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全世界所有的欺凌者霸凌者是不是全部都是合法的?

最近一篇名为《在校遭欺凌直至工作延续10年,她不再沉默将带头者送入牢狱》的新闻中,王女士备受欺凌将近10年,最终忍无可忍将一位带头诽谤者送进监狱,为自己平反。

近年以来,愈来愈多的校园霸凌事件让我们发现校园霸凌已是常态,每一个被霸凌者的身后都有一个心酸的故事,很多人感慨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孩子会如此残暴不堪地对他人做出这样的事?今天,学堂君就想跟大家来探究下隐藏在霸凌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霸凌是指人与人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挪威学者丹·奥维斯(Dan Olweus) 将校园霸凌定义为:一名学生长时间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霸凌并非偶发事件,而是长期性且多发性的事件。[1]

校园霸凌的方式主要有:

肢体性霸凌(肉体上的欺凌行为),言语霸凌(让被霸凌者感到不舒服的语言如辱骂、嘲弄、恐吓等),性霸凌(让被霸凌者在性别认同或性上感受到的生理、心理上的不舒服或痛楚),关系霸凌(在同一团体中,联合其他成员孤立、无视、离间或排挤被霸凌者),网络霸凌(利用手机或网络等手段方式污蔑、毁谤被霸凌者)。[2]

专制型及放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都容易引发学生的不良行为。

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父母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要么模仿父母的攻击行为,习得暴力和攻击行为,要么习得消极忍受的应对方式;

而在放任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无限宠溺,没有底线和原则,孩子会变得目无法纪、冷漠残酷,甚至以欺负弱小者为乐[3]

例如在安徽怀远火星小学副班长逼同学喝尿事件中,受害的孩子承认自己也曾遭受过副班长的逼迫喝尿,该副班长的母亲则认为孩子是被冤枉的,她认为其他孩子嫉妒副班长学习好。从案例中可以推测出该母亲有可能就是一位放任型的父母,导致了孩子无法无天的行为。

米勒、伯克威茨等心理学家认为,霸凌这种恶意攻击行为绝不是随便发生的,它的出现有一定规律。当人们遭受了挫折却无法向其根源发泄时,可能会转移目标向他人攻击。但遭受挫折并不一定代表会攻击他人,还需要攻击线索作为媒介。

在伯克威茨的实验中,要求参加实验的人对激怒自己的实验者实施电击,结果显示当被激怒的人们看到手枪时, 比看到羽毛球拍时实施了更多的电击,手枪可以被当成攻击线索,使人们增加了电击的次数。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推测有些霸凌者可能是因为挫折加上攻击线索才产生霸凌行为的。[4]

误会和敌意常是由于偏见和刻板印象造成的。刻板印象是我们对他人存在一些肤浅而呆板的认识,偏见则是带有贬义的刻板印象,比如种族偏见和歧视。

霸凌者通常存在显著的偏见如瞧不起他人,歧视他人外表等等,从心理特质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极有可能有高自尊(死要面子)、高自恋水平(我最独一无二)和极强的自我中心倾向(我即正义)。

在许多青少年犯罪的调查中,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的少年大都具有极强的自我中心倾向,他们甚至觉得“其他人被打是活该”。[5]

归因理论与认知矛盾理论

人们偏向于为自己的行为找到最简单和直观的解释。

霸凌者通常会把错误归到环境因素和受害者身上,从而减轻自己的责任,就是所谓的归因理论。在霸凌中,多数的霸凌者容易失去自我认知,在后期的反思中仍会认为自己并不过分,而是倾向于把责任推到受霸凌者身上,以尽量避免受到外界道德的谴责。

当行为与内心出现不一致时,人们总是会通过补充、调整或无视,来减轻认知矛盾,从而保持价值体系的连贯性。

霸凌者在面对“认知矛盾”时,也就是纠结于霸凌行为的道德性时,更偏向于想办法消除内心矛盾。像是接纳他人给出的霸凌的借口,譬如“此人做过坏事”,或者相信自己在做正义的事情。[6]

  像是在《重庆女生太邋遢被5同学围殴打成十级伤残》事件中,殴打同学的原因竟是因为受害者不注重个人卫生而引起同寝室其他女同学“公愤”,该例子里的霸凌者正是通过将原因推脱到他人身上以减轻罪恶感。

在群体规范的强大压力下,个体会屈从于同群体的一致性,达到彼此行为规范高度吻合。

校园时期,在形成自我认知的过程中,想要得到集体的认可和喜爱,因此更容易跟随集体行为。根据调查,“跟随同学一起欺负”是霸凌的第三大原因。为了得到群体认同,即使意识到行为的不对依旧会选择加入,这就是服从。

接纳指的是霸凌者接受了霸凌的借口,从而实施霸凌。很多时候学生并不知道受害者做过什么坏事。但由于这种信息的模糊性和难求证性,还有“确认偏差” 的影响,学生听到的次数越多、信息的来源越有威信,就越确信这些信息的真实性。[6]

 在文章开篇的案例中,王女士深陷校园霸凌,因她自称一个被打碎的杯子要300万的小事件,被传播开来,从班上到全校性的攻击目标,即使一再解释并没有说过类似的话语依旧没有用,就因此度过如同梦魇一样的饱受霸凌的生活。正是当中的从众心理与确认偏差影响,导致了又一起霸凌事件的发生。


一个 真实的「校园 霸凌」事件

《奇葩说》上,黄执中袒露心声说他非常讨厌小孩。原因是小学的时候,他因为性格怪癖,曾经长时间遭受同学的欺辱。

讲述的时候,他浑身在发抖。他发誓永远不要生小孩,并且至今都抗拒跟别人产生情感联结。

看到这个片段时,我刚好从当老师的朋友那里听到一个「校园霸凌」的真实事件。

我们姑且把当事人代称为「胖虎」和「大雄」,整个事件最冲突的部分是:胖虎长期欺凌大雄,一次猛踢了大雄的下体,在学校引起了轩然大波。胖虎的父母反而非常愤怒,责问学校:「为什么我们那么好的孩子,被你们教育成了这样?是你们毁了我儿子!」

作为一个妈妈,听完故事很容易把自己的孩子带入受害者的角色中。我有一些慌张,于是去翻阅了一些资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报告显示: 全世界每年有将近2.46亿儿童和青少年遭受霸凌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

另外一份联合国的意见调查发现: 30%被欺凌的受害者,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只有不到 10% 的受害者告诉了老师和家长。

原因包括:感到害怕或羞愧、不知道告诉谁和认为欺凌很正常等等。

也就是说,这类事件绝不是只出现在新闻报道里,它在校园中非常普遍,而大部分情况下家长们毫不知情。


「校园霸凌」事件里,没有孩子能够幸免

这个真实的「校园霸凌」事件,听起来似乎还未严重到像新闻中「将厕所的卫生纸篓倒在头上」、「脱了上衣轮流扇巴掌」那样令人发指。

但其中的一些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

打人的胖虎,其实瘦小精干,但是家境优渥;
胖虎的父母非常骄纵他,完全没有威信可言;
许多同学跟着起哄,嘲讽和孤立较弱的大雄;
大雄一开始会反抗,后来遭到嘲讽,干脆放弃;
大雄的父母刚开始得知时,认为不必小题大做;
校长从始至终,都觉得这是男生之间普通的打闹;

每一个角色都值得深思。

假如,我的孩子身边发生了这样的事件,学校、老师、同学都是如何处理的呢?他又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不欺凌别人,也没有被欺凌的孩子,就是安全的吗?

事实上,「校园霸凌」无人幸免。

所有的孩子都是参与者:「欺凌者」、「被欺凌者」、「起哄者」、「冷漠者」、「旁观者」、「阻止者」……我们的孩子或许正在其中。

而我们,不希望他们成为任何一种角色。


与「校园霸凌」绝缘,「边界力」很重要

「边界力」是什么?

对于「校园霸凌」,许多国家已经立了法律。美国政府甚至建立了一个专门呼吁停止霸凌的网站(stop bullying.gov)。

这里有一些教会孩子如何应对的Tips:

学校和家长,也可以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

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模仿如何善待和尊重他人

对于旁观的孩子们,我们还希望他们被动卷入时,能坚定地不受影响。而当我们谈论这个愿景时,谈论的其实是: 让孩子拥有好的「边界力」。

边界,是区分自己和他人的界限。它包括我们最基本的身体边界:身体和皮肤,也包括人际间的边界,比如:情绪,态度,信念等等。

有良好边界力的孩子,当别人触碰他身体或者拿走他物品的时候,会大声地表示「不可以」。去公共场合也不会随意大喊大叫。

「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往往就是欠缺边界力。 他们「无意识」地侵犯了别人的边界,或者过度地被侵犯。


▌「边界」是如何被侵犯的?

许多时候,边界都是无意识间被侵犯的。

比如,过度的宠溺反而是父母侵犯孩子边界的行为。上文讲述中的「胖虎」,他先是从小被父母侵犯边界——事事包办和顺从,继而成为了一个毫无边界意识的人。

而「起哄者」们,他们身体的边界虽然没有被侵犯,态度和信念的边界却模糊和动摇了。

不光是孩子们,相信很多家长也都有这样的体验。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边界」也曾经一次次被侵犯。 这让我们走了很多的弯路,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错。

高中被班主任没收了日记,当着家长面读出来,批评你心思不在学习上;
大学室友私自动用了你的电脑,看你生气却还说你小气;
被领导临时派活儿,度假的高铁上还在工作,却被说为何不取消行程时;

想要让孩子们拥有的「边界力」,我们却要到30多岁才学着一笔一笔把它画清晰。

▌ 「边界力」如何获得?

「边界力」如此重要,难道我们只能通过不停地讲道理来灌输吗? 其实不是的。

它是孩子天生就有的东西。

4-9个月的婴儿,常常喜欢用咬、拍、打、抓、绕这些动作。这就是他在确认自己的存在,区分自己和别人的身体。其实就是从这些感知里,开始获得自己的边界感。

只是 我们容易无意识地把孩子们探索边界的过程,称为「捣乱」

比如孩子把水杯「哗」地一下推到了,看着水流向地板。我们一般会大声地喝止、或者冲过去收拾县城,甚至打他的小手手说「不可以这样」。

但也不必太过紧张。孩子们的「边界力」是可以从小培养和锻炼的。即使是小学生,也可以通过一些互动进行修复。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维护,许多我们看起来不以为意的小游戏,里面也包含着培养「边界力」的智慧。

比如我们可以跟小婴儿玩「身体滑滑梯」。他们慢慢离开了妈妈,又重新回到妈妈的怀抱。这个过程中,他们感知到了「边界」的概念。

戏剧治疗里一个非常有效的干预办法,叫做 「结构化的角色扮演」 ,它对大一点的儿童特别好用。

假如有一天,孩子告诉你他跟同学发生了争执。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他扮演欺负他的人,父母扮演老师。这个过程让孩子自由地探索了他人角色中的情绪,又同时释放了自己的情绪。

边界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这些互动的过程,会将这个重要的能力内化到孩子心里,形成他自己的边界和力量。

孩子越有边界力,就越能为自己负责,为今后的独立做好准备,在未来拥有自己坚定的世界。


「边界力」外,我们还能做什么?

边界力很重要,但我们不能说拥有了「边界力」的孩子,就能完全跟校园恶性事件绝缘。

当我查阅相关的资料时,看到的大多是:孩子被欺凌了怎么办?如何教孩子应对欺凌?如何避免孩子成为欺凌者?

但这不是我们当前最需要的。

这些看起来更像是止损:当我们不得不这么做时,伤口已经存在了。 而我们更需要未雨绸缪,从此刻开始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能力。

(stop bullying.gov)统计出的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特征,有一部分是重合的:沮丧、被孤立、自尊心过强、不受欢迎的孩子,容易成为「校园霸凌」的当事人。

有一个概念叫做 「同伴接纳」 (Peer acceptance),它是指孩子在同伴团体中的受欢迎程度。显而易见,受同伴欢迎的孩子往往极小的几率被欺凌或者欺凌别人。


我们所说的「好人缘」、「讨人喜欢」、「高情商」……其实都是指「同伴接纳」程度高。它跟孩子的多种能力息息相关,包括「亲密力」、「自信力」、「适应力」、「自控力」等等。

「同伴接纳」是多种能力的组合。

比如孩子进入新的学校,物品被别人抢走时。拥有了较好能力的孩子,他会:迅速融入新环境(适应力),不强行抢回来(自控力),要回自己的物品(边界力),通过这件事跟小伙伴建立友谊(亲密力)。

培养孩子的这些能力,不是把他当成一块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而是希望 他像一块魔方,拥有了各种颜色,组合成不同的面,去应对未来的世界。

感谢你阅读今天的文章,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其他需要的人。 但是下面的礼物,我确信你更需要。

这篇文章所提及的关于「边界力」的内容,都来自我们的顾问老师周海松。她是中德舞动治疗师,中美发展转化法戏剧治疗师, 从事儿童以及成人的艺术治疗研究和临床10余年。

借此契机,我们想向你推荐海松老师的课程—— 《7天培养孩子的边界力训练营》,让孩子懂得拒绝、会争取、自信又独立。

在今天,真正地在家庭中设立恰当的边界,系统地发展孩子的边界力仍然是一份奢侈品。所以我们课程组想花一些时间,做一门大多数人都能理解的课,并且为了让大家做到,我们把它做成了线上的训练营。也许这样就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为了让更多人听到,训练营只要 9.9块钱 。除此之外,为了节省你的时间成本,我们和海松老师费了很大工夫打磨它,精炼再精炼。尽量确保你花最少的时间就能学会,并且真的能做到。

第六期训练营于 7月23日开营,30日结营

开营后每天解锁一节课,总共5节课,每节课平均12分钟。攒足了一块听,也只要一个钟头,但信息量是够的。每节课讲解一种边界,并给出相应的实践办法。

每个群有班主任带着学习,还有群友互相学习分享,每天花几分钟完成一个小作业或者小游戏。我们还会把大家的疑问反馈给海松老师,让海松老师为大家答疑哦~

一起试探到更多关于孩子的边界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伴随着电影《少年的你》热映,校园霸凌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人们同情被欺凌的孩子,对施暴者感到愤怒。但少年欺凌者的恶并非一天养成,这背后一定都有着不平常的成长经历和深刻的家庭、社会原因。对从事未检工作的我们而言,保护被欺凌者是使命,挽救欺凌者亦是职责——没有欺凌才会没有伤害

让我们从一起真实的校园欺凌案件说起。

案件中,六名犯罪嫌疑人均系未成年人,她们围堵、侮辱、殴打女生欣欣致其轻微伤,并逼迫欣欣写下欠条,共计人民币1万余元。

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女生名叫叶子,是暴力行为的实施者。在对叶子的审讯中,检察官了解到她霸凌行为背后的成长经历,发现她曾经竟是被欺凌的对象。

叶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她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16岁的叶子原是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但自从结识了同校学姐晓云,当起了小跟班,时不时混迹在一群“社会人”中,学习一落千丈,行为也越发出格。

一天,晓云说缺钱花,要去“吃坏账”。叶子不明白,晓云解释道:“找个人吓唬一下,让她写欠条,把钱给我们。”晓云把目标锁定为曾和自己有过节的女生欣欣。

放学后,晓云、叶子和另外四名女生在校门口截住欣欣,把她带至小巷过道围堵起来,强迫她对晓云道歉。欣欣小声嘟囔着:“我又没做错,凭什么道歉?”

晓云扬言要教训欣欣。欣欣害怕地推挤着想要跑掉,无意间划破了叶子的脸。瞬间,叶子像野兽一样爆发了,对欣欣大声谩骂,用力扇耳光,猛踹头、胸部。

欣欣吓得不停求饶。晓云叫叶子停手,并拿出准备好的纸笔,让欣欣写下1万余元的欠条,约定第二天在便利店碰面。然而,叶子等来的不只欣欣,还有警察。

检察机关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对叶子、晓云等六人批准逮捕并提起公诉。

叶子眉目清秀,说话也细声细气,为何会突然爆发打人呢?审讯中,叶子道出了一段沉重的往事。

初中时,叶子和一个同学因为琐事发生争执,遭到了对方殴打。委屈又恐惧的叶子把事情告诉妈妈,可妈妈和对方家长一番谈判之后,竟只收了笔钱草草了事。后来,打人者四处散播叶子的坏话,同学们也渐渐孤立甚至敌视她。无助的叶子向妈妈求助,却得到了“不要再惹事”的警告。

被欺凌的种子埋在心里,渐渐生根发芽,还生出仇恨的枝叶——叶子错误地认为,只有变得强悍,才不会再被欺负。当欣欣挣扎着想要逃脱的一刻,叶子看到了那个曾经的自己,抱着头缩在角落,被打得很痛、很痛。她像被愤怒和仇恨点燃一样,瞬间化身殴打自己的施暴者,用拳打脚踢发泄着积压在心底的愤怒。

从被欺凌者到欺凌者,叶子的经历让人唏嘘。然而,在这个女孩儿内心深处,还有着更深的伤口。

叶子的父母很早就离婚了,她自幼和爸爸一起生活。虽然爸爸对叶子疼爱有加,但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少女心事不便对爸爸谈及,而妈妈再婚,母女交流便很有限。被欺凌事件发生时,叶子的爸爸不在家,她只有向妈妈求助,但妈妈并没有很好地关注到女儿受伤的心灵。

家庭的不完整、亲子沟通不畅,叶子和父母间的矛盾渐渐加深。于是,她转从“朋友”处寻求安慰和认同,而交友不慎又导致了“吃坏账”事件的发生,将她送上了法庭的审判。

虽然,来自于原生家庭、成长挫折和交友不慎等诸多问题给叶子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这并不能成为她触犯法律的理由。

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的叶子,在被告席上哭得很伤心,对心灵迷失的那段日子非常后悔。

检察官说:“年少的时光本该好好学习生活,你却因犯罪失去人身自由。但未来的路还长,你应存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对家人奔波忙碌的感恩之心,努力学习、谨慎交友,回归社会后开启新的人生之路。”

检察官还对叶子的父母开展了亲职教育:“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港湾,那里应当充满爱和温暖,有问题加强沟通,有伤痛及时化解,有挫折积极面对,有困难共同克服,才能让孩子在正常的人生轨道上不断前行。”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园欺凌还是霸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