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观附近有早茶餐厅吗?

是的,你没看错,非一线,非二线,而是实打实的“三线”城市!

而且这三线,一线比一线长,一线比一线强,一线比一线靓!

简单来说,这三线就是广州的三条中轴线——古代轴线、近代轴线、新中轴。前两条的主体在老城越秀,后一条跨天河与。

这“三线”是这座城市成长的年轮,是广州强大的碑记。

今化繁为简,尝试概括如下:

按《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展示的演进之理,“三线”广州,已在新时代的光辉大道上,行且生风带水。

▋一线接一线,三而成城之大

从任嚣建城开始,这座城池就锚定一个生长方向——向南,与握手。因此,城市的中轴线,只有南北向。

每成一轴线,广州城便壮大一圈。

1880年左右,“一线“广州

“一线”时代的广州古城,基本成型于宋代,大体以今北京路一带的空间为轴建成,北起越秀山,南至珠江边,西至西门口,东至德政路(到明代扩张到大东门)。这个格局,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彼时的广州城,称“府城”,由南海县城和县城组成。城西的西关及河南(今海珠滨江西路一带)此时也发展起来,应视为城市建成区。

1870年,广州,麻石街道

“二线”时代的广州城,成立了市政厅,划定了城市的范围,南海、番禺县治迁出,这标志着广州作为近代建制城市的完成。同时,城市建设也引入西方建筑师进行规划,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城市发展规划,广州也因此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先行者。至1949年,城市中轴线较老中轴长一倍有余,城市建成区的面积也扩大许多。城区向东推进到沙河涌附近,东山口一带基本成型;向西,已与珠江握手;南边的河南一地,城市化区域也明显向南蔓延至今江湾路-南田路附近。城墙拆毁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新式街道、新式楼房如雨后春笋出现。

1948年,“二线”广州

“三线”时代,广州城市建成区面积飞速增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城市西联、东进、南拓、北优,仅30余年的时光,城市建成区总面积已达1350.95平方千米,是前面2000多年的数十倍。仅就中心城区(、越秀、海珠、天河)而言,从面积仅0.3平方千米的赵佗城,扩展到了247.13平方千米(2020年数据)。

如今,广州在全球城市综合排名(A.T.Kearney评级体系,2020年)中位列第六十三名,在中国排名第五(前四为北京、香港、、台北)。

如同务实的广州人,广州城市的壮大不是虚胖,而是内里充盈后的自主绽放。就中心城区的交通看,从仅有数条街垂直于长堤大马路,到地上地下通道经纬成网:环市路-天河路,东风路、中山路-黄埔大道,昌岗路-新港,地铁1号线、5号线、8号线,贯穿东西;解放路-同庆路、起义路-江南大道、东濠涌高架-江湾路、广州大道、天河路-猎德大道-江海大道、地铁2号线、地铁3号线、连通南北,更有内环路和正在建设中的地铁11号线环城疏导,城市脉络畅通,自然血气健康。

不断拓展的交通线背后,其实是城市人口膨胀所致。自秦以降,广州人口吐故纳新,绵绵不绝。都说深圳是移民城市,广州何尝不是?而且是中国最老牌的移民城市!人们从甘肃来,从陕西来、从河北来,从山东来,从山西来,从河南来,从福建来,从东北三省来……2000多年,至今络绎不绝,不断为广州的肌体注入新鲜血液。

让移民变居民,气候适宜、天灾几无,经商便利、烟火气足的广州似乎也更有魅力。因此,这里人口不断增多,也推动了城市的不断扩张。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广州城人口(常住)的增长趋势:1910年,人口52万;1949年,175万;1980年,260万;2020年,403.62万(此仅为中心城区4区数据)。“用脚投票”的时代,广州仍然优秀。

虽然越秀、荔湾、海珠的人口已处中度老龄化,但天河仍未进入老龄化社会,还有更年轻的黄埔区在后扛鼎,相比人口老龄化明显的杭州、重庆,广州仍然年轻,有活力!那巨大的人口红利就是实打实的发展资本!

若据此下注选择能让自己青春飞扬的城市,你会选哪?相信聪明的你已有决断。

线续一线,商都从来寿长

广州=千年商都。中国唯一。放眼世界,也是鲜见。

广州的商业属性,未曾中断。在广州的“一线”时代,其声誉即已臻巅峰。迈过短暂蛰伏的“二线”时代,一遇太平之世,她所积聚的商业优势瞬时迸发,再一次重塑这座城市的荣耀,并正在迎来“三线”时代的世界级消费大城。

“一线”时代,广州依靠着天时、地利带来的商业繁荣,从汉唐而至清,一直是全国的一线城市。唐宋之时,更因有十万外商居于蕃坊(大致范围为北至今中山六路、东至解放路、南至大德路、西至海珠路,宋时为西城之地),而有“国际大都会”之誉。那时,上海还叫华亭县(唐天宝十年设),北京之地则建有幽州城,是北方的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

发家的行商建起豪华花园

“一线”时代广州最风光的年代,是在“一口通商”时。按照英国人的统计,在清嘉庆二十五年(1840年),广州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港口,而差不多同一时期崛起的威尼斯,则已衰落多时。那个时候,世界首富也是来自广州,他叫伍秉鉴。以他为首的十三行所创造的财富,富可敌国,是清政府取之不尽的“天子南库”。彼时,广州城有了繁华一时的长堤,有了警察局、发电厂、消防、邮政、自来水厂等城市基础设施,是中国名副其实的一线城市,且闻名于世,专属英文名称为“Canton”。

“二线”时代,时局幻变,广州失了天时之利,但胜在人和,经济仍在更新换代。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州发展势头仍强,传统金融业(银业、典当业等)与新兴金融业(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等)比翼齐飞;西村是广东的第一工业园区,工厂林立,火柴业、橡胶工业、水泥业、纺织针织业、油墨业、卷烟业、制药业等,完善了近代中国工业的门类,也保证了广州近代经济发展水平仍能勉强居于全国前列。以商业为主的广州,更是万象更新,城市百货公司,如真光、先施、大新等业已出现,包括东亚大酒店在内的酒店业,也成为广州新增的商业门类。而传统商业更是快速发展,城市小商贩人数不断增加,自发形成大同路、一德路、文明路、文德路等众多商业街。发达的商业成为城市人口增加的重要推手。这一点,至今未变。

20世纪20年代,广州全景

但彼时广州的发展不及发力更猛的上海、天津、武汉等城市。得益于外国人开发的上海已是亚洲一哥,而广州的繁荣仍主要由自己人去打拼。

只要给点阳光,便能灿烂。

这是“三线”时代的广州正在书写的故事。

天时、地利、人和,广州全握在手里。

重新加冕“中国贸易中心”的广州,将千年的商业交流传统,打造成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广交会,并有了重磅的落脚地——琶洲会展中心。

与此相匹配的,是广州正在建设完善的世界级的物流中心体系——从海路、陆路、空港三方齐头并进。而且在占经济总量比率最大的服务业这一块,广州从未掉出全国前三。看数据: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16401.84亿元,仅次于北京,全国排名第二;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16923.23亿元,全国排名第三,次于北京、上海;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18140.64亿元——比同年成都的GDP都高,次于北京、上海,全国排名第三。

向外的商品交流通道,广州已然成熟。剩下的,则是苦练内功,生产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从前,广州依靠地理优势,不但自身物产丰富,而且有实力云集国内各地产品;今天,广州的商业产品在随社会发展而升级,内容已大不相同。广州产业中的汽车、电子、石化三大传统支柱依旧给力;新兴的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产业正在形成合力;量子科技、区块链、太赫兹、天然气水合物、纳米科技等未来产业正在布局。过去、现在、将来,衔接完美。广州,已进入产业养城的时代。

说那么多,不如比较一下经济总量。与其他城市比:1989年以来,广州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大城市中长期仅次于上海、北京;与自己比:2017—2020年,经济总量分别为2.15万亿元、2.28万亿元、2.36万亿元、2.5万亿元,稳步增长。

数据冰冷,但映照的是广州城市以新轴线为中心的火热扩张势头。看看全市各地的各种“城”“集聚区”,你就明白。

是谁缔造了这千年相续的商业传奇?答案其实简单。一是地缘优势,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面向南海,通过珠江,便能四通八达,至当代,又增加了空港、铁路;二是物产优势。广州乃至广东,物产丰富,又因地利而成为国内货物的主要中转地,要啥有啥;三是软实力优势。广州人善总结,善创新。在与西方人长期做生意的过程中,人们掌握了诚信交易、公平交易、契约精神等成功商业“秘诀”。同时,爱说“帮衬”的广州人更是将优质的服务意识导入商业中,全城共享。于是“享受更好的服务”和“提供更好的服务”在相互角力中前行,相互受益,这让城市一日较一日温暖,舒适的人文质感随处可感受。这是一种城市实力,且这样的实力非一朝一夕能成,故只能被模仿,难被超越。

对商人来说,在合适的地方、相宜的环境与靠谱的人做生意,还有比这更美的吗?

唯有广州,可以满足这一切。

▋一线承一线,人间不只烟火

五羊遗穗的传说,实际上就已包含了广州人对吃的欲求。

“广州人,不在茶楼饮早茶,就在饮早茶的路上”。前一阵子,在一位阿婆因喝早茶而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们便如此调侃广州人的好吃。

那是广州人乃至广东人的福分。甚至是四川人的苏东坡,来到广东,仅是吃了一味荔枝,就放言要“不辞长做岭南人”了。

从越人“饭稻羹鱼”到早茶始创再至“九大簋”盛宴,从启于路边摊至大排档而到园林食肆,从昔时日食两餐到当今一日五市(早茶、午餐、下午茶、晚餐、宵夜),从虾饺、白切鸡到一碟干炒牛河,鲜香粤味已成,且24小时在线。2000余年烟火缭绕,广州人修成了饮和食德、不时不食、先汤后食的饮食哲学。这种哲学伴城启“一线”而成“三线”,绵绵相继,终得“食在广州”之美誉。

这是广州的千年烟火。镬气十足,味和香适,百般滋味,香口暖胃。

身体上的酒足饭饱,也催生了人们日常的精神需求。“一线”时代,平日缺少消遣的人们,在城墙内外相继建起了多座宗教场所,涵盖了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像三元宫、五仙观、纯阳观、光孝寺、六榕寺、华林寺、怀圣寺、石室圣心教堂等,一直存留到现在的“三线”时代。

但时代不同,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各有差异。“二线”时代,随着电影院、博物馆、公园等设施的出现,人们舒展身心有了更多的去处。“三线”时代,更是大不同,不但歌剧院、科学馆、博物馆等场所数量大增,而且引绿入城,城中的绿地面积、水域面积大大增加,绿道也出现了。特别是沿江的绿道,一个字,美!天蓝水绿的广州,正徐①②③徐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样的城市,不仅是可生活的,也是可享受的。

当然,人间广州,满足人身心需求的并不只有这些。只要你有兴趣,就可以体验到自“一线”时代而来的独具粤味的城市文化,包括粤剧、粤曲、广东音乐、广州咸水歌、岭南派古琴艺术、岭南绘画、粤语讲古、广东木偶戏、广彩、广绣等;或者在节假日里参与流传久远的民俗活动:端午扒龙舟,七夕乞巧、重阳登高、春节行花街,还有生菜会、黄大仙祠庙会……

在如今“三线”的广州,既可以漫步于一、二线时代留下的麻石街道上,品尝转角处阿婆新制的和味萝卜牛腩,再饮上一杯凉茶;也可以置身于现代城市的高端商场里,饮一杯咖啡,挑一件摩登产品。或登镇海楼望云生雨,或上小蛮腰摘云摩星。或驻足长堤赏民国风韵,或健步于阅江路边的绿道舒展身心……在这里,有可以随意穿越的古今时代,有可随心而安的老城新城。

这座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正在到来的明天,就在眼前。

居于这里的人们,冷暖自知,悲喜自渡。至于什么“掉出一线城市”,“沦为二线城市”之喧嚣,我想,大多数广州人都不会在乎了。因为我们已在“三线”城市!

外人最好听声劝,收声,甭闹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是的,你没看错,广州非一线,非二线,而是实打实的“三线”城市!

而且这三线,一线比一线长,一线比一线强,一线比一线靓!

简单来说,这三线就是广州的三条中轴线——古代轴线、近代轴线、新中轴。前两条的主体在老城越秀,后一条跨天河与海珠。


这“三线”是这座城市成长的年轮,是广州强大的碑记。

今化繁为简,尝试概括如下:

按《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展示的演进之理,“三线”广州,已在新时代的光辉大道上,行且生风带水。

▋一线接一线,三而成城之大

从任嚣建城开始,这座城池就锚定一个生长方向——向南,与珠江握手。因此,城市的中轴线,只有南北向。

每成一轴线,广州城便壮大一圈。


1880年左右,“一线“广州

“一线”时代的广州古城,基本成型于宋代,大体以今北京路一带的空间为轴建成,北起越秀山,南至珠江边,西至西门口,东至德政路(到明代扩张到大东门)。这个格局,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彼时的广州城,称“府城”,由南海县城和番禺县城组成。城西的西关及河南(今海珠滨江西路一带)此时也发展起来,应视为城市建成区。


1870年,广州,麻石街道

“二线”时代的广州城,成立了市政厅,划定了城市的范围,南海、番禺县治迁出,这标志着广州作为近代建制城市的完成。同时,城市建设也引入西方建筑师进行规划,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城市发展规划,广州也因此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先行者。至1949年,城市中轴线较老中轴长一倍有余,城市建成区的面积也扩大许多。城区向东推进到沙河涌附近,东山口一带基本成型;向西,已与珠江握手;南边的河南一地,城市化区域也明显向南蔓延至今江湾路-南田路附近。城墙拆毁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新式街道、新式楼房如雨后春笋出现。


1948年,“二线”广州

“三线”时代,广州城市建成区面积飞速增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城市西联、东进、南拓、北优,仅30余年的时光,城市建成区总面积已达1350.95平方千米,是前面2000多年的数十倍。仅就中心城区(荔湾、越秀、海珠、天河)而言,从面积仅0.3平方千米的赵佗城,扩展到了247.13平方千米(2020年数据)。

如今,广州在全球城市综合排名(A.T.Kearney评级体系,2020年)中位列第六十三名,在中国排名第五(前四为北京、香港、上海、台北)。

如同务实的广州人,广州城市的壮大不是虚胖,而是内里充盈后的自主绽放。就中心城区的交通看,从仅有数条街垂直于长堤大马路,到地上地下通道经纬成网:环市路-天河路,东风路、中山路-黄埔大道,昌岗路-新港,地铁1号线、5号线、8号线,贯穿东西;解放路-同庆路、起义路-江南大道、东濠涌高架-江湾路、广州大道、天河路-猎德大道-江海大道、地铁2号线、地铁3号线、连通南北,更有内环路和正在建设中的地铁11号线环城疏导,城市脉络畅通,自然血气健康。

不断拓展的交通线背后,其实是城市人口膨胀所致。自秦以降,广州人口吐故纳新,绵绵不绝。都说深圳是移民城市,广州何尝不是?而且是中国最老牌的移民城市!人们从甘肃来,从陕西来、从河北来,从山东来,从山西来,从河南来,从福建来,从东北三省来……2000多年,至今络绎不绝,不断为广州的肌体注入新鲜血液。


让移民变居民,气候适宜、天灾几无,经商便利、烟火气足的广州似乎也更有魅力。因此,这里人口不断增多,也推动了城市的不断扩张。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广州城人口(常住)的增长趋势:1910年,人口52万;1949年,175万;1980年,260万;2020年,403.62万(此仅为中心城区4区数据)。“用脚投票”的时代,广州仍然优秀。

虽然越秀、荔湾、海珠的人口已处中度老龄化,但天河仍未进入老龄化社会,还有更年轻的黄埔区在后扛鼎,相比人口老龄化明显的杭州、重庆,广州仍然年轻,有活力!那巨大的人口红利就是实打实的发展资本!

若据此下注选择能让自己青春飞扬的城市,你会选哪?相信聪明的你已有决断。


线续一线,商都从来寿长

广州=千年商都。中国唯一。放眼世界,也是鲜见。

广州的商业属性,未曾中断。在广州的“一线”时代,其声誉即已臻巅峰。迈过短暂蛰伏的“二线”时代,一遇太平之世,她所积聚的商业优势瞬时迸发,再一次重塑这座城市的荣耀,并正在迎来“三线”时代的世界级消费大城。


“一线”时代,广州依靠着天时、地利带来的商业繁荣,从汉唐而至清,一直是全国的一线城市。唐宋之时,更因有十万外商居于蕃坊(大致范围为北至今中山六路、东至解放路、南至大德路、西至海珠路,宋时为西城之地),而有“国际大都会”之誉。那时,上海还叫华亭县(唐天宝十年设),北京之地则建有幽州城,是北方的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


发家的行商建起豪华花园

“一线”时代广州最风光的年代,是在“一口通商”时。按照英国人的统计,在清嘉庆二十五年(1840年),广州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港口,而差不多同一时期崛起的威尼斯,则已衰落多时。那个时候,世界首富也是来自广州,他叫伍秉鉴。以他为首的十三行所创造的财富,富可敌国,是清政府取之不尽的“天子南库”。彼时,广州城有了繁华一时的长堤,有了警察局、发电厂、消防、邮政、自来水厂等城市基础设施,是中国名副其实的一线城市,且闻名于世,专属英文名称为“Canton”。

“二线”时代,时局幻变,广州失了天时之利,但胜在人和,经济仍在更新换代。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州发展势头仍强,传统金融业(银业、典当业等)与新兴金融业(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等)比翼齐飞;西村是广东的第一工业园区,工厂林立,火柴业、橡胶工业、水泥业、纺织针织业、油墨业、卷烟业、制药业等,完善了近代中国工业的门类,也保证了广州近代经济发展水平仍能勉强居于全国前列。以商业为主的广州,更是万象更新,城市百货公司,如真光、先施、大新等业已出现,包括东亚大酒店在内的酒店业,也成为广州新增的商业门类。而传统商业更是快速发展,城市小商贩人数不断增加,自发形成大同路、一德路、文明路、文德路等众多商业街。发达的商业成为城市人口增加的重要推手。这一点,至今未变。


20世纪20年代,广州全景

但彼时广州的发展不及发力更猛的上海、天津、武汉等城市。得益于外国人开发的上海已是亚洲一哥,而广州的繁荣仍主要由自己人去打拼。

只要给点阳光,便能灿烂。

这是“三线”时代的广州正在书写的故事。

天时、地利、人和,广州全握在手里。

重新加冕“中国贸易中心”的广州,将千年的商业交流传统,打造成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广交会,并有了重磅的落脚地——琶洲会展中心。


与此相匹配的,是广州正在建设完善的世界级的物流中心体系——从海路、陆路、空港三方齐头并进。而且在占经济总量比率最大的服务业这一块,广州从未掉出全国前三。看数据: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16401.84亿元,仅次于北京,全国排名第二;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16923.23亿元,全国排名第三,次于北京、上海;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18140.64亿元——比同年成都的GDP都高,次于北京、上海,全国排名第三。

向外的商品交流通道,广州已然成熟。剩下的,则是苦练内功,生产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从前,广州依靠地利优势,不但自身物产丰富,而且有实力云集国内各地产品;今天,广州的商业产品在随社会发展而升级,内容已大不相同。广州产业中的汽车、电子、石化三大传统支柱依旧给力;新兴的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产业正在形成合力;量子科技、区块链、太赫兹、天然气水合物、纳米科技等未来产业正在布局。过去、现在、将来,衔接完美。广州,已进入产业养城的时代。

说那么多,不如比较一下经济总量。与其他城市比:1989年以来,广州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大城市中长期仅次于上海、北京;与自己比:2017—2020年,经济总量分别为2.15万亿元、2.28万亿元、2.36万亿元、2.5万亿元,稳步增长。

数据冰冷,但映照的是广州城市以新轴线为中心的火热扩张势头。看看全市各地的各种“城”“集聚区”,你就明白。

是谁缔造了这千年相续的商业传奇?答案其实简单。一是地缘优势,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面向南海,通过珠江,便能四通八达,至当代,又增加了空港、铁路;二是物产优势。广州乃至广东,物产丰富,又因地利而成为国内货物的主要中转地,要啥有啥;三是软实力优势。广州人善总结,善创新。在与西方人长期做生意的过程中,人们掌握了诚信交易、公平交易、契约精神等成功商业“秘诀”。同时,爱说“帮衬”的广州人更是将优质的服务意识导入商业中,全城共享。于是“享受更好的服务”和“提供更好的服务”在相互角力中前行,相互受益,这让城市一日较一日温暖,舒适的人文质感随处可感受。这是一种城市实力,且这样的实力非一朝一夕能成,故只能被模仿,难被超越。

对商人来说,在合适的地方、相宜的环境与靠谱的人做生意,还有比这更美的吗?

唯有广州,可以满足这一切。


▋一线承一线,人间不只烟火

五羊遗穗的传说,实际上就已包含了广州人对吃的欲求。

“广州人,不在茶楼饮早茶,就在饮早茶的路上”。前一阵子,在一位阿婆因喝早茶而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们便如此调侃广州人的好吃。

那是广州人乃至广东人的福分。甚至是四川人的苏东坡,来到广东,仅是吃了一味荔枝,就放言要“不辞长做岭南人”了。

从越人“饭稻羹鱼”到早茶始创再至“九大簋”盛宴,从启于路边摊至大排档而到园林食肆,从昔时日食两餐到当今一日五市(早茶、午餐、下午茶、晚餐、宵夜),从虾饺、白切鸡到一碟干炒牛河,鲜香粤味已成,且24小时在线。2000余年烟火缭绕,广州人修成了饮和食德、不时不食、先汤后食的饮食哲学。这种哲学伴城启“一线”而成“三线”,绵绵相继,终得“食在广州”之美誉。

这是广州的千年烟火。镬气十足,味和香适,百般滋味,香口暖胃。

身体上的酒足饭饱,也催生了了人们日常的精神需求。“一线”时代,平日缺少消遣的人们,在城墙内外相继建起了多座宗教场所,涵盖了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像三元宫、五仙观、纯阳观、光孝寺、六榕寺、华林寺、怀圣寺、石室圣心教堂等,一直存留到现在的“三线”时代。


但时代不同,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各有差异。“二线”时代,随着电影院、博物馆、公园等设施的出现,人们舒展身心有了更多的去处。“三线”时代,更是大不同,不但歌剧院、科学馆、博物馆等场所数量大增,而且引绿入城,城中的绿地面积、水域面积大大增加,绿道也出现了。特别是沿江的绿道,一个字,美!天蓝水绿的广州,正徐①②③徐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样的城市,不仅是可生活的,也是可享受的。

当然,人间广州,满足人身心需求的并不只有这些。只要你有兴趣,就可以体验到自“一线”时代而来的独具粤味的城市文化,包括粤剧、粤曲、广东音乐、广州咸水歌、岭南派古琴艺术、岭南绘画、粤语讲古、广东木偶戏、广彩、广绣等;或者在节假日里参与流传久远的民俗活动:端午扒龙舟,七夕乞巧、重阳登高、春节行花街,还有生菜会、黄大仙祠庙会……

在如今“三线”的广州,既可以漫步于一、二线时代留下的麻石街道上,品尝转角处阿婆新制的和味萝卜牛腩,再饮上一杯凉茶;也可以置身于现代城市的高端商场里,饮一杯咖啡,挑一件摩登产品。或登镇海楼望云生雨,或上小蛮腰摘云摩星。或驻足长堤赏民国风韵,或健步于阅江路边的绿道舒展身心……在这里,有可以随意穿越的古今时代,有可随心而安的老城新城。

这座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正在到来的明天,就在眼前。

居于这里的人们,冷暖自知,悲喜自渡。至于什么“掉出一线城市”,“沦为二线城市”之喧嚣,我想,大多数广州人都不会在乎了。因为我们已在“三线”城市!

外人最好听声劝,收声,甭闹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附近早茶店地址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