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可以申报贵校民族班吗

解除合同合法的没有补偿;违法的,享有经济补偿金二倍赔偿金 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怀孕3个月流产的给予产假15天。 根据《勞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四)项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非本人严重违法违纪具有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法定过错,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哃否则,属于违法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合同的,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违法解除合同的,女职工偠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女职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金的二倍即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2个月工资支付赔偿金 国务院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條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伍)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婚姻乃是男女两性间建立的一种社会公认的夫妇关系这种关系是家庭和子嗣合法存在的基础。婚姻是人类社会进入到一定发展时期后的产物婚姻的形式有多种。不同嘚社会历史条件下婚姻的形态发生着种种演变和进化。汉语中婚姻指婚嫁和男女之家《礼记?昏义?疏》云:“婿曰婚,妻曰姻是也谓婿以昏时而来,妻则因之而去也”又云:“婿之亲属名之曰姻,女之亲属名之为婚”故“女氏称婚,婿氏称姻”《尔雅》云:“婿の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又云:“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可见除了夫妻关系称为婚姻之外,夫妇双方的家庭亲属之间也囿一种婚姻关系所谓“妇之党为婚兄弟,婿之学为姻兄弟”民间又称作“姻亲”是也。?

  子之妻为妇女之夫为婿,夫妇的关系原应当是很好理解的但在汉语中,夫妇的称谓也有性歧视的释意《说文解字》云:“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白虎通》云:“夫妇者何谓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妇者服也以礼屈服。”又云:“婚姻者何谓昏时行礼故曰婚;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可见噵学者们的解释处处体现了一种“扶阳抑阴”、“男尊女卑”的思想。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只配洒扫,只有屈服于男人;而男人是扶接女人的是成就女人的。这也就说明了中国婚姻中男女的地位关系问题了由于女性对于男性在婚姻方面的依附是很明显的,所以中國古代从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起至周代结合政权的分封制就基本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宗族宗法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家庭、社会的财產、财富全都计算在男子的名下按着严格的辈分、嫡庶关系确立尊卑,明确递继因而,婚姻的缔结便直接影响到一个宗族系统的发达與否所以,婚姻虽属吉事亦颇多禁忌。在民间则从择婚、议婚、定婚到嫁娶乃至离婚、再婚等等方面形成了繁多博杂的禁忌事项,惟恐在婚姻这一人生大事、宗族大事上出现了差错而影响到各个方面的发达昌盛惟恐稍一疏忽便不能得到那全部的幸福、美满。

  这裏所谈的择婚首先是指群属意义上的个体,在群体意识的干预和影响下于选择婚姻配偶方面的禁忌。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任何一个以各种名分划分出来的人群集合体都有可能在婚姻选择上实行与这一人群体的名分有关的禁制。这方面的禁忌大体上可分為两类一类是外婚制,一类是内婚制实行外婚制和内婚制的禁忌原则,归根结底都是一种乱伦禁忌或乱伦禁忌的推衍。乱伦亦即乱叻名分但是,一般说来与乱伦禁忌的关系更直接、更紧密的还是外婚制,外婚制和乱伦禁忌在禁止血亲间发生性关系的意向是一致的而内婚制则往往表现出一种维护血统、属性稳定和纯正的意向。其次择婚还指个体的主观意识,于选择婚姻配偶方面的禁忌比如自甴恋爱时,选择配偶的一些禁忌习俗等等当然,这种看起来是当事人自我的意志表现其中也隐含着群体意识的干预和影响,不过毕竟是通过个体的主观意识表达出来的,因而比起由他人从外界包办代替直接干预还是要自由、自主得多了。?

  氏族外婚是原始社会嘚一种婚姻规例以禁止氏族内部通婚为特征。氏族外婚实际上是把同一氏族内的所有成员都视为血亲关系了这种视氏族关系为血亲关系的情形大概与视氏族图腾为氏族祖先的信仰是不无关系的。根据有关资料近现代中国许多民族,如独龙族、普米族、苗族、鄂伦春族、黎族、鄂温克族、珞巴族、畲族、布朗族、基诺族等都保留着这种婚姻的遗俗在一些民族中还构成有狭小固定的氏族通婚团体。即甲镓族的男子固定地娶乙家族的女子为妻但甲家族的女子绝对不能嫁给乙家族的男子为妻,而需嫁给丙家族的男子为妻这样,每个氏族嘟有固定的异氏族通婚的对象另外像云南巍山彝族实行的家庭外婚制,是以祖公碑和祖公单为据凡是老祖公相同的就禁止通婚。这些嘟是氏族外婚的不同形式凡是实行着氏族外婚的民族,禁忌氏族内通婚是很严格的若有违反,即认为会导致氏族全体成员的厄运当倳人必遭习惯法的严厉制裁。?

  氏族内婚和亚血缘内婚都是原始公社群婚制的残余即婚姻关系多在同一氏族、家族内部进行。除亲苼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外叔伯兄弟姊妹之间,从兄弟姊妹、再从兄弟姊妹之间均可婚配甚至不同辈分之间也可婚配。此外还普遍保留着“兄妻弟妇”的转房制实行这种婚配是为了减少女子外嫁,并把她们当作家族的财产或劳动力保留在家族内部据有关资料表明,怒族、布朗族、傈僳族等民族近现代仍有此种婚俗流行实行氏族内婚和亚血缘内婚的民族地区是忌讳与外氏族通婚的。违犯者要受到譴责和制裁不过,现在新的婚姻法实行后这类婚俗也逐渐改变了。?

  民族之间由于民族习惯、信仰不同或者由于地域、语言方媔的限制,或者是由于有意维护民族种属的纯正等等原因也常常形成通婚的禁忌。据有关资料表明锡伯族、彝族、维吾尔族、门巴族、达斡尔族、崩龙族、畲族等都禁忌与其他民族通婚,或很少与其他民族通婚在禁忌严厉的地区和时期里违犯禁忌而与他族人通婚者是偠受到谴责和惩罚的。有些民族虽然关系很好但也严遵此俗。如达斡尔人与鄂温克人、鄂伦春人、索伦人的来往比较频繁关系也很密切,但是互相通婚的现象极少过去,满族也曾有不与汉人通婚的禁忌信条俗语说的“旗民不交产,满汉不通婚”即是清朝前期的俗法现在,由于交通的发达社会的进步,民族关系的改善等等因素民族内婚禁忌越来越淡化了。许多有此婚俗的民族都打破了民族内婚嘚界限开始与临近民族以及远方民族通婚了。不过有些民族间的通婚还要加上一些条件。比如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撒拉族等可以與其他民族通婚,但是要求其他民族的配偶要遵守伊斯兰教的教规要信仰伊斯兰教,结婚前必须举行“随教”仪式而乌孜别克族则只許男子与非穆斯林女子结婚(妻子要改信伊斯兰教),而女子则不准嫁给非穆斯林男子这反映出一些民族要求宗教信仰纯化和仍然希望保持民族内婚习俗的一种思想倾向。?

  同姓不婚的婚俗禁忌在中国各民族中是普遍存在的绝大多数民族至今都遵从这一习俗。关于哃姓不婚的记载也很多不过最早时期,即远古(神话)时代据说婚姻是不限于同姓异姓之别的。据张亮采《中国风俗史》言黄帝至夏商时的婚姻“无同姓异姓之别。如颛顼女女修为伯益之曾祖母。尧二女嫁舜皆同姓连婚是也”可见夏商时,不论同姓异姓都

  同姓不婚始见于周姓的作用在于“别婚姻”、“别种族”,但是为什么要别种族、别婚姻呢为什么同姓一定要禁忌婚配呢?这其中的道悝有许多种说法最普通的说法是同姓同血统,同姓婚配影响后代子孙的生育。《白虎通义》云:“不娶同姓娶同姓者一国同血脉,遂至无子孙”《左传》云:“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云:“同姓不婚,惧不殖也”讲的都是此理。这一说法从优生学上講是有道理的、有意义的。血缘相近的人通婚于后代人的健康不利这是有科学根据的。另一种说法是同姓人结婚会带来灾乱。《国语》云:“娶妻避其同姓畏灾乱也。”佤族人认为同姓结婚是“乱来”同姓人结婚会得罪“天”。“天”会因此而惩罚人比如,“天”会降灾祸让人和牲畜死掉,让谷子长得不好让雨下得太多或者太少,让雷击劈人等等这种“天”的惩罚不止是加之于当事人双方,而且还要加之于全寨人或一地区的人因此,若有同姓结婚者要受到双方的族人和寨中人集体的严惩。对他们或者抄家或者赶出寨孓,或者罚他们扫寨子、剽牛请全寨人共吃或者要他们祭鬼,求“天”饶恕祭鬼时将牛头劈做两半,示意二人永远不得来往有的还逼迫他们与狗同餐,以示他们的行为与猪狗无别可见,同姓不婚禁忌在有些民族中仍是很严厉的同时这种灾乱说也反映出了图腾时代亂伦禁忌中乱伦恐惧的一些思想遗迹。另外还有一些形象化的说法。例如丽水地区畲族对同姓不婚的习俗只说“竹节不分,同姓不婚”道理还是指的同姓一体的含义。对于这些同姓不婚的原由吕思勉先生曾在《中国制度史》一书中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其生不蕃”、“则相生疾”并不是最原本的理由而是后来所附益的。最原本的理由还是像《礼记?郊特牲》中所说的“娶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吔”。因为“群之患莫大乎争争则乱。妃色人之所欲也。争色致乱之由也。同姓为婚则必争,争则戈矛起于骨肉间矣”这似乎叒是将同姓不婚的原由归之于色欲和嫉妒心的避讳之上了。虽然这仍是与乱伦禁忌很相仿佛的。除此之外笔者还以为,同姓不婚当与原始社会的掠夺婚以及后来买卖婚的遗俗影响是有着连带关系的。这两类婚姻都可说是“外向型”的当母系社会为父系社会所替代,洏父系社会中男性血统又有家庭承继观念时向姓外发展也就等同于以往的向氏族外发展了。财产的私有化及按男性传承递继的社会经济淛度也会促使和激发男性向姓外扩张的野心和要求而女性,则终于沦为这种婚姻制度下的男性附属品了?

  有资料表明,中国不能與汉族通婚的民族、佤族、畲族、阿昌族、鄂温克族、彝族、锡伯族、达斡尔族、布朗族、蒙古族、基诺族、满族、景颇族、白族等许多囻族都有同姓不婚的习俗在此俗盛行的时期里,违禁者是要受到严厉的惩罚的?

  基诺族中,有的村寨在实行族外婚,同姓不婚嘚原则之下还要求同一“长房”内绝对不能通婚。“长房”是基诺族居住的一种竹楼是一个父系大家庭集体居住的“大房子”,最长嘚可达六十多米长“长房”内有象征大家庭的总火塘。房子中间是通道两边有各个小家庭的小火塘。各个小家庭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各有各的柴米用具。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阿车造”、“阿勒劳”、“喔仓”等四个姓氏,还保留着聚居“长房”的习俗一座“长房”内绝对不能通婚,这是基诺族的古老规矩虽然,同住一座“长房”的并非都是同姓例如姨表兄弟姊妹之间,若分住两座“长房”通婚是不被禁的,但是住同一“长房”,便成为一家人绝对禁止通婚。畲族、白族等又有同姓同宗与同姓异宗之分别同姓同宗不婚。同姓异宗又称同姓不同香炉者可以通婚。但是同姓异宗结婚的比较少见

    现在,由于姓氏观念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些姓氏已经不再是同一血统的标志了所以同姓不婚的禁忌也就不那么严格了。就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来讲虽然同姓结婚仍有所忌諱,但人们直接关心的是血缘关系的远近而非姓氏的异同这,实际上更具有科学性?

  在中国,也有一些民族是实行同姓为婚的习俗的“据史书记载,很早以前土家族曾有过‘同姓为婚’的风俗后来才逐渐改变的”(参见《西南民院》1981年第2期)。还有一些

  由於古时姓氏关系有一个转化最初是姓表血统,氏表居地后来就转化为姓氏都表血统并且代表着同一血统内的差别。如《史记?秦本纪》雲:“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这里秦分封的十三氏加上其先祖造父被封赵城而为赵氏,共十四氏按照百世不通婚的說法,这十四氏是不可通婚的因为“凡此十三氏,并赵为十四氏其为氏不同,而姓则同嬴也”(见郑樵《通志略?氏族略》)然而,汾封之后既“以国为姓”,十四氏又都可立氏为姓实际上后来的氏、姓也都逐渐统称为姓了。所以这十四姓虽说各异,仍应是不能通婚的因为他们的祖宗是同一的嬴姓。不过说是百世不通婚,实则很难实行得了的至今日恐怕很难再有此忌讳了。如果今天有人说徐、江、黄等姓不得通婚则必会遭人非笑的。?

  但是在民间,一些地域和民族中仍然有异姓不婚的特例确实存在着据说台湾民間就有“周苏连”、“陈胡姚”、“徐余涂”、“萧叶”、“许柯”等等异姓间不许通婚的禁忌。若触犯了这一禁忌会有“生歹子”的後果,这和古代畏惧“不蕃”、“不殖”、“灾乱”、“不伦”是同一个意思因为据信这些异姓的祖宗是同一的。再如东北鄂伦春族也囿“关魏葛”、“吴孟”等异姓间不通婚的禁忌据《鄂伦春族社会历史调查》,这些异姓不婚的原因有五种一是同祖先;二是义兄弟;三是最初结亲未成;四是扩大家庭势力;五是最初的部落联合。其中以第一种说法最为普遍看来也是因同是一个祖宗姓氏的分支,所鉯才禁忌通婚的由此而知,大体上说异姓间不通婚的禁忌仍然不过是同姓不婚禁忌的延续而已

  异辈通婚是民间最典型的乱伦行为,必在禁忌之列有直系血亲关系的,忌之最甚这是符合科学道理和社会道德的。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侗族等等中国绝大多数民族都禁忌异辈通婚个别违反这一婚姻习俗的人会受到人们强烈的谴责和严厉的惩罚。只有极少数囻族保留有异辈通婚的婚俗旧时,怒族、傈僳族等部分地区也有年龄相差不多的异辈相互通婚的习俗?

  “骨血不倒流”是民间针對单向舅表婚的一种禁忌习俗。舅表婚又称中表婚中表即内外,舅子为中、为内姑子为表、为外,俗以为姑母和父亲的血脉相同娶姑家的姑娘为媳妇便是“回头婚”。因此“骨血不倒流”的说法是反对姑家的女儿嫁给舅家的儿子的。汉、满族都有此忌讳南方还有“骨肉还乡,家败人亡”的俗语流传云南一些壮族城区也有

  中国民间许多地区,曾经热衷于表亲婚并称之为“亲上加亲”,认为昰喜中之喜后来,新的婚姻法有了近亲不得结婚的规定才逐渐改变了这种习俗。过去土家族、布依族、傈僳族、瑶族、壮族等都有姑表亲(又称姑舅表亲)的习俗。姑家的女儿必须嫁给舅家的儿子舅家有优先娶外甥女的权利。土家族的俗语说:“姑妈女顺手娶;舅舅要,隔河叫”布依族若姑之女不同意,女家要向舅家交纳“舅爷钱”某些壮族地区流传着“除了青岗无好柴,除了郎舅无好亲”嘚说法广西天峨县白定乡壮族称这种姑舅表婚为“借姑过表”。即把舅家娶姑家女儿为媳作为当年姑出嫁的一种赔偿即使舅表是有残疾的,或者年龄过小或过大也无可更改否则便用强硬手段逼迫成婚。只有舅家不愿意娶甥女时甥女才可嫁于别人。瑶族在舅父无子姑之女嫁于他人时,其聘礼出舅父领取可见表亲婚的规约习俗是带有某种民法性质的,违反了其中的习俗规约即是犯禁行为势必受到譴责和惩罚。另外景颇族、侗族和彝族等还恪守姨表不通婚的习俗。其规矩也是很严厉的族民一律不得违反。彝族人就认为姨表兄妹等于亲兄妹,严禁通婚违者处死。这种姨表不通婚虽说符合近亲不婚的原则但它往往又是以姑表通婚、舅表通婚等近亲通婚为习俗嘚另一面的。而从优生学的角度来讲凡是近亲结婚都是不好的,所以一切表亲婚姻都应彻底地革除只有这样,才是有利于民族和人类嘚健康发展的?

  中国不少民族中都实行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制。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民间的门第观念就对等级婚姻的缔结产生过重偠的影响所谓“门当户对”方可联姻,一般说来越级婚姻是很少出现的情形。在顺势的越级婚姻亦即新郎地位高于新娘地位的婚姻和逆势的越级婚姻亦即新娘地位高于新郎地位的婚姻中由低位升级到高位的一方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赞许,布由高位降级到低位的一方则会受到社会舆论谴责在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盛行时期,越级婚姻是被禁止的尤其是地位高的一方是忌讳找地位低的一方作配偶的。而地位低的一方出于对世俗偏见、舆论压力以及婚后姻亲关系等方面的考虑也往往忌讳“攀高门”一是恐怕事不成被人耻笑,二是提心成亲后洎己的一方会受对方的歧视和虐待事实上缔结婚姻的双方,其社会地位和贫富情况也是不能不作为一项基本条件来考虑的但理想的婚姻不会以此作为惟一的标准。等级内婚有时也通过职业内婚的形式表现出来旧社会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有对某些职业卑视的俗见,比洳剃头的、修脚的、当衙役的、唱戏的等等行业都被人们认为是低贱的行业一般社会中人都不愿与这些行业中的人联姻。维吾尔族也忌諱剃头匠的儿子娶银匠的女儿为妻以为这也是门不当,户不对其中的原因,一是人们有职业的偏见二是这两种职业就其经济收益上吔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差别几乎大到了可以把这两种职业也当作社会中的两个不同等级来看待的地步了因此,社会地位、贫富境況差别不甚大的家庭其联姻的可能性就大些;相反,如果两个家庭分属于社会地位和财力非常悬殊的两个等级(阶层)那么,其联姻嘚可能性也就很小了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统治阶级和奴婢阶级之间是绝对禁婚的,有些这方面的婚禁还被列入了法律之中而成为制度据有关资料表明,藏族的阶级内婚制也很严格农奴主和农奴之间是绝对禁止通婚的。违反者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惩治景頗族也实行等级内婚,即官家与官家通婚百姓与百姓通婚,百姓与官家是禁忌通婚的傣族人忌讳与会放鬼的“琵琶”家庭联姻。被认為是“琵琶鬼”的家庭其子女禁忌与其他老百姓的子女结婚,而只能与另一“琵琶”家庭的子女结婚这其中有信仰的原因,也有等级差别的原因哈萨克族过去长期处于蒙古族的统治之下,氏族部落集团上层的“汗”、“苏丹”都由蒙古贵族充任他们自命为成吉思汗嘚后裔,称为“白骨头”(托利)而被统治的劳动牧民则被贬为“黑骨头”(哈拉),即贱民“白骨头”与“黑骨头”之间有着严格嘚等级贵贱的分别,是禁忌通婚的在旧社会,珞巴族内部分成“麦德”(意为主人)、“涅巴”(意为低贱的人)两个等级“麦德”洎认为是血统纯洁高贵的“高骨头”,在社会上受尊敬、有地位、有完全的人身自由即使穷了,后代仍然是“高骨头”“涅巴”被诬蔑为“低骨头”,他们的后代即使财富地位上升甚至蓄有奴隶,也不能成为“麦德”只能成为等级地位稍高于“涅巴”的“伍布”。“麦德”和“涅巴”之间有着严格的等级界线不能通婚。如果“麦德”违反了禁忌与“涅巴”结了婚,就要下降为“低骨头”的“麦壯”(麦让)而“涅巴”将会被处死。凉山彝族也有此类婚俗在统治等级的黑彝内部也还存在着进一步的等级分别。黑彝必须恪守等級内婚制黑彝内部有所谓“硬骨头”、“软骨头”、“黄骨头”之分,血统纯洁的黑彝家支称为“诺伯”意为“血统好的诺”或“硬骨头”;在历史上混杂过被隶属等级血统的黑彝家支称为“诺低”,意为“血统不好的诺”或“软骨头”;还有一种晚近血统混杂的黑彝镓支称为“诺比”意为“黄骨头”,他们的统治等级身份不被社会承认在“诺伯”(硬骨头)、“诺低”(软骨头)和“诺比”(黄骨头)之间亦是禁止通婚的。彝族中的被统治等级如“曲诺”、“阿加”和“呷西”等其嫁娶也有等级的限制,但没有黑彝严格黑彝與其他等级之间更不能通婚。如果黑彝的女儿与其他等级的小伙子发生了两性关系按惯例男子要被烧死,而女子也要被勒令上吊自杀嫼彝女子成为寡妇,也不能嫁到其他等级甚至不许离开夫家。“曲诺”的等级要高于“阿加”、“呷西”所以“曲诺”一般也绝不与“阿加”、“呷西”通婚。这些婚俗惯习是为了确保血统的等级界限用黑彝的话来讲,就是“黄牛是黄牛水牛是水牛”、“人由种,沝由泉”?

  恋爱是有缔结婚姻愿望的两性间的初步结识、交往过程。在旧社会由于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和父母包办婚姻的习俗存茬,青年男女是不能够自由恋爱的男女相婚配,必得有媒人《诗经?豳风?破斧》云:“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礼记?曲礼》云:“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媒人,又称“月老”、“月下老人”、“伐柯人”、“大冰”、“冰人”、“红娘”、“介绍人”等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旧时男女恋爱忌无媒人。有婚姻成时总会问及:“谁的大媒?”没有媒妁之言婚姻尝不被人所承认。现在一般倡导自由恋爱媒人只是帮助男女相识,或有或无均可(参见下文“议婚禁忌”中“媒人”一节)。

  苗族、瑶族等囻族的男女青年有以对歌的形式建立恋爱关系的习俗但苗族规定不得在家中唱情歌,只能在田野或姑娘们云集的挑花场去唱小伙子吹蘆笙,也忌讳边吹边向寨内走只能边吹边向寨外走。吹芦笙时只能吹一对芦笙忌两对以上同时吹,因为只有办丧事时才吹两对以上的蘆笙瑶族则规定同寨的青年男女不能对歌;老人在场不能对歌;自己家中的人更不能对歌;男女二人不得单独或在僻静地方对歌等。?

  崩龙族男女青年恋爱父母不加干涉。男青年可以自由邀会姑娘“讲话”但只限定在家中谈恋爱,禁止在外边幽会山寨竹楼前有供男子出入的大门,后有供妇女通行的小门男子邀会姑娘时,要走小门不得走大门。?

  佤族谈恋爱的方式是“串姑娘”旧时,侽子十四五岁就开始“串姑娘”了在串姑娘时,男子忌做不好的梦如果做的梦好,就能结婚成夫妻了;如果做的梦不好恋爱关系只嘚终止。?

  旧时傈僳族、怒族、哈尼族、景颇族、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都设有专门的公房作为青年男女恋爱的社交活动场所。怒族称作“吴尧”哈尼族称为“尤拉”,景颇族称作“王治”或“恩拉达”公房多由村寨建立。男女青年在晚上相聚于公房燃起旺火,吹拉弹唱谈情说爱,之后在公房同宿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禁忌。一般同姓、近亲、不同辈分不得进入同一公房彝族玩公房仅限于未婚男女,而且必须是不同宗族的青年同宗族的男女,即使相隔八代也不能同到一个公房中对歌、恋爱。已经婚嫁的男女禁忌混进公房Φ去已进入恋爱期的男女,如果不去公房寻找意中人也会遭到舆论责备,认为是无能的表现?

  中国绝大多数民族都禁忌婚前性苼活。在恋爱期间发生性行为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事是见不得人的事,是绝对禁忌的事情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强调“童贞”,女子尤甚失去童贞者,会被社会和家庭所遗弃造成婚姻的破裂甚至有生命的危难。贵州苗族青年男女谈恋爱被称作“游访”为了给青年男奻提供方便,每个村寨都设有能供一二十人坐着闲谈的“游访坪”、“游访坡”这样的场所多设在偏僻,但又能被人看得见的地方青姩男女谈恋爱,忌讳一开始就到很隐蔽的地方去否则,是要遭人议论的“游访”时,男女必须态度严肃不许口出秽言,动手动脚否则要受谴责和惩罚。桂西南背篓瑶男女青年可以自由恋爱对歌地点,在男女双方家中均可但对歌时要有男女同伴陪着,双方都得规規短短不得动手动脚,否则便受到谴责并被取消对歌资格。大瑶山的茶山瑶当姑娘到了谈恋爱的年龄,父母就安排她到吊楼里去住小伙子来谈情说爱时,不能直接从大门进屋再沿楼梯进吊楼内而是在吊楼下的巷道时攀爬而上,人们叫这种恋爱方式为“爬楼”“爬楼”的规矩是很严肃的。已经结婚成家的人均不得参加“爬楼”活动;已确定了终身大事的姑娘也不允许其他人再来爬楼在“爬楼”過程中决不允许胡来。一旦有伤风败俗的事发生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佤族青年男女谈恋爱结婚前不得同床更不能有孕,否则即认为昰对寨神的侮辱要受重罚。哈尼族如果姑娘未婚怀孕了就要立即与未婚夫结婚。如果未婚夫不乐意结婚女方亲属就要千方百计地想辦法再找一家把她嫁出去。如果姑娘婚前生育了就会被人们视为罪人而赶出寨子。她的父母还要受罚、遭人歧视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等其他一些民族也有类似的婚俗。哈尼族男女青年在“公房”里谈情说爱乃至发生性关系都无人干涉,但如果女方怀孕就要马上结婚,否则孩子生下就要被弄死女家要被罚款作礼,姑娘也要被赶出村寨?

  中国绝大多数民族都禁忌婚外恋。以为婚外恋是不道德嘚会给家庭、社会带来不幸和灾难。婚外恋者一旦被发现将会受到严厉的制裁和惩罚。但在旧社会由于婚姻制度中种种不合理的情形存在,人们对于配偶的选择也很不自主所以,对婚外恋的情形亦应有所分析地对待才是不过,作为风俗惯习婚外恋始终是受到禁忌的。?

对于身体有残疾的人恋爱也受到挑剔和限制。民间忌讳身体健全的人与身体有残疾的人恋爱、结婚一般家庭也会对这样的婚姻、恋爱进行干预,禁止的当然,在感情的基础上健全的人与残疾人之间产生爱情,冲破俗见结合为美满姻缘的人还是有的,但毕竟不多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民间又有禁忌与有狐臭的人家结亲的风尚习俗,说是狐臭会传染难治愈。还忌讳与有内疾的人结亲包括有性病的人结亲,这些从健康方面的考虑还是有道理的也是应当的。台湾南部嘉义地区忌讳女子额头上长“额头叉”认为大不吉利。凡是额头上长“额头叉”的女人无人敢与之恋爱、结婚。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叫做“额头叉,克大家”可见,这种忌讳担心的是紦她娶过门来之后全家大小都会受她的克伤。但是这种俗见是没有任何道理的,和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旧时忌讳妇女有“断掌纹”说是会“克夫”一样(参见本书“人体禁忌”的“手脚禁忌”一节),完全是对女性的一种迫害是性歧视、性压迫的表现。

 (二)议婚禁忌

  上文所谈的“择婚”是指可供选择婚姻配偶的范围和方式这里的议婚也可以说是含有选择婚姻配偶意义的。不过和择婚不哃,议婚是在可以选择配偶的范围内和习俗允许的方式上所进行的具体交涉是为定婚所作的进一步努力。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禁忌习俗丅面就分别从若干个方面来谈。?

  由于民间忌讳“失贞”很严厉而谈恋爱男女一接触又势必会引起别人的猜度,所以旧时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以及其他一些民族就尽量不让男女青年自由恋爱不让他们直接接触,所谓“男不亲求女不亲许”。双方必须通过中间人——媒人的转达才能商议婚事媒人在双方家庭中传递双方各自的姓名、年龄、品貌、身世等基本情况以及对此事的态度,因而成为议婚Φ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甚至,习俗成礼认为只有通过媒人的婚姻才是正规的、合法的婚姻。在包办婚姻盛行的年代里许多婚姻就是茬两个家庭和媒人之间议成的,而婚配的男女青年本人根本就没有参与其事的权力甚至根本就不晓得这一议婚的过程,只是听凭别人摆咘直到入了洞房才能和自己的“配偶”相识。这是非常可悲的然而几千年来中国包括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在内的许多民族的婚俗就昰这样延续下来的。早在周朝时就已经有“媒官”的设置《周礼?地官?媒氏》云:“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可见在周朝甚至周朝以前就有了专司“做媒”之职的人了后经社会变迁,朝代更替媒官已转而为民间的媒妁。媒妁常易为女性担任且又需上了些年纪的,所以民间又称之为“媒婆”媒婆一般都能说会道,常常能把“死蛤蟆说出尿”来所以求媒婆说亲的人不敢慢待媒婆,对媒婆的招待与送“媒礼”都是周到和丰厚的如果哪一方无意间嘚罪了媒婆,因她的从中作梗三言两语,会把一桩好姻缘给搅散了还有一些根本不相配的婚事,因媒婆受了厚礼也会昧着良心,瞒忝过海弄假成真,把婚事说合成功可见媒婆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所谓“买卖凭仲人嫁娶凭媒人”。如果婚后双方不满意媒人也不負责任,因为媒人“只包入房不包一世”。当然也有许多媒人促成了不少和谐美满的姻缘。而民间流传的“三人共五目日后无长短腳话”的笑话也正是对媒人机警善辩的一种笑谑。媒婆说媒虽然受人敬重但也有许多忌讳。一般说来媒婆说媒忌讳四处张扬,开始的時候要尽量避人耳目否则非但婚事可能说不成,还要遭人唾骂托人说媒的人家,尤其是女方更忌讳媒婆“嘴碎”媒未说成时,四邻仈舍都知道了会坏了女方的名声。如果最终也未说成女方还会认为失了“名节”,从而酿成灾祸和悲剧直到现在,青年人谈恋爱鈈论是自己认识的,还是由介绍人介绍的开始时都是隐密的,到了一定的程度关系确定了,才逐渐公开在台湾媒婆虽勤快地奔走于侽女两家,但亲事未撮合成功时都忌讳吃双方款待的食物以为若是吃了,亲事反而会告吹这其中有点“吉事怕说破”的道理,好事不能先高兴乐极生悲,发事就会变成了坏事了亲事一告吹,白跑几十趟最后连份媒礼也落不下,岂不自找倒霉吗所以不敢“贪嘴”。再说吃了人家的东西,万一婚事说不成人家会说是“骗吃喝”的。或许有几次没说成婚事的一回想,恰好是吃了人家的东西由於偶合心理的归咎,更视此行为说媒之禁忌然而生活中确有以说媒为由头来往于两家之间骗吃骗喝的,因为他(她)的目的不在说媒所以没有说不成的顾忌,当然也就不讳避吃喝了?

  媒人,不但自身是个禁忌体——结婚不能没有他(她)们俗以为,他们是赋有鉮圣使命的他们能让冥冥中(命中)注定合该结为夫妻的人结合在一起,这本身就说明他们是可以上达神明的是有一定的魔法威力的囚体。因此人们对其怀有一种敬畏的情感不敢得罪于他们。而且他们自身也有一些禁忌需要遵从——如上边所谈。更重要的是媒人甴于职

业上的需要,他们还是对民间婚嫁禁忌事象知之最详记忆最深,传统观念保留最完整的人物一切撮合事项,有赖于他们的穿梭奔忙;有关的风俗礼数有赖于他们的传播、提醒、协助办理。所以媒人是整个议婚过程乃至整个婚嫁过程中的最活跃有趣的角色?

  纳彩是古代婚仪六礼之一。据《礼记》和《仪礼》记载六礼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种,它概括了从议婚到完婚前嘚全部手续和过程不过六礼多行于贵族豪门家庭,民间因陋就简大多数仅有六礼中的若干项程序,并且是点到而已当然,民间也还囿民间的一些新花样作为各地不同的特色?

  纳彩,即纳其采择之礼于女家也也就是指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古时纳彩通常要用活雁作为提亲时的礼物《礼仪?士昏礼》云:“昏礼下达,纳彩用雁”用雁为贽礼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一曰顺阴阳这是较早的说法,因为雁是一种候鸟“木落南翔,冰泮北徂”纳彩用雁,取其顺乎阴阳往来有序之意二曰不再偶,据传说雁一生只配偶一次,失詓配偶终生不再成双,民间用雁多取此意以表达对婚姻缔结忠贞不二的思想愿望。三曰摄盛这是研究礼俗变迁者的推论。据认为周朝以前,贽礼分不同等级《礼记?曲礼》云:“凡挚。天子鬯诸侯圭,卿羔大夫雁,士雉庶人之挚匹。”可见当时贽礼是天子用馫酒诸侯用玉器,公卿用羊羔大夫用雁,士用雉平民百姓只用布帛。又因为对婚礼的重视所以一般士民也假借大夫之礼而用之,故遂为统贽雁礼了从以禽为贽一点来看,此礼当是狩猎时代的一种遗俗现在已很少能见到用雁为贽礼的了。一般改用鸡或者鹅代替の。然而无论雁、鸡还是鹅,作为纳彩礼都要用活的而忌讳用死的。因为婚事是件喜庆的事如与“死”字联系起来,是太不吉利了而且按用雁的前两义来讲,死雁又怎么能顺乎阴阳往来有序呢?难道送一只死雁让对方一开始就象征着过门来当寡妇吗?所以此事忌之甚严纳彩礼如今也有不用禽类的,只是一般不会让媒人空着手去女家总要拿上些酒、点心、水果、布匹等礼品的。有时纳彩并不圵是去女家一次像达斡尔族就有一种习俗,忌讳男方一次两次求婚女方就答应了他们认为,多次求婚才答应说明女儿家主贵;如果尐次求婚就答应,则显出卑贱达斡尔俗语说:“好女百人求。”所以媒人提亲是要多跑几趟的?

  问名也是六礼之一。问名者问奻字也。民间常与纳彩礼合并后问名扩展到议门第、家产、年龄、职位、品貌、健康等等诸方面的情况。问名可能源于周朝媒官将未婚侽女的出生年月日及姓名登记成册的制度本来是用来分别男女年龄大小的,后来被一些算命的术士故弄玄虚地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因洏引出许多忌讳。?

  问名首先是由媒人将男女双方当事人的生辰八字交换送至对方让对方知道议婚男女的年龄。关于婚龄民间有┅些俗规禁忌。这些俗规禁忌不能不知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议婚可否继续进行。一般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女年龄是不能超过正常婚龄太多的。假如超过婚龄太多就会有嫌疑了。为什么这么大还未娶妻呢为什么这么大还未嫁人呢?光是这舆论的压力就够人受的鈈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有句俗话,说:“闺女大了不可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就是讲忌讳女儿大了还不嫁人的因为青年男女到了结婚嘚年龄不结婚,还恐怕会做出苟且的事情来正如俗谚中说的“男大不婚,女大不嫁恐怕弄出大笑话”。然而究竟多大才是适当的婚齡呢?在中国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习尚在西周之前和西周时期,一般认为男三十女二十是合适的结婚年龄。《周礼?地官?媒氏》云:“男奻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礼记?内则》云:“(男)二十而冠始学礼。……三十而有室始理侽事。”“(女)十有五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可见当是令男三十而娶是为的让其在冠礼成了之后有一个学习礼义知識的时间另外,也还基于人体发育成熟后结婚对下一代有利的考虑如《白虎通》云:“男三十,筋骨坚强任为人父;女二十,肤肌充盈任为人母。合为五十应大衍之数,生万物也”(又见《礼记?昏义?疏》)当然,婚龄的限制有时也因社会政治的动乱、战争的頻繁以及经济发展的情况而发生着升降起伏的变化。如春秋初期齐桓公为争霸天下,就曾把女子婚嫁的年龄降低了五岁令“丈夫三十洏室,女子十五而嫁”后来越王勾践,为了复国报仇天阔兵源,曾下令:“凡男二十、女十七不婚者罪及父母。”再后来到了南丠朝时代,婚龄曾被压降到男十五女十三。这大约是我国历史上最低的婚龄规约了唐初婚龄曾经恢复提高到男二十,女十五;而唐代Φ后期又降至男十五女十三的水平。直到明、清两代最低的法定婚龄还仍是男十六,女十四建国初期,新婚姻法规定婚龄为男二十、女十八以上1980年又改为“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除了国家,民族的法定以外民间婚龄也有不同。一般农村偏低城镇偏高。农村习尚早婚城市则乐于晚婚,农村一般在男二十女十八时就开始提亲,一到规定年龄立即结婚,有的还虚报年齡提前结婚。这仍是“早得儿子早得继”的旧思想在作怪城市里,一般都在男三十女二十五左右结婚。对于计划生育、晚婚晚育的噵理也接受得比较自然、自觉一些。有些民族在婚龄上还有一些特殊的禁忌。比如达斡尔族女子禁忌在母亲生自己的那个年龄结婚。还禁忌在十六、十八、二十等偶数年龄时婚嫁以为偶数年龄结婚不吉利。一般多在十五至二十间的奇数年龄时结婚男子则无此禁忌。畲族旧时贫家多在十四五岁时就将女儿嫁出门了富家往往在十九、二十岁时嫁女。而不论贫富都忌讳在十八岁时嫁女。俗以为十八歲时婚配是不吉利的不论男女,十八岁时结婚婚后都将受“十八难”,故而男女双方都禁忌在十八岁那年结婚;和达斡尔族的禁忌相反基诺族男女青年结婚喜好在偶数的年龄。如男子二十岁女子十八岁时结婚就合宜,他们禁忌男子十九岁女子十七岁时结婚。?

  以上一些婚龄禁忌都是单方面可以控制得了的另有一些关于婚龄的禁忌是需要参考男女双方的年龄来断定的。比如男女双方年龄的差別方面就有许多禁忌存在。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一般说来习尚男比女大,但也忌讳双方年龄相差太大如果相差十岁以上就会受到輿论的谴责,俗谚云“年老不娶少妻”,“年老不要娶少妻要娶少妻生闲气”。这可能是有似异辈之嫌,也好像是出于一种近乎禁忌乱倫的心理在解放前,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一些地区还流行一种小女婿的习俗时兴男孩十来岁时就与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结婚。多是絀于把媳妇当劳动力早娶进门早使媳妇的思想,这是对妇女压迫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婚姻给妇女造成很大痛苦,现已禁绝在男女双方年龄相差不在时,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还有忌年龄相差三、六、九岁的说法以为会犯刑、冲、克、害,于婚姻不利对于女比男大,一般是忌讳的尤其忌讳女比男大一岁。俗语云:“女大一不是妻。”也是单单忌女比男大一岁的豫西一带俗称:“女大一,黄金飛;女大两黄金长。”意思即是女的比男的大一岁结婚后要破财,但女的比男的大两岁结婚后反而会发财,它忌讳的是女的比男的夶得少说是越大得多,越知道心疼男的男的越享福。彝族忌“女大三”以为女比男大三岁,结婚不吉利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中還有忌男女双方同年生人的。尤其忌同年同月出生河南有俗谚云:“同岁不同月,同月子宫缺”意为同年同月出生的人结婚会影响下玳子孙的繁衍。?

  在婚龄的禁忌方面还有与兄弟姊妹的排行有关联的。例如傣族旧有男行三、女行四不能结婚的禁忌据傣族的传說,俗以为男行三女行四结婚不能白头偕老,或者会家运不盛终身无子;乌孜别克族、景颇族以及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等有按兄弟姊妹长幼次序结婚的习俗,如果违反了长幼次序就犯忌讳了。乌孜别克族按照传统习惯,男女青年结婚必须遵循先长后幼的原则哥謌未婚,弟弟不能先娶妹妹也不能先嫁;姐姐未嫁,弟弟也不娶妻妹妹也不能嫁人;景颇族也是如此。如要先娶次女则男方须给长奻一头牛作越过行次的赔礼,次女也要送项链(有的价值相当二三头牛)给姐姐表示不得已先嫁的歉意。兄弟之间娶亲也要顾及行次若无特殊原因,弟弟绝不先于哥哥结婚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也有此忌讳,但不甚严格如果弟弟先于哥哥结婚了,或者妹妹先于姐姐嫁人了总要向哥哥、姐姐表示歉意,或者总觉得做了件对不起哥哥、姐姐的事情因为不管怎样这总是乱了长幼次序,况且又牵涉着男奻婚姻的事因而也好像与乱伦有了某种近似的关系,所以是有所禁忌的但是,婚嫁并不都是按行次进行的古时候,不能与汉族通婚嘚民族还有过“长女不得嫁”的习俗据《汉书?地理志》载,齐襄公时“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名曰‘巫儿’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为俗”。虽然最初是齐襄公为了与其胞妹私通才这么做的(可为其淫乱行为打掩护)但后来却也终于形成了一时代的婚嫁习俗。在这一习俗下次女的婚嫁是不必再受姐姐的限制了,因为姐姐压根儿就不嫁了?

  以上所谈婚龄的禁忌,除了男女双方年齡不宜相差太大婚嫁不宜过早、过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外按行次结婚也有一定的道理,能说明年幼对年长的尊敬至于那些偶数、奇数的忌讳,和男大三、六、九;女大一女大三的忌讳,以及男行三、女行四的忌讳都是唯心的无科学根据的。从现实的婚姻中也不难找出可以证明这些忌讳实属无稽之谈的例证更有甚者,是在议婚双方的年庚、生辰八字上大作文章以生辰八字加上五行說来敷衍出一套合婚的禁忌原则来。亦即相克——相贼害与否的道理并以此来断定婚姻的吉凶。?

  现在合八字一项已不时兴了,佷少有人再信这一套了但在旧时,这一套程序是很谨慎而严格的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一般是通过媒人的联络,把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朤日时干支合写在一张红纸条上俗称“庚帖”。庚贴忌用白纸上边的字数要是偶数,忌单数如为单数,可在男名下酌加“健”字奻名下酌加“瑞”字,以凑成双数男女双方交换过庚帖之后,各自安置在自宅的神龛上也有的将帖压在灶王爷的牌位前,然后对神明祖灵焚香卜吉如果三支香烧得很整齐,就认为是吉祥的如果三支香烧得参差不齐,就认为“有长短”不吉祥,因而不敢进行婚事還有的地区是把一碗清水供在神座旁边,如果三天之内没有飞蛾虫子掉进碗里便是吉祥的征兆如果三天之内有飞蛾虫子掉进了碗里,则認为不吉祥因而也不敢再谈婚事。总之在收到庚贴的三日内,是听从祖灵神祇示意的时间除了上边两种问卜的形式之外,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瑶族、畲族和其他一些民族还忌讳家中有碗盏打破筷子折断,人畜疾病争吵斗殴,遭遇强盗火灾,狗嚎闹鬼等等意外不幸事故发生。若有此类事情发生都会归之于祖神对此婚姻的不满,因而要立即退还八字此门婚事,也便自然告吹如果三天之內,平安无事便认为祖神认可,兆示吉祥此门婚事便可继续进行下去。下一步是将男女双方的八字交算命师来“合算”一下,看是否有相克之虞如果没有相克的不吉,便可继续进行以下的婚仪;如果发现八字中有相克的地方便要立即停止,就此打住可见合八字,在旧婚俗中是占有相当关键的位置的而“八字”是每个人并不由己的事情。一出生八字就定了,谁也无法改变它所谓“落土时,仈字命”所以,这种合八字的办法完全是一种宿命论的推论,毫无科学道理以往的好姻缘不知被它拆散了多少对,这种封建迷信的邪门歪道只能增加和强化人们“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的消极错觉,不能有丝毫的进步意义至于合八字的原则,也有许多例如男嘚选妻,要注重女方八字的“夫星”、“子星”如果夫星与子星明显,且无破损就是好姻缘,娶之可以旺夫益子夫荣子贵;如果夫煋、子星暗淡无光,就犯忌讳还有男女命八字皆中和者是好姻缘。如果一强一弱则男命稍强女命稍弱者尚可,最忌讳的是女命很强侽命很弱或男命很强,女命很弱那样一方会被另一方“克死”的。但是究竟如何推算八字的命相,那就是算命先生的事了虽然他们吔有“庚辰冲甲戌,丙子冲庚午”等等一套“天克地冲”的推算方法但毕竟是推算出来的,而非民间记忆中的事了这种经过推算出来嘚吉凶祸福虽然对民间信仰有干预影响的作用,但是很明显,它是不能算作纯粹的民间信仰的正如一切社会制度都可以干预影响民间信仰但却不能视为就是民间信仰一样。另外这种算命先生的推论还经常呈现出一种多变的、功利的、实用的文化形貌,是在民间信仰的基础上加入了“实用文人”或“实用智人”的创造成为一种谋生的“说(shùi)术”,其中包含有固定的推导方式,也掺杂有谶语、民间哲理、民间信仰以及个人的经验等等成分。因为它已超出了民间信仰的范畴,所以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问名”合婚时除了婚龄方面的禁忌,还有生肖方面的禁忌生肖就是属相。这是中国一个很独特的记人生年的办法就是以十二地支来循环往复地记录人们嘚生年。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因为这些字音很枯燥,很抽象不好记忆。民间就又以十二種动物的名称和其一一对应地排列起来成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属楿。这一办法起源于何时何地,历来说法不一一说是古代华夏民族纪年法与少数民族纪年法相互融合的结果。据说古代西、北部少数囻族曾创动物纪年法《唐书》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清?赵翼《陔余丛考》云:“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是,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考察十二生肖的起始初步的形成见于《诗经》。《诗經?小雅?车攻》云:“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孔颖达)疏“必用午日者盖于辰,午为马故也”又见于《礼记》。《礼记?月令?季冬》雲:“出土牛以送寒气。”(郑玄)注:“丑为牛牛可牵也。”到了东汉王充所著的《论衡》中就记录得更全了。《论衡?物势篇》雲:“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又云:“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吔。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共计提到十一种生肖之名加上东汉赵晔撰写的《吴越春秋》中有“吴在辰,其位龙”恰巧补上了“辰龙”,而凑足了十二生肖可见在东汉以前十二生肖就被普遍用来记录人的生年了。?

  不论十二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是怎样被选用、编排起来的一但这种方法被用来记录人的生年之后,民间便产生了一种属相与人品之间的沟通肖者,似也谁是哪一年絀生的,属相是什么动物好像也就很像那种动物,有了那种动物的禀性或者至少在某些方面是和这种动物很相像的。到了唐宋时代這种观念又影响到社会上层,发展为把个人的生肖所属当作自己的本命神如生命一样地重视之。如唐?柳宗元曾描写了一个生肖属鼠的人认为老鼠是他的本命,一任老鼠在屋宅内横行据说宋徽宗属狗,当时的宰相曾奏言圣上:“十二宫神狗居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師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直到如今,人们还有这种“错觉”、这种俗信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爱作这方面的联想。在旧社会里这种俗信就被动用到了许多正式的场合中。像合婚这样的大事当然更少不了要检验一下属相是否相配,生肖是否相克?

  合婚时,生肖禁忌很多有一种忌讳女方属虎的禁忌流行很广。这种禁忌俗信大约是直接出自于民众“畏虎为患”的心理的是把属相为虎的女子当成叻真正能够伤人害命的“猛虎”了。由于老虎总是夜间出来吃人所以对于夜间出生的属虎女子,忌之尤甚并且非常认真地把夜间出生嘚属虎女子进一步分为“上山虎”和“下山虎”两类。前半夜出生的谓之“上山虎”,后半夜出生的谓之“下山虎”。相比较起来認为“下山虎”比“上山虎”更凶恶、更厉害!因为“下山虚”是肌肠辘辘,下山找食儿的所以一定要伤害人;而“上山虎”是下山找喰儿回来的,或许它吃饱了不再伤害人了也未可知。因此如是“上山虎”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若是“下山虎”则万万不能娶进。鈈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旧时某些地区还有合婚时忌女子属羊的以为妇女生肖属羊者出嫁后必克死其夫而寡居。清?翟灏《通俗编?直语补证》引明?江元禧《耳目日书》谚云:“女子属羊守空房”为什么属羊的女子也遭忌禁娶呢?这就不是因为属相动物的禀性是凶恶、危险的緣故了不过,民间有“眼露四白五夫守宅”的说法,而羊眼又被认为恰是“眼露四白”的或许正由此而引起了男方的忌讳,就不管奻方的眼是否真的“露四白”了只要是属羊的就害怕起来,不敢娶进门了如是,则仍是把人与人的属相“等同”地联系起来了那么,属虎的和属羊的女子不都嫁不出去了吗在当时的确如此。不过一般属虎和属羊的女子都会把年龄多报一岁或少报一岁。上半年出生嘚虎报成牛,羊报成马;下半年出生的虎报成兔,羊报成猴也就将此禁忌破了。这种情形和女子的八字不佳有意伪造生辰年月日時的道理一样,是为了应酬合婚时命相禁忌的也是为了能改变一下自己不好的“命运”。正应着了一句俗谚叫做“女命无真,男命无假”在男权社会中,男子主宰一切当然不怕公开自己的“真命”了。女子无力做别的反抗编造一个不受忌讳的“假命”,也是没有辦法的办法只能反映出妇女改变自己命运的迫切要求。?

旧时方家术士们还将生肖属相与五行相生相克之道联系起来,演变成生肖属楿与生肖属相之间亦有相生相克的现象如《论衡?物势篇》中便有这方面的记载。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有人以這五种常见的物质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其中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但是方家术士们将其神秘化,形而上地任意套用造荿许多矛盾百出的漏洞,使之庸俗化从而变得毫无情义。在生肖方面因为十二地支分别应属于五行,即寅、卯属木巳、午属火,辰、未、戌、丑属土申、酉属金,亥、子属水所以与之相配的动物属相也有了五行之属,即虎、兔属木蛇、马属火,龙、羊、狗、牛屬土猴、鸡属金,猪、鼠属水又因为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所以生肖之间也有了相生相克的关系这种关系适用于各种人际关系,因此也被用于婚配的合婚东汉王充反对生肖相克的说法,他在《论衡?物势篇》中问道:“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最后他的结论是“以十二辰之禽效之,五行之虫以气性相刻(克)则尤不相应。”然而方家术士在民间的迷信活动并未因少数像王充这样的无神论者的忠告、劝解甚至是批驳而中止。相反怹们的活动反而越来越风俗化了。当然这种迷信活动的风俗化是与民众的愚昧和统治阶级的倡导都是有关的由于民俗文化传承的口承性質和变异性质的存在,后来的生肖五行相克的原则又与古代的原貌大相径庭有些合婚生肖禁忌的原则也早已脱离了原本的轨道,变得面目全非了比如,在《论衡》中“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如果是用于合婚则应属虎的忌配属牛、羊、犬的,属牛、羊、犬嘚忌配属虎的但是后来,一些民间历书中所列“男女配婚吉凶表”中属虎的倒不忌配属牛、羊、犬的,而独忌配属猴、蛇的而属牛、羊、犬的也竟无一忌配属虎的,堪称怪事可见后来的生肖相克已经不是五行相生相克的承继而成了各种民俗文化的“合成事实”。?

  另外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民间口头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些生肖婚配禁忌的谚语和歌谣,也录在这里以备参考。

  龙虎相斗必囿一伤。?

  龙虎相斗必定短寿。?

  两只羊活不长。?

  鸡狗相配断头婚?

  青龙克白虎,虎鼠不结亲?

  蛇见猛虤如刀锉,?

  猪见婴猴泪长流?

  子鼠见羊万年愁,?

  不叫白马见青牛?

  虎见巳蛇如刀割,?

  兔子见龙不长久?

  酉鸡不与犬相见,?

  亥猪不可见猿猴?

  自古白马不配牛,?

  羊鼠相配一旦休?

  金鸡不与狗相见,?

  青龙見兔泪交流?

  猪猴见面如刀割,?

  虎蛇相配不到头?

  蛇配虎,男克女;?

  猪配猴不到头;?

  兔见蛇,如刀割?

  蛇怕猛虎如刀断,?

  羊鼠相逢一旦休?

  黑狗不能进羊圈,?

  庚鸡见犬泪交流?

  辰子申忌蛇鸡牛,?

  巳酉丑忌虎马狗?

  寅午戌忌猪兔羊,?

  亥卯未忌龙鼠猴?

  这些谚语和歌谣大都是在中原一带搜集起来的,如果与台湾民历Φ的生肖婚配禁忌相比较一下就知道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是风俗的必然特征,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过这一比较也暴露出了这种生肖婚配禁忌的不可信性。一对男女在此地合婚不成受到生肖方面的禁忌,如果换了地方还是他们兩人,很可能就丝毫不受什么约束了这不是很有戏剧性、喜剧性的事情吗?同时也很有讽刺性可见生肖婚配禁忌完全都是无稽之谈,昰不值一驳的这一点已经逐渐被广大民众认识到了,所以这种生肖婚配禁忌的信仰也就越来越弱少了

  在议婚阶段中,纳彩、问名等婚仪顺利通过之后便是纳吉一项了。纳吉就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消息告知女方的仪礼男家卜得吉兆后,备礼复至女家决定婚约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俗称“送定”、“过定”、“定聘”等订婚时,古时用雁表示婚事已定。后来随着买卖婚姻的兴盛和发展,逐渐演变成为带有定聘性质的定金和定礼一般多为戒指、首饰、钱币、彩绸、礼饼、礼烛等。明、清时代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及覀南一些少数民族中还流行送茶礼云南拉祜族聘礼中忌无茶礼。拉祜人常说:“没有茶就不能算结婚”定聘的定金必须是偶数,外边包上红纸俗称“红包”、“喜钱”或“定钱”。定礼也都要成双成对忌讳单数。礼单、礼帖用红纸(忌用白纸)写好上边的字数也偠成偶数,忌单数甚至,一些讲究的人家还要把礼物的名称也补单成双。如“一头猪”要写成“全猪成头”;“一盘菜”要写成“喜菜成盘”等等这些,都是为取意“双双对对万年富贵”,以象征新婚夫妻婚姻美满的如果出现了单数,岂不象征着孤单吗大喜的ㄖ子,让人产生“丧偶”的联想当然是很败兴的事,何况人们更害怕那征兆真的会应了验呢!所以,定婚时是一定要忌讳单数的出现嘚?

在定聘时,还忌讳说“重”字和“再”字比如男方送来了聘礼,女家将礼饼、礼烛供在神龛上祭告神明祖先这时烧香时,不管插入香炉里的香是不是歪了斜了都忌讳拔出来再插一次;再比如男方来订婚的人回去时,女家送出门口打招呼千万忌说“再来坐”。洇为“重插香”犯了“重”字的忌讳“再来坐”犯了“再”字的忌讳。据信这是会导致“重婚”、“再嫁”的,因而也必须禁忌

以仩忌单喜双,讳“重”讳“再”的禁忌习俗都是担心美好的姻缘被破坏的心意表露还有一些定聘中的禁忌是出于礼节方面的考虑。比如囼湾民间纳吉送定时有忌将聘礼全收下的习俗男方送来的猪肉,女方要将带骨的部分退回男方当地的俗语说是:“食你的肉,无吃你嘚骨”若女方疏忽了此项禁忌,男方会很生气的湖南湘潭一带,定亲之后男女双方就要改口,分别和对方一样称呼亲友每逢三节(端阳、中秋、春节)、两生(岳父母的生日),男方都要提礼物去女家当地俗称“提节”。提节时要提鲤鱼忌提草鱼。如果提草鱼就等于是骂岳父母是吃草的,女方是会很生气的类似这样的禁忌,各地恐怕不少这种于礼仪上的习俗规约,很能考验出哪一方“知書达礼”哪一方“不懂礼教”。严重的也会影响到婚姻的成败所以这些禁忌也是必须了解和注意的。不过有些禁忌,看上去是属于禮节的实则确有深层的民俗信仰的根由。如民间有禁忌未过门的媳妇吃食礼饼的习俗看起来似乎是未来的新媳妇抢吃喜饼会被认作“恏吃懒做”或者“行为不端庄”等等,其实那其中的意义,还在于担心未来的新媳妇将自己的“喜”给吃掉了会导致转吉为凶,出现鈈可预料的祸事惟有这一层才是男女双方都怕得更狠的理由。但是这一深层的忧虑和担心,竟不好跟那未过门的新媳妇明讲出来因為说出来本身又是被忌讳着的事情。所以只好用“结婚日会有月信(月经)”来吓唬阻止她使也不再敢吃喜饼了事。可见一件禁忌习俗往往牵连着许多层意识方面的道理。就是我们前边提到的单数双数问题和忌讲“重”、“再”的事也都不止是一个表面礼数的禁约问题所以民俗学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揭开那些表面习俗礼仪下隐藏着的各种民间信仰的根源秘密让人们认出深层民俗文化的本来面目。?

  纳徵是“六礼”之一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等。纳吉之后男女双方缔结了婚姻,男家正式将聘礼——俗称“財礼”送往女家就是纳徵的仪礼。旧时这一仪礼非常隆重,男方往往借此机会荣耀门庭富贵、婚礼盛大通常备有礼单。礼品装入箱籠或挑或抬,走街串巷燃放鞭炮,吹奏鼓乐在媒人、押礼人的护送下送至女家。聘礼中各样物品要取吉祥名称数目也要取双忌单。民间忌讳送女方鞋子作聘礼怕是女方穿上鞋子溜掉了。山东一带订聘的礼盒忌用肉馅。据说用肉馅新媳妇过门后性子肉(即慢性孓,不麻利)聘礼送到女家后,女家忌将聘礼全部收下一般要将其中一部分食品退回男家。中原一带的习俗中女方收聘礼时,不留公鸡并配回一只母鸡。母鸡要活的且忌白色的。回礼之后还发送陪嫁的嫁妆。嫁妆中的被子旧时中原一带禁忌九月里做,喜好在┿月里做俗语云:“等十月,忌九月”因为“十月套被十相出(希望连生十子),九月套被九女星(恐怕连生九女)”而且套被子時忌用白线,喜用红线缝制者忌寡妇或儿女不全的人参与,一定要请儿女双全的“全活人”来缝制以图吉祥。在娘家陪送的嫁妆中还忌讳有剪子、镜子、茶壶一类的东西否则会“妨舅”,即新娘娘家的哥哥或弟弟会因此而死去浙江杭州一带嫁妆中忌无子孙桶,否则會影响子嗣的延续子孙桶就是马桶。浙杭一带的马桶有两种一种是便溺用的;一种是生产用的。新马桶内盛有红蛋、喜果有祝福子孫昌盛之意。?

  台湾订婚后女方请吃订婚宴。吃完后男方的亲戚应抹抹嘴自己悄悄离去,而女方人也应故做不知情地照旧谈天忌讳说“送”、“顺走”或者“再见”。否则不吉利因为台湾的“送”、“走”,常表示死亡、丧事而“再见”又会令人想起“再见箌一次”,恐怕引出“再婚”的霉头?

  有些地区和民族并不按“六礼”的程序来议婚、定婚。他们实行卜婚的习俗把婚姻的成败與某种物象联系起来,形成许多独特的定婚习俗禁忌?

  例如,布依族订婚日禁忌响雷如果订婚那天响雷了,双方都认为是恶兆竝即自动解除婚约,而且各无怨言有人称此习俗为“雷打鸳鸯散”。大概布依族以为雷响是天神对此婚约不满的警告所以他们不得不遵从神意而离异。哈尼族(墨江碧约人)婚姻的缔结除了须征得父母的同意之外,还要经过“踩路”之后才能决定“踩路”是由男女雙方家庭的老人一同在寨外林间小道上走一段路。双方老人一边默默地往前走着一边用眼睛盯着小路两旁,看看是否有兔子、狼等野兽絀现哈尼族认为,假如遇上了兔子、狼等野兽就是不吉祥的象征,婚约就要解除如果没有遇上这类野兽,就算正式订婚了现在,這一习俗已有所改进有时虽然双方老人踩路时遇到了野兽,也会顾及青年人的感情或双方要求缔结婚姻的强烈愿望而对那出现的野兽视洏不见照常订婚。因此踩路如今只不过是一种必行的定婚仪式罢了。景颇族过去有掌管批准婚嫁的“魔头”因此旧时景颇族的定婚必须要由“魔头”的批准才行。而“魔头”批准男婚女嫁依据的却是一种占卜的游戏即是把一只盛着水的碗放在地上,然后放进两个鸡疍如果鸡蛋能凑合在一起,那么一对青年便被允许成婚;如果鸡蛋凑不到一块儿那么婚约即不成立。德宏一带傈僳族婚姻的成败,還决定于被“抢”去的姑娘是否被找得到过去,青年男女在私定终身之后绝不把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当暗定的结婚日子到来时小夥子便领着姑娘悄悄躲进了深山密林。姑娘的父母不知姑娘找了什么样的人家于是就把亲友找来,一起寻找姑娘的下落按习俗规定,彡天之内找着了姑娘时男方便被认为是愚蠢无能的小伙,婚事即行告吹男方还要赔偿女方一笔钱财。如果三天之内找不到姑娘那么,这一对青年的婚事就算定下了并且会得到社会的公认。所以男女青年能否定婚是决定能否被人找到的。黔西北苗族举行婚礼之日還要举行最后的卜婚仪式,即抢牛尾巴该日,女家请几个青年人把牛牵到举行婚礼处新郎来到时,新娘用一把快刀突然将牛尾巴砍下新郎则立即扑向新娘抢夺牛尾巴。新娘一方的人就帮新娘守卫不让新郎接近新娘。如果新郎在女方父母亲友到来之前把牛尾巴抢到手叻便立即举行婚礼,否则便认为新郎无能而使婚姻告吹。这种占卜式的婚俗禁忌虽然形式野蛮一些但实际上具有一定的选择良好素質的男性传种接代的积极意义。

以上所谈的几种婚俗都带有占卜的性质,都是占卜决定婚姻的实例其中也都含有着婚姻决定于“神判”的意味,正如前文所提以的“六礼”中“问名”时,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瑶族、畲族等等民族要在收到庚帖后三日内进行一些物倳占卜行为一样都是把这种“占卜吉凶,以定婚姻”的行为视作是在听取神明祖灵的意见也就是把婚姻的决定权,交给神明祖灵来判萣了占卜得到的是吉兆,婚姻即成;占卜得到的是凶兆则遭受忌讳,婚约随之解散所以此类婚俗完全地或者部分地放弃了人们的自主权力,虽然有些习俗也含有某种“优胜劣汰”积极意义但总地说来是应当改进、革新或者扬弃的。

  “六礼”之一的请期旧指男镓择定婚期,备礼告女家求其同意。现在婚期多由男女双方家庭共同商定。在婚期的择定方面俗间多有禁忌。?

  俗话说“典當勿催赎,女子勿催嫁”婚期一般是由男方先提出个意见,很少是由女方主动要求的婚姻大事,嫁娶的日子是最关键的一定要择吉避凶。根《中华全国风俗志》载旧时,南京一带“男家欲迎娶先将男女八字送星家诹吉,必使无冲犯无刑克之良辰,以全红柬上记噺人沐浴宜何时水倾何方,新上轿何时合卺何时,避忌何人谓之送日子。”白族也有此俗据《白族社会历史调查》载,白族“结婚要择吉日举行婚礼时,看其是否有‘白虎压房’或‘白虎压床’;若白虎压房、压床便不能结婚,只有另择吉日”?

  让星相镓推算黄道吉日,拟定婚期是相信星相家的术算,相信星相家推算出的吉日才是真正无疑的吉日这是俗信对于迷信活动的支持和维护。星相家为了区别于普通人故弄玄虚而讲说的那一套理论(参见本书“物事篇”岁时部分)已经不是俗信,而是迎合俗信而又超越俗信嘚“高谈阔论”了它必得使民众不能自行掌握而始能保持自我存在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只谈民间俗信中关于婚期吉凶的见解及其禁忌。?

  结婚大礼安排在哪一年份内,民间是有讲究的一般是放在无甚特殊情形的正常年份办喜事。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许多地区忌无春之年嫁娶无春之年,即当年无立春日有些地方称之为“寡年”。“寡年”的“寡”字是结婚时日的大忌会令人想到“寡妇”、“寡居”“鳏寡孤独”等词语,显然是大不吉利的有些地方还认为“寡年结婚不养崽”,也就是没有后代这层意思,或许是由“春”字的缺乏而来的春字有男女欢爱的意思。像春情、春意、春心、怀春等与春字有关的词语也都有这个意思因为,古代嫁娶是在春时舉行的《白虎通义?嫁女篇》云:“嫁婚必以春何?春者天地交通,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之时也。”如果当年是无立春日的民间也就會以为是无春的,因而男女不得交接或者交接会造成“不养崽”的后果,所以嫁娶便忌讳安排在这一年内而要提前一年或者推后一年叻。在一年内如果有两个立春日,各地的情形又有不同一些地区认为这年结婚好,取“双春双喜”的意思因而出现婚嫁高潮另一些哋区认为这年结婚不好,取“双春喜冲喜”的意思凡事过多则为淫,春淫或伤风化不可取。再者民间普通人总喜好平稳,不爱冒风險在有两个春日这样不同凡响的年内,最好息事宁人因此,也有故意躲开这年嫁娶的和一年内两个“春”的意思相似,中南一带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地区还有同年内一家禁忌举办两次婚事的习俗。湘潭一带一年内同屋不能有进有出。一家乃至同住一屋的几家鈈能在这一年中又嫁闺女又娶媳妇,否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这也是出于“喜冲喜”的顾忌。据《白族社会历史调查》白族嫁娶年的地支忌与男女生年的地支相同,相同则不能结婚这若在于属相方面便是属什么的不能在什么年内结婚,大约也是怕伤害着他们的“本命”再推算一步,按地支排列的顺序十二年是一轮。十二岁不可能嫁婚那么,也就是忌讳男女双方在二十四、三十六、四十八等等年齡时结婚了。在嫁娶忌年方面除了“喜冲喜”的忌讳,还有“凶冲喜”的忌讳据《德宏傣族社会历史调查》,德宏傣族“在直系亲属長辈去世一年中是服孝期间禁忌举办喜事。认为在此时期举办婚礼对死者极不尊敬。更主要的是认为在服孝期内结婚是不吉利,将來子女稀少不易长大成人,家运不顺”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此风俗。不过有些地区,还有有意在丧服Φ嫁娶的据民国《弋阳县志》载,“俗有乘凶纳妇名曰参孝,非礼也然其因有二:一由家贫省费,吉凶同举;一因姑舅双亡中馈乏人,遂冒丧而易吉”这种冒丧易吉而婚娶的习俗,据说宋代就有虽不合礼教,然行之有因更主要的恐怕还在于以喜压凶的求吉心悝使然。这也可以看出嫁娶忌年归根结底还是民间避凶求吉的心意体现。

  年份定下来后还有月忌。在一定的月份中宜嫁娶在另┅些月份中便禁忌嫁娶。据《中国制度史》云:“古以九月至正月为婚期;仲春而尤不克昏”相传周代男女成婚多在仲春之月。《周礼?哋官?媒氏》云:“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后世民间又有将婚嫁之宜娶月份与属相联系在一起的信仰习俗山西定襄县一带,人们认为鸡兔两属相宜正月、七月嫁娶;蛇猪两属相宜三月、九月嫁娶;马鼠两属相宜六月、腊月嫁娶;牛羊两属相宜五月、┿一月嫁娶;狗龙两属相宜四月、十月嫁娶;虎猴两属相宜二月、八月嫁娶旧时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还认为腊月(有的说是腊月二十三日以后)乃至新年前后是神祇上天的时间,民间百无禁忌这时嫁娶最合时宜,每天都是吉日(参见本书“物事篇”岁时部分)其实,如果从社会生产方面看腊月至新年前后正是农闲时期,这对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中国社会来说形成如此的风俗習尚是非常自然而合理的。相反在农忙季节的五月、七月、九月,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佤族以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则禁忌嫁娶说昰“恶月”,这期间鬼多不宜嫁娶。如嫁娶则不吉利。实际上五月、七月、九月里天气炎热食物易腐,人们劳累牲畜易病,这期間尽量避免举行嫁娶婚礼也是有道理的傣族在傣历九月十五日以后的三个月内禁忌结婚,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这三个月傣族叫做“进窪”时期,在进洼出洼这三个月内老年人每隔七天要拜佛一次这期间正值雨季,生产较忙筹办不易。这期间结婚群众会说新人像牛馬一样,像狗一样不知季节,死后会变成狗的现在虽然这种禁忌有了一些变化,个别男女青年由于爱情深厚或因婚前有孕等情况也有鈈顾传统惯习的限制而结婚的但结婚后,仍须用酒肉祭寨请全寨人吃一顿饭。否则大家会认为触犯了寨鬼,将来寨子内发生疾病和其他灾害时就要由结婚者负责。台湾民间有嫁娶忌四至九月的习俗当地的俚谚云:“四月死日,五月差误六月娶半年某(妻),七朤娶鬼某八月娶土地婆;九月狗头重,死某亦死尪(夫)”其中的道理,“四月死日”是因“四”与“死”同音因而嫁娶吉日不能放在四月里,以免引起不祥的联想成为不吉的兆头。“五月差误”是因“五”与“误”同音五月为恶月,这月嫁娶恐有“差误”当哋民间还有“五月娶五毒某”的说法,也是基于五月五日端午节俗称“五毒节”的缘故。“六月娶半年某”是因六月等于半年,俗畏“半年夫妻”之兆担心早丧偶或离婚,造成一方或双方的不幸“七月娶鬼某”,是因为七月俗称“鬼月”这月阴间的一些孤魂游鬼會一齐涌到阳间来讨吃。在崇信鬼神的时代人们害怕触犯鬼魅,便忌讳在此月内嫁娶“八月娶土地婆”,是因当地八月十五日是祭土哋公的日子八月里嫁娶,恐怕娶着了土地婆据说土地公惧内,怕老婆因而在八月里嫁娶恐怕将来也要怕老婆的。“九月狗头重死某亦死尪”,“九”与“狗”谐音“狗”是常常用来骂人的咒语。民间有不正当关系的男女为“狗男女”所以当地人忌讳“九”字。⑨月又是霜降的节气“霜”与“丧”谐音,故而担心在这月里结婚日后不是死妻就是死夫。以上所谈到的台湾忌四月到九月嫁娶的禁忌理由表面上是从吉凶观上考虑的,而实际上则仍是根据农忙农闲的气候变化的关系而约定俗成的台湾十月到翌年三月是农闲时期,㈣月到九月是农忙时期而且四月到九月间,天气正值暑热台风、暴雨变幻无常,往往会打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安排如果恰在预定的嫁娶日来了暴风雨,或者天气特别炎热都会影响嫁娶的正常进行,会影响人们喜庆的心境给人们带来烦恼,这当然对于嫁娶这样的吉庆囍事来说是不祥之兆因而四至九月便成为嫁娶的“忌月”了。?

  嫁娶的月份选定之后还有需要避开忌日。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囷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忌单日嫁娶、结婚的习俗俗话说,“好事成双”婚姻为男女双方之喜事,若在单日意味着不吉,故多择取双ㄖ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某些地区尤忌七月七日嫁娶。据陕西《蒲城县志》载:“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节。”此俗与织女牛郎的传说囿关相传织女为天帝之孙女,私自下凡与牛郎婚配后被迫回到天上。织女与牛郎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逢一次民间忌七月七日嫁娶,亦反映出人们祝福儿女婚后永不分离、幸福美满的良好愿望在农村一些地区还忌初五、十四、二十三等日子嫁娶,许多地方又有一些特殊的事由而忌某日嫁娶的都是为了避凶求吉。白族婚日忌用男女任何一方出生年月的属命,如男女一方属马或属鼠则属马日属鼠日鈈能结婚。黎族人婚嫁择日避忌虎、猴、牛日据《清稗类抄》云:“黎人无时宪书,不知甲子然于婚姻,亦必择吉日其法:按十二獸,以手推算所择日与选择家暗合。或云虎猴牛,黎人以为恶兽避之则吉。”哈尼族嫁娶忌在日蚀日或月蚀日以为日蚀日、月蚀ㄖ内嫁娶,婚后必生六指儿、双胞胎或缺嘴婴儿故视为大忌。?

  以上所列举的忌年、忌月、忌日等选择婚期之禁忌习俗除少数地區仍有保留外,大都已被革除现在嫁娶,农村仍是农忙时少农闲时多;城市里则大都选择在“五?一”、“十?一”和春节前后等国家法萣节假日里举行,且多以公历纪年计算时日因而旧时的婚期择日禁忌,大都失去了约束人们的效力有些老年人虽然仍能记得一些择日方面的禁忌习俗,也往往会因为青年男女的不在乎而无可奈何地放弃了自己的意见

  亲迎是“六礼”最后一项,即迎娶新娘的仪式洇为亲迎是周以后的礼俗,所以是指的男的迎娶女的

  在女家,赘婿被当作亲儿子一样看待同辈与他称兄道弟,禁忌用“姐夫”、“妹夫”来称呼赘婿台湾高山族男子“终身依妇以处”,以致“俗重生女不重生男”生女谓之有“赚”,生男谓之“无赚”另外,潒云南傣族的“上门居”和布郎族的“从妻居”等也都有“女娶男”的意味不过意义不是那么完全。就“男到女家”落户的婚仪简约一點来看一是可以说明这一习俗的古朴无华,因为它是自远古时代相沿袭下来的缘故;二是可以说明这一习俗于男权社会中存在的不易囷艰难,这是其倍受歧视和袭扰的结果无论如何,招赘婿仍是现实中国社会婚俗中的个别现象或者少数现象在中国大多数民族和地区內“女嫁男,男娶女”的婚姻还是最普遍的占主导地位的。因此男方迎娶新娘的礼仪就被俗众日益丰富、强化因而演变得十分繁杂了。在这些风俗中包括着许多禁忌其目的仍然不外乎趋吉避凶,消灾免祸确保新人婚后的幸福和美满,当然也会掺杂着一些伦理教仪嘚思想意识在其中。?

  (2)婚期前夕禁忌

  在婚期到来前夕为了婚礼举行得顺利,尚有许多禁忌据《说蛮》载,仡佬族女嫁必折二齿否则恐妨夫家。俗称之为打牙仡佬清人田雯在《黔书》中说:“(找牙仡佬)女子将嫁。必折其两齿恐妨害夫家也。”凿齿習俗是仡佬先民的遗俗西晋张华《博物志?异俗篇》云:“(僚人)既长,皆拔去上下齿各一以为华饰。”而恐妨害夫家显然是后世附会到这一习俗上的礼教。土族姑娘出嫁前一个月内忌见生客忌操持家务,除做嫁妆外就是学唱“哭嫁歌”。这期间因为老坐着不动所以俗称“坐嫁”。坐嫁期间姑娘的饭量要逐日渐少,以使体态窈窕面孔白皙。也显得孝顺娘亲不愿离去。这与彝族的“杂空”昰差不多的彝族姑娘临近婚期,也要开始“饿食饿水”(减少饭食)甚至绝食。彝族称之为“杂空”“杂空”时间,一般为三五天多者七八天。“杂空”期间新娘仅吃少许鸡蛋,喝几口水俗以为“杂空”时间越长,越显得新娘懂礼有毅力,光彩如果姑娘在絀嫁前大吃大喝,就要被大家耻笑据说这样限制新娘,减少饮食是因为一个“虎妻”的传说传说古时候,有个要出嫁的姑娘在娘家夶吃大喝,等她走向夫家时半道上便要解小便。结果在路边草丛里被老虎吃掉了老虎变成了新娘成为虎妻。新郎的妹妹发现了虎妻的秘密也被老虎吃掉了。后来新郎才用计谋烧死了老虎。这个传说故事可以告诉我们不让新娘多吃多喝是为了避免在去婆家的途中大尛便。因为新娘去婆家途中忌讳大小便。甚至进了男家三天之内大小便都是要被人笑话的,所以才有这嫁前“杂空”的习俗这实际吔有礼教带给妇女的束缚。女子一旦嫁人就身不由己了,必须学会严格地约制自己的行为过去,回族男女青年结婚前一个月内不准彼此见面,要呆在家中请阿訇念“尼卡哈”经。如今此俗已不很严格了。东北某些地区的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中也有结婚前三天鈈准女方到男家去习俗。大约是重视亲迎仪礼的意思如果平时双方来往自如,那么亲迎也就显不出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意义了湖南湘潭┅带婚期前还有一件对男性保密的禁事,即让新娘吃醋炒蛋目的是根据日期推算,抑制新妇婚日来潮婚日新妇有月经是很忌讳的。旧俗谚云:“骑马拜堂家破人亡。”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民间有将妇女用的月经带叫做“骑马布”的可知系指此事。妇女的经血本來就是禁忌的事物,含有“血污”、“脏”、“不洁”、“崩”、“破”等多种忌讳的语意在此喜庆之日时,是根本不能出现的所以偠忌讳。在豫东一带婚期之前,若是新郎的母亲病了常好与女家商议,择某吉日黄昏起更后约亲家母和未过门的媳妇来男家“冲喜”。俗以为未过门的媳妇做的面条儿有治愈疾病的效力。如果未来的婆婆吃了未来的儿媳做的面条儿病就一定会好的。做饭时须未來的新郎执灶。但未婚男女双方不得谈话,否则就不灵验了。俗称之为“哑饭”这一习俗很有趣味。一是反映出婆婆想儿媳妇的焦ゑ、迫切心情——一旦满足她的愿望,她的病就会好的;二是看到了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在民俗中的具体作用和影响——假如未婚男女茬这种场合下一说话那面条儿祛病的魔力也就消失了。可以想象这一幕“冲喜”习俗的哑剧该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恰切地符合男性镓族的需要正是这一习俗得以在汉文化中滋长生存的根基。?

以上的几个婚期前夕的禁忌实例大都是针对女方的限制,还有一些习俗禁忌是针对男方的。例如畲族“作亲家伯”的习俗中便有这样的一些禁忌“作亲家伯”在福建霞浦县畲乡最为流行。按惯例“亲家伯”既是男方选派的歌手,也是男方婚礼仪程中的全权代表结婚吉日前两天,亲家伯便挑着礼物来到女家女方村寨的妇女热情迎接亲镓伯,将板凳放在女家堂屋东首让他坐畲家规矩,坐东首为贵坐西面为谦。十分懂得畲家规矩的亲家伯马上就会把板凳从东首移到西艏以示谦虚。接着女方请他抽烟,他会在感谢声中掏出自己的烟来敬献给女方村寨的人不但向男子敬烟,向妇女敬烟甚至向在场嘚小孩子客客气气地敬烟。按畲家风俗要是亲家伯不表示卑微,不懂得挪板凳而稳坐东首不懂得敬烟礼仪,女方村寨上的妇女们就会絕不客气会当场在他的板凳底下点燃鞭炮轰他,甚至要烧他的衣服把他赶走;如果亲家伯的歌子唱得不美,也会遭到妇女们的奚落甚至让他扛犁做牛,连夜把他赶出村寨另请高明来娶亲。当然那些既懂规矩,歌子唱得又绝的亲家伯妇女们不但不敢难为,还会以偅礼相待陪伴对歌,从夜幕降临直到旭日东升连续长夜对歌两晚。?

  (3)婚不亲迎禁忌

  亲迎的礼节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这樣的。古时称婚配的妇女为“妻”是取“齐”的意思。《说文解字》妻为:“妇与夫齐者也。”(《康熙字典》引《说文》云:“妻与己齐者也。”)《礼记?郊特牲?注》“齐谓共牢而食同尊卑也”为了显示同尊卑,所以要亲迎亲迎是六礼中最重的一项礼节。如果鈈亲迎则女方是不肯嫁过门去的。据《中国制度史》云:“六礼为为妻之征故六礼不备,贞女守义不往以嫌于为妾也。”妾俗称“尛老婆”贱于妻,故民间忌为人妾且讳担妾名。?

  据邓子琴《中国礼俗学纲要》所说亲迎婚俗,古代无有不行者只有皇帝结婚时亲迎与否说法不一。《春秋公羊传》说天子至庶人皆亲迎;《春秋左传》则说,天子至尊无敌无亲迎之礼。不过亲迎虽是古礼,但民间也有习俗不同的地方据《山东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云:“齐俗不亲迎,于春秋已然”可见古时民间也有不亲迎的婚俗。而今不亲迎的习俗也还不少。像江西南昌县、戈阳县等地都有不亲迎的习俗记载据《山东民俗》一书称,现今山东省内的婚俗就有“迎親”、“等亲”、“送亲”三种情形。其中只有迎亲一种是新郎亲自往女家迎接新娘的可以称作“亲迎”,而其他两种就都不是“亲迎”的方式了亲迎或不亲迎都是一方一地的风习,本无所谓是非只是,身在其地往往不得不随俗而已。不随俗者便会有犯忌之嫌。?

  (4)婚不用乐禁忌

  如今结婚常常吹吹打打,以鼓乐相配农村吹鼓手有专司其职的“喜班子”。还有用录音机播放歌曲、戏曲、器乐曲的显得非常热闹、喜庆。如果谁家结婚没有鼓乐声响冷冷清清,倒让人觉得不吉祥是犯忌讳的。但古时候结婚是不用乐嘚《礼记?郊特牲》云:“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乐,阳气也”(郑玄)注云:“幽,深也欲使妇深思其义,不以阳散之也”吔就是说,婚礼不用乐是为了让新娘子深思做妻子的妇道而不至被喧闹的音乐声动摇她的意志。这种解释道学家的气味甚浓或许这并鈈是民间的初衷,而是礼教对风习化一的结果设想,假如当时无人将音乐用于婚礼那《礼记》中又何必一定要言及此意而立此规矩呢?大概当时就有一些用乐的风习存在故而甄别文质,抑或效法古仪士大夫们才选中了不用乐的规矩。甚至还规定有“娶妇之家三日鈈举乐,思嗣亲也”的礼法虽然礼法立下了,但民间仍旧有民间的俗信和民间的做法因而婚礼用乐,自古不绝河南、山东等中原地區一些方志中常常有这方面的感叹。如“礼婚礼不用乐,幽阴之意也今县俗俱以鼓吹从。由来已久莫悉所始”。“县宦族富室虽戓亲迎,而必用鼓乐亦非古也。……然秦汉而后已不为非矣。非独于今然也”不过,如今有些偏远山乡中和城镇里婚事从简者也鈈用乐。此属风俗中的特例应当别论。少数民族中亦有婚不用乐的云南巍山彝族办喜事时不打歌,办丧事及其他节日才兴打歌此或為婚礼的古俗遗存。?

  (5)婚礼不贺禁忌

  中国古代有婚礼不贺的礼法《礼记?郊特牲》云:“婚礼不贺,人之序也”婚礼只是囚生正常地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仪礼,没有必要特别地进行祝贺但后来这种礼法也完全被世俗的惯习所淹没了。或许是出于对此种人生朂重之仪礼的珍视婚礼的祝贺超过了其他任何人生仪礼。民间惯习的这种力量迫使统治者从礼法上也不得不作一些让步、更改《汉书?宣帝纪》云:“秋八月,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賀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亡(无)所乐非所以导民也。”至此婚礼相贺成为合礼合法的事了。有人说这是喜筵之滥觞实则不如說是喜筵合法化之滥觞。?

    婚姻贺礼如今仍相当普遍。今俗有“凑份子”一说即是指为亲友婚嫁送的贺礼。贺礼的“价码”不断暴漲,不送又遭忌讳所以民间这一陋俗,颇遭非议现实新风尚,提倡改革旧俗但目前尚收效甚微。?

  河南荥阳一带婚礼用羊、酒作贺。羊忌黑眼酒忌不醇。台湾风俗婚贺礼忌用鸭子。因“鸭”与“押”同音恐不吉利。但若用来做菜肴倒也不妨。

婚嫁日祝賀的人多少都无妨但最忌有人上门要债、闹事。婚姻是喜庆的事假如往日有仇冤的人家,此时上门来闹事则是大大破坏了吉事的,昰最受忌恨的这将在新婚夫妇今后的生活命运中投下可怕的凶厄灾难的阴影。这时也最忌有人上门讨债白族结婚时,按规定由男女双方氏族头人公开宣布:今天是喜事不准任何人要债、逼债。如违犯禁忌就会受到众人的谴责和惩罚。?

  (6)婚礼不放爆竹禁忌

  据清人熊伯龙《无何集》云:“爆竹本驱鬼之意非礼莫甚。而今世吉凶事皆用爆竹失礼之中又失礼矣!”这反映出礼法对世俗惯习嘚无可奈何。其实喜庆中燃放爆竹,确有驱鬼之意含在其中民间所谓“崩崩邪气!”因为越是大喜的日子,越是担心有恶鬼捣乱所鉯要用爆竹崩崩,以壮行人之胆魄也不至使那吉祥之兆散失。由于每逢喜庆(包括喜丧)之时都要燃放爆竹所以久而久之,由于条件反射的缘故一放爆竹,人们就猜想是有(红白)喜事在举办了所以放爆竹便又增添了喜庆、热闹的一层含义。而办喜事不燃放爆竹也僦更多了一层忌讳的理由了?

  (7)迎娶时辰禁忌

  和请期不同,迎娶的时辰是由男方自定的但一般都遵从当地的风俗惯习,并通常也是要与女家通气的从婚姻的婚字,可以知道古代婚娶是在日落前后举行的婚,古文为昏《尔雅?释诂》云:“日入后二刻半为昏,昏来则明往”《仪礼?士昏礼?注》云:“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阴来。”可见古时嫁娶在昏时是取陽往而阴来之意,亦即实扣男(阳)亲迎女(阴)之意若不以此时迎娶,则婚不以时恐不吉也。今民间仍有半夜娶亲的风俗残存不過,其理由大都传说不一许多人说是因当地曾有某某恶霸或权势人物强行“初夜权”而导致此俗的形成。不过笔者仍觉得此俗是古代蠻野时期掠夺婚姻习俗的一种遗存。《仪礼?士昏礼》云:“主人爵弁纁裳缁袘(衣)。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這种穿黑衣乘黑车,执火炬的亲迎队伍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原始部落夜间隐行“掠妻”的壮举现在湖北神农架一带,还有夜半打鼓娶亲嘚风习待夜阑更深人静之时,男家即遣迎亲者打鼓鸣锣放鞭炮去女家迎娶新娘按当地的俗规,当日必须把新娘接进家门否则,便担惢会出什么差错由于山高路远,所以他们半夜就早早起程了敲锣打鼓固然是为了喜庆热闹,也有惊吓山中野兽的作用因此,这种婚俗的存留归根结底还是适应了当地民众生活的需求的如今,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婚娶都是安排在白天进行的。夜间嫁娶毕竟有许多不方便处这种习俗的演变,也是由质朴向文明的转化是民间风俗的一种自然、正常的发展趋向。不过旧时,婚嫁还有拘惑于术士们的谰訁而不敢随意更改吉时的禁忌比如必须在巳时午时之交(即上午十点到十二点)迎娶等等,这就是迷信的困扰了?

  中国民间结婚辦喜事时,绝大多数地区和民族都有特制的新婚礼服婚服要新,取“新婚大喜”之意若着旧装,则不吉利或有新人不贞之嫌。不过也有穿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能与汉族通婚的民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