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二十中学满族中学能与143中学合并吗

新华网辽宁频道
           
           
您的位置:
欢迎访问新华网辽宁频道 新华网 全球新闻网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沈阳市内五区学区划分方案公布
新华网辽宁频道( )
来源:沈阳网
&&&&6月24日,市教育局对市内五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实验区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会上市内五个区分别公布了申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实验区方案。
&&&&铁西区
&&&&一、教育基本建设计划
&&&&2006年新建学校:173中学、春晖学校、高明实验校、工人新村一校、保工一校、180中学、兴工一校、宁官小学
&&&&改造学校:15中学、22中学、103中学、88中学、培英中学、凌空小学、保工五校、艳粉小学、教师学校等
&&&&2007年新建学校:55中学、4中、北三路小学、云峰小学、宁官中学、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
&&&&改造学校:100中学、160中学、172中学、路官小学、齐贤一校、36中学
&&&&2008年新建学校:光明二校、工人新村二校、北一路小学、北四路小学
&&&&改造学校:79中学、95中学、齐贤二校
&&&&二、铁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学区划分(12个学区)小学
&&&&龙头学校 启工二校 成员学校 肇工一校、肇工二校、重工五校、重工六校
&&&&龙头学校 启工三校 成员学校 轻工一校、轻工二校、齐贤一校、重工一校、重工四校
&&&&龙头学校 应昌小学 成员学校 兴工四校、卫工一校、启工一校、兴顺小学、翟家镇各校
&&&&龙头学校 勋望小学成员学校保工二校、保工五校、卫工三校、十二路小学、大青乡各校
&&&&龙头学校 腾飞小学 成员学校 凌空小学、滑翔小学、路官小学、艳粉小学、齐贤二校
&&&&龙头学校 太阳小学 成员学校 兴工一校、兴工二校、贵和小学、保工一校、兴华二校
&&&&龙头学校 雏鹰小学 成员学校 肇工三校、重工二校、重工三校、工人村一校、工人村二校
&&&&龙头学校 127中学 成员学校 杏坛中学、79中、88中、173中
&&&&龙头学校 95中学 成员学校 培英中学、15中、160中、172中
&&&&龙头学校 清乐围棋学校 成员学校 54中、103中学、162中、180中
&&&&龙头学校 22中学 成员学校 53中、100中、157中、158中
&&&&龙头学校 宁官中学 成员学校 翟家中学、中朝中学
&&&&大东区
&&&&一、学区
&&&&全区划分为9个学区(初中4个小学5个)
&&&&北片学区以50中学为龙头,包括104中、142中、92中、96中、111中等6所学校
&&&&南片学区以振东中学为龙头,包括161中、138中、93中4所学校
&&&&东片学区以107中学为龙头,包括136中、140中、109中4所学校
&&&&中片学区以博才中学为龙头,包括137中、141中、156中、兴东、105中5所学校
&&&&东片学区以杏坛小学为龙头,包括望花一、望花二、望花三、朱尔、木匠、育林、北海8所学校
&&&&西片学区以辽三小学为龙头,包括辽二、上园一、上园二、合作、二台子、96中学附小等7所学校
&&&&中片学区以大东二小学为龙头,包括草仓、大北二、小北三、辽一、珠林一6所学校
&&&&东南学区以大东三小学为龙头,包括大东四、善邻一、善邻二、二0二、二0五、和睦路、东盛等8所学校
&&&&北片学区以静美小学为龙头,包括东新、工农一、工农二、中捷、东站、小东二、白塔8所学校
&&&&二、基本建设计划
&&&&今年,111中学和109中学扩建实验楼各2100平方米,新建96中学教学楼7700平方米。两年内为104中学新建教学楼8000平方米,为136中学新建综合楼、体育馆共7500平方米,将东站小学与工农二合并,建设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校舍面积7000平方米,功能齐全的新东站小学。三年内为205小学扩建实验楼,为善邻二小学扩建体育馆,利用辽一小学地区动迁契机,新建辽一小学。
&&&&沈河区
&&&&全区小学划分为五个大学区
&&&&东部学区:龙头校 朝阳一校 区内校 大南一校、大南二校、万莲小学、莲花小学、育鹏小学;
&&&&西部学区:龙头校 二经二校 区内校 一经二校、二经三校、北一经小学
&&&&南部学区:龙头校 文艺二校 区内校 文艺一校、文萃小学、文化路小学、大南三校、行知小学、师校附属学校、顺通小学
&&&&北部学区:龙头校 令闻一校 区内校 岸英小学、回族小学、小西一校、、正阳一校、
&&&&中部学区:龙头校 实验学校小学部 区内校 大西一校、热闹二校、中山路小学、
&&&&初中划分为三个大学区
&&&&实验学校学区:实验学校初中部、47中学、48中学、90中学、165中学
&&&&第7中学学区:7中、17中、18中、82中、86中
&&&&育源中学学区:育源、94中、143中、满族中学
&&&&二、教育基础设施
&&&&2006年计划新建回族小学、扩大回族小学办学规模
&&&&年完成143中学的扩建改造
&&&&2007年改造90中学将现令闻一校与岸英小学合并重组为新的高标准的岸英小学
&&&&完成沈河区大南二校购地增容
&&&&实施文萃小学整体搬迁重建
&&&&和平区
&&&&教育资源分布:(5个教育园区)
&&&&北部教育园区:
&&&&小学4所:(南京九、团结路、西塔一、桂林)
&&&&初中:2所(敬业、166)
&&&&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中韩国际学校,已启动;北市学校,已规划)
&&&&中部第一园区:
&&&&小学:5所(南京一、南京三、铁三、铁四、胜利二)
&&&&初中3所(铁路实验、南昌、108)
&&&&中部第二园区:
&&&&小学:6所(和平一、和平二、和平三、光荣二、四经一校、五经五校)
&&&&初中:3所(126、99、光荣)特校:1所(睿智)东部教育园区:
&&&&小学5所(望湖路、振兴二校、文化路、三好、青年大街)
&&&&初中2所(134、126南校区)南部教育园区:
&&&&小学:10所(铁一、铁五、南京十、同泽三、胜利三、河北一、河北二、砂山四、长白、马总)
&&&&初中:5所(134新校区、铁路实验中学铁二校区、124、19、长白)
&&&&皇姑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划分为9大学区
&&&&一、光明中学学区(4所)
&&&&光明中学、132中学、122中学、24中学
&&&&共享24中学体育馆、为132中学建设校园网、为132中学建设多媒体教室。
&&&&二、四十三中学(5所)
&&&&43中学、153中学、84中学、85中学、12中学
&&&&共享43中学和84中学体育馆,为12中学建设校园网
&&&&三、虹桥中学学区
&&&&虹桥中学、128中学、44中学、116中学、21中学
&&&&共享21中学体育馆、为44中学建设校园网、为116中学建设多媒体教室。
&&&&四、三十三中学学区
&&&&33中学、97中学、110中学、泰山中学、16中学
&&&&共享33中学体育馆,为97中学、110中学建设校园网和校校通,为泰山中学和16中学建设多媒体教室。五、宁山小学学区
&&&&宁山小学、童晖小学、北陵小学、新北小学、白龙江小学、122中学附小
&&&&完成北陵小学校校通,为白龙江小学建设校园网,为北陵小学建设多媒体教室。
&&&&六、岐山一校学区
&&&&岐山一校、岐山二校、岐山三校、泰山小学、黄河小学、昆山三校、昆山四校、珠江三校
&&&&共享岐山一体育馆,为黄河小学、昆山三校、珠江三校建设校园网;为岐山二校、黄河小学、昆山三校、珠江三校建设多媒体教室。
&&&&七、珠江五校学区(7所)
&&&&珠江五校、塔湾小学、淮河小学、渭河小学、汾河小学、步云山小学、怒江小学
&&&&共享珠江教育园区体育馆,为塔湾小学、淮河小学、渭河小学、汾河小学、步云山小学、怒江小学建设校园网;为淮河小学、渭河小学、汾河小学、步云山小学、怒江小学建设多媒体教室;完成塔湾小学校校通工程。
&&&&八、昆山二校学区
&&&&昆山二校、天山一校、向工一校、向工二校、向工三校、明廉小学
&&&&为天山一校、向工一校、向工二校、向工三校、明廉小学建设多媒体教室,完成天山一校校园网建设和校校通工程。
&&&&九、三台子一校学区
&&&&三台子一校、三台子三校、三台子四校、三台子五校、陵西小学、黄山小学
&&&&资源共享:为三台子三校、三台子四校、三台子五校、黄山小学建设多媒体教室,借助三台子地区改造契机,完成三台子一校、三台子三校、三台子四校、三台子五校校校通工程和学区内6所学校校园网建设。
&&&&皇姑区建设项目
&&&&2006年已申报立项建设116中学教学楼、黄河小学综合楼、向工二校实验楼、44中学综合楼、白龙江小学综合楼,2007年建设岐山三校、三台子三校、84中学教学楼、明廉小学综合楼;2008年建设三台子五校、110中学教学楼、教师学校办公楼。(田丹)
&&精 彩 推 荐
图片新闻 ↓
天下大事 ↓
新闻排行 ↓
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辽宁频道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p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Service Unavailable
Service Unavailable
HTTP Error 503. The service is unavailable.沈阳满族中学发展历程(开原锡伯研究团队转)
开原锡伯文化
沈阳满族中学发展历程
开原锡伯研究团队转
沈阳市满族中学发展历程大事记
注:本文1945年初之前,叙述沈阳满族教育沿革。到日,沈阳市满族中学成立,中间间隔时间46年。
沈阳市满族中学建校原址曾是清初爱新觉罗氏子弟学校,距今380年。
清初太宗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颁布《读书令》(即《劝学令》)下诏要求诸贝勒大臣子弟就学读书,“使之习于学问,讲明义理,忠君亲上”。此诏一颁,促成了就学热潮,此为满洲贵族宗室子弟教育的开始。
崇德元年(1636年),盛京满族教育规模有所扩大,建立学校,考取儒生,凡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子弟皆入学。为盛京八旗官学之始。
康熙三十年(
1691年),正式设立盛京官学,在盛京城八旗驻防左右翼各设一学。到雍正十年(1732年),每翼官学又增加盛京内务府学生30名。康熙皇帝来东北祭祀三陵,驻跸盛京(沈阳),召见了官学的学董、学监和有功名的教习,并亲书“天潢维城”大字匾额赐给八旗官学。维城二字取自《诗经.大雅》中的“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天潢”取自曹植文中的“分支若水,疏派天潢”。用“天潢”代表皇族,“天潢维成”代表皇族无论远门近支都是国家的屏障。
高宗乾隆二年(1737年),盛京宗室觉罗(从太祖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辈份开始算起,然后按嫡旁亲疏,分做“宗室”和“觉罗”两大类。凡属塔克世本支,即努尔哈赤及嫡亲兄弟以下子孙,统统归入“宗室”;塔克世叔伯兄弟支系的以下子孙,统称
“觉罗”。)由于皇族子弟不断增加,于是,于天佑门外(今小南门外,五爱服装城)设立宗室觉罗官学,因入学学生均为皇族,又简称宗学(群众称之为皇学),宗室觉罗共为一学,凡20岁以下,10岁以上愿入学者,分清、汉书肄业,兼习骑射,不限额数。后改设宗室学一所,觉罗学一所,二学共用房42间。每学额设学生10名肄业。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因兵事宗室觉罗皇学停办。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盛京将军赵尔巽奏请清廷在其地改办学堂,清廷诏准,并取康熙
“天潢维城”匾额“维城“二字命名,定名为官立维城两等小学堂,九月十六日开学,招高初等学生共四个班,全为皇族子弟,供给颇优,堂内规律及其严整,称为诸校之冠。
清帝退位,作为清朝皇族子弟读书的官立维城两等小学堂,被改为奉天省公立筹边学校。
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颁布《七项教育宗旨》,提倡尊孔读经奉天各校恢复中小学读经一科,这期间,官立维城两等小学堂也由筹边学校正式改为奉天省立第四中学。
民国八年(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在北平爆发,奉天地区师生和爱国人士及市民奋起声援,奉天省立第四中学的部分师生也加入这一爱国行动行列当中。这一行为,引起政府的极大不满,并遭到镇压。同年九月,奉天省立第四中学被迁至大东门外甲等农业学校旧址,并改名为高师附中,十二月被迫停办。
民国二十年(1931年)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出兵攻占沈阳,继而占领东三省,建立政权。
康德元年(
1934年)八月十四日,由部分爱新觉罗家族人士发起,满洲国皇帝溥仪,大臣熙洽、吉兴等以个人名义捐资,在原盛京宗室觉罗学校舍恢复奉天维城学校,董事长溥杰,副董事长宝熙和吉兴,校长庆厚。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初,日本帝国主义者推行“教育一体化”,维城学校奉命改为维城国民高等学校,不久又强行将奉天维城学校与南邻大同学院(系日本人办的私立学校)合并,成为省立第十二国民高等学校。至此维城学校结束。
日,沈阳解放。
1949年3月在沈阳小南门外维城中学的校址成立沈阳市第九中学,学生有满族、汉族以及其他民族,在此之前,上溯到清朝初年,这里一直是满族学校,学生都是满族人。
1962年沈阳市第九中学迁出,沈阳市第八中学迁入。
1988年11月,沈阳市民委和沈阳市政协部分代表向市政府提出建议,建议在原奉天维城中学的校址恢复成立沈阳市满族中学。
日,关于恢复成立沈阳市满族中学的建议得到正式批复,沈阳市第一六四中学与市第八中学互换校址后(两校址南北并邻,现两校址均被占建成为五爱市场服装城),根据市教委[1991]42号文件,第一六四中学编号撤销,改名为沈阳市满族中学。
同年在操场东侧新建五层教学楼,于1992年竣工投入使用,建筑面积 2966平方米。
1991年建校时有教职工99名,定编87人,其中任课教师55人,校级干部4人,中层干部7人,行政工作人员18人,勤杂工人3人。赵仲元任校长。
1991年满族中学成立以后,学校为弘扬满族文化做了大量筹备工作。为了更好的得到满族同胞的支持帮助,1991年11月沈阳市满族联谊会秘书处办公地点迁入学校新落成的教学楼。
1992年学校成立了满族舞蹈队,聘请了前进歌舞团庞志阳(满族、国家一级编导)做顾问,排练了满族舞蹈。沈阳建工学院关志毅教授传授了珍珠球等有关知识。
日,满族中学满族联谊会成立,到会领导及师生70余人。原省人大副主任柳文、原省民委主任那新民、市民委主任肇乐群、市满联会长赵志辉等同志及兄弟分会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由金理财同志主持,赵仲元同志致词,柳文、赵志辉分别讲话,对满族中学今后的发展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辽大教授赵志辉向学校捐献了著作,中科院计算所等分会赠送了礼品。会上选出金理财、黄桂周、沈淑媛、赵纯清、章庶培、房净为首届理事会理事,金理财为会长、黄桂周为副会长、赵纯清为秘书长。会后由校舞蹈队演出了文艺节目。
同年赵仲元校长被沈阳市满族联谊会聘为顾问。校满联为普及满族知识、弘扬满族文化做了一系列工作。学校每年都组织部分会员参加市里组织的颁金节庆祝活动,并且由校舞蹈队在会上表演满族舞蹈。
1994年3月,区政府决定满族中学搬迁至南关路122-1号,在新校址新建六层教学楼。于1995年3月投入使用。当时配套设施还不完全。1995年4月起陆续建成宿舍楼、体育馆、生活用房等,1996年全部竣工。新校址占地面积12600平方米。操场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745平方米,其中教学楼6000平方米,实验楼2000平方米,学生公寓3000平方米,体育馆1000平方米,其他745平方米。
1999年3月,由于招生政策的变化,民办公助学校改变原来的体制,由原来的校中校变为独立办学,与公立学校脱钩,维城高中搬迁至第八中学的校址。新沈阳市第八中学撤销,全校学生和教师并入满族中学。
1999年秋季,沈河区教育局同意沈阳市满族中学可以在全区范围内招收满族籍学生,学校满族学生比例不断提高。
1999年10月国家民委教育司领导到沈阳市满族中学视察,听取了校领导的民族教育汇报,对学校逐渐提高满族教师和满族学生比例表示满意,对学校的工作给予了肯定。
2002年为适应满文教学的需要,学校选派黄桂周、冯凯二位同志参加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举办的满文培训班学习,并获得了结业证书。为学校的满文教学提供必要条件打下初步基础。
2003年8月,根据校级主要领导任职周期,学校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赵仲元校长、王和贤书记退居二线,佟达任校长,荣霞任书记,赵维江和胡庆华任副校长。同时沈阳市第49中学撤销,部分教师并入沈阳市满族中学。
同年,沈阳市满族中学被确定为改革试点学校。
2004年暑期,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投资对学校校校舍进行改造:教学楼、实验楼全部由钢窗更换为塑钢窗,校门内修建了小型绿化景点;新增了多功能会议室,翻建了理、化、生实验室,增添了新的计算机等设备,基本可以满足学生信息教育的需要。逐步实现教师办公现代化,创造条件,建立多媒体电教室和校园微机网络。
2004年学校制订了“勤、慎、精、敏”四字校训,以及教风、学风、指导思想,学校精心策划并用满文书写制作了具有满族特色的展示板,悬挂教学楼内的显著位置。展示了满族的历史、文化、民俗和风情。
学校发动全校师生共同设计满族中学特色标识,标识悬挂在教学楼的上方。标识的主体是满文的“满”字,变化成龙的造型,在龙的两侧伸出一对羽翼,象征满族中学的腾飞;标识底部采用绿色圆盘制作,代表希望,代表绿满校园;标识正中是“满族中学”四个字的汉语拼音缩写;整个标识采用四种颜色,象征满族的八旗,充满浓厚的满族特色。学校标识图案以收入到七年级美术教材中。
作为国家级科研课题,校本教材《满族知识》也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5年由语文教师赵建人作词、音乐教师贾燕娜作曲共同创作了满族中学校歌,歌名为《海东青在这里展翅》,满语演唱版已经灌制成录音磁带,在第二届沈阳市满族民俗节中演唱引起强烈的反响。
2005年9月满族中学党支部全体共产党员到康平县二牛中学与其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
2005年沈阳市城区初中改革试点学校教学管理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006年8月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为李良任校长,荣霞任书记,周岩任副校长,佟达退休,赵维江调至90中学任校长。
在2006年9月——2009年7月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明确:学校将在“促师生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支撑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构建学校课题网络,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努力营造和谐民主、高效上进的办学氛围。经过三年的努力,力争使学校成为管理民主高效、德育切实有效、民族特色鲜明,教学规范扎实、师资队伍精良、德能兼备,学生身心健康、能主动学习,全体师生有成就感、有幸福感,教学质量提高、社会声誉良好的优质民族学校。
2006年9月新生入校后就对他们进行满族知识教育,并在初一年级开设满语文教学,让他们感受满族文化的熏陶。《沈阳日报》、沈阳电视台《沈视早报》栏目相继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其它媒体也争相进行报道。
2006年9月满族中学海冬、辛志海两位老师主持沈阳市民族知识竞赛预赛阶段的比赛
日,在沈阳北陵军人俱乐部隆重召开“沈阳市少数民族中小学文艺调演”,沈阳市满族中学表演的的满族歌舞《沸腾的满乡》,并荣获表演三等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日,沈阳市满族中学与辽中老大房中学开展了“手拉手”交流活动。
满族中学部分教师在校长李良的带领下,来到了辽中老大房中学送教下乡,受到了老大房中学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
满族中学英语教师刘迎新、数学教师王艳丽分别为老大房中学师生上了两堂示范课,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然后我校领导和教师分别听了老大房中学教师所上的九年级数学课和七年级英语课。课后两校教师畅所欲言,进行了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日,沈阳市满族联谊会两位专家为我校师生宣讲满族知识。
2007年沈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炉,我校的满族珍珠球竞技名列其中。
2007年年初,李良校长带有关的教师到赫图阿拉参观考察,回来后对民族教育如何进行有了新的认识。
2007年学校成立了首期满文满语学习班,由黄桂周老师任教,肇玉曦、赵建人两名教师拜师学艺。
2007年,在市民委、市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历时半年精心策划并制作了文化长廊,分布在教学楼的各楼层走廊上,每层楼一个主题:二楼主题为满族历史渊源,三楼主题为满族风俗,四楼主题为满族文化,五楼主题为满族杰出人物,六楼主题为满族学校的发展。具有满族特色历史、风情、文化的展示板,悬挂在教学楼内的显著位置,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教育。
日下午,东北大学体育场上阳光明媚,身着满族服装的满族中学珍珠球代表队在阳光下表演了满族珍珠球比赛项目,为辽宁省暨沈阳市全面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正式启动仪式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尽展民族风华技艺。满族中学珍珠球代表队的表演突出了民族运动的色彩,让人耳目一新,备受关注
日 作为周开幕式的前奏,5月20日在市府广场举行了别开生面的“中、韩学生和教师诗歌写作大会”。沈阳市满族中学选派了20名语文学科成绩优秀的学生和4名语文优秀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依照韩国的民族习惯,所有参与诗会的学生和教师均席地而坐,在室外的自然环境中,以诗歌的形式抒发对大自然、对亲人、对中韩友谊的美丽情思。经过中韩专家的认真评选,沈阳市满族中学的陈柏晗同学喜获汉语初中组金奖,曹轶同学获银奖,张添威、王美琦两位同学获铜奖,李鑫瑶等五位同学获鼓励奖。同时,贺富均老师获教师组银奖,赵建人获铜奖,杨利文获鼓励奖。
日,沈阳市民族学校学生美术书法比赛在沈阳市朝鲜族第一中学举行,沈阳市满族中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本次大赛,经过选拔,四名同学的书法、绘画作品进入决赛。在决赛中,八年一班刘晓琳同学获书法一等奖,九年六班李瑶、八年三班薛雅文、七年二班尹大力分获绘画纪念奖。满族中学获优秀组织奖。
2007年我校与辽中黄旗堡满族小学建立了互助关系。学校主动支援手拉手学校辽中黄旗堡满族小学发展民族特色,使其在民族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日上午,沈阳市教育局民教处处长李忠太以及市督学室领导,沈河区政府副区长徐爱秋、区教育局局长侯德安、书记骆传光、区政府督学室主任刘春玲、区教育局副局长董雪峰以及区教育局各科室领导、区督学均莅临满族中学检查指导我校民族教育工作。
日上午,沈阳市满族中学乐器队应市民委邀请,参加了沈阳市第三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的演出,满族中学的二胡、古筝、大鼓共15名学生演员在东陵区泉源广场参加了本次演出,演员身着满族特色服装,激情演奏了一曲“满风情韵”,优美的旋律,激扬的鼓声,博得了与会各级领导和观众的热烈掌声,本次演出,体现了满族特色,弘扬了民族文化,展现了满族中学在民族教育方面的硕果。
日,沈阳市满族中学李良校长带领优秀美术教师肇玉曦和体育教师李林等一行五人到潘家堡九年一贯制学校黄旗堡满族小学进行送教下乡活动。
2009年1月李良校长因病不能继续工作,区教育局决定由党支部书记荣霞负责全面工作。
日新学期开学初,沈河区教育局侯德安局长专程来到满族中学视察指导工作。
2009年初开始,学校把珍珠球活动向周边小学推广,沈河区教育局拨专项经费六万元,为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运动器材,标志着珍珠球运动普及工作真正开始。3月14日沈河区小南三校、大南二校、大南一校、行知小学、文艺一校五所小学的校长应邀来到满族中学,就联手发展学校文化特色等方面问题进行了首次会谈。
日,满族中学荣霞书记带领校本开发室黄桂周主任,工会主席海冬,物理教师邓丽娟,化学教师高艳,一行五人前往辽中县潘家堡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了一次“城乡联动、携手共进”送教下乡主题活动。
日下午,满族中学全校师生汇聚在学校操场,春风拂柳,绿意尽染,春回校园,春意盎然。在歌声阵阵,书声朗朗,欢声笑语的氛围中,召开了‘铸爱国情感、树民族之魂’主题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我在阳光下成长’汇报演出。沈阳市教育局倪佐副局长、沈阳市教育局调研室李中泰处长、沈阳市民委崔英淑处长、沈河区教育局党委洛传光书记、金书革副局长、沈河区文体局蔡科长、文化馆迟书记、辽中县黄旗堡小学、东陵区棋盘山小学的校长和部分师生,以及沈河区教育局体卫艺科、组织科、纪委、安全科、团委、中教科等科室的领导26人,应邀参加了我校艺术节的汇报演出。
日上午,沈河区教育局侯德安局长莅临满族中学调研指导工作。参加调研工作的人员有:办公室王波主任、人事科孟宪军科长、中教科曲方芳科长、德育科陈鸿秋科长、初教科谢元峰科长、教师学校庄志校长和金志涛副校长。
在市教育局有关领导的协调下,学校又与满堂满族小学建立了协作关系。在2009年“六、一”荣霞书记等四人参加了满堂小学的艺术节。
2009年6月学校开办满文第二期学习班。17名不同民族的教师参加学习,满堂小学高书记等三名教师参加满族中学满文学习班学习 。
学校足球队参加全国比赛荣获中国足协举办的阿迪达斯全国U—15足球联赛浙江赛区冠军、动向杯(足协杯)全国U—15联赛梧州赛区亚军、曼联青少年U—15联赛中国上海赛区总决赛第三名,代表沈河区参加沈阳市中学生足球比赛,以全胜的战绩获得了冠军;
学校舞蹈队表演的满族舞蹈《美丽的萨尔干锥》(满语萨尔干锥汉语意思为女孩)在沈阳市少数民族舞蹈汇演中荣获一等奖,并在近五十个节目当中脱颖而出,代表沈阳市参加辽宁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并在比赛中获银奖;在沈阳市教育局林业局联合举办的“沈阳市中学生保护野生动植物知识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学校羽毛球队荣获沈河区团体比赛冠军,篮球队获团体第二名。
日经沈河区教育局党委会通过,任命王家伟担任沈阳市满族中学校长、海冬担任副校长;荣霞继续担任书记、周岩担任副校长。
2009年9月初组织新生军训
日,组织召开“赛威呼声迎甲子国庆”民族趣味运动会。首次邀请家长全程参与运动会。
2009年 10月,实行“分组联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2009年 10月,针对初一年级英语基础差异大的特点,实行分层次走班式教学改革。聘请外教。
2009年12月,学校组织召开,“纪念满族颁金街387周年座谈会”,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佟悦、辽宁大学王火教授就满族民俗民风,满族中学发展做了专题讲座。部分研究满族文化的大学生、满族中学40多名学生参加了座谈会。
2009年12月,国家民委民族工作基地曹萌主任带领三位教授来校调研民族工作。对学校民族特色教育建设提出建议。
2009年12月,学校被评为沈阳市体育特色校。
2009年12月,学校被沈阳市政府授予为“弘扬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光荣称号。
2010年1月创编珍珠球校操;3月开始在学生中普及,作为间操固定时间的固定内容;6月举办校内首届珍珠球校操比赛。
2010年1月,制定《沈阳市满族中学民族教育三年发展规划》。
2010年1月,制定“传承满族文化&&发展学校特色”满族珍珠球系列活动的实施计划。
2010年2月,成立满族中学民族教育研究室,赵建人、肇玉曦两位同志主抓具体工作。
2010年3月,周岩副校长经教育局党委会通过交流到沈阳市回族中学担任副校长,原沈阳市回族中学孙宇副校长交流到满族中学担任副校长。
2010年3月满族中学舞蹈队、特色美术队、珍珠球表演队、满族中学文学社成立,每周固定时间活动。
满文满语课扩展到青年教师发展学校中,人员增添为46人。
2010年4月聘请沈阳市满族联谊会肇乐群会长、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佟悦主任为沈阳市满族中学名誉校长,指导学校开展民族教育工作。
2010年学校获沈阳市中学生足球赛冠军。
2010年学校获沈阳市“让我玩”杯篮球冠军。
日,学校珍珠球表演队代表沈阳市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参加辽宁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并获表演竞技类金牌。
2010年9月荣霞书记调到143中学,顾娟娟调到满族中学担任书记。
2010年10月,沈阳市民委确定学校为“沈阳市珍珠球培训基地”
2010年11月,辽宁省少数民族工作座谈会在沈阳市召开,学校作为优秀民族工作单位代表迎接了来自全省十四座城市民委领导的参观调研,学校民族工作得到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
2010年11月,学校我校珍珠球运动在全区小学系统普及,并与11月由学校承办了“沈河区首届珍珠球比赛”。
2010年11月,学校被评为“沈阳市民族特色校”。
2011年初,《中国民族报》对学校民族特色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2011年3月,学校珍珠球运动被列为沈河区域区本教材,在全中学普及开展。
2011年5月,学校满族剪纸作品参加省民委和省文联联合主办的满族剪纸作品大赛。
2011年9月王家伟校长调到145中学,姚江宁调到满族中学担任校长。
日3日,学校进行了新生军训。
——16日,学校举行了教学开放周活动。
日,学校举行了学生满语口语比赛,聘请沈阳市满联专家黄桂周和学校的满语教师肇玉曦担任裁判。
日,学校举行了学生满文硬笔书法作品展。
日,学校举行了满族艺术运动会(艺术节节目展演和民族特色运动会)。
日,学校姚江宁校长拜访了沈阳建筑大学陈教授,并对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设想交换了意见,达成合作共识。
日,沈河区中部学区高效课堂展示课暨满族中学党员风采展示课拉开帷幕,活动将于10月末结束。
日辽宁广播电视台对我校进行了有关民族特色办学的采访。
日辽宁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天下体育》栏目拍摄我校民族体育运动——雪地走,并于12月3日晚黄金时段播出。
日辽宁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天下体育》栏目拍摄我校民族体育运动——珍珠球,将于12月11日晚黄金时段播出。
日上午9:30,沈阳市满族中学“满族文化教室”开班仪式正式启动。沈阳市民委文教处处长彭福昌,沈阳市满族联谊会会长肇乐群,沈阳市满族联谊会副会长、满语专家关嘉禄,沈阳市满族联谊会副会长洪海波,沈河区民委主任后万真,沈河区教育局副局长童跃杰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此次开班仪式。
首先,满族中学副校长海冬详细解读了“满族文化教室”实施方案。满族中学校长姚江宁就开办“满族文化教室”的初衷与意义作了简短讲话,并代表学校聘请了关嘉禄先生为“满族文化教室”顾问,聘请白千魁,刘冠群等七位满语专家为“满族文化教室”讲师。
接下来,肇乐群会长代表沈阳市满族联谊会对“满族文化教室”顺利开班表示热烈祝贺,并就弘扬与发展满族优秀文化、加大扶植满族中学民族特色发展建设做了精彩讲话。满语专家关嘉禄结合满文满语的历史价值作了深刻的阐述。
开班仪式结束后,满族中学广大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由刘冠群老师主讲了满语教学第一课。次日上午,“满族文化教室”开办了“传统弓箭与满族弓箭文化”文化沙龙。
沈阳市满族中学“满族文化教室”的开办,对加强学校民族文化特色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沈阳市满族中学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城市满族中学,将充分发挥民族学校的教育作用,积极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相信,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满族文化教室”各项活动的开展一定会取得可喜的成绩。
沈阳电视台”沈阳新闻”栏目当天对此次活动作了专题报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阳市第二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