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感觉腿伸不直?脚着地就痛的不行?只有把腿悬空才好受?

如果发生前交叉韧带撕裂,感觉关节有问题走路不稳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出现膝关节不稳,说明韧带撕裂程度应该比较严重的。那么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比较安全,通常不会出现后遗症。当然也可以不必过于着急,可以先避免剧烈运动,以热敷按摩处理,继续观察病情。具体情况,患者可以先咨询医生,进行检查确定病情后再决定。(膝盖损伤病友交流公益群,想加入的病友可以关注,咨询我进群方式或在贴子里说声,我拉你进群)

前交叉韧带撕裂有哪些表现?大家知道如何确定前交叉韧带撕裂吗?前交叉韧带撕裂又有哪些治疗方式可供患者选择呢?

其实,前交叉带撕裂的表现是,在运动时,韧带发生断裂,通常会发出“嘭”的响声,然后膝关节会持续肿胀数周,出现关节疼痛。

接下来再看看前交叉带撕裂的治疗方式。前交叉带撕裂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固定治疗等等。其中,固定治疗是指用石膏固定、让关节休息3-4周。前交叉带撕裂早期也可以通过内服直通的药物、贴膏药,配合中药熏蒸等方法进行治疗。当然,根据病情具体情况。还可以进行理疗、推拿等其他方式治疗。但如果以上治疗都没有取得良好效果,那么就考虑手术治疗。



经常的大负荷运动过后漆关节会疼痛。正常情况是由于关节脂肪垫和半月板摩擦损伤造成的。
常见的可以引起膝关节疼痛的损伤有几种情况:

1.脂肪垫劳损脂肪垫充填于膝关节前部的间隙,有加强关节稳定和减少摩擦的作用。脂肪垫劳损的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外伤或者是长期摩擦引起脂肪垫充血、肥厚并发生炎症,与髌韧带发生粘连,从而使膝关节活动受限。这种损伤多发生于经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运动较频繁的30岁以上人群。患者会觉得膝关节疼痛,完全伸直时疼痛加重,但关节活动并不受到限制。劳累后症状明显。

2.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是运动员的一种常见损伤,在下肢负重,足部固定,膝关节微屈时,如果突然过度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排球运动中,队员在防守时突然转身鱼跃救球的动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损伤会有明显的膝部撕裂感,随即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走路跛行。关节表现出肿胀和滑落感,并且在关节活动时有弹响。

3.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膝关节滑膜是组成膝关节的主要结构之一。滑膜细胞分泌滑液,可以保持关节软骨面的滑润,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损伤滑膜,会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如不及时消除,则很容易引起关节粘连,影响正常活动。患者会感觉膝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滑膜有摩擦发涩的声响。疼痛最明显的特点是当膝关节主动极度伸直时,特别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运动时,髌骨下部疼痛会加剧,被动极度屈曲时疼痛也明显加重。

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种病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居多。超重负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膝关节会肿胀而疼痛,有时活动关节会有摩擦音。膝部可能出现内翻畸形并伴有内侧疼痛。

5.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微屈时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如果此时突然受到外力导致外翻或内翻,则有可能引起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内侧疼痛、压痛,小腿被动外展时疼痛加剧,膝内侧有肿胀,几天后会出现瘀斑。膝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

以上引起膝关节疼痛的5种损伤单靠日常保健是无法自愈的。专家提醒:如果有以上疼痛特点,还是要尽快请医生明确诊断,以免贻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有需要可直接与我联系,祝您早日康复!

还有就是在正常运动状态,没有出现扭伤拉伤的情况下。
出现骨关节疼痛,主要是因为关节软骨退变造成的。补充氨糖是有帮助作用的,可以选择健力多氨糖软骨素钙片,含氨糖量高易吸收。平时也要多晒太阳,注意防寒湿,保暖,使髋关节得到很好的休息。尽量减少上下台阶、弯腰、跑步等使关节负重的运动,避免、减少关节软骨的磨损

生活中饮食补充的钙质如,牛奶类奶制品钙质,大豆类豆制品钙质,海产品钙质,都是补充到身体的骨骼中和身体组织中的,补充到关节部位的相对较少,所以要想更快的缓解大负荷运动后,关节组织出现的疼痛,最好是要直接补充氨糖软骨素钙,来身体各部位关节的疼痛感。


滑膜炎真的那么不好治?主任直言:坚持养成一个习惯,积液、疼痛不声不响的溜光了!
滑膜包裹着关节,通过分泌润滑液以起到润滑关节面的作用,润滑液的分泌和吸收在正常情况下相对平衡的。
而滑膜炎是一种多发性的关节疾病,外部或内部损伤都有可能刺激滑膜,继而引发滑膜的炎症。由于膝关节是全身关节中滑膜最多的关节,故滑膜炎以膝关节较为多见。
膝关节滑膜发炎主要是由于滑膜充血、水肿及增生所致。像:
1、剧烈运动导致的扭伤。
2、锻炼拉伤、扭伤、摔伤。
3、常年体力劳动导致的损伤。
4、膝关节受凉导致的风寒湿邪入侵。
5、骨骼退化,老年人骨质疏松。
6、由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感染等其他疾病引发。
发生了滑膜炎不锻炼可不行:
短弧膝关节终端伸直运动
仰卧, 将一毛巾卷放在膝关节下,使膝关节屈曲。
然后做上下抬腿动作。 每天2~3组,每组10到15次。
增加动作难度:在踝关节附近绑一个沙包,足部内翻,做直膝抬腿动作。
注意: ① 沙包重量应需在疼痛可忍受范围内或不痛为宜;
② 有韧带受伤时不可练习此动作;
③ 此后,可慢慢增加动作的弧度和难度。
经常吃的韭菜也是缓解滑膜炎的好方:
材料:韭菜300克、黄酒500毫升、三七粉20克。
做法:把韭菜洗净切碎,和黄酒混合均匀,然后倒进锅里煮开5分钟,盛到瓷器中,加入三七粉搅匀,趁热服用,每天一次。具有活血缓痛的作用。
2、上面锻炼小方法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滑膜炎若能配合一些中成药外敷,病情康复的更快。
多注意下面运动让你在离开滑膜炎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1、热身活动,训练前热身活动一定要充分,不要直接上大运动量,损伤的发生最常见于疲劳或精力不足的时候。
2、肌肉的发达可在一定情况下缓解膝盖所承受的压力,可以让膝盖的损伤降低到最小。平时多做腿部肌肉锻炼,尽量减少对膝盖的承受力。
3、伸展拉长的腿筋及髌股关节,有利减少膝损伤的机会预防半月板损伤,加强腿部肌力是关键。
4、跑步前要用双手手指揉搓膝盖下边缘,促进润滑夜对膝盖的保护。


半月板损伤病友交流群,想加入的可以私聊我,我拉你进群



得了膝关节滑膜炎,就不建议从事一些对膝关节造成负担的剧烈运动,比如踢足球、打篮球、羽毛球、爬山等,都是不适宜的,否则就会导致炎症复发,膝关节积液增多。

建议平时可以做一些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或者可以去游泳,对膝关节不会造成太大负担,也有助于锻炼身体。

另外,如果得了膝关节滑膜炎,导致出现了关节内的关节积液过多的话,建议患者最好先去医院进行一定的对症治疗。

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口服或外用非甾体抗炎药、休息等对症治疗。

这些治疗,都能够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关节积液的吸收。


膝关节的运动损伤非常常见。此外,久坐不动、身体衰老、锻炼过度等都可能造成膝盖的病痛,给生活带来不便。

【两个动作,缓解膝关节疼痛】

要防治膝盖痛,就要锻炼连接膝关节的大腿肌肉,即大腿后侧的肌群——腘绳肌。人体活动膝盖时会用到此处肌肉,腘绳肌若衰退不强健,会导致膝盖活动不灵便,引发膝盖痛。相对来说,短跑运动员的腘绳肌比常人要发达强健许多。腘绳肌锻炼法对预防及缓解“变形性膝关节症”“慢性膝盖痛”“走路时膝盖痛”等都有帮助。

锻炼腘绳肌只需要一把椅子、一块可以躺下的空间即可。1.两腿张开,跨坐在椅子上,右脚向内弯曲,保持膝盖不要抬起的同时,右脚尖尽量上举,仔细体会大腿内侧肌肉的紧绷感。维持10秒左右后复原,反复做3~5遍,然后换左脚。

2.仰躺在地面或床上,两脚张开,右脚倒向内侧,努力让大脚趾接触地面。右手横向伸展,以肘部支撑地面,抬起右侧臀部,体会大腿后侧肌肉的紧绷感。维持10秒左右,然后复原,反复做3~5遍后,换左侧做。

【膝盖受伤后这么练 越练越伤!】

膝关节的运动损伤非常常见。膝关节的韧带或半月板损伤之后,康复锻炼的方法正不正确,也是很重要的。很多人练股四头肌是做空踢腿的动作,而且还踢沙包,这样的话很容易加重膝关节的磨损。我们非常不建议这种方法。可以靠着墙,半蹲、扎马步站立,把好脚提起来,单腿半蹲站立的动作来练股四头肌,这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避免进一步损伤膝关节。也可以做膝关节伸直放松,推松外侧韧带:用拇指顶住髌骨的外侧,向内推,这样的话可以把膝关节外侧韧带放松,有利于膝关节损伤的恢复。

【老人跑步膝盖疼能继续跑吗?】

老人跑步膝盖疼能继续跑吗?答案当然是:不能。缓冲步行至停下休息,避免磨损膝关节。那么跑步膝盖疼多久能恢复呢,如果老人经常跑步膝盖疼,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避免严重病症。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跑步膝盖疼多是软骨受损,软骨在关节中起缓冲作用,相当于关节“气囊”。运动强度过大或姿势不正确,会导致“气囊”变薄,甚至没有,关节与关节直接摩擦就会产生痛感,所以,跑步要特别注意控制量和姿势。

那么如何缓解跑步膝盖痛呢?要知道,氨糖是人体内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它能促进软骨再生,补充关节滑液,抑制各种破坏软骨的酶的活性,提高关节和集体的免疫力,从而有修复磨损软骨的作用。所以缓解跑步膝盖痛,需要补充氨糖维持软骨健康,预防关节疼痛。氨糖在日常饮食中难以摄取,因此可以考虑专业的氨糖补充剂来补充氨糖。

【如何预防运动膝盖痛呢?】

首先,控制运动量。尽量采取缓慢行走、骑自行车、慢跑等,步速控制在60步/分钟以内,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即可。但一定要注意避免膝关节骨面撞击,造成二次损伤。

其次,调整跑步姿势。控制好脚落地的位置,尽可能落在膝盖的正下方。脚落地的位置在膝盖前边,会造成膝关节伸直,甚至锁死。所以,控制脚落的位置,对膝关节有很好的的缓冲作用。

运动前热身。如跑步前热身,可促进膝关节等分泌润滑液,避免直接开跑,造成关节磨损。


半月板损伤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听到过这个词,也有很多人因为运动损伤发生了这个疾病,所以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关注的,很多年轻人出现这个问题以后会严重的影响其生活质量,而且有很多人,并不能通过治疗恢复到初始的关机状态,那么关节总会残留一些不舒服,所以这个也是在网上问诊和科普的时候,大家关心比较多的一个方面。
其实半月板损伤的并不是一个罕见的问题,也有些人并不因为外伤就会形成半月板损伤,有很多人也是无缘无故的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尤其对于老年人磨损性的、劳损性的半月板退变性损伤,是很常见的,几乎每一个老人家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都会出现,因为这个是骨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综合表现中的其中一项,在这里就不详细讲解这方面的内容了,这方面属于对于退变性骨关节炎治疗和诊断方面的一个内容,我们主要讲的是因为外伤所引起的半月板撕裂。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因为意外扭伤,或者是因为剧烈运动所造成的关节疼痛,在一段时间内的保守治疗以后,始终没有办法得到缓解,关节疼痛症状始终存在,或者是经常性的关节肿胀,或者是出现了关节绞锁的问题,这个都要考虑有没有半月板损伤的可能性。
大部分情况下,单靠自身进行自我诊断是不够的,这个准确度是很低的,这个是需要专门的关节外科医生通过特殊的手法查体,以及辅助于核磁共振等检查方法才能够进行诊断。
这里需要提到的一点是,单纯凭核磁共振检查,也不是很准确的,有时候有些患者会带着核磁共振过来告诉医生,我有半月板损伤,那么通过问病查体发现他根本没有半月板损伤的典型体征,核磁共振看了一下也就是一度到二度的损伤,其实这种情况下我们并不能把她诊断一个典型的半月板损伤,有很多时候磁共振的敏感度过高,很多半月板内有退化的改变的时候,那么就会出现一度二度损伤的这样的一个表现,但其实在临床上这些损伤是没有意义的,和患者的症状是对合不起来的。只有到了三度损伤,也就是所谓的半月板撕裂,才有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膝盖外侧痛有很多原因。外侧痛也非常重要,外面痛,或者是压痛,一个是要怀疑是不是半月板有问题,另外一个是不是外侧韧带有问题。压痛非常重要。

膝内侧痛也有很多原因,因为膝盖内侧有韧带,有半月板,有肌腱,所以膝盖内侧疼痛有可能是这些地方受损,有些病人这里痛并不是半月板坏掉了,尤其喜欢长跑,跑步的人,肌腱非常容易损伤。这个大体是喜欢运动的人。大家对自己要有个自的评估,自我评估很重要。

膝痛的原因也是有这么多,大家后面有很多病种,有很多毛病。这些毛病也让医生去看,后面的毛病更复杂,一般不要去评估。如果后面痛,有很多病人说就这个后面有点痛,这个毛病很难评估的,还是到医院去看。运动损伤了以后,还是到医院去看比较好。

医院讲骨关节炎,为什么骨关节炎这么多?骨关节炎是怎么回事?通俗地讲,大家平时吃大骨头,大骨头上面有一层白颜色的东西,这层白颜色的东西就是软骨,软骨磨坏了,就变成骨关节炎了。开刀过程当中看到,旁边是白的,也不正常了。但是你看这旁边骨头都磨出来了。白颜色的骨头都磨掉了,骨头对骨头咋不痛呢。旁边这个半月板,关节镜下面看都磨掉了,髌骨都磨了,旁边是白的,完全是磨掉了。股骨这里都磨掉了。

要了解,骨关节炎就这个样子的。所以当心,不要把骨头磨成这样,磨成这样肯定痛,痛的治疗方法很多,吃药、开刀,甚至要换关节。

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什么?

对于年轻的人,如果长期运动,有反复损伤,损伤以后就容易导致这样一个情况。如果年纪大了以后,出现关节肿胀,肿得厉害,反复地肿,单关节的肿,就可能是这个疾病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所以这是一种由年轻时候导致的,但是在年老时才表现出来的疾病。

关节里边的游离体,像老鼠一样的,叫关节鼠。关节里边觉得有个东西卡住了好像今天摸摸在这里有个东西突出来,明天摸摸膜在这里边东西又突出来。好像有东西在关节里面跑来跑去的,这就是一个游离体。这么大的一块骨头,这块小的是游离体,这也是个游离体这么多的游离体,在里边会动的。游离体不游离了,你就需要去医院看病,膝关节痛要去看病。如果不去看病,游离体卡在那里了容易摔倒。有些人走路,走得蛮好,也没有任何原因的,突然之间腿一软摔下来了。可能是半月板问题,当然也可能是游离体的问题。年纪大的,不当心再摔一跤,摔下来,骨头断掉了。本来是个小的游离体,骨头不断的,一摔下来髌骨骨折。

可能大家比较了解痛风,但是痛风性关节炎是什么?就是吃得太好,尿酸在关节里边的沉积。这个关节你可以看到像石膏粉一样打在这上面。一个一个,石膏粉一样的,像梅花一样打在软骨里面。就等于说在软骨里面多了一个石膏,石膏粉一样的东西粘在上面。好好的软骨上面有一个一个像梅花一样这样的东西在上面,怎么不痛呢?所以有痛风的,嘴巴管好,该啥吃,啥不吃。年纪大了,痛风很多,现在条件好了,糖尿病也多了,痛风关节炎也多了。这都是条件好生出来的毛病。

年纪轻的时候,饭也吃不饱,痛风毛病也有,这是先天性的尿酸增多症。大多数没有的。糖尿病也没这么多。条件好了,吃得多了,红肉吃得多,海鲜吃得多了,经常喝啤酒,这个毛病多了。所以说这毛病也要引起大家重视的。

血友病也能导致膝关节痛

这是一个罕见病,血友病。血友病非常少。因为血友病的病人很少能够活到像大家这个年龄,非常少见。血友病的病人一旦出血就止不住。这种患者的膝关节痛,整个关节里面都会烂掉。骨头像刻花一样的,其实是软骨已经腐蚀了。

运动损伤有哪些?老百姓经常讲,有哪些损伤?有拉伤、扭伤、半月板损伤、骨折、肌腱炎,医生常说的肌腱炎。脚上有肌腱炎,如果是手上还有腱鞘炎。


三伏天穿棉裤,这就是退行性膝关节炎,俗称老寒腿。

人老腿先老,保养先保膝

一是怕压,每增加一公斤体重,膝盖就会增加三公斤的负担,控制体重非常关键。

二是怕凉。膝关节喜暖,怕凉。一定要注意保暖。

三是怕磨。要尽量避免做一些过度蹲起的动作。

四是怕软。一个篱笆三个桩。膝关节要稳定,一定要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股四头肌锻炼法——靠墙静蹲
靠墙静蹲是膝关节损伤康复过程中重要且方便的方法,无需器械,有墙就能练,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静蹲的角度和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控制。有效锻炼股四头肌之余不增加膝关节损伤,一般不引起疼痛,容易坚持。
具体训练方法如下:双脚打开与髋同宽,膝盖和脚尖指向正前方,小腿垂直于地面,屈膝屈髋90度,上身保持正直、收腹挺胸、两眼平视前方,头部、肩部及背部紧贴于墙面。
注意:蹲的时候,最好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角度进行,若不能做到屈膝屈髋90度,可摸索自己舒适的角度。
训练强度:一般每次蹲到无法坚持为一次结束,休息1~2分钟后重复进行。锻炼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初级阶段每次训练完成5~6次动作,中级阶段每次训练完成7~8次动作,高级阶段每次训练完成9~10次动作。最后,拉伸股四头肌3~4次,结束训练。


髌骨软化,全名叫髌骨软骨软化症或髌骨软骨病,是指髌骨软骨的退行性变化、破坏、滑膜及骨质增生,一定时间后也会累及与之对应的股骨髁软骨,是膝关节常见伤病,是膝前痛常见原因之一。

但是髌骨软化≠关节炎,因为二者的发生机制、发生年龄不一样。

首先,髌骨软化通常是由于下肢力线错误导致的髌骨不能在正常的轨道里滑行,从而与股骨发生摩擦,导致髌骨软化。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多与年龄以及机体本身的素质有关。

其次,髌骨软化发生年龄提前,许多青少年也会发生。而骨关节炎多为老年疾病。

髌骨软化和关节炎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于髌骨软化症是关节炎的前期,当髌骨软化严重的时候,就变成了关节炎。


腿部肌肉力量对保护膝盖到底有多重要?

我们的膝关节其实并不是单纯一个关节面对关节面的一个结构,其实它包括了很多重要的结构,除了我们提到的关节面以外还包括了韧带,半月板,关节囊,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

其中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除了具有运动功能以外呢,又是一个保护性的结构,就像一个保护套一样,把整个膝关节给拉在一起。

我们膝关节的肌肉包括了屈曲膝关节和伸直膝关节的两组功能肌肉,屈曲膝关节的肌肉主要是包括了大腿后方的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以及小腿后方的三头肌。伸直膝关节的肌肉主要是包括了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

当然了,还有一些其他的肌肉也参与了膝关节的一些运动,比如说,缝匠肌,阔筋膜张肌,以及小腿部分的一些其他肌肉,但是主要还是以刚才提到的功能性的屈肌和伸肌为主,他的肌肉大部分是参与到膝关节的保护当中去,和一些其他的运动功能。

这些肌肉群,除了具有运动的功能以外呢,在运动过程中持续动态稳定我们膝关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于一些肌肉比较强壮的人,在日常的运动中呢,就很少会出现膝关节的伤害问题,那对于一些肌肉组织比较薄弱的人呢,就比较容易受到意外的伤害,或者是出现一些早期的劳损。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像一棵电线杆,如果它周围拉扯它的一些钢缆比较粗壮结实的话,那么它就不容易倒,但是如果一个电线杆周围只是挂了几根细钢丝,那么显而易见是很容易倒地的。


核磁共振检查的注意事项
磁共振检查具有安全、无辐射、精确等优点,确保以下几点才可以进行磁共振检查:
1体内有磁铁类物质者,如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瓣膜,重要器官旁有金属异物残留等,均不能做此检查。但体内植入物经手术医生确认为非磁性物体者可行磁共振检查。
2要向技术人员说明以下情况:有无手术史;有无任何金属或磁性物质植入体内包括金属节育环等;有无假牙、电子耳、义眼等;有无药物过敏;近期内有无金属异物溅入体内。
3不要穿着带有金属物质的内衣裤,检查头、颈部的病人应在检查前一天洗头,不要擦任何护发用品。
4检查前需脱去除内衣外的全部衣服,换上磁共振室的检查专用衣服。去除所配带的金属品如项链、耳环、手表和戒指等。除去脸上的化妆品和假牙、义眼、眼镜等物品。
5检查前要向医生提供全部病史、检查资料及所有的X线片、CT片、以前的磁共振片等。
6腹部(肝、脾、肾、胰腺、胆道、输尿管等)检查者检查前禁食4小时。
7核磁共振泌尿系造影(MRU)者检查前膀胱保留尿液。
8做核磁共振检查要有思想准备,不要急躁、害怕,要听从医师的指导,耐心配合。
9 危重患者及不能配合的患者,有幽闭恐惧症、怀孕期者,需生命支持及抢救的危重患者无法行磁共振检查。有各种手术史(特别是器官移植、心肾手术史)患者及家属需于检查前特别声明,以策安全。


“臀肌挛缩症”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只是听医生说过,但是其实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或者说是该如何进一步治疗何恢复。说的通俗点,“臀肌挛缩症”的典型表现就是“卓别林”的外八字步态!电影里人物卓别林搞笑幽默,但是如果日常生活中你也是这样的人,相信你一定会感到一些苦恼。当然,目前临床上碰到的臀肌挛缩症病人病没有那么典型,大部分以如下原因来看医生:无法像正常人那样坐下和并腿蹲下,更无法翘二郎腿!

医学上,臀肌挛缩症,又名“弹响髋”,是由于臀部肌肉及其筋膜纤维变性引起该部组织挛缩,导致髋关节外展、外旋畸形屈曲障碍,坐、蹲和行走姿势异常的一种筋伤疾患。本病又称臀肌纤维化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儿童髋关节外展挛缩臀肌挛缩症等。臀大肌主要功能为后伸外旋髋关节,伸直位时可辅助内收,屈曲位时可辅助外展。故当臀大肌收缩时,髋关节于中立位时屈曲受到限制,而只有外旋、外展位放松挛缩的肌纤维后才能完成屈髋动作,而表现为:坐位和下蹲时的下肢外展、外旋的“蛙式位”。臀中小肌的功能主要为外展髋关节,还能使髋后伸和外旋,当肌纤维紧张挛缩,同样导致髋外旋、外展畸形和中立位屈曲障碍。本病好发于儿童,多见于臀部肌内注射后。主要症状:站立时下肢外旋位,不能完全靠拢。行走常有外八、摇摆步态,快步呈跳跃状态;坐下时双腿不能并拢,双髋分开蛙式位,一侧大腿难以搁在另一侧大腿上(交腿试验);下蹲活动时轻者蹲时双膝先分开,然后下蹲后再并拢(划圈征);重者只能在外展、外旋位下蹲,蹲下时双髋关节呈外展、外旋姿势,双膝不能靠拢,足跟不着地,呈蛙式样。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臀肌挛缩?

多数学者认同该病与反复多次的臀部注射有关,肌注后局部形成硬块即为肌纤维炎表现。Lloycl-Roberts和Thomas提出在肌肉注射的患儿病理组织检查中发现注射部位有水肿和出血,这些地方可能发生纤维化,以后疤痕收缩导致挛缩。1968年Williama报道动物实验注射抗生素部位产生炎症反应,以含2%苯甲醇稀释的青霉素注入肌肉的反应最大,为变性坏死,而致纤维化。

臀肌挛缩症是一种主要由于反复臀部注射药物所致的常见病。臀肌挛缩症的发病与针刺造成的物理性损伤、药物引起的化学性刺激,尤其是含苯甲醇溶液的药物刺激等,导致无菌性肌纤维坏死,发展为肌肉纤维化及瘢痕挛缩。

苯甲醇临床上多用于局部和消毒防腐,20世纪后期广泛用作青霉素钾盐的注射溶媒,以减轻注射部位疼痛,这一方法曾在各地医院广泛使用,目前在城市大医院已不再使用,而农村有不少地方仍在使用。卫生部已于二○○五年二月十六日,发出了立即停止使用苯甲醇作为青霉素注射溶媒的通知。专家认为,臀肌挛缩症属药物不良反应,与医疗条件(含消毒、设施等)无直接关系。

臀肌挛缩症的防治要点:

1、预防儿童臀肌挛缩症关键在于年轻父母对此病应高度重视。对病儿尽量减少或避免对臀部肌肉注射毒性大、刺激性强的药物,尤其是不应使用苯甲醇稀释的药物。

2、注射方法和部位要正确,剂量要合理,注射速度要缓慢,尽量避免同一部位连续注射。注射后适当进行局部热敷、理疗,以利于药液的吸收,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3、一旦发现臀肌挛缩症应早期手术,微创松解挛缩的瘢痕组织,绝大部分患者都能完全康复。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是近年来发现的主要累及儿童的疾病,是小儿跛行的原因之一。如未及时治疗可能进一步损害双髋关节功能,出现骨盆倾斜和继发性等并发症,影响的正常发育。

臀大肌肌纤维从内上斜向外下,其上半部纤维延伸入髂胫束,下半部浅层也延伸髂胫束,深层纤维止于肌骨臀肌粗线,其近侧缘与髂胫束相连。股骨大转子内后方即臀大肌上半部纤维延伸入髂胫束深层存在一个与股骨纵轴平行的间隙,可作为松解标志。术时只要切开臀大肌近侧缘和髂胫束相连处即可显露,坐骨神经在其深部偏内筋膜下。在其浅面进行臀大肌松解较安全简便。

根据临床外观不同分为:

①肿块型:臀部可及节结状硬块;

②膜型:臀肌筋膜成片状挛缩;

③束带型:臀肌筋膜成束状挛缩。

根据涉及的肌肉可分为:

③臀大肌、臀中肌复合挛缩型(包括臀小肌挛缩)。

臀肌挛缩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本病常为双侧性,单侧少见,亦有报道男多于女

患者髋关节内旋内收活动受限。站立时下肢外旋位,不能完全靠拢。行走常有外八、摇摆步态,快步呈跳跃状态。坐下时双腿不能并拢,双髋分开蛙式位,一侧大腿难以搁在另一侧大腿上(交腿试验)。下蹲活动时轻者蹲时双膝先分开,然后下蹲后再并拢(划圈征)。重者只能在外展、外旋位下蹲,蹲下时双髋关节呈外展、外旋姿势,双膝不能靠拢,足跟不着地,呈蛙式样。

体检可发现臀部外上部有皮肤凹陷,髋内收时凹陷更明显,臀部可及紧缩感,下肢呈外展外旋位,髋内收、内旋受限,下肢中立位屈髋活动受限,必须患髋外展、外旋,使患侧髋向外划一半圆形方能再回入原矢状面完全屈曲。股骨大粗隆弹跳感。Ober征阳性。

病程长程度重者可有髋臼底凸向盆腔,形成Otto氏骨盆。臀中小肌挛缩的患儿有大转子骨骺肥大。双侧不对称性臀肌挛缩患儿可有骨盆倾斜及继发性腰段脊柱侧凸。严重侧髂前上棘较轻侧低,重侧脐踝距离长于轻侧,而两侧大转子到踝部距离相等。

按屈髋90°外层挛缩角分度:轻度:<15°;中度:15°~30°;重度:>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5医院松江分院采用以下标准进行分度  臀肌挛缩临床评分内容

既往史:有多次反复的臀肌注射史1分

症状:步态异常(八字、摇摆步态)1分

双膝并拢、下蹲受限1分

体征:屈髋受限或屈髋90°双膝分开1分

双膝划圈征或髋部弹响1分

骨盆畸形或肢体假性不等长1分

X线片:髋臼指数减少1分

根据评分进行臀肌挛缩分度:轻度:3~4分;中度:5~7分;重度:8~10分。

治疗臀肌挛缩有哪些手术方式?

GMC,外八字、蛙形腿)自1970年valderramar报导以来,国内流行病病学报道发病率1~2.49%  最高报道达4.75%;-般认为该病确诊后,应尽快进行手术,以免出现变,对臀肌挛缩症进行了模拟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臀肌挛缩症患者的髋关节力、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力有不同程度下降,肌力的变化导致骨盆力学上的失衡,臀大肌萎缩较轻的一侧髂骨负较重,可导致局部缺血、缺氧、硬化。患者及早的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继发其它疾病的可能性。

臀肌挛缩带切除术:该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易损伤坐骨神经,术后残留空腔,松解不彻底,尤其重型病例,臀大肌挛缩带范围大,在切除内侧挛缩带时因担心损伤坐骨神经而切除不彻底,影响疗效。故现已少用

臀肌挛缩带切断术:手术简单,创伤小。对重型病例因大粗隆臀大肌腱板紧张部分未松解,疗效常不满意。

臀肌挛缩带切断术加臀大肌止点松解术:采用关节镜下两切口手术,能够暴露阔筋膜后缘、臀肌挛缩带的下缘及臀大肌腱板的下部,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在术野能够充分解决致病因素,疗效满意

患者术后该如何功能锻炼?

挛缩松解术后可因臀肌再粘连而复发,故术后采用主动运动及功能锻炼以克服弹响征及蛙腿征、延长残存的挛缩组织、改善肢体不等长障碍,防止浅层阔筋膜张肌髂胫束断端再粘连,巩固松解效果是很重要的。以下几个康复方案可供病人选择。认定一个即可。

康复方案1-详细方案-积极:

术后6小时良好肢位:去枕平卧,用绷带将双膝并拢缠绕,膝下垫软枕,屈髋60°,屈膝30°,固定24小时。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渗血或引流不多时可拔除引流,开始功能锻炼。

术后24~48小时内:协助与指导病人在床上作双下肢的交叉运动,屈曲内收双髋关节,练习起坐,3次/天,30分钟/次。

术后48小时:协助患儿下床走一字步:挺胸抬头双肩水平,双下肢交叉直线行走。3次/天,30分钟/次。

术后3~4天:在走一字步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紧臀外展并膝下蹲练习:双脚并拢,双手平举,足跟不能离地,腰背部挺直。3次/天,重复运动200次。

术后第7天:在纠正异常步态的基础上,进行腿部锻炼(翘二郎腿),翘腿时端坐于靠背椅上,背部紧贴靠背,一腿过膝,交叉架于另一腿上,左右腿交叉,进行左右摆臀主动伸展运动。3次/天,30分钟/次。上述功能锻炼时要循序渐进,防止活动过度引起伤口渗血切口裂开。

在巩固上述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出院后作膝关节功能锻炼操,其方法:

禅坐:坐位,双髋、双膝屈曲,然后双髋再向外分开至最大,并使两脚心在体前相对并拢,双手按压膝关节内侧,双腿尽量内靠拢,还原。重复5次。

屈曲大摆:平卧位,一侧患肢髋膝关节屈曲,向内倾倒至最大位,然后再向外倾倒至最大位,还原。左右重复交替5次。

剪刀蹲:站立位,两足前后分开,位于前面的膝关节屈曲,后面的膝关节伸直,双手压于前膝关节,身体慢慢向前倾,维持5秒。还原。左右交替重复5次,出院后坚持作6~2月,以下蹲、坐起自如为自理标准。

康复方案2-详细方案-保守:

1 向患儿及家属说明采取特殊体位和功能锻炼对髋关节功能改善的意义,并嘱其配合维持特殊体位和坚持功能锻炼。

2 术后用绷带将双膝并拢约束,使下肢呈内收位。

3 术日用枕头将双下肢垫起,使髋关节、膝关节呈屈曲位,以减轻疼痛

(1)若疼痛缓解,去除枕头及双膝约束,鼓励患儿坐起,双下肢伸直,双膝并拢

(2)若伤口无继续出血及血肿,可扶患儿下地行走,避免下支外展外旋步态

(3)床上被动训练的方法是:①患儿平卧于床上,逐渐屈曲膝关节、髋关节,使屈膝的下肢贴于腹部。②护士一手托住患儿头颈部,一手压住屈曲的膝关节,使患儿由卧位改为蹲位,蹲在床上

(4)被动训练几天后,开始主动锻炼。其方法是:①患儿下地时,护士牵住其双手使其下蹲。②患儿扶着床栏杆下蹲。③下蹲时足跟要着地,并用双手抱膝。④锻炼时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用力过大致伤口出血时,应暂停锻炼,且卧床休息,以免增加切口机会、延缓愈合。

(5)由于患儿对疼痛比成人具有更强烈的恐惧感,且缺乏耐力,故应对每项进步给予鼓励,增强其信心。

5 2周拆线后练习翘"二郎腿",对锻炼尚有困难的患儿可行理疗。一般经1-2个月锻炼后可恢复正常。

康复方案3-简易方案

术后:以腹带加压包扎,双下肢并膝固定;

24 h后并膝屈髋屈膝位

24-48 小时:拔除引流胶条,开始行床上功能锻炼,主要动作有:平卧双髋略外展同时反复尽力做髋内、外旋运动,平卧伸膝伸髋尽力交腿后屈膝屈髋,两腿交替进行,并膝屈膝屈髋同时双手抱膝

术后4天:床下锻炼,平地走“猫步”;坐位伸膝交腿屈膝成“二郎腿”,两侧交替进行;双手抓扶手并膝伸腰屈膝屈髋,反复进行;直线上下楼梯。

功能锻炼持续6~8周。

康复方案4-详细方案:

观察患病部位出血情况及弹力绷带的松紧度。(防止绷带过紧至压伤)。2卧床休息自由体位。尽可能地减少下床活动,经允许可持拐不负重行走上厕所。

术后第一天:术后立即用毛巾或约束带将双下肢并膝捆扎,并在膝下垫一软枕。使下肢呈屈15°~20°,同时屈髋60°(维持夜间并膝捆绑至3周)。有引流管的术后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术后第2天拔管。主动肌肉收缩运动:术后取双下肢并膝伸直位,清醒后,即开始股四头肌静位收缩、足部运动及臀部肌肉夹紧运动,每次持5秒钟。3/日,20/组。

术后第二天:训练方法:①被动双膝交叉练习:患者平卧.助手帮助将其一侧腿交叉搭在另一侧腿上,膝部为交叉点,左右交替,反复进行。此方法可以避免臀部肌肉粘连。每天应不少30~50。②被动双膝屈膝练习:患者平卧,助手帮助将其双腿并拢屈膝,然后指导患者双手抱膝.尽量使大腿贴近胸部,持续数秒后放平双腿,反复进行。此方法练习目的也是防止臀部肌肉粘连,每天不少于30次。

扶双拐室内负重行走。白天可以练习髋关节内收,即大腿向对侧交叉的动作。但限度是到感觉到疼痛即需要停止,范围不能过大,否则容易引起血肿,延长康复时间。

被动下蹲练习:患者下床,双手握住床尾,并膝下蹲,助手站在后面顶住其后背,嘱患者:尽量不要弯腰,脚跟不要离地,持续12min后站起.每次练习反复进行,次数可根据病情循序渐进。每天应保持在30~50次。

扶单拐或去拐行走及屈髋(坐位)。

步态训练:鼓励患者下床练习行走,患者挺胸抬头,双上肢向前平伸,助手双手扶患者双手,踩直线双足交叉行走3/日,每次沿20米直线来回行走,并随时调整患者姿势,使其协调。

“一字步”练习:助手面对患者,牵其双手,嘱患者走一字步(即走“猫”步),纠正患者异常步态,每天不少于300步。

并膝下蹲训练:术后57天,指导患者扶栏杆主动并膝下蹲训练,栏杆高度以平患者腰部为宜,练习时双足双膝并拢,足跟不离地,腰背部挺直,屈膝下蹲,下蹲速度一定要缓慢,防髋关节外展外旋,3/日,30/组,逐渐增加练习强度和时间。

四、术后二周拆线:鼓励髋内收(翘二郎腿),不用拐。

翘二郎腿锻炼:助手协助患者端坐于有靠背的椅子上,臀部紧靠椅背。上身与大腿成直角,将一条腿搭于另一腿上,膝部为交叉点,坚持3~5min再换另一腿,反复进行。每天应保持在30~50次。

抱膝下蹲:伤口拆线后指导患者双手抱膝下蹲训练。3/日,20/组。同时站立时两足前后分开,前面下肢膝关节屈曲,后面下肢膝关节伸直,双手压于前膝关节,身体前倾,坚持10s,双腿交叉进行。

指导患者跑、跳运动,并定期随访,鼓励、监督患者坚持以上训练半年至一年,以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在锻炼时,应以主动活动为主,循序渐进,不能进行粗暴的被动活动。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和功能锻炼的深入,患髋功能逐渐恢复,而且坚持系统、长期锻炼者恢复更好,但 6 个月以后基本达到稳定,改善程度不大,也不会恶化。因此,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臀肌挛缩症的病人该如何护理?

臀肌挛缩症多发生于儿童,主要是因臀肌长期反复接受药物注射后引起臀肌纤维性挛缩,而造成髋关节功能异常。手术彻底松解和切除挛缩组织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创面大,出血多,术后需严密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另外术后妥善的体位与适当的功能锻炼也是辅助改善髋关节功能的重要措施。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恐惧;②自理缺陷;③疼痛;④有发生褥疮的可能;⑤潜在并发症--伤口渗血较多;⑥知识缺乏:特殊体位和功能锻炼知识。

如何预防病人出现褥疮?

术后4小时后更换体位,由仰卧位转为俯卧位。俯卧位时间依病人耐受程度及切口渗血决定:若病人耐受能力强,伤口渗血少则俯卧位时间长;反之则缩短俯卧位时间。一般仰卧位时间2-3小时后更换到俯卧位。

2 俯卧位时,胸前垫枕,预防肋弓处压疮。

3 术后24小时内严格交接班,一旦发现骶尾部变红、变暗,立即俯卧位,尽量避免仰卧位或减少仰卧位时间,以解除局部受压,减少皮肤损害。

有研究对101例臀肌挛缩进行了分型何治疗疗效评估,手术优良率为95.9%。101例均有典型的GMC临床表现:外“八”字步态、并膝不能下蹲呈蛙式蹲位、跑跳受限,划圈征及交腿试验阳性等。99例经手术治疗,73 例得到0.5~8年随访,平均4.8年。评价标准:步态、并膝下蹲、交腿试验、对运动和体力劳动的影响。4项正常者为优,59例(80.8%);良:步态正常,并膝不能完全下蹲(中立位屈髋120°~130°)和/或交腿试验完成稍差(髋内收10°~20°),对运动和体力劳动基本无影响,11例(15.1%);可:轻度外“八”字步态,并膝下蹲受限(中立位屈髋90°~120°)和/或交叉腿试验完成差(髋内收0°~10°),对运动和体力劳动有一定影响,3例(4.1%);差:手术无效,本组无疗效差病例。

71例,占70.3%。男49例,女22例。年龄3~15岁,平均6岁。病程2~12年,平均3.3年。双侧69例,单侧2例。6例合并坐骨神经注射伤,弹响髋17例,Ober征阳性13例。都有(76.1%在出生后~1岁内)臀部肌肉反复注射史,45.1%在1岁左右学步时发现步态异常或双下肢坐位时不能并拢。均经手术松解、挛缩条部分切除治疗。手术效果:优93.0%,可7.0%。病变范围涉及臀部各肌及筋膜,从单一肌肉及筋膜变性至全部臀肌呈板状挛缩(3例)。受累肌肉频率依次为臀大肌(90.1%)、阔筋膜张肌(47.9%)、臀中肌(25.4%)、髂胫束(19.7%)、臀小肌(9.9%)、梨状肌等小外旋肌群(8.5%)。病理特点:多数挛缩带位于臀大肌、阔筋膜张肌及二者之间,肌肉纤维化广泛而明显。光镜下表现为:横纹肌萎缩、变性、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异物肉芽肿
20例,占19.8%。男女各10例。年龄3~31岁,平均10.6岁。病程20天~6年,平均1.7年。双侧16例、单侧4例(均为左侧)。 Ober征阳性5例,合并弹响髋6例。发病前无外伤和肌肉注射史,无其他肌肉挛缩及家族病史。单侧病变中1例为臀中肌、3例为臀大肌及筋膜挛缩,16例双侧病变以臀大肌及筋膜变性为主,合并阔筋膜张肌及髂胫束挛缩各5例,病变大致对称(仅1例6岁女童病变不对称)。变性肌筋膜依次为:臀大肌、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病变组织多位于臀大肌外下移行于髂胫束处,呈2~6cm宽的片状挛缩,以筋膜变性增厚为主,臀肌变性相对较轻。光镜下偶可见到局部钙化灶。均经手术松解、部分切除挛缩条。术后随访1~8年,平均4.1年,效果均为优良。
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并发GMC
3例,男2例(5、9岁)双侧GMC,女1例(7岁)左侧GMC。3例均为双侧先天性髋脱位分别于3、4、5岁时行开放复位、Salter截骨术。典型的GMC症状出现在术后3~4个月进行功能恢复时。3例患者均行髂嵴切开、髂骨外板剥离、臀肌起点下移手术,术后平均随访2年效果良好。
四、臀肌筋膜间室综合征后遗症——GMC
2例,男女各1例。1例女性32岁,因CO昏迷左侧卧位16小时致左臀肌筋膜间室综合征,经保守治疗4周后出现典型的GMC症状体征,并有左髋区持续性钝痛。9个月后手术发现臀中肌及阔筋膜张肌挛缩,松解及部分切除挛缩条,术后髋区消失,随访5年步态及髋关节活动恢复正常。另一例4岁男孩因车祸致右臀、右大腿广泛性软组织挤压伤导致右侧臀肌筋膜间室综合征,经保守治疗2个月后出现典型的GMC症状体征。行右髂嵴切开、髂骨外板剥离臀肌起点下移术,随访3年右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1例,男,8岁。6岁时因右臀肌注引起蜂窝组织炎,右臀及大腿广泛感染多处脓肿形成,经抗感染,脓肿切开排脓,痊愈后出现右下肢典型的GMC临床表现,且合并右膝关节强直。手术发现右侧臀肌及筋膜、股四头肌、大腿深筋膜广泛纤维化挛缩。于股骨转子上方松解挛缩组织并部分切除挛缩条,同时做股四头肌成形、膝关节松解术。随访半年髋关节活动正常,伸髋力量稍减弱。
六、多发性肌筋膜挛缩症表现的GMC
4例,男2例(10、11岁),女2例(8、10岁)。1例为出生后发现,3例分别在3~9岁开始发病。除具有典型的GMC临床表现外并有一处或多处肌筋膜挛缩。1例合并腰背筋膜挛缩,3例合并二处筋膜挛缩(掌腱膜+大腿阔筋膜、掌腱膜+跖腱膜、颈肩背筋膜+肘前深筋膜)。2例因病变广泛仅做活检,2 例患者经手术松解及部分切除挛缩条,病理显示以肌纤维及间质的胶原纤维溶解为主。术后GMC改善,但其他挛缩仍在缓慢进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运动医学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关节外科;

浙江大学李达三·叶耀珍再生医学发展基金;

浙江省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再生医学工作组;

1,肌腱病&肌腱/:肘-网球肘;肩-,肩袖损伤;膝-弹跳膝,跑步者膝,前交叉;踝-跟腱炎,跟腱断裂;手腕部-;筋膜炎
2,再生医学技术治疗运动系统疑难杂症,包括:软骨/半月板/肌腱/韧带的修复、重建和再生;
门诊类型:肌腱病专科门诊!

致谢:感谢医师;江小成医师的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猫无缘无故腿不敢着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