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牛排一定要用黄油吗的做法

中式牛排了解一下,80高龄老奶出品。“你妈只吃肉,那是牛里脊”“你的破牙齿吃不动全瘦,吃的是肋骨肉。”“你爸牙口好,吃的是外脊肉。”“你弟最妖怪,要带一块骨头,吃的是丁骨肉。”把奶奶的话翻译成专业术语,里脊肉即是菲力牛排,几乎不带一点肥,也称嫩牛柳,现在很多健身人士的最爱。肋骨牛排即是肉眼牛排,夹杂一点肥油,口感更好。外脊肉就是西冷牛排,肉和筋连着一起切,有嚼劲,适合牙口棒棒的人。丁字骨肉即是T骨肉,带一块小骨头,丁骨肉左右肉量不均,不太好上手煎。(奶奶买牛排通常在连锁的大超市,分不清品种直接问那些卖肉的大叔。)牛肉买回家,如果还有血丝,切块大指头粗细的姜一起泡在冷水里去腥。切蒜粒、葱花、姜末,那一小碗到酱油、麻油、耗油、料酒,加番茄酱、蜂蜜、花椒粉跳,调匀做酱汁。看到这些调味料时不要惊恐,再次强调,这是中式牛排!泡好的牛肉水沥干,切好的葱姜蒜、调好的酱汁把牛肉包裹起来,放在冰箱里密封腌制,要吃的时候再取出来。奶奶的做饭字典里不存在胡椒两个字,白胡椒也不行,“上火!”现在可以热锅下油了,当然,我奶奶是不会用黄油,更不可能用传说中的无水黄油,不用猪油做饭已经是她老人家这几年做出的最大让步。第一次用的是尧姐回国探亲带的牛油果油,第一面刚煎完,就干锅了。后来奶奶和她的菜市场小伙伴们交流总结,要用烟点高的精炼油,精炼大豆油,精炼玉米油,精炼橄榄油。中高火,油热起来了放下牛排,保持大火,建议买个夹子,用铲子的话不太好翻身。一面一分钟,两面总共四分钟或者五分钟即可,奶奶做的菜是不可能出现三分熟的,五分钟浮出透明的液体就是全熟了。(具体几分钟各家的硬件不同可能也有差异,中式料理最主要就是用眼看!看颜色!白沫就该是全熟)牛排夹出来之后,还没完!奶奶会撒上她的去火神物——薄荷。没错,就是切碎的薄荷……这样一大盘中式牛排端上桌,可以想象,她老人家是不会给我们配刀叉的,自己用筷子夹。可能是奶奶买的牛排体积比较小,或者是上桌前她切割了一下,一筷子夹到自己碗中,差不多几口也就吃完了。这个画面可能有点残暴,不是想象中的红酒牛排烛光晚餐、刀叉小口细嚼慢咽,而是两根木筷子白米饭,二三两自酿桂花酒,偶尔尝一下这种中式牛排,味道也是挺好的。(完全没想到点赞人数会上升,感谢大家对奶奶的称赞。怎么说呢,家家有本经,老人当然就是家里最大的融化剂。最头疼的部分就是她老人家年龄上去之后,迷信各种养生保健,以前是绿豆,现在是一种叫苦生的东西,它总能出现在汤菜中炒菜中开水中。而最令我不能接受的是,它偷偷出现在了我泡的茶种……所以在有一个老人做饭的欢乐之下,也有和年轻人的针锋相对。但我最近看了部电影,幸运是我,就觉得家里的老人,她可能真的是过一天少一天,今天还吃着她做的饭,抱怨不好吃。也许明天一觉醒来,就再吃不到这样的味道。最后想说,有时候借着下厨房和去菜市场买菜,多陪陪家里老人。)(有知友疑惑怎么能让80岁高龄的奶奶给全家做饭。怎么说呢,细微末节的情感无法用言语表述,默契与尊重,长期相处的人能够体会。我爸去超市可以买重的油重米,但不能买轻的花果蔬菜,一旦买回家,奶奶就会丧着脸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找着借口丢给臭臭狗吃,自己第二天非要去菜市场买同样的菜。家里生二胎后,一直请保姆到高中毕业离开家乡出去读书工作,爸妈长期出差也跟奶奶提出过请保姆,怕她有时候一个人在家或者出去玩不安全,掌管家政大权的她是坚决反对的。我们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爱好,但是奶奶晕车没法出去玩,腰不舒服,没法长时间坐着打牌,做饭,逛菜市场,看电视发明新菜,和其他老人商量做饭技巧,就是她消磨时间过日子的最大乐趣。)欢迎大兄弟来公众号:作者战士韩
捧场,有关美食、摄影、读书、电影,拒绝成功大道理,朋克养生才是正经。不来也没关系,反正早已习惯自言自语,人生嘛,最重要的是入戏。——————————————以下是收了小费的ADV
Tim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煎牛排一定要用黄油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