国杀”背后的能源政治博弈
作者:穆 易
[提要]克里米亚脱乌入俄,不仅使俄美欧三方的政治决策发生改变,对三方的能源决策乃至世界能源结构变化,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3月17日,克里米亚宣布从乌克兰&独立&,并正式申请加入俄罗斯联邦。
&小双头鹰&乌克兰分裂固然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不过在动乱背后,全球能源格局的演变仍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目前,页岩气革命在欧洲的推广难尽如人意,美国缓慢的出口短期亦难解目前全球天然气之渴,欧洲在清洁能源战略受阻之后对于天然气的需求仍较为巨大,未来乌克兰局势还将如何演变难以预料,接下来的局势变化更加扑朔迷离。
乌克兰:东西方的争夺焦点
多年来,在多方因素考虑之下,欧洲一直积极鼓动乌克兰脱俄入欧,在2004年的基辅橙色革命中,欧洲就是背后的支持者之一。此次乌克兰再度发生政治危机,欧盟的倾向性同样较为明显,不断指责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并要求政府对暴乱负责,但却只字不提在2月21日晚临时协议达成后反对派率先挑起事端。
不过正是处于对俄罗斯天然气大棒的忌惮,欧洲自2000年以来在乌克兰问题上并不敢于直接与俄罗斯角力,而是倾向于以美国出面、欧洲出钱的方式来实现。这一方面与布什政府的扩张政策相吻合,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正面冲突。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油气价格的快速回升令欧洲财力大减,对乌克兰的支持逐年减少,同期奥巴马上台,在外交政策上逐步转为温和,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开始逐步占上风。2010年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重新掌权,随后亲欧盟的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因天然气丑闻锒铛入狱,乌克兰开始全面转向亲俄。
但这一局势自2011年美国页岩气革命爆发之后迅速扭转。2012年美国开始放风将加大对欧洲和亚太区域天然气出口,随后欧洲借此逼迫俄气降价,这是在被俄罗斯&天然气讹诈&了近10年以来欧洲的首次还击。在随后的1年多时间内,美国大幅削减进口后,欧洲加大了自中东的LNG进口,这也令它们对俄罗斯天然气进口依赖度明显下滑。俄罗斯经济快速回落,对乌克兰的支持日益削减,而同期经济恢复且不再忌惮于俄罗斯天然气胁迫的欧盟则加大了对乌克兰的拉拢力度,此前与俄罗斯热络了近3年的亚努科维奇被迫转向欧盟,并准备在2013年11月签署&欧盟联系国协定&。但就在临门一脚之前,俄罗斯再度威胁将削减支援,提高天然气价格,这令亚努科维奇最终拒签该协定并引发了随后3个月的政治乱局。
&小双头鹰&乌克兰之乱固然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不过在动乱背后,全球能源格局的演变仍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目前,不仅页岩气革命在欧洲的推广难尽如人意,美国缓慢的出口短期亦难解目前全球天然气之渴,欧洲在清洁能源战略受阻之后对于天然气的需求仍较为巨大,未来乌克兰局势的演变,或许也难出现欧美所期望的一边倒局面。
俄罗斯擎起能源大棒
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和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毫不夸张地说,俄罗斯政府的每一个动作、俄罗斯领导人的每一个意图,都牵动着国际石油天然气市场脆弱的神经。同时,俄罗斯也深受能源市场波动的影响,经济发展与政府预算完全受制于能源价格,地缘政治战略也紧随着能源出口需求而摆动。
近些年,在国际能源价格持续高涨的推动之下,俄罗斯经济逐步复苏,超级大国情结再度出现,开始谋求扩张。2000年后,国际油气供应长期短缺,价格亦一路飙升,这使得全球第一大产油国和第二大产气国俄罗斯开始更有底气,不断把油气大棒作为外交利器向欧洲和乌克兰发难,不仅以天然气价格作为外交谈判的重要筹码,还多次威胁切断天然气供应以迫使它们在外交政策上退让。
与此同时,欧洲则开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战略,各成员国陆续撤销能源部,转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和化石能源的交集,成为转型中的最重要燃料。
由于天然气运输高度依赖于陆地管道,而从俄罗斯到欧洲境内所有天然气管道都经过乌克兰,这使其对欧洲来说意义非常重要。实际上,自1993年欧盟成立以来一直以&大欧洲战略&作为核心目标,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也大量吸纳前社会主义阵营成员。不过,乌克兰本土面积虽大,但经济结构并不合理,政局常年动荡且经济增长缓慢,对欧盟而言吸纳意义并不大,反而要担上沉重的负担。一方面乌克兰对俄罗斯战略意义重大,对欧洲制约俄罗斯东扩具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2000年以来乌克兰多次关停俄欧天然气管道,致使欧洲天然气供应频繁短缺并引发了严重的民生问题,这对欧盟形成了较大压力。俄罗斯自2005年以来加快了对国内油气资源的整合力度,并不断加大介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地的管道以加强对欧洲天然气的控制力,这也令后者如坐针毡。2008年欧盟欲建管道直通里海和欧洲,取道土耳其以避开俄罗斯和乌克兰,2009年德国意图介入乌克兰天然气管道,但最终都未能成功。
美国&能源牌&能否影响地缘政治格局?
过去几年,美国国内一直在讨论如何把握页岩气革命带来的传统能源复兴机遇实现美国梦寐以求的能源独立,但正在发酵的乌克兰动荡局势将这场争论推到了另一个方向&&如何利用能源这个战略新武器来影响地缘政治格局。
美国能源部3月12日宣布,为测试美国石油系统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决定释放5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当天国际油价应声大幅下挫。虽然白宫否认这一举措与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争端相关,但公布时机选择在颇具争议的克里米亚全民公投之前,被分析人士解读为美国欲打&能源牌&反制俄罗斯的重要信号。
此前,已有不少中东欧国家和美国共和党议员呼吁美国联邦政府放松原油和天然气出口限制,以降低欧洲国家对俄能源依赖和打压俄罗斯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地位。&我们不应当迫使盟友继续在能源问题上受制于普京。&美国众议院议长博纳本月在一份声明中说道。
俄罗斯每年向邻国和欧洲出口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能源牌&已成为其牵制这些国家的重要外交手段。俄乌两国2009年就曾因天然气供应价格、过境费用和债务偿还等问题发生争端,俄罗斯停止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并一度中断经乌向欧洲供气。
俄罗斯日前又对乌克兰提出警告,称由于乌克兰拖欠天然气供应费用达18.9亿美元,俄方可能中断供应天然气。这或许也会波及到其他欧洲国家。据美国能源部估测,去年欧洲天然气消费量达18.7万亿立方英尺(1立方米约合35立方英尺),大约30%来自俄罗斯出口,其中有16%经乌克兰的天然气管道运输。
然而,尽管美国已经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欧洲国家也期待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但当前美国并没有多少能撬动俄罗斯的能源杠杆。目前美国出口的天然气总量远低于欧洲从俄罗斯的进口量,即便美国改变现行政策和扩大出口,短期内也无法改变欧洲能源供应格局。
根据美国法律,企业将国内天然气出口到未与美国签订贸易协定的国家需符合美国公众利益,并交由能源部批准。美国能源部的网站显示,过去三年,只有6个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项目获批出口到欧盟等未与美国签订贸易协定的国家,每日出口量合计最高仅为85亿立方英尺,而去年欧洲平均每天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160亿立方英尺。
目前美国还有24个液化天然气出口申请项目等待能源部批复,合计出口量最高可达每天270亿立方英尺。但由于建设天然气出口终端需筹集大量资金和花费较长时间,即便美国政府迅速批准这些申请项目,短期内也无法实现供气。美国政府最早批准的路易斯安那州的萨宾帕斯液化天然气出口项目,要等到2015年下半年才能实现出口。
此外,由于亚洲天然气进口价格高于欧洲,美国油气企业已与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签订了长期合同,并没有多大的动力将天然气出口到欧洲。业内人士测算,如果欧洲国家要超过亚洲国家目前的报价,需要比从俄罗斯进口多支付约60%的费用,这对乌克兰等国家来说是不可承受的。美国白宫发言人乔希&欧内斯特也承认,利用美国天然气资源解决乌克兰危机短期内恐怕难以实现。
由于美国仍然是原油净进口国,今年11月份又将迎来国会中期选举,公众舆论普遍担心放松原油出口可能导致油价上涨,美国政府短期内也不大可能采取措施扩大原油出口。相比之下,美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会对国际原油市场产生更大影响,但压低油价也会损害美国石油行业及其盟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利益。
因此,短期内美国并不能用&能源牌&打赢俄罗斯。但从长期看,美国页岩气革命确实会成为影响国际能源格局和遏制俄罗斯的重要因素。当前欧盟正与美国积极推动&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争取从美国进口更多油气。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15年美国将成为世界最大产油国。另据美国情报署预测,到2016年美国将成为液化天然气的净出口国,同时国内原油产量将达到日均950万桶,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美俄会开打能源战吗?
目前,乌克兰危机导致美国加大对俄罗斯制裁力度,俄罗斯也宣布实施反制裁。俄欧之间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方面的相互依赖,俄罗斯会使用能源武器反击吗?页岩革命后美国手里有哪些王牌?
由于第一轮制裁并没有有效阻止俄罗斯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吞并,美国总统奥巴马20日签署行政命令对俄罗斯实行第二轮制裁,制裁对象为俄罗斯官员和一家未具名银行。奥巴马称,如果危机升级则可能采取更多措施,包括对商业和工业领域实施制裁。
目前欧盟将扩大实施旅游禁止、资产冻结的个人制裁范围,同时取消定于6月举行的欧盟-俄罗斯峰会。
欧盟领导人表示,他们暂时不会对俄罗斯采取大规模经济制裁,在很大程度上担心制裁措施可能适得其反,从而对欧盟自身经济造成影响。但欧盟领导人坚称如果俄罗斯进一步侵犯乌克兰,他们准备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比如武器禁运和银行业制裁等。
作为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经济制裁的报复行动,俄罗斯宣布对部分美国官员实施包括禁止入境在内的制裁。随着美俄之间制裁与反制裁措施升级,人们开始预测第三轮制裁与反制裁的主要措施。因为俄罗斯与欧盟之间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方面相互依赖,俄罗斯会使用能源武器反击吗?
制裁是把双刃剑,古人有云&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进一步制裁会对俄罗斯经济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可能使全球经济受到损失。
虽然乌克兰危机导致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逐渐恶化,但是双方在能源方面保持&斗而不破&的局面才符合各方利益,不是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开打能源战。
如果欧盟方面主动在能源领域制裁俄罗斯,会使自身经济造成重大损失。一旦突然失去俄罗斯的能源供应,欧盟在短时间内很难找到替代资源,这对经济来说,无疑将会产生巨大打击。
目前,俄罗斯的战略优势是天然气输欧线路,欧洲的天然气消费主要由俄罗斯供应,去年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天然气1615亿立方米。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性较强,总体而言,欧洲平均66%左右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东欧一些国家甚至全部天然气都从俄罗斯进口。其中,乌克兰接近60%的天然气由俄罗斯供应。在关键时刻,天然气是俄罗斯牵制欧洲国家的一张牌。欧洲经济强国德国就非常担心其经济利益受到不利影响。2013年,德国34.8%的石油进口来自俄罗斯,高达3140万吨;天然气的进口比重达到38.7%。
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国内油气产量大幅增长,美国已超过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因此,在能源博弈中美国依然拥有目前最大的王牌,而且未来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很可能会减低。
虽然当下美国天然气出口对于欧洲来说仍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欧洲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但是,欧美已经开始讨论天然气由北美向欧洲输送的问题。这对俄罗斯的天然气输欧线路将是一个严重威胁。
俄罗斯主要是能源经济,通过向欧洲等国出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获取巨大经济收益,暂时来看,俄罗斯还没有其他产业来替代石油天然气出口。
随着供应的快速增加,天然气和石油市场价格长期来说会相对下跌,俄罗斯对中国、日本、印度等市场的议价能力也会相应下降,而这对依赖能源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不利的。
近年来,石油与天然气出口减少与价格下挫已经对俄罗斯的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就是例证。俄罗斯经济增速自2012年初就持续下滑,2013年三季度GDP同比仅增长1.2%。市场普遍预计今年一季度GDP可能延续下降趋势,甚至不排除负增长的可能性。
作为当前新兴市场的风险中心,俄罗斯也不愿意主动在能源领域制裁欧盟,毕竟这样做在打击欧盟经济的同时也会使自身疲弱的经济更加雪上加霜。
对中国能源战略布局的警示
中国正在积极寻找增加从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进口,战略方向没有问题,但我们必须对普京的能源战略理念有清醒的认识,油气不仅是能源资源,也是政治资源,可以用来惩罚政敌,也可以用来拉拢伙伴和支持兄弟。历史上,用其资源做政治武器的不仅有俄罗斯,许多国家都用过,有些国家也还在用,但像普京这样丝毫不加掩饰,如此短期效应驱动的&奖惩&行为是越来越少见了。
21世纪世界能源将进入新的转型期:从供给的角度看,美国页岩气革命、美洲新中东、中东新气象和俄罗斯动向、可再生能源和非常规油气比例持续增加,液化天然气(LNG)黄金时代正在来临。
在能源消费增长减缓的背景下能源供给增长加快,能源转型的指向日益清晰。随着包括油气在内能源供给的日渐宽松,能源竞争的重心将逐渐从竞争资源转向竞争市场和客户。这个转型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能源行业是个长周期的行业,需要长周期的战略规划和投资实施。
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等主要石油资源出口国已经感觉到了这个趋势,他们正在布局亚洲和中国。中国作为最重要市场主体对能源转型必需做好战略规划和全方位的准备。在能源领域中国不需要任何人的奖赏和惩罚,所以必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准备充分才能主动应对。
编辑:许游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欧威自助烤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