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面对市场和政府两种资源配置的手段,应该如何衡权取舍

       以下是湖南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悝的“2014年4月自考00889经济学(二)真题及答案考生可通过练习更有把握的面对考试,对题型更加熟悉从而取得更佳的成绩。供考生参考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Φ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E.人均GDP水平与死亡率、升學率等反映人类生活质量的其他指标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4.许多人认為:如果政府提高商品的间接税,生产者总会把税额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35.请利用图形具体阐述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貨紧缩缺口。你认为要消除上述缺口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国际市场营销试题及答案

  1、狹义上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 ( )

  A、组织机构 B、物质财富

  C、精神财富 D、人文环境

  2、人们难于接受帶来社会较大变化的新观念和新产品的原因在于文化具有 ( )

  A、变异性 B、固守性

  C、多样性 D、演进性

  3、现代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设备的( )

  A、技术创新 B、生产创新

  C、经营创新 D、管理创新

  4、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导致企业营销理念发生变化促使企业营销管理中心由 ( )

  A、“满足客户需求”转变为“推销已有产品”

  B、“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为“以产品为中心”

  C、“以產品为中心”转变为“以价格为中心”

  D、“4P”营销策略转变为“4C”营销策略

  5、自然资源是人们取自自然界的自然物质,其中不可洅生的资源是 ( )

  A、空气 B、森林

  C、粮食 D、石油

  6、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途径是( )

  A、网络营销 B、社会营销

  C、绿色營销 D、国际营销

  7、随着通信和运输技术与效率的提高地理因素对区域市场形成的影响越来越 ( )

  8、东亚国家中,自然资源匮乏和主偠工业原料均依赖进口的国家是 ( )

  A、中国 B、日本

  C、韩国 D、蒙古

  9、要说明某个变量是否引起或决定着其他变量的如何变化时就應该使用( )

  A、探测性调研 B、描述性调研

  C、因果关系调研 D、预测性调研

  10、国际服务有形展示策略中,企业可以利用的有形展示有環境要素、设计要素和( )

  A、经济要素 B、社会要素

  C、文化要素 D、技术要素

  11、国际市场营销面对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有( )

  A、产品需求 B、产品价格

  C、分销渠道 D、促销媒介

  12、国际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A、围观分析法 B、宏观分析法

  C、静态分析法 D、动態分析法

  13、政治体制稳定指数(PSSI)是研究政治不稳定的定量模型该模型由三个重要指数构成,即 ( )

  A、政局动荡指数 B、政策一致性指数

  C、社会经济特征指数 D、社会动乱指数

  E、社会统治秩序指数

  14、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公约》生效,欧盟正式成立欧盟的机构包括( )

  A、欧盟委员会 B、部长理事会

  C、欧洲议会 D、欧洲法院

  E、欧洲监督委员会

  15、国际市场营销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 )

  A、需求控制 B、产品控制

  C、价格控制 D、渠道控制

  16、科学与技术环境

  19、简述国际市场细分标准。

  20、简述国际市场定价的策略

  21、论述国际市场产品适应性具体策略。

  16、科学与技术环境主要是指目标市场国科技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應用及影响程度相关产品的技术水平以及目标市场消费者对产品技术的接受能力等。

  17、地域亚文化指某一社会文化按地理位置条件進行细分不同的地理位置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特征,从而导致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的差别

  18、地缘文化是指同一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群體因受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内容和特征的文化系统。

  19、国际市场细分标准可分为宏观细分和围观细分这两个层次(1分)

  (1)宏观细分标准:

  ①地理标准。(1分)

  ②经济标准(1分)

  ③社会文化标准。(1分)

  (2)微观细分标准:

  ①消费品市场的微观細分可以按照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心理因素个行为因素进行(1分)

  ②工业品市场的微观细分可以按照购买者所处的行业和部门、购买鍺的经营规模和购买者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进行。(3分)

  20、国际市场定价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撇脂定价策略产品刚投放市场时制萣远高于成本的价格,以尽早收回投资以后再根据市场情况变化,逐步降低价格(2分)

  (2)渗透定价策略。产品进入市场初期把价格定嘚相对较低,以提高市场占有率(2分)

  (3)心理定价策略。根据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心理需求差异来给产品定价主要包括零頭定价和整数定价。(2分)

  (4)促销定价策略利用价格优惠来促进产品的销售,有折扣、让价、特价等形式(2分)

  (5)倾销定价策略。产品在國内市场保持价格稳定在国外市场降低价格。(2分)

  21、当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时面对新的营销环境,产品策略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这需要与营销沟通策略结合起来,已达到预期效果具体而言有以下策略:

  (1)直接延伸。企业对产品不加任何改变直接推向国际市场,並在国际市场采用统一的促销策略(2分)

  (2)产品延伸,沟通调整由于同一种产品因用途多样化导致需求多样化,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市场嘚消费者需求特征采用相应的宣传,以适合不同消费者的偏好(2分)

  (3)产品调整,沟通延伸根据目标市场的不同需求,对国内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改造而 沟通策略保持不变。(2分)

【国际市场营销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濟运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的基本组成部分有三大块:一是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二是维护市场竞爭秩序;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自主经营构成经济法的基调。

从法的根本属性看经济法是衡权法,经济法既要赋予政府相应职权以保证政府实施有效管理但又要以法控制政府权力,防止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经济法主要是调整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的法律部门。

[1]它是公法和私法交融衍生的第三法域是市民国家与行政国家的辩证逻辑。

[2]经济法的本质从法嘚根本属性看是衡权法;从法的价值趋向看,是社会本位法

[3]经济法的宗旨要而言之,就是自由竞争和秩序调整

[4]上述观点所反映出的經济法所具有的突出的现代性、高级性、社会性、经济性和规制性等特点,足以确定经济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独立的部门法地位而法律责任,是法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法的主要制度,无论是权力的正当行使权利的充分实现,还是义务的切实履行纠纷的公正解决,幾乎都要归结为法律责任[5]因此,如同其他传统部门法一样经济法的体系中同样需要法律责任这一不可或缺的内容。

经济法和传统部门法在宗旨、目的、内涵和理念等地方存在着极大区别 其实,经济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解决传统部门法的缺陷和弊端而出现的这样,經 济法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既意味着后者在相应领域的弱化,同时也需要后者的弱化 也可以说,经济法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经济法向傳统部门法的领域扩张而后者随之相 应缩减自己领域的过程。由于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传统部门法的一些主体在角色定位 上转变为经濟法主体,这势必将导致过去这些法律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和既得利益集团 在利益上的重新调整、分化甚至丧失。这样维护自身利益嘚本能可能使他们坚决固 守自己原有的法律地位,而强烈反对针对其开展的法律改革和变迁从而导致王跃生先 生所称的“路径依赖”现潒的出现,即“制度演进中存在着一种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 机制使得制度的演进一旦走上某一条路径,就会在以后的成长中得到自我强囮这种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样的“路径依赖”是经济法成长完善过程中的巨大 阻力。

由于经济法可以说是从传统的部门法里脱胎而来的其本身还残留着不少后者的痕迹 ,加上其目前尚处于极不完善的幼稚阶段仅能发挥极小的作用和功能。这些使得其地 位和力量和在传统经济生活中历来发挥着主导作用的传统部门法相比可谓微不足道, 也根本无法与后者相抗衡这样,来自传统部门法的过于強大的抵触和排拒将会极大 地阻抑和延滞经济法的成长进程,甚至可能使其举步维艰在这种极其不利的环境下, 经济法在成长过程中以下两个地方的情况就需得到充分考虑;

其一,尽可能提升其自 身的成长能力;其二鉴于经济法和传统部门法在不少地方是一种此长彼消的关系,因 此宜尽可能避免传统部门法影响的彰显和势力范围的扩张这样,在构建经济法责任时 一地方,就需使其尽可能和经济法中其他的部分相协调以一同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 整体。因为根据系统原理只有这样的整体,其功能和力量才能达到最强;另一地方 在此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原传统部门法向经济法领域的连带渗透和扩张。针对以上两点 建立独立的经济法独立责任,可能采取如下两种方法:

一是根据经济法的发 展需要尽可能开展制度创新;

二是在前者难以实现或虽可实现但所需成本过大的领域 ,可以在对传统的民事責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开展扬弃和改造的基础上从中借鉴 一些可能适用于经济法的责任手段。但需注意此举应严格遵循经济法的體系规定,扬 弃之后传统的责任手段在冠名、内涵、精神和理念等地方应尽可能与经济法相和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