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客好吃还是萨莉亚好吃?

好几个小伙伴都在回答,意式Pizza是薄底,但事实上,一般意大利北部也一样是厚底Pizza, 而到了罗马,以及再往南的那不勒斯,则是以薄底Pizza为主。

去年去意大利出差,顺便旅行,我的同事就告诉我,在北部(我们在里米尼开会)你吃到的Pizza都是这样厚底的,但是等你去了罗马,那边的Pizza就是薄底的了。

这是在里米尼餐厅吃的。 (里米尼是意大利北部著名的度假圣地,离对中国免签的小国圣马利诺很近)

这是在里米尼外面的店里买的, 这家的Pizza真好吃,我和意大利的同事们一起去的,他们都称赞这家的Pizza

这是在维罗纳的店里买的, (维罗那,是莎士比亚笔下的朱丽叶的故乡)。

可以看出图片上的底,也是厚底

这是在博洛尼亚店里买的,(博洛尼亚最出名的是跑车,比如法拉利等等)

这是在里米尼一家酒吧喝酒,酒吧增关的小食。(意大利北部,一些酒吧几个人一起点酒,酒吧就会赠送免费小吃)。

在罗马吃的Pizza忘记拍照,不过和上图有点类似,是薄底。

这是在香港一家意大利人开的餐厅吃的Pizza, 意大利同事评价这里的东西很正宗。 不过这个Pizza在菜单上叫做 妈妈咪呀 Pizza, 同事说意大利并没有叫这个名字的。

在我看来,意大利的Pizza 与必胜客最大的不同,就是配料。 在意大利吃到的大部份Pizza除了面饼,酱汁,奶酪以外,一般只有一到两种材料, salami (一种肉糜肠),蘑菇,火腿,甚至土豆。而必胜客的配料,大概为了让你觉得钱花的值,所以经常是很多种配料一起上,比如必胜客的代表做超级至尊。

除此以外,我觉得意大利的Pizza真的是便宜又好吃, 上面看到那种PIZZA店卖的Pizza都是称重卖的, 一块一两欧的样子。 点好称重之后,店主会帮你放进烤箱加热烤制,上面的奶酪融化,拿到你手上热乎乎的Pizza跟刚出炉的没什么区别。

还有的回答里说萨莉亚的Pizza是薄底的,是传统意大利Pizza, 但是我也觉得萨莉亚的Pizza不好吃,并不是薄底就代表意大利的。 我想如果是意大利人吃萨利亚,大概就跟中国人在国外吃Panda Express感觉差不多吧。

有的小伙伴说面团发酵不一样,我觉得应该是很有道理的。从味道的感官体验上说,真的觉得意大利的Pizza底都特别好嚼,(意大利也有不好吃的, 但是吃到的几个专门卖Pizza的店里的都真的好好吃。)

面饼的发酵真的对口感有相当大的影响。 虽然我并不是餐饮行业的,但是我们公司和意大利的一个厨师学校有合作项目,(那个学校的负责人,也是主厨,是为教皇服务过的。) 那个项目里其中一个,是关于Pizza制作的课程(除此以外,还有关于意面的,甜点的,咖啡的),最短的一个大概为期三个月。 由于客户希望更速成一点(成本更底), 于是问对方能不能缩短学时,对方回复这已经是精减过的了, 关于面团和发酵就有大几十个学时,更不用说还有酱汁,烘烤等等。

这也说明,如果真的像意大利人一样,专门制作Pizza, 是真的要学习很多内容的。 Pizza师是决定你吃到的Pizza好不好吃的关键。 而必胜客这种其实只在中央厨房需要有真正懂烹饪的厨师,进行产品研发,而在终端,都是加工好的半成品。餐厅不再需要配备专业厨师,只需要会操作机器的人就可以迅速复制一个新店。

所以,必胜客与意大利披萨的区别,大概和星巴克和意大利咖啡的区别,是一个意思吧。


最近看到一本关于意大利美食的书,叫《银勺子》,首版出版于1950年,里面包含了50道意大利常见家庭料理,因为非常受欢迎,所以一版再版,再出了漫画版和少儿版等好几个版本。

这本书中关于Pizza的制作,就是这样在手指尖转转转,(好像唱二人转的转手帕一样), 边边就是自然厚的。 估计这种制作方法对厨师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对于任何只做中央厨房快速扩张的品牌,都不太容易做到吧。


关于各大博物馆的艺术雪糕:

关于那些好吃的冰淇淋:

在很多人印象里,西餐代表高级,吃一顿要花不少钱。

但有一家餐厅,完全打破价格壁垒。

来到这里、翻开菜单,你会忍不住惊呼:这也太便宜了吧。

尤其是面对周围蹭蹭蹭往上涨的高物价,看着菜单上十几块的意大利面,难以置信。

别忘了这还是在一线城市。。

这就是意式餐厅萨莉亚的魅力,永远用价格打动你。

相比其他快餐店,萨莉亚就是异类。

有人翻出90年代日本萨莉亚的菜单,发现20多年前的价格比现在贵1倍。

开业17年来,萨莉亚走的都是平民化路线,主打低价,也因此成为不少中国孩子的西餐启蒙。

但萨莉亚的低廉价格,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背后可没少动脑子。

第一次去萨莉亚,粗糙的装修、不起眼的位置,很难将招牌上的“意大利餐厅”结合起来。

但等你走进去吃完再出来,没有一个人逃得过“真香”定律。

一直以为自己喜欢意大利菜,直到去年环游了一趟意大利,才发现,原来自己喜欢的只是萨莉亚。

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刀哥总结两个原因。

翻看萨莉亚的菜单,会发现一个事实:怎么和过去二十年没啥大变化!

眼看着奶茶从几元变成了20、甚至30,可萨莉亚看起来依旧那么亲切。

八元一位的饮料无限续杯:

十几元就能吃到各种意面,这个价钱都比自己在家做划算多了:

20多块的披萨随便吃,还是9寸的:

40多块的红酒随便喝:

就算把菜单上的全部上一遍,这个价格也可以承受得起,而这只有在萨莉亚才有的底气。

怪不得有人说,在萨莉亚点餐就像是回到了十年前。

而且这个价位换来的不是嘈杂吵闹的就餐环境,反而是可以独享片刻的几分悠闲。

价钱低、环境好,简直是餐饮业中的名创优品,学生党的福音,甚至有人评价,这家西餐厅就不是冲赚钱来的吧,就是在做慈善!

什么萨莉亚,干脆叫圣母玛利亚吧。

2、这么便宜,能好吃?

这话放在萨莉亚身上,刀哥不同意。

如果说只是便宜,那也无法让让萨莉亚在全球扩张一千多家,说到底,便宜是价格战,顾客买单的,还是性价比。

看看这用料,也十分充足,鱿鱼、虾、元贝......分分钟实现海鲜自由。

这样的价格配上这样的配料,还要啥自行车啊。

有句话说得挺好,比萨莉亚便宜的没它好吃,比它好吃的价格又很贵,同档位,萨莉亚完胜。

这些年来,萨莉亚也不仅是凭借价格圈粉,去网上看了看,发现百分之八十的消费者,就是冲着萨莉亚的味道去的。

凡是吃过萨莉亚的,后来都成了这家西餐厅的“自来水”,无论身在何方,都怀念萨莉亚的那口。

尤其是蒜香蜗牛和烤香草五目肠,简直就是经典中的经典,无数人的童年记忆。

便宜又好吃,就像是萨莉亚的灵魂标签,牢牢地印在顾客脑海中。

但很难不让人猜测,如此低廉的价格,再配上真材实料的原料加工,到底是怎么坚持47年而没有倒闭的?

这就不得不提萨莉亚背后的故事。

很多人都不知道,萨莉亚其实是一家日本餐饮公司。

创始人叫正垣泰彦,1973年创立了萨莉亚意式餐厅,据说老板在读大学时,就发誓要开平价的意大利料理连锁店,果然梦想变为现实。

之所以卖这么便宜,和创始人有很大关系。

1、谁说好吃的东西就该贵?

当年的萨莉亚,还只是日本千叶县市川市的一家只有36个座位的小型西式餐厅。

正垣泰彦先生继承这家餐馆时,因为餐馆地处菜市场楼上,来客稀少。

梯口还有大量堆放的蔬菜,进一步影响餐馆的生意。等他接管下这家餐馆后暗下决心:“无论如何我要让顾客跨过堆积如山的蔬菜上楼来就餐。”

正垣先生认为价格太高是导致客人减少的主要原因,于是将菜品价格下降到原价的70%。

这一举措,明显带动了餐厅业绩增长,甚至还出现顾客排队的情况。

时间长了,他经营的餐馆价格低廉就成了一块招牌。

他由此确信,“真正好的东西,应该既便宜又好吃。”

靠着低价策略,萨莉亚成功打开了市场。

2、为了效率,后厨拼了

一般来说,企业发展越好,就会忽视成本控制,但萨莉亚不是。

刀哥觉得,萨莉亚的节约成本,有几个点可以概括。

萨莉亚作为企业太懒了,懒得后厨没有一把菜刀。

通过中央厨房对所有菜品进行预加工,再将半成品送往附近各个门店,能降低时间成本。

而且厨师的功能被极大降低,只需要接受过训练的员工就可以从事标准化作业。大大缩减了人力成本,还给客户省了时间。

现场加工上桌,完成15道菜品只需要9分58秒。

就连选址,萨莉亚懒得挑位置,竟然会选择已经倒闭的餐厅门店,装修随便搞搞,保证干净舒适,就开始营业。

从食材种植,到生产加工,再到门店料理,都由萨莉亚自己负责。

于是可以推测萨莉亚的整体模式大概是:生产地取出-中央厨房加工-送至门店。

啥叫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就是。

萨莉亚的低价,全靠大家省。

日本曾经拍了一档节目,专门来揭开萨莉亚低价背后的秘密。

比如拖地,如此普通又简单的事情,在萨莉亚这里都是按效率计算。

这个拖把上装着自动加水器,轻轻一按,水就能从拖把里流出来。一来二去,省下不少打水洗拖把的时间!压缩出来的时间,正好可以去后厨帮忙打下手。

还有在服务员端菜方面,也大有学问。

萨莉亚专门做过测试,员工上菜用手端比托盘效率高多了。

以及自制的番茄切割机,直接放在中间,五秒钟就能切得工整好看。

整个看下来,萨莉亚的流程化操作惊呆其他其他企业家。

而这也是保持低价、保证质量的最有力证明。

除此之外,萨莉亚有个指标,叫“人时营业额”,就是一名员工一小时实现的营业额。

萨莉亚非常注重提高这个指标,因为“人时营业额”一上去,每名员工应对的顾客数就随之增加,可以做到以较少的人力维持经营。

不愧是连续47年屹立不倒的意大利“沙县小吃”,这样疯狂的控制成本,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也是因为此,萨莉亚也遭到了一些食客的吐槽。

由于这种预成品的加工方式,其实就是速冻产品再加热的操作。

其本质上无法对顾客口味做出调整。

换句话说,萨莉亚一直在调教顾客适应自己。

作为餐饮业,一般是消费者和商家互相磨合口味,但萨莉亚就像个渣男,不愿意为对方做出改变。

还有一点,那就是知道萨莉亚的人太少了。 因为要省钱,各种代言、活动营销都是没有的。所以导致没有萨莉亚的城市的居民,根本就没听说过它。

这些都是刀哥对此的一点点担忧,整体来看,萨莉亚的优势还是强于其他。

尤其是对比曾经和它对标的巴贝拉餐厅,早就没落,可能部分“00后”根本没听说过。

巴贝拉也是一家国内开的意式餐厅,2005年创立于上海,全国有超过200家门店。

当时巴贝拉门口通常都是排队很久!

可如今你想找得到它的门店,都难。

倒闭的最主要一个原因,就是眼高手低。

在刚刚有大批顾客的时候,巴贝拉没有耐心,开始涨价以凸显自己的风格。

但由于食物本身就是三流的口味,非要给自己定位米其林的价格。

顾客也不是傻子,同等价位完全可以选择必胜客或者其他西餐厅,久而久之,巴贝拉怎么没的,大家都快遗忘了。

这才给了萨莉亚更多发展空间,弥补了这个档位的不足。

疫情期间,萨莉亚连开3家店,还打五折。并且计划5年内达成广东省内开够300家店铺。

对比其他餐饮业的寡淡萧条,萨莉亚简直就是一股泥石流,用低价站稳在市场里。

看看之前挺不住的吉野家,同样是日本连锁餐厅,同样的扩张模式,但却连夜关店百家,爆亏6亿多。

究其原因,是服务退步。员工培训不足、点餐制作随意、上菜速度变慢、食物品质也随之下降,又贵又不好吃。

你看,一旦服务和品质无法保证,哪怕你再有名,也会被市场抛弃。

所以哪怕是性价比著称的萨莉亚,刀哥也要给打个预防针,千万别飘,记得初心。

1.无锡攻略:《都0202年了,无锡这家号称“意大利的沙县”,物价还停留在十年前!?》

2.广州吃货:《疫情期间不涨价还打折,萨莉亚,你为什么还不倒闭?!》

3.为什么深圳:《为什么,萨莉亚还不倒闭?!》

4.单仁行《日本人开的意大利沙县小吃:全球门店上千家,连续36年盈利!》

5.不相及研究所《日本人开的意大利沙县小吃,是如何征服中国的》

原标题:《中国最土的西餐厅,怎么还没倒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萨莉亚披萨好吃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