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时铁军兰州军区副司令员是谁

用户名:密码:验证码:&&欢迎你:
>>>北伐时的“铁军”:叶挺独立团战绩被夸大?
北伐时的“铁军”:叶挺独立团战绩被夸大? 10:29作者:点击:29521汀泗桥对任何由南向北攻击的军队来说都是难以攻陷的。在1921年湘鄂军阀内讧时,(赵恒惕率领的)湘军终以天堑不能飞渡,损兵折将退回湖南。毫无疑问,汀泗桥战斗是北伐战争中决定性的一仗(吴佩孚守汀泗桥的精锐部队中,3个团长战死,39个连长死剩5个,士兵死伤过半)。设若我们拿不下汀泗桥,吴佩孚就会避免失败的命运。这场战役理应名垂青史。由于第十二师在汀泗桥大获全胜,第十师应该轮到去攻打贺胜桥。但在一次会议上,陈可钰再次指派十二师担此重任。可是,攻打贺胜桥容易多了,它的地形与汀泗桥大不相同。那儿也有一座铁路桥,但我们不必先拿下它。白泥湖水浅,我们不费事就过了河。此役毙敌1000余,俘敌军官159名、兵2386人,缴获大炮20门、机枪30挺,步枪2000余支。敌人在车站遗下粮食尤多,殆如山积。我军伤亡497人。贺胜桥胜利的首功应记给三十五团团长缪培南。事实上,此时吴佩孚军队已丧失战斗意志,它不能及时撤退,因为第十师已经切断了它的退路。8月30日,三十五团解除了敌军的武装。第七军部署在我们左边,同第四军军部保持联系,第四军第十师部署在我师的右翼,我们当然也保持联络。但是,毫无疑义,是十二师攻占了贺胜桥。在我的心目中,贺胜桥战役从未占据重要地位。该战役被说得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吴佩孚亲自指挥了这场战事。他想死守贺胜桥,遂用执法队砍杀后退官兵的脑袋来阻止退却。我看到一名旅长被砍下的头颅悬挂在树上,附有他职衔的标志。但这一切都是枉然,汀泗桥与贺胜桥战事注定了吴佩孚的失败命运。由于第十师在贺胜桥之战伤亡不重,它一路追击敌军到武昌,十二师则尾随在后。第四军、第七军和刘峙统领效忠蒋先生的黄埔子弟――第一军第二师一起包围了武昌。吴佩孚的“赵子龙”――刘玉春指挥1.6万多北洋军防守武昌,依(鲁肃)山据险(汨罗江)修筑工事。他拥有大权,湖北督军陈嘉谟却无实力。敌军从城墙的角落向我军开火。此时十二师缴获了大量精良装备,包括0.79公分口径的步枪,十几门汉阳造与沈阳造的重机关枪。可是,我们的山炮仅具有限火力,士兵处于不利境况,因为他们见不到敌军。我们将手中陈旧的武器换上缴获的敌军武器,再将剩余装备上缴第四军军部,它们后来可能被运回后方留守处。蒋总司令于日抵达南湖,召集会议决定作战计划。李宗仁被任命为所有攻城部队的总指挥,陈可钰任副总指挥。总司令部渴望尽快攻下武昌,以便能抽调部分部队到江西同孙传芳部作战。蒋总司令建议组织敢死队攀登城墙。会上人人都赞成这个计划,士气极为高昂。我认为攻城之策可行,据报此时敌军士气低落。北伐军总司令部命令第七军、第四军和第一军第二师挑选一批士兵攻城,每个师都负责组建一个攻城营。我下令三个团长各挑选一个连,由各团长指定一名军官率领。敢死队是长官挑选的,但若非自愿,不会编入。他们必须是勇士,我指定了最勇敢善战、最足智多谋的军官欧震指挥这个攻城营,并着手准备竹梯。虽然我们的士兵趁着夜色攀梯,但仍被敌军发觉了。城墙高峻坚固,敌军只要把云梯推倒就行,所以我们的士兵折损于敌军炮火者并不多,但从梯上坠落伤亡者却不少。我们没有重炮,因此攻城营伤亡几达三分之一。在两次攻城失利后,我们放弃了这一计划。此时,汉阳守将刘佐龙向北伐军投诚。日,第八军攻下了长江北岸的汉阳,翌日攻下汉口,切断了地处长江南岸的武昌敌军之粮食供应线。他们只好紧闭城门死拼,刘玉春也拒绝投降。当江西战况危急时,第七军被调往江西前线。它是9月11日开拔的,交第八军接防。陈可钰接替李宗仁担任武昌攻城总指挥。9月16日,第一军第二师也调往江西战场,由第四军接防。由于蒋总司令身处江西,兼任总司令部汉口行营主任的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便成了蒋在湖北的代表,直接指挥第四、第八军,有职有权。李汉魂的日日记说,河南的红枪会有数百名会众到武昌助战,但我从未见过任何红枪。要想推开武昌城门是不可能的,因为敌军在城门背后布下重兵,又垒起沙袋顶住城门。所以我们决定挖开城墙地基,埋设炸药。叶挺本是学工程的,他指挥了整个爆破进程。叶挺负责东湘门附近的作战,铁路从这里穿过。根据叶挺的建议,我们改装了两辆吴佩孚弃置的载货车厢,四周围上钢板,两侧钻了枪眼,每辆铁甲车装载数十名叶团官兵,然后夜间用一节火车头推动这两节车厢向东湘门再踅回。一批士兵跳下铁甲车挖掘炸药坑,其余人留在铁甲车厢上用机枪等火力掩护。这一行动并没成功,敌军清楚明白我们在哪儿挖掘,摧毁了我们的计划。黄埔军校工兵营也参与爆破,叶挺负责的是挖掘工作。我看到还有矿工参与掘进。10月1日上午,敌军3000人冲出通湘门,欲阻止我军挖掘地道,并欲夺取城外仓库存粮。经一日鏖战,敌军大部被歼。
文章摘自作者:出版社:
相关推荐 10:22:12 10:53:32 10:36:49 09:48:20 09:18:29 08:54:52 03:16:53北伐时期,钢军与铁军的战功对比,哪个更胜一筹?_白崇禧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80贴子:
北伐时期,钢军与铁军的战功对比,哪个更胜一筹?
国军名将合影镇楼
众人皆知,在北伐中打得最漂亮的并不是蒋校长的黄埔弟子云集的第一军,而是号称铁军的第四军和号称钢军的第七军。
供讨论,求指正和关注。
1928年,北平市长和各界代表向白崇禧献旗1928年,白崇禧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从华南领兵进北京的将领。下图是北洋画报:(日) 北平中 崇禧门 前之白崇禧 总指挥
七军战功更高些!
钢铁联合,两广联盟,所向无敌。两湖战场,都是靠4.7两军联合打下来的。
北伐最大的功臣是白崇禧。 张小六的东北易帜,也是因为大败之后才易帜归于民国政府的。这是他没有的选择, 同时面对苏联,日本的虎视眈眈, 易帜是它唯一的选择。 不要把他易帜的觉悟提的太高哦。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北伐中与“铁军”第四军并称的劲旅是哪支部队
10:13 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铁四军”“钢七军”是北伐征途革命军的两大劲旅,在对付北方军阀的战争中,四军和七军所向披靡,立下了汗马功劳。凤凰卫视6月16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何亮亮:“铁四军”“钢七军”是北伐征途革命军的两大劲旅,在对付北方军阀的战争中,四军和七军所向披靡,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前面的节目中我们已经过,四军是粤籍军团,而广东是国民革命的大本营,四军将领如张发奎、黄琪祥、叶挺等人都以革命军人自况,“铁四军”的名头正是这一干革命军人的带领下,经过了浴血牺牲换来的,与四军相比,由新桂系、广西子弟组成的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似乎不那么为人们熟知,当然这大多是由于政治因素使然。若论起军力“钢七军”丝毫不弱于“铁四军”,1926年9月中旬,武昌被革命军团团包围,然而就在此时,参与攻城的第七军接到了总司令蒋中正的命令,令转战江西,他们的对手是直系军阀,北洋第一悍将孙传芳,武昌之役正在胶着之际,把主力的第七军调离战场,无异于釜底抽薪,蒋中正为什么有如此一招呢?早在7月,北伐战云密布湘鄂,面对革命军的凌厉攻势,吴大帅是节节败退,退守武汉,此时的吴大帅不得不求助于孙大帅了,孙与吴都是北洋一脉,所谓唇亡齿寒,事到如今必须停止内斗,共同来对付北伐的革命军,审时度势,孙传芳认识广东党军像是一团绳索,刀子不能砍断,但是当拉成一道长线的时候,用剪刀就能剪断它,8月下旬,孙发布命令,以谢鸿勋部为左翼,进抵江西瑞昌修水一线,切断武汉长沙路,阻绝北伐军补给线。
实时热点06-1806-1806-1906-19
凤凰原创06-1606-1106-0806-0105-30精品精品
手机凤凰网北伐中与“铁军”第四军并称的劲旅是哪支部队|北伐|桂系_凤凰历史
北伐中与“铁军”第四军并称的劲旅是哪支部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铁四军”“钢七军”是北伐征途革命军的两大劲旅,在对付北方军阀的战争中,四军和七军所向披靡,立下了汗马功劳。
核心提示:&铁四军&&钢七军&是北伐征途革命军的两大劲旅,在对付北方军阀的战争中,四军和七军所向披靡,立下了汗马功劳。凤凰卫视6月16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铁四军&&钢七军&是北伐征途革命军的两大劲旅,在对付北方军阀的战争中,四军和七军所向披靡,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前面的节目中我们已经过,四军是粤籍军团,而广东是国民革命的大本营,四军将领如张发奎、黄琪祥、叶挺等人都以革命军人自况,&铁四军&的名头正是这一干革命军人的带领下,经过了浴血牺牲换来的,与四军相比,由新桂系、广西子弟组成的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似乎不那么为人们熟知,当然这大多是由于政治因素使然。 若论起军力&钢七军&丝毫不弱于&铁四军&,1926年9月中旬,武昌被革命军团团包围,然而就在此时,参与攻城的第七军接到了总司令蒋中正的命令,令转战江西,他们的对手是直系军阀,北洋第一悍将孙传芳,武昌之役正在胶着之际,把主力的第七军调离战场,无异于釜底抽薪,蒋中正为什么有如此一招呢?早在7月,北伐战云密布湘鄂,面对革命军的凌厉攻势,吴大帅是节节败退,退守武汉,此时的吴大帅不得不求助于孙大帅了,孙与吴都是北洋一脉,所谓唇亡齿寒,事到如今必须停止内斗,共同来对付北伐的革命军,审时度势,孙传芳认识广东党军像是一团绳索,刀子不能砍断,但是当拉成一道长线的时候,用剪刀就能剪断它,8月下旬,孙发布命令,以谢鸿勋部为左翼,进抵江西瑞昌修水一线,切断武汉长沙路,阻绝北伐军补给线。 卢香亭,郑俊彦为右冀,进驻南浔线,候令进攻长沙,两路大军安排停当,孙传芳亲率周凤歧、陈调元为中路进驻九江,准备三路会战武汉。 七军入贛,遇到的第一支强敌便是在若溪镇固守的谢鸿勋,谢鸿勋是孙传芳手下的一员猛将,统帅着两万精锐之师,并在若溪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准备死守,9月30号的拂晓,军长李宗仁下达了攻击令,翻山越岭而来的七军便杀入了敌阵,七军的广西子弟兵个个奋勇争先,拼死进攻,然而面度凭险据守的敌军第七军几次冲锋都被敌军炮火压迫后退,伤亡数百人,从清晨直到下午3点,七军攻势毫无进展,面对胶着的战况,李宗仁调动李明瑞旅长率领的总预备队,命令他们从左翼隐蔽地带向敌军右翼作大迂回,偏师突袭敌人后方,与此同时下死命令,日落前必须拿下若溪。
[责任编辑:高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播放数:3892867
播放数:3872900
播放数:2353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伐时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