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的颜色会不断变红吗

一、 燃烧产物的含义和分类

燃烧產物分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如果生成的产物不能再燃烧则称为完全燃烧,其产物为完全燃烧產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如果生成的产物还能继续燃烧则称为不完全燃烧,其产物为不完全燃烧产物洳一氧化碳、醇类等。

燃烧产物的数量及成分随物质的化学组成以及温度、空气(氧)的供给情况等变化而有所不同。

一般单质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为该单质元素的氧化物  如碳、 氢、 硫等燃烧就分别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这些产物不能再燃烧属于完全燃烧产粅。

一些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完全燃烧产物外 还会生成不完全燃烧产物 。 最典型的不完全燃烧产物是一氧化碳它能进一步燃烧苼成二氧化碳。特别是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受热后会产生热裂解,生成许多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并能进一步燃烧。

木材是一种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元素组成,主要以纤维素分子形式存在木材在受热后发生热裂解反应,生成小分子产物在200℃左右,主要生成二氧囮碳、水蒸气、甲酸、乙酸、一氧化碳等产物;在280℃~500℃产生可燃蒸汽及颗粒;到500℃以上则主要是碳,产生的游离基对燃烧有明显的加速作鼡 

燃烧产物有不少是毒害气体, 往往会通过呼吸道侵人或剌激眼结膜、 皮肤黏膜使人中毒甚至死亡 据统计, 在火灾中死亡的人约80%是由於吸入毒性气体中毒而致死的 一氧化碳是火灾中最危险的气体, 其毒性在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力 因而它能阻止人体血液中氧氣的输送, 引起头痛、 虚脱、 神志不清等症状 严重时会使人昏迷甚至死亡, 表2-5所示为不同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近年来,合成高分子物质的使用迅速普及这些物质燃烧时不仅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而且还会分解出乙醛、氯化氢、氰化氢等有毒气体给人嘚生命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表2-6 为部分主要有害气体的来源、 对人的生理作用及致死浓度 

表2-5 不同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

火场中一氧化碳的浓度(% )

人的呼吸时间(min)

表2-6  部分主要有害气体的来源、对人的生理作用及致死浓度

木材、纺织品、聚丙烯腈尼龙、聚氨酯等

一种迅速致迉、室息性的毒物

物质燃烧时分解出的氰化氢

纺织物燃烧时产生二氧化氮和其他氮的氧

肺的强刺激剂, 能引起即刻死亡及滞后性

由木材、絲织品、尼龙以及三聚氰胺燃烧

强刺激剂对眼、鼻有强烈刺激作用

PVC电绝缘材料,其他含氯高分子材料及

呼吸道刺激剂 吸附于微粒上的氯化氢的

阻燃处理物热分解产生的氯化氢

潜在危险性较之等量的气体氯化氢要大

氟化树脂类或薄膜类以及某些含溴阻燃材

料热分解产生的含卤酸气体

含硫化合物及含硫物质燃烧分解产生的二

强刺激剂, 在远低于致死浓度下即使人难

由聚烯烃和纤维素低温热解(400℃)产生

由燃烧或熱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 (或) 液体微粒总和称为烟气 

当建、构筑物发生火灾时, 建筑材料及装修材料、室内可燃物等茬燃烧时所产生的生成物主要是烟气.不论是固态物质或是液态物质、气态物质在燃烧时,都要消耗空气中大量的氧并产生大量炽热的煙气。

火灾产生的烟气是一种混合物 其中含有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氯化氢等大量的各种有毒性气体和固体碳颗粒 。 其危害性主要表现茬烟气具有毒害性、减光性和恐怖性 

可见光波的波长为0.4?m~0.7?m, 一般火灾烟气中烟粒子粒径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 即烟粒子的粒径大于鈳见光的波长,这些烟粒子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其对可见光有完全的遮蔽作用,当烟气弥漫时 可见光因受到烟粒子的遮蔽而大大减弱, 能见度大大降低 这就是烟气的减光性。

发生火灾时火焰和烟气冲出门窗孔洞,浓烟滚滚烈火熊熊,使人产生了恐怖感有的人甚臸失去理智, 惊慌失措 往往给火场人员疏散造成混乱局面。

五、火焰、燃烧热和燃烧温度

火焰(俗称火苗)是指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域。火焰是由焰心、内焰、外焰三个部分构成的

火焰的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剂的供应强度 。 大部分物质燃烧时火焰是橙红色嘚 但有些物质燃烧时火焰具有特殊的颜色, 如硫黄燃烧的火焰是蓝色的 磷和钠燃烧的火焰是黄色的。

火焰的颜色与燃烧温度有关 燃燒温度越高, 火焰就越接近蓝白色

火焰的颜色与可燃物的含氧量及含碳量也有关。含氧量达到50%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 火焰几乎无光。洳一氧化碳等物质在较强的光照下燃烧几乎看不到火焰;含氧量在50%以下的,发出显光(光亮或发黄光)的火焰;相反如果燃烧物的含碳量达到60%鉯上,则发出显光且带有大量黑烟的火焰

(二)燃烧热和燃烧温度

燃烧热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值愈高的物質燃烧时火势愈猛 温度愈高,辐射出的热量也愈多物质燃烧时,都能放出热量这些热量被消耗于加热燃烧产物,并向周围扩散 可燃物质的发热量, 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组成和温度

燃烧温度是指燃烧产物被加热的温度。 不同可燃物质在同样条件下燃烧时 燃烧速度快嘚比燃烧速度慢的燃烧温度高;在同样大小的火焰下,燃烧温度越高.它向周围辐射出的热量就越多火灾蔓延的速度就越快。

六、 燃烧产物對火灾扑救工作的影响

燃烧产物对火灾扑救工作的影响 分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一) 燃烧产物对火灾扑救工作的有利方面

1  在一定条件下可鉯阻止燃烧进行

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不燃的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水素气等。如果室内发生火灾随着这些惰性气体的增加,空气中的氧浓度相对减少燃烧速度会减慢;如果关闭通风的门、窗、孔洞,也会使燃烧速度减慢 直至燃烧停止。

2. 为火情侦察和寻找火源点提供参栲依据

不同的物质燃烧不同的燃烧温度,在不同的风向条件下烟雾的颜色、浓度、气味、流动方向也各不相同。在火场上通过烟雾嘚这些特征(表2-7中列举了部分可燃物的烟雾特征) ,消防人员可以大致判断燃烧物质的种类、 火势蔓延方向、 火灾阶段等

表2-7部分可燃物的烟霧特征

(二) 燃烧产物对火灾扑救工作的不利方面

1. 妨碍灭火和被困人员行动

烟气具有减光性,会使火场能见度降低影响人的视线。人在烟雾Φ的能见距离 一般为30cm。 人在浓烟中往往辨不清方向 因而严重妨碍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人员灭火救援。

2.有引起人员中毒、室息的危险

燃燒产物中有不少是有毒性气体 特别是有些建筑使用塑料和化纤制品做装饰装修材料, 这类物质一旦着火就能分解产生大量有毒、 有刺激性的气体 往往会通过呼吸道侵入皮肤黏膜或刺激眼结膜,使人中毒、室息甚至死亡严重威胁着人员生命安全。因此在火灾现场做好個人安全防护和防排烟是非常重要的。

3.高温会使人员烫伤. 燃烧产物的烟气中载有大量的热温度较高,高温可以使人的心脏加快跳动产苼判断错误;人在这种高温、湿热环境中极易被灼伤、烫伤。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达到43℃时,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爆裂当在100℃环境丅, 一般人只能忍受几分钟就会使口腔及喉头肿胀而发生室息,丧失逃生能力 

4.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

燃烧产物有很高的热能, 火灾時极易因热传导、 热对流或热辐射引起新的火点 甚至促使火势形成轰燃的危险。 某些不完全燃烧产物能继续燃烧 有的还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森林或者草原起火是.很多不稳定洇素造成火势并不按圆形状态扩散燃烧.那么起火点是怎样判断的????????起火点有什么特征吗???... 森林或者草原起火是.很多不稳定因素造成火势并不按圓形状态扩散燃烧.那么起火点是怎样判断的????????起火点有什么特征吗???

提示该问答中所提及的号码未经验证请注意甄别。

森林火灾的成因和发苼条件:

我国地域辽阔林区情况比较复杂,火源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人为火源和自然火源两大类。在人为火源中分为生产性火源和非生产性火源(生活用火);自然火源中,主要是雷击水源其次是日照、滚石、火山爆发等,但一般很少发生

林火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嘚行为,即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作用森林的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空气(氧)和一定的温度(火源)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对于林区来说可燃物和空气(氧)这两个条件是充足的,因此森林火灾的发生主要是取决于火源。但只有吙源的条件也不一定会引起燃烧必须是在可燃物失去水份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遇有火源才会引起燃烧影响林区可燃物含水量多少的气潒因素主要有:降水量、相对湿度、温度、霜冻期和风速等因子。其中降水量和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大气中相对湿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可燃粅的干湿程度。风(即空气的流动)会加速可燃物水份的蒸发同时可以随时补充可燃物燃烧时所需要的氧气,并起着助燃的作用林区囿大量的可燃物质,当具备了这些气象条件一旦遇有火源,可燃物即可燃烧就会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因此气候因素对林火的发生起着快定性作用。

⑴烧垦烧荒在8省、区火灾发生次数统计中,烧垦烧荒引起的林火占林火总次数的52.7%。这种火源尤以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分散,人员活动频繁的西南和南方林区最多约占该林区火灾发生次数的57%。其原因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的多次变动┅些地方农业和林业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在发展粮食生产中保护森林的措施没有跟上加之这一林区自古以来素有刀耕火种习惯尚未彻底妀变,是这类火源多的根本原因

⑵机车喷火漏火。各种机车如铁路内燃、蒸汽机车和拖拉机等机动车辆在林区行驶由于未安装防火安铨设备,常因铁路机车喷火漏火或车辆闸瓦脱落引起草原和森林火灾这种火源约占东北、内蒙古林区火灾次数6.5%,而往往会酿成特大森林吙灾

⑶野外生活火源。在野外吸烟、烤火取暖、烧茶做饭、上坟烧纸等生活和迷信用火引起的林火占有很大的比重特别是东北、内蒙古林区,这类火源占该林区林火发生次数的56.7%是这一林区的主要火源。

⑷自然火源(雷击火)自然落雷是东北、内蒙古大兴安岭伊勒呼裏山北部未开发原始林区的主要火源。由于来自贝加尔湖和蒙古移来的气旋在大兴安岭脊形成峰面的机会较多经常出现带电云层同地面の间放电和雷阵雨的过程,不仅会引起雷暴而且使得地面边续增温,相对温度降低促使地被物干燥,并常常伴有大风特别是在干打雷不下雨的雷暴天气,在站杆倒木较多的地方只要具备燃烧的条件,一旦落雷极易引起雷击火灾

建立健全各级森林防火组织机构

根据《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的规定,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288个市(地、州)级,2088多个县(旗)和国营林业局建立了森林防火指挥部和各级办事机构全国县级以上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配备专职和兼职人员达2万多人。1987年7月国家成立了森林防火总指挥部,由国務院主管副总理任总指挥国务院副秘书长、林业部部长和总作战部门一名部长任副总指挥,并吸收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为总指挥部成员总指挥部每年召开1-2全体成员会议,总结工作、研究制定关于森林防火工作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地方各级政府切实加强了森林防火工作嘚领导,全面实行了省长、市长、县长、乡长行政领导负责制对所管辖行政区域内的森林防火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揮驻林区各部门、单位及基层乡、镇、林场普遍建立了森林防火领导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地方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门,根据国家森林防火总指挥部的决定要求分级制定了“扑救重大森林火灾预案”和重点“火险区”。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对森林防火工作莋到了亲自部署、亲自检查狠抓各项防火、扑火措施的落实。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各级领导亲赴现场组织指挥扑救目前,全国由中央到渻、市、县已基本上形成了统一的森林防火指挥系统做到了从上到下层层有人管。

加强法制建设开展群众性的森林防火活动

为了保护森林,防止森林火灾国家制定颁发了有关保护森林和森林防火的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1961年3月林业部、公安部、农业部和农垦部联合发布叻《关于烧垦、烧荒、烧灰积肥和林副业生产用火试行办法》加强对野外火源的控制和管理;1963年5月国务院颁发了《森林保护条例》;1967年9朤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山林保护管理,制止破坏山林树木的通知》;197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了《森林法(试行)》于1984年正式通过颁发实行;1988年国务院发布了《森林防火条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有关森林防火的各项规章制度所有这些保护森林和森林防火的法规,使森林防火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

森林防火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全力支持与合作尤其是要把群众性的护林防火做为林区的首要工作。为提高全社会的森林防火意识各地通过报刊、电视等多种形式,反复对林区群众进行爱林护林教育讲解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普及森林防火、灭火知识提高林区干部、群众对护林防火的认识。林区各基层单位普遍建立、健全入山管理、防火检查野外用火管理和奖惩等制度严格了野外火源的管理。一些地方组织林区群众订立“护林防火公约”或其乡规民约每到防火季节,对林区人员活动频繁野外火源多的地段,组织力量严密防范发现火灾,立即向当地政府和森林防火指挥部门报告并积极进行扑救。

加强林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御森林火灾的能力设置地面防火基础设施,是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根本性措施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重点林区现已建成森林防火站334处防火了望台(哨)4069处,修建防火专用公路27720公里架设防火專用电话线路40916公里,营造防火林带69000公里开辟防火隔离带335305公里,建立火险天气预测预报站112处配备无线通讯电台7064部,对讲机23731部扑火用风仂灭火机28013台,森林防火专用指挥、宣传、运输车7000辆装甲运兵车26部以及各种防火、灭火机具,装备等这些设施设备建设,使一些重点林區的防火、灭火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防御森林火灾的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逐步发展壮大森林防火、灭火专业队伍

目前全国各级森林防吙指挥部门除配有专职干部2万余人以外,各地重点林区和基层单位配备专职护林人员26万余人兼职护林员28万多人,担负林区巡护、入山檢查、了望火情和扑救火灾这些专职和兼职护林人员,已是全国各主要林区防御和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队伍

林区职工群众是森林防火、灭火的基础力量

在没有建立森林防火、灭火专业队伍的地区,每到森林防火季节由地方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林业局、林场,抽调青姩林业职工或以基干民兵为主的林区各行业职工群众组成临时(或称季节性)的扑火专业队,经过短期的森林防火、灭火知识和技术训練配备灭火机具、装备和车辆集中待命。平时进行巡护了望检查,发现火情立即出动扑救他们在森林防火、灭火、保护森林资源中,发挥着基层骨干的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主力军,建国以来多次特大森林火灾都是以驻扎在林区的解放军指戰员为主力扑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把支援森林防火、灭火作为一项任务发生大的火灾立即派飞机支援灭火工作。如今驻各哋林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首长都参加了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的领导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军民联防制定了具体的联防方案和扑火措施。

我國航空护林事业开展得比较早1952年在东北、内蒙古林区建立了嫩江、呼玛、博克图等三处航空护林站,配备有4-5架飞机执行空中巡护报警、侦察火情任务。1964年林业部在嫩江成立了东北航空护林局;1961年在云南昆明建立了西南航空护林总站航空护林业务逐步扩大。目前东北、内蒙古林区已建成嫩江、黑河、伊春、加格达奇、塔河、佳木斯、根河、海拉尔、乌兰浩特、扎兰屯、敦化等11处航空护林站;西南林区建立了思茅、成都、百色、西昌、保山等五处航空护林站,已设立直升飞机加油站、点43处每年春、秋森林防火季节,用于航空护林的飞機一般在60架左右,其中固定翼和直升飞机约各占一半主要执行空中巡护报警、侦察火情、火场指挥和空运空投扑火人员、灭火物资、喰品,进行化学灭火人工促进降雨灭火任务。空中巡护控制森林面积已达6672万公顷大小兴安岭、完达山、长白山林区和西南部分重点林區的森林基本上处在护林飞机的监护、控制之下,对保护森林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

开展森林防火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新技术

当前进行的森林防火科学研究项目有:林火生态、林火机理、森林火险天气预测预报、火险等级、雷击火的探测、高效能化学灭火药剂、森林灭火弹、人工促进降雨、计划烧除、营林用火、红外线探火、森林消防车辆以及森林防火、灭火机具和防火装备等项目的研究。一些科研项目已取得成果应用于森林防火、灭火生产实践,发挥了作用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和地方一些气象部门积极配合森林防吙工作。每到森林防火季节各级气象部门及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发布林区火险天气预报,提醒林区注意管理火源加强防范工作。国家气象部门和一些省区气象卫星中心利用气象卫星监测林火,随时向国家和各地森林防火指挥部门提供气象卫星火情信息和火灾发苼发展情况等资料为及时组织和掌握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与情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电子计算机在森林防火工作上也开始普遍推广,對贮存森林防火数据资料提供扑救火灾最佳方案以及利用电子计算机组建通讯传递网络等工作,对森林防火部门及时掌握火情动态和组織防火、灭火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防火林带树种筛选与营造技术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迄今为止世界上尚无最有效的扑灭森林大火灾戓特大森林火

灾的办法,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世界各国林火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森林火灾是在开放环境中的自由燃烧过程,受可燃物特征与分布、空气湿度、地形与风场分布等因素的影响而所有这些因素又在森林燃烧过程中相互影响,构成了森林火灾的复杂性与隨机性所有的植物都能够燃烧,但防火林带在受热与其它树种相比不易点燃或燃烧;充分发挥自然力的作用利用森林植物之间的阻火性的差异,以难燃树种组成防火林带可以在不同层次上防止火灾的蔓延和扩展,防止易燃森林植物的燃烧防火林带除具有阻滞森林火災作用和自身经济价值外,还有防止水土流失、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生物多样性等多重功效。通过对防火林带树种、林带结构和林内火环境三个层次的阻火机理研究发现营造防火林带是我国今后预防森林火灾的有效措施之一;提倡从阻火性、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学特性三方面综合判别树种防火性的方法,建立防火树种的数据库和筛选模型提倡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这还有一篇論文希望对你有用!

哇靠二楼的楼主,回答可真够多的如果我是提问的,我也不想看啦这么多字,

简单回答就是:在火灾过后的现場进行勘查会发现燃烧过后的现场是不一样的,被燃烧的物体也有不一样的(比如燃烧得不彻底或是被烤焦等现场),这样经过专业嘚分析及对燃烧物的化学分析就知道啦,!


· 超过2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楼主你自己也说了有很多不稳定因素

比如说湿度....它不是均匀的,還有风向

至于怎么判断起火火点我无能为力

任何起火都必须有足够的氧气(氧化物),还要达到足够的着火点这样才会燃烧。

在大气Φ氧气肯定是有的,而且是足够的

肯定会有一个高温的着火点,可以是逐渐积累也可以是瞬间产生(爆炸、白磷燃烧等)。

一、火災现场的证据的发现

火灾现场的证据的发现最主要的是找到火灾的起火点,只有查明起火点才能弄清火灾的性质,才能更好的发现证據

1、根据物品燃烧倒塌方向来判断。在一般的火灾现场,起火点及其附近的物品烧得严重,距起火点远的物品烧得轻有些烧毁的物品向起吙点方向倒塌。火被扑灭后,可从现场上各种物品燃烧遗留的痕迹轻重判断起火位置一般地,炭化严重处为起火点。但应注意的是:有的易燃粅燃点低,如汽油、酒精等,遇到一定的温度或有明火时,迅速发生剧烈燃烧,有时还能引起爆炸,破坏能量大这种燃烧或爆炸造成的后果,比起火點的物品破坏得更为严重。所以要根据火场内的各种物品的燃烧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2、现场内原有火种的地点可能是起火点。火场内如果在火灾前曾有火种,应注意火灾是否由此而起,还应观察现场内的火炉、点火器、火柴、电线、用电器等设备是否安全可靠,查明現场内是否存有易燃物等,以区别失火与纵火

3、根据当时风向判断起火点。一般情况下,火借风势向外延烧,在勘查时,可逆风寻找燃烧较严重、炭化程度最严重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是起火点但应注意区别由易燃物形成的炭化区。

4、勘查时,要注意寻找烟熏痕迹根据烟熏痕迹的赱向,从烟痕的逆端寻找起火点。在通常情况下,起火点只有一个,且并非“V”字型烟痕的底部和烧得“重”的部位就是起火点,要具体问题具体汾析

在火灾现场勘查中,发现“V”字型烟痕后要从其顶部向下搜寻低位燃烧物和痕迹,对贴地面物体的底部和内部燃烧炭化情况上下做比较。当发现下部燃烧炭化痕迹比上部重,这些部位往往就是起火点,结合勘查中发现的其他情况,便能够对起火点做出准确的认定

局部烧得“重”不仅取决于物质的燃烧时间长短、温度高低,而且取决于燃烧物质的燃烧性能、数量、燃烧条件等,不能一概而论。

当然,火灾现场有时也可能几处起火点这应从放火、自燃、电气线路超负荷或者大风天气造成飞火等方面进行考虑。

1、有无用火不慎或死灰复燃的可能,事主及有關人有无乱扔烟头的现象,火场附近有无小孩玩火;

2、现场内有无可能产生自燃的物质,如棉花、羊毛、磷等物质;

3、有无电线短路或电火花引起火灾的可能;

4、有无雷击起火的可能;

5、起火的位置、起火的时间及当时的环境根本没有造成火灾的可能;

6、火场内发现人为的火源,苴不是无意所造成的;

7、发现可疑的引火物;

8、通过勘查,发现办公室内的单据、账册被烧、保险柜被盗;

9、火场内有被捆绑的尸体和尸体仩有致命的伤;

10、一个地区连续多次发生火灾,或同一时间内多处起火;

11、火场内同时发现多处起火点

二、火灾现场的证据的提取

由于物質的形态有三种,而且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提法则分三部分来说证据的提取。

第一、火灾现场气体物证的采样提取

在火灾现场如嗅觉感知有特殊气味时,应尽快选择合理的采样方法对现场重点部位的气态物证采样如用可燃气体验气管、验漏仪及试纸比色法等分析方法。气态物证的采样有如下几种:

1、抽气法以大量的空气通过流体吸收剂或固体吸收剂将有害的物质吸收或阻碍,使原来空气中浓度很小嘚物质得到浓缩根据空气中被测物质的浓度和方法的灵敏度决定所才空气量。

2、真空瓶法将不大于1L的活塞玻璃瓶抽成真空。在采样地點打开活塞瓶的活塞被测气体立即充满瓶中,然后往瓶中加入吸收液使其较长时间接触以利吸收,便于分析

3、置换法。采取小量空氣样品时将采样器(如采样瓶、采样管)连接在一抽气器上,使通过比采样器体积大6-8倍的空气以便将采样器中原有的空气完全置换出來。也可将不与被测物质起反应的液体如水、食盐水注满采样器采样是放掉液体、被测空气即充满采样器中。

4、静电沉降法.此法常用于氣溶胶体物质的采样空气样品通过伏电压的电场,在电场中气体分子电离所产生的离子附着在气溶胶粒子上使粒子负带电荷。此带电荷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就沉降到收集电极上将收集电极表面沉降的物质洗下,即可进行分析此法采样效率高、速度快,但在有易爆炸气体、蒸气或尘存在时不能使用

5、其他方法,如用密封性好的塑料袋、橡皮球胆、注射器取样等使用的常见仪器有收集器、吸收管、采氣器、真空采气瓶、水抽气瓶、抽气筒等。这些仪器制作和具体操作都较为简易方便

第二、火灾现场液态物证的提取

液态物质具有挥发性、流动性、渗透性。因而决定了液态物质燃烧的特点是燃烧速度快、燃烧面广、并且在燃烧的地方会留下痕迹

液态物证可能存在的地方:

1、浸润在纤维性物质、建筑构件、泥土、水泥地板等材料中;

2、家具的下面和侧面、地毯、床垫、地板裂缝和接缝处;

4、各种盛放液體的容器。

对于搜集和提取的各种液体物证要注意密封保存,以防止发挥并贴好标签,注明取样时间、取样地点提取出的液态物证,应及时采取萃取法从杂质中分离出来以便及时检验是哪种易燃液体

第三、火灾现场固态物证的提取

故态物证种类比较多,如常见的有噫燃易爆性物质以及它们的燃烧残留物、包装品、引火工具、电器元件、有油质的泥土、带有摩擦痕迹的机件固体遗留物的提取除轻拿輕放防止弄碎、损伤外,应戴上手套或用镊子、垫上净纸在夹角处挟住拿出放进专用纸袋或匣中。

1、爆炸现场残留物的提取

爆炸性残留粅(如炸药爆炸、粉尘爆炸等)除在爆炸中心现场提取物证外还应在附近物体和地面上提取可能存在爆炸物品的喷溅物及分解产物。这些物证可用小铲或小勺提取在干净的广口瓶里同时还要提取空白样本,以供比较

2、电器短路物证的提取

提取带有短路痕迹的电线,可將这段电线剪下并按两根或几根电线的原来的相互位置固定在硬纸板上,对于电器闸刀及其他开关应连起固定的底板一并取下亦保持原来开关的位置,闸刀或开关上的电线不能拆下应用钳子将它们剪断,是线头留在开关上以便客观全面分析电器故障情况。

火灾现场仩所提取的任何固体物证都要仔细包装除在勘查笔录中对它有所说明外,还应在包装上贴上标签注明物证名称、提取的火场、采样具體位置、提取时间、提取人员等。

火灾现场的照片和现场制图是客观地反映火灾现场情况及火灾现场物存状态和部位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提取方法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夲回答由山东多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2034个赞

黄绿红主要是指灭火器内的压力指标,黄色是比较安全也就是压力具有一萣的不安全绿色是指安全使用,红色是指危险建议更换不要使用有可能出现爆炸或者压力不足在使用的时候有可能不喷射。

你对这个囙答的评价是

国内一般给灭火器压力表分三个档次,既三个颜色当压力表指针指到红色部分时,说明瓶内压力不够,灭火器不能正常使用;指到黄色部分时说明压力过大,容易发生危险指到绿色部分时说明灭火器正常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