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到洛阳牡丹广场地铁坐几号线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洛阳这几年变化真大啊...

洛阳发展真的提速了,一天一个样...

地铁、高架、快速路、游园、

城市书房、医院、学校...

一大批项目都在不断推进落实中!

2021年的洛阳,蓄势待发!



洛阳地铁1号线今年正式运营

备受关注的洛阳地铁开通运营时间


将在2021年牡丹文化节前正式运营、

2021年底前正式运营!

届时洛阳人的地铁梦就要实现啦~


伊水东路希望桥立交预计6月建成通车

日前,伊水东路希望桥立交

北起中赫海洋公园项目西侧道路,

南至伊水东路,共设置2条主线、

8条匝道,为苜蓿叶型全互通立交。


该立交规划全长1.4公里,红线宽25米,

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

按照施工计划,伊水东路希望路立交建设工程

预计将于今年6月底前建成通车。

洛阳客运东站位于中州东路

与安居路交叉口东南角,

目前,提升改造已完善;

对旅客通道、停车场、发车区进行重新规划;

进站口、候车厅已启用,

可满足旅客基本乘车需求。


洛阳至许昌、鄢陵、长葛、鹿邑、

太康、郸城、南阳、固始、郑州、

开封、夏邑、淄博、潍坊、商丘、

杞县、宁陵、通许、柘城、临沂、

济宁、偃师(802路城际公交)等


洛阳火车站北广场最新规划

1月12日, 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火车站北广场周边区域城市设计公示》

洛阳火车站真的要大变样了!


该项目位于洛阳火车站北广场区域规划范围北至魏紫路,西至国花路,南至春都路,东临经七路。总面积2911.5亩(194.1公顷)。随着火车站综合枢纽建设以及城市更新,该区域亟待解决产业定位、功能布局、风貌协调、土地开发等问题。


方案通过四个魅力开发主题,将火车站北广场区域打造为一个注重文化传播的场所;提供创智创新的平台;进入洛阳的新门户;体现工作与生活的新概念之地。


火炬大桥计划今年6月全线完工

2021年牡丹文化节前

2021年6月全线完工,

届时将恢复周边道路通行。


该桥位于洛河市区段宁洛高速公路以西、滨河北路与洛宜快速通道之间,跨河段长0.5公里,桥宽55米,双向10车道,是目前跨洛河大桥中最宽的一座桥梁。在造型结构方面,火炬大桥也创造了另一项全市之最——桥梁主跨为100米跨径箱梁桥,是目前全市单跨最大的市政大桥,施工工艺复杂,地处洛河主河道,施工难度大。


九都路提升改造工程计划今年8月开工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消息:

目前规划局尚未完成方案优化工作,

计划于2021年8月开工建设,

建成后可实现九都路的快速化。



牡丹博物馆计划今年试运营

位于洛阳现代轴线最南端的牡丹博物馆,

是洛阳规划建设的又一处城市文化地标,

计划2021年牡丹文化节前试运营。


牡丹博物馆将运用高科技手段,以文献资料、历史文物、视频图片等为载体,全方位展示牡丹栽培历史、品种演变、文化文物、产品产业等内容,集文化旅游、展示展览等功能为一体,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目前唯一的专业牡丹博物馆。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21年洛阳计划建成黄河流域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

届时游客在这里就能一站式了解、体验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位于龙门大道与古城快速路交叉口东南角,总投资16亿元,占地93亩。其中,规划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将建设非遗展示馆、非遗书城、非遗学术交流中心、非遗古街等,集珍品收藏、陈列展览、活态展示、教育研学、互动体验、创意产业等功能为一体。


大谷关客家小镇项目位于

伊滨区东南7公里处的万安山中,

该项目规划范围约2平方公里,

总投资约6.83亿元,

以打造“关、馆、道、台”为重点。


按照施工计划,2021年牡丹文化节前,大谷关、客家之源纪念馆、烽火台、大谷古道基本完工,对外开放。大谷关客家小镇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黄河文化根亲地标和世界客家人精神家园,对洛阳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中国洛阳伊滨大剧院和伊滨音乐厅项目,

是一座设施完善、功能合理的

是洛阳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的重要载体。


项目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

规划设计1500座大剧院、

1000座音乐厅、700座多功能厅、

会议中心及地下停车场、

人防工程、地面广场等相关配套设施和设备,

计划2022年12月1日建成。


2021年洛阳着力提品质,让群众生活品质更高。 新建小游园40个、洛阳“乐道”300公里,打造20座示范性城市书房,新建、改扩建90个“乐养居”,完善15分钟公共服务圈。


南山牡丹文化示范基地规划四大片区

种植国内外优良牡丹1000余个品种,

目前一期项目绿化工程已完成90%,

2021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将对外开放。


南山牡丹文化示范基地项目位于洛龙区南山大道(原南环路)以南,王城大道以东,与洛阳牡丹博物馆毗邻。一期项目占地面积500亩,规划依托南山自然山林资源和洛阳牡丹博物馆的文化氛围,规划以牡丹文化为脉络,打造集高端牡丹观赏、牡丹文化体验、科普研学、牡丹产业于一体的牡丹田园综合体...

洛阳市区第二座万达广场落户洛龙区

1月26日,开元壹号万达广场项目合作正式签约,该项目位于洛龙区开元大道与新伊大街交叉口东南角,项目总占地面积43.36亩,总建筑面积约13万方,总投资金额约15亿元,计划开工日期2021年6月,计划开业时间2024年2月。


该项目采用最新的设计理念和商业定位,打造集购物休闲、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商业广场。

洛阳将新建一所高职院校

1月15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1年申报设置高等职业学校的公示,拟新增信阳艺术职业学院、周口文理职业学院、郑州城建职业学院、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5所高职院校,其中3所公办院校,2所民办院校。


一直以来,洛阳给我们太多的惊喜和骄傲

不管是什么原因让你留在这里奋斗

相信未来的洛阳一定会给人重重惊喜

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报记者田宜龙本报通讯员李东慧马毓鋆

日前,洛阳地铁1号线较合同工期提前4天实现全线“洞通”,并由此进入新的建设阶段。作为我省第二个、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中首个建设地铁的城市,洛阳地铁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洛阳地铁有这样一个核心理念

洛阳地铁项目的实施是洛阳市委、市政府审视洛阳市情、厚植发展优势、抢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机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省委、省政府赋予洛阳新的战略定位的迫切需要,是方便群众出行、回应人民关切的迫切需要,也是展现洛阳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重要窗口,更承载着洛阳700万市民翘首以盼的地铁梦。

“建地铁就是建城市,建地铁必须有文化、建地铁必须惠民生、建地铁必须保安全是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始终秉承的核心理念。”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董事长马朝信表示,洛阳地铁1号线的全线“洞通”,宣告了1号线土建主体结构工程的全部结束。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全线附属结构及铺轨建设力度,确保今年年底实现1号线全线“轨通”,同时加快1号线机电设备招标、装饰装修设计研究、运营筹备、运营人才储备等工作步伐,为2021年6月1号线顺利开通运营创造条件。

洛阳地铁建设速度刷新行业标准

2017年6月,洛阳地铁1号线全线开工建设。2017年12月26日,洛阳地铁1号线首台盾构机“牡丹1号”在史家湾站始发掘进。从全线开工到全线“洞通”用了不到两年时间,这在全国各城市首条地铁线建设中都很罕见,展示出了“洛阳速度”。

据了解,洛阳地铁1号线自全线开工以来,先后投入18台“洛阳造”盾构机进行区间隧道建设。在1年半的时间中顺利完成全线19个区间、38段、总共38.3公里的隧道建设任务。

“有数据显示,全国各城市首条地铁线路的建设年限一般在5年左右,从开工到‘洞通’一般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副总经理康永胜说,在不到2年的实践中,洛阳地铁实现了从全线开工到全线“洞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洛阳速度”可谓是一个创举,可以说刷新了行业标准。

洛阳地铁建设质量行业领先

洛阳地铁1号线全线“洞通”后,全长38.3公里的隧道各项指标经监测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以管片拼装误差检测数据为例,业内规范要求为“环内不超过5毫米、环间不超过6毫米”,洛阳地铁1号线整体维持在环内约3毫米、环间约4毫米的水准。

值得注意的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8年通报了全国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结果,洛阳市轨道交通受检监理单位、勘察单位和盾构施工专项分别以80%、91.67%、82.50%的符合率位列第一,受检第三方监测单位以84.62%的符合率位居第二,受检其他项目也获得较好成绩。

洛阳地铁建设难度和环境“根牙盘错”

洛阳地质结构复杂,特别是富水砂卵石地层这一特征,给区间隧道的建设带来极大难度。

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建管公司总经理张联峰举例说,“牡丹6+号”盾构机在执行丽景门站至青年宫站区间隧道掘进任务时,受富水砂卵石地层影响,掘进出现异常,严重影响施工正常推进,后经多方专家论证,采取开仓方式发现导致盾构机掘进异常的原因是在盾构机通过大粒径砂卵石地层时,刀具因土体松散受挤压产生变形,并导致刀具破碎、扭矩增大。为不影响建设,通过常压开仓的方式对“牡丹6+号”盾构机的38把刀具进行全部更换,保证了施工的顺利实施。

除了地质结构复杂,洛阳地铁1号线所面临的施工环境也很复杂。据不完全统计,在洛阳1号线全线区间隧道建设期间,先后顺利下穿该市涧河、中州渠、瀍河,成功下穿或侧穿九龙鼎、焦枝铁路、二广高速等各类地上建筑物近百余座。

“盾构机在地下作业,如果施工组织不科学、不严密,极易造成地面坍塌、地上建筑物沉降等现象,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这些现象同样会反作用于盾构机作业,严重的会使此前的建设成果毁于一旦并危及相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建管公司副总经理康跃进介绍,为此,地铁1号线19个区间几乎是“一区间一方案”,盾构机每次始发掘进前,都会结合区间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教,确保建设顺利实施。

洛阳地铁克难攻坚底气源自当地广泛理解支持

洛阳地铁1号线提前实现全线“洞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项目前期苗木移栽、管线迁改和交通疏解三项工作的扎实开展。

以管线迁改为例。去年,该市地铁1号线王城公园站在进行周边区域电力管线迁改期间,图纸资料只标明有一根埋深在地下12米左右的电力线缆。但在该站围护桩施工前的勘探过程中,距离此电力线缆约2米,实际埋深在地下16米左右,又发现了11根重叠布设的电力线缆。随后几经查找,从一位电力部门退休多年的老同志保存的相关记载中,了解到这些电线是早期布设的西工区主电力线缆的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没有记录在案。一旦出现问题,会造成该市西工区大面积断电。

“如果在区间隧道建设期间才发现隐藏的各类线路,工期延后不说,已经完成建设的部分受此影响可能还要调线进行二次建设。”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张韬亮介绍,洛阳地铁1号线全线一期管线迁改从摸排调查、入户走访到着手设计、完成施工图设计和迁改方案差不多用了半年时间,最终确定了7大类、累计30多公里长的管线迁改量,其中为满足施工空间需求永久迁改的水、电、燃气等各类管线17000多米,为满足施工需求需临时迁改的各类管线16000多米,迁改量大、影响范围广,这样规模的管线迁改在洛阳的城建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在此过程中,各管线产权单位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受影响的单位、群众给予的理解,让管线迁改等各项前期工作得以顺利实施,一说是建地铁的,大家的反应都很积极,问得最多的是“啥时候能完”,很少有怨言。正是这种广泛的理解和支持,让管线迁改等各项前期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为后来的全线车站主体和区间隧道建设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洛阳造”轨道交通产业加快集群

“洛阳地铁洛阳造”是洛阳地铁的一个显著特征。2017年6月,由中信重工、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合资成立的中信铁建重工掘进装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时由该合资公司制造的“牡丹1号”盾构机,在中信重工伊滨高端制造工业园正式下线。除了该企业,中国中铁装备集团全资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洛阳有限公司在该市高新区、新安县先后建立了两大生产基地,所生产的盾构机不仅用于洛阳地铁建设,还先后服务西安、北京等地地铁建设。

除了盾构机,洛阳市还在所辖偃师、宜阳等地先后建设了5家盾构管片生产企业,年产能约6万环管片,年产值约10亿元。今年5月,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签署首批地铁车辆采购合同,22列132辆B型车辆,将全部在洛阳中车基地生产制造。

随着洛阳地铁项目建设的不断深入,“洛阳造”轨道交通产业也在加速集聚发展。目前,该市已经形成从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到盾构管片制造、盾构机制造、车辆制造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为今后“洛阳造”轨道交通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洛阳站到牡丹广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