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如何写一封信信给朋友 老师。同学。或家人

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写一封信给朋友 老师。同学。或家人_百度知道
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写一封信给朋友 老师。同学。或家人
这是一道待解决的难题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趋吉避凶——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吉法師心得報告
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開吉法師心得報告
恭錄自《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第六十二集  
慚愧弟子開吉今日恭敬報告的主題是「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近日弟子再次恭敬學習恩師上淨下空老法師在馬來西亞所宣講的「傳統文化如何學習」,在此恭敬匯報學習心得。
&&&&&&&一、孝是中華文化根(孝親),敬是中華文化本(尊師),文化是民族之靈魂,教育是文化之生機。淨公恩師於本文開端指出,中華文化的根是孝,中華文化之本是敬,因此要恢復傳統文化首先要恢復孝道和師道。近日弟子恭讀近代胡秋原先生的生平資料,內心感觸頗深。胡秋原先生出生於湖北黃陂,此地人傑地靈,乃宋朝理學家程顥、程頤先生的故鄉。胡氏耕讀傳家,父親胡康民是一位愛國的教育家,一生秉持「無不以利物濟人為懷」的祖訓,對胡秋原的影響至深。胡秋原非常敬重自己的父親,乃至他後來所提出的人格、民族、學問三大尊嚴,提倡復興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都是源自於他父親的身行言教。這也就是孝是中華文化根的具體表現,他以至誠的孝心,真正落實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並由此推展至對民族與國家的孝敬。
&&&&&&&早年,胡秋原先生在台灣提倡復興中國文化,人們讚歎他是一位具有中華心、民族魂的智者。半個多世紀之前,胡先生曾與淨空老法師有過一面之緣,他曾對淨師說,中國近百年來遭受苦難的真正原因,是源於我們迷失方向、喪失民族自信心所導致的,人們不再相信祖先留下的傳統文化,甚至於提倡全盤西化,這是中國人遭遇苦難的根本原因。胡秋原先生總結中國民族文化的精神共有七點:一、自由平等的精神。二、尊重勞動的精神。三、正義自尊與堅毅精神。四、現世與務實精神。五、博愛與和平精神。六、為正義自衛而戰的精神。七、獨立創造的精神。胡先生指出其中最為顯著的是中國文字,它自成系統,複音變為單音,文法簡明合理,初學書寫是較困難,但此無礙中國語文為世界上最進步之語文。近人不明此理,崇洋媚外,自棄珍寶,任意簡化,甚至主張羅馬化、拉丁化。晚近中國之落後是由於科技,不在語文,中國語文是中國人應當自豪的偉大創造。
&&&&&&&胡秋原先生的真知灼見令人無比敬佩,人們稱他是一位力排眾議,並具有遠見卓識的大丈夫。他在《一百三十年來中國思想史綱》一書中,對中國思想界之異化(西化、俄化)提出批評,主張復興中國文化,尋求振興中華之理,走向理想的中國。胡先生極力批判「中國文化落後論」,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優於西方的文化,並提出只有靠復興中國文化才能夠帶來中國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伴隨著西方工業革命的崛起,西方人將其思想強加於東方,並惡意的否定漢字的優美與先進性、中醫的科學性、中國哲學的合法性,並且把西方的理性與科學強加給中國人。當時有許多知識分子盲從於西方文化,造成中國人民族自信心的喪失,這是我們中國人最大的不幸。
&&&&&&&胡秋原先生力排眾議,極力主張復興傳統文化。他提出中國古代的優秀知識分子具有剛健恢弘之氣,實事求是之誠,由寬厚而生的親和力,由自愛而生的榮譽心。而中國的《易經》有科學,《春秋》有民主,《周禮》有社會主義。時至今日,我們看到這些備載於《群書治要》的典籍,能夠帶給中國乃至世界真正的安定和平。要真正實現人類的幸福和諧,淨公恩師為我們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那就是教學為先。當淨空老法師和馬來西亞納吉首相第一次見面之時,納吉首相提出他很想把馬來西亞治理好,有什麼方法可以做到?淨師說,只要把教育辦好,把人都教好,國家社會的任何問題都能夠解決。
&&&&&&&二、故曰:安身立命,教學為先;創業齊家,教學為先;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義之邦,教學為先;穩定和諧,教學為先;國豐民安,教學為先;諸佛剎土,教學為先;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信願行,無一不是以教學為先。這段話是前年淨公恩師對馬來西亞校長職工會校長、老師們所說的。無論是安身立命、創業齊家,還是建立國家、領導人民,無不是以教學為先,乃至於諸佛剎土、極樂世界全都是教學為先。淨公恩師早年在廬江湯池的成功實驗,使湯池達到禮義之邦的邊緣,很短的時間內,當地民風就為之轉變。淨師說此實驗使我們得到兩個結論,第一,人性本善;第二,人民是很好教的。如今廣東潮州黃河慈善福利會的謝奕輝董事長多年來興辦道德講堂,採取光盤封閉式教學的模式,在七天之內就能夠使人棄惡從善,改邪歸正,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這都是教學為先的有力證明。
&&&&&&&二0一四年五月,習主席在與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指出,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二0一四年六月,新華網、人民網、中新網相繼報導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中國四十所高校教授聯合倡議大學教育弘揚傳統文化。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四十所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南開大學發出聯合倡議,在大學教育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倡議是在南開大學和高教出版社舉辦的「傳統文化與大學教育」高層論壇中提出的。倡議指出傳統文化是文化傳承與再造彌足珍貴的資源,是民族復興與國家崛起必不可少的精神保障。參與論壇的教育部原副部長指出,這種潛移默化的文化影響力比傳遞知識更為重要。由此可知,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如大地春風、雨後春筍般在中國的大地上勃然興起。
&&&&&&&三、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培育聖賢君子,世間有聖賢君子,人間才有太平盛世。英人湯恩比言,唯有中國孔孟學說、大乘佛法能化解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帶給世界長久安定和平。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儒、釋、道三家為代表,儒釋道所培育的是聖賢君子。世間有聖賢君子,人間才有太平盛世,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證明了這一點。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極其深入透徹的理解,淨師說,在這個世紀當中無人能夠與其相比。湯恩比博士曾說,唯有中國孔孟學說、大乘佛法能化解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帶給世界長久安定和平。淨師還引述孫中山先生在《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四講中所言,外國比中國人強的是機器的製造、科學的技術,除此之外任何方面他們都比不上中國。淨師指出,尤其是教學為先,千萬年來,確確實實在全球是中國人第一。中國人有教學的智慧、有教學的理念、有教學的方法、有教學的成就、有教學的經驗,舉世無雙。因此,我華夏兒女當珍視之,傳承之。
&&&&&&&四、《群書治要》是中國古聖前賢修身、齊家、治國、平和天下的智慧、方法、理念、效果、經驗累積大成的精華篇章,能救中國,能救全世界,是祖宗留給後代子孫無價的真實寶藏,要認真學習。《群書治要》這部書是中國傳統文化精華之中的精華,多年來淨公恩師大力提倡此書,指出這是一部能夠幫助世界各國政府治國、平天下的智慧寶典。
&&&&&&&一九二0年(五四運動的第二年),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伯爵經西伯利亞抵達中國,在北京大學講學,留下著名的五大演講。回到英國後,他正式出版《中國問題》一書,從而被孫中山先生稱為是唯一真正理解中國的西方人。這位曾因為反對戰爭、呼籲和平而被劍橋大學開除的哲學家,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敏銳、獨到的見地,他在《東西方文明比較.中國人的性格》章節中指出,中華民族具有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撓的堅強毅力,以及無與倫比的民族凝聚力。在《中國問題》一書中,羅素提出「中國勝於英國」的論述,他說這是由於中國是崇尚和平的民族,絕不會加害於他國,而英國卻是通過侵略弱國來攫取財富換取自身的繁榮。但是羅素也指出中國要避免兩個極端的危險。第一,全盤西化,而拋棄其有別於他國的傳統,否則只會徒增一個浮躁好鬥、智力發達的工業化、軍事化國家而已,而這些國家正折磨著這個不幸的星球。第二,在抵制外國侵略的過程中,形成拒絕任何西方文明的強烈排外的保守主義(軍事除外)。從羅素的文章中體現出他一貫的和平主張,在二十世紀世界產生巨大變革的時代中,羅素提出了兼容並蓄的多元文化思想。他在《中國人的文化問題》中指出,我相信假若中國人能自由的從西方吸取他們之所需,抵制西方文明中某些壞因素對他們的影響,那麼中國人完全能夠從他們自己的文化傳統中獲得一種有機的發展,結出一種把西方文明和中國文明的優點珠聯璧合的燦爛成果。
&&&&&&&淨師指出,若要全世界變成一家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夠實現。並將此寄望於興辦治要大學,為全世界各個國家培養人才,方得以使地球成為一國,世間永無戰爭。治要大學的治是治學、治國、治天下。真正能為國家社會、為全人類培育聖賢君子人才,落實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的本願。在《中國問題》的結尾,羅素為中國指出了三條發展之路。第一,建立一個清廉、高效、有序的政府;第二,大力發展工業;第三,大力辦好教育事業,提高國民素質。羅素把第一條看成是中國最大希望之所在。羅素對中國問題的分析有著很大借鑑意義。今日之下,中國習主席大力提倡廉政節儉的作風令人十分敬佩。而大唐貞觀之治的治國寶典《群書治要》,正是治國安邦最好的理論基礎,是實現羅素此理想最具指導意義的經典。
&&&&&&&五、漢學教育的理念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目的是得三昧(回歸自性本定,則生智慧);教學方法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目的是開悟(明心見性),開發自性本具之智慧德相(《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謂之內明內學。淨公恩師教導我們,聖賢教育的目的是得定、得三昧,亦即回歸自性。自性本定,真心是清淨、平等的,是不動的、不生不滅的。因此古人說「人人皆可為堯舜」,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教育的目的就是回歸到本位。教學的方法雖然很多,對知識分子而言,最為殊勝的方法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自古至今代代相傳的老方法,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聖賢人。教學的目的是開悟,開悟就是明心見性。此心是真心,人人皆有。開發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大乘佛法以此包含全宇宙。
&&&&&&&六、學者必具之善根,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三福、四弘、三學、六度;學者必具之福德,老實、聽話、真幹、真誠、清淨、恭敬(印光大師云,「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總是從誠敬心中求),才是真實學問,落實身行言教。學者必具之善根,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三福、四弘、三學、六度。淨公恩師教導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釋道的三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我們不能不學。學佛之人要能落實三福、四弘、三學、六度,具足倫常八德,具足三福、六度,這是真正佛弟子,這是真正中華兒女,是華族真正的後裔。學者必具之福德,老實、聽話、真幹、真誠、清淨、恭敬。淨師說,若無老實、聽話、真幹的精神,以及真誠、清淨、恭敬良好的態度,縱使遇到好老師也學無所成。印光大師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總是從誠敬心中求。誰具備真誠恭敬心,誰就能得到聖賢的傳法。
&&&&&&&七、基本課程,《弟子規》(倫常教育)、《感應篇》(因果教育)、《十善業道經》、《沙彌律儀》、漢字(《說文解字》)、文言文(百篇)。淨公恩師提出的基本課程,是從中華文化四個根中奠定德行基礎,並通過學習漢字、文言文掌握開啟中華文化智慧寶典的鑰匙。這是在對中華文化有著極其深刻認知和領悟的基礎上所提出來的真知灼見。英國哲學家羅素在《中國問題》中指出,中國傳統文化有三個顯著特徵是世界所有其他民族所不具備的。一、使用表意符號書寫(即漢字、文言文),不是使用拼音文字;二、在受教育的社會階層中,孔子的倫理學取代了宗教;三、執掌政事的並非世襲貴族,而是通過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羅素指出為什麼漢字能夠延續千年而不變,主要在於:一、自古至今漢語的口語變化很大,可是漢字基本形體不變,因此今人仍舊能夠讀懂古代經典。二、中國方言眾多,無法互通,漢字則為各方言區通用,甚至遠及日本等周邊國家,用於書面交流。三、漢字的這種超時代、跨地域的功能,使得中國文化得以保持穩固統一,並沿承至今。羅素認為這都是表音文字所達不到的,是漢字優於表音文字之處。他睿智的見解,正與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異曲同工。由此可見,漢字與文言文之重要性,此實乃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重要載體,做為中國人我們不可不學!
&&&&&&&八、漢學課程,第一個十年,培育師資。依《群書治要》所依之六十六部原典為主,學人任選一種,讀誦三千遍(戒定根基),以期其義自見(開悟見性),悟後再廣學多聞,成就真實之後得智。十年之後,師資圓足,正式開辦治要大學,為國家社會、為全人類培育聖賢君子人才,落實繼絕學、開太平之本願也。淨公恩師指出,繼絕學、開太平是我們的本願。這句名言是北宋著名理學家張載(人稱橫渠先生)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句話曾經鼓舞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二00三年,中國前總理溫家寶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講,「把目光投向中國」。他曾經引用過這句話,中華民族的祖先曾追求這樣一種境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今天人類正處在社會急劇大變動的時代,回溯源頭,傳承命脈,相互學習,開拓創新,是各國弘揚本民族優秀文化的明智選擇。我呼籲讓我們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我們的成功將承繼先賢澤被後世,這樣我們的子孫就能生活在一個更加和平安定和繁榮的世界裡。無獨有偶,二00五年,當連戰先生訪問北大時,在演講之中也引用了張載的名言,希望各位能夠為民族立生命,為萬世開太平。他指出這句話正是我們老祖先心血的結晶,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和平,提升人民生活水準,需要知識分子一肩挑起這個重擔,要以此格局與勇氣走向正確的歷史方向和目標。由此可知,弘揚和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為人類社會帶來永久的安定和平,是有志之士的共同願望。
&&&&&&&九、人性本善,眾生本來是佛。教學終極目的就是教人回歸自性、成聖成佛而已。行道才見真理,悟道才生智慧,做到能度眾生,了道才是聖人、才名佛陀。淨公恩師教導我們,要把古聖先賢的教誨常掛在心,成為我們一生的方向目標,這條康莊大道是聖賢之道,也是大乘之道。
&&&&&&&十、天地歸仁能立人,真誠為人能服人,慈悲忍讓能勝人,三界通達能幫人,陰陽協調能做人,違逆倫常不是人。感謝恩人,原諒仇人,幫助苦人,救濟窮人,調伏狂人,啟導愚人,感化惡人,鼓勵善人,警策懶人,醒覺迷人。這是淨公恩師教導我們的警世箴言,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要能夠切實落實,方不負恩師的諄諄教誨。
&&&&&&&綜上所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國這塊沃土中已勃然興起發展之勢。我們通過對於淨公恩師「傳統文化如何學習」的深入理解,以及對胡秋原先生、湯恩比博士、哲學家羅素著作的深入學習,對中華傳統文化之復興,建立起堅定的信心。我們相信中華民族的祖先是世界上最有智慧,對後世子孫最為愛護的聖賢之人。在祖德的庇佑之下,新時代的中國人一定能夠重新認識和學習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燦爛文明、優秀文化和無盡智慧。我們相信以《群書治要》、《國學治要》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一定能夠在二十一世紀大放光明。以上是慚愧弟子恭敬學習「傳統文化如何學習」的淺顯心得報告,不妥之處,誠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大德同修惠予批評指正,無盡感恩,阿彌陀佛。慚愧弟子釋開吉頂禮敬呈。
淨空老法師開示
聽到同學們這些報告,我想許多人對傳統文化的復興,對這個世界的前途,會油然而生起信心。這個信心非常可貴,愈深入信心愈堅定,你努力也愈明顯。這裡面最重要的是使命感,中華民族的兒女,古聖先賢的後裔,我們真的要發心。佛法講發心,中國古人講立志,是一個意思,要立定志向,在大乘叫發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意思?一切為眾生不為自己,這就是菩提心。菩提是梵語,本義是覺悟。真正醒過來了,真正明白了,這個心才能發出來。真正醒過來不容易,同學們的報告,這是一線曙光,非常可貴。為什麼?從小長大,一直到現在,都迷失了真心,對這個社會沒有使命感,所以無論幹什麼,提不起精神,原因在此地,我們要知道。
&&&&&&&早年我們在湯池做實驗,做這個實驗的緣起是在聯合國引起的。我們在聯合國做了好幾次的報告,把中國傳統文化介紹給大家。會友們,這是各國的代表,駐教科文組織的大使、代表們,我們報告的對象是他們。他們聽了歡喜,還有這些事情,以前沒人說過。會後我們在一起聊天吃飯,就很多人問我,他說法師,你講得很好,那是理想,那做不到,這不能落實。我聽了這些話如同是涼水澆頭,這給我嚴重的一棒,把我打醒了,我的話白講了。想想這些人頭腦是科學,科學第一個拿證據來,沒有證據他懷疑,他不相信。這是受過科學教育、科學洗禮正常的現象,我們這次真正碰上了,怎麼辦?一定要做實驗,不做實驗沒有辦法叫他相信,所以我就改變主意,做實驗比什麼都重要。實驗要不成功,我們跟聯合國永遠再見了;如果實驗成功,我請他們來看,你來參觀,你來考察,中國傳統的東西有效。所以我們認真努力向這個目標來邁進。
&&&&&&&中心開學,我們招生找老師,我們的條件是曾經學過教育的,一般普通師範畢業的,教過幼稚園、教過小學、教過初中。往上去的不要了,為什麼?往上去的不肯聽話,我們只要幼稚園的老師、小學老師、初中老師。我們用網路招生,報名的三百多人,將近四百人,最後我們只錄取了三十七個人。我們一層一層的淘汰,最後決定錄取的是口試,當面談話。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求的,要問他有沒有宗教信仰?信什麼教?跟誰學的?學了多久?我們要問這些。錄取的,信佛教的,信淨土宗的,聽我講經三年以上的。人沒有見過面,那個時候錄音帶很普遍,到我們辦班那個時候是二00五年,有光碟了,無論是錄音帶、錄像帶、光碟,聽過三年以上我們就取了,所以總共三十七個人。這個跟我們的願望見解就相同,見和同解。
&&&&&&&所以開學頭一天,我跟大家說,我們要有使命感,我們這個實驗關係國家民族的命脈。我們辦這樁事情是給聯合國看的,目的是讓他們對中國文化產生信心。中國文化沒有過去,雖然是幾千年的,它超越空間,幾千年前適用,今天還是適用,幾千年後還適用。這是什麼?這叫真理,真理永恆不變,不生不滅。所以我們要做出來給他看,成功了,大家肯定;如果我們做失敗,等於向他們宣告,中國傳統的東西已經過時,現在不適用,可以統統丟掉了。所以是我們文化存亡臨界點,我們拼命要把它做好,捨棄生命也在所不顧。這等於都是我們的同學,老師都是我們的同學,我們能講這個話,大家能聽得進去、能聽得懂,知道這樁事情不是小事,往後影響太大了。
&&&&&&&做這個事情是菩薩,這不是普通人。我們預想,傳統的東西丟掉了大概一百五十年,再要把它復興起來總得要二、三年的時間,沒有想到,三個月成功了。小鎮居民四萬八千人,良心喚醒了,人人都向善,不願意做惡事,太難得了。三個月起了這麼大的效果,證明老祖宗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在這裡看到了;第二個,證明了人民是很好教的。這種教育推到,你看看三個月,人就良心發現,有能力辨別善惡,辨別邪正,邪惡放下了,我們要走祖宗跟我們講的倫理道德的道路。三個月成功,那時候楊老師告訴我。我說真做到了嗎?真的。下一步怎麼做?下鄉入戶去表演,身教。身教才能感動人,你沒有身體力行,也就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你要不能夠做出來,你光說沒用,別人不相信。要聽他也做不到,必須老師自己做到,我到你家去,我把它做出來,做給你看,大家相信了。所以一切都是祖宗之德,佛菩薩、老祖宗在安排,一帆風順,讓我們有這個機會在十月,在聯合國做報告,做三天展覽,八個小時報告。我們三天的活動,等於最後一天完全是湯池小鎮的成果報告。那些大使們感動了,都想到湯池來考察。我們發出邀請函,雖然最後因為有障礙,他們來訪問沒成功,可是我知道的,還有我不知道的,我知道的有三十多位大使他們用私人觀光旅遊的身分到湯池住三、四天。這個信息傳出去了,讓大家有了信心。
今年意想不到的成果,習主席訪問歐洲,在教科文組織發表一篇講演,這些大使們聽到非常歡喜,信心真的生起來了。這個信息傳到我這來了。為什麼?中國國家領導人真幹,所以他們興奮。現在我年歲大了,盡量少出門,他們常常會到香港來看我,就是駐教科文組織的這些大使們。我說我都歡迎,你們有閒暇的時候,或者到遠東來旅行,到香港我們見見面。國際上的朋友相信的人愈來愈多了,好現象。所以使命感比什麼都重要。我們這一生難得得人身,聞佛法,沾上傳統文化的邊緣,我們要認真努力,用這個來報父母的恩、報祖宗的恩、報佛菩薩的恩、報全世界一切眾生恩。希望湯恩比的想法真正能夠在這個地球上實現。湯恩比最後的結論無比的信心就在這本書上,《未來屬於中國》。只有中國文化能救全世界,當然先救中國,接著就救全世界。是個非常難得的英國人,慈悲,希望這個社會永遠安定,世界永遠和平,不要有競爭、鬥爭、戰爭,這全是負面的。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文档贡献者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实施方案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实施方案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98|
上传日期: 21:47:18|
下载积分: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实施方案.DOC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一封信给老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