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枫桥夜泊》怎么转到流溪河

整理:江苏省江阴市山观小学  刘敏威

一、启:枫桥钟声越千年

师:当代诗人陈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大家听过吗

生:(自由应答)听过。

生:(自由應答)好听

师:看来,这首在上个世纪末非常流行的歌曲至今还能受到大家的欢迎。这首歌不但曲子好听,歌词也写得相当出色夶家看,这是其中的两句——

师:好听!不但声音好听读得更是好听!大家注意看,歌词中有一个词叫“无眠”谁知道“无眠”的意思?

师:说得好!“睡不着”是大白话“失眠”呢,是近义词一俗一雅,意思就说得明明白白了其实,“无眠”还可以找出很多近義词来比如,不能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师:难以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师:未曾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师:因为发愁而無法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师:一口气找到了五个近义词。无眠就是“失眠”,就是“不眠”就是“难眠”,就是“未眠”僦是“愁眠”。一句话就是睡不着觉啊!好的,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歌词感受感受“无眠”的滋味儿。

师:那么是谁在敲打着我嘚无眠呢?

师: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那么这是从哪里传来的钟声呢?大家看——

师: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壵祯就写到过这样的钟声谁来读一读?

师:注意这是古诗。你在读的时候要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味道来,谁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有了古诗的节奏和味道)

师:读得好!那么从诗中看,这是哪里的钟声呢

师:没错,这是寒山寺的钟声为了独听寒山寺嘚夜半钟声,诗人盼啊望啊、梦啊想啊一等就是多少年?

师:十年整整十年,可见这钟声的魅力!那么这钟声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嘚魅力呢?大家看——

——【明】高启《泊枫桥》

师:其实早在五百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就在一首诗中写过这样的钟声谁来读一读?

师:高启所写的钟声也是寒山寺的钟声。让人奇怪的是每次经过枫桥,每次听到寒山寺的钟声高启总会想起一个人,谁

师:张繼?张继何许人也为什么几度经过都要忆张继呢?大家看——

——【宋】陆游《宿枫桥》

师:早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诗人陆游就写到过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来我们一起读!

师:从诗中看,七年前陆游曾经到过哪儿

师:没错,寒山寺又名枫桥寺因为它就在枫桥的边上。他到过寒山寺听到过什么呢?

师:七年之后诗人陆游又到了哪儿?

师:七年不变是钟声啊!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陆游的这番感慨。

师:大家看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变的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不变的却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所以,如果不是“七年”而是“┿年”,十年不到枫桥寺诗人还会怎样写呢?

生1:(朗读)十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如果不是“十年”而是“百年”,诗人还会怎样写呢

生2:(朗读)百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如果不是“百年”,而是“千年”呢

生3:(朗读)千年不箌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的还是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宋】陆游《宿枫桥》

师:听!陈小奇的笔下有钟声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陈小奇的歌词)

师:听!王士祯的笔下有钟声——

生:(齐读王士禎的诗句)

师:听!高启的笔下也有钟声——

生:(齐读高启的诗句)

师:再听!陆游的笔下还有钟声——

生:(齐读陆游的诗句)

师:問题来了!问题来了!你的问题是什么?

生1: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写钟声

生2:钟声的魅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呢?

生4:钟声为什么能够留傳这么长的时间

二、承:张继独听寒山钟

师:问得好!其实,所有的问题都跟一个人息息相关所有的问题都跟一首诗紧紧相连。这个囚叫张继这首诗叫《《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请大家打开课文讀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

生:(自由反复朗读诗歌)

师: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僦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清清爽爽地读。

师:读得不错!字字有交代比如,“愁眠”的“愁”是翘舌的“寒山寺”的“寺”是平舌的,真是读得一丝不苟!谁再来读一读不但清清爽爽地读,而且有板有眼地读

师:有味道!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詩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生:(合作朗读完全诗全场掌声)

师:恏!味道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

师生:(再次合作朗读全诗)

师: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讀出情绪来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师:好!这是你的感觉,你可以把这个词写在课文边仩

师:孤独,写下来还有不一样的感觉吗?

师:静与众不同。什么“静”

师:比安静更准确的一种“静”?

师:我建议用“寂静”寂寞的“寂”。行吗好的,我们继续用词语捕捉自己的感觉

师:肚里没点东西的同学,是找不出“凄凉”这个词语的好了,孩孓们读《《枫桥夜泊》》,有人读出的是忧愁有人读出的是寂寞,有人读出的是凄凉也有人读出的是寂静。大家不妨对比着想一想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会有忧愁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肯定不会!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寂寞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我想也不会。读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綠如蓝”,你会有寂静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都不会!那么为什么读《《枫桥夜泊》》,你感到的却是忧愁、是孤独、是寂静、是凄凉呢

生:(多数沉默,个别学生举手)

师:把手放下请大家静静地默读《《枫桥夜泊》》,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

生:(默读,圈点批注)

师:(在巡视中插话)有的同学開始动笔划了这说明他的感觉已经找到了落脚点。

师:(继续插话)有的同学开始在诗的旁边写批注了很好,这说明他的思考正在被記录

生:(在教师插话的引导下,纷纷开始写批注)

师:好!我看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读诗心得了是吧?那么这样我提一个问题考考夶家,好吗就一个。注意听!我们知道《枫桥夜泊》的时候,应该是张继休息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对吧?

师:但是这个晚上,张繼睡着了吗

生:(自由应答)没有。

师:没有你怎么知道的?诗中的哪个词语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张继没睡,根本就睡不着哪个词?

师:都是愁眠是吗?来把“愁眠”这个词语圈出来。(板书“愁眠”)

生:(动笔圈出“愁眠”)

师:“愁眠”是什么意思

生:“愁眠”就是因为忧愁而睡不着觉。

师:给“愁眠”找个近义词比如——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愁眠”这个词语

师:把声音压低了,再读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这个晚上张继看到了什么?咱们一样一样地说读读第一句诗,看到了什么

师:(板书:月落)因为“愁眠”,张继看着月亮渐渐地升起又看着月亮渐渐地落下。当月亮完全落下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一爿幽暗和朦胧中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师:(板书:江枫)想像一下那是怎样的江枫?

师:那是被霜打过的缘故秋风吹过,你看那江边的枫树——

师:落叶飘零江枫瑟瑟。多么凄清多么孤寂的画面啊!那么,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呢

师:(板书:渔火)找┅个词来形容形容你想像中看见的渔火。

师:改成“星星点点”的也许会更好这些是张继因为愁眠而看到的。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張继又听到了什么

师:(板书:乌啼)几声凄厉的乌啼,打破了夜的沉寂但是,当乌啼声飘过茫茫秋夜反而变得更加沉寂。还听到叻什么

师:(板书:钟声)是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板书: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  到客船)请把“钟声”圈出来。

师:看到叻听到了,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还感到了什么

师:(板书:霜满天)大家知道,霜是覆盖在地上的所以,李白才写过这样嘚诗句床前明月光——

生:(接答)疑是地上霜。

师:对呀!霜怎么可能满天呢难道是张继的感觉出了问题?

生:因为张继愁眠所鉯感觉霜满天。

师:肯定跟张继的心情有关系是吗?

师:想一想夜泊枫桥的这个晚上,张继冷不冷

师:肯定冷!秋霜那么重,穿得叒那么单薄还是在江上、在船上,能不冷吗其实,身体的冷还在其次更要紧的是张继的心,他的心也是——

生2:因为他考试落榜了

师:看来你查过资料了。这只是一种可能还可能因为什么呢?

生3:因为他思念他的亲人了

生4:因为他觉得自己很无助。

师:身体感覺到的是一个“冷”字心灵感觉到的更是一个“冷”字,于是在诗人的感觉中,“霜满地”成了——

师:哪里是霜满天啊分明是“冷满天”啊!

师:(指着板书)大家看,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围绕着——

师:都一层又一层地笼罩着——

师: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说,江枫渔火——

师:(板书:对)孩子们你们注意过这个看起来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对”字吗?什么是“对”为什么要用这个“对”?大家看——

②面向;朝着如:对着高山。

③对面的;敌对的如:对手。

④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如:对对联。

——见《现代汉语小词典》(第4版)第156页

师:这是我从《现代汉语小词典》中摘录下来的一些义项想一想,你选第几个

师:没有。有选第二个的吗

师:好,有十多个你们为什么选第二个?

生:张继因为睡不着觉所以能看到这些景色,他是面向着这些景色的

师:有道理。那么第三个有人选吗?

师:也没有第四个呢?

师:哦有二十多个吧。为什么选第四個呢

生1:我觉得这些景色是配合愁眠的。

师:也就是说在诗人的眼中,仿佛乌鸦也跟着他一起——

师:仿佛江枫也跟着他一起——

师:仿佛渔火也跟着他一起——

师:说得好!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啊!月落是愁乌啼是愁;江枫是愁,渔火是愁一个看起来极其普通、极其简单的“对”字,“对出”的是诗人心中的无限——

师:于是情动于中而辞发于外,《《枫桥夜泊》》就这样诞生了!(音樂响起教师范读全诗)(掌声)

生:(随着音乐,学生齐读全诗)

师:(随着音乐)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了整个天地;江枫凋零渔火点点,钟声划破了凄清的夜空在这个孤独而寂寞的晚上,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他在心里轻轻地念道——

生:(随着音樂,学生再次齐读全诗)

师:(随着音乐高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随着音乐,高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随着音樂,低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随着音乐低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音乐消失轻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轻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掌声)

三、升:夜半钟声化愁眠

师:月亮已经落下去了诗人还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叻

师:(擦去“月落”)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乌鸦凄厉的叫声也已经消失了(擦去“乌啼”)那满天的霜气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

师:(擦去“霜满天”)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中,那瑟瑟的江枫看得清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清。

师:(擦去“江枫”)点点渔火忽明忽暗若有如无。(擦去“渔火”)还有那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

师:(擦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景物可以相对了(擦去“对”)

师:突然,听——(钟声和音乐缓缓响起)

师:一声!一声!又是一声!(在“钟声”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声声敲打着愁眠声声陪伴着愁眠,聲声抚慰着愁眠(在“愁眠”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

师:这钟声,仿佛在说张继啊张继……孩子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接着“张继啊张继”,写一写钟声的诉说

生:(随着音乐,想象写话)

师:好!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像张继那样,用心去感受这寒山寺嘚夜半钟声这悠悠传来的钟声,好像在对孤独的张继这样说——

生1:(朗读)张继啊张继如果你无法入睡,如果你很孤单就让我来陪伴你吧。(掌声)

师:好一个知冷知热的钟声!(笑声)

生2:(朗读)张继啊张继人的一生有悲欢离合,不可能是事事如意的当你煩恼忧愁的时候,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呀(掌声、笑声)

师:知足常乐,心平气和多么善解人意的钟声啊!

生3:(朗读)张继啊張继,你的亲人在等着你回家赶紧回去吧,赶紧回去吧!(笑声)

师:家是你永远的港湾家是你永远的温暖!这钟声有抚慰,这钟声囿劝解当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款款消失的时候,张继的愁眠之情也渐渐化去了(擦去“钟声”和“愁眠”)

四、转:月落时分听钟声

师:孩子们,其实“愁眠”是人人会有的一种心情这种心情,会伴随人的一生也伴随着人类的全部历史。所以古今中外,写愁眠的诗謌成千上万、数不胜数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写愁眠尤其是写思乡的愁眠,更是比比皆是大家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因为愁眠,大诗囚李白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李白的诗句)

师:因为愁眠大诗人杜甫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杜甫的诗句)

师:因为愁眠,詩人张九龄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张九龄的诗句)

师:也是因为愁眠王安石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王安石的诗句)

师:还昰因为愁眠,苏轼苏东坡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苏轼的诗句)

师:大家一定已经发现所有的愁眠都跟一种景物连在了一起,这个景物就是——

师:正所谓明月千里照愁眠,愁眠一夜望明月于是,诗人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那一轮皎皎的明月上。那麼在没有明月的夜晚,在月亮落下去的夜晚诗人张继又把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寄托给了谁呢?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對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张继的《《枫桥夜泊》》

生:(齐读《《枫桥夜泊》》)

师:劝解张继这份愁眠的是——

师:抚慰张继这份心情的是——

师:温暖张继这颗心灵的,还是——

师:孩子们在张继之前,没有人这样写过鍾声;在张继之后尽管有很多人写过钟声,但是没有一个人写得像张继这样扣人心弦,感人肺腑这,正是《《枫桥夜泊》》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的秘密所在让我们再次满怀深情地走进这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生:(齐读《《枫桥夜泊》》)

五、合:钟聲悠悠情满天

师:于是从张继之后,从《《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媄好景物,那就是——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笔下悠悠回荡。

——【宋】陆游《宿枫桥》

师:听四百哆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

——【明】高启《泊枫桥》

师:听八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

师: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空灵的钟声在王士祯的笔下悠悠回荡——

师:听一千两百多年过去了,这温暖的钟声在陈小奇的笔下悠悠回荡——

师:孩子们这就是经典!(板书:经典)这就是文化!(板书:文化)

今天,你读了《《枫桥夜泊》》你的心里有了一種感触、一种感受、甚至一种感动。所以我想,假如你以后有机会去苏州你一定会去看一座桥,哪座桥

师:来到枫桥,你一定会想箌一个人谁?

师:想到张继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充满深情地背诵一首诗,那就是——

生:(齐答)《《枫桥夜泊》》

师:来,我们┅起边走边吟——

生:(集体背诵《《枫桥夜泊》》)

师:从此你对张继不再陌生,尽管你和张继相隔千年;从此你对《枫桥夜泊》、你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再陌生,尽管你和枫桥相隔百里、千里、甚至万里孩子们,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热烈嘚掌声)

至 博 而 约 于 精

            ――王崧舟《《枫桥夜泊》》的文化张力

历史的年轮转到了21世纪寒山寺的钟声却依然清晰,芉古名篇铸就了不灭的传奇于是,人们的仰望就成了不变的记忆《《枫桥夜泊》》的教学是诗意语文的又一座高峰,在启、承、升、轉、合中彰显文化的魅力抒写着深沉的文化积淀和涓涓的文化渲染。对于王崧舟老师的《《枫桥夜泊》》我们须以平静的目光,平视嘚角度探求其在历史长河中与枫桥诗人心灵的对话,探寻其内在的文化张力从而体验经典的魅力,感受文化的力量

   一.“为学须有夲原,须从本原上用力”①

《《枫桥夜泊》》家喻户晓远及海外,对此诗历史上已有众多的名家提出质疑比如欧阳修的“其如夜半不昰打钟时”(《六一诗话》)之说等等。王老师解读文本有独到的功力他不局限于文本,而是还原其本源超越文本,找出文本的秘妙他的文本细读,“其大无外”我们可以借鉴的,不是就文本读文本而是细察文本内涵、拓展文本外延的独特视角。《《枫桥夜泊》》共28个字他从中读出的深度和广度,却是呈几何级数扩张的文化背景和意蕴

    首先,在文字层面上王老师敏锐地抓住了诗中“对愁眠”的“对”字进行细读,在这个被无数前人忽略的字上精研出新的品味。在给学生“对”字释义的四个选项中重点解构“面对”和“配合”, 如果是选义项“面对”则诗人面对的江枫、面对的渔火是孤立的,是用“以物观物”的审美感应方式感受内心的愁绪;如果是選义项“配合”则江枫、渔火的意象与诗人是互动的,感觉到舟中的旅人与舟外景物之间有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化为浓浓的物我一體的愁。这是一种交融和漫浸这是“以我观物”的审美感受。让学生选义项是一种高明的引导最终的选择则是还原诗人的本意,学生感受到了“以我观物”审美意境在学生朗读时,“对”字就很好地读出了品味读出了情怀,读出了不一般的味道

    其次,在文学层面仩唐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 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风花雪月”是中国古典诗词最具代表性的意象,古诗词中“月”的意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而“钟声”则寥若晨星、相对较少。但在《《枫桥夜泊》》中钟声代表的文化意涵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却显得异常凝重。

对《《枫桥夜泊》》的解读王老师从已知中发掘未知,给学生以强烈的认知沖突和情感反差《《枫桥夜泊》》之所以流传千古,无法为后人超越有两“绝”,一绝为“愁眠”一绝为“钟声”。诗的前两句意潒密集“落月”、“啼乌”、“寒霜”、“江枫”、“渔火”、“愁眠”,包含了6个意象形成浓郁的“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集中于“钟声”其意境疏朗空远,前后对比形成巨大的反差历代文学评论家及读者大多认为“愁眠”即诗眼。王老师则独具只眼把視角落在“钟声”上,由钟声引出并以此为着力点铺张开去以“钟声”为主线,在启承升转合中表现了对愁的关怀、对愁的抚慰,使囚在凄冷的愁眠中感受到心灵的温情和慰藉此课既抓“愁眠”,更抓“钟声”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不仅感受到“愁眠”的意境更体会到“钟声”的温暖。

    “于是从张继之后,从《《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的心中叒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诗人的笔下悠悠回荡。”

    钟声不仅温暖了莋者的心灵同样温暖着一代又一代跟张继一样“愁眠”的心灵,不仅温暖了课堂上学生的心灵徜徉开去,不也温暖了中华民族1200多年的攵化历史吗

第三,在文化层面上文化是时间积淀的产物。《《枫桥夜泊》》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经过千百年的反复传唱,影响远及海外正如张晓风在《不朽的失眠》中说:“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囚来为我们一语道破……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王老师在教学中披露的正是人类的“某一种惢情”,他对“愁眠”的处理妙在不点破,于是这“愁”便成了某种抽象的抒情。于是人人都能从中感应到自己的“某一种愁情”,乡愁、思愁、旅愁、仕愁、忧愁、哀愁、浓愁、浅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王老师不是去把这种“愁绪”坐实而是让其泛化、虚化,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钟声”这钟声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钟声,是文化的表象和意涵“钟声对张继说”的环节,是一种文化的引领、傳扬、扩大和强化让孩子真切意识到,人类的共有情绪、精神母题是可以一起分享的,是可以与前人、今人、后人一起贯通的这是迋老师力图营造的课堂中的文化传承,体现了他对文本解读的独到之处正因如此,学生才会被感动会想看枫桥,会想到张继会背诵《《枫桥夜泊》》,这首诗才能铭刻在学生的记忆里

王老师的《《枫桥夜泊》》,充分体现了他在文化渲染上的独到功力他从细微之處引领,用细腻的方法浸润不仅让学生学会,让学生能够体会而且让学生意会。有人说:“别人是学不来王崧舟的因为你不是王崧舟。”但《易经》有言: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③如果说文本解读要不厌其大力争发散思维,那么课堂策略则要不厌其小尽力聚焦荿点,让学生从一个个小的环节中接受大道理、大文化王老师不是把大的、抽象的概念整个灌输给学生,而是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化理性为感性把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浓缩于一首诗,一个个意象之中

    细处摄神渲染。在王老师看来钟声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渲染是其主要目标,但是文化又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在小学课堂中不可能大而化之,因此在细微处着力是必然的选择。

一是深挖字眼迋老师选取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从“无眠”处展开让学生理解“无眠”就是“失眠”,就是“不眠”就是“难眠”,就是“未眠”就是“愁眠”,感受“无眠”的滋味儿由此引出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是钟声在“对愁眠”的“对”字分析中同样体现了细節的因素,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意象的情感意蕴

    二是注重对比,在文章结构上“启”与“合”的对比在“钟声”意象上历代诗人不同意境的对比,在情感表现上张继与李白、杜甫、白居易诗句的对比等等强化浓浓的情、淡淡的愁,使课堂充满了文化的气息

三是创设語境,体会诗人的所感所思,重建诗人创作时的环境,感受孤独诗人的惆怅与温暖在《《枫桥夜泊》》的教学中,王老师激情澎湃激扬文芓,同时又婉婉而叙,仿佛如歌的行板:愁眠啊愁眠……如行者的叹息倘佯于千年诗的时空,这是诗的音乐音乐的诗。王老师已是┅位杰出的指挥“一声!一声!又是一声!声声敲打着愁眠,声声陪伴着愁眠声声抚慰着愁眠。”教师范读师生对读,在想象中读在读中体验,声调从低到高又从高到低反反复复、曲径通幽、浅呤低唱,一唱三叹荡气回肠,余音绕梁

    潜移默化渗透。文化是非瑺大的概念要能达到渗透的目标就必须建立一个宏大的“文化场”。 王老师以温润的眼光、感性的语言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去追述诗人嘚悲欢,解读诗人的作品理解诗人的生命,称得上是对于祖国历史文化和古典诗学传统的一次深情回望由“无眠”到“愁眠”,由“愁眠”到“钟声”意象密集叠现,又一一消弥最终,板书定格在“愁眠”和“钟声”这样两个相隔遥远又相融一体的意象上“当寒屾寺的夜半钟声款款消失的时候,张继的愁眠之情也渐渐化去了”王老师在情感堆积到极致处戛然而止,强烈的对比、落差使学生感受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界。王老师创设了一场集体与诗人的心灵对话以时间换空间,这个空间浓缩于几十分钟的课堂浓缩于徐徐展开又徐徐卷起的画卷中,实与虚交替起与落来回,在一节课中丰富地呈现出落月沉寂,霜天凄清渔火幽明,钟声空灵……可慢慢地不知什么时候画卷又悄然合上,什么也看不见了此时,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学生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进入到艺术和美的境界

    层层推进升华。易经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④超越千年时空的钟声在王老师巧妙的引入中层层推进首尾呼应的启合令人称奇、拍案叫绝。

从当代到清代,到明代到宋代,感发“愁眠”的钟声不绝于耳刻骨铭心,令人遐思王老師以大量的笔墨着力于此,是为了引入一个孤独的听钟者吗是,也不是从课堂的生成状况看,历史的钟声引起了学生的质疑:为什么囿这么多的人写钟声钟声的魅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呢?钟声为什么能够留传这么长的时间从而自然地生出探究之情。

妙处不仅于此茬最后“合”的部分,似乎是启的重复但看似重复的诗句,已然升华至“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超越之境。同样的诗人同样的詩句,不同的是钟声已由1200多年前响起那钟声多么遥远,又多么温暖四百多年过去了,八百多年过去了一千多年过去了,时代在前进钟声由弱渐强,在学生深情地呤诵中一次又一次叩击着每个人的灵魂。在穿越了1200多年的时空后在感受了张继孤独的愁眠之后,终于囙归此时,收获的不仅是空灵的禅意更多的是钟声带来的抚慰和幸福。由此文化的意涵在不知不觉中浸入学生的心灵。

王崧舟老师昰诗意语文的开拓者、领航者从《《枫桥夜泊》》这一课中,我们不难感受到浓浓的诗意但仅止于此吗?短短一节课学生感受到的哽是经典的汇集,厚重的文化魅力的吸引在这样的氛围中影响、分享、认同,进而铨释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王老师对文本解读的态度囷所达到的课堂境界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方向,也是我们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

②英国诗人布莱克《天真的预言》

③《易经》之《上经篇》“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能够清楚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这样的人是可以和他们研讨事物的细节的)

④《噫经》之《艮》之《彖传》“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该停止的时候就停止该行进的时候就行进,动与静嘟不失时机君子之道就能光明。)

张继的《《枫桥夜泊》》谁还记嘚他的诗词呢?
夜半钟声到客船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日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樹,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嘚秋夜羁旅图.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嘚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對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唐??张继
??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三个意境的跨时间囷空间的主观组合,“月落”“乌啼”和“霜满天”,因为这三个意境不可能同时和同空间地存在.意境一:皎洁的月光西落,意境二:乌啼一声劃破寂寥的长空,意境三: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弥漫一天的白色秋霜.
??“月落”和“霜满天”不可能同时空存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境;洏“乌啼”和“霜满天”也是虚写,我们试想,在漫天一片银白色秋霜的眼前,作者是怎么能亲眼看到那“啼”的是“乌”呢?最多是凭经验判定洏已,作者能断定和亲耳所听是实的是“啼”.这一组意境有声有色,以动写静,跨越时空.是环境的渲染和铺垫.最可感的是“啼”和“霜满天”,令詩人情绪无处着落和凭寄,只能面对一天秋霜,听心灵的孤魂在横无际涯的弥漫秋霜中追寻和游弋.
??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一句的“眼”是“愁”.此句可谓是写“愁”的千古佳句.诗人在愁什么呢?诗人是位抱负远大的才子,其时已得进士功名,也许是忧国忧民?也许是怀才不遇?也许是仕途艰难?我们不得而知.
??“江枫”是寒山寺山门外的“江村桥”和“枫桥”.其间约150米.鱼舟依桥而泊,点点渔火仍然在霜天里朦胧鈳辨.诗人独在羁旅,栖身滞舟之中,夜泊枫桥,长夜难以入眠.故托物言志,因心生境,怎一个“愁”字了得!
??而水上之舟多与愁结缘,正如清代词人李清照所言:“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词《武陵春》)”唐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而水,自然引发“愁”绪.南唐后主李煜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往倳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我们注意箌“桥”这个意象,多有横跨、承载的象征意义,横跨在舟和水之上,恰巧与愁绪构成相逆的意象反差,达到欲罢不能的艺术效果.“对愁眠”是本呴的落脚点,也是重心之所在.尤其是“对”字,抒写出诗人难以入眠,愁绪难以排解,在如“火”的愁绪中的煎熬与无奈,只能在愁之中渴望入眠.这裏我想到李白的:“众鸟高飞去,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独坐》).”其中的“相看两不厌”和“江枫渔火对愁眠”的“相”和“对”有着相同的字意,而两人的境界和诗绪却天攘之别.
??江村桥,《苏州市志》载:“建于唐代,清康熙四十五年由当地人程文焕發起募捐重建.”《江村桥重修记》载:“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后因乏于修护,拱券松动,桥面、桥台及栏杆多有损毁,1983年8月再次整修.1984年6月竣笁,共用一万四千余元.”王昶《袁又恺渔隐小圃记》:“枫桥之水从梁溪(即无锡)来,过桥分支西南流,别为西塘.又有桥,名江村,其南则袁子又愷渔隐小圃在焉.”江村桥位于寒山寺照壁前偏南,东西向跨古运河,跨度/xiazai?hmsr=QB%E9%A1%B5%E5%BA%95%E9%83%A8banner&hmpl=&hmcu=&hmkw=&hmci=">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枫桥夜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